in reply to EvolLove

He keeps asking these, I got you questions.

Here is the thing. Anyone can ask questions that no one can answer and it is even easier to ask an inconvenient question.

This is such an old technique to rule that it should never be taken serious.

Instead, ask the question back to them. IF they themselves refuse to answer, then state that they don't now. Or that they obviously wasn't serious about it.

Ask him what the purpose of AIPAC is? Ask him why USA is sending billions to Israel?

#americannews American news moment:
nbcnews.com/news/us-news/coupl…

😜

Scripture Reading
Romans 10:8-10

The word is very near to you, it is on your lips and in your heart: the word, that is, of the faith we proclaim. If your lips confess that Jesus is Lord and if you believe in your heart that God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then you will be saved. By believing from the heart you are made righteous; by confessing with your lips you are saved.

Sorcerers of Chaldaea

The Medici family are a well known papal bloodline involved in the Vatican, banking, medical industry actually created the medical industry that is where the word medicine derives from Medici. They run many if the secret societies through their Jesuit Order and Zionism.

Many of the Florentine noble families are ancestors of Babylonian-Chaldeans that practiced Babylonian witchcraft and migrated into Florence during ancient Rome. During the Moorish invasion more of these clans migrated into Florence and brought large amounts of gold with them. Napoleon Bonaparte was the first political Zionist who proclaimed for all "Jews" to settle in Jerusalem. Zionism is really about domination.

Zion is a hill in Jerusalem which is considered a holy land by Christians, Jews, and Muslims. Zion refers to a military triumph all relating to sun worship, remember Zion is the Sion and Sion is the Sun. The Medici family were one of the wealthiest banking families in Europe for centuries. They produced 3 Popes and 2 Queen consorts of France. The Medici and Bonaparte familie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are still working together.

Both of these families still exist today. Emilio Garrastazu Medici was a Brazilian dictator that established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in Brazil. The Brazilian Andre Cezar Medici works at the World Bank as a health economist in Washington DC today.

Reiterating..the name Medici means medical and they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witchcraft and kabbalah while ruling Florence. Pharmacy derives from the Greek word Pharmakeia which means sorcery and poison. The most common symbol used in medicine is the Rod of Asclepius which is of a serpent coiled around a rod similar to the Staff of Hermes. Prince Giuliano de Medici is one of the most highly trained sorcerers on the planet.

The House of Medici are involved in alchemical witchcraft and run the 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 controlling their imperator David Griffin.. who is friends with Leo Lyons Zagami who is of the Lyons Black Nobility kind of like Jesuit Dan Lyons. Zagami now working with Infowars through the CIA. The Golden Dawn which really is a secret society of alchemists.

The Chaldean Oracles ancient texts have influenced modern Hermeticism. They have a statue of Hermes at their palace in Rome. The Dumas and Hermes families are French billionaires and own the fashion and luxury goods company called Hermes. The Dumas-Hermes family are worth tens of billions with Patrick Guerrand-Hermes, Axel Dumas, and Pierre-Alexis Dumas as current members.

The House of Medici founded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isa which is the oldest botanical garden in Europe and also established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Florence. They use herbs and plants for alchemy which is about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human psyche and physiology through chemicals. They use members of their Hermetic Order to infiltrate food and drug companies. Many who are in the Jesuit's FDA today.. poisoning people through their GMO's and Knight of Malta John C. Queeney who created Monsanto.

The Medici family own the Chaldean Mafia which is headed up by Louis Akrawi of Detroit. The Chaldean Mafia are Iraqi Islamic Catholics, Catholism is Islamic..Rome created it through Wahabbism and they are known for trafficking ecstasy and operate in Israel through Labor Zionism. The Israeli Mafia are the primary manufacturers of ecstasy in the world. Ecstasy is a dangerous synthetic chemical drug used for mind control and is a form of alchemy.

There is the international Medici Firma venture capital company which is involved in real estate,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Medici Firma is international and operates in Zurich, Switzerland while headquartered in Australia. I believe the Medicis have established residences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t has been buying up real estate all ov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at is why real estate is so impeccably outrages cost wise today through their bankers the Knights of Malta.

The House of Medici family have similar ancestry with the Dreyfus family which are extremely wealthy. The Medici, Dreyfus, and Sassoon families are all descendants of Babylonian-Chaldeans. Baron James Sassoon of England is a top banker today. The Sassoon family take their name from the Sasanian Dynasty which ruled the Sasanian Empire and helped to establish Chaldean Catholic Church.

The French Dreyfus branch work as Court Factors for the House of Bonaparte. Louis-Napoleon Bonaparte wa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France. French presidents are the heads of the Bonaparte's Legion of Honour which has many members that are billionaires and heads of major corporations and banks like Alfred Dreyfus, Pierre Louis-Dreyfus, Benoit Potier, Pierre-Andre de Chalendar, Patrick Pouyanne, Rene Obermann and Bernard Arnault who is worth tens of billions.

Cosimo III de' Medici the last Medici Grand Duke of Tuscany bankrupted the state bank right after receiving large deposits of gold from the Elector of Bavaria. The Medici family used this gold to finance the Rothschild family as the new top bankers.

Today Prince Ottaviano de Medici has authority and command over the Rothschilds through their Jesuit's. The Rothschild family have worked with the House of Medici with Carl Mayer von Rothschild who ran the Naples Bank financing the House of Medici and working with Prince Luigi de Medici of Ottajano.

The Medici family developed the Double-Entry book keeping system which is used for tracking debts. The House of Medici were one of the primary architects of modern banking. They are economic tyrants that use fraud and poison to dominate over society.

Gucci is an Italian leather and fashion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Florence and was created by the Gucci family of Florence. Gucci is now a subsidiary of Kering headed up by the French billionaire Francois-Henri Pinault who is worth about 23 billion.

Prince Lorenzo de Medici-Tornaquinci-Foscari is deeply involved in fashion which is displayed in his blog. Current members of the Medici and Bonaparte families include Prince Ottaviano de Medici, Prince Giuliano de Medici, Princess Elisabetta Medici-Tornaquinci-Foscari, Prince Lorenzo de Medici-Tornaquinci-Foscari, and Prince Lorenzo Maria Raimondo de Medici and of the House of Bonaparte there is Prince Charles Napoleon Bonaparte, and Prince Jean Christophe Napoleon Bonaparte.

Prince Jean Christophe worked for Morgan Stanley and Advent International which is a major buy out firm with assets estimated at over 30 billion. The Medici family are Rome's tax collectors and they oversee the IRS through Rome's network of power. You see how all this works everyone? Who is going to give you these exposures and deceptions? I doubt anyone!

David Kautter a Knight of Malta was Jesuit educated from Georgetown Law and is the Commissioner of the IRS.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hares a similar architectural design with the Palazzo Medici-Riccardi in Florence.

The Medici family command their agents in the IRS to financially persecute people that Rome has declared as heretics. Not only is income tax immoral but the IRS make up debts out of thin air and they persecute people based on these made up or inflated debts. Prince Ottaviano de Medici is the head of this wicked bloodline and a ruthless tyrant.

One of the 13 satanic bloodlines... The Medici family has held great power since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Roman empire...

These are some of the people who want to enslave and delete you.

If we are to survive as a species we must no longer tolerate evil.

#massawakening
#pureblood

Ist J.D. Vance eigentlich schon in ÖRR-Talkshows eingeladen? Augenzeugenberichte? Wie es war, zum letzten Mal mit seiner Heiligkeit? Als letzter Polit-Promi im Leben des Papstes? Wie geschwächt waren Seine Heiligkeit? Was haben Sie gefühlt? Wo ist mein Kotzkännchen?

JUSTICE SAMUEL ALITO DISSENTs against SCOTUS middle-of-the-night ruling HALTING Trump's deportations of criminal aliens. This is perfect. Alito is a national treasure.

"Literally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he Court issued unprecedented and legally questionable relief without giving the lower courts a chance to rule, without hearing from the opposing party, within eight hours of receiving the application, with dubious factual support for its order, and without providing any explanation for its order."

"I refused to join the Court’s order because we had no good reason to think tha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ssuing an order at midnight was necessary or appropriate."
t.me/SGTnewsNetwork/90767

in reply to Emmanuel Florac

le lien vers l'émission sur le site de RadioFrance : radiofrance.fr/franceculture/p…

c'est de l'audio, ça me parait plus écolo 😀
et ça évite d'aller sur youtube.

🇺🇲
🔴 Washington rêve de restaurer la gloire industrielle de l'Amérique... mais ces 10 faits choquants se dressent sur son chemin ! 👇

  1. Wall Street et les élites des entreprises américaines ne sont pas favorables à l’industrie manufacturière.
  2. Les États-Unis manquent de travailleurs qualifiés dans le secteur manufacturier.
  3. Les jeunes Américains ne veulent pas travailler dans les usines.
  4. Les lois environnementales sont très strictes.
  5. Le coût de la main-d’œuvre et des affaires est élevé.
  6. Les États-Unis manquent d’infrastructures de qualité : chemins de fer, ports maritimes et même électricité.
  7. Les investisseurs savent que les démocrates arriveront bientôt au pouvoir et changeront les règles du jeu. Aucune stabilité à long terme.
  8. Intimider tout le monde n’est pas une caractéristique du monde des affaires ou du capitalisme. Si les États-Unis étaient parfaits pour l’industrie manufacturière, ils pourraient produire automatiquement, ce qui est impossible.
  9. La Chine – et l’Asie – maîtrisent la fabrication et la chaîne d’approvisionnement.
  10. 45 années de désindustrialisation sont irréversibles.

Révélations Blast/WikiLeaks : Quand les éléphants du PS rampaient à l’ambassade américaine


#politique #souveraineté #lacorde #guillotine2025

François Hollande, Ségolène Royal, Lionel Jospin, Pierre Moscovici, Hubert Védrine... Les « éléphants » du Parti socialiste faisaient régulièrement de discrètes visites à l’ambassade des États-Unis à Paris lorsque George W. Bush occupait la Maison Blanche. Ils tentaient de séduire Washington en édulcorant leur opposition à la guerre en Irak. Les télégrammes diplomatiques révélés par WikiLeaks en 2010, que nous avons explorés, montrent un pathétique défilé de courtisans s’efforçant d’inciter l’Oncle Sam à favoriser leurs ambitions et l’accession au pouvoir de leur camp. Escamotées par les médias français – et en premier lieu Le Monde, pourtant partenaire de WikiLeaks à l’époque –, ces informations mettent en lumière la soumission dont est capable la « gauche » vis-à-vis de Washington, alors occupé à ravager l’Irak et l’Afghanistan.


blast-info.fr/articles/2025/re…

»Wenn ich das schwarze Schaf sein muss, soll es so sein«
»Theodor Meron überlebte den Holocaust, heute berät er den Internationalen Strafgerichtshof zu Israels mutmaßlichen Kriegsverbrechen. Ans Völkerrecht glaubt er noch immer – trotz zahlloser Verstöße dagegen. «
spiegel.de/ausland/holocaust-u… (paywall)

archive.is/20250420021407/spie…

»The Pietà […] is a subject in Christian art depicting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cradling the mortal body of #Jesus Christ after his Descent from the Cross. It is most often found in sculpture. The Pietà is a specific form of the Lamentation of Christ in which Jesus is mourned by the Virgin Mary alone.«

I have never seen angry replies to a #Pietà photo posted.

Unless it does not show Mary, but Safiya. Not Jesus, but Khalil. Not a rock at #Golgotha, but rubble in #Gaza. Not what Roman iron nails did, but a US MK-84.

en.wikipedia.org/wiki/Piet%C3%…

#Easter

储备粮2


(概要:夜沙:好想轻率地把小杨扔到RR里)*口嗨,乱讲,不建议任何人察看

(杨&RR联队,r18黄色废料。离谱,啊,就离谱(但是爽嘛)

夜沙 2020-11-17 02:26:29

好想轻率地把小杨扔到RR里

吱儿哇鱼 2020-11-17 10:12:22

然后呢!会发生什么(期待的眼神

夜沙 2020-11-17 10:12:48

会发生大黄鱼最喜欢的事(?

吱儿哇鱼 2020-11-17 10:13:10

不行不行。展开讲讲

吱儿哇鱼 2020-11-17 11:27:25

鱼居然在认真地先思考,这之前杨要接受RR内部的专属军医进行皮埋疫苗之类的操作。避免性交对象太多以及太频繁可能造成的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宇宙历了这方面应该很完善了(

夜沙 2020-11-17 11:47:02

哇哦……

想想军医一本正经给小杨解说疫苗作用的场景

eroi

小杨可能还会在心里吐槽一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会需要这种疫苗

吱儿哇鱼 2020-11-17 11:55:53

不过感觉小杨已经同意跟RR们做这种事了的话,或许也会很平气地听军医讲解。(平淡的性感

都同意这么大胆的事情了,小杨也实在不是普通人!

香艳淫乱无比的本番现场快开始吧……馋.jpg

搞好宇宙历疫苗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不戴套 都可以内射,或者想射到哪里都随意

夜沙 2020-11-17 12:04:11

(糟糕的性癖从脑浆里涌出来了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04:15

深受RR们爱戴的小杨,耗尽体力昏睡过去之后RR们当然也可以继续干,睡奸一样想想就很兴奋/扇脸 毫无反应的身体任由摆弄,想怎么干怎么干

而昏睡过去的杨可以无法控制地做梦……梦里

梦里仍然不断高潮,而且还可以不受控制地梦见其他的东西,比如触手等等异种奸

(是说银英不能满足我对异种奸的趣味一直很让我遗憾

夜沙 2020-11-17 12:07:49

伊谢尔伦里残留了帝国的奇怪研究成果这种文也是有的(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07:58

woc

等会请让我了解一下(

夜沙 2020-11-17 12:09:21

触手苗床啥的……好像是……

不过那篇是真的把杨杨搞坏掉了你可以吗(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1:06

RR们视角的话,无论时清醒时反应强烈的杨,还是睡过去偶尔梦语的软绵绵的杨,还是每次苏醒过来半梦半醒的状态,一定都超色情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1:36

爽文的话我可以(冷静回答

夜沙 2020-11-17 12:13:49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啊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4:05

先寇布怕不是还得安排人固定时间去喂水喂营养液

RR那么多人,一天肯定搞不完的

夜沙 2020-11-17 12:14:51

RR有两千人呢(

搞一年吧(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5:15

还有每过几个小时床单完全湿透了,队员还要把杨抱起来,其他队员去换张床单

夜沙 2020-11-17 12:15:20

不用上班了杨杨太好了!!(?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5:28

草。夜沙做个人吧(?

杨:没人告诉我这比上班累太多了啊!

夜沙 2020-11-17 12:15:52

夜沙沙这边已经是十一点多了

是脑浆可以全部变成黄色废料的时间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6:29

太好了!!

夜沙 2020-11-17 12:16:34

但是很舒服对吧(恶魔耳语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16:54

舒服是真的舒服啊 点赞

舒服得停不下来(字面

算了下,其实我觉得一个多星期也能搞完。(?

一个人按半小时(大家排队呢别搞太长时间),同时可以3个人左右没问题的,射其他部位或者偶尔也有双龙的,等等情况。日夜24小时候轮流。差不多一个多星期也可以的。只是杨杨辛苦点

(虽然担心过杨杨那里会不会被摩擦到能起火。算了就当科技发展,有能充分保障需求的润滑和药膏。(

一口气爽完杨杨也可以早点休息不是。挺好。

事后不知道需要多久杨杨才能歇过来下得了床。自己肯定站都站不住。先寇布应该会很乐意帮忙移动,抱着他扶着他贴身照顾

先寇布一个没看住杨杨可能就撑不住墙边滑到地上去了。先哥回来扶他挪到沙发上,杨杨抱怨下次再也不能做这样的事了。先哥微笑:但是很舒服对吧。杨耳朵红一红承认,确实很舒服。并且小声坦诚自己这几天休息做梦都还梦见还在继续被做那些事。先寇布笑眯眯:我知道。早上你睡醒之前我帮你换过了床单。

夜沙 2020-11-17 12:34:27

啊——!!

先寇布

是不是很快就能收获一只欲求不满的小羊了……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39:29

我感觉还好。小杨像是做的话会非常享受,不经常做的话倒也不会特别欲求不满的样子。需求算是普通水平大概

夜沙 2020-11-17 12:40:21

夜沙打错了算盘!

不愧是杨杨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1:15

又想到RR们,肯定也是风格不同。有非常熟练的老手,几下就会让杨杨叫出声来;也有小布那样的,脸红羞涩得不行要大家不停鼓励才能渐入佳境食髓知味的

夜沙 2020-11-17 12:41:35

如果小布用杨杨破处

嗨呀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1:42

嗨呀

而且是在大家的鼓励下

夜沙 2020-11-17 12:41:56

小布为什么还是童贞??

他周围明明有这么多这么涩的人?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3:03

不晓得!未解之谜。或许童贞在RR里太少见了,大家觉得养个可爱童贞也很有趣(?

夜沙 2020-11-17 12:43:04

突然笑到,像是家长鼓励运动会(?)上的小学生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3:59

是好兄弟们鼓励童贞第一次喝禁酒!可爱可爱

夜沙 2020-11-17 12:44:03

还有各种不同的丁丁(草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4:21

杨杨可以享受到各种不同的丁丁!

夜沙 2020-11-17 12:44:27

每次都被顶到不同的位置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5:36

先寇布要说有哪一点稍微介意的话就是,杨杨这一下子性经验就居然超过(?)或者说能跟他相提并论了。这不科学.jpg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5:56

yes yes yes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6:10

啊 真的不要太爽

夜沙 2020-11-17 12:47:25

!!!!

千人斩杨杨……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48:21

就算之后杨杨没有变得欲求不满,但是先哥一定会感受到杨杨在床上比以前更情色了……敏感点也绝对变多了…

一下子就完成千人斩!先哥这点也是好几年才达到的好吗。居然输了输了.jpg

夜沙 2020-11-17 12:50:32

被彻底开发了呢……

啊,我脑子再歪一点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52:30

这么一想搞不好时间久了真的偶尔会欲求不满…跟先哥提出再找一两个人一起来好不好…那种爽到停不下来失去意识的快感

请,请多歪一点

夜沙 2020-11-17 12:54:02

如果RR每个人都在杨杨高潮的时候做同一件特定的事

比如咬耳朵啥的

一周下来就会变成心理暗示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55:31

啊,好!甚至感觉不需要每个人,只要有二三十个人约好做同一件事就能培养出来了

夜沙 2020-11-17 12:56:00

而且会是效果特别激烈那种(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56:45

然后呢!请告诉我这个心理暗示这种条件反射,在之后的实例应用

夜沙 2020-11-17 12:57:02

如果不是刻意的,只是RR碰巧有共同的习惯那就更糟糕了(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57:28

哦霍(´-ω-`)。太好了,太好了,绝妙啊不愧是RR!

快快,实际应用讲一讲

夜沙 2020-11-17 12:58:03

连先寇布和杨本人都没发现的那种

隐藏炸弹

吱儿哇鱼 2020-11-17 12:59:48

我要看实际应用!不给看我要闹了

夜沙 2020-11-17 12:59:50

RR party(?)结束之后过了几周先寇布偶尔在工作场合调戏上司

碰巧触发

或者如果这个“习惯”是很日常的行为,比如某个帝国语词汇的话

被偶然路过的RR队员不经意说出口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01:32

哎呀 那杨杨要困扰了((✪▽✪)

夜沙 2020-11-17 13:02:09

然后小杨直接腿软跪倒

脸上泛着红潮眼神涣散

把先寇布吓个半死(

抱起来冲医务室(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02:58

怕不是跪下去时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怎么了

夜沙 2020-11-17 13:03:20

是的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03:47

军医检查完瞳孔心跳最后解开衣服进一步检查

旁边是紧张的先哥

夜沙 2020-11-17 13:04:16

哇哦那先哥你最好是带去了RR军医那儿(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04:36

必须是经验熟练的rr军医

军医冷静告诉先哥没有什么问题,并用戴着胶手套的手指蘸了一点展示给先哥看:是性兴奋过度引起的。

先哥愣愣看着军医手套指尖拉开的黏丝

夜沙 2020-11-17 13:07:52

经验丰富的先寇布也震惊了(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08:59

先寇布愣愣看军医动作利落地给清理干净,脑子还有点转不动

夜沙 2020-11-17 13:10:05

是不是还得怀疑小杨被人下了药(草

等搞清楚了就变成了新的床上(不止在床上)情趣

这算是脳イキ……?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11:25

军医:怀疑下药方面的话,那我现在取一点尿液和血液做个检查确认一下。之后通知你。

不 止 在 床 上

夜沙 2020-11-17 13:12:28

那毕竟都这样了

给小杨安了个开关

可不是在哪儿都得按按试试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13:10

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搞清楚是自己手下那帮小兔崽子的性癖习惯造成的

军医对杨:您现在有力气站起来吗?希望可以去旁边洗手间取一点尿样回来。之后我再给您抽个血。 先寇布:我扶他去。

杨:你这样我会困扰

夜沙 2020-11-17 13:19:46

此时先寇布的脑还是宇宙猫状态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20:14

宇宙猫状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夜沙 2020-11-17 13:20:48

没想到吧先寇布你也有宇宙猫的时候!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21:27

宇宙猫是我想的那个东西吗,dnt官方的那个奇形怪状的猫

用在此刻再合适不过!

宇宙猫先寇布心慌意乱:为什么?是因为药物吗?是因为上次做的后遗症吗?还是说难道因为我在他旁边…?我魅力有这么大吗…?

(先寇布你想多了.jpg

宇宙猫先寇布:我不记得有把遥控玩具留在他里面啊?是我忽视了什么吗到底

夜沙 2020-11-17 13:30:02

上次做的后遗症倒是没错(点头点头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30:04

在卫生间的宇宙猫先寇布,下意识想去按按杨后面看是不是有玩具在里面。杨:你干什么。先:我,我怕您排不出来尿,帮您按摩一下。杨也还脑子迟钝中:你按那里我不是更尿不出来了吗。先:哦,是哦。对不起下官太紧张了。您自己来。

夜沙 2020-11-17 13:30:19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先寇布,先寇布

小杨:你还会紧张啊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32:56

先内心:岂止紧张,我现在都混乱得魂不守舍了,快要脱离人设了。(不是

夜沙 2020-11-17 13:34:19

我的手机在搞黄中逐渐耗尽电量

后来先寇布禁止了队员说特定的某个词

小布:不知道是咋回事

林兹:比较了解队员xp情况(??)所以隐约猜到了。心情复杂。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39:07

草啊林兹!!!

(林兹这位好同志是怎么回事

夜沙 2020-11-17 13:40:12

毕竟是队长

是要多了解大家的(???

吱儿哇鱼 2020-11-17 13:40:47

????

我又在想你说的那个,RR party之后杨被养出了关键词的身体反射。

先寇布下了禁令以后,我觉得总还会有翻车的时候。特别是不明所以的小布同学。比如某次杨又溜出来拖小布下棋,途中小布忽然想起来先哥的奇怪禁令,不过脑子就顺口提了这件事并问提督您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说者无意听者当时就断片了几秒钟。眼前白光过去之后才听见小布紧张又困惑地喊了好几声提督。杨动了动手指确定自己还坐在棋桌边,脑子里还分神想了下这次还好,没有太丢人直接失去意识滑地上去。然后发现自己已经没力气站起来了。对面小布倒是已经急得站起来。杨镇定了一下回应:我没事,只是突然有点不舒服。啊不用叫军医来。真的不用。休息一下就好。你能扶我去隔壁休息室吗。

杨攥着他手勉强站起来时小布还悄悄检查了一下脉搏,感觉虽然急促但是很稳定有力,不像有虚弱的迹象。但是看着杨明显体温升高脸色潮红,呼吸声有点抖,走路也发软,小布还是非常紧张。扶他到床上躺下盖上被子,杨好像觉得光线太亮一样把被子往上拉拉盖住整个人。小布想去倒杯水,却发现杨仍然没松开他的手,被子里传来有些歉意的声音:中校,麻烦你就这样陪我一会儿好吗。小布赶快答应,老老实实在床边地上坐下握着提督的手,希望这样能让他安心睡着休息。另一只手则立刻悄无声息摸出终端给长官发消息报告情况。马上就收到回复:没事,这样就好。你好好陪着提督,我这边事忙完马上过去。小布这才稍微放下心。

守了一会儿,发现被子里那团开始小幅度地动,握着他手的力度也时重时轻,仿佛有点依恋意味似的。是又不舒服了还是在做噩梦?小布担心地看了好一会儿,另一只手也安抚地叠上杨的手,试探地喊了一声提督。那团很没睡样蜷成一团的被子立刻明显颤抖了一下,自己的手也一下子被攥得很紧,好几秒钟之后才松懈下来。小布摸摸脉搏,感觉跳动的速度总算又逐渐平缓下去。

听到门响马上回过头的小布看见长官,顿时一脸如释重负,高兴地喊了一声准将。先寇布却看了看床上又打量了一下看护犬似的一脸担心地坐在地毯上的小布,稍微露出了一点意外的表情,张嘴想说什么又停住了,只是点了下头。走过来坐在床边喊了声提督,稍微掀开被子一角看了看,一只手按在他们交握的手上示意杨可以松手了。先寇布说布鲁姆哈特你可以走了,接下来我来。杨道谢的声音也传过来:不好意思中校,给你添麻烦了。小布赶快回应,并且向两位上官敬礼告退了。先寇布听着他出房间后还关了立体棋的开关收拾了一下。然后说:他走了。是我想的那回事吗,你还好吗。被子里露出乱糟糟的黑发和一双眼睛,朝他弯了弯表示承认和我没事。先寇布一边试他额头的温度一边有点好笑地说:我倒有点意外哪,还以为我的可爱部下肯定被您强行拽到床上去了。杨抓了抓头发,也有点难为情:别人也就算了,对着布鲁姆哈特中校,就算是我也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先寇布直笑,想到自己回复的消息,如果是林兹的话肯定就看懂他的言下之意了。然后问阁下现在身体状况如何呢,还需要做吗。杨犹豫了一下,又犹豫了一下,掀开被子说那做快点吧,溜出来下棋已经好久了,回去太晚一定会被卡介伦骂。

夜沙~(・ω< )★

!!!!!!

啊————!!!!!

还不好意思什么!!!!不是你帮他脱童贞的吗杨杨!!!!

小布也是!!!PURE!!!!

吱儿哇鱼

小布那个小脑袋瓜儿,怕不是打死也想不到杨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躲在被子里偷偷自慰

夜沙~(・ω< )★

所以小杨被他叫提督的时候!

太pure了,怎么有脱了童贞还这么pure的好孩子

说明灵魂还是童贞,需要被拉着再来八百回合(??

吱儿哇鱼

嘿嘿嘿嘿嘿嘿嘿好主意,合情合理

训练不足

夜沙~(・ω< )★

这个训练,估计要交给林兹了

队长负责训练部下天经地义

吱儿哇鱼

先寇布:我忙(忙着处理上级的欲求不满)。小布这个问题,林兹你去管管。

先寇布:他自己童贞也就算了,我懒得管。问题是现在杨提督,甚至连我有时候看到他都会生出来一丝丝罪恶感。林兹你把他给我解决了。

林兹:??

夜沙~(・ω< )★

想看林兹教官的特别课堂(

有劳林兹教官了

吱儿哇鱼

林兹看起来不是花里胡哨话多的类型。所以。

夜沙~(・ω< )★

实地教学。

吱儿哇鱼

单刀直入。

夜沙~(・ω< )★

小布的单刀(?

吱儿哇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毛病


Echo 2020/12/05 15:37:09

这个好适合ABO……

什么,为什么要放过小布,杨这么懒的人,比起自己动手难道不会更想用活体按摩棒吗!

发情的杨一边自己撸一边思考:虽然布鲁姆哈尔特一定会答应,但是我作为长官,并不能这样随意剥削自己的下属呢……

然后开始在脑内展开性和权力关系一系列的思考

然后老先问他的时候还要把思考过程解释给老先听

老先就觉得很新鲜:提督你想得太多了,能睡到你是别人求之不得的事。

然后杨就开始辩:难道因为对方愿意,权力的压迫就不存在吗?blahblahblah

一边辩一边被老先艹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先就很坏心眼,一边正正经经地反驳杨,一边又故意往杨的敏感点上撞,把杨弄到无法顺利思考,说话卡壳的时候又停下来,好像很绅士地等杨表达完自己的论点。

啊,快乐!!!脑洞接上了!

爽到了谢谢

吱儿哇鱼 2020/12/05 15:48:29

好好好!!!靠!我喜欢这个后续

我再回味一下

色炸了我要留着冲!这场景这节奏香死我了!

某些命令


R18。先寇布,林兹,留涅布鲁克。无剧情。

先寇布敲门进入客厅,朝长官敬了礼。留涅布鲁克遥遥坐在房间另一端,沐浴在吊顶的灯光下。卡斯帕•林兹军容整齐,肩背挺直,像副征兵宣传画摆在留涅的沙发上。如果不算上蒙眼的黑布,和被绑在身后的双手的话。上级的赤裸眼光与过于强烈的人工照明同样刺眼。先寇布转过身背对着他,一言不发地抽掉自己领巾,一件件把军服脱干净,膝盖压上沙发,跪坐在自己下属身上。
林兹的军裤被他解开,往下褪了褪。制服里面没有内衣,阴茎充血,根部锁着金属的环,大腿内侧遍布细长斑驳的红肿痕迹。先寇布咬着牙小心地取下环,手指摸进林兹的腿中间,从潮湿粘腻的深处一点点抽出一根形状恶劣、还在持续震动的物体。林兹微微仰着脸,下颌和喉咙的肌肉随着他手上的动作而绷紧,一声不吭在先寇布手里射了出来。先寇布这才腾出手去解开他的束缚。蒙眼的布触感湿润冰凉。

他没有浪费时间。两个人中间至少得有一个尽快脱身。先寇布一只手分开自己臀肉,另一只手将震动棒推进体内。已经浸满津液、染上体温的柱体进入不算艰涩,但每进一寸都涨痛得厉害。他停下来喘息时,才发现视线中心,林兹身下流出一片混着润滑液的白沫。先寇布闭了闭眼睛,继续控制着角度,直到那一整根完全侵入体内。震动的频率不慌不忙一步步提高,咬着软肉,把内部的刺激全部放大在赤裸的身体肌肉反应上。“长官?”林兹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唱歌的嗓子,先寇布脑子边缘飘过这个不太重要的意识,张开眼对上林兹的眼睛。他点了头,让林兹帮忙掌控道具进入的深度和节奏。强烈的快感一波波击中他。先寇布放任自己伏在林兹肩膀上,发出呻吟。他知道自己看起来什么样子。现任联队队长喜欢他看起来浪一点,“像个婊子”。


留涅布鲁克终于放下酒杯,站起身走到沙发前,露出满意的笑容。那个名叫林兹的副官已经被他命令离开了。留涅居高临下,亲昵地摸了摸先寇布卷曲的褐色头发,又捏住他下巴。那张算得上漂亮的脸被汗水染湿,透着倦怠和欲情。即使被讥刺的表情扭曲,即使毫不掩饰反感,仍然让留涅心情愉悦。没错…当然是这样。强烈的室内照明下,居于上位的前帝国人笑容愈加扩大。军人和野兽的天性毫无疑问都刻在这群自称的蔷薇骑士骨子里,即使先寇布憎恶,即使他足够特别…也绝无可能逃出亡命者的游戏规则。这个男人想要击败他的挣扎和不得不屈于强者之下的驯服,他留涅布鲁克还可以继续享受下去。

fin.

银英丨先杨丨柏林,1961。


全文约31000字,阅读时间约一个半小时。丨1960s的柏林AU。丨 感谢AO3的whenyousleep纠正我的德语语法错误。丨感谢我的朋友柳浙为我提供柏林生活的图片和影像,以及在初稿完成后为我捉虫。♥去年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时和朋友谈到柏林,她说柏林是一座很适合杨威利的城市,我同意她的看法,如果要在地球上给杨威利找一座城市的话,我也会选择柏林。因为柏林属于自由。 衷心希望我们终有一天也能在墙的废墟上歌唱自由。祝你健康。祝你平安。祝你灵魂完整。祝你终见黎明。

起笔于2020年2月26日,春寒料峭中。

1.

清晨的亮光勉强挤过深灰色窗帘的缝隙,在黄褐色的木地板上抛出一条浅金色的线段。线段从地板和墙裙的交界处出发,在一把搭着一些衣物的椅子上折出几个角度后,最终停在一张脸上。这张脸的其他部分仍浸没在黑暗中,让人很难看清它的全貌,但显露在光线下高挺而棱角分明的鼻梁依然暗示着它的主人在过往的人生中没少收到对自己相貌的赞誉——这显然是一只漂亮男人才有资格拥有的鼻子。

男人身旁的被子和床单发出了轻微的摩擦声——那是另一个人,从其起身时带出的一头深褐色卷发和展现的身形来看,应该是一个女人。女人抬起一只脚无声地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轻巧地下了床,在床边的另一把椅子上拿起自己的内衣和连衣裙。五分钟后,女人将压进连衣裙与后背缝隙中的头发向后捋好,走出卧室,用同样轻巧的动作扭开了房间门。

听见房间门被关上后,华尔特·冯·先寇布睁开了眼睛。他熟练地穿上背心和短裤,叠好被子,将床单理得平整,然后走到窗前拉开窗帘,让尚不刺眼的阳光透进房间。他转身走进卫生间,在水池前刷牙、洗脸、用一把直齿小梳子将明亮的褐色卷发梳成典雅的形状。衬衣、羊毛背心、长裤被一件一件地套在他匀称的身体上,先寇布走到穿衣镜前,把衬衣的领口理得更加端正。接着,他取下衣帽架上的手套和深灰色毛呢大衣,蹬上黑色皮靴走出了家门。他走过几扇标着号码的房门,转进楼梯间,经过了三个楼层标志牌后,先寇布下到了一楼。一阵风从常年开着的单元楼门中穿过,先寇布刚梳得服帖的刘海发梢在气流的带动下微微颤动。

“今天天气还不错。”

先寇布一边看着灰蓝色的天空自言自语,一边走出了单元楼。

                      ※                             ※

先寇布神色悠闲地在柏林的街上走着——这并不是他的常态,他的工作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假期,而在他这些为数不多的假期中,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给了他的女伴——不是女朋友,更不是未婚妻,先寇布对建立恋爱和婚姻关系的态度和他对白水煮青菜的态度一样——这甚至无法构成一种选择。也许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自觉地把恋爱和婚姻当作温暖的港湾,先寇布却始终不大能理解二者的意义。在过去的人生中,他只任由数不清的女人在他身边来了又走,并不会刻意拒绝也不会有意留念。他明白,当下一份人事调令送到自己面前,他就会再一次告别当前的生活,开赴下一个驻地——这就是军人生活,是对单调和规律的一万次服从。
在像今天这样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女伴,连同事酒局都没有半个的日子里,先寇布会到附近的街区走一走。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地,也没有具体要做的事,只是想做一些预定行程以外的事,如果能遇到一些计划外的惊喜,那可就更好了。先寇布从二十岁开始就这么想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是迈着同样的步伐,在看上去没什么不同的街道中和同样没什么不同的人们擦肩而过。他盯着人行道上石砖拼接的缝隙,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石砖井然有序地在自己的脚下铺成一张望不见尽头的网,受这张网的建造者之命,无数块曾经的天然巨石在采石场被开采、打磨,然后运送到这里,安静而顺从地被水泥封进地里,维持着这套小小人行道系统的秩序。先寇布感到胃里一阵搅动,他对这张秩序井然的网感到一种审美上的厌倦。

先寇布抬头看了看周围的建筑,街道两侧的商店正准备开门,早起工作的人们快步穿过腓特烈大街,从东边到西边,或从西边到东边,没有人留意先寇布在人行道上的短暂停留,也没有人在乎他视线所注视的方向,自然也不会有人发现他用和周围人一样的步频走进了城市的西边。

先寇布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这是他到柏林的两个月以来,第一次进入西柏林。他并不是一个兴致勃勃的城市旅游探险者,对自由世界也没有特别的向往,只是昨天在午饭时间,他的新东德同事卡斯帕·林兹中校随口对他说:“你还没去过西柏林吧?可以去看看,那边也有很多好看的好玩的。”先寇布点头表示接受他的建议。反正都来了,去看看也无妨。既然人生已经没有办法向上帝要求什么,还是不要再拒绝祂递到眼前的机缘为好。

先寇布在西柏林的街区中一连逛了好几个小时,他在一家路边的商店里买了几瓶酒,中午过后,又走进一家咖啡馆,在里面呆了两小时。见时间已经不早,先寇布打算回去。正当他走在回东柏林的路上时,却被一丝香甜的气味攫住了注意力。他循着香味的方向望向右前方的商店橱窗,两排形状精致的蛋糕陈列在玻璃橱窗内。先寇布忽然想起,当自己的年龄只有个位数时,偶尔父亲的酒卖得好的那个月月末,母亲就会一头扎进厨房,在里面呆上大半天。那一天晚上的餐桌上一定会出现一盘和眼前橱窗里一样精美的甜点,这时父亲便会兴味盎然地从自己房间的酒柜里拿出珍藏的红酒,给母亲、自己和他分别倒上半杯。在先寇布短暂的童年里,这几乎成了他最为珍藏的一截记忆片段。先寇布盯着蛋糕出神,连一个行人差点撞上自己也丝毫没有察觉。蛋糕店的门被打开了,更加浓郁的奶油香味传了出来。先寇布醒过神来,三两步跨到店门前,一把掌住正缓缓关上的玻璃门,走进了店里。

十五分钟后,先寇布终于排到收银台前,他向店主——一位身材微胖,面容和蔼的中年男人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指向两款三角蛋糕,将一张大额面值的西德马克放到柜台上。店主动作利索地将两块蛋糕装好,礼貌地递到他手上,再拉开收银机的抽屉,从表面摸出几张纸钞和硬币找给他。先寇布一手拿着蛋糕盒子,一手接过钱,正当他准备把钱装进大衣外层的口袋里时,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一脸疑惑地看着店主说道:

“您找给了我——一张东德马克?”

先寇布将手上的几张纸钞摊在柜台上,用手指着其中一张说道。店主凑上前来,在几张西德马克中,确实有一张砖红色的纸钞混杂其中,纸钞的发行处赫然印刷着“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的字样。店主的圆脸立刻堆上了尴尬的笑,他连忙向先寇布道歉,说:“真是抱歉,一定是上一位客人拿错了钱,这就给您换。”先寇布制止了他,说:“没关系,反正我也能用上,您把汇率差补给我就行。”

店主再一次向先寇布道歉,低头在计算器上按下一串数字,拉开收银机的抽屉里找出几张零钱交给先寇布。先寇布扬起眉毛,倾身向店主做出一个优雅的道谢姿势,转身离开了蛋糕店。

走在回腓特烈大街的路上,先寇布对今天的一切感到十分满意,他决定在明天上班时把今天买到的酒分一瓶给林兹,再和他聊聊今天的见闻,咖啡馆的女服务生、商店老板的藏酒、样式精美却价格亲民的蛋糕店——还有那个排在自己前面错用东德马克付账的幸运糊涂虫。搬到西边来也不去换新马克,不是钱多得不稀罕去兑的富豪,就是个神经粗大的笨蛋。

先寇布哼着一首轻快的斯拉夫民歌,黑色皮靴有节奏地踏在正方形石砖平铺成的人行道上。

                      ※                             ※

当先寇布正在咖啡馆里品尝咖啡豆的香醇时,一位青年从城市的西方挤上了驶往东方的地铁。

在充满人高马大的日耳曼人的车厢中,这位体格偏瘦,身高不足一米八的青年并不引人注目,只有一头蓬乱的黑发和线条柔和的鼻梁暗示着他的基因来自于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他安静地坐在座椅上,专注地读着手中的书,额头前显得略长的刘海不时被车厢的晃动抖落到眼前,他便伸出手将那一缕柔顺的头发拨到额头的侧边。相邻的人起身或坐下,他也只是略微挪动身体,并不愿把眼睛从一排排铅字上移开。在地铁行驶了五十三分钟后,黑发青年将右手伸进西装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票样的纸条夹进书页中刚完成阅读的位置,把书装进手提袋中,待地铁进站后便起身走出了车厢。

走出地铁站,黑发青年没有像往常一样转向南边,而是向北走去。去年夏天,他的上一个室友与女友订婚后便搬了出去,为了减少一点在柏林市中心生活的成本,他只好寻找下一个合租的室友。而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他因为连续拒绝了好几个前来看房的寻租人而无比困扰之际,一位浅色头发、面容精致而姣好,举止十分得当的大学生联系上了他。这位十八岁的少年极其有礼貌,甚至一开口就叫他“Professor Yang”——这让当时还在准备教授资格论文考试的他极其难为情。“等我真正当上教授以后再叫也不迟呀,尤里安。”这位三个月后终于迈上通往教授的第一级台阶的青年挠了挠自己的一头黑发,带着羞涩的笑容对尤里安说。
就这样,尤里安·敏兹——这位来自美国加州的留学生就成了自己的室友。噢对了,后来,当杨成为初级教授后,他也成为了杨威利的第一批学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尤里安高兴得跳起来拉住杨手舞足蹈,他兴奋地说:“我觉得你未来一定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授!”

“尤里安,不立足事实证据就得出结论,是历史专业的大忌噢。”杨一半严肃一半戏谑地说。

“我已经和这个事实在一起生活半年了。”尤里安朝杨露出轻松的表情,“说不定以后我会作为‘柏林自由大学著名终身教授杨威利的室友兼学生’被写进你的回忆录里呢?”

“你这是捧杀啊,尤里安。”杨威利摇摇头苦笑着回答。

此时的杨威利正在脑海里愉快地翻阅这一段记忆,丝毫没有注意到身边的环境,直到差一点撞上一个站立在商铺橱窗前的高大男人,他才回过神来——自己已经走到了蛋糕店前。今天是尤里安的十九岁生日,作为在过去的大半年里把杨威利陷入收纳危机的公寓整理得焕然一新,还准时提供早晚餐的回报,尤里安绝对值得一个全柏林乃至全德国最好的蛋糕店里的所有蛋糕——当然,鉴于杨威利的收入和二人的胃口有限,他只能在这些精美的蛋糕里挑选一个带走。杨威利熟悉尤里安的喜好,很快他便选中了一款巧克力蛋糕。他从手提袋中抽出一张大额纸币,确认价格后,见还少了个零头,又从西装的口袋中掏出几张零钱放在收银台上,转身走出了店门。

回到家中,杨威利一打开门便见尤里安正端着土豆炖牛肉走出厨房。见杨威利回来,他将今晚的主菜放在餐桌上,快乐地和他打招呼:“老师今天穿这一身西装相当帅气呀!”

“我平时穿的夹克衫也挺不错的吧!”杨威利微微挺直腰板,撅嘴试图反驳。他顺手将蛋糕盒子放在餐桌上,说:“不过,上一次穿这一身还是在洪堡的博士授位仪式上,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尤里安的脸微微红了起来,他转身跑进厨房,拿出一瓶还有三分之二液体的白兰地和两个酒杯,往里面倒上酒,将一只酒杯递给杨威利,说:“谢谢你对我的照顾,老师。”

杨威利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将手中的酒杯在尤里安的酒杯上碰出轻响,说,“也谢谢你对我的照顾,生日快乐,尤里安。”

                      ※                             ※

2.

作为苏联派出的军事顾问,华尔特·冯·先寇布的工作并不复杂——参加会议、指导部队训练,以及准备未来的岗哨布防,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工作,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三十五岁的他甚至不能感到无聊——除了这条路,他还有什么别的路可以走吗?只是当他盯着办公室的天花板时,脑子里偶尔会溜出一个细弱的声音,问他自己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就将顺着军人这条直线永远延续下去。

一阵敲门声把正在旋转两头铅笔发呆的先寇布拉回了现实,卡斯帕·林兹中校走进办公室,和他对接工作。两个月后将会有一支华约部队进入东柏林,林兹需要向先寇布确认部队的兵员情况。这部分工作没什么新意——接收一支从莫斯科来的部队的办法,罗曼诺夫时代和赫鲁晓夫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先寇布按部就班地和林兹对接每一个步骤,再次确定没有纰漏后,交待林兹按计划执行。

林兹向先寇布行军礼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迟疑了几秒钟后开口说道:“先寇布上校同志,你对戏剧有兴趣吗?”

“一般吧,之前看过一些。”先寇布有些疑惑地看着林兹,“怎么了?”

“啊,是这样。我上个月前在国立剧院预定了一张今天的戏票,可昨晚我才在朋友那里得知画廊有一个我很感兴趣的新人画家的画展,他暂时还没什么名气,所以展期很短,到今天就结束了——”林兹朝先寇布眨眨眼,说:“正好这是一出苏联戏剧,于是我想来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先寇布的眼睛里闪过一瞬间的光,他回答道:“好啊,谢谢你的好意,我把票钱给你。”

“那倒不用,你上个月不还给了我一瓶Badisch Rotgold吗?就当是我的回礼吧。”林兹爽快地摆摆手说,从左胸口处的口袋里抽出一张戏票递给先寇布,“伊万·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我觉得你应该会喜欢。”

林兹将戏票交到先寇布手中便离开了办公室,先寇布神情愉快地将戏票翻到正面,阅读票面上的信息——下午三点,国立剧院,至少提前一刻钟进场。先寇布翻开日程本确认今天的工作:如果动作够快的话,他早上就能完成今天的全部工作,中午还能回家换上正装——毕竟,带着苏军红黄相间的三星肩章走进剧院,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先寇布暂时还没有在三十五岁的这一年里搞出点什么大事的打算。

                      ※                             ※

座位在一楼13排7号,先寇布身着黑色西装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他抬腕看表,14:30,远处舞台上的布景正安静地等待观众陆续进场。不一会儿,先寇布右边的座椅坐下了一对青年情侣,两人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本场演出的导演和演员。先寇布用他仅有的德语水平,勉强听懂这是一个东德剧团,至于演职人员,他实在不甚了解。

周围的人声渐渐变得嘈杂起来,先寇布四下张望,大部分座位已经被观众填满,人行通道上的人们也在试图尽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先寇布所在的这一排只剩下自己左边的一个空位。已经14:43了,也许这个座位原本的主人也有和林兹类似的情况,又不像林兹那样幸运地转让了戏票。

忽然,几声听上去有些清癯的“Entschuldigung” 由远及近传进先寇布耳中,紧接着,他感到左侧座位一阵晃动——一个青年坐到了自己身边。他用余光瞥了一眼,黑色的头发,略显细瘦的手指,上身套着一件看上去有一些年月的深褐色夹克衫。亚洲人?先寇布心底生出一些好奇,尽量不动声色地把头向左又转动了几个角度。黑头发的青年显然是跑着过来的,他脱下夹克衫后,便在座椅上压抑不住地喘气。先寇布看着身旁青年的白色帆布鞋,觉得有些好笑,穿帆布鞋和夹克衫来剧院,现在的小孩相当自由奔放啊。不过他并不想做礼仪卫道士,在华沙时就有人批评自己的言行是“故作姿态的贵族做派”,结果被他在餐厅里狠狠奚落了一番。先寇布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妄下评论,也不愿意对别人评头论足。于是,他正了正身体,将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中央的巴扎罗夫身上。

先寇布想起来,自己曾经看过这一部戏,是母亲带自己去看的。那天傍晚,母亲拉着自己小小的手,提着肉和菜准备回家。在路过城中唯一一家剧院时,她停了下来,盯着剧院外张贴的海报看了很久。接着,母亲松开拉着先寇布的那只手,开始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一张又一张零钱。母亲将手中的钱反复数了三遍后,她再一次拉起先寇布的小手,说:“我们今天去看屠格涅夫小说改编的戏剧好不好?”年幼的先寇布不知道什么是屠格涅夫的小说,也不知道什么是戏剧,他只知道那一天母亲望向他的宝蓝色眼睛里有他从未见过的光亮。一小时后,这些光亮又都化作母亲眼眶里的眼泪,汩汩流下她鹅蛋形的脸颊。先寇布自诩在三十五年的人生中见过叶尼塞河以西所有类型的美人,但她们谁也美不过那个时候的母亲——那是宛如稀世水晶摔碎在地上时所散发出的忧伤而耀眼的光芒,先寇布在之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有见过那样的美。

九岁的先寇布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流泪,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求他向父亲隐瞒。“不要说我们去了剧院,你爸爸会伤心。”母亲这样对他说道。先寇布点点头,这不是母亲第一次对自己提出奇怪的要求。当她一个人在卧室里,打开衣柜深处的一个棕色皮箱,从里面捧起一张黑白照片,抚摸那双浅粉色缎面芭蕾舞鞋时,她总是擦掉脸上的眼泪,对静静立在卧室门口的先寇布说,“不要告诉你爸爸,他会伤心。”

二十六年后,离开家乡已二十四年之久的先寇布坐在东柏林国立剧院的座椅上,看着一张张日耳曼面孔出演屠格涅夫小说改编的戏剧,他总算明白了母亲的眼泪里到底装着什么。他的心中涌上一股没来由的乡愁,继而又在心底嘲笑自己,连故乡在哪儿都不确定的人,到底有什么资格谈乡愁?

忽然,他感到身旁的黑发青年将右手抬了起来,他的食指弯曲着擦过自己的右眼角,脸颊上隐约泛着几点光。先寇布微微扭头又瞥了他一眼,这一回,他的眼神里多出了一些同情。也许自己身旁坐着的,也是一个有着满腹心事的异乡人吧。

演出结束了。观众开始依次离场,先寇布也准备离开。他起身理顺被压出些微褶皱的背心下摆,转身去拿搭在座椅上的西服外套。这时,他发现一件深褐色夹克衫正斜搭在邻座的扶手上,而夹克衫的主人——那个穿白色帆布鞋的青年已经不知去向。先寇布穿上自己的西装外套,将邻座的夹克衫拿起来,试图找到这件夹克衫所有者的个人信息。果不其然,先寇布在夹克衫的左边口袋中找到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笔记本。打开笔记本后,先寇布却傻了眼——这上面全是自己看不懂的方形文字,偶尔有几个数字和箭头,看在先寇布眼里也毫无头绪。哎,真是个倒霉的糊涂虫。先寇布想起两个多小时前青年忙乱的模样,又想起他脸颊上的点点水光。为了让你今天不那么倒霉,我就姑且等你一刻钟吧。先寇布一面在心里想着,一面在座椅上坐了下来。
剧场的人渐渐走光了,只剩下先寇布和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先寇布左右张望,也没有见到刚才那个黑发青年的身影。先寇布看了看时间,已经过去十七分钟了。先寇布有些遗憾地拿起夹克衫,准备出门后交给剧场的工作人员。正当他准备离开时,伴随着一阵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一个清癯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啊,您好!这是……我的夹克衫?”,先寇布抬起视线,对上了一双乌黑的眼睛。这回先寇布看清了他的模样,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确实是一张亚洲人的脸。先寇布客气地将夹克衫递给他,对方朝他露出温和而友善的笑容。

“谢谢你。”青年将夹克衫套在身上,忽然他像明白过来什么一样,抬头问已经站起身来的先寇布:“Sein Sie hier geblieben bis ich zurückkomme? ”

先寇布匮乏的德语水平显然无法支撑他继续对话,他只好换上华约国家通用语尝试和青年交流,“Русский?”

“Xорошо!”黑发青年开始说起俄语来,和先寇布之前遇见的一些说俄语的日本人不同,他的发音十分准确和流利。结合他爽利的脸型和目测至少175厘米的身高,应该是个来自中国北方的人,先寇布在心里暗想。

“能找到可以交流的语言太好了,我还在懊恼今天怎么就偷懒没有带便携字典出来。”黑发青年轻呼出一口气,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刚才是想说,我的夹克衫里还有一个用了好几年的笔记本,上面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谢谢你一直在这里等我回来。”

“不客气。”先寇布回答道,少顷又补充道:“毕竟你一个大学生来这里读书生活也不容易。”

黑发青年愣了一秒,随即有些羞涩地笑起来:“我不是大学生,我已经三十二岁了。”

“真的吗!”先寇布的瞳孔迅速缩小,他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眼前这个自称已经三十二岁的青年,发出惊叹的声音:“你们亚洲人长得太年轻了,我以为你才二十几岁。”

黑发青年又一次羞涩地笑了。然后,他向先寇布伸出手,说:“我叫杨威利,在柏林自由大学工作。”

哦,西边的人。先寇布一向警觉的眼珠转了转,依然客气地与杨威利握手,“华尔特·冯·先寇布,在苏——体育馆工作。”

“你好。”杨威利的眼神在先寇布脸上稍作停留,很快便收了回来。“那么,为了感谢你救了我的夹克衫和笔记本,我可以请你吃晚饭吗?”

                      ※                             ※

下午六点的柏林已是夜色朦胧,橘黄色的路灯和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代替银河在人间划出一道道流光。杨威利神情自然地走在先寇布的左侧,一头乌黑微卷的头发正随着他的步频轻轻晃动,他的步子迈得要慢一些,先寇布需要稍微控制自己的速度才能和他保持一致。他跟着杨威利穿过主干道,绕过两个街区,走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在一家装修简约的餐馆前停了下来。

先寇布抬头,一块用艺术字体写着“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的招牌直冲向他的眼睛,从军多年的防备本能让他立刻一手摸上腰间——却反应过来今天并没有穿军装,也没有配枪,他带着惊讶和防备问道:“你怎么会知道——”

“我是在中国南满长大的,我爸爸有几个常常见面的俄国朋友,小时候我老是被他带到饭局上蹭吃蹭喝。”杨威利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现,神态自若地领着先寇布走进餐馆,“读大学时,这家店的饭菜数量和价格都拯救了比现在更穷的我,以至于我对这里一直抱有一种朴素的感激。每次到东柏林,我都会过来一趟。”

先寇布为自己刚才的反应感到愧疚和好笑,自己对黑头发的东亚男青年又没有什么特别嗜好,克格勃实在没有必要派一个看上去在身体对抗上完全不是自己对手的人来接近自己。为了缓解也许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尴尬,先寇布轻轻咳了一声,说:“真巧,我母亲也是俄国人。”

“那太好了,看来我今天是带你来对了地方。”杨威利愉快地说,在一张落地窗旁的正方形餐桌一头坐下,拿起自己面前的菜单又放下,说:“今天应该让你点菜。”

先寇布按照两人的饭量点了菜单上自己感兴趣的菜,半小时后,服务生将餐盘陆续端了上来。自从盟军占领柏林后,先寇布就一直派驻在东欧各地,正宗的俄式菜已经成为只有在偶尔想起母亲时才会泛起的味道。旧事不可追,先寇布没有过于积极的兴趣去缅怀过去,然而,当他咬下一口奶酪方包时,还是不自觉地从嘴角溢出了一声赞叹。

“是不是很棒?”杨威利半弯着黑眼睛看着对面先寇布脸上掩饰不住的惊喜,有一点兴奋地问道。

先寇布一面认真地点头,一面细致地咀嚼,让奶酪的浓郁和黑麦的清香充满口腔。他甚至不清楚此刻的自己到底是在接受杨威利的感谢,还是在承蒙他的恩惠。他心中的警惕放下了一半,开始仔细而平静地观察眼前的人。他之前见过一些中国人,到莫斯科留学的大学生或是讨生活的劳工们,杨威利长得和他们很相像,却又拥有和他们不一样的气息。到底哪里不一样,先寇布暂时也说不上来。把自己餐盘中的食物解决了一大半后,杨威利终于发现先寇布在观察他,停下了手上的动作,问:“怎么了?”

“啊,没有。”先寇布有些抱歉地缩回了视线说道,“我只是在想,你和我见过的一些中国人不太像。”

杨威利浅浅地笑起来,说:“那是因为我不完全是中国人——我妈妈是日本人。当时日本政府鼓励向中国东北移民,她就跟着我外公外婆举家从札幌来了长春。不过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去世了,对她的印象其实很模糊。”

不过可以确认的一点是,你母亲一定是一位美人。先寇布强忍住将这句话脱口而出的冲动,回答道:“原来如此。”然而这个疑问的解答却激起了他更多的兴趣,他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那又是为什么来德国呢?”

“因为在美国领事馆总是排不上号,战争又一触即发。”杨威利低下头,用叉子叉起一小块馅饼,却没有送进嘴里。

“哦,中日战争。”先寇布说。

“不,中国内战。”杨威利用叉子将馅饼一分为二。

“啊……”先寇布明白了一些,低头开始咀嚼另一块面包。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有些急切地向杨威利确认:“那你的父亲呢?他跟你来德国了吗?”

“没有。”杨威利摇了摇头,餐盘中的馅饼已经被他分成了更小的碎片,“只拿到了一个赴德名额。他留了下来。”

“你家在——”先寇布倒吸了一口冷气。

“在长春。”杨威利仰头喝了一口伏特加。

“实在抱歉……我没想到……”先寇布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埋怨自己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对人的身世好奇,也埋怨自己不动动脑子,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年代,几乎跨越一整个欧亚大陆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谋生,还能是因为什么。

“没关系,我平时也没有什么机会讲,你能懂我已经很感激了。”杨威利抬眼看向先寇布,后者在接收到那一束视线时感觉到一丝灼烧的疼痛。先寇布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惶恐,他从来没有见过像杨威利这样的人,这个人如果不是他见过的演技最好的克格勃,大概就是目前地球上最正直的人了。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先寇布心中那股渴望未知和刺激的兴味都已经被吊了起来。

“我就住在夏洛滕大街49号,工作也在附近,没有大项目的时候都挺闲的,你要是愿意,下次来这边还可以来找我。”先寇布从上衣口袋中掏出钢笔,在餐巾纸架上抽出一张来写下地址和门牌号。“给我写信也行,只是记住不要贴太好看的邮票,否则我会被邮差烦死。”

先寇布写好地址,将纸巾折成一只天鹅的形状,用手指将这只天鹅滑到杨威利面前。看着杨威利将这只静止的白天鹅仔细地夹进口袋中的笔记本里,先寇布忍不住笑了出来。

                      ※                             ※

“我家就在那边,穿过马路就到了。”

当先寇布和杨威利走到腓特烈大街时,杨威利停了下来,指着马路另一头说。先寇布点点头,说:“今天谢谢你的晚餐。”

“应该是我谢谢你。下次见。”

“下次见。”

先寇布站在路边看杨威利转身向腓特烈大街的对面走去,自己也转身走向腓特烈大街的另一边。柏林的夜晚总是五光十色,喧嚣吵闹,令人眼花缭乱,此刻的先寇布却感到今天吹过自己身体的西风带上了一丝温柔与平和。他将领口处的领带拉松一些,好将身体里的热气放出来。大概是因为春天要来了,所以连晚风也不那么凉了。他一边欣喜地走,一边这样想着。

                      ※                             ※

3.

两周后,先寇布下班回家时,在邮箱里发现了杨威利的来信。白底红框的信封上,是用黑色钢笔写成的几行清隽字体。先寇布首先看向寄信人的地址,海德曼街,离自己的住处很近。他打开公寓门,把其余几封信件随手放到进门处的五斗柜上,然后,用裁纸刀裁开信封口,抽出了里面的雪白色信笺纸。

杨威利在信的开头礼貌地寒暄了一番,然后写道,他在5月5日上午会到东柏林来,问自己是否有时间和他见面。“我大概能在早上12点结束要做的事,其余的时间都很闲。如果你有时间,也想在市区走走,请给我回信。”杨威利在信中写道。

先寇布在脑海里快速翻阅周五的工作——行政会议可以挪到早上九点,卫戍部队常规让林兹负责,布鲁姆哈特是个可靠的小伙,军队训练应该不会有大问题,离军区阅兵还有一个月,时间还来得及。更何况只是半天时间,就算说自己宿醉了,苏联庞大而漏洞百出的官僚系统也还不至于容不下一个旷工半天的中级干部——不过,要是真容不下,倒也未必是一件坏事,脑海中的先寇布一脸坏笑地说。他坐到书桌前,从抽屉中找到一沓没有单位名称的信笺纸,快速地在纸上写起回信来。

                      ※                             ※

星期五下午一点五十分,先寇布一身便装站在柏林洪堡大学门口的威廉·冯·洪堡雕塑前,用机敏的眼睛在往来的人群中搜寻一张特定的亚洲人面孔,杨威利的模样在他的脑中有些模糊了,但他始终记得那一双眼睛,知性又神秘的黑眼睛。菩提树下大街的一张张脸从先寇布期待的视线中经过,这里面没有一张属于杨威利。先寇布低头看表,已经13:59了,他的心中有一点紧张和失落。

“先寇布先生!”一个干净的声音从他背后响起,先寇布猛地扭头,杨威利身着一套深褐色西装,西装外套下面是一件没有系领带的纯白衬衣,也许是因为午后气温有些升高,衬衫领口的两颗纽扣都打开了。他的胸口略微起伏,脸颊上隐约透着淡淡的红色。先寇布露出柔和的表情问道:“你跑过来的?”

“嗯。”杨威利点点头,“我从侧门绕过来的,大老远就看见你在等,怪不好意思的。”

“啊,没关系。反正我今天也没有什么事,也从来没有来过洪堡大学,就当观光了。”先寇布用尽量自然的神情回答道。

“你不是在这附近工作吗?”杨威利随口问道。

先寇布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撒的谎,强作不动神色地解释道:“我——是去年才从波兰过来工作的,平时也不太出去玩,对周边不是很熟悉。”

“这样……那我可是有一条绝佳的洪堡大学观光路线,要不要体验一下?”杨威利半弯的眼睛里透出光,“这里曾经是普鲁士亨利亲王的宫殿,我是历史系毕业的,可以做你的免费解说。”

先寇布连忙点头,让杨威利领着自己走过一片经过精心修剪的草坪,走进了柏林洪堡大学内部。

杨威利用细致但并不晦涩的语言向先寇布介绍周围的建筑,语速不快也不慢,这让他感到很舒服。自从他离开圣彼得堡后,他去过许多曾经有历史,或正在发生历史的地方,但他从来不愿多想,只是对那些静静承载着人类世界喜怒哀乐的遗迹们投过漫不经心的一瞥,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军旅生活中。对他而言,历史是一个过于沉重又过于炽热的事物。

“你对这里很熟悉呀。”在听完杨威利对黑格尔广场的介绍后,先寇布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

“那是因为我——”杨威利带点顽皮的声音突然停止,他迅速地转移到先寇布的右侧,将贝雷帽的帽檐拉低了下来,对先寇布说,“挡住我一点。”

往哪边?先寇布刚想问,随即就看到问题的答案从路的对面朝他俩走来——一位身着黑色礼服,面相严肃、下颌紧收的老人。先寇布将身体微微侧向杨威利,不动声色地将两人往路的另一侧挪动。上帝保佑,当老人和两人交会时,先寇布身后有几个大学生主动上前向老人鞠躬问好,先寇布见势向杨威利使了个眼神,两人迅速逃离了现场。

“哎呀,好险。要是被他看到就惨了。”杨威利惊甫未定地自言自语,见先寇布一脸疑惑的表情,他解释道:“他是这里的历史系主任,也是我曾经的老师之一。”

“你说的在柏林读大学,原来是在这里!”先寇布想起第一次见面时杨威利对他说的话。

“对,从46年开始,一共读了十一年。” 杨威利顺好气,又恢复了波澜不惊的语调。

先寇布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杨威利对这里的一切都如数家珍,也大概明白了他为什么总是对东柏林念念不忘。但还有一件事,他仍不明白,“既然他是你的系主任和老师,你为什么要躲着他?”

“他们一直希望能有一个日裔来研究日本史——这样在语言和文化上会少很多障碍。但我担心政治局势收紧会影响这里的学术自由,也不想讲太多‘主义’,所以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还是接受了柏林自由大学的聘用。知道这件事以后,他就不再允许我来这里参加任何学术会议或者讲座了,即使是旁听也不可以。”杨威利继续用平静的语气说,“所以,简单来说就是——我很荣幸地上了柏林洪堡大学历史系的黑名单。”

划清界限,党同伐异,排除异己……这些事先寇布已经快见得麻木了。原本以为国外——尤其是知识界会好一些,看来也没什么差别。然而先寇布还是有些不明白,他盯着杨威利的一身黑西装说:“可是你……你今天不是来洪堡参加学术会议的吗?”

“是呀!他只是不允许‘杨威利’来参会而已,我在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认识几个洪堡的大学生,他帮我借到了一张洪堡哲学院的学生证,所以——”杨威利掏出学生证看了一眼,继续说,“我今天是弗里德里希·保罗·哈曼。”杨威利调皮地笑了,像一个对老师做了恶作剧的学生。

先寇布被杨威利挤眉弄眼的德语腔逗乐了,他也笑了起来。之后,杨威利领着他穿过一条街,指着街对面的一座尖塔说:“我们的远处是柏林电视塔,我们的脚下是绍尔兄妹大街。”

先寇布听说过绍尔兄妹和“白玫瑰”这个组织,是有一次午饭时布鲁姆哈特偶尔提到的。汉斯和苏菲,慕尼黑大学学生,参加过纳粹德国的国家劳役营,后来组织了反希特勒的白玫瑰反抗运动。先寇布追问兄妹俩的结局,布鲁姆哈特答道,死刑,斩首,是人民法庭的判决。

“人民为求生存亲手杀死了英雄,之后为求救赎又来缅怀英雄,这就是人性吗?”先寇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不要那么激烈,他微微歪头看向杨威利,后者没有要表达意见的意思,只是继续带着他往西走了一段,然后往南边走去,继续完成这条环形路线的另一半。他依然在为先寇布作细致的讲解,先寇布偶尔会提一点问题,杨威利便会回答,或者两人对着街边的一些景致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就这样一路往南走到了一处开阔的广场前。

“倍倍尔广场,当年纳粹烧书的地方。”杨威利双眼盯着广场上一块块长方形地砖,市政早就把这里的地面洗得干干净净,看不出一点焚烧的痕迹。广场上的灯光落进他深棕色的瞳孔中,彷佛一簇簇燃烧的火。

“一开始烧书,到后来就烧人。”先寇布叹了一口气,彷佛想起了记忆深处的另一团火,“到处都在消灭异见和异见者。希特勒这样,斯大林这样,全世界都这样——现在的东西德也一样,也只不过稍稍披上了一层文明的外衣。人类的历史总是往复循环,每一个一百年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围绕在两人之间的空气异常安静,先寇布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是在用什么语气说出以上的话,他忙说道:“抱歉,我失言了。”

“不,你没有说错。人类从来没有真正地实现过大同,人性也许有相似,但人与人却很难相通。但我想,人类要走向和平与繁荣,也许并不需要这样绝对完美的互相理解,只要能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友好共生,就是最理想的社会了。正因为如此,以理性和理解为前提的交流才显得尤为重要。”杨威利转过头来,如水的视线流进先寇布的瞳孔深处,“你看,我和你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我们不也在一起和平共处了好一段时间吗?”

先寇布思索了一秒钟,然后说:“看来我们在一个人类最小规模的社会里实现了你想要的理想社会。”杨威利听完,咯咯笑起来。他笑了一会儿才停下来,对先寇布说:“是的,谢谢你满足我的愿望。不过,我更想让你看的其实是这里。”

先寇布顺着杨威利眼神示意的方向望去,一栋透着庄严和宏伟的三层建筑矗立于眼前,顶层的雕像、窗户上的彩色玻璃画,和人们穿过广场时安静的脚步声,无一不给先寇布以一种肃穆的神圣感。

“这是洪堡大学的法学院。”杨威利解释道,“我觉得你像是会喜欢这里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先寇布在脑海中仔细搜索自己是否给杨威利说过类似的话,然而一无所获。

“因为我觉得你是一个正直的人。”杨威利的语调不重,语气却很肯定。

“我……正直吗?”先寇布自言自语道。还有什么人用这个词来形容过他吗?他的父母亲还没来得及活着看到他的人格成形就匆匆离世,他的战友们说他英勇,他的女伴们说他绅士,他的男同事们说他风流,他的下属说他有干才,不喜欢他的上级说他不服管教,他活了三十五年,头一次听见有人用这样的语气说他正直。

“我是这么觉得的。”杨威利不自觉地点点头,像是在确认什么。

先寇布感到自己的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了上来,他想开口,却始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他只是说了一声轻轻的“谢谢”。

先寇布和杨威利走出倍倍尔广场,往施普雷河的方向走去。太阳渐渐滑下地平线,橘红色的晚霞在蓝紫色的天空中晕开。先寇布觉得有一些热,他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搭在手臂上,两个人迎着从河面吹来的风,不疾不徐地走着。

“我很喜欢这条路线,每次走都像是在历史中穿梭。”河风将杨威利额前显得略长的刘海吹向两侧,散发着暖光的晚霞映在他脸上。

“我——不太懂历史。”

先寇布没有完全说实话,他其实是对历史感到厌倦——准确来说,是对自己见到的历史感到厌倦。从他记事以来,他看见的历史是权力的倾轧、人性的沦丧和一个一个被榨取被磨碎的普通人,历史的车轮从时代的身上碾过,引起那么多的哭号、嘶吼和悲愤,可只要再下一场雪,所有的车辙、鲜血和眼泪就会被彻底覆盖,人们又恢复了往常的麻木、冷漠、和自私的快乐。如果这就是历史的话,那公义的位置在哪里?人的位置在哪里?对这样日复一日血流成河的历史,他感到一种无能为力的愤怒。

但是——

但是杨威利展现给先寇布的是他从未见过的历史。在今天以前,他从不知道历史竟然还可以是理解与和平,像静谧又温柔的海,容纳了所有来自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不同水滴,一齐汇入大洋,又从水中孕育出全新的生命。真的会有这样的历史吗?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人真的能够互相理解吗?他注视着正对着路边的一只雪纳瑞挤眉弄眼的杨威利,一张与大学生无异的年轻脸庞上却镶了一双深远睿智的明亮眼睛。自己没读过太多书,真的不太懂。先寇布想,也许杨威利才是真正懂历史的人。

“但是我喜欢听你讲的历史。”先寇布对杨威利说,“我从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人,你让我好奇。”

“是吗?谢谢你这么说。”杨威利用柔和的表情说,“多数情况下非历史专业的人都觉得我有一点无趣。”

“不,我觉得你很有趣。”先寇布抢在杨威利说下一句话之前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才是一个无趣的人。”

“不,我觉得你也很有趣。”杨威利朝先寇布眨眨眼,“你要是做销售,一定是营业额最高的明星销售员。我就不行,我可能会因为一件商品也卖不出去而被解职。”

“你才不会,你有一种隐形的引力。”先寇布笃定地看着杨威利的眼睛说,“我倒觉得,卖不出去商品并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你懒得去敲客户的门。”

这回轮到杨威利愣住了,一秒钟后,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你好像也没有说错——不过,要我说,你也不太像是会主动敲别人家门的人。”

被再一次说中的先寇布放弃客套哈哈大笑,说:“但是我只要认准了门就会一直敲下去,被敲门的人得有心理准备啊!”

先寇布说完,两人站在路上捧着肚子笑了一会儿。当先寇布终于从笑声中喘顺气,他又说:“不过因为我因为工作原因老是要去不同的地方,自己休假时反而不太喜欢到处跑了。”

“噢……”杨威利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那你去过西柏林吗?”

“就去过一次,去那边很麻烦,还得换货币。”先寇布诚实地说。

“啊,那倒是。”杨威利感同身受地说,“我就经常因为在东西柏林用错货币而闹笑话。为此,尤里安——我的学生兼室友还专门分别为我准备了两个钱包,一个标着DDR,一个标着BRD。”

“管用吗?”

“尤里安在的时候就管用。”杨威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先寇布想起上上个月在西柏林蛋糕店的事,说:“这么说来,我去西柏林的那一次就在蛋糕店里遇到了一个用东德马克的人。”

“什么时候的事?”杨威利顿时来了兴趣,他好奇地询问道。

“三月快结束的时候吧,在波茨坦广场附近。”先寇布试图更加努力地回想起当时在蛋糕店的情境,却实在找不到一点关于“那个用错东德马克的糊涂虫”相貌的信息。

“那可能真的是我!”杨威利大笑起来,“看来我们在剧院见面之前,很有可能就已经见过一次面了,真是有缘分!”

先寇布也更愿意相信这样的可能,他甚至开始在心底埋怨自己为什么第二天早上就把那张东德马克交给了书报亭的销售员。

“为了庆祝这样的缘分,下次我们就在西柏林见面吧。” 先寇布提议道,“不过在那里更需要你做向导了。”

“我很乐意,不过我也只对历史相关的景点熟悉一些。”杨威利用撑开的食指和拇指抵住下巴想了一会儿,然后说:“你去过西柏林的斯潘道城堡吗?”

见先寇布摇头,杨威利接着说:“我很喜欢那里的意蕴,你有兴趣的话我们五旬节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五旬节不行。”先寇布还没有忘记六月初的阅兵,他计算了一下日期然后说:“六月十号以后应该可以。”接着,他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他问杨威利:“你有纸和笔吗?”

杨威利掏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摸出自己的钢笔递给他。先寇布接过来,用花体字写下一串数字。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随时可以打来,只要我在家都会接。”

“对了,我们还可以打电话!我也把我家的电话号码给你。”杨威利忽然意识到自己家里也有这样一台通讯设备,准备撕下一张笔记本内页纸写号码,却被先寇布制止了。他摊开自己的左手掌,说:“别撕坏笔记本,写在这里就好。”

杨威利拉过先寇布的左手,将自己的左手掌放在下方作支撑,用拇指轻轻地夹住先寇布的三根手指,停在中指指肚上。先寇布感到铱金笔尖在自己的掌心小心地按压和滑动——大概是执笔人害怕金属笔尖划伤自己的皮肤,这让他的手掌因为痒而微微颤动。最后,杨威利在数字的下方简单地落了一个“Я” 。先寇布将手掌转过来,低头注视着这个停在自己无名指附近的代表杨威利的符号,他感到皮肤下的血管在震动,一股股热烈的血液正被泵进他的心脏。

                      ※                             ※

4.

先寇布有一辆二手黑色大众1型小轿车,是他到柏林后从一位工程师手上买的。他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工程师都显得很焦虑,连讨价还价也心不在焉,唯一坚持的交易条件只有两个:美元、全款付清。提车时,先寇布终于忍不住向中间人询问原因,中间人不以为意地说:“他这样的人我见多了,现在有钱有门路的人都在往外走。我上一单是个私人诊所的医师,他们一家人去了瑞士。”

先寇布最终没有向中间人亮明身份,也没有报告这起极有可能发生的逃亡事件。他既不在乎东德社会人才外流,也对这样的举报行为没有半点兴趣,他只是一名苏联派驻东柏林的军事武装人员,接受任务,执行任务——这就是他的全部工作内容。

先寇布平时把这辆小轿车停在自己的公寓楼下,公寓管理员大概知道他的职务——当然,公寓管理员知道这栋楼里所有住户的工作、职务、感情状态和外遇对象——竭尽全力给他用最快的速度办理了停车票。他只有在不工作且需离开市区时才会偶尔用到这辆车——当他执行任务时,他有自己的军车和勤务兵司机,而日常在市中心附近活动时,他更愿意步行。

先寇布从公寓中提了一桶水走到自己的车边,将毛巾放进水桶中打湿再拧干,仔细地擦拭起车身积灰的部分来。半小时后,黑色甲壳虫已经被擦拭一新。先寇布将毛巾扔进已经见底的水桶里,走到车尾打开汽车后备箱,从一个方形小箱子中拿出蜡油和软毛刷,认真地在汽车漆面上刷起来。

“哟,上校同志,亲自擦车哪?”一个蹬着红色细高跟鞋,身穿红底白花连衣裙的女人停在先寇布的车位前,用亮丽的女声同他打招呼。“你的小勤务兵呢?”

“约会去了。”先寇布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身材姣好的女人,又继续低下头给车打蜡。

“这话说得。”女人咧开嘴笑了笑,“勤务兵都去过小周末了,你倒是在这里和铁家伙打得火热。”女人朝先寇布抛出一缕眼波,压低了声音问:“怎么,花花公子终于开始严肃约会了?最近在酒吧很少见到你。”

“啊,最近工作比较忙,不敢玩太疯了。”话是搪塞的话,但先寇布的语调却将内容说得十分正式而圆滑。

“噢,阅兵嘛,懂了。有机会再见咯!” 艾玛是一个非常懂气氛的成年人,她挥挥手便准备离开。临走前,她的蓝眼睛转了转,凑到先寇布眼前扑闪着浓密的长睫毛说:“祝你们俩玩得愉快。”

先寇布并不想多做解释,只是向艾玛报以礼貌的微笑,又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到汽车漆面上。

“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先寇布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想。

                      ※                             ※

第二天一早,先寇布便起了床,他一头扎进卫生间冲了个澡,又用吹风机将一头明亮的头发吹得更柔顺和蓬松,接着,他从衣柜中挑出一条淡米黄色长裤和一件浅蓝色竖条纹短袖衬衫,在门口五斗柜上拿起两串钥匙和一个小布袋,走出了门。

先寇布按照杨威利事先给的地址开进了海德曼街的临街车位,他的油门踩得勤了些,到达时距离两人约定的时间还有二十三分钟。先寇布将车熄火,拔出车钥匙下了车,准备先在附近逛逛。在小商店里,他买了一包烟,想了想又从货架上拿起一条口香糖。走出商店后,他开始向杨威利家的方向走去。

先寇布在人行道上走了没多久,便看见了那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身影。他上身着一件纯白短袖衬衫,下身是一条纯黑的棉布长裤,脚上穿着在剧院时的那双白色帆布鞋,脱下春天的外套后,他显得更瘦了。他在书报亭前拿起两份报纸,掏出几枚硬币递给老板后,将报纸放进帆布斜挎包中,俨然一副大学生的模样。先寇布三两步上前,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清来者后,杨威利露出亲切的表情向他问好。

先寇布带杨威利来到自己的车位前,后者看见这辆此刻正在晨光中闪闪发亮的黑色甲壳虫,忍不住夸道:“你的车比我的书桌桌面还要干净。”

先寇布不能告诉杨威利昨天他是怎样细致地给这辆车打了蜡,只好避重就轻地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款小型车——提速快,密封式底盘,唯一的缺点就是驾驶室没有引擎缓冲,如果撞到车头,司机死亡率比其他车型要高。不过我喜欢,这样比较刺激。”

“衷心祝愿你一生都不用感受这样的刺激。”杨威利双手合十朝先寇布说。

先寇布朝杨威利做了个鬼脸,走上前为他打开副驾驶室门,用一个优雅的姿势将杨威利请进副驾驶室,再关上车门,绕到车的另一边,坐上了驾驶座。一分钟后,黑色甲壳虫以马路的最高限速行驶在车行道上。

                      ※                             ※

二十五分钟后,先寇布将车驶入斯潘道区,将车停进在斯潘道城堡入口附近。先寇布和杨威利同时推开车门,踩在西柏林西端的土地上,呼吸着市郊的新鲜空气。

“曾经的德意志帝国军火工业中心,现在收押了纽伦堡审判的战犯。我之前和尤里安来过一回,他当时在写纽伦堡审判的学术论文,又正好临近圣诞节,我们就来这里的圣诞集市逛了逛。”杨威利和先寇布并排走在斯潘道城堡的内部,随心所欲地聊着天。

“你和尤里安关系很好嘛。”先寇布试图在脑海里描绘一个叫做尤里安的大学生应该有的形象。

“我生活的一大半都是靠他支撑的。在他没来我家之前,我晚上起夜时甚至在地板上踩到过餐刀。”杨威利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难为情地挠了挠蓬乱的头发。

先寇布哑然失笑道:“我实在是好奇你那天晚上究竟是不是在餐桌上吃的饭。”

“我也实在是不记得了。”杨威利挠挠头,“我在生活上一直稀里糊涂的,尤里安都已经快放弃对我说教了。”

“你经常和尤里安出去玩吗?”话说出口后,先寇布竟然对杨威利的回答感到有些紧张。

“不,我们平时在家和学校里相处的时间就很多了,基本上很少一起出去玩。他需要他的同龄朋友,我也需要我的。”

先寇布在听到这句话的同时,感觉到一股视线在不经意间扫过自己,他更觉得有些紧张了。杨威利说完这句之后便没有再开口,先寇布也配合他的安静,陪他走完了这一座小小的古镇。

斯潘道城堡并不大,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被先寇布和杨威利走了个遍。考虑到两人今天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先寇布建议再往西走走。“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能得到一个空闲的星期四。”先寇布这样说,杨威利点头表示同意。两人沿着主路继续往西走了半个多小时,杨威利停了下来,指着左侧的路说:“看上去那边有一些空地。”先寇布接受了他的建议,两人往左前方走去。在斜穿过雷姆谢德街之后,两人停在一块路牌前,路牌的右前方,是一片没有标示土地权所有人的空地。

“Iserlohner…Straße?”先寇布用十分生涩的德语念出路牌上的单词,正疑惑这个词的重音到底应该怎么发,杨威利已经走到前方的空地上坐下来。先寇布紧随其后,从一直提着的小布袋子里掏出野餐布在他身旁的草地上铺平,把昨晚准备好的食物一样一样摆出来。施普雷腌黄瓜、费林面包、天普豆……杨威利饶有兴味地看着先寇布陈列出来的东德食物,说:“在西柏林的西端吃东柏林的食物,真是一顿富有历史戏剧感的野餐。”

杨威利打开腌黄瓜的罐头盖,用左手手指拈出一根小黄瓜,右手则掏出包里的报纸,一边咀嚼一边阅读今天的新闻。先寇布坐在离杨威利半米远的地方,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问杨威利:“抽吗?”

杨威利摇摇头:“上学时抽过,不怎么喜欢。”

先寇布把位置换到下风向,点燃了一支烟。当抽到一半时,先寇布听到杨威利的咀嚼声停了下来,他扭头看过去,杨威利正盯着报纸上的一则报道出神。

“什么新闻?”先寇布抖了抖烟灰,凑过去看报纸上的文字,一行粗体字出现在他眼前——“Niemand hat die Absicht, eine Mauer zu errichten!”

“没有人打算要建墙……真的吗?”看着乌布利希在国际记者会现场的照片,先寇布的语气变得辛辣起来,“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种族与种族……我看这里到处都是墙。”

“而且这些墙还在加高加固,甚至具象化。”杨威利手拿半截腌黄瓜,像在自言自语,“东西德的边界已经关闭了九年,柏林的互通只是一种自由的假象,柏林人用‘生活一切如常’自我麻痹,不愿意承认割裂早就开始了。”杨威利的眼睑垂了下来,他继续说:“这个时代正在催促每一个人选边站,但我却是一个哪一边都选不了的人。日本人因为我有一个中国父亲把我当中国人,中国人又因为我的日本母亲把我当日本人。我在东柏林读了十一年的大学,却因为接受了西柏林的工作被拒绝返校。我感觉我和他们是同类,却从没有属于过他们中的任何一类。札幌、长春、东柏林,哪一个我都回不去,我所有的故乡都拒绝了我。”

“故乡啊……就算有也只是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了。”先寇布重新点燃了一支烟,然后说了起来:“我的外祖父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旁支,在1918年被秘密处决,整个家族只有母亲一个人逃了出来。后来,她在罗蒙诺索夫的港口认识了一个因为失去采邑只好出来做小本生意的落魄贵族,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再后来……再后来就是集体化和大清洗,父亲的酒铺被强征,他站在大街上发了几句牢骚,被邻居举报了。我母亲非常愤怒,去找邻居理论,几天后也被当作反革命分子给带走了。”

杨威利的头微微低垂,刘海盖住了他的眼睛,他问:“审判了吗?”

“没有。直接枪决——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先寇布吸完了最后一口烟,“父母被带走后,我就离开了圣彼得堡,再也没有回去过。15岁那年,我流浪到莫斯科,又去了斯大林格勒,再后来是库尔斯克,然后是波兰,最后来了这里。你被故乡拒绝了,那我想我就是拒绝了故乡。”

杨威利沉默了,然后有些苦涩地笑起来,说:“我跟你,也算是一种怪异的缘分了。”

先寇布在心里忖度片刻,抬头看着杨威利的眼睛说:“其实……我必须向你承认,我说谎了。”

“你是说你的工作?”杨威利笑着摇摇头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在体育馆工作,你应该是苏军的人。”

“怎么发现的?”先寇布早就知道杨威利是一个十分敏锐的人,但这个完全正确的回答还是使他相当惊讶。

“你的坐姿。”杨威利说,“在剧院的两个半小时,你的身体和腿始终呈90°,我当时就猜想,你应该是一个军人。再加上你说你之前在华沙,母亲又是俄国人。我就稍微地推测了一下。”

想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看穿了,先寇布此刻的心情又羞愧又震惊,他继续问道:“那你还愿意相信我?”

“我能理解你向我隐瞒的理由。我相信你,并不是因为你的职业和身份,而是因为你的品格——我认为你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

“谢谢你,杨。”先寇布的褐色眼睛里有波光闪动,“我以后不会再对你隐瞒什么了。”

“那么,让我再确定一下,你还藏了别的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杨威利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

先寇布想了想,语气顿时轻松起来,说:“我的袋子里还有两罐黑啤酒,你想喝的话都是你的。”

“还有天普豆也请再给我一点。”杨威利将摊开的手掌自然地伸到先寇布面前。

两个人坐着又聊了一会儿,不知不觉间,先寇布坐着的身体变成了半坐半躺,再然后,他便躺在草地上睡着了。当他再次醒来时,一旁的杨威利正在看一本日本史研究学刊,一旁的施普雷黄瓜罐头里空空如也。见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们收起食物和野餐布,离开了伊谢尔伦路。

晚餐之后,柏林已是华灯初上。先寇布和杨威利信步走回海德曼街,在一栋公寓楼前,两人停下了脚步。

“下次见。”

“下次见。”

抢在杨威利还没有转身上楼前,先寇布上前一步拥抱了他,用自己的脸颊依次轻轻贴上他的右脸和左脸。缺乏社交的杨威利显然仍对这样的西式拥抱礼不太习惯,当先寇布的右脸颊贴上自己的皮肤时,他甚至感到一丝电流刺过的痛感,他的心脏在胸腔中猛地撞击了一下。还好先寇布很快就结束了这个拥抱礼,他尚来不及发现杨威利脸上的温度正在陡然升高。

“记得给我打电话。”说完,先寇布用潇洒的姿势打开那辆黑色大众车的车门,驶离了海德曼街。

                      ※                             ※

先寇布哼着歌,脚步轻快地登上三层楼梯,用手指甩着钥匙圈走到自己的公寓门前。他打开门,刚脱下一只鞋,就听见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这么快的?先寇布忙甩掉另一只鞋,只穿着一只袜子就跑进了客厅。他心怀期待地向电话那头问好,听筒里却传来另一个熟悉的声音。

“华尔特·冯·先寇布同志,我——卡斯帕·林兹。我知道你今天公休,但是你现在必须来一趟办公室——措森来人了。”

                      ※                             ※

5.

如果要问过去和现在的苏联人最害怕什么,得到最多的回答恐怕是“半夜的敲门”。气势汹汹的叩门声伴随着沉重的皮靴声在楼道中、房屋间、拥挤的城市和空旷的村镇上空响起,如同一把敲出通往地狱通道的重锤,一声、两声、三声……最后通常是一声巨响——破门声、枪声、搬运尸体的叫嚷声,或是坠楼的撞击声。被噩运锤中的人被剥夺了喊叫的机会,被毫无尊严地押进警车中、牢房中,最后扔进深坑中。耳闻目睹了这一切的幸存者们藏进深夜的被褥与房间的暗格里,颤抖着庆幸还好不是自己——至少这一次不是自己。

对于先寇布而言,半夜的敲门是一种滚烫的感觉。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夜,母亲和自己告别时的眼泪是滚烫的,母亲将他从厨房后门推出去后,磕在石头上的手掌流出来的血是滚烫的,从住了11年的房子里窜出的火光是滚烫的,就连西伯利亚冬天的风拍在他裸露的脸上,也让他感到一种灼烧的疼痛。

先寇布后来无数次想起,当时的自己之所以愿意离开,只是因为年幼的他天真地以为自己总有一天会与父亲母亲重逢。直到前几年,他托一个在苏联政府工作的朋友找到了父母的死亡证明,才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薄薄的一张纸上,潦草的笔迹随意地写着父母的姓名、罪名和死亡时间,甚至连“先寇布”这个姓也拼错了。
如果当时知道那就是和父母的最后一面,自己会怎么做呢?可是人生哪有什么准备充分的告别,很多时候,人群中的匆匆一瞥就是永诀了。先寇布用双手枕着头,睁眼盯着天花板。他的床上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再来第二个人,他并不怀念他的女伴们,但他也确实感到了一种别样的孤独。

先寇布反复回想从斯潘道回来的那天晚上,当他被林兹的电话叫回军队驻地后的场景。一位来自措森的将军向他下达命令——增加军队训练强度,派人去和KdA 领导对接,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柏林新增部队。最后,将军补充道,在座各位还有在和西柏林联系的,尽早划清界限,最近别去西柏林。

走出会议室时,林兹走到他身边,欲言又止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寇布讨厌政治斗争,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政治嗅觉,他知道一道由来自措森的将军亲口下达的命令意味着什么。世界的裂痕又要增大了。他想起过去这几个月——不,这几十年里发生的事,感到一股从脊柱里急剧上窜的寒意。仇恨、对立、战争……人类世界一直以来就是这么虚伪、肮脏,令人厌倦。先寇布疲惫地闭上眼睛,突然又睁开——不,不是全部,至少有一个人类就不是这样。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双眼睛,一双温和、敏锐、深远而睿智的黑眼睛,一双自己人生的前三十五年从来没有见过的眼睛,他感到心底的孤独正在被放大。

先寇布来不及将自己的情绪一一捋清便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冲向位于客厅的电话,拿起听筒刚转了两个数字,又猛地将电话挂上。现在是凌晨三点钟,你是要逼对方开枪吗?先寇布在心里暗骂自己。

先寇布又躺回到床上,他决定明天再去一趟西柏林。

                      ※                             ※

考虑到自己的车挂着东柏林车牌,先寇布坐上了往西的S线,50分钟后,他走进了柏林自由大学。

与历史感浓厚的柏林洪堡大学不同,柏林自由大学的建筑大多是现代主义风格,简约的几何线条昭示着这一所大学的成立年代和勃勃生机,不过这所大学的校训倒是由古文字——拉丁文写成。先寇布经过路牌上的一枚校徽,没有去深究蓝白圆标上“Veritas, Iustitia, Libertas” 的含义,他用英语向一个学生询问历史与文化学院的位置,在得到回答后向着相应的方向走去。

先寇布记得杨威利对他说起过,星期二是他课最多的一天,他有两门课程要上——《日本历史》和《现代日本政治与文化》,会在学校里一直呆到下午四点。他不认为站在学院教学楼大厅里干等是个好主意,于是决定去碰碰运气。他开始假装迟到的学生,悄无声息地逐一走进每一间正在上课的教室,幸运的是,学生和教师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没有人注意到一个高大颀长的身影在教室后门进来又离开。

在走进第十二间教室时,先寇布从教室的扩音设备中听到了杨威利的声音。他朝教室的正前方望去,站在讲台中央的正是一身深灰蓝色西装的杨威利,他摆弄着讲台上的幻灯机,用英语向学生解释一段史料。在先寇布以往对杨威利的认知里,他是温和的,有时是消极的,他甚至在心底偷偷担心过杨威利这样柔和的性格究竟要怎样教导学生。但现在站在讲台上的杨威利却是先寇布从未见过的杨威利,他不快不慢的声音依然带着一份清癯,但蕴含在他精炼的语言中的,是旁征博引的学识、深入浅出的类比、严谨精密的逻辑和开放自由的思想。有时候,他会突然朝学生眨眨眼,抛出一两个段子,教室里便发出一阵愉快的笑声。这样的杨威利所发出的光,不是玻璃灯罩中的小小蜡烛,而是高悬在海港灯塔上的明灯,是足以扫清世界的蒙昧和阴暗,去指引、传播和点亮的炬火。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先寇布再也无法认为杨威利只是一个模样年轻的谦和青年,他终于明白存在于他身上的隐形引力究竟是什么了——他不仅是一捧汩汩涌出的清泉,更是一颗光照闪耀的恒星。是恒星,就会吸引所有向往光的星球前来聚集。

只是——自己还能在这一颗恒星的轨道上运行多久呢?先寇布有些失落地想。

今天的课程结束了,学生们如潮水般漫出教室。杨威利又恢复了平常谦和的神色,倚在讲台旁回答学生的问题。先寇布在一旁的座位上耐心地等着,杨威利的视线落在学生手中的书上,他并没有注意到今天的教室里有一位新访客。过了一会儿,杨威利身边的学生离开了。先寇布正准备起身和杨威利打招呼,一个快速从他右侧上前的年轻人抢先叫住了杨威利。

“老师,我们走吧。”

“好的,尤里安,我收一下讲义。”

噢,这就是尤里安。浅色的明亮卷发,雕像一般精致的面容,健美的身材,一看就是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那一型。如果再加上有一个不赖的成绩,那可就不得了了。先寇布盯着正在讲台上帮杨威利收起讲课设备的尤里安,在心里暗暗想着。大概是将视线停留在尤里安身上的时间过长,尤里安彷佛感应到了这股视线的落点,抬起头,隔着讲台问先寇布:“这位先生,有什么事吗?”

先寇布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忙站起来准备道歉。杨威利却先开了口:“是你啊!我都没有注意到,抱歉。”继而转头为两人作介绍,“这是尤里安·敏兹,我的学生兼室友。这是华尔特·冯·先寇布,我的朋友。”
先寇布走近二人,和尤里安握手问好。尤里安握住先寇布的手说:“你好,我常听老师提起你。”听了尤里安的话,先寇布的心里冒出一丝愉悦,他朝尤里安露出礼貌的笑容。

“抱歉,我不知道你今天要来,要是我知道——”杨威利面露难色,用手挠着微卷的黑发。

“啊,不不,不用抱歉,怪我没有事先和你约好。我也是今天来西柏林办事正好路过这里,想到你在里面上课,就顺便过来看看你。”先寇布看了看杨威利,又看了看尤里安,问:“你们待会儿有安排是吗?”

“是的,我要去帮我系里的同事搬家,尤里安也是他的学生,于是他提出要和我一起去。”杨威利停顿了一会儿,抬起头盯着先寇布的眼睛,说:“他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一点担忧,准备从东柏林搬过来。”

先寇布错开了杨威利的视线,他干笑了一声,说:“也是,在西柏林上班,还是住在西柏林的好。”

杨威利没有再坚持,收回了视线,说:“抱歉,今天不能和你吃晚饭了。”他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最终是没有再开口。

“没关系,反正来日方长嘛。”杨威利欲言又止的神情让先寇布觉得有些心虚,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最近我工作会比较多。等我有时间了,我给你打电话。”

先寇布向尤里安挥手告别后,又一次在告别时拥抱了杨威利。这一回,他感到杨威利的双手在某一个瞬间捏住了自己后腰的衬衫又迅速放开。在感到他俩脸颊的接触时长看在旁人眼里可能会给杨威利带来麻烦后,先寇布松开了他,然后走出了柏林自由大学。

                      ※                             ※

先寇布有一个月没有和杨威利联络了。无论是信件、电话,还是见面,统统都没有。这一个月里,自己都干了些什么?除了工作,先寇布什么答案也想不出来。工作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工作可以使人抑制思念,工作真是上帝为失落的成年人准备的最好的良药。他也尝试过回归夜夜笙歌的酒吧,但当在吧台坐了十分钟后,他突然觉得,这里的音乐声、人声、酒杯和酒杯的碰撞声,还有男男女女的笑声,一切的一切都让自己心烦意乱。于是他回了家,灌下大半瓶苏格兰威士忌。

他在7月底收到过杨威利寄来的一封信,杨威利在信中向他问好,祝他身体健康。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并没有像之前来信时那样和先寇布约见面,于是他不再去腓特烈大街的另一边。平心而论,西柏林对先寇布没有任何意义,他从小在苏联长大,民主、自由是课本上没有教过,现实中也没有体会过的名词,先寇布对那些并不感兴趣,他只对杨威利和他的灵魂感兴趣。对他来说,杨威利才是坐标的原点,有了他,“自由世界”这个宇宙就具有真实性,而没有了他,他就只好继续做一颗因为失去恒星的引力而静止漂浮在宇宙真空中的行星——并不会毁灭,但也不再有确定的轨道和航线了。

他的邻居们有了一些变化,有的在一夜之间搬空了家,也有人义正言辞地大骂那些搬家的人是“共和国的叛逃者”。他的公寓管理员对他更恭敬了,甚至到了卑微的程度。当他身着军服走在路上时,路人看他的眼神也更加复杂。他想起1944年他作为苏军一员进入华沙,当时的波兰人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他。

当然,大部分人仍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横贯东西柏林的交通线,并坚信这样一种缝隙中的自由能够永远维持下去。

                      ※                             ※

如果不是在路过书报亭时瞄了一眼报纸上的日期,先寇布都不知道7月已经过去了。“8月12日……时间跑得这么快的吗?”他将双手插在军服裤兜里,喃喃自语道。难怪有人说,三十几岁是人一生中过得最快的日子,时间总是眨眨眼就没了。

眨眨眼就没了的也不光只是时间吧,先寇布一边走一边有些苦涩地想。

到办公室后,先寇布又沉浸到工作中,即使不为转移注意力,他最近也确实很忙,会议一个接着一个,总部的布署命令也多了起来。这不,他的副官刚才又走进来向他报告,二十分钟后即将有一个十分紧急的军事会议。

一小时后,先寇布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将记录会议内容的笔记本重重摔在办公桌上,一反常态地将半个身子都陷进办公椅里。玫瑰行动?玫瑰?一声冷笑从他的体内冲出。到底要无耻到什么程度,才能心安理得地用这样一个名字来命名这样一次行动?

有人敲办公室的门,先寇布坐正身体,请门外的人进来。

“噢,是你啊。”先寇布对林兹说。

“不回去休息一下?晚上十点钟部队集合,估计要通宵了。”

“深夜行动好给一觉醒来的柏林人一个惊喜吗……”先寇布叹了一口气,见林兹默不作声,他又问道:“林兹,你一直都在这边吗?”

“对。”林兹平静地点点头,“我在这里长大,和妻子是同一栋楼的邻居,我们的家、工作、生活全都在这里。除了这一片土地,我无处可去,也无处可爱。”

“你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先寇布解释道,“我只是很羡慕你这样从小到大都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人,我很羡慕有锚有港的生活。可惜我这一艘船既没有锚,也没有能够归航的港口。”

林兹再一次用欲言又止的眼神看着先寇布,“先寇布,我以私人身份对你说句心里话,没有人知道这次封锁会到什么时候,所以——有什么重要的人就去见一面吧,别留太多遗憾。”林兹说完,便准备离开,当他推开办公室门时,又扭过头来对先寇布说:“我知道你很不舍,只是,该放下的总是要放下。”

“我明白。”说完,先寇布便低头看手上的文件。随着门锁搭上的声音,林兹的身影从办公室里消失了。

又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了,哪有那么多舍不得放不下啊。先寇布从抽屉里抽出仅存的一张通行许可证,一边填写自己的信息一边在心里想。

                      ※                             ※

先寇布一直走到杨威利家楼下,才用公共电话往他家里打了电话。是尤里安接的,先寇布从听筒传出的声音里猜测,杨威利在走过来接电话的时候一定又是碰倒了什么东西。五分钟后,杨威利穿着棉布T恤和方格长裤出现在楼下。先寇布注意到,他脚上穿了一双人字拖鞋。

极其简单的互相问好后,先寇布跟着默不作声的杨威利往公寓楼的背后走去,他们穿过两栋居民楼,在一块四周种着树的空地前停了下来。

杨威利率先开了口,说:“最近很忙吧?”

“我……”先寇布不知道该答是还是不是,“有一点,总是有开不完的会。”

“我也是,上着上着课,时间就一天天地过去了。”杨威利淡淡地说道,“怎么晚上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没,也没什么事……只是……”先寇布的舌头快打结了,他想起今天来的目的,索性咬咬牙说:“其实——这是我最后一次来见你。”

杨威利的脸上闪过一瞬间的错愕,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是轻轻地说了声“我明白了”,便又垂下了头。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果然,最近东西方都忽然沉默,一定是有事要发生。我没有立场要求你什么,但是我衷心祝你健康和安全。”

“谢谢。你也是。”先寇布不敢看杨威利此刻的脸,杨威利沉默,他也只好沉默。他有些慌张,右手本能地插进裤兜里掏出一个有些瘪了的软装烟盒,抖出一支烟,点燃后衔在嘴里。

“你——还有烟吗?”杨威利突然将左手掌摊在先寇布眼前,先寇布再次掏出烟盒,却发现里面已经空了,他抱歉地回答:“就这一支了,我再去买。”

“不用了。”杨威利收回手,停顿了一秒后又说:“怪远的。”

“不远,就一会儿。”先寇布刚要走,却被杨威利的声音止住了动作。

“不用了。请留在这里,就一会儿。”杨威利有些虚弱的语气让先寇布不敢再往前迈步,他想了想,干脆将嘴里的烟递到杨威利面前,尝试着问道:“要不,你将就一下?”

令先寇布有些意外,杨威利接过了烟,他将不久前还停留在先寇布嘴唇上的烟头用自己的嘴唇包住,吸了一口,又将短了一小截的烟头递回给先寇布,先寇布吸完一口,又重新把烟递给杨威利。如此循环,直到烟头已经燃到了过滤嘴。

烟抽完了。两人并肩沉默着站了很久,一旁的马路上,偶尔驶过一辆车,之后又再次归于静默。夜风吹散两人之间的空气,杨威利的一头黑发在风中乱作一团。

先寇布低头看表,九点整,他望着前方橘黄色的路灯,说:“我得走了。”杨威利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先寇布深吸一口气,转身抱住杨威利,他的手有力地将杨威利的身体贴上自己的胸腔,对他说:“До ——认识你是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杨威利。”

“我也是。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杨威利的双手拂过先寇布的腰,覆在他的两块肩胛骨下方,细瘦的手指轻轻陷入他后背的衬衣布料中。他清癯的声音震动着先寇布的耳膜,说:“墙总是会塌的。”

“我相信你。祝你长命百岁,著作等身。”感到自己的声线开始颤抖,先寇布不敢再说了。他竭尽所有的庄重和优雅,在杨威利的两边脸颊留下两个吻,从右脸换到左脸时,先寇布的嘴唇极短暂地抚过杨威利的半片嘴唇。

杨威利静立在空地上,望着先寇布的身影渐渐没入黑夜中,他的右手指尖长时间地抚在自己的嘴唇上。柏林的夜晚向来热烈喧嚣,此刻的杨威利却感到一阵萧索朝自己袭来。

                      ※                             ※

6.

杨威利在大学同学里有一个外号,叫“两手空空的杨”。之所以会有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当初他到柏林洪堡大学注册入学时,除了一个布挎包和一本护照,什么也没有,也没有什么钱——战争开始后,父亲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为了能搞到这一个赴德签证,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钱和人脉。

杨威利的父亲送他去坐开往沈阳的火车,长春火车站人声鼎沸,不同装束的人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挤在候车厅,等待相遇,或期待逃离。上车前,杨威利和父亲在火车站旁的朝鲜面馆里吃了冷面,父亲把自己碗里不多的肉酱夹给他一大半。“人老了,肉吃多了不消化。”父亲这样解释道。

到了德国后,杨威利往长春寄过很多封信,但没有得到过任何回音。直到1953年,在他硕士毕业前,终于收到了一封写着自己家地址的信。然而信的内容却是告知他,位于该地址的商铺因为长期无人前来办理赎买手续,现已被征用为供销社。

杨威利记得那一天,他回到宿舍,拖出床下的小木箱,翻出这些年收集的与中国有关的所有报纸,在地板上一坐就是一整晚。这一间位于人民大街上的小商铺,是曾爷爷置办的第一份产业,也是杨家生意的起点。杨威利听父亲说,他们家生意做得最大的时候,在整个东三省都开了分店,朝鲜人、俄国人、日本人和他们都有贸易往来。到了父亲这一代,情况开始变得艰难起来,不是因为父亲,而是因为时局。杨威利眼见父亲一点一点转让了省外的产业,然后是省内,最后连长春市内的商铺也卖了好几间。只是人民大街上的这一间,父亲却始终不肯让步。“这是我爷爷置的第一份产,要想拿走它,除非等我死了。”父亲端着小酒杯,咂着嘴自言自语。半晌,他对杨威利说:“但你不要这样,你不适合做生意。你要读书,能读多久就读多久,去见大世面。”杨威利一边吃着炒花生,一边点头。他想要读书,想去了解母亲的国家和文化,如果可以,他还想要去了解全人类的国家与文化。人类不应该只有仇恨与隔阂,应该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类走向和平与共生。

杨威利想起记忆中父亲的最后一幕,列车缓缓向前移动,父亲从月台上注视着车窗另一侧的他,眼神里是欣慰与期望,还有不舍。十六岁的他和其他几个乘客一起扒在车窗上,使劲望向月台上的亲人、友人和爱人,直到前行的列车用一片刺眼的白光将过长的视线截断。杨威利看着窗外渐渐浮起的鱼肚白,心想,人活着,就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啊。

                      ※                             ※

杨威利的生活和工作高度重合——只有阅读和做研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没什么情调的人,也不热爱社交活动。“一想到Party上四处乱飞的安全套和啤酒瓶,总觉得有些紧张。读书的时候就不爱去,工作以后忙起来就更不爱去了。”杨威利后来这样对尤里安说,换来尤里安捧腹大笑。自暑假开始,杨威利就一直在家中看书。尤里安这个暑假选择留在柏林,他给父母的理由是“因为打工的书店缺人手走不开”,不过杨威利知道他没有说出口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交了女朋友——一个叫做卡特萝捷·克罗歇尔的应用物理系学生,也是校女子足球队的主力前锋。尤里安每天早上出门时,会在厨房给他预留一天的饭菜,这样一来,他更是心安理得地窝在家里,和历史待在一起。唯一的一次出门,就是下楼去见先寇布。先寇布走了,自己也就又回来了。

原来已经是五天前的事了。杨威利盯着日历,在心里默默地想。这五天,柏林因为一道带刺的铁丝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林人在13号的清晨醒来后,被告知东西柏林之间已不被允许自由通行,顷刻间,有人失去了工作,有人失去了生活,大部分人和另外大部分人失去了联络,西柏林再次成为一座孤岛。对十二年前仍记忆犹新的人们开始囤积干粮和水,就连尤里安也在一天下午扛了两袋面粉回家。封锁会解除吗?对峙会升级吗?战争会再爆发吗?世界到底会走向何方?人们忧心忡忡却又无能无力。

因为今天书店进了一批新书需要尤里安清点,他在店里忙到晚上九点才回家。杨威利为他留在厨房的菜已经冷了,于是,尤里安走进厨房为自己热晚饭。杨威利借机打开冰箱,掏出一瓶白兰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尤里安终于同意往杨威利的茶壶里掺入适量白兰地。接着,杨威利陪尤里安又吃了一点东西,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洗漱完回到房间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刚才的进食消解了他的睡意,他坐到书桌前,继续阅读书桌上的一本专著。直到手表上的时针指向两点,杨威利才钻进被窝,沉入睡眠之中。

正当杨威利熟睡之时,一声巨响忽然在宁静的柏林上空爆开,紧接着是引擎声、扩音喇叭声,然后又是两声连续的巨响,和玻璃破碎的声音。

杨威利从床上惊醒,他从床上坐起来,看着正一脸惊恐地推开自己卧室门的尤里安说:“发生爆炸了?”

“不,是枪声!从C检查哨那边传过来的!”尤里安冲进杨威利的房间,沿着房间边缘走到窗户前,用最快的速度关上杨威利卧室的窗户,然后靠在窗户一旁的墙上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有枪声!”

一个危险的念头出现在杨威利的脑袋里,这个念头吓坏了他,他从床上一跃而起,朝尤里安说:“呆在这里,我带了钥匙,别给任何人开门。”说完他便冲出了家门。

杨威利穿过威廉大街,跑在腓特烈大街上,他使出了自己最快的速度,向着北方的C检查哨奔去。当他终于达到时,检查哨附近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一些市民在警戒线外,三三两两地围作几团。

“发生了什么事?”杨威利抓住一个往回走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

“好像是东柏林那边有人开车冲过了检查哨,守军朝司机开了枪。”

“然后呢?人怎么样了?”杨威利此刻已经顾不上礼貌,他迫切地想得到答案。

“不知道。车子好像往南边冲过去了。”说话的人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上帝保佑他还活着。”

杨威利不太清楚自己有没有道谢就拔腿向南边的兰德维尔运河跑去,在他背后,一个女人用带着颤抖的哭声着朝东边直喊:“怎么可以开枪呢,你们也是德国人啊!”

                      ※                             ※

杨威利一边跑一边后悔自己为什么穿的是一双拖鞋,过于薄的塑胶鞋底和不时就要与路面摩擦的脚趾让杨威利异常烦躁。他一路狂奔到威廉大街的尽头,直到眼前的景象阻止了他继续往前。

威廉大街与临河道路的交汇处斜停着一辆打着双闪的面包车,一旁一个脸色惊恐的青年正在和警察一边比划一边说着什么。杨威利竖起耳朵,听到了几个零星的单词——躲避、变向、坠河。他看向不远处的路边,贴近运河的一侧,有一截明显受到撞击而向外弯曲变形的护栏。

他不甘心,已经费了老大的力气来到这里,不弄个明白他绝不回去。他走到运河桥上低头往河里看去,运河的水面上,一辆黑色甲壳虫正一沉一浮,驾驶室的车门打开了一截,车尾的玻璃呈蜘蛛网的形状裂开,正中是一个漆黑阴森的孔洞,前面的情况更加糟糕,挡风玻璃全部破碎掉落,车头被撞凹了进去,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形状。

杨威利突然注意到,在自己跟前忙成一团的只有警察,却没有医务人员。杨威利四处张望,一辆医疗车等在路边,车厢里却没有伤者。他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他急忙跑到离自己最近的一名警察面前问:“车里的人呢?”

“我们来的时候就没有发现人,有可能是溺水了,搜救队正在河里找人。”

杨威利还想问点什么,然而这名警察听到一旁的同事叫自己的名字,便转身继续工作,将杨威利留在了原地。

这下可怎么是好啊。杨威利顺势一屁股坐在马路牙子上,在心里嘲讽自己。想知道答案的人是自己,现在听到了答案又宁愿不知道答案的人也是自己。此时此刻,杨威利真希望自己不是一个理性的人,不是一个认同“在有说服力的证据面前,哪怕结论再令人不敢相信,也要接受逻辑推导结果”的学者,他很想像电视剧里不愿接受现实的角色一样,永远活在自己虚构的想象中,但是他不可以。他的所有智力和思维都在理智而冷静地对他说,这是他的车牌,这是他的车,C检查哨是离他家最近的一个检查哨,而至于他开向南边的原因——

杨威利捂住嘴的手开始颤抖起来,这个答案太令他心碎。他突然恨起自己来,为什么要住在海德曼街?为什么要住在有运河,有马路,有车会驶过的海德曼街?

世界仿佛静止了。杨威利被卡在历史的小小坑洞中动弹不得,他从没想过要亲历历史,他只想做一个人类历史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可是,从出生到现在,自己这一叶小舟没有哪一刻不在历史的风浪中打转。他目睹过一个东方民族的撕裂,现在又目睹了一个西方民族的撕裂,如果人类创造历史就是为了制造新一轮的分离、悲恸和眼泪,那历史的意义究竟何在?杨威利感到自己的心正被时代的铁幕碾得粉碎。

这夜真长,长到彷佛永远也不会再有黎明的曙光了。

“老师!老师,你还好吗?”

意识到有人正在拍自己的后背,杨威利才缓缓抬起视线,尤里安的脸出现在眼前。“你很长时间没回来,我有点担心就出来找你了。”

“是吗?我出来很长一段时间了吗?”杨威利有些疑惑地问道。

“距离你离开家已经四个小时了。”尤里安接着补充道:“现在已经七点了。”

“噢,原来我已经在这里坐了这么久了。”看着运河尽头灰蒙蒙的地平线,杨威利喃喃自语道,“我没有注意。让你为我担心了,抱歉。”

尤里安还想问点什么,但在看到周围的惨象后最终没有开口。他将杨威利从马路牙子上扶起来,说:“我们回家吧。”

“好。回家吧。”

回家?家在哪里呢?杨威利的脚坐得有些麻,花了好些时间才站起来,他忍受着腿部肌肉的酸痛走在回去的路上,昏昏沉沉地想着自己这三十二年的人生,札幌、长春、东柏林……自己这一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啊。

                      ※                             ※

尾声

后来呢?

后来发生的事,杨威利已经不太记得了。那一天回到家,他拉开冰箱门拿出一瓶伏特加,尤里安没有劝阻自己,只是安静地拧开炉灶的火,为他煮了一壶锡兰红茶。当他在床上第一次醒来时,发现床头柜上又多了两个司康饼。杨威利感激尤里安,要不是还有他,自己该怎么度过这个夏天才好呢?他坐在床上,咀嚼尤里安亲手做的司康饼,心想,十六岁的自己尚能在同学说自己是“两手空空”时一笑而过,怎么人的年纪越大,遇到事反而越过不去了呢?

杨威利没有勇气看相关报道,但他无法阻止自己在楼下商店购物时听见邻居们的闲聊。“这可是东柏林和苏联的爆炸性事件,华尔特·冯·先寇布,上校,苏军驻德集群柏林地区负责人,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红旗勋章获得者,在凌晨驾车逃往西柏林后因车祸坠河身亡。”“据说苏联方面迅速封锁了消息,声称这次事件只是一次正巧发生在检查哨附近的汽车引擎事故,枪声只是因为士兵操作失误。”“欲盖弥彰嘛,真是交通事故会撤换检查哨的负责人吗?”邻居在货架一头聊着,逼得货架另一头的杨威利连忙放弃挑选商品,仓惶逃上楼,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再去过那家商店。

杨威利头一回发觉,原来三十几岁的日子可以过得那么慢,慢到每一天从日出捱到日落,从一次睡眠等到下一次睡眠,竟然需要看那么多页书,写那么多行笔记。为了让这个夏天不那么难熬,他开始写书了,一本关于现代日本政治制度的专书。他的书桌前堆起了成山的文献和资料,只在一日三餐时才走出房间和尤里安聊聊天。在行文的间隙,他偶尔会想起一个人曾经给自己的祝福,祝自己著作等身。著作等身?杨威利笑了,自己可是足足有178厘米那么高呀。

                      ※                             ※

杨威利一直写到了9月结束,新学期又开始了。

尤里安升上了二年级,继续选了他的课程,并且在女朋友卡琳——这是卡特萝捷·克罗歇尔的昵称——的鼓励下参加了校男子足球队的选拔。开学前,为感谢尤里安,杨威利请他和卡琳一起吃了一顿饭。席间,杨威利看着尤里安和卡琳举手投足间的默契与亲密,露出欣慰的笑容。尤里安是个好孩子,卡琳也是,他们俩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想到这里,杨威利感到有一些孤独——不是为尤里安,尤里安是自己最好的学生,他衷心为尤里安和卡琳高兴,但他确实感到一种别样的难以消解的孤独。

第二天早上是杨威利本学期的第一堂课,他被闹钟从床上拽起来,洗漱完毕,穿好西装,背着装满史料的斜挎包搭乘地铁,再走进校园。无论如何,惟有历史研究和学生是不能怠慢的,这是杨威利为人的基本原则。
不过在上课前,他需要先去一趟法学院,把一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庭审资料还给他的同事——为了感谢杨威利帮助他搬家,蒂姆·穆勒将他珍藏的第一手史料借给了他作参考资料。当他走出穆勒的办公室,即将从法学院二楼的左侧楼梯走下一楼大厅时,一个高大颀长的身影迈着些许艰难的步伐追了上来,当确定自己的声音能够被他听到后,那个身影开口喊出杨威利的名字。

“好久不见,杨。”

这个声音太过熟悉,熟悉到杨威利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长期精神不振终于出现了幻听。杨威利停下了脚步,在内心经过一番不为人知的翻江倒海后,他终于回头——一张顶着棱角分明的高挺鼻梁的漂亮男人脸出现在自己眼前。明亮的褐色卷发尽管有些杂乱,仍被努力地梳出一个典雅的形状来。杨威利用视线抚过他利剑一般的眉毛、水波涌动的眼睛、锐利的下颌,和柔软的嘴唇。他的手和嘴角开始颤抖,他想朝先寇布笑,却无法控制从眼眶中溢出的液体。他想说点什么,却被过去几个月——过去几十年在心中沉积已久,此刻正剧烈翻腾的情感抵住了声带,他张开嘴,只能往外蹦出几个“你”、“我”、“怎么”、“为什么”一类的单词来。

先寇布上前一步,伸出右手,用温柔的手指为杨威利擦去脸颊上的泪痕,带着抱歉的笑晃了晃左手中的单脚拐杖——杨威利这才注意到他的手上还环着一根医院的住院手腕带——说:“还有三天才出院,但今天是新生入学注册的截止日,于是我偷偷溜了出来。”

“你……你注册了法学院?”杨威利的眼睛此刻显得格外明亮。

“我记得你说过,我适合法学院。”先寇布又朝杨威利的方向走近了一步,“杨,我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办法做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或者法官,或者律师。但我从小脑子就很灵光,我想,拿到学位以后,去法律机构做一个普通的法律助理应该不成问题。”

杨威利笑了,说:“我只知道,不管你是法律助理,还是大法官,都一定会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那一个。”

“还有……”先寇布的表情变得有些局促和羞涩,他停顿了一会儿,说:“杨,如果你允许,我以后可以来旁听你的课吗?”

杨威利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然后,他用先寇布从来没有听过的温柔声音说:“当然,随时欢迎。”

“那我们走吧,据我所知,你下一节就有课。”先寇布微笑着朝法学院的门外示意,左手将单脚拐杖柱在地上,准备下楼梯。杨威利走过去,动作轻巧地拿过先寇布的拐杖,说:“我来。”

杨威利扶起先寇布的左手,让他半个身体的重量倚在自己的身体上,也让自己身体里的温度传入他的身体里。杨威利一边和先寇布往前走,一边在先寇布耳边说:“噢,对了,圣诞节要到了,我们还可以去逛逛斯潘道的圣诞集市,然后再去那条叫做伊谢尔伦的路上走一走。”

-Ende-

2020.04.04

外篇


银英丨先杨丨Ordinary Love


《柏林,1961。》正篇

1.

无论在哪一种时空,酒吧都是先寇布三十六年生命里最不陌生的场所之一。酒精饮料——这样一种专为成年人而生的液体,在地球上每一座规模不同风情各异的城市中,都被公认为点染夜色不可或缺的颜料。在写字楼和办公桌上疲于奔命的都市人,白天在胸中堆积起如山的愤懑、忧郁和伤怀,要是不及时把它们淹没在酒里,第二天又怎么打得起精神来面对这个混沌而疯狂的世界?

此时站在酒吧里的先寇布,既没有摄入一克酒精,也没有需要掩藏在酒精里的情绪,他十二分清醒地从身后的酒柜里拿出一瓶Smirnoff,倒进吧台上的酒杯中,少顷,先寇布将装满鲜红色液体的高球杯放在吧台另一侧的一个女人面前。

“Bloody Mary。”先寇布用优雅的微笑向眼前的女性报出酒名,对方端起酒杯小小地吸了一口,朝先寇布夸奖道:“这是今年我在这里喝过最好喝的Bloody Mary,能有机会听你讲讲调酒的经验吗?”

无论是在吧台的哪一侧,先寇布对这类对话背后的意涵都早已习以为常,然而他却继续保持优雅的微笑说:“抱歉,我是工读生,一会儿下了晚班还得回家写论文。”

“哎呀,真是辛苦。”女人带着遗憾的表情盯着先寇布的脸说,后者只是朝她礼貌地笑,便转身去接待另一位刚坐上吧台凳的客人,这段短暂的对话彷佛一朵小小浪花,没入了周围鼎沸的人声海洋之中。

吧台水池边的小钟时针指向晚上十点,先寇布离开了吧台。他走进员工储物间,再走出来时,身上的酒保服装已经换成了白天的黑底暗红格西装和毛呢大衣。“走了啊。”先寇布对自己的对班——一个土耳其裔男青年说,对方开朗地朝他做了一个告别的手势,说:“圣诞节后见,帅哥大学生!”

先寇布朝他笑笑,夹起公文包,走进西柏林的夜色中。

                      ※                             ※

先寇布走在渐渐沉睡的西柏林街头,距离他进入西德的领土已经过去了四个月。这四个月里,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昏迷,用了两周的时间来恢复下地走动,用了两小时的时间从医院走进柏林自由大学的门,最后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走到杨威利面前。当八月十七日凌晨的他油门到底冲过C检查哨的铁丝网时,他并没有想到未来的自己真能有机会在晚上十点半走在海德曼街的人行道上,走进杨威利的公寓——也是他现在的临时住所中。那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大胆的一次豪赌,他押上了所有的人生,奖励是右边裤兜里一把带点铁锈的旧钥匙。

在一扇深棕色的木门前,先寇布掏出裤兜里的钥匙打开门,走进房间中。客厅里没有开灯,只有位于西面的房间门缝里透出一线灯光。先寇布顺着灯光的方向走过去推开房门,杨威利果然还伏在书桌前。先寇布走近他,却发现杨威利单手托腮地睡了,一支只剩半截的铅笔还握在他的右手中。正当先寇布小心翼翼地从杨威利的手中抽出铅笔时,他感到身旁的人身体一颤,失去左手支撑的脑袋在空中猛地一晃。

“你回来了?”杨威利揉了揉眼睛,从先寇布的斜下方看着他。

“回来有一会儿了。”先寇布把铅笔放回桌面上,将身体倚在书桌边上,说:“困了就睡吧,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看也来得及。”

“多看一行是一行。”杨威利一边说一边挠了挠在自己脑袋上翘起几个角的黑头发,“再说了,这样你回来也比较容易摸着光。”

先寇布的心中升上一股热流,他混杂着感激和惭愧对杨威利说:“抱歉让你这么辛苦,明明我才是借住在这里的人。”

“别这么说。”杨威利停顿了一下,又说:“家里多一个说话的人其实挺好的。”

两个月前,杨威利租了一辆车,托尤里安开车把先寇布从医院接到这里来。杨威利领着他走进自己的房间,说:“要是你不嫌挤,可以和我睡这张床——或者我去睡沙发。”先寇布不愿意反客为主独占一张主卧室里的大床,提出自己才应该睡沙发,却被杨威利以避免腿部的二次伤害为由拒绝了。先寇布只好答应,并向杨威利保证,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自己就去找新住处。而当时正背对着他趴在衣柜里找备用被褥的杨威利只是轻轻说了一声“好”。

“对了,今天下午去看房子了,怎么样?”杨威利把一张写着标注的纸片夹进书页里,合上面前的书,重新拿起先寇布放在桌面上的铅笔,在手中转起来。

“比之前看的两家好一些,房子在西郊,离学校比较近,平时去上课比较方便。”先寇布照实回答,“对方是个大学生,学建筑的。”

“那是挺好的。”杨威利将手中的铅笔又转了一圈,“你答复他了吗?”

“还没有,我自己也还没有想好,所以我答应圣诞节后再给他答复。而且——”先寇布停顿了一下,左手掌住杨威利身后的座椅靠背,“离学校近就离市中心远了。”

“也是,市中心离你上班的酒吧近一些。”杨威利又转了一圈铅笔,这一回稍稍用力了一些,铅笔离开他的手指飞到了桌上,弹起“啪”的一声。

“离你家也近一些。”先寇布不愿让杨威利误解,连忙解释道。杨威利没有伸手捡弹出去的铅笔,而是扭头对先寇布微笑,说:“慢慢来,安家是一件大事。”

洗漱完毕后,先寇布回到卧室,床的一侧,杨威利已经钻进被窝里。先寇布望向玻璃窗外,雪又簌簌飒飒地下了起来。他走到窗边,把尚有一条缝的窗帘合上,又走到杨威利跟前,替他把脚边看上去有些漏风的被子掖得更严实一些,再走回床的另一侧,掀起自己的被子躺进去。

“谢谢。”杨威利的声音从被子里传来。

“我以为你睡着了。”先寇布裹着被子朝杨威利的方向稍稍靠近了一些,接着说:“不用谢我,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现在有的一切都有你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别这么说,我只是在安全的地方做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杨威利平躺在床上,淡淡地说道。过了一会儿,先寇布听见杨威利转身朝向自己,换上轻松的语气说:“真要谢的话,就请我吃好吃的吧。”

先寇布也将身体转向杨威利,爽快地说:“小事一桩!明天我给你做西伯利亚饺子!”

“真的吗?”杨威利的眼睛在夜里发光,“我现在就开始期待了。”

“期待吧,我可是有家传秘方的。”先寇布笑着应道,“现在你闭上眼睛睡觉,十小时以后就能尝到让你欲罢不能的西伯利亚饺子了。”

“我马上就睡。”杨威利迅速将头埋进被子里,用愉快的朦胧声音说:“为了饺子。”

“睡吧,晚安。”先寇布说。

“晚安。”杨威利说。

                      ※                             ※

2.

没有闹钟声响起的日子,杨威利总是要赖很久的床。“我要是选上议员,就一定要提交禁止周末十二点前叫人起床的议案”,杨威利曾用开玩笑的语气这样对先寇布说。“那你可能会因为睡过头而错过选举”,先寇布则用调侃的语气这样回应他。杨威利听完捧腹大笑,并表示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先寇布进入西柏林后便彻底告别了军人身份,成为西柏林普通市民中的一员。然而二十年的军队作息却让他的睡眠很难超过早上8点。好在杨威利睡得足够沉,先寇布起床时的动作又足够轻,才让他从杨威利的周末睡眠法案中幸存下来。当杨威利从无梦的充分睡眠中醒来时,上午的阳光已经在窗帘上打出薄薄一层光雾。他侧身瞥向床的另一边,掀起一角的被子定格了先寇布下床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杨威利凑过去,吸了吸从干燥温暖的蓝白方格棉被中隐隐透出的气味,像盛开的鲜花,也像茂盛的树木。五分钟后,他终于找回了大部分意识,离开了床。

杨威利叼着牙刷循着香气走进厨房,先寇布正掌着一个敞口大玻璃碗揉肉馅,一旁的置物台上,放着已经制好的面团和土豆泥。杨威利走过去,包着满嘴的泡沫朝先寇布挤眉弄眼,先寇布似乎听懂了他无声的表达,用轻松的语气说:“就差最后包馅了,你洗完澡出来就可以下锅了。”

杨威利连忙兴奋地点头,伸手拍拍先寇布的背,三两步跳进浴室里。先寇布扭头朝正在关上的浴室门快乐地笑,接着继续手上的动作。他揉好馅,将面团擀成一张张圆形的面皮,再细心地将饺子馅团成小球分别填进面皮中。二十分钟过去,杨威利穿着浅灰色棉睡衣从浴室中走出来,先寇布面前排了好几行饺子。

“哇!”杨威利走近先寇布,一边嗅着厨房里面粉、鲜肉与胡椒的香味,一边快乐地拍手道:“看来我今天有口福了!”

先寇布笑笑,说:“还有最后五个就全包好了,你去客厅等一下。”

“不用,我在这儿看你做就很有意思。”

听杨威利这么说,先寇布尝试着问:“你要不要来试试?”

“可以吗?”杨威利的黑眼睛亮起来,“我不会包俄国饺子。”

“很简单,像这样——”先寇布将一颗肉馅放在面皮中心,将面皮对折捏实,最后拈起面皮的两个尖角压在一起,一个鼓囊囊的饺子就成形了。接着,先寇布拿起一张面皮摊在杨威利的手掌中,说:“你来。”

杨威利接过面皮,很快便按照先寇布的办法包好了一个饺子。他将饺子举到先寇布面前,问:“怎么样?”先寇布凑近了看,向杨威利竖起大拇指说:“非常棒!”杨威利像一个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一样笑了起来,说:“以前过年,我也会和我爸爸一起做饺子,他拌馅,我包饺皮。”杨威利盯着案板上一个个团成圆球的饺子,垂下眼角轻声说:“没想到,一转眼都十六年了。”

杨威利的表情让先寇布有些不知所措,他把面皮在手中对折,却迟迟没有办法捏出一个饺子的成品来。他的双手沾满了面粉,只好用手肘轻轻碰上杨威利的手臂。杨威利朝先寇布努力地笑,说:“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看,只要走下去,不就能再吃到饺子吗?”

“是,人总是要走下去的。”先寇布点点头,忽然,他又想到了什么,开口说:“说一件你现在特别想做的事吧。”

“什么?”杨威利有些疑惑地看着先寇布。

“特别想做又一直没做成的,或者一直很好奇想体验的事——就像愿望清单一类的。”

“让我想想……”杨威利用拇指和食指撑起下巴思索起来,“一直都没有做过又很好奇的……过圣诞节?”

“什么?”这回轮到先寇布惊讶地看着杨威利了,“我之前听你说和尤里安去过圣诞集市,以为你是过这里的圣诞节的。”

“没有,那次就真的只是去逛了逛。圣诞节是属于家人的节日,即使是尤里安也要回加州,所以——”杨威利抬起眉毛耸了耸肩。

先寇布的眼珠转了转,然后说:“正巧我也没有过过新教的圣诞节,我们可以一起过。”

杨威利看着先寇布的瞳孔放大了,一些光点从他的眼睛里流过,他撑着厨房水池边缘的手微微晃动,然后,他说:“好,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你把剩下的三个饺子包完,我来煮饺子。等我们吃饱了,就去搞一棵圣诞树回来。”先寇迎上杨威利的视线兴奋地说。

                      ※                             ※

先寇布和杨威利吃掉了一半的饺子,杨威利一边大口咀嚼,一边对先寇布的自制酸奶酱连发三次赞叹。两人吃饱后,把剩下的一半饺子放进了冰箱冷冻室。“冻过的西伯利亚饺子更好吃”,先寇布向杨威利解释道。然后,他和杨威利拿起衣帽架上各自的大衣走出房间,十五分钟后,他们站在离家最近的一家超市里,双双叉腰望着卖场里大大小小的圣诞树。

“你觉得哪一种好?”先寇布拐了拐杨威利的手臂。

“我没什么意见,这些冷杉看上去都差不多。”杨威利的视线在这些树木之间游荡,一时间难以决定,“不要太大吧,家里地方不大,而且公寓的楼梯也不宽敞——我们一会儿还得自己搬上楼呢。”

先寇布在一堆树木中挑了一会儿,指着一棵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冷杉,问:“这棵怎么样?”

杨威利努努嘴,说:“再小一点?”

“这棵?”先寇布又将食指指向稍矮一些的另一棵。

“挺好。”杨威利点点头,说,“就这棵吧。”

选好圣诞树,杨威利和先寇布又在附近的货架上挑了几袋装饰品。走出超市后,杨威利提议自己拿圣诞树先寇布提装饰品,却被先寇布坚决拒绝了。“我只是跑不快了,扛一棵树的力气总还是有的。”杨威利只好接受先寇布的安排,和他一起回到家中。

先寇布将圣诞树摆在客厅的西北角,杨威利拆开装饰品的包装,准备往圣诞树上挂饰品。“挂件的布局,你喜欢螺旋型的还是星空型的?”杨威利举起一颗金色的星星问先寇布。

“螺旋的,有固定上升的轨道挺好。”先寇布回答。

“我猜也是。”杨威利笑了,把一颗颗星星系在一条细绳上,再将这条金色星星的链条一圈一圈环绕在圣诞树上。先寇布拿起一袋红色小圆球,将它们挨个插进金色的星星之间。杨威利家的客厅并不大,以先寇布和杨威利的身材,沙发与墙的空间显得有些狭小,先寇布总是能感受到杨威利的手臂在不经意间擦过自己的手臂,或是他开口说话时从嘴里吐出的阵阵暖热,以及他摇头晃脑开玩笑时不小心撞上自己侧脸的脑袋。被杨威利碰过的每一处地方像被点燃了一样,这让先寇布感到一丝紧张。

“完成了!”杨威利得意地欣赏眼前装饰完毕的圣诞树,说:“看上去我俩的构图能力还不错!”

“那是当然。”先寇布自信地看向杨威利,忽然,他的视线移到了杨威利的头发上,说:“你的头发上沾了金粉。”

“是吗,在哪里?”杨威利伸手去挠,却将手上更多的金粉擦在了头发上。先寇布见状说:“别动,我来。”

杨威利安静地站在先寇布面前,听任他的左手掌着自己的右肩,用右手手指仔细地将一粒粒金粉从发丝中挑出,再轻轻地拈掉。来自先寇布掌心的热辐射让杨威利的血液温度陡然升高,他挺拔的鼻尖与自己的额头之间只隔了薄薄一层空气,彷佛只要再轻轻向前倾一个角度,先寇布的嘴唇就能碰上他的鼻梁。杨威利感到自己的喉咙有一点干燥,他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个吞咽动作。先寇布站着挑了好一会儿,似乎有些累了,他掌住杨威利的左手力度变得大起来。

“一粒一粒地挑太费眼了,干脆我去洗个头好了。”

“好。”先寇布松开杨威利,想了想,干脆又加上一句:“我帮你——这样冲水比较方便。”

“好。”杨威利竟然答应了,先寇布心跳的频率显然又上升了一个量级,他随杨威利走进浴室,看杨威利脱下身上的麻花纹羊毛衫挂在一旁的衣服挂钩上,只留下一件白色的棉衬衫。他快速思考一番,拿起浴室角落里一张小矮凳放在杨威利面前,说:“你坐这个。”

杨威利把矮凳挪到靠近花洒的位置坐下来,将下巴枕在浴缸边缘。先寇布扯下水池旁的毛巾叠成长条形,掖进杨威利后颈的衣领中。然后,他将自己的衣袖和裤腿挽起来,光着的一只脚跨进浴缸里,坐在浴缸和墙壁连接的平台上,打开了水龙头,冒着热气的水流从花洒头部喷出来。先寇布用自己的手背试了试水温,再小心地润湿杨威利的头发。水流一经过,那些平时在空气中显得蓬乱的黑发便柔顺地贴在先寇布的手指上,任他在自己的表面揉起白色泡沫。乌黑的发丝在他白皙瘦长的指间如水一般缠绕,先寇布用拇指轻轻摩挲杨威利的头皮,感到一种着陆的安稳。忽然,他听见杨威利发出了极其短暂的一声轻哼。

“怎么了?”先寇布担心自己用力过度,停下手上的动作问道。

“没事,你继续。”说完杨威利又补充了一句,“是我觉得太舒服了,像小时候听摇篮曲一样。”

先寇布笑了,说:“你过奖了。来,把眼睛闭上,我要冲水了。”

杨威利闭上了眼睛,先寇布手上的动作在他的意识世界里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他似乎能在脑海里清楚地看见先寇布的指尖从自己的侧耳抚向后颈时的路径,看见他的动作中携带的温柔。他不得不咬住自己的下嘴唇,以防自己再发出刚才那样的声音——那危险的、载满心事的、充满渴望又生怕一触即破的声音。

“好了,抬头吧。”先寇布拍拍杨威利的背,后者直起身来。先寇布从洗漱镜旁的小柜子里拿出电吹风,示意杨威利到自己跟前来,从脖颈处往上,耐心又细致地将杨威利的头发一点点吹干。他小心地将杨威利额前的刘海分向两边,用细齿梳挑起一缕,将吹风抵在梳齿的另一侧,从里往外、从上往下移动着电吹风。他的眼睛一边盯着杨威利的前额,一边说:“像这样吹,你看书的时候刘海就不会老挡着眼睛了。”

杨威利的双手撑在水池边缘,他的双眼注视着镜子里先寇布专注地为他摆弄电吹风的模样。电吹风嘴里吐出的风是热的,却远远热不过先寇布轻轻扑在他脸颊上的呼吸。还有那此刻正悬在自己的耳旁,不时抚过自己耳廓的无名指和小指——如电流一般刺痛,却又比刚才的水流还温暖。杨威利的心揪了起来,这一切令他眷恋,又令他惶遽。

                      ※                             ※

3.

三十几岁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三十几岁的假期更是如此。先寇布并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却发现杨威利书桌上的台式日历已经翻到了24号,今晚就是新教的平安夜了。先寇布洗漱完毕后便出门去了超市,两小时后,先寇布双手提着两个大布袋走进家中,听到开门的声音,杨威利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朝他笑。

“你回来了。”

“回来了。超市人真多。”先寇布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说:“怎么不多睡会儿?”

“今天有大事要做嘛。”杨威利用手指了指厨房的灶台说:“我也不知道应该先干什么,但是我想,先烧一壶水总是有用的。”

先寇布用宽容的语气说:“没关系,我来就好。”

“那就没有意义了。”杨威利叉着腰,撅嘴坚持道:“我也一个人养活了自己这么多年,不能说一点生活技能也没有呀。让我帮你吧,做点什么都可以。”

在杨威利的坚持面前,先寇布只好让步,他想了想,从一个布袋中选出几个鸡蛋说:“那就从打蛋开始吧。”
杨威利和先寇布在厨房中一直忙到下午五点,一顿最基本的圣诞节大餐终于准备停当。两人一起将一道道菜在餐桌上摆好——烤火鸡、姜饼、热红酒、布丁和小面包,面对面坐在正方形的小餐桌前。

“圣诞快乐。”先寇布将红酒杯向杨威利的方向倾斜。

“圣诞快乐。”杨威利将自己酒杯的边缘碰上先寇布的,鲜红色的液体在杯中荡起一圈小小的波澜。

                      ※                             ※

晚餐结束后,杨威利没有像平时那样回房间看书,而是坐在沙发前和先寇布一同看起了电视里的平安夜节目。胃里的红酒和伏特加开始发挥效力,杨威利慵懒地将整个身子陷进沙发里,略显随意地歪着头,枕在先寇布近旁的沙发靠枕上,说话的声音也显得有些不着边际。

“知道吗?我从来没有完整地看完过平安夜的电视节目。”杨威利的身体又向先寇布的方向倾斜了几个角度,他翘起的黑头发已经碰到了先寇布的三角肌,“我其实一直很想看完所有的节目,想看看狂欢的人们到零点是怎么庆祝新年的,但每次都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先寇布扑哧一声笑出来,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和每次party结尾一样,所有人都抢着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人——或者渴望已久的单恋对象接吻,然后找个房间,或者别的什么私密空间,就像你平时常见到的那些一样。”

“我……没见过。”杨威利离开沙发靠背,眨着眼睛看向先寇布,“我没有完整地参加过任何一次party,也没有跟谁去过任何一个私密空间——连接吻也没有过。”

“你……没有跟人接过吻?”先寇布有些惊讶,又有些紧张,他直起身,想在杨威利的神情里寻找答案的蛛丝马迹。

“没有。接吻、恋爱和性关系,都没有。”杨威利耸耸肩,伸手挠了挠略显凌乱的黑头发,“说起来——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但八月和你在楼下的那一次,是第一次有人吻我。”

他知道!被揭穿心事的先寇布按住猛烈跳动的心脏,故作镇定地说:“不过,那个吻并不完整。”

“对。”杨威利笑了笑,把身体往沙发里埋得更深,“所以严格来说那也不算。”

杨威利歪了歪头,将脸侧向先寇布的左肩,合上的眼皮微微跳动,好像是结束了刚才的对话准备休息,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开始。这一局轮盘的奖励太诱人,先寇布无法抑制地想要伸手去够那颗星星。那么不可能的事都已经被自己押中过一次,再赌一把又会如何呢?于是,他转头直视杨威利的眼睛,问:“那么,你想要有一次完整的接吻体验吗?”

杨威利睁开眼睛,直直地看着先寇布说:“说不想也未免太假正经了。是的,我是想要的。”说罢,他正过身子,将头枕在交叉的两只手臂下,盯着斜上方的天花板。

“那——如果你不嫌弃,我可以做你的接吻对象。”

电视机里,上一个节目刚结束,下一个节目还没来得及开始,房间里的空气顿时安静下来。杨威利扭过头,睁大眼睛看着先寇布,他的两张嘴皮微微张开,似乎想说什么,又迟迟开不了口。先寇布见状连忙补充道:“你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只是一个吻,一个试验——就像单身的高中生私下偷摸着练习那样,不用非看成什么亲密关系的契约——”

“好。”杨威利打断了先寇布连珠炮似的解释,“好的。不会嫌弃。我——很愿意。”

“我吻你?”先寇布恨不得把自己正因狂喜而狂跳的心脏一掌拍扁在地,“我是说——这样你会容易一点。”

“不,不用。对你的话——我想我可以做到。”杨威利的黑眼睛里盈满了光,像浮在角膜上的微型银河,“不过,你得让我准备一下,我……有一点紧张。”

“好。”先寇布极力不要让自己的表情道破心事,“如果你需要,我可以闭上眼睛。”

“好的。”

先寇布闭着眼,静静地等着。他感到杨威利的手指在沙发坐垫上攥紧又松开,然后又攥紧。终于,杨威利慢慢地凑了过来,轻轻地、迅速地在他的左唇角上点了一点,他感到心里的平原上掀起一阵飓风,强劲的风力将他送向那颗梦寐以求的星星。他睁开眼睛,刚刚完成了半个吻的杨威利正在自己面前羞涩地低着头,额前卷曲的刘海也没能挡住他脸颊上泛起的红晕。

“抱歉,还是有一点紧张。”杨威利的声线在抖动,“紧张得我睁不开眼睛。”

先寇布将修长的手指滑进杨威利的五指缝中,身体前倾,望进杨威利的棕色瞳孔里,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试一次。”

杨威利点点头,说:“如果你愿意的话。”

“非常愿意。”

杨威利感到先寇布的嘴唇谨慎地、温柔地降落在自己的脸颊上、嘴角上,最后覆盖到嘴唇上,像一个手执画笔的画家,小心翼翼又满怀热忱地创作一幅稀世珍品。先寇布吻得那样细密,彷佛要把自己每一缕气息都渗入杨威利的细胞中和血液里。红糖的甜、伏特加的烈和柑橘的浓同他的呼吸一道滑进杨威利的胸腔,打乱了他规律的呼吸,情急之下,他用空闲的一只手紧抓住先寇布的后背。

先寇布扣住杨威利的指尖微微颤抖,他从未感到如此剧烈的紧张和热忱。他细细地吮吸杨威利干燥而柔软的嘴唇,一丝一缕,像一个朝圣的旅人,也像品尝圣水的信徒。他的舌尖轻轻流过杨威利双唇的缝隙,进入他的口腔,他终于尝到了他的味道,是参天的松柏、深邃的海洋,和广袤的星空。他紧紧扣住杨威利细瘦的手指,像一只插进河床中的锚。从杨威利嵌入自己后背皮肤的指尖传来一股灼热的充盈,先寇布难以自持地将停留在杨威利腰间的左手掌滑向更深处。

正当先寇布的两根手指即将扯开杨威利的裤带时,杨威利猛地抓住了他的手掌。

先寇布连忙停了下来,说:“抱歉,我太着急了。”

“不,该道歉的人是我。”杨威利换了一个姿势,转而握住先寇布的手,“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

“噢,不。你不用勉强自己,这是你的自由。”先寇布想了想,又用手掌轻柔地抚摸杨威利的脸颊,吻了吻他的额头,说:“我已经很满足了。”

杨威利把头轻轻枕在先寇布的肩膀上,说:“我可以靠一会儿吗?”

“多久都可以。”先寇布伸手绕过杨威利的肩膀,将他的身体揽得更近些。杨威利双手轻轻环住先寇布的腰,说:“一会儿睡觉时也可以这样吗?”

“当然。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我都不会反对。”先寇布温柔地对着杨威利的耳朵说道。

                      ※                             ※

4.

先寇布原本以为,1961年下半年的他不会再有比与杨威利重逢更幸福快乐的经历,然而这一年最后六天发生的事告诉他——自己的判断失误了,先寇布甚至需要在每晚睡前杨威利吻过他以后掐自己的大腿,才能相信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并不是自己单恋过头产生的幻觉。第一天晚上,杨威利还显得有一些笨拙,但到了第三天,学习能力超群的杨威利就已经会在吮咬他下唇的同时抚摸他的侧颈了。还好厚实的棉被很好地遮掩了先寇布身体的变化,否则他实在不知道当时当刻应如何收场。

两人的相处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令人心生期待的变化——杨威利开始在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握住自己的手,在帮自己看法条时抵上自己的侧面额头,即使在无法表现亲密的公共场合,他也会在走路时不动声色地用手臂贴上自己的臂膀。先寇布感到莫大的快乐,又不敢喜形于色——他生怕得意忘形会惊动赐福于他的神明,又残忍地将这些快乐收回。

今天是1961年的最后一晚,杨威利和自己在商场完成新年大采购后,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走在街头。一些兴致勃勃准备参加新年庆祝活动的市民们开始在西柏林街头聚集,而杨威利和先寇布一致认为,用香甜的朗姆酒和优质的睡眠迎接新年是更舒适的一种跨年方式。

马路对面就是海德曼街,人行道的红灯让杨威利和先寇布停了下来。一阵风吹来,将杨威利左边的刘海吹向另一边,先寇布腾出一只手来,努力将这缕刘海恢复原位。杨威利朝先寇布弯起眼睛笑,随后继续看向街对面发出橘黄色暖光的一扇扇窗户。

“我以前实习时,每天晚上也是这样站在这里等红灯,等的时间长了便会不由自主地盯着对面楼看,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那些居民楼上的灯光。我总是有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每一盏在夜里亮起的灯都是在等待一个人归来。能有一个可以等待的人,不管等不等得到,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风还在吹,杨威利额前的发丝又开始不安分地跳动起来。先寇布抚上杨威利的背,轻声说:“能够被你这样真诚正直的人等待,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是吗?”杨威利盯着先寇布的眼睛,然后,他腼腆地笑了,说:“谢谢你。”

                      ※                             ※

晚饭是从平安夜吃到新年前夕的烤火鸡和饺子,杨威利贡献了尤里安的独家蛋奶酒做法,并被先寇布再次调侃为“只要是有酒精的菜谱都记得很清楚”。杨威利听了,笑着用手指着先寇布见底的酒杯反击道:“你不也是,只要有酒精的饮料都喝得很干净?”

结束晚饭后,两人将餐具转移到厨房。先寇布在厨房洗碗,杨威利则坐到沙发上,拿起茶几前的一本推理小说开始看。不一会儿,厨房的水声停止了,先寇布走进客厅,坐到杨威利身边。

“看到结局了吗?”先寇布问。

“还没,不过这一本的凶手很好猜,又是一次障眼法。”杨威利将书合上,放在自己手旁,又朝先寇布的方向挪了挪,将自己的半个身体靠在他的手臂上。

“还有三个小时1961年就结束了。”杨威利说。

“是,时间过得真快。”先寇布附和道。

“也有很漫长的时候。”杨威利的黑眼睛闪烁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谢天谢地,你活着,我们还能再见面。”

“我们以后会一直见面,直到我走不动了。”先寇布的右手越过杨威利的肩,用手指轻轻卷起他的一缕头发,“那我就派我的狗来见你。”

杨威利把头抵在先寇布的右胸膛上咯咯直笑,说:“你真傻,不用一直是你来见我,我也可以去见你。”

“噢……噢,好,那很好。不瞒你说,我现在打心底里觉得活着真好。”先寇布吸进肺里的空气有一些灼热,“只有活着才能听到你说这些。”

“是的,只有活着才有期待,或者被人期待。”

杨威利说完便翻起身来吻了先寇布,一反常态地,这是一个极其热烈的吻,似乎嫌侧着的身体姿势别扭,杨威利干脆跨出一条腿,把先寇布围在自己的两个膝盖之间,分别用两只手掌住先寇布的双肩,一口口地尝着他的嘴唇。先寇布没料到杨威利竟然有这样的力气,一时间失去平衡向后倒去,幸好沙发靠背撑住了他们二人。他的两个手掌伸进杨威利的衬衣下方,抚摸他光滑而清瘦的后腰。他享受着来自杨威利的热情,任他标记自己的嘴唇、下颌、侧颈。忽然,他感到杨威利一只手的五指从后颈插进了自己的头发里,然后,杨威利含住了自己的耳垂。一阵强电流穿过先寇布的身体,他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了一下。

“那里……不行。”先寇布感到自己的脸颊一阵滚烫。

“怎么了?”杨威利眨眨眼,不解地看着先寇布,后者足足深吸三口气,才有些犹豫地开口说:“会有反应。”
出乎他的意料,杨威利似乎露出了了然的笑容,将本就坐在先寇布大腿上的身体贴得更近一些,说:“那么——你想不想到床上去?”

                      ※                             ※

先寇布跟在杨威利身后走进了卧室。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揣着一颗疯狂跳动的心脏,被一个人勾着手指领进卧室,坐上松软的床。之前那些在人声鼎沸的酒吧、萍水相逢的床上的经历对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帮助——他不能、也绝不愿用对待一叶浮萍的态度去对待一座神殿中的神祇。

“我是不是应该先把衣服脱下来?”杨威利盘腿坐在被子上,认真地向先寇布发问。先寇布这才清醒过来,帮助杨威利将上身的毛衣和衬衫脱下来,接着也脱掉了自己的。他伸出手抚上杨威利的侧脸,开始吻他。杨威利的双手轻轻摩挲上他的两个肩胛骨的边缘,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进他的身体内。他的右手抚上杨威利的左胸口,触到了他紧张而剧烈的心跳。

忽然,先寇布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停下来,盯着身下的杨威利说:“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杨威利问。

“尤里安——有没有可能在他的房间里放安全套?”

“不知道。我没有就这个问题和他聊过。”

“那楼下的商店现在还有没有可能开着让我去买一盒安全套?”

“应该没开了——”杨威利还没有说完就被先寇布摇着头抢过话头,他彷佛一只耷拉着耳朵的金毛犬,皱着眉头说:“那我们今天不能做——”

和先寇布认识九个月来,杨威利第一次用手势打断了先寇布的话,说:“我有。”

“什么?”先寇布又惊讶又欣喜地看着杨威利,如果他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现在一定摇得像一台开到最大转速的电风扇。

“在床头柜的第二个抽屉里。”杨威利用眼神指向自己的斜后方,“前几天楼下便利店开门后我去买的,我想,也许总会有能和你用上的那一天。”

杨威利还想说什么,他的声音却立刻被先寇布的嘴唇堵住了。他感到先寇布的吻如一汩清泉,流经自己的唇齿、鼻尖、睫毛、侧颈、喉结和锁骨,最终在自己的胸前回旋流淌,这是一个他从未涉足的世界,他感到细雨的缠绵和烈日的激昂,滚烫的血液从左胸口泵向全身,就连最细的那根毛细血管也在熊熊燃烧。他的右手摸索着握住抚在自己右胸口的先寇布的手掌,任他领着自己数过自己的肋骨,沿着腹外斜肌滑向更深处。
当先寇布的手指即将插进杨威利的裤子和小腹皮肤之间的缝隙时,他停下了所有的动作,抬头看着杨威利,说:“你确定要继续吗?”

杨威利点点头,双手环住先寇布的后颈将他拉近一些,吻上他的额头,说:“做你想做的吧。”

先寇布轻轻扶住杨威利的头,将他重新放回到松软的枕头和床单之中。他抽出床头上一个空闲的枕头垫在杨威利的腰下,说:“这样你会轻松一点。”在他身下,杨威利半弯着眼睛看他,说:“你总是那么温柔。”

“是你让我温柔。”先寇布俯下身,让自己的胸膛贴上杨威利的胸膛,在他耳边轻声说:“痛就告诉我。”

“我相信你。”杨威利握住先寇布的手。

杨威利终于明白,接受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是同样的感觉,一样的热烈、一样的兴奋、一样的羞怯又欣喜、一样的疼痛又充实。他扣住先寇布肌理紧实的后背,他的眼前是先寇布,他的身体里、心里、脑海里也都是他——他在餐桌前说笑时爽朗的笑,他在红绿灯交换时关切地揽住自己的手,他坐在教室角落笃定地看向自己的眼,还有,还有他朝南边飞驰而来时抛在身后的两声枪响。杨威利抬眼看着先寇布,他的力量如此熟悉又如此新鲜,他接受了这股力量,任其在自己的体内冲撞,他感到十分幸运,同时又对命运的馈赠感到惭愧。

先寇布觉得眼前的杨威利彷佛一轮太阳,他细腻的皮肤上泛起的光芒是日冕,他起伏的胸膛中吐出的气息是太阳风,他红润的嘴角里溢出的声音是闪焰。自己这一颗漂泊已久的行星终于被电磁场的引力拉上了一条最完美的轨道,他甘愿绕着这样一颗恒星运动、向前,一同在绚丽的银河中穿梭,再奔向不可预知无法避免的终结。整个宇宙的感情涌进先寇布的心房,他的心脏因迅速膨胀而疼痛不已,他弯下身,深切地拥抱属于自己的太阳,一滴泪从他的眼角坠落,滑过杨威利的侧脸,渗进他乌黑的发丝之中。先寇布微颤的双手捧起杨威利的脸,说:“你美得耀眼。”

杨威利双手使力,揽着先寇布的后背坐起来。他轻轻地擦去先寇布残留在眼睑上的泪水,说:“好好的一团焰火,怎么倒流泪了呢?”然后,他将下巴枕在先寇布的肩上,清晰又迷离的声音抚摸过先寇布的耳膜,说:“点燃我,可以吗?”

先寇布无需用语言回答,他紧紧抱住杨威利,不让一丝空气阻隔他和他的身体。他一寸一寸地攀升,一寸一寸地扩张,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玫瑰色的星云,他在这玫瑰色的浩瀚银河中与他交换所有的热烈和力量。他愿意交付,他愿意容纳,这是最完美的圆环,这是最完整的宇宙。

                      ※                             ※

先寇布从不做梦,在那些无事发生的夜晚,他总是拥有沉浸而高效的睡眠。然而昨夜的先寇布,却在无数个绮丽的梦境中迎来了1962年的第一天,当他被逐渐清醒的意识拉开眼皮时,他还能感到自己脸上挂起的笑。

“你醒了?”一旁的杨威利半撑着身子,深邃的黑眼睛弯成两个浅浅的月牙,温和地注视着他。

先寇布起身看了一眼床头闹钟上的时间,有些意外地问:“才7点半,你今天怎么醒得这么早?”

“因为我有问题想问你。”杨威利的笑容越发神秘而腼腆起来,先寇布轻柔地伸手抚过他的脸颊,帮他把头发捋到耳后,问:“什么问题?”

“你在东柏林的公寓有多大?”

“77平方。”

“卧室呢?”

“不清楚……大概二十多平方吧。”先寇布有些不解,“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我有一个自私的想法——我想,”杨威利侧过身子,看着先寇布,说:“你要是不嫌弃两个人住二十平方的卧室挤的话,也可以省下租房的钱。再过几年,加上我的那一部分,也许我们可以去伊谢尔伦路看看房子?”

先寇布看着杨威利满足地笑了,他相信即使自己不说,对方也一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End-

2020.4.28


银英丨先杨丨有求必应 1-4


R-18。丨 哈利波特AU。傲罗!先寇布 x 黑魔法防御术教授!杨威利。傲罗!林兹 x 傲罗!布鲁姆哈特。

1.

霍格沃茨的夜是寂静的夜。

在连桥墩处巨石怪也呼呼入睡的深夜,整个魔法学校只有安格斯·费尔奇仍在走廊,踮着同洛丽斯夫人一样无声的脚步,查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每一丝学生违规的踪迹。这位被学生在背地里说成心灵扭曲的巡查者从一楼上到三楼,又从三楼的活动楼梯转到地下室,号称魔法世界除古灵阁外最安全的魔法学校今天也无事发生,费尔奇遗憾地拐了一个直角弯,提着灯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当他路过一间教室时,一缕微弱的光从门缝中飘出来。

一定是不好好睡觉溜出来的学生!这些青少年,白天就在学校里吵吵嚷嚷,到了晚上也不肯好好躺在自己的床上,一定要让校长给他们应有的惩罚!费尔奇激动地想着,迈着扭曲的步子上前推开教室的木门。

“哈!被我抓了个正着,我这就去告诉校长——”费尔奇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朝眼前那个黑色身影走去,而当他走近后,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叫喊声。

“救命!快来人!血!好多的血!”


“咦呕,真的好多血。”

“麻瓜没有清洁咒,要洗干净这些血迹肯定很麻烦吧?”

“我听我在麻瓜事务部的朋友说,他们有一种魔药叫做清洁剂,只要洒在想要清洗的地方就……”

位于伦敦的魔法部二楼的某个工位旁,两名青年傲罗正凑在一起对着一张照片投入地交谈着,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渐渐逼近的高大身影。直到这个拥有漂亮身材的身影插进两人的脑袋之间,两人才触电一样弹起来往侧后方看去。

“我还听说,麻瓜还有一种叫做硝基盐酸的东西,可以把人变成一滩水冲进下水道。”先寇布手拿咖啡杯,气定神闲地站在林兹和布鲁姆哈特之间介绍第一千零一个麻瓜残酷杀人事件。

“大清早怪吓人的,换个话题好吗主任?”林兹惊甫未定地抚摸着未定的惊甫朝先寇布说。

“大清早看麻瓜警察局的尸体照片就不吓人了?”先寇布反问道。

“随时学习麻瓜界探案技术嘛。”林兹朝先寇布狡猾地笑,后者朝他眨眨眼,说:“你就放过布鲁姆哈特吧,成天逼人家研究案件现场,下班了也不放过,搞得我们小莱纳没空约会至今单身,你说,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林兹一听急了眼,连忙开口反驳,不料一口水卡在喉咙,呛得满脸通红。布鲁姆哈特只好暂时放弃对上司的抗议,紧急替林兹拍背。先寇布看着眼前的画面乐不可支,甚至忘记了今天提前上班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来着——先寇布为自己轻而易举的健忘皱起了眉头,才三十岁就这样,未来有点不太乐观啊。

“先寇布?华尔特·冯·先寇布主任!”一个墨绿色头发的青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先寇布身后朝他喊道。

“亚典波罗,你来就来,为什么声音那么大?”先寇布对亚典波罗的出场方式十分不满意,而后者毫不在意先寇布的抗议,继续大声说:“傲罗办公室主任,你是不是忘记什么事了?”

“我知道,但我忘记我忘记的到底是什么事了。”先寇布冷静地答,成功地制造出今早在傲罗办公室第二个被呛得咳嗽不止的人。

“我服了你。”亚典波罗顺了半天的气终于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魔法部紧急会议啊,就差你一个人了,我是赶在魔法部部长气得头发冒烟前来叫你的。”

“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先寇布隐约想起,今天凌晨,确实有一只猫头鹰停在房间的窗边朝自己塞了点什么,但自己似乎在自以为记住信件内容后,为报复魔法部休息时间给员工发信息,对那封信施了一个燃烧咒。啊对,好像就是这样。

“行了,快走吧。这可是继伏地魔之后的大案子,去晚了你会后悔的。”亚典波罗夺过先寇布手中的咖啡杯放在布鲁姆哈特的工位上,催着先寇布往电梯的方向走去。

“什么案子?不仅紧急还神秘,搞得我都好奇了。”林兹终于顺过气来,盯着先寇布的背影说。

“不清楚……不过,我现在最好奇的是,你什么时候肯回你自己的工位上去?”布鲁姆哈特的视线从斜下方射进林兹的眼睛里。


先寇布走进会议室时,魔法部部长的头发正从紫色转成藏青色,见到他来,部长的头发终于停止变色,虽然先寇布用脚趾也能感受到他想朝自己扔魔咒的冲动,但最终,他也只是深呼吸一口气,宣布会议开始。

“今天紧急召大家来,是因为在霍格沃茨发生了一起袭击学生的案件。”魔法部部长开口说。

“这种事,交给学校调查不就好?霍格沃茨有最好的魔法师。”先寇布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现在变成了他想向部长扔魔咒了。

“现场发现者是霍格沃茨的校园管理员安格斯·费尔奇,袭击者也第一时间被控制住。但麻烦的是——案发现场出现了黑魔王的标志。”部长的红眼睛转向先寇布,“目前学校已经封闭,报社暂时还没有得到消息。因此,我希望你的傲罗们能尽快查明黑魔王标志的来历,这样我们就能尽早给嫌疑人定罪。”

“伏地魔都死透了二十三年了,怎么还有人热衷于玩黑魔王复活的把戏,嫌疑人是谁?”

“喏,这个人。”一张人像照飞到先寇布眼前,他定睛一看,差点吓得从椅子上掉下去。与此同时,部长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霍格沃茨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杨威利。”


“这是怎么一回事……”

走在去往审讯室的路上,先寇布的大脑为他找出一些记忆片段。毫无疑问,这位叫做杨威利的嫌疑人,就是自己在霍格沃茨读书时低自己两个年级的学弟。先寇布第一次见他,是在五年级的一次魁地奇课上,他的飞天扫帚被学长卡介伦施了一个小型混淆咒,在飞行时突然变道,直冲向图书馆的玻璃窗。就在先寇布绝望地闭上眼准备头顶玻璃碴过完这一天之际,玻璃窗上的玻璃和栏杆突然消失了。于是,先寇布如一支箭一样,径直冲进图书馆三楼的一池海洋球里。

等等——图书馆里怎么会有海洋球?

先寇布艰难地将自己和飞天扫帚从海洋球池里刨出来,眼前一个黑头发的少年正准备收起他的魔杖。先寇布满怀敬意地向这位来自拉文克劳的少年巫师问道:“这些——都是你做的?”

黑发少年点头,先寇布这才注意到,他还有一双明亮的深棕色眼睛。

“谢谢你救了我,刚才的几个魔咒相当出色。”先寇布拍拍袍子上的灰尘,又努力将被弄乱的头发理得整齐一些。

“不用谢,我前几天在六年级的魔咒学教材上看到的,一直想试试看。”

看着眼前少年兴奋的模样、一旁桌上高达三十厘米厚的书,和那本密密麻麻写满字和标注的笔记本,蝉联五年格兰芬多风云人物榜冠军的先寇布明白了,这是一个nerd,一个即使在nard云集的拉文克劳也能被学院其他同学称为nerd的nerd。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这个nerd长得还挺讨自己喜欢。漆黑的头发、深棕色的瞳孔、柔和的下颌、小而薄的嘴唇,偏瘦的身材和细长的手指,看上去读了远超同龄人水平的书,还在五分钟前救了自己一命……

先寇布有点慌了,以往的交往对象仅限女性的他忽然意识到,他可能在自己的同性别同胞里,遇上了自己的理想型。

不过命运并没有给先寇布太多时间做心灵剖白,很快,他就被冲进图书馆的魁地奇队友团团围住,嘘寒问暖,脸色发白的卡介伦使出他十七年未见的诚恳向先寇布道歉。

先寇布任由卡介伦捏着自己的肩摇晃,在心里绝望地想,亚历克斯·卡介伦,你让我遇见了我人生中最大的难题,你就是给我道一百个歉也不够。

青春期总是有无数的遗憾,少年先寇布的遗憾便是——即使他绞尽脑汁用尽全力试图解决自己的情感难题,但他依然没能和杨威利有进一步的发展。两年后,先寇布通过了OWLs 和NEWTs,他毕业了。华尔特·冯·先寇布,从十五岁至今,吻过的人和上过的床不计其数,却在和杨威利相处的两年时间里接连受挫,直到最后连个礼貌的额头吻都没捞着。难怪在毕业舞会上,林兹还特地带着怜悯的眼神和自己喝了一杯。

早知道还能见面,自己真——的——应该在昨天去烫个发型,先寇布扯着忘记换了的衣领往鼻头下嗅,再一次绝望地想。然而,当他走进审讯室时,立刻就把之前的念头抛到了脑后——眼前的杨威利简直就是一团毛球,黑色微卷的头发毫无章法地在他的脑袋上铺开,一脸藏不住的惊慌失措,下眼睑还带着两抹淡黑紫色,估计是昨晚失眠了。也是,这情况,睡得好才不是正常人。先寇布心想。

“你清楚自己是什么状况吗?”先寇布从口袋中掏出笔记本,羽毛笔开始自动记录二人的对话。

“我……”杨威利张开有些干裂的嘴唇,说:“我不记得了。”

“什么?”先寇布有些惊讶,“哪一个部分你不记得了?被袭击的学生,还是黑魔王标志?”

杨威利听完持续地摇头,说:“都不记得了。那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却发现我的魔杖不见了,我就到下午上过课的教室里去找。我一进教室就晕过去了,等我醒来时,安妮·威廉姆斯就躺在我身边,看上去似乎中了神锋无影,还有一个黑魔王标志飘在空中。我刚捡起身边的一根魔杖准备给她止血,然后,费尔奇就来了。”

先寇布冷静地听完,想了想,然后说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在你进行日常授课的黑魔法防御术教室袭击了你和一个三年级学生,放出了黑魔王标志——用你声称丢失了,但后来又掉落在你身边的,你的魔杖?你有证据能证明你那天下午丢过魔杖吗?”

“……没有。我下午在宿舍看书,直到晚上才发现魔杖不见了。”

“你觉得法官和陪审团会相信你的话吗?”

杨威利低下头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看着先寇布的眼睛,“我知道这样讲没什么人会信,但是,相信我,我没有说谎。”

先寇布的心脏有些胀痛,他本能地想将与杨威利的视线重叠的双眼移开,但是,一个合格的傲罗绝不回避和嫌疑人的眼神接触,于是,就这样,智勇双全的先寇布和他的青春期单恋对象杨威利足足对视了一分钟,然后,他合上仍在自动记录的笔记本,说:“我决定相信你,希望最终的证据能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那就麻烦你了。”杨威利看上去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朝先寇布微笑着点点头。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先寇布握拳重重地砸了自己的心脏两下。


2.

在魔法部二楼的一间临时会议室里,H-111案件调查组成立了。

“111的意思是……我们今年已经办了110个案子了?”布鲁姆哈特掰起手指计算今年以来的所有案件。
“是11月1日的意思,要真办了110个案子,你的巫师棋记录会被我碾压110次吗?”林兹一边说,一边将手上的热咖啡递给布鲁姆哈特,后者满脸通红地争辩道:“我哪有那么差,我赢过派特里契夫!”

林兹从嘴角漏出啧啧的笑声,怜悯地看着布鲁姆哈特:“你可以不可以听一下你刚才说的话有多可怜,说得我都心疼。”

“要我说,其他时候你也挺疼他的,那么,疼完我们可以开会了吗?”

林兹回头,先寇布手拿一叠文件夹倚着门框朝两人说话。林兹向先寇布投去一个“兄弟一场不要坑我”的眼神,收到先寇布“兄弟一场我这是帮你”的眼神回复。反倒是布鲁姆哈特率先反应过来,起身上前接过先寇布手中的文件夹,切断了两人的眼神通讯。

“这是H-111案件的全部资料。”先寇布用悬停咒将文件飘到林兹和布鲁姆哈特眼前展开,“11月1日晚十点,霍格沃茨校园管理员安格斯·费尔奇在巡夜时经过黑魔法防御术教室,看到里面有灯光透出后进教室查看,声称目击到本校黑魔法防御术教授杨威利正在用魔杖袭击三年级学生安妮·威廉姆斯,但杨威利坚称自己对袭击学生一事毫无印象。”

“用闪回咒呢?看看他的魔杖发出的最后一个魔咒是什么”林兹问。

“魔法部已经没收了他的魔杖——刚才部长秘书把它转交给了我。”先寇布抽出一根笔直的魔杖,14英寸,雪松木,底端环绕着一圈浅浅的月桂叶暗纹。“魔杖管理处的人查了这根魔杖的资料,杖芯是独角兽尾毛,得找一个有相同杖芯的。”

先寇布话音刚落,布鲁姆哈特小心翼翼举起手来:“我的杖芯正好是这个。”

“什么?”林兹惊讶地扭头,“为什么我不知道?”

“你也从来没问过我。”布鲁姆哈特有些失望地回答,抽出自己的魔杖,朝桌上杨威利的魔杖施出闪回咒。顷刻间,几缕半透明状的冷光从杨威利的魔杖中射出,布鲁姆哈特确认后肯定地说:“确实是神锋无影。”

“再往前看看。”

布鲁姆哈特点点头,继续用闪回咒调查,一个酒泉咒,一个食物咒,再往前是呼神护卫和博格特驱逐咒。
“好了,可以停了。看来我们已经回溯到他的黑魔法防御术课堂了。”听到先寇布的指示,布鲁姆哈特收起了魔杖。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杨威利的魔杖确实发出过神锋无影。”林兹看着魔杖说。

“但是,黑魔王标志又怎么说呢?”先寇布依然难以完全说服自己,曾经连在学校里看见一群蚂蚁搬家都要绕道的杨威利,会对一个13岁女孩使出一个如此残暴的黑魔法。

“难道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放出黑魔王标志的办法——”

林兹的话还没说完,会议室的门便被一只飞得像一架F4U战斗机的猫头鹰撞开了。先寇布用手接住将桌面当作甲板滑行的金色猫头鹰,取下系在它脚上的信。

“信上写了什么?”林兹好奇地问。

“安妮·威廉姆斯醒了,我们可以知道11月1日晚上究竟发生什么了。”先寇布将信对折,放进自己的口袋。


三人幻影移形的地点是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的走廊,先寇布刚在地板上稳住重心,一个潇洒的声音便从身前传来。

“你怎么来了,先寇布大叔?”奥利比·波布兰身着紧身皮夹克和牛仔裤,一头橘红色的卷发上冒着橘红色的泡泡,睁大眼睛看着先寇布。

“同样的问题我还想问你呢,波布兰小弟。”话虽如此,先寇布却丝毫没有因为波布兰的存在露出惊讶的表情,“不好好在对角巷做你的生意,来这里干嘛?”

“当然是等我的性冷淡工作狂男朋友下班啦。”波布兰撅着嘴用眼神瞥向他身后的病房,“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心甘情愿被考勤制度约束的成年人嘛。”

“他这么说,我稍微有一点受伤啊……”布鲁姆哈特在林兹耳边小声说,林兹无奈地朝他耸耸肩。

“你说谁性冷淡,荷尔蒙喷泉?”一个冷峻的声音从波布兰的脑后传来,引得他像触电一样转身往后喊道:“我受伤了,我的绝大部分荷尔蒙明明都喷到了你的身上!”

伊万·高尼夫对波布兰的抗议充耳不闻,走到先寇布跟前对他说:“57号床,刚醒不久,你们可以有15分钟的时间。”

“谢谢。”先寇布带着林兹与布鲁姆哈特正准备朝病房方向走去,又被高尼夫叫住继续叮嘱:“安妮·威廉姆斯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你们的问题尽量温和一点。”先寇布朝他点点头,转身快步走进房间。

“真羡慕。”波布兰看着先寇布一行的背影,“什么时候你对我也能像对病人一样温柔?”

“当你的胸口也被神锋无影打出九个洞的时候,我一定对你千依百顺柔情似水。”高尼夫勾起波布兰的肩膀,今天第一次朝他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安妮·威廉姆斯半躺在病床上,也许是失血过多,她的脸显得相当苍白,一双眼睛盯着床边的先寇布三人,她的母亲坐在一旁的单人座椅上,紧张地注视着自己的女儿。

先寇布想选择一种适合十三岁少女的语调向安妮·威廉姆斯介绍自己,却惊奇地发现,自己十年的傲罗职业生涯里并没有类似的经历。他只好扭头向布鲁姆哈特求助:“你来,我不太会和青少年交流。”

布鲁姆哈特真诚地“噢”了一声,和先寇布交换位置,坐到安妮·威廉姆斯床边的凳子上对她说:“安妮,我想问你一些问题,你可以把你知道的告诉我吗?”

安妮·威廉姆斯努力睁大眼睛,盯着布鲁姆哈特看了好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

“那么,安妮,你可以告诉我们,那天在黑魔法防御术教室袭击你的人是谁吗?”

安妮·威廉姆斯的眉头皱起来,她的手紧紧攥住被单,嘴角颤抖着,眼睛里闪着不安的光,安妮·威廉姆斯的母亲紧张地站了起来。布鲁姆哈特见状忙说:“没关系,安妮,如果实在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如果你不想回忆,那把这段记忆交给我们,好吗?”

安妮·威廉姆斯迟疑了一阵子,然后小声地回答道:“好。”

布鲁姆哈特用尽量不扰乱安妮·威廉姆斯大脑的办法取出了安妮·威廉姆斯11月1日当晚的记忆,三人便幻影移行回了傲罗办公室。先寇布在会议室中打开冥想盆,倒进安妮·威廉姆斯的记忆,很快,他们便置身于记忆的浓雾之中。当周围的事物逐渐清晰起来,先寇布看见安妮·威廉姆斯正略显紧张地站在黑魔法防御术教室的门口。

“安妮·威廉姆斯小姐,你今天迟到了五分钟,我要扣掉赫奇帕奇五分。”讲台上,杨威利看着她,用平静但严格的语气说。安妮·威廉姆斯的神色紧张起来,她向杨威利解释道:“我不是故意的,我在来的路上走错了旋转楼梯,去了别的地方。”

“安妮,学生迟到会扣掉所在学院五分,这是学校的规则。”讲台上的杨威利继续说。

“可是……可是要是再扣掉五分,赫奇帕奇就是最后一名了。”安妮·威廉姆斯的脸透出绯红,语气不自觉地抬高了一些。

“我很遗憾,但我想你应该学会为你的行为负责。”听杨威利这么说,安妮·威廉姆斯由沮丧变成了愤怒,气鼓鼓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嘟囔着说:“我恨霍格沃茨。”讲台上的杨威利明显听见了安妮·威廉姆斯的抱怨,向安妮·威廉姆斯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后便开始了今天的讲授。

一阵浓雾袭来,教室的布景开始扭曲旋转,下一刻,先寇布发现自己来到了食堂,一封信飘到安妮·威廉姆斯跟前。

[安妮·威廉姆斯小姐:]
[请在今天晚上九点钟到黑魔法防御教室,我们谈一谈今天下午发生的事。]
[杨威利]

又一阵浓雾漫过,安妮·威廉姆斯走进了黑魔法防御术教室,朝已经站在教室中央的背影说:“杨教授,我收到了您的信,我很抱歉今天在教室里说那些话——”

话音未落,杨威利便转过身来,手中的魔杖指向安妮·威廉姆斯,后者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句呼救声,便被连续发出的白光击中了身体。紧接着,时空再次扭曲起来,下一秒,先寇布、林兹与布鲁姆哈特回到了傲罗办公室。

“现在看来,基本是证据确凿了。杨威利在教室袭击了安妮·威廉姆斯。”林兹说。

“但有一点很奇怪,”布鲁姆哈特提出异议,“霍格沃茨那么多隐秘的地方,为什么非要在自己的教室呢,这就好像在说‘凶手就是我,快来抓我’一样吧。”

“也许是冲动犯罪呢?”林兹想了想,提出新的假设,“原本杨威利确实是想和安妮·威廉姆斯谈的,但是他越想越气,于是就临时改变了想法。”

“那他又一时冲动放出黑魔王标志的可能性有多少呢?”布鲁姆哈特甩出了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林兹愣住了,他摇摇头坦诚地说:“这个我确实没想到。”说罢,他又扭头向先寇布说:“你怎么想,主任?”

先寇布终于松开他从出冥想盆以来就拧紧的眉头,说:“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林兹,你和布鲁姆哈特再去查查杨威利的履历,去和他的同事们谈一谈,看看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事,我再去现场看看。”


先寇布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幻影移形到霍格沃茨的黑魔法防御术教室前,杨威利被带走后,教室便作为案发现场被封锁起来。先寇布向值守的小精灵出示了自己的证件,走进教室内部。

自从先寇布毕业后,他就再没走进霍格沃茨的教室过,阔别了十三年的木制座椅现在安静地环绕在先寇布身边,他走到前排的座位旁,凝视桌面上留下的划痕与磕碰的痕迹——在这门课上,他总是坐在前排,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因为感兴趣,先寇布的黑魔法防御术成绩很好,刚升上六年级,他的老师就邀请他去四年级学生的实践观摩课上做示范者。

那节课,他的任务是和一名四年级学生做对战练习。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完先寇布后,便叫出了他今天的练习对象。

“杨威利,你来。”

先寇布双眼瞪得像铜铃一般看着一脸茫然的杨威利挠着一头乱糟糟的黑头发走上练习台,看清来者后,他礼貌地向先寇布问好:“好久不见。”

先寇布想给杨威利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大脑里仔细挑拣可以回复的句子。“好久不见”——太普通了,不行。“我们也没什么理由见面。”——太冷漠了,不行。“也不是太久,毕竟我在礼堂食堂图书馆大草坪和拉文克劳塔附近散步时曾远远见到你很多次”——太……诡异了,绝对不行。先寇布在大脑里崩溃地蹲地抱头,嘴上只发出几声“呃——”“嗯——”“呜——”

“你……难道是紧张?”杨威利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问先寇布,“我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

“我——呃,不是紧张,就是心脏跳得有一点快。”先寇布绝望地说。

“我在麻瓜的书上看到过,紧张时心跳加速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系统是一组让机体为遇到的有挑战性或威胁性情境做出行动准备的神经,它会在人遇到紧急情况时扩张其瞳孔以接收更多的光,加快你的心跳和呼吸以制造更多的氧气供应给肌肉,输送更多的血液到大脑和肌肉,激活你的汗腺以使身体降温。为了保存能量,交感神经系统会抑制你的唾液分泌和肠蠕动、机体免疫反应及对痛觉和伤害的反应。这些瞬间发生的所有自动反应都是为了提高成功逃跑的概率而做好准备……”

杨威利的两片嘴唇一开一合,正处于荷尔蒙爆增的十六岁青春期的先寇布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当时的脑子里只在想一件事情,就是——杨威利的嘴唇看起来又薄又柔软,如果现在自己吻上他,就能从他的嘴里感受到他的温度和气味,他身上好像有一点肉桂的味道,尝起来一定很好,比全世界所有的男孩和女孩加起来还要好。要是他能吻他,他就要用一只手掌住他细瘦的腰,另一只手抚摸他的黑头发。吻到他和自己都觉得舒适的时候,他的身体会带着他一起轻轻摇动,就像在跳一支爵士舞。等等,跳舞?他可以邀请他去自己的毕业舞会吗?如果自己拿出十二分的诚意邀请他,他会答应吗?等等,自己还不知道他是不是单身,他有女朋友吗?或者男朋友?总而言之,这么可爱的人在被荷尔蒙浸泡的四年级不可能没有个把恋人……

“先寇布——先寇布!”杨威利打断了先寇布的脑内幻想,“要开始了。”先寇布拍了拍头,把正在疯狂飞舞的花蝴蝶们赶出脑袋,重新握好魔杖,说:“好,一会儿你先来?”

“还是你先吧,我不太习惯做先动手的那个人。”

先寇布朝杨威利点头表示同意。老师示意开始后,先寇布率先向杨威利发出一个锁腿咒,被杨威利敏捷地躲开。

“很敏捷嘛。”先寇布对杨威利说,杨威利一边跳一边说:“我是公认的闪避第一名嘛。”先寇布忍住笑,又朝杨威利发出一个昏迷咒,杨威利见状回了一个击退咒,先寇布被迫往后退了好几步。终于站稳后,先寇布咬咬牙,抖了抖魔杖,一群长着尖喙的小鸟朝杨威利飞来,紧接着,魔杖的顶端又发出一道火光——他使出了最近刚学会的火焰咒。

我赢了,杨威利,毕竟我高你两个年级。看着嘴唇紧闭的杨威利,先寇布有些遗憾地在心里想。

然而,没等先寇布弯腰敬礼说“承让”,他的小鸟战队仿佛突然被无数根无形的线提起了脚,齐刷刷地倒挂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正当先寇布惊讶地盯着天花板百思不得其解时,杨威利的缴械咒正正地打在先寇布握魔杖的那只手上——他的魔杖弹到了杨威利的脚边。

“怎么回事?!”先寇布喊出来的同时,老师举手宣布对战结束——杨威利赢了,拉文克劳加10分,他们的周围发出了或惊讶或惊喜的呼声。

下课了,学生们先后涌出教室,留下先寇布站在杨威利的座位旁等他收书包,杨威利把一本厚厚的魔法书用伸缩咒放进书包里,然后提起书包往身后一甩,500页书的重量击中了先寇布的胃。

“嗷——”先寇布捂着肚子在地上蹲下来,他忍着胃部的疼痛努力挤出一句话:“可以……一天……只……打我……一次吗……”

杨威利大惊失色,连忙向先寇布道歉:“对不起,我没想到你还在这里等我。”

“我……你……哎,算了,下次我站到超过你背包带半径的地方去。”先寇布总算缓过神来,从地上站起来,和杨威利一起走出教室,“我说,今天最后的那个是什么魔咒,你在哪里看到的?”

杨威利朝先寇布露出神秘的笑,说:“告诉你可以,但是你要保证为我保密。”见先寇布做了一个锁住嘴的手势,杨威利才开口继续说:“在图书馆的禁书区,前霍格沃茨校长留下了一本旧教材,上面有一招叫做‘倒挂金钟’。”

“没记错的话,这人在当学生的时候根本是个黑魔法小怪物嘛。”先寇布努力回忆魔法史课上的内容。

“差不多吧,但他后来也是现代魔法世界最勇敢的人之一。”杨威利沉思片刻,然后说,“而且——可怕的其实不是黑魔法,而是将魔法使用成黑魔法的人。”

“这个我懂,就像是那句格言:‘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

“而是我们的选择。”

杨威利抬起头,看着先寇布的眼睛笑了。先寇布忽然意识到,这是杨威利因为自己而产生的第一个笑容。
杨威利的笑脸渐渐消失,先寇布的意识终于回到了十四年后的现在。他环顾四周,讲台附近有一摊血——应该就是安妮·威廉姆斯倒下的地方。有什么地方对不上。先寇布盯着地上的血迹,两只剑眉皱得几乎要拧在一起,忽然,他想到了。

不对,在安妮·威廉姆斯自己的记忆里,她不是在讲台——而是在教室入口处遇袭的,第一摊血迹应该在教室门附近,可那里肉眼看不见任何血迹。先寇布在血迹边狐疑地蹲下来,忽然,血迹边上的几缕头发攫住了注意,他小心地用手套将这几根发丝拈起来,虽然发根的位置沾上了凝固的血液,但从其他部分还是能看出它本来的浅褐色。

浅褐色?

杨威利的头发是深黑色,而下午见到的安妮·威廉姆斯,她的头发是金色的。发丝根部沾上了血,说明是在安妮·威廉姆斯遇袭后才掉落的,而费尔奇只是目击了现场,也并没有走近讲台,这就表明——还有其他人来过这里。

先寇布仔细地将这几缕发丝装进证据袋,他清楚,这个证据对于推翻“一定是杨威利袭击了安妮·威廉姆斯”的结论来讲,还远远不够。先寇布有些失落地走出教室,一个人在走廊上踱步,忽然,一个声音止住了他的脚步。

“你走到我的身体里了,漂亮男孩。”

先寇布抬头,才发现自己正站在血人巴罗半透明的身体里,他连忙后退一步,说:“抱歉,我没有注意到。”
“没关系,单相思中的年轻人都愿意沉湎自我,不怎么注意得到周围的情况。”血人巴罗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用一副洞察的表情说。

“我没单相思……啊,算了,没什么。”先寇布不想自己的人生可悲到向一个幽灵倾诉感情问题,他决定切换话题,“你现在都在这附近活动了?”

“是的。我想了一千年,现在终于想通了,我决定放下海莲娜,努力向前看。”

“噢,这样……那恭喜你,你有新目标了吗?”和一个幽灵谈论感情话题,先寇布为自己感到一丝悲哀。

“是的,她就像一只精灵,有时候出现,摇一摇我心中的风铃,过一会儿又离开。我每天都来走廊的尽头等她,她不在的时候,我就在这附近转悠转悠,给她带一点花香,或者一滴露水……”

先寇布实在不忍心打断血人巴罗的恋爱散文,但他的傲罗本能让他不得不强行插话:“你是说,你最近都在这条走廊上?”

“是的。白天、夜晚、晴朗、暴雨……我都在这里。”

“那——昨天晚上你在这里见到过什么人吗?”

“有啊。”

“能告诉我都有谁吗?”先寇布满怀对《傲罗职业素养手册》的歉意,在心里默默祈祷起来。

“让我想想。”血人巴罗用拇指和食指拈起自己的八字胡,仔细思索起来,“这条走廊只通往黑魔法防御术教室,晚上的时候通常没人,但昨天确实有两个人经过,一个是一位赫奇帕奇的小姐,另一个是霍格沃茨的教授杨威利。”

“还有别人吗?或者什么其他奇怪的地方?”

“没有别人了,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天晚上她不在画框里,我只好盯着走廊数墙砖,数到第317块时,杨威利走了过去,第559块时,赫奇帕奇小姐走了过去,然后第712块时,杨威利又走了过去。”

“等等,你是说,杨威利从你眼前走过走廊两次?”先寇布的傲罗雷达开始响起来,事情变得更奇怪了。

“对,是两次。我猜他可能是觉得顶着这么一身气味去见一位年轻小姐这个行为太不绅士了,于是幻影移行回去洗了个澡又回来吧。”

“气味?杨威利身上有什么气味?”先寇布努力回想早上见到杨威利的情形,并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气味。

“要我说,我觉得是药草味。一般活着的人很难闻出来,但——你知道,人死了以后很无聊的,只能成天这里闻闻,那里嗅嗅,反而对气味敏感了许多。”

我为什么会知道?我又没有死过。先寇布在心里暗想。无论如何,这个信息值得注意。于是,先寇布继续问:“你还记得杨威利是从哪一个楼梯口走来的吗?”

“第一次是从右边来,第二次是从左边来的。”

“谢谢你,你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先寇布向血人巴罗道谢,“祝你早日住进她的画框。”

“我很荣幸,再见,美男子。”血人巴罗向先寇布鞠躬致意。


先寇布站在走廊另一头的楼梯口,左边是教师宿舍,右边是城堡三楼。先寇布想起来,在他读书的时候,三楼就是教室最少的一层,自从密室事件发生后,这里就不再设日常授课教室,学生们也因为这一层总有一股阴冷悲哀的气氛而不愿意靠近,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产生了霍格沃茨威力最大的怪谈故事的地方。怪谈的主角好像是个女孩,总是女生盥洗室的角落里哭,可能是因为幽灵生涯太寂寞,看到有帅气的男孩子误入就会上前缠住他不放——

对了,桃金娘!

先寇布走向右边楼梯,走进三楼女生盥洗室。盥洗室里只亮着几盏聊胜于无的油灯,亮度最多能照出先寇布的身形轮廓。有轮廓就足够了,先寇布心想。然后,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朝正在漏水的一排隔间说:“我看见你了,桃金娘,你出来吧。”

一团半透明的气体朝先寇布飞来,蛇形缠绕在他的上半身,桃金娘仔细打量了眼前的人一番,说:“嘻嘻,真是个美男子。距离我上一次见到这么英俊的男人,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那么,距离你上一次见到人呢?”先寇布机敏地追问。

“那就很近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爱来我这里玩,我只好在下水道里滑来滑去,滑去滑来。但这个人最近一个月总是时不时就来这里,一来就是好几个小时。”

“桃金娘,好心的桃金娘,”此时的先寇布有一些急切地问,“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

桃金娘又嘻嘻一笑,趁机把半透明的五指贴上先寇布的下颌,说:“我当然知道,因为——我全都看见了。”


3.

“你看见什么了?”要不是眼前的桃金娘只是一团半透明的雾气,先寇布恨不得一把抓住桃金娘的肩膀,将她的秘密摇晃出来。

“嘻嘻,别着急嘛,上一个美男子也像你这样着急忙慌的,都不肯好好和我说话,哼。”桃金娘一边说一边撅着嘴将头靠上先寇布的肩膀,先寇布无可奈何,只好受着,继续耐心和她周旋。

“霍格沃茨有一个女孩被袭击了,我现在正在寻找袭击者的线索,你看到的那个人也许就是重要嫌疑人。”

“袭击者?”桃金娘半透明的眉毛蹙起来,疑惑地说:“可是这个人只是想搞搞万圣节恶作剧而已吧。”

“恶作剧?”先寇布的傲罗雷达发出无声的警报,他继续追问道:“能告诉我,这个人想做什么恶作剧吗?”

“当然是变装舞会了!”桃金娘的脸上浮起兴奋的神情,“过去的一个月,那个男人每天都来,但他总用斗篷的帽子盖着脸,看上去不太友好的样子,又不帅,我才懒得和他说话呢。他每天都花一小时蹲在隔间里煮他的坩埚,直到万圣节那天晚上,他走进隔间,再走出来时,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了。他走的时候还跳起了奇怪的舞步,看上去很兴奋的样子。”

查案经验丰富的先寇布的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即使如此,他仍然继续向桃金娘确认:“你看清他变装的样子了吗?”

“没有。那个男人就像一团乌云,根本看不清楚相貌,我觉得他比我还适合住在下水道里。”说到这里,桃金娘又发出一阵笑声,“不过他好像变装成了一个亚洲人,当他走出盥洗室时摘掉了帽子,我看见他当时的头发好像是黑色的。”

先寇布有些激动,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握住桃金娘的手。他向桃金娘问道:“可以告诉我这个男人去的是哪一间隔间吗?”

桃金娘努嘴指向盥洗室靠窗的倒数第二个隔间,说:“喏,就是那一间。”

先寇布上前拉开隔间的门,昏暗的灯光下,年代久远的抽水马桶水箱正嘀嘀嗒嗒滴着水,乍看之下和盥洗室其他六个隔间没有任何区别。先寇布掏出魔杖,借照明咒发出的光从隔间天花板检查到地板,从门闩检查到下水管,机敏的灰棕色眼珠不肯放过任何一处异常。忽然,他在扫过马桶与地板连接处的一块地砖时,几点深棕色的污渍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在污渍边上蹲下来,确认这是某种深色液体滴落在地板上留下的痕迹。先寇布从口袋中摸出一张采样纸,这是林兹的麻瓜警察朋友送给他的,他又分了几袋转送给先寇布——“麻瓜也有麻瓜的魔法”,当时的林兹这么说——而之后的几次办案证明,林兹并没有夸大事实。先寇布用采样纸对深棕色污渍取了样,将采样纸放在鼻头下嗅了嗅——草蛉虫、流液草、两耳草的气味——复方汤剂的标准配方,他在心里笃定地说。然而在这些药草味之外,似乎还有梧桐树叶、羊皮纸和湖水的味道,先寇布思虑起这些味道可能属于的主人,一时竟然有些出神。

然而一个优秀傲罗的职业本能使他很快便恢复了理智,伸出两根手指,从污渍的周边捡起几根头发——这回是乌黑的颜色,长度在5厘米上下。先寇布还注意到,这些头发都没有发根,从整齐的断面上看更像是被利器切断过一样。他沉默了几十秒,随后露出了然的笑容,说:“桃金娘,你说得没错,是有人在玩变装游戏——只不过,这回他玩得有点大了。”


杨威利头枕着双手躺在铁长凳上,睁着失眠的黑眼睛盯着拘留所的天花板。经过24小时的努力,他总算从当时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在脑海里反复思索事情的始末。可是,无论他多么努力,却始终找不到足以使自己洗脱嫌疑的线索。自己的魔杖、自己的教室,一个正巧和自己发生了冲突的学生——连他自己都不敢百分之百地确定他没有袭击安妮·威廉姆斯。杨威利想起头一天晚上还没读完的那本书,长叹一口气。到底还要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呢?杨威利有些绝望地想。

杨威利正想着,忽然听见开锁的声音,他坐起身来,一位面无表情的看守用一成不变的语调对他说:“杨威利,你可以走了。”

杨威利从另一个和看守相貌相差无几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个纸袋,里面是他的随身物品和他的魔杖。杨威利怀着失而复得的兴奋握起自己的魔杖,几朵零星的冷烟花从魔杖头部串出。“看来你也很想我嘛。”杨威利开心地对魔杖说。

“我……呃……不想打扰你们久别重逢,但可以先出了这里再亲热好吗?”站在拘留所门口的先寇布实在忍不住朝杨威利轻轻咳了一声,后者这才看清先寇布,欣喜地冲他笑道:“是你保释了我?”

先寇布错开杨威利的视线,又咳了一声,说:“准确来说,是证据保释了你。在桃金娘的盥洗室里找到了用你的头发制作的复方汤剂,于是,你袭击安妮·威廉姆斯的嫌疑便小到足够保释了。”先寇布故作轻松地挥挥手,假装一小时前他与魔法部长的激烈争论并没有发生。魔法部长没有被他的莫名坚持气得头发由直变卷又由卷变直,他也没有用傲罗的名誉向魔法部长担保杨威利绝不会在获释后离开霍格沃茨和伦敦。最后,在先寇布异乎寻常的坚持下,魔法部长终于让步了,只要杨威利满足一个条件,就可以保释回家。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有什么事是我可以做的吗?”杨威利抬头对先寇布说,后者想起魔法部长的话,小心翼翼地说:“说起来,还真有一件事。”

“什么事?”杨威利好奇地问。

先寇布的脑海中浮现出魔法部长肥大的脸——“杨威利可以被保释,但直到结案前,都必须有人盯着他”——他实在不敢想象,在学生时代几乎每年都要发起一次魔法世界权利运动的杨威利听到这句话后会有什么反应。“世界本就是自由的,如果有选择,没有人喜欢活在他人的控制之中。”五年级的杨威利躺在霍格沃茨的草地上,一边翻着手中的小精灵解放运动论文,一边对着单腿弯曲坐在一旁的先寇布说。

“你知道吗?”先寇布注视着杨威利被风吹起的黑色卷发,“你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像一位宗教领袖。”

“真的吗?还是算了吧,我最不想要的就是个人崇拜。”杨威利懒洋洋地翻了个身,论文纸卷滚到两人之间的草地上,“要是真有人把我当宗教领袖一样崇拜,那可就难办了。”

太晚了,杨威利。先寇布在心底暗想,崇拜、爱慕,和迷恋,现在你的方圆一米内就已经有人这么干了。
见先寇布犹豫不决,支支吾吾,杨威利试探地说:“该不会是什么神秘的魔鬼交易吧?”

杨威利过于认真的眼神终于逗笑了先寇布,他解释道:“应该还没到那个地步,不过对你来说也不是什么好受的事。”

“说吧,我刚在拘留所里呆了24小时,已经对‘不好受’有初步的认识了。”

先寇布终于想到一个委婉的说法:“虽然你的嫌疑小了很多,但从另一方面想,指向你的证据过于明显,正说明你极有可能才是凶手真正的犯罪目标,这样的话,你就成了本案最重要的证人之一。所以——在这个案子结束前,我会24小时在你身边。”

“噢,那就是还要继续监视我咯?”两人在空无一人的伦敦街道上走着,路灯经过杨威利的眼睛,一股锐利的光从他的角膜划过。

“对魔法部来说是这样——这是你保释的条件——但对我个人来说,不是这样。”先寇布转向杨威利,“我相信你是无辜的,我必须保证你的安全。”

“为什么?”

“不为什么。”

“凡事都有缘由。”

救命。看着杨威利那双黑眼睛中闪烁着倔强的求知的光,先寇布在心里无助地呼救。拉文克劳的刨根究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学院传统?他难以招架,只好搜肠刮肚,挑出一个说得过去又不会引发怀疑的理由:“非要说的话,应该是——一个杖芯是独角兽毛的巫师,不会是热衷于黑魔法的人。”

“噢……噢,这样。”杨威利竟然真的接受了这个理由,这让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神秘的温和,“谢谢你。”然后,杨威利向先寇布伸出右手,示意他握住。

“我现在依然有幻影移形的自由吧?”


伴随着一阵天旋地转,先寇布的双脚踩在了杨威利宿舍的木地板上。杨威利先松开手,点起炉灶的火,扭头问先寇布:“红茶喝吗?”

“有咖啡吗?”先寇布反问。

“没有那种泥水一样的东西。”杨威利耸耸肩,“不过有前天剩下的三明治,吃吗?”

没有选择的先寇布只好点头同意,眼睁睁看杨威利从空荡荡的冰箱里掏出大半盘三明治,悬在一根蜡烛上缓慢解冻。杨威利,你这些年到底是靠什么维持生命体征的?先寇布忧伤地闭上了眼睛。杨威利却不以为然,拿起一块率先恢复常温的三明治塞进嘴里。

“真令人怀念——一部分自由,和隔夜食物的味道。”

先寇布站在房间中央,眼睁睁看着杨威利吞下一整块三明治,又喝掉半杯红茶,终于忍不住开口:“那么,我可以去睡了吗?”

“当然,卧室在那边。”杨威利用眼神向先寇布示意卧室的方位,而当向杨威利道过晚安的先寇布走进卧室后,却感到一丝前所未有的惶遽。并不是因为卧室的床和地板上都堆满了厚厚的书,而是——

“呃……那个……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先寇布扭过身子朝仍在沙发上咽最后一口红茶的杨威利说,“你的卧室只有一张床?”

“是啊。”杨威利头也不回地答道,“但是是房间的上一个主人留下的两米宽大床,足够两个人睡了。”

这下先寇布的感觉从前所未有的惶遽升级成了史无前例的惊慌,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手心在冒汗。没等他开口,杨威利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你要先去洗澡吗?”

“啊,噢,好。”先寇布的声带机械地震动,顺着杨威利手指的方向走进浴室,踩进浴缸里。他特意将热水管的水龙头关小一些,指望微凉的水让自己冷静下来。杨威利似乎在外面哼着一首不成调的歌,这让先寇布更加不知所措。怎么办?先寇布甚至开始埋怨母校霍格沃茨为什么不开一门暗恋心理学课程造福青少年,以致于此刻的自己冥思苦想,直到浴缸里的水彻底冷掉,才被几个寒战逼得跳出了浴缸。

当他走进卧室时,散在床上的书已经被杨威利摞了卧室地板上,杨威利见先寇布进来便说:“你先睡,我洗个澡就来。”

先寇布机械地答了一声,在半张床上躺下,却难以合拢眼皮。他一会儿想想尚未有新线索的案件,一会儿又想想浴室里的杨威利,内心宛如一片被羚羊群疾驰而过的草原。忽然,一阵海潮漫过,羚羊消失了,带着海盐味沐浴露味道的杨威利钻进了另一半被窝。

“你什么时候开始有睁眼睡觉的习惯的?”杨威利好奇地问,“你在霍格沃茨的时候不这样。”

“我们又没做过室友,你怎么知道我睡觉有哪些怪癖?”先寇布反问。

“可是我们一起露营过,你忘了吗?”杨威利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失落,先寇布觉得这可能是自己的错觉。

他当然记得那次,那是他在霍格沃茨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他的父母抽中了尼罗河圣诞游轮双人大奖,果断地抛下独生子赶赴埃及,霍格莫德村和酒吧里莺莺燕燕的男女同学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新鲜,于是他只好捧着蛋奶酒,孤零零地坐在图书馆里看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当杨威利悄无声息地坐今他面前的椅子上时,他正紧蹙眉头看大侦探波洛揭晓凶手。

“你在看什么?”杨威利的声音让先寇布着实吓了一跳,看清来者后,他将书的封面面向杨威利回答道:“《尼罗河上的惨案》。”

“噢。‘人生空幻。一点爱情,一点仇恨,还有互道早安。’”杨威利念起小说中的短诗,“我喜欢。”

“一点爱情还是一点仇恨?”先寇布问。

“互道早安。”杨威利答。

“务实的爱情观,看来你注定和情杀无缘。”

“别开我玩笑,我没有你懂爱情。”杨威利说着抬眼朝先寇布抛去一瞥,先寇布觉得此刻的杨威利有着超越十五岁少年的严肃神情。

“没有人真能搞懂自己的爱情。”先寇布带上十二万分的真诚,看着杨威利的眼睛说。杨威利听完,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便继续看手上的《近代巫术发展研究》。又过了一会儿,先寇布突然想起什么,向杨威利问道:“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

“因为这里是我在霍格沃茨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杨威利头也不抬地果断答道。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怎么会在圣诞节还留在霍格沃茨?”

“你不也留在霍格沃茨?”

“我父母丢下我去旅游了,去了埃及。”

“我父母去世了。”

说这句话时,杨威利依然低着头,略长的刘海挡住了他的半张脸,看不清他真实的表情。先寇布意识到自己开启了一个不该谈及的话题,连忙合上书,绕到杨威利的身旁坐下,轻拍他的背说:“我很抱歉,我不该说这个。”

“这不怪你,你事先并不知道。”杨威利摇摇头,“母亲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她并没有太多印象,父亲是在半年前遭遇了坩埚意外事故,既然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哪里过圣诞节都差不多。”

先寇布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继续轻抚杨威利的背,两人同时陷入了沉默。华尔特·冯·先寇布,快做点什么,让他高兴起来——哪怕只有一秒钟,拜托你。一个声音在先寇布心里疯狂呐喊。忽然,他拉起杨威利的手,斩钉截铁地说:“走,我们去霍格莫德!”

“可是,我没有监护人许可——”杨威利显得有些犹豫。

“别担心,格兰芬多还有另外一条通往霍格莫德的路。”先寇布露出恶作剧般的笑容,“跟我来。”

先寇布牵起杨威利的手一口气从图书馆跑到格兰芬多塔楼前,报上进门口令,“Audaces fortuna iuvat.”

“哇,非常格兰芬多!”杨威利竖起大拇指。先寇布朝杨威利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示意他跟上自己。两人穿过公共休息室,走进格兰芬多男生宿舍的一个房间内。

“这是你的房间?”杨威利弓着腰,看着正钻进床底一通乱翻的先寇布。

“对。我的室友回家了,不会有人发现你来过这里。”

杨威利耐心地等先寇布翻了好一会儿,终于,他从地板上爬起来,摇晃着一块旧羊皮纸说:“看,霍格莫德的通行证。”

“哇,没想到你竟然有活点地图!”杨威利兴奋地叫起来。

“一位傲罗暂时借给我的——我在一件案子里帮他翻译了一些德语文件。”先寇布解释道,接着,他带着顽皮的笑将活点地图递到杨威利手上,“想试试吗?”

“当然,我在书里已经看过它的使用办法很多次了!”杨威利从口袋中掏出魔杖,轻敲羊皮纸说:“我庄严宣誓我不干好事。”

羊皮纸打开了,霍格沃茨变成一个个墨点在杨威利的手掌上铺开,先寇布用手指着一条通道说:“独眼女巫通道,从这里就可以去到霍格莫德。”

两人说走就走,在活点地图的帮助下,成功地避开人群,来到蜂蜜公爵的店中。五彩缤纷的糖果吸引了少年男女巫师,没有人注意到房间里多出两位从秘密通道中爬出来的少年。

“我们去哪儿?”杨威利问先寇布,后者神秘地说:“别问,跟我来。”

杨威利安静地跟在先寇布身后,穿过人声鼎沸的商店街道,又经过安静的巫师小屋,他们绕过一片白雪皑皑的小树林,来到一潭碧蓝的湖水边,洁白的雪映在透明的天空中,又折射到晶莹剔透的湖面上,即使是最伟大的巫师,也无法与自然这位造物主所创造出的魔法相提并论。

“这里真美。”杨威利由衷地赞叹道。

“等等,还有呢。”先寇布用魔杖对着天空划了一道弧线,一簇簇雪花从天而降,落进湖心。当雪花接触到湖面时,一个个光点从湖底升起来,在碧蓝的湖面上闪烁,彷佛跌落地表的银河星海。

“这些荧光鱼平时都在湖底生活,只有在下雪时才会浮到湖面上来,不过它们分不清自然雪花和人工雪花,我偶尔想看它们的时候就会用这招。”

“要我说,没有女孩能招架得住你这一招。”杨威利微微抬头,认真地看着先寇布,“浪漫大师。”

“别瞎说。除了你,我没给其他人看过这个。”先寇布有些急切地说,杨威利只是低头“噢”了一声,便岔到了别的话题上。

之后,他们搭起了帐篷,先寇布用新学的魔咒布下了边界——这样既能阻挡冬天夜里的寒风,也能让经过这里的其他人无法看到这顶小小帐篷。完成了这一切之后,他们躺进帐篷的睡袋里,通过帐篷的入口处观赏北半球冬天的星星——猎户座、天狼星、毕宿五……先寇布听杨威利一颗一颗地数着,记不清数到哪一个星座时便睡着了。

“你当时睡得非常沉,眼睛也闭得特别严实。”杨威利平躺在床上淡淡地说,“不过,毕竟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不记得也很正常。”

“不,不,我记得。我只是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事。”先寇布终于闭上了眼睛,他有点不敢看杨威利的表情。
“我当然记得,我的记忆力很好。”杨威利一如既往波澜不惊的声音敲击着先寇布的耳膜,忽然,先寇布又睁开眼睛,灰棕色的瞳孔机敏地转着。

“那么,你能不能运用你超群的记忆力,回忆一下最近可能得罪了什么人?”

杨威利苦苦思索了一阵工夫,继而遗憾地说:“真不记得,我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在宿舍和图书馆看书,基本没有社交活动——我没有得罪别人的条件啊。”

“你再想想,这个人可是恨你恨到要让你身败名裂,应该不会是一些生活琐事。”先寇布提醒道,“大部分带有明显恶意的犯罪,不是为名利,就是为仇恨,你会不会是在什么时候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却没有意识到?”

“嗯……有可能。”杨威利若有所思地说,“不过要真是这样,我就算会摄神取念,也没法左右别人的想法。”

“也是。算了,这么干想着也不是办法。先睡吧,明天去傲罗办公室看看林兹他们有没有找到新线索。”

“对,有做得到的事,也有做不到的事,想开点。”

要是做不到,你就要进阿兹卡班了,上点心吧杨威利。先寇布看着杨威利清澈的眼睛,他宁愿自己被噬魂怪连吻三遍,也不想让噬魂怪靠近杨威利一丁点儿。

“放心吧,会好的。”先寇布不知道是说给杨威利听,还是说给自己。

“我相信你。”黑暗中,杨威利的手背轻轻碰上先寇布的手背。


4.

“W-O-W!”

站在空旷的魔法部喷泉前,杨威利发出了一声拖长的惊叹。

“别告诉我你是第一次来。”先寇布好奇地看了杨威利一眼。

“当然是第一次,之前也没有什么非来不可的理由。”杨威利全然不顾先寇布惊讶的眼神,神色自若地欣赏起深色大理石墙壁上的花纹来,没看几块,便被先寇布拉离了现场。

“先查案好吗?以后你想看我天天带你来看,把你自己看成大理石都行。”

“这可是你说的,我记住了。”杨威利被拽得不得不小跑几步才跟上先寇布的步伐,仍不忘强调道:“我的记忆力很好。”

“放心吧,等这事结束了,你想来多少次都行,你要是不相信的话——需要立一个血盟吗?”

“那倒不用,我晕血。”杨威利朝先寇布吐出半截舌头,加快脚步跟在他身后进了电梯。

两人蹑手蹑脚地推开调查组办公室的毛玻璃门,一簇小小的银白色火苗悬在桌上规律地跳动,为烛光打着均匀节拍的,是来自办公长桌那头的两阵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杨威利定睛望去,是肩挨着肩呼呼大睡的两个人,一个只穿着一件白衬衫套毛呢马甲,另一个身着制服,背上又盖了一件样式相同但略显宽大的制服外套,一个人的头歪斜地枕着自己伸直的左臂,柔软的棕红色头发蹭在伙伴的右肩,另一个人则左臂弯曲,四根修长的手指停在伙伴的左手指尖前。

杨威利眨了眨眼,微微抬起头,用眼神和先寇布商量道:“我们在这儿等他们睡醒吗?”

“那倒不用。”先寇布露出神秘的微笑,走上前去,轻轻捏了捏布鲁姆哈特的右肩。

“卡斯帕……我再睡五分钟……”布鲁姆哈特嘟囔着,伸手勾住先寇布的食指摇晃。

“只要你松手,想睡多久都可以。”先寇布强忍住笑,就着布鲁姆哈特勾住的食指晃了两晃。

终于察觉到异常的布鲁姆哈特努力睁开眼睛,看清楚来人后连忙起身道歉:“我没想到是你——”话刚说了一半又像一只受惊的猫一样跳起来:“我怎么穿了两件外套?”

当然是因为有一件不是你的。先寇布刚想开口,只见一旁的林兹也像另一只受惊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主任!你不是说明天早上再来吗?”

“很遗憾,现在就是那个‘明天早上’。”

“啊——我睡了这么久!”林兹嚷了起来。

“对,睡了这么久,还没有被冻醒,真有你的。”先寇布机敏的眼睛弯成弧线,扫过林兹单薄的衬衫和背心,林兹显然被先寇布的眼神扼住了声带,在第三次欲言又止后,他咳嗽了一声,顶着滚烫的脸颊滑向门边。
“我——去给你们买咖啡!”

“记得给你的那杯加点儿冰,You're so hot, babe!”先寇布朝正消失在门外的身影喊。

杨威利再也忍不住,一只手扶着桌沿笑出声来。


“我们在人事处查了杨教授的履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30分钟后,布鲁姆哈特将几份文件在办公室中央悬浮排列开来,先寇布迅速而仔细地掠过文件上的信息,再次确认文件上的信息——杨威利,男,28岁,毕业于霍格沃茨的拉文克劳学院,20岁留校任教,八年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履历没有任何异常,唯一的异常是身旁的杨威利饶有兴味地看着自己档案上的照片大发感叹,“工作夺走了我的青春。”他撅着嘴,耸耸肩,试图做出追怀的表情。

布鲁姆哈特继续说:“工作记录也查了,平时没有违规记录,期末评教分数很高,学生在OWLs考试中的通过率非常高。”

“因为加班引发的报复性酗酒次数也非常高。”杨威利再次插嘴。

“我们还和霍格沃茨的教职人员谈了话,”林兹端起面前冒着热气的咖啡杯喝了一口,接着补充道:“绝大部分人表示,杨教授平时不太爱参加社交活动,但为人友善,向他求助总会得到热心的帮助。虽然看上去有nerd的嫌疑,但冷不丁讲出来的笑话很好笑——总而言之,杨威利教授,除了偶尔会喝倒在伦敦市中心的酒吧中,不得不让他的麻瓜好友拉普一家深夜驾车送其回霍格沃茨,和几次因为即将迟到在旋转楼梯间狂奔吵了画像们的懒觉之外,他完全算得上是霍格沃茨风评最好的教授之一。”

“这么说吧。”布鲁姆哈特补充道:“基本上,所有接受谈话的人都表示,杨威利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人。”

“等等。”先寇布高度机敏的雷达搜索出了一个疑点,“你说‘基本上’,也就是说,还是有人不欢迎他?”

“那当然,有一半的人能喜欢我就已经很不错了。”杨威利在一旁认真地补充。

“是这样的,当我们按照杨威利的人事关系网逐个询问时,有一位同学院的老师说自己还要开会就先离开了,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对杨威利的态度。”

“这名老师的姓名是?”先寇布问道。

“安德鲁·霍克,霍格沃茨的草药学教师。”林兹翻开文件再次确认,“也是拉文克劳的学生,比杨威利低两个年级,以全优的成绩留校任教。”

“课业表现很优秀嘛。”先寇布在记忆中努力寻找关于安德鲁·霍克的姓名,却一无所获,虽然这个霍克是全优生,但格兰芬多首席风云人物华尔特·冯·先寇布显然对母校的考试排行榜并不在意。他顺口问杨威利:“你和他来往多吗?”

“当学生的时候经常听到他的名字,一起开过几次级长会议,工作以后反而没再交流了。”

“没有交流不等于没有矛盾,你无意中抢了他的女朋友也说不定。”先寇布努力在不那么刻意的情况下偷瞥杨威利的眼睛。

“抱歉,我没有交过女朋友。至于他有没有无意中抢过我尚未谋面的女朋友,我就不知道了。”

“男朋友呢?”

“抱歉,也没有。”杨威利在不经意间将头扭向另一边,“我不像你,随时都有成打的恋爱可以谈。”

“别把我说得那么不堪,我——”与先寇布的脸部温度一起升高的,还有他说话的声调。林兹见状,忙摆手打断两人的对话。

“两位,在这个时候就不要打关于恋爱和性向的辩论赛了,别忘了结案期。”

在林兹的提醒下,两人终于又将对话的重心放回到案件上来。忽然,先寇布想起了什么,扭头问布鲁姆哈特:“霍克说他要去参加什么会?

布鲁姆哈特向笔记本再确认了一次,答道:“拉文克劳学院新任理事就职会议,昨天下午两点有一场理事会议,我们确认了拉文克劳学院11月1日发出的公告,安德鲁·霍克确实在会议的参会名单上。”

“草药学教师……倒是一个能搞到流液草和两耳草的好职位。”喃喃自语的先寇布回想起在霍格沃茨的走廊上与血人巴罗的谈话,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有必要再查一查这个人。”


“我有一个问题。”

霍格沃茨的走廊上,杨威利皱着眉头问先寇布:“在撬开别人的办公室门锁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敲门?”
“噢,你说得对。”先寇布恍然大悟收起魔杖,“抱歉,平时出任务不怎么见活人,习惯了。”随后,他上前敲了敲面前年代久远的木制暗纹门,两人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门却丝毫没有要打开的意思。

“看来还得靠撬锁。”先寇布重新从兜里抽出魔杖,被无声的开锁咒击中的门锁失去功效,门轻轻开出一条缝,先寇布一手掌着门把手,斜靠在门框上,说:“一起去看看?”杨威利看了看所身处的这条随时可能有人经过的走廊,只好跟着先寇布走进了房间。

进入霍克办公室内部,两人立刻感到几十股视线向自己射来,在弄清楚视线的源头后,连向来不愿意对他人发表意见的杨威利也忍不住说道:“太夸张了。”

“是的,上一个在霍格沃茨这么干的人还是吉德罗·洛哈特,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先寇布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神态各异的安德鲁·霍克自画像,又拉开挂满礼服的衣柜门,用手指拉出几套闪着金光的礼服,瘪嘴说道,“在办公室弄一整个衣柜的礼服,亏他想得出来”。末了,他走到另一侧的书柜前,看着整齐摆放在书本前的奖杯和荣誉证书,说:“看来,他对自己的功名很在意。”先寇布机敏的目光在这些被擦得锃光瓦亮的金色小奖杯和证书上移动,过了一会儿,他像发现了什么,又开口说道:“但是,你看,这些奖杯和荣誉证书上的日期,最近的一个也是七年前,也就是说,他在从霍格沃茨毕业以后几乎没有任何新成绩。”说着,他拐了拐杨威利的手臂,说:“这点倒是和你完全相反——读书时几乎没什么名气,成年以后晋升速度却快得像坐火箭,没到三十岁就是教授了。”

“都是运气。”杨威利低下头谦逊地答道。

“你谦虚了,据我对你的了解,你远远低估了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是吗?”杨威利将自己转向先寇布,明亮的黑眼睛拽住先寇布的视线,说:“你说,我有哪些能力?”

先寇布用食指捋了捋下巴上不存在的胡子,认真地一一数来:“你有智慧,学习力强,脑子里总有数不完的新奇点子;有思想,看问题很深远;有正义感和责任心,总是在为弱者说话;最重要的是——”说到这里,先寇布的喉结动了动,“尽管吃了那么多的苦,你的内心却一直保持善良,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

“我……”杨威利明亮的眼睛波光涌动,“我没想到,我还以为——”

杨威利正想说下去,却被走廊上传来的一阵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打断了。“有人来了!”先寇布压低声音紧张地说,“快躲起来!”

杨威利四下张望,更加茫然地问:“往哪儿躲?幻影移形来得及吗?”

“不行,这么近距离的幻影移形,等于打开霍格沃茨的公共广播说‘有人潜入了教师办公室’。”先寇布一边说,一边四下寻找可能的掩体。走廊上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鞋跟在大理石地板上敲出的圆舞曲节拍此刻听在两人耳里,宛如日后以非法入侵罪接受魔法部审理时的法槌声。情急之下,先寇布一把拉开衣柜的大门,对着杨威利的耳朵说:“忍着点。”他刚用尽全力将两人硬塞进充满金粉和亮片的衣柜里,办公室的门就被打开了。

衣柜的空间有限,杨威利感到自己的头正枕在先寇布的手背上,他的另一只手此刻紧紧支撑着木制的侧板——为了保持平衡,并且不将他78公斤的体重全部压在他身上。柜门外的人蹬着响亮的脚步走进房间,在另一侧墙壁前停下来。他似乎打开了书柜门,一边哼着歌一边在整理什么,暂时没有要离开的迹象。半侧躺在衣柜底部的杨威利渐渐感到肌肉在抗议,而先寇布横在自己脸侧的手臂则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杨威利想了想,用尚未被压住的右手食指在先寇布的大腿外侧写起字来。

“你快撑不住了。”

先寇布花了足足一分钟才在脑袋里拼出杨威利的手指留言,轻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别逞强,我能承受得住。”杨威利继续写道。

先寇布咬紧牙关,看着身下的杨威利,仍然有些犹豫,一滴汗却不合时宜地从他的下颚滴落,划过杨威利的侧颈,紧接着,杨威利写下了第三条信息。

“相信我。”黑暗中,先寇布感到自己好像被捏了一下大腿。

先寇布终于让步了,他慢慢收回集中在右臂的力量,杨威利则用手肘撑起自己的身体接住他缓缓下落的上半身,再无声地躺回衣柜底部。在麻木了的右臂终于恢复知觉后,先寇布用右手食指在杨威利的锁骨之间艰难地写完一句话。

“要是我身体有什么变化,那是最正常不过的生理反应。”

漆黑一片的衣柜里,先寇布将脸一头扎进不知为何物的棉织品中,究竟是紧张还是绝望,他自己也难以分辨。相比起进退两难的自己,身下的杨威利倒显得更自然一些,他甚至将夹在两人身体之间的手掌抽出来,轻轻放在自己的腰侧。然而,这个约等于拥抱的动作让先寇布心底一颤,身体的温度不可避免地升高了。最糟糕的事真的发生了,命运女神果真爱开玩笑。他绝望地想,出去以后该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才显得自己不那么变态。突然,他卡在杨威利两腿间的右腿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触感和热度。

…………不会吧?

不会吧!先寇布差点叫出声来,为了证实心中的疑问,他试着挪了挪右腿,身下的杨威利似乎轻喘了一声,双手一把抓上自己的后腰。

“抱歉,生理反应。”

杨威利在他的后腰沟上缓慢地写道,心脏正跳着回旋踢踏舞的先寇布只好双手攥紧周围的棉布料。酷刑,真是酷刑,全天下的酷刑也比不过现在。先寇布心里想着,又有一滴汗珠掉下来。时间、空间,和先寇布小腿的知觉一起消失了,此刻,在他的世界里,除了杨威利手指在自己后背轻微的摩擦声,和他吐在自己耳边的呼吸声,其他的所有感官仿佛都消失了。他无能为力地任凭那朵玫瑰色的火苗如燎原之势在心房里蔓延,在他体内徒劳地旋转回荡,他感到杨威利似乎将脸转向了他,呼在他脖颈上的温度更热了。然而为了不让柜门外的人心生疑窦,两人只好继续保持这个姿势奇怪的拥抱,直到关门声再次在耳边响起——安德鲁·霍克终于走了。


重见光明时,先寇布终于领悟,比衣柜中的紧张更令人崩溃的,是经历了衣柜中的紧张后,仍要在爬出衣柜后与对方四目相对。他坐在衣柜的底部,用手掌遮住半张脸,声称自己腿麻,要杨威利等他缓缓,后者反而显得不以为然,在先寇布身边坐下,轻拍他的肩,说:“生物本能,别太在意。”

先寇布强作镇定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十分需要一个可以转移二人注意力的话题。终于,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话题。

“他刚才回来,好像把什么东西放进了书柜。”

“好像是,而且,他的心情似乎还不错。”杨威利的脑海里出现一刻钟前在衣柜外盘旋的不成调的歌声,“多亏他专心哼歌,没注意到这里的异常。”

“你说得对。”先寇布的双腿终于恢复了知觉,他站起来向前走去,双手拉开书柜门,说:“让我们也来分享他的快乐——看看他到底把什么东西放了进来。”说罢,他灰褐色的眼睛又恢复了狼一般的机警,在书柜的各个角落来回扫描。当尚未发现异常的先寇布准备再来一遍扫描时,杨威利用食指指向一本有些年头的《魔法史》,说:“这本书刚才是正着放的,现在它倒过来了。”

先寇布惊讶地扭头看向杨威利,语气中带着赞叹:“你怎么做到的?”

“我说过了。”杨威利轻轻地笑了,说:“我的记忆力很好——包括图像记忆力。”

“有兴趣来傲罗办公室做侦探顾问吗?我保证你成为魔法世界的大侦探波洛。”先寇布向杨威利眨着期待的眼神。

“那谁来做我的亚瑟·黑斯廷斯?”杨威利一本正经地抬头问先寇布,后者顺势将右手抚上左胸腔,向杨威利鞠躬道:“你看智勇双全的在下如何?”

杨威利笑出了声,说:“你比黑斯廷斯机智多了。”说罢,伸手将书架上的那本《魔法史》拿在手中。不一会儿,他又开口道:“你还在看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直在看,甚至有几本还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要我给你背诵几段吗?”

杨威利摆摆手,说:“改天吧。”然后,他将手上的《魔法史》递给先寇布,问道:“你要检查这本书吗?”
“当然。”先寇布接过书,数百张旧得发黄的书页被翻得沙沙作响,忽然,一张对折的纸飘落在两人脚下。先寇布捡起来一看,是一份盖上作废章的文件,内容是拉文克劳学院新一任理事会成员候选人名单。他迅速浏览完全文,然后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问杨威利:“你知道,你本该是拉文克劳学院新一任的理事会成员吗?”

“当然不知道。”杨威利扫了一眼文件中的会议时间答道,“不然我还得用呆在拘留所实在走不开的理由向院长请假呢。”

“你可长点心吧,杨。”先寇布不禁提高了声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有人为了让你无法参加昨天的理事会议,不惜让你背上故意伤害的罪名——而这个怀着纯粹的恶意的人,极有可能就是这间办公室的主人。”

“可是,他自己也在名单上。”杨威利指着名单的最后一个名字说,“即使不排除我,他也已经是理事会成员,何必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我想,他这样做的理由,也是这份文件被放在这里的原因。”先寇布轻拍杨威利的肩,“杨教授,你是我见过的最正直的人,但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不是,有的人为了得到权力和地位,就会成为变态。”
“你是说,安德鲁·霍克他——”

“对,我是说,安德鲁·霍克极有可能患上了某种精神疾患,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症。”先寇布进一步追问道:“你想,已经作废了的文件,本应该毫无用处,留下来被人发现还可能成为重要证据,他为什么要冒险收起来?”

杨威利真诚地摇头。

“我的想法是——如果他并不是为了‘藏匿’,而是为了‘收藏’呢?作为某一种胜利的证据。”先寇布上前一步,双手用力捏住杨威利的肩膀,“你太直率了,像他这样的人,学生时代是所有人追捧的绩优生,成年后却连你的脚扬起的灰尘都赶不上,好不容易进了学院理事会,却又排在你的后面,我猜他心里一定很怨恨你吧。”

“就算他恨我,但至于去袭击一个无辜的学生,还放出黑魔王标志吗?”

“这样的人阿兹卡班里多到能办一场加长版摇滚音乐会,对于这样极端自我中心又长期沉浸在成功幻想中的人来说,他们并不会有什么同理心,他人在他们眼里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先寇布打开笔记本,在脑海里把所有线索串联起来,“我的推理是,安德鲁·霍克是一个极端的自恋狂,因对自己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你——心生嫉妒和怨恨,利用自己草药学教师的职务之便,制作了复方汤剂,假扮成你在黑魔法防御术教室里袭击了安妮·威廉姆斯,这样,轻则使拉文克劳学院取消你的理事会候选人身份,重则可以让你获罪。这样,他便可以继续维持自己对成功的幻想。”

杨威利听完不由鼓起掌来,说:“优秀的演绎法,但是,没有证据的推论无法说服法庭的法官——现在并没有能证明霍克和这件事有关的直接证据。”

“是的,我们需要一个不容争辩的铁证。”先寇布灰褐色的眼珠转了几转,然后,他带着神秘的表情对杨威利说:“想和我一起来场大冒险吗?”

下一章


银英丨先杨丨有求必应 5


前四章

5.

“想和我一起来场大冒险吗?”

杨威利看着眼前的先寇布,上扬的剑眉掩饰不住的兴奋,彷佛一个在愚人节兴致勃勃要给老师挖陷阱的调皮学生。

“来都来了,还能中途退出吗?”杨威利也露出同样调皮的表情,“我们去哪儿?”

“别问,跟我来。”先寇布拉起他的手,两人的身影“咻”的一声从霍克的办公室里消失了。一番时空扭转后,两人重新回到魔法部正厅。杨威利跟随走在自己前方半个身子的先寇布迈进通往二楼的电梯,随后走进傲罗办公室最深处的一个房间。进门前,杨威利瞥了一眼办公室门口的名牌,身着巫师袍的先寇布的半身像抱着手,意味深长地凝视着他的眼睛。

杨威利坐在傲罗主任办公室的棕褐色牛皮沙发上,看先寇布蹲在一盆护法树前,对着乳白色罗马式花盆的边缘敲了三下,一只护树罗锅轻巧地跳了出来。紧接着,他握住护法树的根部将其连着土块拔起,另一只手从花盆底取出一个黑色布袋掷给杨威利。杨威利接住布袋,解开袋口的抽绳,一件泛着神秘光泽的黑色丝绒斗篷出现在眼前。他用手摩挲斗篷的布料,带着不敢相信的兴奋说:“这是——”

“隐形衣,上一届主任在他的倒霉小儿子闹出一系列事件后,自愿秘密捐赠给魔法部傲罗办公室。”先寇布朝墙上相框中那个有着闪电伤疤的中年男子颔首行礼,“感谢大公无私的波特。”杨威利显然被他逗乐了,眼神更加明亮起来,像个刚拿到生日礼物的小孩一样问:“我可以试试吗?”

“当然。”

先寇布刚说完,沙发上的杨威利就消失了,只听沙发上空传来一个声音:“你看得到我吗?”先寇布觉得此情此景十分有趣,强忍住笑意说:“当然看不见,但是沙发上有你的屁股印。”

话音刚落,皮沙发上凹陷的印记不见了,过了一会儿,从左前方传来一个声音。

“这样呢?还知道我在哪里吗?”

“我是个傲罗,可以听声辩位。”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了,房间里看上去就像从来没有来过第二个人,先寇布环顾四周,像一只丛林中狩猎的豹,不动声色地嗅了嗅周围的空气,梧桐、湖水和羊皮纸,他在心里默念,然后朝房间的东北角走去,谁知伸出手却扑了空,他又循着气味移动的方向走去,又只抓住空气。如此三番,连续失利让先寇布更加来劲,他从猎豹变成了狮子,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次一定要抓住!先寇布暗下决心,忽然,他猛地回过身,朝右后方扑去。

“找到了!”先寇布用身体压着一团透明的物体,得意地扯开隐形衣的布料,正努力憋笑的杨威利终于忍不住,抱起肚子在地板上咯咯地笑出声来,先寇布见状也笑起来,两个人就这么在地板上互相笑了一会儿,直到先寇布意识到——自己自始自终都坐在杨威利的大腿上,才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但愿没暴露,先寇布想,考虑到此刻的杨威利也正笑得满脸通红,应该不会想太多。

“好玩吗?”先寇布把坐在地上的杨威利拉起来。

“嗯。”杨威利依然在笑,他用力地点点头,“高峰体验。”

“先别下结论,我向你保证,这绝不是今天最刺激的事。”说罢,先寇布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心脏。


“我进来了噢——感觉怎么样?”

“等等——别——别那么急,我还没准备好。”

“没关系,你慢慢来……现在呢?”

“我——我弄好了,进来吧……不,不用担心我,我能适应,再进来一点……”

“准备好了吗?”先寇布掌住杨威利的腰。

“准备好了,动吧。”杨威利确定地回复。

“一、二、三——”

一团透明的物体缓慢地从楼梯间挪到霍格沃茨教师公寓的走廊上,再缓慢地移动到一扇镶金条红木门边。
“东西准备好了吗?”先寇布朝杨威利的耳朵里悄悄吐着气。

杨威利点点头,右手亮出一张便利贴大小的透明软塑料片,根据先寇布半小时前紧急开设的傲罗专业技能入门讲座,杨威利需要在安德鲁·霍克下午出门上课的瞬间,将软塑料片卡在锁片上。“冷静、勇气、细心、毅力,最后——绝对的信任。”先寇布双手用力地捏住杨威利的手臂。

两个人身体重叠地挤在隐形衣里,贴着墙静静等着,杨威利乱糟糟的头发挠得先寇布的鼻头有些痒,他试着在打喷嚏的欲望变成现实前将脸挪开一点。斗篷内留给他活动的空间并不大,他只好尽量将自己和杨威利的脑袋错开,却不小心将嘴唇贴上了他的耳廓。虽然只是一瞬间,先寇布仍感到身前的杨威利倒吸了一口气,他刚想道歉,却听见了门锁打开的声音——安德鲁·霍克身穿黑色戗驳领米白色西服套装,手提黑色压纹皮包走了出来,正当红木门即将合上的间隙,杨威利用见缝插针的敏捷将塑料片卡进锁舌与锁片之间。更幸运的是,霍克顺手带上门后便没有回头,径直走向走廊的尽头。待他的脚步声在楼道中渐渐消失,先寇布伸手将门打开一条缝,两人一前一后迅速地闪进霍克的家中。

不出二人所料,安德鲁·霍克的家就是他的另一个个人博物馆,先寇布省下对客厅中的霍克镀金半身像评论的时间,和杨威利分工合作,杨威利去书房,他则去卧室寻找线索。先寇布把衣柜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再沾上一身金粉亮片一无所获。他又打开床底的几个抽屉,里面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杂物和一个小坩埚,先寇布拿起干锅,一股介乎于草药和氨气之间的味道冲进他的鼻腔,他被呛得捂住鼻子干呕了几声。等他恢复过来拉开另一个抽屉,伸手在一堆说不上名字的药草中摸索,忽然触到了一个冰凉的金属物件,他拿起来一看,是一个银制便携酒壶。先寇布拧开瓶盖,一股复方汤剂的残留气味扑鼻而来。他的嘴角露出胜利的笑意,起身准备将新发现的证物和杨威利分享。

当他转过身来时,眼前的景象却像摄魂怪一般扼住了他呼吸——安德鲁·霍克一只手捂住杨威利的嘴,另一只手握住魔杖对准他的脖子,狭长的眼睛发出危险的光,直直盯着先寇布。

“还好我今天忘带笔记本折了回来,不然我可就错过了最重要的访客——把魔杖交出来。”

“什么?我没明白,什么魔杖?”先寇布试图拖延时间,却激起了霍克更多的愤怒,他青筋毕露地朝先寇布吼道:“你的魔杖,交出来!别想耍花招,夺命咒是没有反咒的!”

霍克握住魔杖的手激动地一抖,几束白光从魔杖头部迸出,其中一束擦过杨威利的侧颈,划出一条血痕,他抿住嘴唇,双眼紧闭——看上去真的很疼。

“别冲动,有话好好说。”先寇布举起双手,刻意将魔杖以水平方向夹在右手手指间,“你不过来我怎么交给你?”

“你以为我傻吗!当然是你扔过来!”霍克此时的表情狰狞而扭曲,为了不激怒他,先寇布只得将手中的魔杖扔到霍克脚边。杨威利锁紧眉头,睁大眼睛看着他,彷佛想说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

“哈哈,像你这样的人,傻就傻在总要坚持什么正义和人道。”霍克的笑变得愈发狰狞,然后,他将手中的魔杖对准了先寇布。

一束红光闪过,先寇布失去了知觉。


五百英里外的伦敦市区,太阳正准备落山,街上的路灯尚未亮起,整个城市显得灰蒙蒙的。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片深红色砖墙之中,嵌着一家白绿相间招牌的小咖啡馆。在落地玻璃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林兹和布鲁姆哈特凑在一起的头在现代风格的窗花下若隐若现。

“我还是有点担心……”布鲁姆哈特双手握住马克杯,“还有十分钟才下班……”

“放心吧,我们的主任虽然喜欢从背后突然出现,但还没有道德堕落到在这个点查岗。”林兹说着,伸出右手覆上布鲁姆哈特的左手背,见对方没有拒绝,他便伸出食指轻轻挠了挠他的手腕内侧,只见布鲁姆哈特的手突然颤抖了起来。

“怎么,不喜欢?”林兹有些担心地问,布鲁姆哈特依然没有回话,而是闪着膨胀的瞳孔,指向自己斜前方的落地玻璃窗。林兹疑惑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后看去,继而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此时此刻的他最不想见到的画面。

“你怎么来了?!”


先寇布足足努力了三次才将彷佛灌了铅的眼睛完全睁开,有几缕额前的头发失去了本来的造型,正戳在他的睫毛根部,他想用手拨开,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他的手被手铐铐住了。更绝望的是,身后紧贴着自己的,还有一张同样的折叠座椅,和用同样方法铐住的杨威利——准确来说,他俩的手被两副手铐交叉着拷在了一起。

“你醒了?”杨威利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比平时的音量小了很多,像是刻意压低了声音。

“我们在哪儿?”先寇布四下张望,只看到一扇被关上的窗户,从窗外的景观来看,他推测自己应该在一处很高的地方。当终于回忆起醒来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后,他连忙问:“霍克呢?”

“天文塔,你应该没来过这里——这是给nerd和失恋之人准备的地方。”杨威利说,“我醒来时就没见到霍克。”

“我很抱歉……”先寇布懊恼地说,“我应该走在你后面,这样我就会记得反锁房间门——这是我查案的习惯动作。”

“别说这些,明明就是我太粗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别人搞到了头发,还从没有关门的习惯。”杨威利诚恳地说道。

“这不怪你,你本来就不应该被要求做这些,而我——明明向你保证了要保护你的安全……”

先寇布还没说完,杨威利却打断了他。

“别这么说,别,如果有得选,我最不愿意是你陪我困在这里。其实我在拘留所的时候就想过会不会见到你,但我又觉得不会这么巧,可偏偏就是那么巧,真的是你,我……”杨威利停了下来,听声音好像是喉头哽咽了一下,他被反剪着的手摸到先寇布的,勾住其中几根手指,先寇布的心脏彷佛被车轮碾了一下,他也用力地勾住那几根细瘦的手指。

“你什么?”先寇布小心翼翼地问,虽然他的理智告诉他,此时此刻他的心脏不应该因为这样的原因扑通狂跳,但——去他的理智,为了他别说做罗密欧,做卡西莫多他也愿意。

“我……其实……那个……我——”

杨威利的话被木门的开门声打断,安德鲁·霍克带着一脸扭曲的笑,提着一桶液体走了进来。是煤油。先寇布堪比警犬的鼻子立刻拉响了警报,他扭头看了杨威利一眼,对方显然也嗅到了这股极其危险的气味。

“看来你们俩都醒了,正好,我还担心你们直到谢幕都还在睡,那就太遗憾了。”霍克将煤油桶放在门边,对着两人说。

“手铐加煤油,你很聪明嘛,不愧是全优生。”先寇布讽刺地说,霍克彷佛只听进了最后三个字,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说:“你以为我会这么傻,用全身束缚咒,然后再让你施破解咒吗?”

“你的目标是我,放了他吧。袭击魔法部官员的量刑比袭击学校教师重多了,何必呢?”杨威利的语气一如既往地不带一丝波澜。

“你以为我会袭击他?”霍克突然爆发出一连串笑声,“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可是拉文克劳学院理事,我怎么会做这样自毁前途的事?要袭击魔法部官员的人当然是你杨威利了!”霍克从怀中摸出杨威利的雪松木魔杖在二人面前挥舞,“为了让你们死得明白,我就大致说明一下你们的结局吧——傲罗先寇布将畏罪潜逃的杨威利追到了天文塔,被困兽犹斗的杨威利残忍杀害,当杨威利点燃煤油准备毁尸灭迹时被我发现并阻拦,在打斗中,杨威利不慎跌进火场死亡。而我,将作为和罪犯英勇对抗的楷模在散学典礼上接受学校的表彰。”

“非常完美的计划,要不是我的手被铐住,我都想为你鼓掌。”杨威利继续用淡然的语气说。

“那——等等,” 先寇布插进两人的对话,“既然我都要因公殉职了,可以让我最后说几句话吗?”

“说吧。看在巫师世家先寇布家族只剩下你这么一个后人的份上,有什么遗言尽管讲,只是,别想在我眼皮底下耍花招。”霍克的眼神冷酷而凶狠。

“没什么花招,我只是想坦白一个放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先寇布清了清喉咙,开始说:“杨威利——其实,我还在霍格沃茨当学生的时候就被你深深吸引住了。痴迷、爱慕、敬佩,我无法将自己的目光从你身上挪开。毕业以后,我以为距离和时间会冲淡这份感情,但是我错了,在重新见到你的这两天里,我对你的感情甚至比从前更强烈,我想亲你的额头,想吻你的嘴唇,想和你在傲罗办公室的沙发上来一次痛快又刺激的办公室性爱。”先寇布一面说,一面伸手握住杨威利颤抖的手,“噢对了,天知道在你家的那天晚上我有多煎熬,我好想抚摸你贴在枕头上的头发,把你的手贴在我的胸口上,听一听我的心脏跳得有多厉害。也许现在不是讲这句话最好的时机,还可能显得有些变态,但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所以,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

“啧——啧——啧——”霍克一边从嘴角发出不屑的声音,一边拖长节拍地鼓着掌,“多么感人的爱意,如果我用这个情节写一部爱情悲剧,说不定能在科利瑟姆剧院上演呢。谢谢了学长,为此我就特别为你默哀一分钟吧。”说着,安德鲁·霍克戏剧性地以哀悼的姿势闭上了眼睛。

“别怕,记得我的话。”先寇布捏了捏杨威利的手指,轻声说,后者同样柔和地“嗯”了一声。

一分钟过去了,霍克重新睁开眼睛。

“时间已经耗得差不多了,我还得回去准备明天的早课呢——你那么痴情,我就不让你立刻死吧。”说罢,霍克将杨威利的魔杖对准先寇布。

“crucio!”

不,不要是现在!杨威利绝望地闭上眼睛,一滴水珠滑落他低垂的下颌。

尽管霍克的声音尖细又响亮,然而,那支雪松木魔杖却没有任何动静,连半点火花都没有冒出来。霍克显然也对当下的状况不明就里,他举起魔杖,又施了一遍钻心咒,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应。

“我以为你早就知道了,谁知道你竟然这么迟钝。”先寇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你难道没有疑惑过,为什么11月1号的晚上,在黑魔法防御术教室,你击昏了杨威利,用早些时候偷走的他的魔杖准备伪造现场时,却没有办法放出黑魔王标志?或者,我这么说吧,你难道没有疑惑过,以你的魔法和这根属于当代最优秀巫师之一的魔杖使出的神锋无影,怎么竟然不能让一个十三岁少女当场死亡?”

“你在说什么!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杨威利根本就不是什么优秀巫师,也不配在学生和学校里享受这样的声誉!”霍克的脸上青筋暴起,先寇布想,现在不需要膨胀咒他也能飞起来了。

“因为我的魔杖杖芯是独角兽尾毛。”杨威利插话道。

“什么?!”

“独角兽尾毛,睿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魔法稳定,受到很多研究型巫师的钟爱。但能被独角兽尾毛的魔杖选中的巫师却并不多,因为这类魔杖会抵抗黑魔法。因此,在你用杨威利的魔杖向安妮·威廉姆斯发射神锋无影时,魔杖主动减弱了魔法的效力,后来更是拒绝放出黑魔王标志,于是你不得不用自己的魔杖放出黑魔王标志——所以,如果检查你的魔杖,我想一定会出现相应的咒语。《巫师宪章》第379条修正案明文规定,不允许任何个人、团体、政治组织释放出黑魔王标志。安德鲁·霍克,你将面临故意杀人未遂罪和反巫师和平罪的起诉,你将在阿兹卡班安度晚年——你的职业生涯、你的人生都将永远与荣耀和光明无缘。”
“闭嘴,你给我闭嘴!”霍克的双眼放出血腥的红光,他的五官挤成一团——这副模样,已经难以称得上像一张人脸了。他一把掏出自己的魔杖,朝先寇布嚷道:“只要你们死了,就没有人想到来检查我的魔杖,我——”

话音未完,窗外忽然闪过一只半透明的物体,甩下一束耀眼的白光,一个声音通过扩音咒传上塔楼。

“安德鲁·霍克,我们都知道是你干的了——噢,‘我们’指的是霍格沃茨和魔法部,放下魔杖出来吧,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林兹到了!”先寇布的神情振奋起来,与此同时,身后的杨威利轻轻喊了一声:“总算好了!”

急急忙忙站在窗边打探地面情况的霍克还没看到地面,就被从座椅上一跃而起的先寇布扑倒在地,一把抢过他手上的两根魔杖扔向不远处左手腕上还挂着一只没来得及开锁的手铐的杨威利,后者以空前的敏捷接住这两根魔杖。

“带着魔杖去找林兹,快!”

杨威利向先寇布投去确认的眼神,拔腿就往门边跑。

“谁都别想走!”

一把闪着寒光的小刀刺向先寇布的脸部,后者躲开了偷袭,却失去了平衡,身体在地板上翻滚了一圈。霍克趁此空隙取出身上的第三根魔杖,向先寇布施了一个障碍咒,紧接着,又用火焰咒点燃了煤油桶,火势迅速封死了天文塔唯一的出口。杨威利见势,迅速转身将霍克的魔杖准确地抛向窗外,说:“无论如何,起码魔法部会知道究竟是谁放出了黑魔王标志,人要学会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

霍克四顾眼前的景象,熊熊燃烧的火焰四下窜升,短暂失去行动力的先寇布仍在艰难地挣扎,只有他和杨威利,一人一根魔杖,面对面地站立着。

“真是决斗的好地方。”霍克发出几声狞笑,“现在这样,更好。”

“我热爱生命,并没有什么兴趣要抛弃生命和你决斗。”杨威利诚实地回应道,“况且,如你所见,我手上的魔杖使不出什么高深的黑魔法。”

“你没有选择,杀了你,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我得让这个世界恢复正常!”

说罢,安德鲁·霍克举起魔杖,一句令所有巫师胆寒的咒语挟着阴森的绿光射向杨威利。

“Avada Kedavra!”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伊谢尔伦杀人事件


成人级,未满十八周年请不要点击阅读。丨全文25000字,阅读时间大约一小时。丨不入流侦探故事丨我只是觉得他们刚登上伊谢尔伦闲得慌想给他们找点事做。

1.

波布兰睁开了眼睛。

他将手摸索着伸出被窝,想要关掉床头那个用重复的单音吵醒自己的罪魁祸首,正当他为意识不清的右手迟迟够不到床头闹钟而烦躁时,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下方传来一阵扭动,紧接着,一双手环上他的后颈,将他像西西弗斯那么努力才抬起来一点的身体又拉回到床上。

“别关。睡过了就赶不上今天的早餐了。”波布兰身下搂住他的金发青年用带着睡意的温柔声音说。

“高尼夫,整个伊谢尔伦除了你不会有第二个变态会在休战期还把早上的闹钟设到六点。”波布兰咬牙切齿地说,为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咬了高尼夫的下嘴唇一口,对方则用悠闲的语气回敬道:“这只是为了能比别人多享受一小时的和平时光而做出的小小努力。”

“外面天都还没亮,这多出来的一小时能干什么?”波布兰撅着嘴,侧脸枕在高尼夫的锁骨上,一只手指在高尼夫的喉结上轻轻扫着圈。高尼夫接收到来自波布兰指尖的触感,侧过身面向波布兰,一只手掌意味深长地抚过波布兰的后背、腰间、最终滑向他的大腿,蓝宝石一样的眼睛深切地注视着波布兰,“这得看你怎么想了。”

波布兰因高尼夫的动作发出享受的声音,他快乐地吻上高尼夫的喉咙,说:“我和你想的一样。”得到确认的高尼夫轻轻笑了一声,抱住波布兰翻了个身,跨坐在平躺的波布兰上方,一连串的吻欢快地经过波布兰的额头、鼻尖、耳垂、嘴唇、脖颈、锁骨……两人的呼吸都渐渐急促起来。

                                    *                                                          *

当高尼夫的通讯器铃声第三遍响起时,手指正插在高尼夫柔软的金色卷发里快乐地颤动的波布兰发出一声沮丧的低吼,将身体重重砸回到床上喊道:“到底是谁!到底是谁会在早上七点不到就给别人打电话!”

高尼夫停下动作,用手背擦了一把嘴,爬向床头柜拿起通讯器,在低头看清屏幕上显示的来电者姓名后,他赶在波布兰抄起手抢过通讯器之前就按下免提键说:“你好,卡介伦少将。”

前一秒还在因为动作没快过高尼夫而闷闷不乐的波布兰听见是卡介伦,立刻腾起来凑到高尼夫的通讯器边上听起来,通讯线路那头的卡介伦用听上去似乎有些紧张的语气说:“高尼夫少校,临时居住区发生了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我和杨威利需要你的帮助。”

高尼夫听完,果断地回答:“马上就到。”

正当高尼夫准备切断通讯信号时,卡介伦又补充道:“带上波布兰一起来。”

高尼夫放下通讯器,和波布兰交换了一个好奇的眼神,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                                                          *

半小时后,波布兰和高尼夫来到伊谢尔伦要塞的临时居住区。这块区域原本是要塞的一块闲置地,同盟和帝国商定交换战俘后,为给要在伊谢尔伦停留四天三夜的归国战俘们提供临时居所,卡介伦和他的部门连轴转了一个月才终于在这块闲置地上用轻质建材准备好临时宿舍区。因为在四天之后就会拆除,建筑群本身没有什么美感,只是像一个个火柴盒一样竖立在平地上。

波布兰和高尼夫来到卡介伦给的地点——位于宿舍区西北角最里面的宿舍楼前,一群人围在警戒线外,惶惶不安地讨论着眼前发生的事。波布兰像跨栏运动员一样轻巧地跨过警戒线,三两步跃到背对他并排站立的卡介伦和杨威利面前——卡介伦双手叉腰盯着自己的前方,而杨威利眉头紧蹙,似乎在解一道很难的数学证明题,紧随其后的高尼夫沉稳地用手掀起警戒线,也走了过来。

波布兰正要开口,当他瞄了一眼眼前的地面后,也蹙紧了眉头——水泥地面上有一大块乌红的血泊,血泊上用标记粉笔圈出一个姿势扭曲的人形轮廓。

“这什么情况?”波布兰问。

“今天早上有人起来到阳台抽烟时发现的尸体,应该是从这栋楼的楼顶天台上摔下来的。”卡介伦回答道。

“失足坠楼?”波布兰想起,昨天是伊谢尔伦要塞为交换战俘仪式而举办的酒会,不管是驻守要塞的军官和士兵们,还是终于归国的战俘们,大家都敞开了往肚子里灌酒——当然,他和高尼夫也喝了不少。波布兰想起昨天终于喝多了后的高尼夫和平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觉得十分可爱,然而当下血腥的气氛将他的思绪从酒会拉了回来。

“宪兵队是这么说的。曾经的战俘获得了自由的身份,也可能会面对更多的问题:财产、家庭、感情……未必就比在矫正区时的心理负担小,这几天宪兵队已经被发生在前战俘之间的纠纷和暴力事件搞得焦头烂额了。”波布兰表示赞同地点点头,高尼夫扭头看向卡介伦,他的黑眼圈比几天前更严重了。

“需要我们做点什么吗?”波布兰问道。

“宪兵队查问了住在这栋楼里的人们,昨晚没有人看见有可疑的人进入这栋楼,目前这个事件还是一起意外坠楼事故,”一直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杨威利终于开口,“但我认为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

波布兰和高尼夫一齐望向杨威利,后者继续说:“他自己的房间在一楼,不存在坠楼的可能。我又去天台看了一圈,天台的栏杆上没有脚印。”

“宪兵队怎么说?”波布兰问。

“宪兵队说,他可能是坐在天台的栏杆上,因为醉酒无法控制身体平衡而意外坠楼的。”杨威利说着,拧紧了眉头。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高尼夫思索了一会儿说。

“这就是事情说不通的地方。”杨威利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昨天下午我去便利店时碰到过他,他说他是17号随帝国的船队回来的,回来之后牙疼一直没有缓解,所以他向我打听了附近药店的位置,想去买一点甲硝唑。”

“什么?!”波布兰惊讶地嚷起来,“你是说他既服用了头孢类抗生素又喝了酒?”

“除非想自杀,否则没有哪个正常人会不知道这个常识。”高尼夫补充道,“不过一个真打算用头孢加酒精自杀的人,也没有必要再费劲爬天台了。”

“更重要的是,他还对我说,等他回到海尼森,他想去看看他的女儿。”杨威利看着不远处的景观山,若有所思地说:“一个期盼见到女儿的父亲,突然在即将归国前选择自杀,实在是很不合情理。”

“听上去杨提督认识这个人?”高尼夫问。

杨威利转过头来,抓了抓自己的黑色卷发说:“啊,对。他是我曾经的同事,林奇少将的副官——特里·汤姆森上尉。”

波布兰的嘴张大成一个“O”型,高尼夫也带着惊讶的语调说:“真是没想到……说不定这里面真有什么隐情,值得我们仔细查一查。”

一旁的卡介伦开口说:“前战俘们还没有正式归国,也还没有获得完整的同盟公民权,因此这个案件的管辖权现在只能在宪兵队。宪兵队倒是想快速结案,但他们更希望这就是一次意外,就算强行命令他们查,恐怕最后也只会上交和之前一样的结果,我这几天要安排舰队送两百万人去海尼森的事务,而杨威利作为要塞司令官进行调查目标实在过大,所以——”

“所以这时候就轮到亮闪闪星的名侦探波布兰和他的助手高尼夫登场了!毕竟之前的伊谢尔伦幽灵事件的解决,也有我们出的一份力!”波布兰咧起嘴打了个响指,技术性无视一旁的高尼夫斜向自己的不满眼神。

“不过你们得抓紧时间,”卡介伦提醒道,“后天早上9点30分你们就要随同杨提督出发去海尼森了,如果这真不是一起意外,那绝对是一个销毁证据的绝佳机会。”

“那也就是说我们还剩——”波布兰掏出通讯器查看现在的时间。

“50个小时。”高尼夫说道。

                                    *                                                          *

2.

“我们想先看看尸体。”高尼夫对卡介伦说,后者用眼神示意不远处一辆停着的医疗车说:“尸体还没运走,我去给他们说明一下,让你们先查看。”

有了卡介伦的帮忙,两人很快就被医院工作人员领进了医疗车。一具中年男性的尸体平躺在医疗床上,床头的标签上写着“特里·汤姆森,男,50岁”的字样,据工作人员介绍,尸检将安排在一个半小时以后。

“发现了什么?”波布兰收回停留在尸体上的视线,扭头问高尼夫。

“正面全是瘀伤,应该是面朝下摔到地上时造成的。”高尼夫的视线仔细地扫过尸体的每一处,“戴上手套,看一下他的背面。”

波布兰从兜里扯出橡胶手套戴好,和高尼夫合作将汤姆森的尸体翻了面。波布兰看着汤姆森的后背说:“除了一些皮外伤,没有明显的伤痕。”

“等等,你看这里。”高尼夫指着汤姆森两块肩胛骨下方的两条长约2到3毫米的伤痕说。

“这是什么?”波布兰凑近一点,认真观察两处细小的伤痕,“两点伤痕形状规则,大小相同,应该是人为造成的。这个形状和位置……有点像是被电击枪打中过。”

“你这么一说,确实很像。如果汤姆森在死前被电击枪击中过,这就不是一次简单的失足坠楼事件。”高尼夫说,“具体的尸检报告要10点才能拿到,这两个小时,我们先去做一点调查。”

                                    *                                                          *

高尼夫和波布兰跳下医疗车,现场聚集的人群和宪兵队已经陆续离开,两人进入宿舍楼顶的天台,在仔细检查了一圈后,高尼夫和波布兰确认了杨威利之前的调查——天台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在天台一无所获后,高尼夫和波布兰下楼来到汤姆森的房间,由于宪兵队并没有把这起事件认定为他杀,自然也没有封闭汤姆森的宿舍。门没有上锁,波布兰只好恋恋不舍地放弃辛苦想出来的三种撬门办法,直接扭动了门锁。

汤姆森的宿舍非常干净明亮,炊具和碗筷整齐地摆放在厨房的架子上,冰箱里只有两个苹果和一盒牛奶,客厅的茶几中央放着一个边角有几处磨损却十分干净的行军水壶,里面装了小半瓶矿泉水,卧室床上的被褥和枕头叠得棱角分明,整个房间没有烟或酒的气味。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是在临时居住区,高尼夫还以为自己身处一个现役军人的家中。

“战俘在恢复自由后难免会陷入不同程度的自我放纵之中,但特里·汤姆森却自律得像一个苦行僧。”波布兰站在汤姆森的床前,显得有些惊讶,他拉开汤姆森床头柜的抽屉,一个A6大小的软皮记事本出现在眼前。高尼夫见状,走过来和波布兰一起翻开笔记本,笔记本上并没有文字,只有一些日期和数字。

“这个格式,看上去像是账本。”高尼夫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叔叔的账本。

“如果是账本,那汤姆森做战俘的这几年可真是怪辛苦的。”波布兰望着记事本上的数字说:“你看这些数字,有增无减——数额虽然并不太多,但他确实一直在很努力地攒钱。”

“真是奇怪……战俘不像一般的罪犯,能确切知道自己的刑期,很多战俘有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监狱中度过,这么执着地存钱来干什么呢?”高尼夫正疑惑地说着,忽然听到外面的房间门锁扭动的声音。高尼夫走到客厅,一位身材偏矮,皮肤黝黑,脸颊瘦削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

“你们是来给汤姆森收拾遗物的工作人员吗?”中年男人问道。

“呃,是的!”波布兰将错就错,顺着中年男人的话回答道。“请问你是谁?”

“我叫蒂莫·林德曼,住在对面房间,汤姆森是我在矫正区时的朋友。”

“那么,林德曼先生,我们可以向你了解一些关于汤姆森先生的事情吗?”高尼夫连忙态度诚恳地提出请求。
“过来吧。”林德曼转身打开自己宿舍的门,让波布兰和高尼夫进了房间。

林德曼的房间内部的保持了和建筑本身一致的风格——简单得几乎只有实用功能,只是比起汤姆森的宿舍多了许多杂物。林德曼示意波布兰和高尼夫坐在长沙发上,自己坐进一旁的单人沙发里。

“我是在第五次伊谢尔伦攻略战时被俘的,到了矫正区后就和汤姆森分在同一个组里。他是一个稳重又正直的人,如果他没有被俘,现在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军人吧——只可惜他当时身为林奇少将的副官不得不随长官一起逃亡。唉,人生就是这样,就算明知道等待自己的是噩运,也未必真的能逃脱命运的玩笑。”

“他曾经和你提起过他的亲人和朋友吗?”高尼夫问。

“说过一些,但不多。他很早就离了婚,女儿由他抚养。他平时谈得最多的也就是他的女儿,他很喜欢说他女儿的有趣的事,每次说起时都会笑。”

“你知道他女儿现在在哪里吗?”

“他最后一次见她时她13岁,就在他出发去艾尔·法西尔前不久,那个时候他女儿还在海尼森上初中,和她的奶奶住在一起,现在嘛……我也不清楚。”

“那他平时有没有什么仇人?”

“仇人?说实话,很难想象他那样的人会有仇人。他的性格非常和善,即使在矫正区那样的地方也没有和人发生过什么冲突。”林德曼皱着眉,仔细地思索了一会儿,突然他想起了什么,又接着补充道:“不过昨天晚上酒会前,我在走廊上遇到他,他确实好像急匆匆地要出去见什么人。我问他是朋友吗?他有些紧张地对我说:‘去见一个老熟人,有一些事情需要解决’。我见他不愿多说,也就没有再多问。”

波布兰和高尼夫对视了一眼,波布兰问:“他之前提过有什么认识的人在伊谢尔伦吗?”

“我没听他说过。他人确实很不错,但我还是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奇怪。”林德曼将十指交叉的双手枕在小腹上,“矫正区的日子非常绝望,劳动的时候还好,一到晚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就全是还在国内时的记忆——甚至比当时经历时还要清晰得多,对我们来说,每一段躺在床上却还没有睡着的时间都是一次漫长的精神折磨。为了让日子不那么难熬,几乎所有人多多少少都会用赌博来找点刺激或者自我麻痹,但汤姆森从来没有加入过——一次也没有。和我们不一样,他一直都在攒钱。”

“真的?”波布兰和高尼夫对视了一眼,两人几乎确定了在汤姆森卧室发现的记事本就是他存钱的账本。

“对,我们生产的产品卖出去以后,监狱多少会给我们一些提成,好让我们更有劲头继续当苦力。大部分人拿到钱以后都会立刻挥霍掉,毕竟没有人觉得自己未来有一天真的能从矫正区里走出去,但他总是很仔细地存起来,问他为什么,他就说‘给我女儿存的’。当时我们都笑他还妄想着有一天能回国,可是现在……我们终于能回家了,他却死了。”林德曼说罢,沮丧地低下了头。

林德曼沉默了许久。高尼夫和波布兰见状,便与他告别,离开了房间。

“如果林德曼说的是实话,那汤姆森是他杀的可能就提高到80%了。” 在临时居住区的街道上,高尼夫一面走一面说。

“一个和善、稳重、自律、节俭的人,会有什么非被杀不可的理由呢?”波布兰双手插兜,困惑地晃着自己的脑袋。

“也许我们可以从昨天下午和他见面的那个人查起。”高尼夫说,“总之,我们得知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汤姆森在死前去见了什么人。”

“而且,很可能是一个他只有在伊谢尔伦才能见到的人,不然完全可以在归国的飞船上就见面。”

“无思虑无头脑的波布兰竟然开始思考了,真是生物界的奇迹!”高尼夫说着,轻车熟路地用左手挡住波布兰准备偷袭的手掌,“我们需要仔细筛查特里·汤姆森的履历。”

                                    *                                                          *

在人事部的办公电脑前,高尼夫睁大眼睛盯着显示屏,右手有节奏地滚动鼠标。随着身后自动门安静地打开,波布兰端着两个冒着热气的咖啡杯走到办公桌前。

“美式,给你的。”波布兰把其中一个咖啡杯放在高尼夫的左手边,“威士忌,给我的。”

“你为什么要在需要清醒的时候喝烈酒?”高尼夫终于将视线离开显示屏,表情严肃地扭头瞪向波布兰,才发现后者正摇晃着手里同样的咖啡杯朝自己坏笑,“放轻松,这只是一个被沉迷查案的爱人忽视的男人在千方百计寻求一点关注而已。”高尼夫无奈地笑了,伸出左手轻轻抚摸波布兰的脸颊以示安慰。波布兰将自己的咖啡也放在桌面上,顺势靠近高尼夫,借办公桌隔间的遮挡,弓下身吻了他的嘴角,问:“找到可疑的人了吗?”

“我在人事信息库里检索与汤姆森的履历发生过重合的伊谢尔伦工作人员和军人,一共有六个人符合条件。”高尼夫将电脑桌面上的六个视窗纵向排列,六份人事信息表出现在波布兰眼前。波布兰凑上前仔细看,忽然提高了声音,指着其中一个视窗说:“杨威利——不是吧,你认真的吗?”

“杨提督之前和汤姆森有过重合的工作经历,现在又在伊谢尔伦服役,这是事实。况且,在提供可信的不在场证明前,虽然我愿意相信杨提督,但也不能说他百分之百没有嫌疑。”

波布兰转过头看了高尼夫一眼,说:“万万没想到,我的爱人竟然是一个理性又冷静的hardcore。亲爱的,我现在开始怀疑斯巴达尼恩飞行员是不是最适合你的职业了。”

“开斯巴达尼恩更需要理性和冷静,不是所有飞行员都像你一样光靠肾上腺素和不要命在飞。”高尼夫点击打印键,桌面上的打印机开始往外吐纸。正在这时,高尼夫的通讯器屏幕亮了起来,他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了一会儿,说:“医院发来了汤姆森的尸检报告。”

波布兰凑到高尼夫身边,和他一起浏览汤姆森的尸检报告。熟知波布兰阅读速度的高尼夫在自己看完一整个屏幕的信息后,特意停下来一段时间等波布兰读完。

“死亡时间是昨天23点到今天1点之间,致死原因是高空坠落。和我们判断的一样,没有重器打击的情况,也没有在体内检测出有毒物质,但是在他的肩胛骨下方的皮肤内层有被灼伤的情况。”

“就在那两条伤痕的位置,可以确定是电击枪了。”波布兰说。

“99%的可能。”高尼夫纠正道。

“一定要那么精确吗,高尼夫侦探?”波布兰撅着嘴问。

“当然要。你以为我们是电视里可以靠主角光环‘凑巧’撞见证据和凶手的侦探剧主角吗?”

“我就是这么觉得的!不管是做飞行员还是做侦探,永远有美丽的天使在守护我。”波布兰得意地甩甩头,橘红色的卷发在空中跳动。

“我收回我原来的话,你奥利比·波布兰不是无头脑,是头脑和心灵都扭曲了。”高尼夫拍拍波布兰的胸口,送给他一个怜悯的表情,将印有六人档案的文件塞进波布兰怀里,说:“干点正事行吗?给卡介伦打电话,我们需要他让我们和这六个人见面。”

波布兰一脸不满地撅起嘴,从兜里掏出通讯器。

                                    *                                                          *

“杨威利上将,彼得·韦德上校,阿什丽·克拉克上校,帕特·琼斯中校,安东尼·贝尔少校,唐娜·路易斯少校,感谢大家抽空前来。“四十分钟后,在后勤部的会议室里,伊谢尔伦要塞总司令官、两名安保人员、一名人事部工作人员、一名后勤部工作人员和一名要塞维护技术人员坐在长桌前,除了杨威利,其余五个人都显得有些不明就里。

”我们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询问各位,请放心,这不是提前的年终考核,只是希望各位能向我们提供一些帮助。”高尼夫将一张印有特里·汤姆森证件照的A4纸推到六人面前问:“请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六个人反应先后不一,最终在仔细辨认过照片后都用语言或动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波布兰见状,将死亡现场的照片和尸体的照片摆在桌上,说:“特里·汤姆森在今天清晨坠楼身亡了。”

波布兰说完,除杨威利以外的五个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韦德眉头紧蹙,克拉克停住一直在地面上方晃荡的双脚,与路易斯带着惊讶的眼神互相对视了一秒,琼斯盯着桌上的三张照片沉默不语,贝尔则将右手搁在桌面上,用食指敲击着桌面。

“请问你们之中有谁最近和汤姆森见过面吗?”高尼夫冷静地问,长桌对面的几个人要么轻轻摇头,要么沉默不语。最后,是杨威利率先打破了沉默,说:“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我在生活区的便利店门口遇到过他。”
“杨威利上将,具体的情况我们今早已经交流过,不用再说明了。”高尼夫向杨威利点点头,接着又望向其余五人,“其他几位呢?”

在一阵长得令人尴尬的沉默之后,波布兰用手肘支撑着桌面,单手托腮地扭头对高尼夫说:“看来这里面承认见过特里·汤姆森的人就只有杨威利,啊不,杨提督一个了。”

“好吧。那么,昨天23点到今天1点之间你们在哪里,有谁可以证明吗?”高尼夫在认为不会再得到更多的回答后,进入了第二个问题。

“酒会结束我就回宿舍睡觉了,我的室友可以为我作证,你也可以调楼道和附近街道的公共监控。”路易斯说。

“我也在宿舍。昨天晚上我房间的中央空调坏了,家里没有梯子,我的身高踩着板凳也没法够到出风面板,我只好下楼去找了管理员,维修申报表上有时间和我的签名。”克拉克说。

“我和韦德在办公室值班,有楼道监控可以看。”琼斯说。

“我昨晚在酒吧遇到一个女孩,和她去酒店呆了一晚上。我可以把酒店的名字和地址给你们,前台有我的入住记录。”贝尔说。

“我昨晚和尤里安在家里。”杨威利最后说。

高尼夫和波布兰接下来又问了一些细节问题,六个人分别做了回答。11点30分,在高尼夫表示所有问题都已经问完后,六个人相继离开了会议室。

“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真是巧了。”波布兰望着楼道尽头关上的电梯门说。

“但不意味着所有人的不在场证明都是真的。”高尼夫说,“或许我们可以从汤姆森背上的电击枪伤口入手。”
波布兰用拇指和食指撑住自己的下巴,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能够合法拥有电击枪的人,必须得是执法人员,这六个人里只有帕特·琼斯和彼得·韦德有配备电击枪的权限。”

“这两位是军港的安保人员,我们先去确认他们的监控录像。”高尼夫收起桌面上的资料,和波布兰一起走出会议室。

在监控室里,高尼夫坐在办公椅上,拧紧眉头盯着画面一动不动,站在他身旁的波布兰则正在进行将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的第二十三次尝试。五分钟后,波布兰的尝试失败了。

“这两人的班值得也太认真了,快进了这么久的画面,连个位置都不挪一下。”波布兰一边揉着酸痛的眼睛一边说。

“不过这也证明了他们没有说谎。”高尼夫说话时视线始终停留在屏幕上。

“那就不是他们咯?”第一个关于嫌疑人的推论就被推翻,波布兰的神情十分疑惑。

“现在还不知道,不过就这条不在场证明来说,确实无懈可击。”高尼夫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来,他有些沮丧地用双手托着脸颊说:“也许是我们的思考方向错了。”

“也许是我们都饿得失去思考的能力了。”波布兰把手轻轻搭在高尼夫肩上,朝他笑着说:“先去吃午饭好吗?今天起来到现在,连一口面包都没有吃上,这也太影响我发挥聪明才智了。”

经波布兰提醒,高尼夫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肚子也发出了抗议声,他向波布兰点点头表示同意,拷贝好视频文件,准备和波布兰一起离开监控室。在他们身后的墙壁上,电子挂钟显示着12:30的字样,距离舰队向海尼森出发还有45个小时。

                                    *                                                          *

3.

波布兰和高尼夫端着午饭走进餐厅,抬眼便看见面对面坐在一张四人餐桌两头的卡介伦和先寇布正招呼他们坐过来。“啊不用了,我今天需要思考的空间,就不和你们聊——。”波布兰话还没说话,只见高尼夫已经拉出卡介伦身旁的椅子坐了下去,波布兰眼神抗议未果,只好瘪瘪嘴坐到先寇布右侧的椅子上。

“高尼夫,你挑朋友的品味越来越让我担忧了。那么多空着的餐桌,却偏偏选了张有两个大叔的餐桌。”波布兰在说到“大叔”时,故意把语气加重了一些。

“所有人只要活下去就都会有变成大叔的那一天,为未来的自己积点口德吧。”高尼夫面不改色地说。
“我不会的,一般人的规律对我波布兰不起作用!”波布兰扬起眉头得意地说。

“那我拭目以待。”高尼夫的脸上浮起意味深长的笑容。

“高尼夫少校明明是在帮你提升交朋友的品味,请不要忽视他的努力好吗?”先寇布淡定地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用优雅的语气朝波布兰说。

“噢?你竟然开始和沉迷填字游戏的人站在一边了,有点糟糕啊。”波布兰故意做出眉头紧皱的样子盯着先寇布,后者毫不示弱地竖起剑眉。

“真不知道杨威利为什么要把这么多有害物质聚在一起,是想炸掉伊谢尔伦吗?”目睹波布兰和先寇布互相投掷唇枪舌剑的卡介伦手握餐刀,无奈地自言自语。

“大概是想嫌枯燥的军旅生活不够刺激吧。”高尼夫在一旁坏笑着接话,卡介伦不得不承认,高尼夫不仅拥有一流的视力,在听力上也是相当优秀。忽然,卡介伦似乎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扭头问高尼夫:“对了,你们的调查进行得怎么样了?”

“每一个和汤姆森履历重合的人都有不在场证明,我都有些怀疑是不是我们的切入点找错了,也许凶手和汤姆森在到达伊谢尔伦之前就认识,只是冲突正巧发生在伊谢尔伦。”高尼夫像解不开字谜时一样有气无力地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工作量就要翻倍了。”

“看来这个事件有些棘手啊,能赶在出发前查清楚吗?”卡介伦下意识地转动手中的水杯,语气里有一些担忧。

“尽力吧。毕竟还有45个小时。”高尼夫吞下一颗肉丸,脸上依然保持着困惑的表情,“可我就是想不明白——”

高尼夫的话还没说完,对面的先寇布先结束了和波布兰的斗嘴,站起身来说:“我还有训练,先走了。”先寇布正准备离开,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卡介伦说:“下午别忘了提醒军需官准备新弹匣,连队的申请已经交上去两天了。”

“最近他们都快被安顿战俘的工作逼疯了,我下午再去催他们一遍。”

突然,高尼夫咀嚼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激动地朝波布兰说:“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了?”波布兰困惑地看向高尼夫,后者的两只蓝眼睛正射出明亮的光,提高了音量对波布兰说:“我们真的想错了!能够拥有电击枪的人不一定非要是有装备的权限,也可以是有分配的权限——”

“比如说军需官?!”波布兰恍然大悟,激动地拍掌说:“这几个人里确实有一位军需官!”

“我们走!”波布兰和高尼夫同时站起来,向先寇布和卡介伦简单地做了个告别的手势,就迅速跑出了餐厅。

                                    *                                                          *

“安东尼·贝尔少校,45岁,后勤部的军需官,单身。自称昨晚和一位女性在酒店呆到今天早上。”高尼夫一边朝波布兰说着话,一边向一栋白色墙体红色窗棂的高层建筑走去,建筑正前方的标牌上是酒店的名字——“EROS”。

“哟!挺会挑酒店的嘛,是个会享受的人。”波布兰扬起眉毛,兴奋地朝高尼夫眨眨眼,“这就是我给你说过的那一家,他家的套房里有——”

“我也给你说过,我拒绝。”高尼夫冷冷地甩了波布兰一个白眼,快步走进酒店大厅,丝毫不在意身后波布兰受挫的表情。

波布兰跟着高尼夫走到酒店前台,后者向前台工作人员出示了一张安东尼·贝尔的照片,“请问你对这个人有印象吗?”

一个有着浅蓝色短发的女工作人员接过照片,仔细看了一会儿,说:“啊,我记得这个人,我今天早上上班时他正好走出酒店,大概8点左右。”

“他一个人吗?”波布兰问。

“对,一个人。”

“昨晚他也是一个人来的吗?”

“我是今天早上的早班,昨晚的事我也不知道。”工作人员保持着职业型的微笑对波布兰说。

“能帮我们查一查吗?”波布兰的语气开始急切起来,他用尽可能诚挚的眼神看着工作人员,希望能得到一丝转机。

“抱歉,这涉及到客人的隐私,我不能帮你们。”工作人员并没有被波布兰狗狗眼打动,只是继续保持着例行公事的职业微笑回应着。正在波布兰和高尼夫无计可施地互相对视之时,一位身材修长的褐发女性走到前台,用轻柔又朦胧的声音说:“1920房间退房,会员号72748349。”

“请稍等,女士。”另一位前台工作人员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卡片持有人是——安东尼·贝尔,对吗?”

这也太幸运了吧!波布兰兴奋地凑近高尼夫,伸手从他的皮外套内袋里熟练地掏出一本军官证。紧接着,波布兰一步上前,赶在褐发女子转身离开前截住她,亮出封面上的同盟军徽,用近一个月来最严肃认真的表情对她说:“嗨!你好,我叫奥利比·波布兰,伊谢尔伦要塞宪兵队顾问警探,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褐发女子先是有些错愕地盯着波布兰手上的军徽看了几秒,很快就恢复了柔和的表情,说:“索菲·柯林斯。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我们想了解一些你昨天的约会对象的事。”

“贝尔?他发生了什么事吗?”

“他恐怕与一起杀人事件有关系。”

“这不可能!他又风趣又温柔,又很有钱,一点也不像会杀人的样子,你们确定没有认错人吗?”

“现在还不能确定他真杀了人。而且,不会杀人和风趣温柔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逻辑。”走到两人身边的高尼夫插话道,“请问你昨天什么时候遇到他的?”

“晚上9点左右吧。在Mad Frogs,我们喝了几杯,然后就来了这里。”

“能记起来是什么时间到的酒店吗?”

“10点12分,我当时在床上翻了个身,正好看到了床头柜上电子钟的时间。”

“他一直都在吗?”高尼夫继续问。

“当然了,他一直就睡在我的旁边。”褐发女子的表情显得有些迷惑,“其他的细节就是我的个人隐私了。要是你们问完了,那我就走了。”柯林斯说完便离开二人,向大门走去。没走几步,她的高跟鞋跟就因为站立不稳在大理石地板上滑了一下,波布兰赶紧伸手扶住她。

“谢谢。都怪我昨天酒喝太多,今天不仅醒得比平常晚,还一直觉得晕乎乎的。”柯林斯依然保持着朦胧含糊的语气,向波布兰道谢后,她走出了大厅。

波布兰盯着酒店的自动门逐渐合拢,突然听见身后高尼夫的声音响起:“对,入住,现在。就要1920号房,不要打扫房间。”

                                    *                                                          *

“伊谢尔伦宪兵队顾问警探,真亏你编得出来。”上升的电梯中只有高尼夫和波布兰两人,高尼夫从波布兰的手中拿回自己的军官证放回口袋,说:“要是索菲·柯林斯要求你打开军官证看个人信息,你怎么办?”

“放心吧,只要足够出其不意,一般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陌生人给出的陌生信息时通常都会出现短时间的反应停顿,只要能在这段时间里把需要的信息套出来就行了。”波布兰自信地说。

高尼夫正准备开口,却被电梯到达的提示声打断了。电梯门打开后,高尼夫快步走进1920号房,紧接着,波布兰也进入了房间。

“我去看卫生间。”波布兰套上橡胶手套钻进卫生间里,十五分钟后,波布兰走出来,对正掀起房间窗帘检查的高尼夫说:“除了垃圾桶里有垃圾,其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整个房间除了这张双人床,其他地方没有被动过的痕迹。”高尼夫放下窗帘,朝波布兰说。

“本来还以为能在房间里发现点什么,看来是不行了——”波布兰话还没说完,高尼夫的注意力忽然被一个床头柜上的物件吸引住,他走过去,拿起床头柜上两个空玻璃酒杯中的一个,将床头灯光调到最亮,将酒杯举到灯光下观察。

“杯子的底部有一些白色结晶。”高尼夫蹲在调到最亮的床头灯下,盯着手中的玻璃杯说。波布兰拿起另一个玻璃杯仔细检查后对高尼夫说:“这一个杯子除了一点残留的酒的痕迹,没有其他杂质。”

高尼夫盯着手中玻璃杯杯缘上隐约可见的红色唇印说:“你还记得刚才柯林斯说的话吗?”

“她说她今天早上起得很晚,而且还头晕……”波布兰转了转绿眼珠,忽然大声说道:“她那是服用了安眠药后的副作用!”

“大概是地西泮一类的,容易弄到手,见效快,代谢也快,只要用量适当,即使放进酒里也不会致命。”高尼夫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抽出一张白手帕包住玻璃杯,又小心翼翼地将玻璃杯放进自己的背包里,“让柯林斯熟睡过去,这样自己即使中途离开酒店一段时间也不容易被发现。”

“走吧,我们去后勤部见贝尔少校。”波布兰跳起来兴奋地说,高尼夫也站起身来走向门廊。在经过廊镜时,波布兰的余光瞥见镜子里两人的侧影,他放慢了脚步,轻轻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一只手正准备转动门把手的高尼夫扭过头问。

“哎,真是没想到,我想着一定要和你来一次的Eros,第一次来竟然只是为了公事。”波布兰说话时,神情里满是藏不住的遗憾。

“那么——为了让你少那么一点遗憾,你可以在这里吻我。”高尼夫向波布兰微微扬起眉头,抬手看了一眼表后说:“后勤部下午两点半上班,除去路上的交通时间,我们还有十五分钟的私人时间。”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和你到底哪一个更糟糕一些。”波布兰嘴上挂着笑,一把将高尼夫按到墙上,用大腿缓缓抵上他的胯部,一只手捧起高尼夫的脸颊,另一只手掐住他的腰,在他耳边压低声音说:“做好准备,这十五分钟除了必要的呼吸,我一秒钟也不会停下来。”

                                    *                                                          *

4.

在后勤部军需处的一间办公室门前,高尼夫敲了三声门,接收到房间内的声音指令后,门向两侧滑动打开,高尼夫和波布兰走进办公室。

这是一间约二十平方米的标准单人办公室,办公室的一侧排列着三个文件柜,里面密密麻麻放满了文件盒,每一个文件盒上都贴着标签。贝尔的办公桌非常直观地向波布兰和高尼夫展示了军需处工作的繁杂——除了桌面中间放着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外,其余的地方都被堆成好几摞的文件资料占满了,办公桌的左边外侧放着一个同盟军队统一配备给办公室的综合收纳盒,上方分别插着同盟国旗和军旗。

“安东尼·贝尔少校,你好。”波布兰和高尼夫隔着办公桌向贝尔行军礼,贝尔也从办公椅上站起来回礼。

“你们有什么事?”高尼夫注意到,在弯腰重新坐回椅子上时,贝尔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我们想再来向你确认你昨晚的行程。”波布兰话刚说完,贝尔带着愠怒的视线就朝他射过来。贝尔的声调有些颤抖——据高尼夫的判断,这是因为愤怒,而不是恐惧——他对波布兰说:“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和一个女孩在酒店呆了一晚上。她叫索菲——”

“索菲·柯林斯。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恐怕只是她呆了一晚上而已。”高尼夫纠正了贝尔的说法。

“你什么意思?”贝尔猛地转头,直瞪着高尼夫,后者不为所动,继续追问:“你确定你从进酒店以后就再没有离开过吗?”

“中途我发现烟没有了,出去买了一包烟。”贝尔的语气开始显得不耐烦,“这些公共监控不都可以查到,为什么一定要来问我?”

“我们觉得比起问机器,还是问人比较好。”高尼夫盯着贝尔的双眼说:“毕竟人有感情,也有良知。你觉得呢,安东尼·贝尔少校?”

“你在怀疑我是凶手吗!”贝尔终于情绪激动地站起来,大步走到高尼夫面前,仰头朝他大声吼道:“你又不是宪兵队的,凭什么要来审问我?”

“放轻松,贝尔少校,我们确实不是宪兵队的,这也不是一次审讯。我们只是比宪兵队更不希望美丽的伊谢尔伦被杀人阴谋弄脏的人道主义志愿者,并且——”波布兰斜上前一步,用半个身体挡在高尼夫和贝尔之间,绿眼睛里放出冰冷的光,“如果你刚才是想要威胁他,我劝你还是不要这么做——他平时是很文明,但不代表你能扛得住他的过肩摔。”

贝尔的嘴角不自觉地颤抖着,眼神闪烁了几下,最终,他垂下头,转身一屁股坐回椅子上,生硬地说:“如果你们怀疑是我,就去找证据交给宪兵队,我和你们没什么话好说。”说完,贝尔便不再理会高尼夫和波布兰。高尼夫见状,示意波布兰离开贝尔的办公室。

“真是个狡猾的人,他知道即使我们能调取监控,仅凭酒店进出的录像也不能说明什么。”走在后勤部的楼梯间,波布兰挠着自己的头发,语气显得有些受挫。

“不过,这一趟也没白来——至少我们拿到了这个。”高尼夫用戴着皮手套的右手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翘起嘴角在波布兰眼前晃了晃,说:“趁你刚才和贝尔对峙时从他的收纳盒里顺出来的,他还有好几个类似的药瓶。”

“你真可以啊!”波布兰高兴地凑过来,读出药瓶上的名字,“果然是地西泮,我看他那么狂躁,是需要镇静一下。这下安东尼·贝尔的嫌疑又增加了至少10%吧。”

“但是,即使检验出柯林斯酒杯里的白色晶体和这里面的药片成分一致,也只能证明贝尔对柯林斯下了药,要让警方调查他,我们还需要拿到他接触过电击枪的有力证据。”高尼夫把药品放回口袋里,说:“我们再去看一遍后勤部的监控。”

                                    *                                                          *

波布兰和高尼夫来到后勤部的监控室,安保负责人熟练地调出后勤仓库走廊的公共监控,“都在这里,加上上下楼梯间,一共六个摄像头。”

高尼夫把进度条拉到2月20号凌晨1点,用快退往前看。物资仓库在后勤部的十八楼,平时并不会有太多人来,但由于19号当天有战俘交换仪式和酒会,仓库中不时有工人出入,人流量多了许多,波布兰和高尼夫睁着两双拥有一流视力的眼睛,来往的人流中努力寻找贝尔的身影。

“如果明天杨威利让我出动斯巴达尼恩,我就真的要罢工了!”波布兰捂住双眼,发出一阵哀嚎,“我之前还以为瞄准王尔古雷是全世界最需要眼力的事,我错了!”

“安静点,波布兰。”高尼夫说话时眼睛仍然没有离开屏幕,看上去丝毫不为波布兰受伤的视力所动。

“啧啧,好冷漠,我受伤了。”波布兰撅起嘴捂住心口,朝高尼夫做出一副忧伤的表情。

“啊,有了!”高尼夫用手指向屏幕,安东尼·贝尔出现监控画面里。高尼夫连忙滑动进度条定位贝尔出现在摄像头里的时间段——下午3点13分到17分,他开始按顺序播放监控画面,只见贝尔走上楼梯,在楼梯口张望了一会儿,走进了走廊。波布兰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他的视线随贝尔从1号摄像头移到3号摄像头,然后,在6号摄像头对准的一间库房门口,贝尔用手指在门口密码锁的电子屏幕上点下几个键,便消失在仓库门后。三分钟后,贝尔双手插兜从仓库中走出来,按原路返回,迅速离开了十八楼。

高尼夫将6号摄像头的进度条滑到贝尔进仓库前一刻,按下暂停对波布兰说:“注意他的外套口袋。”然后又将进度条拖到贝尔走出仓库时,暂停后选中贝尔外套口袋的位置放大画面,“虽然他试图靠双手插兜掩饰口袋里有别的东西,但他的右边口袋明显比左边鼓了一些。更重要的是——”高尼夫将画面再放大些,并将清晰度调到最高,指着贝尔插着右手的口袋说:“他无意间撑开的衣兜开口,正好让我们确定他拿走的是一把电击枪。”

波布兰顺着高尼夫手指的方位看向屏幕,在贝尔的外套右侧口袋中,露出一个有着黄色方形截面的柱状物体,虽然被贝尔的右手臂挡住了一些,但仍然可以辨识出那是电击枪的破裂保护门盖。

“果然是他!”波布兰在监控室里叫出声来。

“通知卡介伦联系宪兵队吧,现在可以调查贝尔少校私自挪用军需物资的情况了。”

                                    *                                                          *

“我们清查了贝尔所进入库房的物资,确实少了一把没有登记出库的电击枪。”卡介伦、波布兰与高尼夫快步走在前望贝尔办公室的路上,两个宪兵队士兵走在三人前面。

“贝尔一定是在下午溜进库房拿走电击枪,傍晚去酒吧约一个女孩,趁她不注意在她的酒里放进安眠药,等她睡着后再溜出酒店,在事先约好的地点和汤姆森见面——汤姆森最后离开时连宿舍门都没有锁,他们俩约见面的地点应该离汤姆森的宿舍不远,而Eros离汤姆森的宿舍只有十分钟的车程,未必只是一个巧合。贝尔在和汤姆森见面后,寻找机会击晕他,再把失去反抗能力的汤姆森从楼顶天台扔下,伪装成意外坠楼。昨天晚上十点半到十二点,每隔十五分钟生活区就会放一轮烟花,如果贝尔选择在放烟花时将汤姆森扔下天台,就可以成功掩饰他坠楼的响声。而且汤姆森所在的宿舍楼恰好背靠人工山,宿舍楼和山体之间的空地没有路灯,可以尽量拖延汤姆森的尸体被发现的时间。如果他动作足够快,他甚至可以在半小时以内就完成这次谋杀。”波布兰一边走,一边演绎贝尔的杀人过程。

“可是……”高尼夫起了个话头,又陷入到沉思之中。

“可是什么?”卡介伦好奇地问。

“可是我们还是不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汤姆森只会在伊谢尔伦停留五天,之后他就会离开,就算贝尔和汤姆森有什么恩怨,那也已经是九年前的事,是什么原因让贝尔一定要杀掉汤姆森——而且非要在这五天内杀掉他不可呢?”高尼夫紧锁着眉头,与其说是在回卡介伦的话,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想那么多干什么,一会儿直接问他本人不就好?”波布兰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你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像你波布兰一样直肠子,问什么就答什么吗?”高尼夫用讽刺的语气回答道。
“这不正好说明,如果人人都像我波布兰一样,世界上就会充满可爱的天使吗?”波布兰眨眨他的绿眼睛,爽朗地说道。

“如果人人都像你波布兰一样,银河应该会立刻爆炸吧。”卡介伦平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谈话间,一行人来到了贝尔的办公室门口,一位宪兵队士兵敲了门,门内没有人回应。士兵又敲了一遍,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安东尼·贝尔少校,我是卡介伦,请你开门!”卡介伦隔着上锁的门朝办公室里喊话,然而依然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安东尼·贝尔少校,如果你再拒绝开门,我们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宪兵队的士兵向贝尔发出了最后警告。一分钟后,宪兵队士兵用开锁工具破坏了办公室的门锁,举枪率先冲进办公室,紧随其后的卡介伦三人也训练有素地伸手握住腰间的枪。

“卡介伦少将,里面没有人!”宪兵队士兵话音刚落,卡介伦三人也进入了办公室,五把热线枪徒劳地对着空荡荡的房间。

高尼夫环顾办公室,一切陈设都和三小时前他见到的一样,没有强行闯入或打斗的痕迹,文件柜里的文件也没有被翻找的迹象。难道真的是打草惊蛇了?都怪自己太急躁了。高尼夫在心里懊恼地想。然而,当他的视线掠过贝尔的办公桌时,他猛地扭头对波布兰说:“你看他的办公桌!”

波布兰看向办公桌正中,三小时前他还亲眼看见在桌面中间打开的灰色笔记本电脑已经不见踪影,他立刻反应过来,大声地说:“他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这里面果然有猫腻!”

“请立即联系宪兵总队搜寻安东尼·贝尔的下落!”卡介伦对宪兵队士兵说,接着,他又眉头紧蹙地自言自语道:“这里面恐怕另有隐情。”

                                    *                                                          *

宪兵总队到达后,波布兰和高尼夫又同卡介伦一起检查了一遍军需处的监控,监控录像中,贝尔在下午4点05分行色匆匆地走出办公室,之后便离开了后勤部办公大楼。

波布兰用拇指和食指支撑着下颚,满脸疑惑地看着监控画面中两手空空的贝尔,对高尼夫说:“你看,贝尔走出办公室时并没有带上他的笔记本电脑。”

高尼夫滑动进度条,在监控画面中,从下午2点35分波布兰和高尼夫进入贝尔办公室,到目前的6点11分,除了匆匆离开的贝尔和之后破门而入的卡介伦等人外,监控中没有任何人出入过这间办公室。两人快进后又快退,反复检查是否有遗漏,然而只是进一步确认了之前的结论。无奈之下,一行人只好先离开监控室,等待宪兵队的搜寻结果。

“真是奇怪,贝尔走出去时没有带笔记本电脑,监控中也没有看到在他之后有谁进过他的办公室,那他的笔记本电脑到底去哪里了?”波布兰嘟囔着挠着自己橘红色的头发,一旁的高尼夫正陷入苦思之中,有气无力地回了他一句“不知道”。

“嗨!波布兰,高尼夫!”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波布兰和高尼夫身后传来,两人回过头,迎面而来的是亚典波罗的招牌笑容,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伊谢尔伦的军官宿舍区。

“哟,是你啊!坚定的单身主义者终于想开了,准备放弃单身主义去约会了吗?”波布兰看着亚典波罗手上提的小行李袋,挤眉弄眼地问。

“一个坚定的单身主义者当然不会像你一样随时随地都在约会。”亚典波罗带着意味深长的笑看着两人,举起手中的行李袋说:“Momo要临盆了,一直躲在临时产房里不出来,我去给她送一点水和毯子。”

“就是你楼下见人就会自动躺下的那只?”波布兰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只性格温顺的黄白花猫的模样。

“对,就是上次在楼梯口拦住你非要让你给她揉背的那只。等她的孩子们出生,她就不再是B2区唯一的一只猫了——她就要有她的小家族了。”亚典波罗开朗地向高尼夫和波布兰道别,“我得赶紧去,等到她分娩了我就要有一段时间不能接近她了。”

“一只即将有家族的猫,真是个浪漫派的说法。”波布兰盯着逐渐远去的亚典波罗自言自语道,眼神中有一丝黯淡。

“虽然动物也会对子女或同伴产生保护、分享、合作等强烈感情,但事实上他们并不会把这样的感情分类。”高尼夫在一旁说,“把感情简单地区分成亲情、爱情、友情,还要求在不同类别的感情中有不同的行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后的结果。Momo一定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强烈的爱没错,但非觉得她获得的是狭义的亲情,就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你这么爱讲理论,真的没有考虑过去当老师吗?”波布兰说完,意料之中地收到了高尼夫无奈的表情,两人默契地地继续往前走去。当他们路过一丛盛开的月季花时,波布兰的右手手指见缝插针地填满了高尼夫左手手指间的缝隙,高尼夫在感到一阵来自掌心的温暖的同时听见一旁的波布兰说:“不过这一回我同意你,爱不需要被归类——”波布兰忽然停了下来,继而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怪不得你老对我说,比起‘男朋友’和‘恋人’,你更喜欢‘爱人’这个称呼。”

高尼夫笑了,说:“今天的你真是出人意料的机智,我是不是得感谢卡介伦少将给我们的这个任务?”

“感谢我就行,我可不希望你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比我更能理解你。”波布兰斜上前一步,伸手搂住高尼夫的后颈,开始亲吻他的嘴唇,随着他的动作力度越来越大,高尼夫不得不后退好几步,借一棵行道树支撑自己的身体。

“剩下的可以留到回家再做吗?”趁波布兰俯下头吻自己锁骨的间隙,高尼夫赶紧在两人都还没有彻底失去自控力前提出建议。

波布兰抬起头,一半调皮一半认真地看着高尼夫,说:“你就是我的家。”

高尼夫的脸颊立刻泛起了红色,他把头偏向一边,过了好一会儿,才微笑着朝波布兰说:“那至少先去吃个晚饭吧,现在都19点30分了,周六晚上的餐厅有你最喜欢的蜂蜜烤鸡。”

“好吧,你说服我了。”波布兰直起身体,顺手把正斜靠着行道树的高尼夫扶正站稳,“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比你更懂得怎么说服我了。”

“毕竟我也不希望有谁比我更理解你。”高尼夫捏了捏波布兰的手臂,两人一同走向餐厅。

                                    *                                                          *

高尼夫刚拉开宿舍门,就被波布兰从背后环住了脖颈,他扭过头和波布兰接吻,后者顺势将他的身体也转过来,使这个吻的气息更加顺畅,波布兰用右手支撑着高尼夫的后背,用身体将他推向客厅的沙发。在高尼夫的协助下,波布兰解开了他最里面一件衬衫的全部纽扣,波布兰一只手扣住他的手指,另一只手紧紧扶住沙发边缘以保持平衡,当波布兰用嘴唇和舌头在高尼夫的胸口标记图案时,身下的人的手指嵌进他的后背,发出了一声享受的呻吟。

“别太着急,精彩的还在后头。”波布兰说完,在高尼夫的小腹上方狡猾地舔了一口。

“奥利,你太糟糕了……”高尼夫扣住波布兰手指的指关节开始发白。

“彼此彼此啦。”波布兰抬头,富有诱惑力的视线射入高尼夫的视网膜,后者的蓝眼睛里没有了冷静,而是升起了一团热情而迷乱的焰火。在那之后,波布兰的精力就不能再支撑他抽空说话,高尼夫的口中也不再有完整清晰的音节,两人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呼唤着对方名字的声音伴随着身体的撞击不断扩大蔓延攀升,逐渐填满了他们眼中和心底的世界。

走出浴室的高尼夫用毛巾擦着头发走进客厅,见波布兰半搭着浴巾,靠在沙发上睡得正香,几滴水珠正从他橘色卷发的发尾滴落到地板上。高尼夫走过去,小心地将沙发上的毯子盖在波布兰身上,自己坐到一边的单人沙发上,开始玩立体填字游戏。他一面想字谜,一面不可避免地想起汤姆森事件的案情。不知道宪兵队有没有找到汤姆森,也不知道贝尔丢失的笔记本电脑里到底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高尼夫一边想一边填字,猜出答案的速度比平时起码慢了三分之一。

高尼夫正对着第三层纵向20行的四个空格发呆时,忽然听到另一头的沙发上响起了自己的通讯器铃声。波布兰侧躺着的身体猛地一颤,嘴里发出不满的嘟囔声,抽出一只手闭眼在身下扯出高尼夫的外套伸向他所在的方向,说:“想个办法——什么办法都行,快让这铃声停下来。”

高尼夫接过自己的外套,从衣兜里掏出通讯器,屏幕显示是卡介伦的来电,高尼夫接通了信号。

“宪兵队在伊米尔大桥附近的海滩上找到了安东尼·贝尔。”通讯线路那头,卡介伦的声音夹杂着巨大的风声,显得不甚清晰。

“怎么样,他怎么说?”高尼夫激动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呃……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卡介伦停顿了一秒,接着说:“他在自己的车里开枪自杀了。”

                                    *                                                          *

5.

高尼夫和波布兰赶到伊米尔大桥桥墩下的海滩,海滩上的一块区域已经被警戒线围住,宪兵队正在对现场做调查取证,在卡介伦向宪兵队说明情况后,波布兰和高尼夫被允许进入现场。

“怎么回事?谁发现的尸体?”波布兰赶上卡介伦的脚步问道。

“附近巡逻的交警,海滩上不允许停车,他本来是要过来开罚单的。”卡介伦说。

“怎么知道安东尼·贝尔是自杀的?”高尼夫插话问道。

“他留了遗言,在自己的通讯器上,我拿给你看。”卡介伦朝不远处一位宪兵喊了一声,待他走近后,从他手上拿过一个证物袋递给高尼夫。贝尔的通讯器没有设置锁屏密码,屏幕解锁后便是一个打开的文档文件,上面写着安东尼·贝尔因为杀害特里·汤姆森的罪行即将暴露,不堪心理重负最终选择自杀的自白。

“九年前我在艾尔·法西尔任职时曾挪用过军队的物资。这件事被特里·汤姆森知道后,他便以此为由敲诈我。前天我在给战俘分发生活用品时遇到他,他认出了我,便又故技重施。还威胁我如果不给够能保障他在同盟重新生活的钱,就要把我之前做过的事公开,我情急之下才杀死了他,我对此深深忏悔。”

“没想到,在林德曼口中那么和善的汤姆森,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波布兰歪着脑袋,念着通讯器屏幕上的文字,一旁的高尼夫始终紧蹙眉头。

“等明天尸检报告出来,没有意外就可以结案了。”卡介伦从高尼夫手里接回证物袋,“宪兵队将会搜查贝尔的办公室和公寓,希望能找到他的笔记本电脑和电击枪。”

“找到笔记本电脑比找到电击枪恐怕更重要。”高尼夫轻轻摇了摇自己的脑袋,“虽然没有证据,但我总觉得贝尔想掩饰的事比他告诉我们的更严重。”

“哟,理性派今天怎么突然开始相信直觉了?”波布兰戏谑地朝高尼夫眨眼,后者在深呼吸以后回答道:“因为即使是相信直觉,也比相信六无主义的人靠谱。”

波布兰撅着嘴,跟着高尼夫走向汽车。高尼夫拉开车门进入副驾驶室,波布兰自己则坐进汽车的后座,从他的方向看过去,汽车驾驶室的左车窗被子弹打成了蜘蛛网的形状,钢化玻璃上溅满了血迹——贝尔应该是朝自己的右边太阳穴开的枪。

“这里面的血腥味实在是太浓了……”波布兰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鼻子,紧皱眉头看高尼夫抬起贝尔的右手嗅了嗅,问:“有什么发现吗?”

“暂时没有。”波布兰接着车外的灯光,看见高尼夫在前排座位上摇摇头,说:“整个车里确实有一股热线枪开枪后的气味,其他的恐怕要等到弹道测试和尸检之后才能有结论。哎,把手电筒打开。”

波布兰将手电筒打开照着贝尔的尸体,高尼夫借着手电筒的白光开始仔细检查尸体。一阵海风从打开的车门穿过波布兰的身体,他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哎,你觉得不觉得,贝尔穿得有点少?”波布兰盯着只穿了一件衬衫的贝尔对高尼夫说,“现在是初春,气温还是很冷,就算车里可以开空调,但——你见到他的外套了吗?”波布兰的话提醒了高尼夫,他找遍了前排,并没有发现有外套,而刚检查过后排和后备箱的波布兰也没有发现外套的下落。

“还有,你看,他的手指有点脏。”听完波布兰的话,高尼夫立刻将目光转向贝尔的手。波布兰用戴上手套的手抬起贝尔的右手腕,说:“他的手上好像有泥——这可不太像是能在办公室里弄上的。”

在波布兰说话的同时,高尼夫将贝尔的右手移到离手电筒灯光更近的地方以便观察。不一会儿,高尼夫用认真而严肃的声音说:“贝尔的手指上不仅有泥,还沾上了一些紫色的液体,还有——他的指甲缝里似乎有凝固的血块,和一些苔藓一类的颗粒。”说完,高尼夫轻轻捏住贝尔的食指和中指转向波布兰的方向,波布兰把头伸上前,确认了高尼夫的结论。

“他是用右手朝太阳穴开枪的,血液朝左边喷溅,无论如何也不会溅进他的右手指甲缝里,这很可能不是他自己的血。”

波布兰话音刚落,就看见高尼夫解开贝尔衬衫的纽扣,将他的身体往前靠在方向盘上,当高尼夫将贝尔衬衫褪到后背时,波布兰忍不住提高音量喊道:“他的背上也有像电击枪一样的伤痕!”

“贝尔不是自杀,他是先在别的地方被袭击,在失去意识的情况下被带到海滩,然后被伪装成了自杀的样子。看来有人希望他担下所有的罪名,这个人就算不是真正的凶手,也至少应该是他的同伙——我甚至怀疑贝尔的笔记本电脑也是被这个人带走的,虽然目前我并不清楚这个人用了什么办法逃过了监控摄像头。”
波布兰低头确认了通讯器上的时间,眼神变得严肃起来,说:“那我们得快点找到这个人,只有35个小时了。”

“我们目前得知的信息是,贝尔在死前,应该去过一个有泥土的,会沾上紫色液体的地方。我们需要请卡介伦少将把贝尔的尸检时间尽可能地提前——如果我们能知道他手指上紫色液体的成分,也许就能知道贝尔死之前去了哪里,去见了谁。”高尼夫将贝尔的衬衫重新扣好,将他的身体恢复到一开始的姿势,“现在已经是凌晨2点,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等到明天早上才会有新的进展了。”

                                    *                                                          *

在大脑高速运转了十八个小时后,高尼夫迅速地进入了睡眠之中。他的身上盖着干燥而舒适的棉被,半个头沉在松软的枕头里,胸口以稳定的节奏起伏着。夜越来越深,他露在被子外的手臂也越来越感觉到空气的寒冷。当高尼夫正准备将手臂收回被子中时,他感到自己的手被另一只手握住摇晃起来,高尼夫费力地睁开眼,波布兰兴奋的脸出现在自己面前。

“我知道了!”波布兰的语调在安静的深夜显得异常激动。

“我也知道——”睡意正浓的高尼夫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话里有几个音节说清楚了,“我知道不在凌晨三点半把人吵醒是一个好伴侣的基本素养。”

波布兰眼看高尼夫就要翻个身继续睡,干脆坐上床将他的身体扳起来,继续激动地说:“你听我说,我知道贝尔死前去过的地方是哪里了!”

“什么?”经波布兰一嚷,高尼夫终于克服了顽强的睡意,他揉了揉眼睛,盯着波布兰问:“你知道贝尔死之前去了哪里?”

“对!”波布兰扬起剑眉,一脸笃定地说:“我刚才准备洗我们的衣服,当我正要把你的衬衫放进洗衣机时,我在你的衬衫衣领上发现了这个——”波布兰将手中的白衬衫衣领展开,衣领的边缘处隐约有一些污渍,高尼夫定睛一看,忍不住惊呼起来:“苔藓和泥!这跟贝尔指甲缝里的颗粒很像!”

“而我们昨天去过的地方里,唯一可能让你沾上泥和苔藓的,就是傍晚我吻你时你靠着的那棵白杨树。”
高尼夫迅速在脑海中细细回顾昨天傍晚的场景——高大的白杨树、安静而狭长的人行道、不远处的宿舍楼、和波布兰接吻时余光瞥见的草坪上的月季花……对了!就是这个!高尼夫激动地喊道:“那是紫月季!贝尔手指上沾的紫色液体应该是紫月季!我们只需要把探访范围缩小到种有白杨和紫月季的地方——”

“这你就得靠我了!在完成探索未知宇宙的愿望之前,我已经把伊谢尔伦要塞的各个角落都探索了一遍,我可以用我的人格向你保证——整个伊谢尔伦要塞,同时种有白杨和紫月季的,只有B2区宿舍!”波布兰竖起三根并拢的指头,一脸认真地说。

“你真棒!”高尼夫的蓝眼睛闪着光,激动地捧起波布兰的脸亲了一下,说:“明天一早我们就去B2区看看!现在,快把我的衬衫放回洗衣机里,然后关灯睡觉。”

波布兰在高尼夫重新躺回床上时回了他一个吻,说:“今天就算了,等这件事结束,我再给你好好解释什么叫‘你真棒’。”

波布兰半弯着眼睛看被子里的高尼夫红着脸闭上眼,便顺手关了高尼夫卧室的灯,手拿着白衬衫走出了房间。

                                    *                                                          *

第二天清晨的闹钟一响起,高尼夫就立刻将波布兰从床上拽起来,两人在厨房里快速解决掉咖啡和吐司后,便连忙套上外套出了门。

十五分钟后,波布兰和高尼夫来到了军官宿舍B2区,四栋棕黄色的楼在一片人工湖泊的岸边等距分布,宿舍楼的后方环绕着一片种着白杨和紫月季的草地。波布兰和高尼夫弯着腰,低头在草地上仔细地寻找贝尔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在搜索到第三栋楼后的草地时,一无所获的波布兰忍不住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咆哮,用脚尖懊恼地在草皮上擦出一道弧线。忽然,他的余光瞥见一个闪着光的物体在他军靴的施力下,擦着地面向前弹了出去。

“高尼夫,快来!”波布兰扭头向不远处的高尼夫喊道。听到波布兰的喊声后,高尼夫三两步便跑到波布兰跟前,看着被后者捡起来托在手心里的小小金属物体。

“一枚少校的襟章——”高尼夫抬头和波布兰对视了一眼,“和安东尼·贝尔的军阶一样。”

“考虑到他至今失踪的军服外套,这枚襟章极有可能是他的。”波布兰环顾四周,距离紫月季花丛半米处,静立着一棵白杨树,“这里的环境也符合我们之前的推测。” 听完波布兰的话,高尼夫点头表示肯定。

“如果安东尼·贝尔来这里是为了见住在这栋楼里的某一个人,那我们就很有必要筛查这栋楼的居住者了。我们可以联系卡介伦少将请他给我们B2区C栋的居住者名单。”高尼夫掏出通讯器,正准备在通讯录里按下卡介伦的名字,却见一旁的波布兰抬头盯着眼前的宿舍楼说:“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去拿。”

高尼夫跟着波布兰走进C栋的电梯,看他按下12楼的楼层按钮,好奇地问:“这是去哪里?”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波布兰露出神秘的笑容说:“还有,作为你的同事、好友、爱人兼情感导师,我必须得劝你一句——不要成天只呆在宿舍里沉迷填字游戏,和同事们多走动总是有好处的。”

高尼夫忍住内心想就波布兰上一句话中的部分信息做进一步讨论的强烈冲动,只是无奈地给了波布兰一个白眼。波布兰一边朝高尼夫调皮地笑,一边后退着跳出了电梯,来到房间号码为16的一扇门前,按下了门铃。

“别正对着门站,我可不敢保证他不会隔着门朝在星期天早上8点吵醒他的人开枪。”波布兰转头十分认真地对高尼夫说道。话音刚落,伴随着房间门锁的转动声,一个熟悉的声音掺杂着愠怒响了起来:“奥利比·波布兰,星期天,早上8点,敲别人的门!就算是世界末日了也不至于吧!”

“嗨,亚典波罗!”波布兰朝亚典波罗咧开嘴,报以抱歉的笑,说:“为了伊谢尔伦的爱与正义,拜托请帮帮忙。”

十分钟后,波布兰和高尼夫并排坐在亚典波罗家的客厅沙发上,高尼夫对着纸杯里的温水若有所思,波布兰则盯着亚典波罗的手指在通讯器上操作,不一会儿,亚典波罗将亮着屏幕的通讯器递给他。

“喏,C栋的联络群组,有时候平时管理员会发公共设施维修公告,所有住户都在群组里。”亚典波罗打了个呵欠,接着说:“你们看完就把通讯器放在茶几上就好,我还要去睡一会儿,就不陪你俩了。”

“睡个好觉!”波布兰向走进卧室的亚典波罗摆摆手,低头继续和高尼夫检查C栋的住户名单,当波布兰的手指划开新的一页成员列表时,他和高尼夫同时叫了起来。

“原来是这个人!”

“可是,不在场证明又怎么解释?”波布兰抬头看着高尼夫,高尼夫笃定地回答道:“如果我们考虑协同作案的话,就得重新考虑不在场证明的信度——这两个人的不在场证明分别都有漏洞。如果是这两个人的话,通过在不在场证明上做时间差的把戏,他们俩就可以合作完成对特里·汤姆森的谋杀。”高尼夫向波布兰解释他头脑里已完成的拼图,整个画面已经接近完整了。尽管如此,仍然有一片遗失的拼图持续干扰着高尼夫的思维,他双手托腮,困惑地说:“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贝尔的笔记本电脑到底是怎么被带出办公室的?”
“也许我们昨天看漏了什么,也许贝尔的笔记本电脑根本没有被带出办公室,而是被他藏在某个神秘的地方了……”波布兰开始扳着指头数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你说得对,我们得再去一趟贝尔的办公室,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看着波布兰将亚典波罗的通讯器放回茶几上,高尼夫提出了建议。

                                    *                                                          *

波布兰蹲在贝尔办公桌旁的一株绿色植物前,根据多年观看悬疑剧的经验,他正试图将这株长势健康的植物连根取出,好检查盆底是否藏有什么机密。在失望地将绿萝放回花盆中后,波布兰有些挫败地说:“文件柜、办公桌抽屉、座椅垫……能找的都找了,现在就差凿墙和拆地板了。”

“回到现场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设身处地地梳理犯罪者当时的活动。”高尼夫站在房间中央,视线仔细地扫过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天花板、地线、衣帽架、自动门的缝隙……在那之后,他苦恼地用手扶着额头说:“难道这间办公室有什么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通道?”

“不从地上来,那就只能从天上飞进来了——当然前提是要能驾驶一架能静音到其他人都听不到引擎声的直升机。”波布兰站起身来,看向贝尔办公桌右侧的窗户。

“以目前的技术,根本没有人能办到。”高尼夫走到波布兰身边,从贝尔办公室的窗户望出去,这间办公室在走廊内侧的尽头,在窗外大约相距五米处是另一栋办公楼的平台。

“如果真能从从这扇窗户进来,确实可以避开监控摄像头。只是,这么远的距离,不可能借助工具跳过来——毕竟这是在10楼,两栋楼之间也没有互相连接的安全梯……”高尼夫列举着各种各样的可能,忽然,他的视线落在了前方的某一处上。高尼夫开始在脑海里仔细回忆昨天与六个人见面时的场景,忽然,他像有电流经过身体一样,睁大了眼睛说:

“我知道了!”

                                    *                                                          *

6.

人事部的会议室里,卡介伦坐在长圆桌的一头,桌面上除了一个水杯外别无他物,高尼夫和波布兰坐在卡介伦的右侧。

“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来吗?”卡介伦率先开了口,眼睛像鹰一样盯着对面坐着的人,“我们希望能得到你的坦白,阿什丽·克拉克上校。”

阿什丽·克拉克扣紧的双手放在膝上,半低着头,柔顺的刘海盖住眼睛,她柔声说:“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

“我们希望你坦白协助安东尼·贝尔谋杀特里·汤姆森,在事情即将败露时又杀死贝尔并伪装成自杀的罪行。”波布兰直截了当地说。

“你说什么?”克拉克猛地抬头,眼睛睁得老大,“你们说我杀了汤姆森?他死的时候我明明在找宿舍管理员填暖气维修单,你们之后不也去确认了吗?”

“你未必要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杀人步骤。”高尼夫用泛着冰冷蓝光的眼睛直视着克拉克说,“我们的结论是——在酒会开始前,你将特里·汤姆森约出来见面,趁其不备用电击枪击昏他,将他控制起来并藏在天台上。当天晚上是酒会,大部分恢复自由的前战俘都会去他们的聚会现场,因此只要藏好位置,汤姆森被发现的几率几乎为零。之后你回到宿舍完成你的不在场证明。晚上十点半,安东尼·贝尔趁吞下安眠药的索菲·柯林斯睡着,来到临时居住区21栋的天台,将被控制住的汤姆森抛下天台后回到酒店,这样,他也有了不在场证明。”

克拉克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笑,问:“对不起,我和这个叫贝尔的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要去帮他杀人?还要在帮他杀了人以后又杀了他?”

“恐怕你的履历表并不这么认为。”高尼夫将一份打开的文件用手指滑到克拉克面前,“在请你来之前,我们查看了你的履历。你是在789年才调到人事部的,在那之前,你在勤务系统做了两年文职工作。那个时候你所在部门的小组长,就是安东尼·贝尔。而巧的是,788年——也就是你在勤务系统的第二年,当时作为林奇司令官副官的特里·汤姆森也在艾尔·法西尔。我查看了那一年的军需物资清单,发现艾尔·法西尔在788年上报损坏的物资次数和数量比起其他的同等级部队要多得多,所以我们认为,你和安东尼·贝尔在暗地里挪用军队物资,而这件事特里·汤姆森也知情。为了不让归国的汤姆森泄露你们的秘密,你们选择杀了他。”
“你对我做出了这么严重的指控,你的证据呢?”克拉克倒竖起眉毛,翘起二郎腿,双手交叉在胸前,瞪着高尼夫。

“你认为我们无法拿到你和贝尔腐败的证据,因为所有的证据都在你从贝尔办公室带走的笔记本电脑里。”高尼夫对上克拉克的视线,“但是,阿什丽·克拉克上校,你在带走贝尔的笔记本电脑时,也留下了一个只指向你的证据。贝尔的办公室在10楼走廊的尽头,办公室唯一的侧面窗口对着的正是人事部办公楼的平台。当然,即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事部的工作人员都有条件过来,因为连接两栋楼的唯一通路就只有两根供暖管道,它们的承重只有45kg——而根据你保存在人事部的最近一次体检资料显示,你只有43kg。”

克拉克咬住下嘴唇沉默了一会儿,从鼻腔中发出一声冷笑,抬起头说:“我是只有43kg,但就因为我的体重就认定我是杀贝尔的凶手,未免也太可笑了。”

“当然。”波布兰盯着克拉克的脸看了一会儿,随后,他的嘴角微微翘起来,转了转眼珠说:“不过,阿什丽·克拉克上校,可以请你告诉我,你下颚的那道伤痕是怎么来的吗?昨天早上我们见到你时你的脸还是完好无损的。”

克拉克伸手摸了一下下颚左侧一段两厘米长的伤痕,脱口而出:“这是被我宿舍楼下的猫抓的。”

波布兰和高尼夫互相交换了一个确认的眼神,然后,高尼夫开口说:“你是说Momo——那只B2区唯一的猫吗?你这几天忙着计划谋杀自然没有注意到,她昨天晚上还在临时产房分娩,今早恐怕并没有精力出来闲逛给你制造伤口,为了不让Momo在分娩时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临时产房建在你上班路线反方向的树林中央,总不会是你特意绕进树林深处让她挠了你吧?”

克拉克的瞳孔猛地缩小了,她的嘴微微张开,眼睛直瞪着高尼夫。波布兰接着说:“其实,我们请你到这里来,只是为了让宪兵队有时间搜查你的住处,找到贝尔丢失的外套、笔记本电脑,抑或电击枪——不用质疑合法性的问题,因为你在军队血液库里留存的数据与贝尔指甲缝里的血液吻合,他们已经拿到搜查令了。在地检上诉前自首,这是你获得减刑的唯一机会。”

阿什丽·克拉克的眼神彻底黯淡了,她低下头,垂下的头发挡住了脸部的大部分。在久久的沉默后,她发出一声苦笑,说:“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发现的,不过,你们都说对了。”

她拿起桌上的纸杯长长地喝了一口水,开始说起来。

                                    *                                                          *

“787年我刚从军校毕业,被分到了后勤系统。本来以我在军校里的成绩排名,可以够得上去陆战队,但因为我的身高只有156厘米,所以只能去后方。就是在那个时候,我遇见了安东尼·贝尔。我和他一开始是上下级关系,渐渐地我就发现,他在工作上比其他同事更加关照我,性格很温柔,又很风趣,很快他就向我表白,我们就恋爱了。办公室恋爱很敏感,我们说好谁也不说,因此没有人知道我们是恋人关系。一开始一切都很好,他大我13岁,人生经验、工作经验、恋爱经验都不缺,当然,也不缺钱。在当时的我的眼中,他就是全宇宙唯一的中心。他见我对他言听计从,慢慢也在我面前放松了很多。渐渐地,我发现他的资金来源有很大的问题。他只是军需处办公室的一个组长,原本的家庭也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却经常买高于他工资的礼物给我,还经常去一些富人出入的娱乐场所,我问他钱是从哪里来的,他总是避而不谈,我一直追问,他就说是他之前投资的收益。我那时只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女生,能够背着他送给我的名牌包去逛街就让我在朋友面前很长脸,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再怀疑他。”

“直到我和他在一起一年后的某一天晚上,他突然非常紧张地来我家找我,我才知道,他之所以总是有大笔钱进帐,是因为他一直在借自己职务的关系和费沙的商人走私物资。他来找我是因为他有一批货被扣在艾尔·法西尔海关,如果不及时发货,一旦追查到他身上,他肯定要上军事法庭。我那个时候爱他爱得要死,看到他捂着脸在沙发上流泪,我心想,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他上军事法庭。于是我到处打听能帮上忙的人,正巧,我听一个在旗舰工作的朋友说,林奇少将的副官的女儿最近被查出患有血液病,他正在为医疗费发愁,我便主动去找了他。我对汤姆森承诺,只要他以林奇少将的名义批准物资放行,我就说服贝尔从费沙商人手上贷款——当然是高利贷——给汤姆森。汤姆森是个很正直的军人,他一开始坚决不同意,但眼见自己女儿的手术日期越来越近,自己又一直筹不到足够的钱,他最终只得答应我的条件。之后,汤姆森也一直按时偿还高利贷,我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就在汤姆森归还完大部分本金时,帝国军突然入侵同盟,汤姆森和林奇都成了战俘。之后不久,我获得了人事部升职调动的邀请,后来贝尔也和我分手了。说实话,和贝尔分手后我消沉了很久,又很后悔做了那样的事,出于这样的心理,我始终没有再和贝尔联系。即使再次得知他和我又都被调到了伊谢尔伦,我也不想再和他有任何关系。直到三天前,他突然通过内部线路和我联络,要和我见面。”

“事隔这么多年,我早就不再是当时那个被爱冲昏头脑的小女孩了,所以我拒绝了他。可是他却一再坚持,我就想去见他一面,和他说清楚,以后不再和他联系。然而,见面后,他对我说,他在安排发放物资时发现了特里·汤姆森的名字,他担心如今一无所有的汤姆森敲诈他,或是把他之前做的事抖出去。因为之前一直是我在联系汤姆森,他担心自己出面会引起汤姆森的怀疑,因此,他求我帮他最后一次。他向我保证,他只是想要警告汤姆森一下,并不会伤害他。他说,只要我帮他做完这件事,他以后就再不来找我。当我知道汤姆森死了的时候,我又震惊又愤怒。可我没想到,昨天下午他又开车到我宿舍来找我,说他的事情已经暴露了,要我替他作伪证。我不想再被他利用,于是拒绝了他。然而他却反过来威胁我,说他的电脑里存有我当年在艾尔·法西尔唆使汤姆森伪造军队文件帮助费沙商人走私的证据,如果我拒绝他,他就会把举报邮件发到司令部。我实在忍无可忍,趁他不注意抢下了他的电击枪。他在挣扎时把外套蹭上了很多泥,为了不令人生疑,我只好干脆将他的外套脱了下来,我用他的指纹打开车门,把他扛进后备箱。接着,我从人事部的平台沿着供暖管爬进他的办公室,拿走了他的电脑,把车开到海滩,用他的指纹打开通讯器,取消了锁屏密码后模仿他的语气写好遗书,把他伪装成自杀的样子。”

克拉克一口气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她一直低着的头垂得更深,眼睛里的水波在灯光的照射下翻腾,她的声音颤抖了起来。

“我本来没想要杀他,只是想击昏他,然后报警。可是当他被第一股电流击中,回头看向我时,忽然让我想起了他跟我分手的那个时候。那天,我把得到人事部升职调动的消息告诉他,我以为他会高兴,可他只说了一句‘那从今天起你的军阶就比我高了’。我真的不明白,我升职了,我的工资会提高,我们的生活也会改善,他难道不应该为我高兴吗?我很不高兴,就和他吵了起来,他朝我咆哮,要和我分手,之后就再没有和我联系。他明明已经被我用电击枪打中了,可他看向我的眼神,和他和我分手时的眼神一样,就好像在说‘你不过就是一个身高刚过军队入伍线的小女孩,你以为你能做成什么事?’从开始工作到现在,总是有人对我说‘我无法想象你做主管的样子’,人们看到我这样的身高,这样一个高中生的长相,总是习惯性地把我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有人来教的小女孩。我已经受够人们用这样的眼神看我了,我不想再看到他用那样的眼神看我……”

克拉克的肩膀剧烈抖动起来,她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却依然没能阻止眼泪从手掌中滴落下来。天花板上的白光灯静静地照着房间里的一切,有光的地方愈发明亮,暗处的阴影却更加漆黑。

                                    *                                                          *

夜渐渐深了,当人类制造出的灯光逐渐减少,真正的群星便开始在天顶闪耀。高尼夫从一片星河下走进一栋军官宿舍,几分钟后,又从电梯里走出来,在走廊中间的一扇门外停下来,他按下自己的指纹,走进房间。波布兰没有在客厅,高尼夫推开波布兰的房间门,只有一个放着几团衣物的行李袋放在床上。也许有事出去了。高尼夫一边想着,一边走进卫生间,不一会儿,里面便传来了水流滴在瓷砖上的声音。

这两天的事终于结束,高尼夫此刻感到自己身体非常疲惫,他重重地将自己摔在自己房间的床上,却在接触到床单的同时听见了波布兰不满的叫嚷声。

“你为什么不开灯?”高尼夫将自己的身体挪开一些,以便把在睡眠中被意外砸中的波布兰从自己的身下解救出来。

“很简单——因为我在睡觉啊!”波布兰坐在床上喘着气,一脸怨气地说。高尼夫朝波布兰抱歉地吐了吐舌头,将整个身子裹进棉被中,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感到波布兰亲了亲自己的左脸后也躺下来,将右手穿过自己的后颈搂住他的右肩,头枕在自己的左臂上。

“和卡介伦聊得怎么样?”波布兰问。

“我跟卡介伦说了我们的全部推论,他表示相信我们。”高尼夫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他还告诉我,克拉克在向地检自首时,坚持声称九年前伪造军队文件的只有她一个人。”

“什么?”波布兰感到有些意外,他侧过身子,用手肘支撑着半个身体,看着依然平躺着的高尼夫。

“这样汤姆森的遗属就可以领到全部的抚恤金,”高尼夫睁开眼,看着波布兰的眼睛,“再加上他这些年在矫正区存下来的钱,应该够给他女儿买一份合适的医疗保险了。”

“真没想到……”波布兰瞪大眼睛,吸了一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听完克拉克所说的一切,我并不觉得她是个坏人。”高尼夫叹了一口气说,“她也许很软弱,也许犯了很多错,但她并不坏。”

“因为——”波布兰吐出一口气,躺回到床上,用双手环住高尼夫的脖子,说:“伊旺,你是一个既理性又善良的人。”

“但愿吧。”高尼夫伸出右手握住波布兰的手,“谢谢你这么说。”

“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的眼光。”波布兰搂住高尼夫,从他的侧颈一路吻到耳垂,细细地尝起来。当波布兰第二次用舌尖描出高尼夫左耳的轮廓时,后者终于忍不住翻过身,一边兴奋地将手指伸进波布兰的橘色头发中,一边有力地吻着波布兰的嘴唇,波布兰刚把牙齿打开一条缝,高尼夫的舌头立马就伸了进来。高尼夫每从嘴里溢出一句呻吟,波布兰都感到自己今夜想要彻底探索他的欲望正不受控制地蹿升。

“Wow,你今天好积极!”波布兰笑着看向正坐在自己小腹上脱T恤的高尼夫,后者暂停了手上的动作,问:“你不喜欢?”

“不,不不,”波布兰连忙头手并用地否认道:“非常喜欢!希望你以后多来几次。”

“哈,奥利,那就闭嘴。”高尼夫终于脱下了T恤,双手向后撑住波布兰的大腿,波布兰饶有兴味地欣赏他的金发随后仰的动作在空中划出小小的弧度,发根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

“有的是办法。”波布兰的双手掌住高尼夫的腰,用拇指沿着他腹外斜肌的线条来回抚摩,“亲爱的,现在开始,让我闭嘴吧。”

波布兰用手指感受高尼夫的肌肤,璀璨星辰的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的肩上、腰上、腿上和手臂上,五彩斑斓,绚丽夺目。这就是银河。波布兰感到此刻的高尼夫就是浩淼的银河,他相信对方眼中的自己也一定是如此。他们用瞳孔接收来自对方眼里的繁星,伸出手迎向对方,迎接属于自己的一整个宇宙。

“我觉得自己得到了全宇宙所有的星星。”波布兰躺在床上,胸口仍在起伏。

“我也是。”高尼夫的肩膀和手臂紧靠着波布兰,握住他的手,说:“我感觉……今天你比起平时来要更温柔。”

“要是你不反对,我以后还可以换点别的风格——反正明天以后在飞船上,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尝试。”波布兰不确定高尼夫有没有看到自己在黑夜中的笑,但他明显感到高尼夫用手指掐了自己一下,然后说:“别以为你永远都会是主导的那一个。”

“我非常期待。”波布兰在高尼夫的耳边轻声说:“Love,good night,and good luck.”

-The End-

2019.10.13

帝国先绑架小杨的脑洞记录


都是乱讲,不建议任何人察看

吱儿哇鱼
其实我还想另一个版本,确实是不同阵营,老先反手握的是把小匕首,刀尖顶着小杨的脖子。这个版本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刺客
好奇这样杨有机会和刺客讲话的情况下,会说些啥

帝国先应该就是执行急功近利的上司的命令吧。
我也在很想知道这是要胁迫小杨做什么去哪里…
感觉如果带走途中弄了点伤,老先也会自己很专心于任务第一,让小布去做做临时处理就完了。

夜沙~(・ω< )★
抱怨拿不到退休金了(??
因为小杨这个人在瑞达II上表现太差了
所以我甚至不太确定他会为了自己能活下去而挣扎吗,或者会挣扎到什么程度

吱儿哇鱼
瑞达上没机会讲话的嘛!

夜沙~(・ω< )★
但他应该起码会为了可能来救他的人而拖延点时间

吱儿哇鱼
被先寇布绑了的杨起码还有机会康纳•谈判专家—

夜沙~(・ω< )★ 我觉得他如果开始叨叨拿不到退休金了

吱儿哇鱼
也太佛了!
给我害怕点啊这个异常人(x

夜沙~(・ω< )★
好难想象小杨害怕啊啧

吱儿哇鱼
浓度5%的害怕还是可以有的吧!

夜沙~(・ω< )★
但如果先寇布这么按着他觉得手心底下的小杨有点抖肩膀上感觉到的小杨的呼吸有点急促
就好可爱啊((
怎么说呢
就像是按着小动物要杀掉的时候
手心底下非常温暖,因为呼吸起起伏伏,心跳非常快
然后还会用纯黑的眼睛盯着你
努力仰起头来看人的那种感觉

吱儿哇鱼
这个场景好色好色。感觉是比较靠后的剧情,追捕中黑暗混乱先寇布一转脸发现杨被追捕方误伤了,一颗子弹打进来杨半个魂儿就要歇菜了

夜沙~(・ω< )★
刺杀变急救了(

吱儿哇鱼
唉,淦,怎么又背上道德包袱了(
我明明还挺想看先哥怕杨跑他自己打出那颗子弹

夜沙~(・ω< )★
也可以,但还是得给包扎
毕竟上司要求尽可能活着带回去
谁不想要一只活的小杨呢
道德包袱x 客户要求o

吱儿哇鱼
客户要求草。
想想客户还真不一定要求。毕竟都认为杨没了同盟肯定就没了。可能要求最好活着带回来,活的更好邀功。实在不行就看着办吧,除掉帝国大患总是好事。
绑架过程中的先心理变化:这个人……死了有点可惜。淦,老子辛苦点,想办法活着弄回去。

吱儿哇鱼
先寇布交了任务转头第二天上级又叫他来,叫他秘密把杨提出去先控制着,说为了防着走漏消息被其他贵族截胡。先寇布很不爽。也只好带小杨回自己家。

当晚有女性打来电话,先正要答应邀请,想起来家里还有这么号重要人物。不过这个战斗力基本为0倒也不担心逃走。想了一下老先最终决定:a去约会 b不去约会

夜沙~(・ω< )★
我觉得工作没完先寇布不会出门约会(思考
b

吱儿哇鱼
老先最终决定不去约会。电话里道完歉后非常不爽:超过勤务,加上约会损失,这波亏大了。回来盯着俘虏在帝国少见的黑发黑眼看了一会儿,问杨文里,你有没有跟男人的经验。小杨即答没有。老先说你在这害得我没法去约会,要么你马上去情报部装乖让我脱身,要么你跟我去浴室。
小杨说我没有你们需要的情报。老先站起来:去浴室。
花洒热气腾腾里里外外一顿冲,老先看着被热水热气蒸的白白软软小杨裸体立刻就觉得我可以,a按耐不住直接在浴室上了 b看了一眼大腿上自己打出来的那个新鲜枪伤到底没忍心

(越来越狗血了!建议退出游戏!)

夜沙~(・ω< )★
这个剧情下去好难收场
但反正是鱼的剧情
我负责搞事就好!!
a!

吱儿哇鱼
(草夜沙沙每次都和我想的不一个路子!
(看出来这名玩家正快乐地在摸电闸的边缘试探
(你走吧,剧本去制造下一瓶狗血药剂了(!竟然是放置休闲游戏

夜沙~(・ω< )★
我也想搞个这样的游戏(思考
中间会很好笑
结尾会是刀
不只是刀
而且没有黄

吱儿哇鱼
????

你是不是诈我
???
其实你是我的键盘成精
你乱来
不按战术课本出牌

夜沙~(・ω< )★
毕竟
玩家是剧本的游戏体验(草

吱儿哇鱼
草 哲到我了 宕机几秒钟
*哲学到我了
不不,是逻辑到我了

吱儿哇鱼
*
被按在浴室墙壁上的小杨非常老实,被热水泡透了也非常温暖柔软,很舒服。没干几下还开始叫,只是叫得实在有点惨有点委屈,老先只好停下来问。小杨说伤疼,真的疼。换个姿势行不行。老先很惆怅地叹气,拿浴巾裹了带到床上,转头拿了止痛药给他,拿了支烟边看着他喝药。

小杨就靠在床上,把两只胳膊塞进老先的睡衣,问:你们抓我干什么,又不杀我又不审讯。老先说:我又不负责情报,关我什么事。抽了两口烟又说:最后总要移交给皇帝。只不过什么时候交什么情况下交,还是很影响这支旗舰的利益相关的。小杨说:我也一直很想见皇帝。如果不是这种场合就更好了。先一下笑了:怎么,你还想让皇帝当同盟的阶下囚啊。小杨:啊,倒也不是。并不是只有这两种方式…老先摇摇头:你想和谈?怎么谈。你想谈,你们同盟还指不定背后捅刀子呢。我看你不如甩了同盟自己来,说不定手里还多点余地。杨半睁着眼睛:不是这样的…老先说你睡吧,止痛药起效了。我这不适合软禁人,明天你就给我回去吧。

夜沙~(・ω< )★
回哪儿???

吱儿哇鱼
当然是送回关押战俘的地方。想啥呢你

夜沙~(・ω< )★
我还以为他要送回伊谢
然后就是公路片展开
前期养伤,养好了就可以……

吱儿哇鱼
清醒一点朋友,你在做什么梦

吱儿哇鱼
*
几小时后警报大作,小杨惊醒就看见先寇布已经一身作战服就和绑架他那天一样。室外到处是骚动,警报灯一路闪烁,小杨勉强跟着先,问我们往哪儿走。先答逃生舱。然后突然几波震动地震一样把两个人都甩到地上。先把小杨拽起来时杨说:你们的船遇袭了对不对,白刃战的部队已经登舰了。先盯着杨说:杨提督,你要抵达伯伦希尔。或者最近的舰队,就我所知属于罗严塔尔提督。如果你无法配合,我只能让你的尸体留在这里。现在请跟我走这边。
拐过某一区域时,有个声音大喊了一声杨提督。然后是一阵混乱的装甲声,交火和爆炸。先寇布发现自己被倾倒的墙壁击中,脚被压住动弹不得,腹部和背后都有很深的伤口。他抬头看见几名同盟士兵正带着杨撤退,有一名浅色头发的士兵将自己头盔换到杨的头上。先寇布立刻抬手瞄准杨的后背准备扣下扳机,忽然余光感觉稍远处有威胁正瞄准自己。
a扣下扳机 b调转枪口清除威胁

夜沙~(・ω< )★
哦哦哦哦哦哦哦游戏更新了
居然把小杨抢回去了!!!
浅色头发的是谁
林兹??

吱儿哇鱼
尤里安

夜沙~(・ω< )★
草,这是啥时候的小杨几岁的尤里安啊!!
瞄准先寇布的是谁啊!!

吱儿哇鱼
不知道!就想出场嘛!我不管漏洞的!

夜沙~(・ω< )★
这很难选啊!!
我感觉选a小杨也不会死!选b那哥们就死了!
b
我觉得先寇布会b(

夜沙~(・ω< )★
让我看看是谁要死了(
(结果是另一个先寇布,没想到吧

吱儿哇鱼
草吧!
这个人怎么回事

我辞职
我就那么好猜中吗!
之前预测说其实没有sex,说会be
现在又预测(
你是魔鬼吗????
编剧辞职了辞职了

吱儿哇鱼
总之最后就是受伤的先寇布没击中那个人,反而自己手臂被打中。然后看到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很疲倦地低头看着他,说没想到这里刺杀者是你。先寇布笑笑。那个人对着他额头开了一枪,走掉了。

吱儿哇鱼
结束了!

夜沙~(・ω< )★
???????
等等
这个故事怎么
你最后丢炸弹啊???
这是几周目???

吱儿哇鱼
你所联系的编剧已离线!

夜沙~(・ω< )★
我们是刚刚回避了六一吗???

夜沙~(・ω< )★

其实鱼啊
我那时候说的
结尾是刀没有黄
是我在想如果自己要写的话写啥样的
没想到啊。
这叫啥
这就是一丘之貉

吱儿哇鱼
我那时已经想好了的!然后你,你,我当场宕机几秒钟

夜沙~(・ω< )★
我好棒哦!

夜沙~(・ω< )★
(结果是另一个先寇布,没想到吧
我好棒哦!!

吱儿哇鱼
可怕
蘑菇
*魔鬼

储备粮1


(概要:夜沙:我们来搞之前那个帝国先被俘虏的pa吧)

夜沙~(・ω< )★ 2021/01/04 23:55:09

我们来搞之前那个帝国先被俘虏的pa吧

我就记得那个了(

吱儿哇鱼 2021/01/04 23:55:39

好!我已经完全忘了 感觉就是新粮

给我讲讲来龙去脉先

夜沙~(・ω< )★ 2021/01/04 23:56:41

[聊天记录]夜沙 2020/07/31 23:13:35

我刚意识到

之前脑拉肯的时候都是“杨提督您已经是帝国的俘虏了”

但完全也可以

“先寇布元帅,落入你们所谓的叛军手中感觉如何啊”

吱儿哇鱼 2021/01/04 23:57:07

!这么短!

最后一句是谁的语气啊

不像杨。

他能当元帅吗

夜沙~(・ω< )★ 2021/01/04 23:58:18

这个是当时有人画了个穿帝国元帅礼服的先寇布

吱儿哇鱼 2021/01/04 23:58:19

我们给他降个职好不好

哦!!

忽然有点印象了

夜沙~(・ω< )★ 2021/01/05 0:01:50

某个常见(?)拉肯杨剧情的反转

杨杨来审问帝国先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2:14

提督,我喜欢提督,不给他当元帅好不好

夜沙~(・ω< )★ 2021/01/05 0:02:20

美其名曰这是对贵客的礼节

可以!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2:46

陪审的是谁

夜沙~(・ω< )★ 2021/01/05 0:02:56

当然实际上只是为了我方便把小杨塞进审讯室里给先寇布吃掉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3:10

感觉他不会积极到自己一个去审

大胆,在审讯室就要吃人

夜沙~(・ω< )★ 2021/01/05 0:03:42

如果真要有陪审的话

首先亚典不行(。

因为他太有干劲了杨会马上说接下来交给你了我回去睡觉了(。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5:49

想想觉得杨对敌方军官俘虏的态度会不会真的很客气,除非发生点啥事,不然都不太注意到这个帝国人个人魅力。

夜沙~(・ω< )★ 2021/01/05 0:06:10

被你这么一说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6:13

杨:不错,我就需要这样的好同志

夜沙~(・ω< )★ 2021/01/05 0:06:21

杨真的知道先寇布脸很好看吗(。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6:58

普通好看

。(日语)(草

可能不会特别注意吧…“那应该是算好看的吧…没想过”

停一下,不整这么细致的。请把镜头转回审讯室

夜沙~(・ω< )★ 2021/01/05 0:09:13

那不如就让亚典跟着去陪审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9:22

我觉得不错

夜沙~(・ω< )★ 2021/01/05 0:09:24

杨犯懒跑路

吱儿哇鱼 2021/01/05 0:09:36

亚典抓住学长不许偷懒

把椅子拉墙根去歪着都行,但是不许跑路

夜沙~(・ω< )★ 2021/01/05 0:10:33

然后亚典回头出来报告的时候说就那个“無駄にツラがいい帝国人”(努力构思像亚典的台词

吱儿哇鱼 2021/01/05 0:10:46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夜沙~(・ω< )★ 2021/01/05 0:10:50

杨听着也没当回事

后来去看望俘虏的时候

仔细看看

好像脸是不错

很自然地开口称赞一句

先寇布“嗯?”

吱儿哇鱼 2021/01/05 0:12:30

先提督可能不太正经对亚典,毕竟看起来太年轻。说不定对话是半嘲笑半玩笑的态度

杨:随便看看,随口称赞

先:忽然好奇,仔细看看

夜沙~(・ω< )★ 2021/01/05 0:14:38

先:从敌将口中听到对自己外貌的称赞还挺意外的

还是不带讽刺的那种(@亚典

吱儿哇鱼 2021/01/05 0:14:58

夜沙~(・ω< )★ 2021/01/05 0:15:31

本来就有对魔术师的尊敬度

现在好感度和兴趣也up(

然后坐下来聊聊天

先“阁下是觉得帝国就应该如何如何吗”

杨“不啊我觉得不同的社会制度是能共存的”

先“?”

反正魔术师有一百种套路能把先寇布套进去

吱儿哇鱼 2021/01/05 0:19:26

我,我的路子走得不正。交出去我反省一下

杨:诶,是吗,你应该是经常会被人欣赏容貌的人吧。

先:那确实。而且只是还不错’?一般我收到的评价比这个高多了,您要不再仔细看看?

夜沙~(・ω< )★ 2021/01/05 0:19:33

[聊天记录]

然后下次再被提审的时候就一边对着亚典冷嘲热讽一边要求杨提督必须全程在场

小杨“啊今天不能偷跑睡懒觉了……”

夜沙~(・ω< )★ 2021/01/05 0:20:49

[聊天记录]吱儿哇鱼

杨:诶,是吗,你应该是经常会被人欣赏容貌的人吧。

先:那确实。而且只是’还不错’?一般我收到的评价比这个高多了,您要不再仔细看看?

然后直接贴上去鼻尖蹭鼻尖吗

夜沙~(・ω< )★ 2021/01/05 0:21:07

先寇布你再努力一点今天就能吃到(

吱儿哇鱼 2021/01/05 0:21:58

在那之前会被亚典大力敲玻璃/敲桌子的(取决于他当时在房间外还是内

不行,不能这么快便宜他。请他有点俘虏的自觉

夜沙~(・ω< )★ 2021/01/05 0:22:35

这不是在看望俘虏吗

不是在审讯室

亚典不在

但我建议亚典还是快过来一趟(x

吱儿哇鱼 2021/01/05 0:23:06

杨提督!怎么可以单独见敌军俘虏,万一

夜沙~(・ω< )★ 2021/01/05 0:23:28

是啊杨杨!

你知不知道那么多罗杨文都是怎么展开的!(

吱儿哇鱼 2021/01/05 0:24:00

别说亚典,卡介伦知道了都会把杨的头拧掉

!罗杨文

夜沙~(・ω< )★ 2021/01/05 0:24:1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会的

吱儿哇鱼 2021/01/05 0:25:06

可是我不喜欢罗攻文里把他写得像个霸道总裁。尬尬的

夜沙~(・ω< )★ 2021/01/05 0:26:38

那就杨罗(??

吱儿哇鱼 2021/01/05 0:27:09

先拐回来,我们继续谈谈俘虏和提督

(怎么谈

夜沙~(・ω< )★ 2021/01/05 0:29:05

然后呢这个先寇布大概

也发生过之前祖父被陷害失去全家产的事

所以选了参军这条路

虽然保留了贵族名号,但在帝国那个垃圾环境下被士官学校里的贵族子弟各种看不起&嘲讽

所以对于现有的贵族制度有自己的想法

来自贵族内部的独特视点

杨杨:超有兴趣

(这看起来越来越正统了,鱼啊帮我让他们搞起来

(我感觉不能让先寇布在第二次审问的时候就调戏杨太多不然亚典会警惕性暴涨的

(比如先寇布说啊这情报我只告诉杨提督其他人先退出去,亚典绝对会在外面死盯监视屏幕盯出个洞来

吱儿哇鱼 2021/01/05 0:35:39

我在想比如这样:一开始先提督是对亚典审问官是有点轻慢又有点想逗他玩的态度的。不过亚典同学年轻有为思想语言都很锐利,不上他的套路,几番下来先提督对这个年轻军官另眼相看了,态度就认真些,从轻慢的不着边际的嘲笑变成认真的嘲讽针锋(草)。本来靠边像个摸鱼陪同人员的杨反而从先提督的言辞,对同盟对帝国的问题他都嘲讽指出,杨反而对他的话有点感兴趣了,主动插嘴参与询问时亚典还略为意外。

夜沙~(・ω< )★ 2021/01/05 0:36:10

可以!!

你把正剧搞得更正剧

今天鱼的局部真的坏掉了

但这也非常好!!!

吱儿哇鱼 2021/01/05 0:36:44

啊,我,这,啊

夜沙~(・ω< )★ 2021/01/05 0:38:24

这样不会触动亚典的警惕性雷达

只会觉得啊学长的历史宅属性发作了

甚至卡介伦看了都会为啊杨居然认真工作了而感动

吱儿哇鱼 2021/01/05 0:54:50

不过第一次讯问,杨虽然途中开始对这个敌将有点兴趣,但还是观察为主,只偶尔问一些好像不太重要的问题,主场还是给亚典负责。亚典内心可能对先的评价也有所提升,之后还会跟学长说看来这个人也不是只有一张脸卖相啊,比那些傲慢无聊的帝国白痴倒是好上一点。学长:哦。

亚典:不过信息没交代什么,政治话题倒是杠了一大堆,我今天也有点上头……学长下次提审我绝对让他都吐出来。

学长:嗯,情报方面就交给你了。明天审问我就不去了,起不来,问完话你安排下,晚上我想单独去见他。

菠萝:?

菠萝:??学长,不是,您不是想避嫌吧,我没有要拷问的意思哎?不对等下?您要单独见???

夜沙~(・ω< )★ 2021/01/05 0:55:0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亚典你反应好激烈

不过确实一般审问会压榨人的睡眠时间

困的时候比较容易说错话or破罐破摔

对杨杨来说就是,你要我早起不如我现在就递辞呈

吱儿哇鱼 2021/01/05 0:57:27

那倒是。给先提督的待遇够客气了

夜沙~(・ω< )★ 2021/01/05 0:58:02

不知道被先寇布搞到一晚上没睡成的时候

杨杨会不会想起此时此刻

为了早上睡懒觉而做出致命判断的自己

吱儿哇鱼 2021/01/05 0:58:23

一般小鬼肯定巴格达胥就安排掉了。也就先这个大鱼

夜沙~(・ω< )★ 2021/01/05 0:58:38

结论:确实不能让人困的时候做决策

吱儿哇鱼 2021/01/05 0:58:4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夜沙~(・ω< )★ 2021/01/05 0:58:46

对吼

我为啥让亚典上

巴格达胥不香吗

我傻了

但亚典也可爱(

吱儿哇鱼 2021/01/05 0:59:46

就当提督级别高,特殊对待吧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1:10

啧,伊谢尔伦人还是太好。被这么抓来都不好真下手。帝国那边就可以随便安排些混球乱来

夜沙~(・ω< )★ 2021/01/05 1:01:16

亚典“这可是高级将官,要拿来和帝国做交易的,巴格达胥你别弄坏了”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1:23

夜沙~(・ω< )★ 2021/01/05 1:01:27

巴格达胥“阁下居然怀疑我的专业水平”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1:45

我怕最后巴格达胥被先提督弄坏

夜沙~(・ω< )★ 2021/01/05 1:01:59

会的。

所以是正确决策(。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2:08

毕竟,原版里他也吃过先的亏。干不过的

不错

这个搞到床上去可能还快点

夜沙~(・ω< )★ 2021/01/05 1:02:56

鱼你今天是在对着杨阳痿吗

是我传染了你吗??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3:22

怎么会!!

夜沙~(・ω< )★ 2021/01/05 1:03:34

我好骄傲(???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4:49

你骄傲个锤子!我叽叽好得像个锤子!

夜沙~(・ω< )★ 2021/01/05 1:05:25

夜沙~(・ω< )★ 2021/01/05 1:05:29

雷神之锤!!

吱儿哇鱼 2021/01/05 1:06:25

!不错。

吱儿哇鱼 2021/01/05 1:13:43

感觉这种身份立场的先杨要搞到一起还得花时间的…

夜沙~(・ω< )★ 2021/01/05 1:14:04

就很难

因为也不是梅尔卡兹提督那种身不由己的情况

帝国先也不会因为这事就叛国

就算很欣赏杨杨但忠诚的对象是莱因哈特

这感觉就是那种

一夏的邂逅(

吱儿哇鱼 2021/01/05 1:21:01

多对谈几次才有可能超越敌我的立场符号,对对方这个个体有所知觉,有所好奇、关注,有所了解和理解。不算深但也有些特别。谈出于自身立场和现实的话题,也谈不止于此的话题。

哦,那感觉审问过程结束后先应该会收押到别的地方,然后帝国那边政治运作交易回来?

夜沙~(・ω< )★ 2021/01/05 1:22:44

应该是

吱儿哇鱼 2021/01/05 1:23:04

杨可能正式审问没怎么去;非正式地倒见了挺多次

夜沙~(・ω< )★ 2021/01/05 1:23:22

唉如果是旧帝国就可以搞回国之后被安上通敌嫌疑→逃亡同盟这个路线

现在就不行了

奥贝都没有这个操作

吱儿哇鱼 2021/01/05 1:27:46

俘虏都有啥控制人身的标准?帝国提督这种级别的怎么安排合适啊

手铐什么的不好看耶

芯片?好像也挺不人道的

吱儿哇鱼 2021/01/05 22:01:23

我昨天停在打字框还没发出去的一段及后续是,是希望之后某天有机会两个人在星空之下天台之上吹风聊天……是杨溜达过来又带他出房间上楼顶小天台的。这时候的关系大约是外传里杨和那个帝国老军官俘虏那种程度。两个人靠在栏杆边放松随便闲聊,四下有一些巡逻光点往返;远一点的天空有探照灯慢慢划过来划过去,不过杨选的这个角落倒藏在夜色里没有直射灯光投过来,可以看到头顶的星星。聊天尽兴最后,老先微笑看着心情很好的杨,一时心口隐约有点风吹动的感觉,就开口问了:请原谅;我可以吻你一下吗。 杨想了想,伸出手做了同意的手势。老先就上前一步揽住他。这个接吻就很绅士很自然,都没有张开嘴,只是闭上眼睛,交叠嘴唇贴近了几秒钟。是一个柔软干爽温和的吻。分开之后,杨似乎稍微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但很快又恢复了从容。老先就看着他很满足地笑了,说:比起“很高兴遇到你这样的对手”,更想说“我很高兴认识你”。杨:我也很高兴认识你。你的转移手续和目的地明天就要下来了。帝国那边肯定不会让你被关押太久,最多几个月就能返回祖国了吧。先眨眨眼睛,故作神秘:三个月哦。杨无奈地捏捏帽子:明天手续签掉你就不关我的事了,我可不想知道你哪来的情报。老先失笑:为了避免您那位年轻的审问官中将受到质疑,我还是承认刚才这句是骗您的吧。安静了一会儿,老先说:很晚了。我们回去吧,杨司令官。杨走向楼梯,犹豫了一下,又转回身抓了抓头发,有点含糊地说:这句话不该我说;只是,对于交换回去的俘虏,就我们所知,帝国有过不少…的先例……看到先听他说话时专注又平静的眼神杨就知道自己还是言过了。杨有点自嘲和释然地摇摇头,就不说了,下楼带老先回软禁的房间,互相道晚安就走了。

第二天军部的回复和手续下发过来,将审讯完毕的帝国人转移收押到别处。

夜沙~(・ω< )★ 2021/01/05 23:43:19

啊!!!

好可爱……

纯爱……也不对……就是那种甚至可以说不是“爱情”或者说是爱情之上的关系……

吱儿哇鱼 2021/01/05 23:45:55

感觉没有到爱情

夜沙~(・ω< )★ 2021/01/05 23:46:25

一种互相理解?

夜沙 2021/01/05 23:46:39

已经完全不是一夏的邂逅那种感觉了!

所有搞黄因子都被净化了!!

鱼,你萎了,但萎了的你也超赞(

吱儿哇鱼 2021/01/05 23:48:00

理解肯定有,但也没有多深什么的。相识有限

有点一期一会的感觉大概?

我没有萎!!!!超大声

夜沙~(・ω< )★ 2021/01/05 23:49:22

不管鱼有没有萎

我是被鱼净化了

吱儿哇鱼 2021/01/05 23:49:28

正常生理,正常生理!老先也不是24小时都起立,你敢说他萎吗!

夜沙~(・ω< )★ 2021/01/05 23:49:39

24小时起立那是啥,男性向黄漫里的哥布林吧!!

吱儿哇鱼 2021/01/05 23:50:27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以啊!你不能说我萎。

夜沙~(・ω< )★ 2021/01/05 23:52:59

那么

健全的贤者time

吱儿哇鱼 2021/01/05 23:53:11

昨天也是在纠结,因为我想让杨带俘虏先出来一次,但是不论是带出来,还是单独见面,俘虏身上应该有点什么安全措施。古时候就是锁链啊什么的嘛。但是这就不潮了。胳膊里钉个芯片比较潮,但又太不人道了感觉也不合适

我就很在意这一点。俘虏再怎么说也不能太自由…

所以我的问题你还没有分析呢!关于什么样的控制人身的方式又合理又合性癖

夜沙~(・ω< )★ 2021/01/06 22:14:16

渚薰的项圈,换成不是爆头而是电击击昏那种(虽然也没有很人道

吱儿哇鱼 2021/01/06 22:15:07

项圈好!好!非常合适我非常喜欢!!

吱儿哇鱼 2021/01/06 20:16:08

还有一个我很惦记的点是,战俘回帝国后遇到不好的环境可能被欺负被侮辱。老先嘛估计军中肯定也得罪过不少人,而且长得帅出身低本来就招闲人记恨。指不定就有人上下串通趁政审的机会搞他。

吱儿哇鱼 2021/01/06 20:52:24

最后虽然没有叛国证据,还是编指挥不力啦什么的罪名,降了一级。(这时候掌权的基本都是老派贵族?可以比较不干人事。)

过了一阵子伊谢尔伦一批重要物资的船队,随行几个重要(读作没用)官员,包括押运随行的数名青年军官(有生力量,这个比较重要)被劫了。杨不得不去救,结果舰队开过去就收到对面指挥官的通讯,说劫了船队不好意思,是作为谈判条件,要求杨司令官亲自回复。杨照旧把交涉丢给菠萝,自己在巴格达胥那边安排情报工作。然后菠萝派人来报告,对面报了番号某某舰队,要求亡命请伊谢尔伦同意接收。落款是某某军阶,华尔特冯先寇布。

当然这个时候必须怀疑诈降刺杀等等。开会讨论了一下。然后对方又发来消息,说虽然谈定之前无法释放人质,但为表诚意,舰队指挥官愿意独自一人上杨舰队的地盘谈判。大家觉得虽然可疑但这样安全性确实比较靠谱,基本等于自愿当人质了,就算有诈也不能怎么样。最后杨同意谈判。

于是在密集炮口监视下一只单人艇从容发射进杨的舰队。在接收船上登陆,安检,换船送到杨那边会议室。

吱儿哇鱼 2021/01/06 22:14:44

很久之后某次杨提起来,说那时候你怎么就敢一个人来。就那么确定能顺利?先一边干他一边暧昧回答,我是来谈判又不是卖身白给,条件不满意我就走嘛。(当时先提出的条件包括要求杨保护他的部下,如果海尼森方面忌讳迫害这支亡命部队,杨要想办法保住。拆解整编的话是杨的舰队里则可以。)杨说,你那时哪里还走得了。先寇布从背后咬着杨的耳朵笑:那时候我是你的人质,不过如果你要用我要挟我的舰队的话…那也可能你是我的人质。先寇布抱得有点紧,干得也有点重,杨喘息断断续续:…你知道那时有多少激光枪指着你吗。就算是我也无权干涉防御系统,如果他们判定你做出危险行为,立刻就会攻击。先寇布仍然低沉地笑,吻转移到脖子上继续咬他:虽然不能带武器。如果不能成功拿你当人质,我还可以…杀了你。杨:…你真的自信做得到吗。先回答:值得一试。

做完之后,先仍然插在杨里面不肯出去,从背后抱着杨,让他面向床侧面的壁镜:你记得上次我作为俘虏回国吗…你确实对帝国军中霸凌俘虏的情况有所了解…不是什么新鲜事。同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只不过,当你有旧仇的时候情况又不太一样了。你知道审讯室那种镜子,单面可视的。我们——原谅我习惯这么说——我们的镜子比你们这里的还大些。审讯室里当然会发生暴力和强奸,我猜第一个人断了三根肋骨。不过,你们也有自白剂,你知道只要控制好剂量,再掺一些别的东西,可以让你很顺从…瞳孔散开,意识迟缓,听话得像褪了毛的小羊…很好用。只要注意别玩太嗨,发现不对及时停下来处理就好…总会不小心弄死几个的。不,我说的也是做这些事的人。账总是要算的。

先寇布抱得杨更紧更亲密了,黑暗里低声地:“‘有时候我觉得你让人害怕。’你在这样想吗?” 杨被他勒得有些痛苦,轻轻挣扎了一下,先寇布立刻松手。杨转过身,裹着被单撑在先寇布身上,低着眼睛看他。先寇布也看着那双黑眼睛想,我确实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但是杨只是答非所问又很专心地说:我在想,你让人想和你再做一次。

夜沙 2021/01/06 22:46:58

啊,这是旧贵族时期吗

但巴格达胥已经在了

收了巴格达胥再回伊谢的时候已经是莱的新政了对吧

所以是类似梅尔卡兹提督的时间点?在内战期间逃出来的?

我本来不知道该不该让先寇布再次叛国,但如果是旧贵族时期那就很正常了!

如果是莱的时期我确实想不到先寇布会不会接受效忠莱

吱儿哇鱼 2021/01/06 22:51:56

是旧贵族掌权时期,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安排和莱的关系,不会

时间点我乱来的!

比如莱已经出头了但还没有爬很高,老先并不在他手下,之类的

主要是我喜欢巴格达胥!要把他安排进来

夜沙 2021/01/06 22:54:21

这时间点挺好的!也能解释先是怎么跑出来的(内战期间的混乱

吱儿哇鱼 2021/01/06 22:54:41

混乱,好!

夜沙 2021/01/06 22:55:27

而且自白剂那段

我喜欢(

“只要别玩太嗨发现不对及时停下来处理就好”

对方是先寇布的话我会觉得这个情况不对的意思是药效过了先寇布准备把你们的颈椎拧断一下(

吱儿哇鱼 2021/01/06 23:00:47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我想的药物弄狠了会把人弄死。不过有道理,先寇布的话可能两种情况都有

非常合理!思考了一下感觉更色了

夜沙~(・ω< )★ 2021/01/06 23:02:08

“总会不小心弄死几个的”指弄死审讯官

这就是我们的银河第一猛男(

吱儿哇鱼 2021/01/07 15:18:00

有点难,下犯上杀审讯官的话感觉必须死罪了,这还能跑路吗

银英丨Jessica Edwards & Frederica Greenhill丨A Crush


民运领袖!洁西卡/军人!菲列特利加 。原著世界背景,调整了一些人物的细节设定。 虽然是宇宙历795年,但社会文明程度与今日世界平均水平类似。丨给 W。

第一章 玫瑰与剑

菲列特利·格林希尔加遇见洁西卡·爱德华是一次意外。

那是她在自由行星同盟统合作战本部上班的第一天,刚从军校毕业就被派到最高军事部门工作,即使只是一个行政人员的职位也让她分外激动——从少女时代起,她就渴望成为一名军人。菲列特利加从人事部领到了属于自己的ID卡、笔记本和电脑,再加上她从家中带来的一小盆翡翠木,一个属于菲列特利加·格林希尔的小小工位建成了。为了理想和正义,加油吧。菲列特利加看着电脑壁纸上的同盟国徽,在心里兴奋地对自己说。

菲列特利加的兴奋一直持续到下班,对于第一天工作的新人来说,就连到点下班也显得既新鲜又快乐。她走出统合作战本部大楼,走到路边的停车位,拉开车门,坐进自己那辆白色小汽车中。刚准备启动,却感到车尾猛地一震——在军队的三年装甲车驾驶经验告诉她,她被追尾了。

菲列特利加跳下车,走向后方那辆小半截车头已嵌入自己车尾的红色轿车。透过车窗,她看到一位女驾驶员正双手撑在方向盘上,从手臂到肩膀都在剧烈抖动。

“你受伤了。”菲列特利加看着她正从有些凌乱的金色短发中流出的鲜血说:“你需要去急诊室。”

“不,不用。”洁西卡·爱德华——菲列特利加后来在急诊室里得知了她的全名——用有些颤抖的手指点开交通事故理赔系统,准备输入信息,“只是磕到了而已。”

菲列特利加一把抓住洁西卡的手,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你的头受伤了,你得和我去急诊室确认没有脑震荡的危险,其他的事以后再说。”说完,她便架起洁西卡,把她扶进自己的车里。当菲列特利加给洁西卡扣上安全带时,她感到她微张的嘴仍想开口拒绝,却终于无力拒绝。

后来,每当菲列特利加想起洁西卡,总是会想起那时她的样子——她头发的金黄,她鲜血的火红,如同一朵加冕的玫瑰。


菲列特利加·格林希尔第二次遇见洁西卡·爱德华是在统合作战本部大楼旁的咖啡店。

那天是午休时间,上班一个月后终于感到疲劳的她正在准备买一杯拿铁外带,洁西卡就在离她2.7米远的一张小圆桌前用笔修改一份文件。那时的菲列特利加已经知道了洁西卡的职业——来自德奴仙的政坛新星,曾是当地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和洁西卡在急诊室门口分别后,她又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证实她沾泥的脸颊和头部的伤口并非来自一次在海尼森地表上日均发生342次的微型汽车追尾事故,而是来自于1.5公里外的一场政治集会——洁西卡·爱德华是当天参加集会的和平派领袖之一,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女性,在会场发表了一场二十分钟的演讲。当集会进行到一半时,人群中有人掷出了石块,很快引发了斗殴。为了不被警察再次逮捕——这会使她错过本轮议会选举,她必须第一时间离开现场。大概是仍未从混乱中平复情绪,或是太着急去和其他伙伴会合,她把D挡误以为是R挡,又狠踩了一脚油门,便一头撞上了菲列特利加的汽车后备箱。

也许是出于好奇,抑或是那天晚上确实闲来无事,菲列特利加点开了那场集会的演讲视频录像,她拉动进度条,直接跳到洁西卡·爱德华出现的位置。“我将会一直追问当权者这句话——‘你们到底在什么地方?当你们将士兵逼入死境时,你们又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菲列特利加看着屏幕上洁西卡的眼神,掌声和欢呼声从音响里传来,心想,这是一种自己不曾拥有也从未想象过的激情和反叛。

菲列特利加二十一年的人生,没有一秒不印在正统的轨道上——高中毕业前是老师眼里的模范学生,进入军校后是教官心中的优秀军人,而现在的她也不负众望,在政府最高军事机构任职,维持正义、守护民主、保卫国家——她确信这是她最该在的地方。

洁西卡·爱德华的人生也本该拥有类似的轨道。据菲列特利加从她的竞选网页上了解到的信息,她也出生于和自己类似的体制内家庭——母亲是教师,父亲曾是军队的教官,而她自己也是在大学毕业后再回到学校做教师。在九十年代 的同盟,一个学校女教师公认最好的命运便是嫁给中上层政府公职人员,或军队官员,或产业丰厚的商人,然后辞职成为全职太太,生儿育女,多多益善。或者也可以选择继续工作,只是别太追求职业晋升,把自己的精致、优雅和智慧用在家庭和丈夫身上,自然可以过上受人尊敬的生活。像洁西卡·爱德华这样撇开丈夫、父亲,和任何一个男人,凭自己力量独自站在公众面前的女性,并不是同盟的大多数。

菲列特利加还在手握咖啡杯向洁西卡所在的方位发呆,后者已经发现了她,友善地对她点头致意,菲列特利加也朝她笑。洁西卡用手指向自己对面的空座椅,菲列特利加走过去坐下,一来一往,就算是认识了。

菲列特利加成了咖啡馆的常客,每天午休时间去买一杯咖啡,既能保证工作效率,还能不时得到一次新鲜的谈话。洁西卡的办公室就在附近,需要写文章或演讲稿时,她会在这里呆上一个下午。每当菲列特利加端着咖啡坐到她对面的椅子上,她便停下敲打键盘的手指,合上笔记本电脑冲她笑。“今天过得怎么样?”洁西卡通常会这样问。菲列特利加的回答有好有坏,有时聊聊生活,大部分时候聊工作。有了新进步,她便兴奋地滔滔不绝;出了差错,她就会在不违反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向洁西卡复述出错的环节。“我很羡慕你,你总是沉着冷静,好像从不会出错,也不会有我的这些烦恼。”这时,洁西卡会向服务员点一杯热巧克力,将它递到菲列特利加手中。

“你还很年轻,还需要一些经历和时间。”

菲列特利加感激地看着洁西卡,她笑得温柔又充满力量。

“你改变了我对政治家的印象——我总以为政治领袖都是尖锐的人,你却很温柔。”菲列特利加双手握着冒热气的马克杯说。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当只把锋芒对准公共权力。”洁西卡依然答得温柔,菲列特利加想,自从离开艾尔·法西尔,母亲又去世后,自己再没见过这样温柔又强大的人,可是这样一个温柔又强大的人,又怎么总是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要求政府休战呢?这不是一场申明正义的战争吗?二十一岁,刚从军校毕业的菲列特利加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于是,在认识洁西卡一个月后,她皱着眉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战争已经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在民主战胜专制前,你想要的和平真有实现的可能吗?”

洁西卡仿佛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她平静地望着手中的酒杯,用一如既往的平静声线回答道。

“同盟和帝国的问题根源不在战争,甚至不在意识形态,而在于两个社会的互相隔绝、对立和仇视。因为彼此不沟通,才会用臆想去揣度对方,将对方妖魔化。政府为了维持有效的战争动员,便会致力于强调己方政体的‘正确’。原本意识形态只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现在却成为维系政权和驱使人民的武器,这不是政治的本意,政治是为了让社会更好地运转,让其中的人民更好地生活而存在的。如果和平可以让同盟和帝国更少的生命去白白送死,又何必纠结于意识形态的不同?”

“可是民主政体更能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幸福,不就证明这是一种更好的制度吗?”菲列特利加更加困惑了,洁西卡的回答与她以往的认知相去甚远。

“民主是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体系,它可以在不同社会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被实践。况且,民主也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理论、一种试验、一个阶段,它既不是独一无二的也不是绝对真理,只是因为在现有社会条件下,民主更能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因而被现代人认为是‘最合适’的。也许未来的人类会找到更有效也更能实现人的解放的社会机制,到那时,民主也会成为旧制度了。最重要的是,当和平实现以后,同盟和帝国社会都能将更多目光放到自身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体制调整上,同盟也许可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民主机制,帝国也可能通过改革逐渐从专制走向民主——至少走向法制或宪政,这样岂不是一种两全的局面?政治博弈的原则不在于消灭,而在于双赢。”

“这太理想主义了。如果这样的和平无法实现,你现在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 ‘去做’并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种选择。”

“你会失望的。”菲列特利加看着洁西卡说。

“但我不会对自己失望。”被斜透过玻璃窗的阳光笼罩着,洁西卡平静地回答。


洁西卡的回答令菲列特利加更加迷惑,她不再去咖啡馆找她。她依然认真工作,积极生活,努力运行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洁西卡就像一座冰山,在一个偶然机会漂过菲列特利加身边,又继续航向另一个远方。偶尔有几个时刻,当菲列特利加在休息间搅拌速溶咖啡时,会想起洁西卡的只言片语,思索一些只能存在于她脑海里的回答,但这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毕竟她的大部分记忆力要用在统合作战本部繁杂的工作上。

菲列特利加没想到自己会再遇到洁西卡。

那天,已经很久没有出过差错的菲列特利加竟然搞混了两个项目的数据,她只好在临近下班前遗憾地打开前一秒才点击关机的电脑,谢绝同事们下班聚餐的邀请,留下来修改数据。当她终于确认所有数据准确无误时,窗外又下起了对流雨——菲列特利加的伞在车里,而昨天她刚把车送去喷漆。就这样,菲列特利加只能硬着头皮顶着大雨,从统合作战本部大楼奔向最近的公交车站。

洁西卡从街角转了一个弯,举着伞在菲列特利加身边停下来,将天蓝色的雨伞倾斜到菲列特利加的头顶,礼貌地问道:“一起?”看清来者后,菲列特利加有一些错愕,然而她没有非拒绝不可的必要,也实在没有拒绝的心情。

雨越下越大,水花像一颗颗子弹垂直投向地面,在砖石路上爆开。眼看在雨伞中的两人也即将全身湿透,洁西卡提议:“我家就在前面,先去躲一躲,等雨停了再走吧。”

后来,菲列特利加向洁西卡说起这一天的种种巧合,洁西卡说:“人与人的际遇就像一条条螺旋,有时看似在远离,重逢却往往发生在绕完一个弯之后。”菲列特利加想,这就是命运——爱、死亡、痛,一切都是命运。命运要菲列特利加浑身湿漉漉地踏进洁西卡的公寓,走进她的命运。

洁西卡走进卧室为菲列特利加找干净衣物,好把她已经湿透了的一身拿到洗衣机里烘干。等待的间隙,菲列特利加走到客厅一侧的书桌前,看着被彩色图钉固定在方形软木板上的照片——被父母抱在怀里的洁西卡、手举小皮球的洁西卡、头戴学士帽的洁西卡、与朋友拥成一团的洁西卡,以及,被一个英俊的少校搂着肩膀咧嘴大笑的洁西卡。

“这是约翰·罗伯特·拉普。”洁西卡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菲列特利加身边,把干燥的T恤和裤子递到她手中。

“男朋友?”菲列特利加问。

“不,未婚夫。”菲列特利加注意到,洁西卡使用了过去式。

“抱歉,我……”

“不,你不用抱歉。该道歉的是派他上前线去送死的政府。”洁西卡的语气变得强烈起来,“他才28岁,正直、聪明、有才干,却还是因为舰队司令官的战略失误被激光炮击中,变成宇宙的尘埃。”

“所以,你是因为这个才参加选举的吗?”

“不是,我在大学时就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了,代表和平主义者在议会发声一直是我的理想。我和拉普就是在一次游行中认识的,他当时已经是在役军人,却和我们站在一起。”洁西卡瞄了一眼菲列特利加领口的襟章,突然抿着嘴捏了捏她的肩,说:“去换衣服吧。”

衬衫和军裤在洗衣机里翻转,菲列特利加穿着白底碎花T恤和藏蓝色家居裤坐在沙发上,用手指摆弄着自己的军衔襟章,洁西卡背对着她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整理文件和相片。菲列特利加抬起头,隔着茶几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几张照片,照片的内容令她的心脏跳动得更加剧烈,她站起来,走近洁西卡的书桌。

“这是昨天在第五区发生的暴乱?”菲列特利加疑惑地问。

“这不是暴乱,这是人民对不公的愤怒。”洁西卡冷静地答。

“可是,这是对秩序的暴力破坏。”

洁西卡接下来的话带上了刀锋:“一开始,他们只是想和平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想反对歧视、反对剥削,想为自己争取一点点生而为人的尊严。当他们在几个月前只是举着标语静默游行时,政府原本有无数个机会拿出协商的姿态达成妥协,制止事态扩大,可是傲慢的议会和最高评议会从来不肯听人民到底在反对什么,要争取什么,想协商什么。直到每一个发声渠道被堵塞,每一次和解的机会被无视,生存空间被挤压的人们不得不反抗时,政府却又以‘暴乱’来谴责他们的姿态不优雅。这不公平,你不能只谴责一个结果。”

菲列特利加想回话,最终却沉默了。洁西卡用一柄利剑劈开了她的藩篱,原本平静的大地裂开后露出了蜇人的荆棘,她感到一阵刺痛,甚至对自己产生了一些不满。这个世界被折叠的另一面正向她缓缓展开,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第二章 诗与冰山

几周后,菲列特利加从洁西卡手上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礼物——一本诗集。绿色的精装封面上用金线绕出一圈藤蔓的形状,正中印着诗人的名字。菲列特利加对诗歌不甚了解,然而她卓越的记忆力提醒她,她的中学文学课老师曾提起过这个名字,这是一位生在银河联邦末期的诗人。有且仅有那一次,短暂的几秒钟,之后老师的授课内容便转到了其他主题上。

“准确来说,她并不完全是联邦时代的人,她四十岁那年,鲁道夫改银河联邦为帝国,登基成为银河帝国皇帝,她便失去了共和国。然而她始终抵制银河帝国颁布的法令,坚持使用旧文字写诗,在她的诗文中每一处时间都使用了宇宙历纪元——这是她怀念联邦的方式。”洁西卡说话时,菲列特利加的目光正落在一首诗的脚注上,根据注释,这是她的最后一首诗,完成时间是宇宙历319年。

“她只活了四十九岁?”菲列特利加想,即使当时的人类社会疲敝丛生,各项文明指标急剧下降,四十九岁也是一个相当短暂的寿命。

“帝国不允许她怀念联邦时代,更何况是用诗歌这样便于传诵的形式。她因破坏社会秩序罪和非法出版罪被判处二十年徒刑,但一年后就传出她因急病去世的消息。你看到的这一首诗,是她用铅笔芯写在监狱的墙上,被后来出狱的幸存者们口传下来的。”

“真是一个勇敢的人。”菲列特利加感叹道,又疑惑地问:“怎么同盟在介绍前同盟时代的民主斗争时不怎么提起她?”

“因为一旦提起她,就要提及她的性取向——她是一个公开出柜的同性恋。”洁西卡说。

自由行星同盟宪法赋予自己的公民各种自由——但其中并不包括性少数群体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和与伴侣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是有那么几个世纪几乎完全实现了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甚至还有一些国家立法认可开放式婚姻,但那都是在宇宙历元年之前很久的事了。进入宇宙空间后的人类臣服于资源争夺和技术开发,数百亿人被高技术的锉刀改造成数字时代的零件,嵌在被安排好的流水线上燃烧生命,释放生产力,将文明扔在历史干涸的河床边。五个世纪,二十个世代, 十八万个无光的夜,历史被焚毁,故事被抹除,只有诗歌闪着微弱的火,给寒冬里的流浪者一丝慰藉。同盟成立后,这些人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盗火者”,现在浮在菲列特利加目光中的一行行诗文的主人,就是其中一个。

菲列特利加对文学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她绝大多数的文学知识都是从高中的课堂上得来,成年以后,她的阅读兴趣便转向了推理小说,并没有太多关于诗的阅读体验。然而她在得到这本二百页的诗集后,只用了一个晚上便读完了。和之前读到的精于文辞的绮丽文字不一样,她感到眼前这些诗句不止是感情,更是一股喷涌而出的力量。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苦难的悲悯,对未来的希冀,对人类的深情,样样堪称伟大,只因为不是异性恋,便被文学和历史共同排挤到了边缘地带。

两天后,菲列特利加再见到洁西卡时,主动和她聊起了这本诗集。她说:“这是我看过的最有力量的诗。”

洁西卡说:“我读大学时喜欢和诗社的朋友谈诗歌,她是我当时最常提起的一位诗人。她的诗和她的人一样,既有一种对敏锐细腻的诗意,又有一种向死而生的韧性。”

就像你一样。菲列特利加这样想。她低头盯着自己交握在桌面的手指,说:“我钦佩这样的人,可我没有办法成为这样的人。”

“这没什么。我的一个朋友曾对我说——‘每个人都需要抓住属于自己的星星’,你有自己的光,要去摘属于自己的星辰。”

“我真的可以吗?”

“你要相信你自己。”

菲列特利加睁大眼睛,看着洁西卡的眼睛,她的眼里有一片星海。她想,这里面会有自己想要的星星吗?


菲列特利加与洁西卡开始在咖啡馆以外的地方见面。她和她去书店,用手指划过一列列整齐的书脊,在书架前交换对书籍和作者的见解。或者去市中心的公园散步一两个小时,闲聊着经过湖中静立的白鹭。后来,菲列特利加不用加班的周末,也会和洁西卡去电影院,看本月院线新上映的剧情片。洁西卡在电影放映时总是专注地盯着屏幕,随着情节的推进,她会不自觉地将手肘倚上座椅扶手,当菲列特利加将喝了一口的可乐杯放回到座椅的饮料架时,她的手臂就会贴上洁西卡的手臂。她礼貌地挪开一些位置,洁西卡也礼貌地挪开一些,两人隔着一条空气细缝分享同一条扶手的两边,菲列特利瞥加向洁西卡的方向,昏暗的灯光下她的表情暧昧不清。

如果电影散场得早,洁西卡会提议去附近吃晚饭,她们背对着车行道上的车水马龙,认真地挑选一张周末晚餐的餐桌。洁西卡喜欢简约的线条,菲列特利加喜欢温馨的音乐,餐馆的风格便在二者之间轮换。

今天的餐馆是菲列特利加挑的,两人之间的餐桌上点了一盏茶蜡,洁西卡正在谈论议会的新提案。

“我们希望这个提案能够通过,这样那些怀着战争遗腹子的女性们就可以获得更多制度性保障,也会有更多的生育自由——生与不生的自由。”洁西卡不紧不慢地说,菲列特利加静静地听着,不时轻轻点头,当她抬头回应洁西卡的视线时,眼神的余光停留在桌上的一小束红色康乃馨上。

洁西卡注意到了菲列特利加的视线,问:“想到了什么事吗?”

菲列特利加从小便被教导克制,一个优秀的人就是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因此,她只是轻轻地摇头,又淡淡地说:“没什么,我只是想到,这是我妈妈最喜欢的花。我和爸爸每一年去给她扫墓,都会带上一束红色康乃馨。”

在菲列特利加心中,最完美无瑕的世界,就是那个父亲和母亲都尚在的世界。母亲去世后,她总是想念那个小而温馨的世界,想念三个人互相给予的爱与珍惜。当然,菲列特利加也不是对现状不满,毕竟她还有父亲——德怀特·格林希尔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家庭中,都是她最好的亲人和榜样。菲列特利加的母亲曾对她说,人要懂得珍惜现在,她一直记得这句话。

“不过好在我还有爸爸。而且——每当我想妈妈,我就闭上眼睛,她就会出现了。”

洁西卡盯着菲列特利加,然后说:“现在就闭上眼睛吧。”

“什么?”菲列特利加睁大眼睛,向洁西卡确认她话中的意涵。

“闭上眼睛。”洁西卡又说了一遍,“你现在一定很想念她。”

菲列特利加闭上双眼,眼前是一片海滩。海是昏暗的蓝,天也是昏暗的蓝,潮汐推着海浪漫过她的双脚,在沙滩上留下一层又一层白色的纹理。她将视线离开那些珍珠泡沫,投向更远的远方,一个白色的身影站在礁石的那头。妈妈。菲列特利加无声地喊起来,向那个身影跑去。妈妈。菲列特利加跑到母亲跟前,是记忆中的面容,和记忆中的笑容。妈妈,你好吗?她拉起母亲的手,冲她直笑。母亲也笑了,伸手为她理顺脸颊边的头发。菲列特利加牵着母亲的手走在沙滩上,突然,一滴水滴在她的胸前。妈妈,下雨了。菲列特利加说。那不是雨水,是你的泪水。母亲依然微笑着回答她。

母亲消失了。

菲列特利加猛地睁开眼,脚下是棕黄色的木地板,耳边是温馨的旋律,眼前是洁西卡熟悉的脸。菲列特利加揉了揉眼睛,剩余的眼泪被顺势挤出眼眶。菲列特利加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洁西卡说:“我……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哭。”

“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洁西卡伸手,轻轻覆上菲列特利加放在桌面的手指,捏了捏她的指关节,“你不用每时每刻都保持坚强。”

后来的某一个时候,菲列特利加再想起那一刻,终于意识到,这便是一切的开始。那撕心裂肺的感觉好比触礁,她这座冰山撞上了另一座冰山,撞掉了一层冰冷的壳,偏离了既有的航向。她透过蜡烛的火苗凝视洁西卡碧蓝的瞳孔,如漫长隧道中的炬火,如夜航中升起的灯塔。


下一次见面是在洁西卡的家中,这是菲列特利加的提议。当时她和洁西卡正走在公园草坪的小径上,几只麻雀在她们脚边的草坪上啄食,在菲列特利加差点一脚踩空跌进小水洼之际,洁西卡一把拽住她的手臂。菲列特利加回过神来后开始大笑,惹得洁西卡也笑起来。

她们带上晚饭进了洁西卡的公寓,洁西卡拿出她珍藏的镶金边红酒杯,打开一瓶还有一大半的红酒。菲列特利加在餐桌前坐下,她的目光正对窗台边一束开得正艳的火红月季。

晚饭后,洁西卡领着她参观自己八十平方的公寓。走进书房后,菲列特利加坐到洁西卡的钢琴前。“会弹吗?”洁西卡问菲列特利加。“小时候学过一点。”菲列特利加把手指放在琴键上,在琴键上按出一段圆舞曲的旋律。洁西卡顺势在琴凳的一端坐下来,用细长的手指牵起菲列特利加的指尖,放到准确的位置。“应该到这里。”洁西卡说。菲列特利加试了试,摇头说:“我的手指不够长。”洁西卡说:“你弹,我帮你。”

就这样,菲列特利加在洁西卡的支援下,弹完了一整首圆舞曲。兴奋之余,菲列特利加忍不住问:“我弹错了多少个音?”洁西卡笑着伸出五指。“五个音?算不上太多吧?”菲列特利加还没说完,洁西卡就把手搭在她的肩上笑了起来,“是五个小节。”

菲列特利加皱起眉头说:“就不能对业余人士宽容一些吗?”说完,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来干点两个人都擅长,或者都不擅长的事吧。”洁西卡说,“你来选。”

菲列特利加怀着好奇选了后者。于是,她们坐在琴凳两端开始想什么是两个人都表现得很业余的——菲列特利加擅长瞄准,飞镖游戏被排除了;洁西卡擅长音律,卡拉OK被排除了;菲列特利加擅长瞬时记忆,速记游戏被排除了;洁西卡擅长文辞,填字游戏也被排除了。正当两人都一筹莫展时,洁西卡的目光忽然落在了对面大楼的广告屏幕上。“你看黑白电影吗?”洁西卡问。“几乎不看。”菲列特利加回答。

于是,她们在数字电影商店的怀旧区找到了一部翻新重制的黑白影片。“黑白、爱情,十年累积观看人数少得可怜——观众的评分倒是挺高。”洁西卡说着按下播放键。

菲列特利加原以为这只是一部普通的爱情片——意料之中的萍水相逢、顺理成章的相知相许,在影片还剩下四十分钟时突生波澜,最后两个人冲破一切障碍奔向对方——和这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爱情一样。然而影片开始十分钟后,她发现自己错了。这150分钟里,有时代,有理想,有对过去的质问和对明天的期许,这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似水柔情,更是对抗无光长夜的光荣梦想。钢琴与大提琴协奏的音乐从音响里传出来,眼泪从菲列特利加的脸颊划过去。她想止住眼泪,嘴角却牵着她的眼角,将还停留在眼眶中的泪水一股脑扯落出来。她伸手想去拿茶几上的抽纸,正撞上洁西卡递纸巾的手。

“抱歉,我总是哭。”

“不,眼泪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大的温柔。”菲列特利加透过角膜上的水雾看洁西卡,她的眼角也闪着点点水光。紧接着,菲列特利加清楚地听见洁西卡说:“我喜欢你的眼泪。”

洁西卡用指尖在菲列特利加的眼角边轻轻摩挲,她的眼睛里映着菲列特利加的模样。菲列特利加伸手握住洁西卡的手,将她的手掌贴在自己的脸颊上,她的指缝中还留有刚才剥过的柑橘的香味。真甜。她的眼神有一些涣散,心脏错跳了好几拍,在脑袋里巨大的轰鸣声中,她看见洁西卡的眼睛弯了起来,她伸出另一只手扶住菲列特利加的后颈,凑上了她的鼻尖。菲列特利加有一些紧张,但她的身体没有躲闪。

“你害怕吗?”洁西卡问。

“我很高兴。”菲列特利加答。

于是,她再往前半度,吻上了她的嘴唇。

世界旋转起来,天空、陆地和重力都不复存在,只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漫过身体,淹没胸口,涌入心脏。她失去了呼吸的能力,又获得了清凉的氧气,她明白了,爱是冷,爱是痛,爱是一座冰山不顾一切驶向另一座冰山。


第三章 月光与日光

宇宙初开之际,一切仍是混沌与静止,当时空弯曲了星体运行的轨迹,就有了交会与远离。轨迹相似的星星们分出恒星、行星,组成星系,开始自转与公转,地面有了昼夜交替,人类便有了时光流动与四季轮转。
菲列特利加感到她和洁西卡的时光被同一种情愫凝结成了一个圆环,组成了一个新的宇宙。洁西卡的爱是源源不绝的泉,是永不干涸的河,她给了她最浓郁的情、最真挚的吻,和最热烈的爱。在四季轮转的环形时空,菲列特利加得到了那朵头戴冠冕的玫瑰。

时间与银河系一起盘旋前行,菲列特利加和洁西卡在螺旋轨道上印下属于她们的刻度——用穿过指缝的发丝,用缠绕交错的手指,用数百次肩披繁星的对谈,用一簇盛开于花瓶之中的蔷薇,用一顿悉心烹饪的晚餐,用无数个心灵相通的笑容。

对于人类稍纵即逝的一生来说,时间是永恒的。在每一个与洁西卡相拥相伴的夜晚,菲列特利加总是想,如果时间在这一瞬间停止,她们就能以相爱的姿势被计入永恒的静止之中——一对彼此相爱到时间终结的恋人,菲列特利加翘起嘴角看着月光下洁西卡熟睡的侧脸,心想,那就让时间停止吧。


白天和黑夜首尾相接,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运行法则。在夜里,她尽可以与洁西卡做互相许诺献出所有热忱的爱人,然而在白天,她却不能和洁西卡以情侣的姿态走在阳光下。同盟的婚姻法中并没有异性恋以外的项目。娱乐明星也许可以以同性情谊为噱头吸引粉丝,然而现实中的普通性少数人群,却没有公开身份和寻求法律认可的权利——更何况她是现役军人,而洁西卡是反战运动的领袖,光这点就可以让她们被记者的闪光灯湮灭。洁西卡并不在意自己的办公室可能会被极端保守派人士包围——这对她来说无非是次数的问题,但菲列特利加还年轻,军队并不是一个只讲法律的系统,“Don't ask, don't tell,军队就是这样的,我理解。”洁西卡耸耸肩说。当时,菲列特利加正枕着洁西卡的肩膀,因此她并没有看到洁西卡脸上的表情。

菲列特利加努力说服自己,Don't ask, don't tell,这就是她不公开与洁西卡关系的最大理由,而不是因为她还在学校和军队时听见看见的那些故事。英格丽·坎贝尔在中学食堂向一位高年级的学姐表白,第二天她的柜子上就被人用喷漆喷上了“Lesbian”的字样。埃文·安德森和小林贤三被教官发现在训练营背后接吻,第二天,两人就突然退学离开了军队。她的同学因为得知室友是同性恋后,便悄悄提交了更换寝室的申请。更不要说她的同事在提起类似话题时的冷漠与戏谑,像在说一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番茄长出了毛——人们只想谈论,并不愿了解。菲列特利加讨厌那些语气和神情,她感到愤懑而又无奈。她不是没有尝试过抗议,比如向自己的同学、同事解释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性取向,人的发展应该是多元的,得到的只是对方像看外星人一样不解的眼光,如此三番,菲列特利加终于放弃了解释的念头,个人的力量再强大,在时代面前仍然是渺小的。她疲惫地想。

而洁西卡不一样,她永远有一种革命的激情,历史的倒退让她更加奋起,大众的沉默只会衬得她的声音更加振聋发聩。她如同远古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她身上的巨石彷佛只是为了证明她究竟拥有多少力量的计量工具。菲列特利加想,自己与洁西卡可以拥有同样的夜晚,却无法共享一个白昼。比起洁西卡与生俱来的激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她思忖得更多,也忧虑得更多。然而即使如此,那些夜晚的月色也实在美丽,不禁让菲列特利加在流连之余竟以为这样的夜也应是一种永恒。


温柔的夜晚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炽热的日光。菲列特利加也许想过终究会有那一天,却想不到竟然会是在那样一个场合。

事情的起因是一场婚礼,一场在铺满鲜花和颂歌萦绕的神圣教堂中举办的浪漫婚礼,新郎与新娘都是洁西卡的朋友——对,男性与女性,人们提到婚姻时所认为的天经地义的性别,同盟亲密关系里的最高权威。异性恋之外,没有爱情、婚姻、家庭,没有无论富贵贫穷疾病衰老都要休戚与共,没有热泪盈眶的戒指交换,没有从现在起我宣布你们成为夫妻——噢对,就连夫和妻,也写作一男一女。

菲列特利加和洁西卡去过公园、影院、餐厅、游乐场,她们观赏了海尼森·波利斯市风格各异的景观、地形和气象,经过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却只有一个地方,会有人停下来问:“这是你的什么人?”——婚礼现场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后来,菲列特利加偶尔会想,如果那天新娘没有走过来要洁西卡介绍自己,如果她没有在情急之中抢先说出那句“我们是朋友”,故事会不会开启另一个新的剧本,洁西卡不会陷入一言不发的沉默,她们不会有人行道上的争吵——也许,再之后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真的是这样吗?菲列特利加心里的理智小人睁大眼睛问她,她的心像被狠狠锤了一下。她想起那天晚上洁西卡问她的最后一个问题——“难道只有在夜里我才能是你的爱人吗?”

她答了什么呢?菲列特利加快记不清楚了,也许是“是”,也许是“难道这样不够吗”,也许只是沉默。只是她明白,任何一个都不是洁西卡想要的答案——她不要似是而非,不要委曲求全,她要一个能和她共享月光,也能承担烈日的爱人。

后来的后来,当菲列特利加在某一个秋日下午偶然想起洁西卡时,她想,如果遇见洁西卡时自己能再大一点就好了,三十岁、二十八岁,哪怕是二十五岁,让她再多了解一点人生和人性,经历过足够多的获得与失落,也许自己就有胆量在日光下握紧洁西卡的手,坦然地承认她到底是自己的什么人了。只是对于二十二岁的菲列特利加来说,现实的巨石过于沉重,能选择的路又太少。

对于人类来说,时间是永恒的,但故事总有结束的那一刻。在统合作战本部大楼附近的小小咖啡馆里,菲列特利加和洁西卡的故事结束了。

菲列特利加以为她俩至少有一个会哭,然而在那一刻,洁西卡和自己都异常冷静,没有争吵,没有眼泪,两个人都表现得彬彬有礼,甚至和蔼亲切。洁西卡甚至还邀请她去听她即将在两周后举办的个人音乐会。

“如果你不介意,我希望你能来。”洁西卡这样说,菲列特利加没有理由拒绝。

地点在海尼森市中心的音乐厅,菲列特利加坐在第一排中央的座位上——这是四个月前某一次见面时,洁西卡笑盈盈地给她的。“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有三层楼的座位呢!”末了,洁西卡神秘地补充道:“专门加练了曲目。”菲列特利加问是哪一首,得到的回答是“你去了就知道了”。

菲列特利加看着五米外的舞台上,洁西卡抬起了手腕,紧接着,一颗颗琴键被按了下来。迟延的慢板,二二拍——不是事先公布的那一首,这是洁西卡从未公开演奏过的钢琴奏鸣曲。菲列特利加记起来,洁西卡曾经对自己说起过这位古地球时代的作曲家,古典主义的出身,浪漫主义的先锋,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对世界饱含深情。菲列特利加说,听起来像是你。洁西卡笑着答,我哪有他那么坚强和伟大。

不,你有的。菲列特利加想,而自己不一样。她没有办法心怀全人类,也做不到放下自己所有的过往,神清气爽地迎接一个新世界。人都是由自己的历史构成的,放弃了自己的历史,那自己又能是谁?

她想,与站在台上熠熠生辉的洁西卡不同,她终究还是要走向婚姻。穿着裙摆曳地的白婚纱,挽着父亲的手走进教堂,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从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噢对,也许还会有一两个孩子——这是她过去二十一年的人生里深信不疑的事。

可是现在,在那个充满浪漫和梦幻的教堂里,在漫天飞舞的粉色纸片中,却多了一双清冽的眼睛。这双眼睛的主人会注视着她与未来的丈夫互相说,无论富贵贫贱、健康疾病、成功失败,都要互相支持,同甘共苦。听她说完我愿意,看她和丈夫交换戒指,结为合法夫妻,在周围人的盈眶热泪中为她祈祷,再在觥筹交错的酒会上对她和新郎说,祝你幸福。想到这里,菲列特利加有些苦涩地笑了,她知道她只会祝她幸福。

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洁西卡的手离开了琴键。音乐会结束,宇宙会死亡,那么爱也有终止的那一刻吗?菲列特利加没有爱过太多人,她不知道这份业已被两人确认结束的爱是否真的会完结。人真的可以彻彻底底放下曾经的感情,干干净净地迎接下一个爱人吗?如果当真如此,又该如何面对曾经奋不顾身的自己呢?

会场的人潮散去,舞台上也空无一人。洁西卡离开了,没有多说一句怀念的话,没有多一个不舍的眼神。她曾经那么温柔,那么热情,此刻却像一座冰山,安安静静地来,又冷冷静静地走。可是,也不对,菲列特利加想,自己还希望她来自己的婚礼,甚至要她呆到酒会结束才离开——自己才是那座冷酷的冰山,一座冷酷的冰山没有资格要求被另一座冰山久久惦念。

洁西卡不会回来了,菲列特利加想。她起身向外走去,音乐厅里环绕着黑色细鞋跟敲击地板的声响,如告别的钟声。就这样吧,她想。

菲列特利加终于明白,自己错了。大部分的爱情电影并不是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爱情——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爱情不会凝固在两个人冲破一切障碍奔向对方的瞬间,现实中的大多数爱情会停在影片还剩下四十分钟时的波澜处,停在对方说出“我们不要再见面”的那一刻,停在“我是真的爱过你”的自白时,停在桥墩或码头分别的最后一瞥。在现实世界,再见就是再不相见,永别就是永远告别,没有跨越船缘的惊天一跳,也没有超越时空的全力奔跑,没有千千万万次为你——对一个人的爱意大概只有且仅有一次。

只是——

只是,那一次见证了一座冰山真心实意地爱过另一座冰山。


菲列特利加再没去过统合作战本部旁的咖啡馆,也不再在路边的车位停车。她依旧按时上下班,在工作的间隙和同事闲聊,每个月与部门同事聚餐一次。她一如既往地表现优异,没有人注意到她眼神里一闪而过的空洞,也没有人注意到她车头右侧的一道划痕。

那天她从音乐厅开车回家,有一小时的车程,于是她按下了车载收音机的开关。深夜电台放着一首老情歌,一些单词飘进菲列特利加的耳朵里——dreams,love,undone,pass you by,真是一首俗套的情歌,她想,自己肯定也只是一个俗套的人,不然为什么连听这样一首俗套的歌也要止不住地流泪呢?

菲列特利加脸上的泪水越来越多,她的眼睛起了雾,两侧的行路灯,高楼的霓虹灯,世界被折射的灯光切割得支离破碎。在一个转角处,她打晚了方向盘,和路边的垃圾箱摩擦的车头发出刺耳的声音,她干脆停下车,趴在方向盘上放声大哭。

为什么这人间总是这样,爱不能呵护,美不能停留?

没有人回答,眼泪不会回答。

菲列特利加是一个克制的人,她的悲伤只持续了一小时。一小时后,她若无其事地重新发动汽车,准确地将车停进车库,躺进单人床,再闭上眼睛沉沉睡去。窗外的月光静静注视着这扇位于海尼森市郊的小小玻璃窗,沉睡的城市听不到破碎的声音,也看不见眼角的泪水。


后来的菲列特利加不再做梦。

有心理学者说,梦是一种心理补偿,所有念念不忘的人和事都会出现在梦中,用另一种方式补全现实中的遗憾。只是菲列特利加实在想不明白,她所拥有的遗憾,到底要用怎样的梦来填补。她也不知道,如果真有这样的梦,醒来后的自己要如何消解扑面而来的失落。所以,她干脆不再做梦,她说到做到。

在与洁西卡分手后一个月,她接到了军队的调令——赴任地是新组建的第十三舰队,职务是舰队司令官杨威利的副官——之后再没回到地面。直到两个月前,第十三舰队在杨威利的命令下开拔海尼森,执行政府平定政变叛乱的任务。

菲列特利加从床上坐起来,透过舷窗望向宇宙空间,一些星体在遥远的远方发出点点闪光。菲列特利加朝前方望去,在她视线的延长线上是巴拉特星域,洁西卡和海尼森成了舰队航线尽头的小小坐标,静静地等待休伯利安入港。

菲列特利加好像久违地做梦了,可是她卓越的记忆力不能覆盖梦中的世界,她忘记了梦的内容,也忘记了梦中可能出现的人。她揉揉眼睛,看了一眼床头的电子日历——797年6月20日上午6点23分,自由行星同盟第十三舰队行军途中极其普通的一天。

光年之外,海尼森晴空万里,洁西卡·爱德华即将领导有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战集会。

-The End-

2020.6.20

银英丨先杨丨林兹/布鲁姆哈特丨有求必应 6 (完结)


R-18。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丨“人生空幻。一点爱情,一点仇恨,还有互道早安。”丨作者捶着胸口保证结局Happy and Gay。

上一章

6.

“你说,这能管用吗?”

布鲁姆哈特看着林兹的眼神有些怀疑。一小时前,他和林兹蹲在伦敦市区的咖啡馆闲聊,一只凤凰形象的守护神却穿过落地窗降落到咖啡桌面上,放下一个卡包大小的口袋——在这个施了无痕伸展咒的小口袋里,布鲁姆哈特拿出一张被铅笔轻轻涂抹过的信纸,在一整片浅浅的铅笔痕之中,一些无法被着色的凹陷线条构成几行文字,他试着读出文字的内容:“‘安妮·威廉姆斯小姐……请在今天晚上九点钟到黑魔法防御教室,我们谈一谈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杨威利’——这是安妮·威廉姆斯被袭击前收到的信!”

“确切来说,是给安妮·威廉姆斯写信时垫着的下一张信纸,如果是一些特别的纸张,就可以判断出写信人的身份。”林兹话音刚落,布鲁姆哈特就将信纸推到他面前,指着信纸上的一处印着三只青蛙的暗纹,说:“你看,这是什么?”

林兹盯着暗纹,说:“杨威利是混血,而且他的父亲很早就放弃了巫师家族的纹章,这不是他的家族纹章……可是,我总觉得在哪里见到过这个标志……而且就在最近几天……”林兹苦思冥想,却死活想不起究竟是在哪里见到过这个纹章图样。对面的布鲁姆哈特也打开笔记本,试图找到一些线索,过了一会儿,他从笔记本中掏出一张卡片递到林兹面前。

“三只青蛙,是霍克家族的纹章。”

对,是在名片上!林兹恍然大悟,一把握住布鲁姆哈特的手:“多亏你当时接了他的名片!主任这是在提醒我们,霍克才是写信把安妮·威廉姆斯交出来的人!”

“可是……为什么主任不亲自过来让我们安排抓捕呢?”布鲁姆哈特疑惑地问,林兹的绿眼睛转了又转,表情忽然紧张起来:“他有危险!走,跟上那只守护神!”

两人跟着银色的凤凰来到霍格沃茨天文塔,却发现通往顶楼的活动楼梯被人截断了,他们只好回到天文塔前朝塔顶喊话。扩音咒的声波显然不止传到了天文塔顶,也吵醒了拉文克劳休息室的学生们,一时间,人群聚集在天文塔下,怀着与傲罗们截然不同的紧张注视着火光闪烁的天文塔窗户。两人正等待着塔顶的回应,忽然,一根魔杖从窗户里飞出,差一点砸中一个正侧身和同学议论的学生。林兹捡起魔杖一看,既不是先寇布的柏木魔杖,也不是杨威利的雪松木魔杖,而是一根有些弯曲的黑刺李木魔杖。

“这是霍克的魔杖。”布鲁姆哈特将笔记本打开,翻到记有霍克档案的一页说。

“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林兹有些不安,他对布鲁姆哈特说:“我们得想个办法上去看看。”而布鲁姆哈特显然比林兹更焦急,他朝林兹喊道:“怎么上去?你会飞吗?”

林兹刚想回话,突然心生一计,拉起布鲁姆哈特拔腿就跑,布鲁姆哈特只好跟他一路狂奔到城堡内一处房间门外。

“这是哪儿?”布鲁姆哈特问。

“拉文克劳的魁地奇休息室——莱纳,不是我说你,你是霍格沃茨毕业的吗?”林兹说着,解开房间的锁走进去。

“我又没有过拉文克劳的男朋友。”布鲁姆哈特白了林兹一眼走上前去,后者原想解释几句,鉴于当下情况紧急只好放弃。布鲁姆哈特走进休息室,指着房间中一排整齐排列的飞天扫帚说:“这个?”

“不然呢?”

布鲁姆哈特想了想,暂时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只好表示接受。

“一人一把?”

“对,到了塔楼我们可以分别再载一个人。”

“霍克呢?”布鲁姆哈特认真地说:“别忘了,坏人也是人。”

“……行,听你的,再带一把备用。”

就这样,林兹和布鲁姆哈特,乘着飞天扫帚冲向拉文克劳塔楼前的空地,又直升上天空,当两个人的视线终于够到天文塔的窗户时,一股幽冷的绿光从窗前箭一般掠过。林兹胆战心惊地扭头看向窗内,而他身旁的布鲁姆哈特则惊叫了起来。


“不——!!”

在索命咒的绿光中,先寇布徒劳地叫喊着。他现在后悔很多事情,最后悔的就是不该得意忘形,带着杨威利来调查现场。他应该让他留在自己的房间,然后派布鲁姆哈特这个可靠小伙去守着他,再在房间外布置三个,不,十个结界。都怪你,你的傲慢和过度自信,你以为在他身边就能保证他的安全,你也是这么对他保证的,你要对现在的局面负全责。先寇布的身体仍被束缚咒控制,他的眼泪却先一步摆脱了魔法,从眼角滚落。

“先寇布,你还好吗?”林兹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杨教授,这是怎么一回事?”

开什么玩笑,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必要问杨威利?

……等等,难道说——

先寇布猛地睁开眼,杨威利,还活着,正站在房间中央有些迷惑地挠着那头乱蓬蓬的黑发,看着躺在地板上瞳孔向上翻白眼的霍克说:“咒语反弹了。”

“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他用你的魔杖使出的索命咒反弹了。”杨威利显然还处在震惊的余波中,比起平时显得更加迟钝。

“怎么做到的?!”

“各位,各位——我不反对钻研案情,但考虑下现在的情况,”布鲁姆哈特指了指正在蔓延的火势,“两位是不是先出去再说?”

“噢,对!对不起,我大脑有些运转不过来。”杨威利彷佛被电击了一下,他跳起来,从地上捡起先寇布的魔杖,解开了束缚咒。

“你的魔杖,用着还挺顺手的。”杨威利将魔杖交还到终于从地上爬起来的先寇布手中时,努力用轻松的语气说,后者没有回话,只是用力握住他的手。然后,两人从窗前分别爬上林兹和布鲁姆哈特的飞天扫帚,飞离了天文塔。


四十分钟后,魔法部和傲罗们接到通知赶来,天文塔顶的火也终于被扑灭了。级长们把学生领回休息室,聚集的人群渐渐散去,霍格沃茨的夜晚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魔法部已经接手了霍克的尸体,绑架罪和故意纵火罪是免不了的。等检查完他魔杖发出过的咒语,加上你送来的证据,还得加上袭击未成年人和私自放出黑魔王标志的罪责。”林兹走在城堡的走廊上,对同行的三人说。

“遗憾的是他死了,没法亲耳听到法官对他的审判。”布鲁姆哈特说。

“是挺遗憾的,我还想再看一遍他那个扭曲的表情呢。”说到这里,先寇布忽然想到了什么,向林兹问道:“你说,我送来了证据?可是我并没有给你送什么证据啊?”

“那个施了无痕伸展咒的小口袋——装着复原霍克借杨威利之名向安妮·威廉姆斯发出的信的那个小口袋——难道不是你的吗?”这下林兹也迷惑了。

“那是我送的。”后排的杨威利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时机,“是我在霍克和先寇布对峙的时候偷偷让守护神把信带去找林兹的。”

“可那只凤凰明明就是先寇布的——等等,你是说……那只凤凰是你的守护神?”

四个人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林兹、布鲁姆哈特与先寇布的目光全投向了杨威利。而此刻的杨威利却表现得出人意料地平静,他看着先寇布,再一次点头确认道:“是的。我的守护神是一只凤凰——和你的一模一样。”

先寇布将身体完全转向杨威利,拉起他的手,轻声问道:“我可以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五年级的最后一天,确切地说是从你那一届的毕业舞会回来之后。我有些伤心,一觉醒来后守护神就变了。”杨威利的勇气似乎快用完了,他被先寇布握住的手开始颤抖,食指在先寇布的指腹上不安地来回摩挲。

“你去了我的毕业舞会?我以为你没有来,就算是无声的拒绝了。”

“不,不不不。我去了,只是在图书馆看书忘记了时间,去的时候舞会已经开始很久了。我去的时候,你正在和他——”杨威利用眼神指了指林兹,“坐在吧台上喝酒,我以为,我以为你们俩当时在一起……”

“开玩笑!我和他!没有的事,你相信我!”林兹的脑袋顿时摆得像一座开了最大档的落地风扇,向着布鲁姆哈特的方向持续摇晃,“我那天是因为被莱纳拒绝了,和同病相怜的好兄弟喝闷酒而已。”

“我没有拒绝你,我是真的讨厌电子乐,现在也还是不喜欢。你要是不那么热衷于邀我去夜场迪斯科,我早就和你出去了。”布鲁姆哈特斜眼瞪着林兹。

“你为什么从来不告诉我?!”

“我只是想看看靠你自己的脑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想到这一点上来。”布鲁姆哈特难得地露出恶作剧的笑容,“并且,我家家教比较严,我也是个传统的人,我的恋爱对象得是一个有毅力和有责任心的人才行。”

林兹的脸刷地红了,他支支吾吾地朝先寇布和杨威利说:“那个……抱歉,我,我有些话想私下给莱纳——啊,不,布鲁姆哈特说,我先走了,别忘了今天早上十点去魔法部录口供!”说罢,拉起布鲁姆哈特便一溜烟消失在走廊尽头。

“那么……”见走廊上只剩下自己和杨威利,先寇布的语气中掺入了更多的轻松和温柔,“这其实是一场误会?我以为你拒绝了我,你以为我在和别人谈恋爱?”

“我也有责任,那时我还太年轻,太不擅长社交,所以不相信你这样的人会真的喜欢我。你有那么多选择,干嘛选一个住在图书馆里的nerd呢?老实说,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明白,你刚才在天文塔顶说的那些话,究竟是真心的,还是为了给我争取足够的开锁时间采用的‘转移罪犯注意力法’……”杨威利说着,又低下头,将一双黑色的杏眼藏在长刘海下。先寇布见状,将空着的一只手轻轻抚上他的脸颊,拇指停在他的唇角,杨威利将视线抬起一些,他看到眼前人的笑容里竟然带上了一丝羞涩。

“一般傲罗用谈话转移罪犯注意力,需要到坦白自己感情世界和性幻想的地步吗?”

“噢,噢……这样……”杨威利自顾自地笑了一声,不自觉地将先寇布的手捏得更紧了,“先寇布先生——啊不,先寇布——啊不,华尔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总觉得我这样一个有人格缺陷的人,不太好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是,刚才霍克发出索命咒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说到这里,杨威利的脸已经涨得通红,他空闲的一只手绞着毛线背心的下摆,与其说是在说话,不如说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往外挤,“我真的……很后悔……后悔没有吻过你就要死了。”

先寇布将手滑下杨威利的脸颊,顺着他的手臂往下握住他的手腕,走近一步,将他的右手放在自己的腰上,挺拔的鼻尖轻触上他的鼻头,然后吻了他的嘴唇。确切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个正式的吻,更像是一个邀约,一种请求,一份小心翼翼双手奉上的契约书。

“你看,我吻了你,你也不必死。如果你允许,我会一直吻下去。”先寇布的气息扑在杨威利的脸上,一张一弛地带动他的呼吸。在一个换气的间隙,他点头,为这份契约署下另一个名字。

这一次,先寇布的吻像一阵暖风吹开一朵层层叠叠的玫瑰花瓣,轻柔而充满生机,又像是吻在他的心头,把他心房里的弦拨弄得叮咚作响,弦每响一声,他的胸腔就颤一回。他被吻得有些失去平衡,连退几步靠在墙上,右手紧紧揽住先寇布的后腰。先寇布借势上前一步,左腿贴上他的两腿之间,接触到先寇布大腿的瞬间,杨威利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战。

“抱歉,我想……我应该是勃起了——但我不认为这只是单纯的生理反应。”

杨威利异常认真的神态反而将先寇布逗笑了,“我不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太多变态的事,但是,我必须承认——”他说着,将杨威利搭在自己后腰的手转移到身前,让他感受自己的身体,“我也是。”

“现在离去魔法部录口供还有五个半小时,也许我们可以先讨论下这个问题?”杨威利用食指指了指两人的下半身。

“噢,当然,求之不得。”先寇布不想让自己显得过于兴奋,但颤抖的声线已经开始出卖它们的主人,“我有好几家伦敦市区酒店的电话——你别误会,基本上都是为了出任务,我自己没去过几次。”

杨威利宽容地摆摆手说,“别解释了,我相信你。我知道这样说有点傻,但——我想让我们的第一次显得更有意义一点,特别一点,最好能独一无二。”

“特别一点的……独一无二的……”先寇布认真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眨着明亮的眼睛对杨威利说,“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每一次进去都是不同的场景,并且只会出现在真正需要的时候——”

“有求必应屋?”杨威利睁大眼睛看先寇布,“认真的吗?”

“当然。屋内的布置会完全符合请求人的要求,是绝对只属于我们的地方。怎么样?”

“好的,就这么办。”杨威利笑盈盈地说,“我喜欢这个建议,浪漫大师。”


走进有求必应屋,先寇布和杨威利同时发出了惊叹声。

“傲罗办公室?!”

“室内温泉池?!”

“毕竟总不能真在你的办公室来吧?这可能是唯一一次全真模拟场景。”杨威利带着十分认真指着那张棕褐色牛皮沙发说:“我觉得这应该会是一次相当不错的体验。”

“我说,你可得小心,要是再让我多迷恋你一点,你就要收获一个狂热教徒式的恋人了。”先寇布姿势优雅地托起杨威利的右手,轻吻他的手背。

“那可难办了,我可是预定死后要下地狱的人,不知道地狱有没有为仅有一名成员的宗教领袖准备办公室的先例。”

“如果没有,我们就去组织一场地狱宗教自由游行,你策划我领队——还可以加上几个我们的校友。”

“哎呀,这下说不定要被哈迪斯赶出冥界,不得不去天堂避难了。”

“别忘了提醒我,去天堂前带上几个摇滚乐手,不然日子就太难熬了。”

“好的,好的,我一定记得。”杨威利的眼睛早就笑成了两条弯曲的细线,“去地狱的日子还早,不如现在就打开摇滚乐吧?”

“如果你愿意的话,听着重金属泡室内温泉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强烈的贝斯和鼓点声中,先寇布踏着圆舞曲的舞步,和杨威利滑进黑色花岗岩砌成的温泉水池,他们肩贴肩在水里坐了不一会儿,杨威利就捞起水杯里的柠檬片打起了水漂,并热情地邀请先寇布一起来玩。两人来了不下二十个回合,直到两片柠檬被捏得有些变形了,杨威利才停手,从水里爬起来,穿上浴衣,坐到沙发上。先寇布一只手用毛巾擦着自己的头发,另一只手拿着一块干毛巾坐到他身边,将毛巾搭在他的头发上,细心地搓着他的头发。

“不擦干容易感冒。”

杨威利有些受宠若惊地任由先寇布的手指隔着毛巾在他的脑袋上游走,这让他感到久违的温暖和舒适,他将手乖乖地放在自己的大腿两侧,静静享受眼下这一刻,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好了,我想应该差不多了,这是二十多年来我的头发被擦得最干的一次。”

先寇布将吸了水的毛巾放到茶几上,说:“我觉得,你应该对你的生活再上点心。”

“我也觉得。”杨威利点点头,“以后再不在酒吧里喝到睡着了。”

“再也不要被人捡去头发做复方汤剂了。”先寇布停顿片刻,又补充道,“还有,看好自己的魔杖。”

“你说得对。”杨威利再一次用力地点点头,然后转过头与他四目相对。两个人都明白,现在就是那个时刻。然而先寇布却像被石化了一般,直直地钉在沙发上。

“你……难道是紧张?”杨威利似乎猜中了先寇布的心,主动凑上前一些,“我只是一个没有性经验的人,按说紧张的人应该是我。”

杨威利的黑眼珠闪闪发亮,彷佛一道闪电击穿了先寇布的胸膛,这样的眼神、这样一开一合的两片嘴唇、这样的光、这样的电光火石,他好像曾在什么地方也同样地被击中过,是在哪里呢?先寇布在记忆的海滩上努力找寻着,找寻着,忽然,他找到了,他捡起一片记忆碎片兴奋地叫起来。

“我知道了!“先寇布用力地捏住杨威利的双臂,激动地喊起来,“我知道咒语为什么会反弹了!”

“为什么?”杨威利眨巴眨巴眼睛,等着先寇布做进一步的说明。

“你还记得我六年级你四年级的那次黑魔法防御术课吗?就是你被叫上来和我对抗的那一次?”见杨威利点头,先寇布继续问:“你还记得那次对抗的结果吗?”

“当然记得,我赢了,还用书包不小心袭击了你的胃。”

“是的,是的!”先寇布的手晃动得像在跳舞,“你还记得你打败我时用的是哪一个咒语吗?”

“我想想……我应该用的是缴械咒……难道说——”杨威利的眼睛顿时睁得又大又圆,他的手也舞动了起来,先寇布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对!你用了缴械咒打败了我,从那以后,我的魔杖就属于你了。而凤凰羽毛杖芯的魔杖对使用者极为挑剔,它绝不会对自己的主人发出不可饶恕咒,所以,咒语反弹了——三十多年前,也同样有一根凤凰羽毛杖芯的魔杖反弹过索命咒。”

“原来如此!”杨威利用了好一会儿才让惊讶的表情从脸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泛着绯红的温柔,“华尔特,我这样的无神论者实在没有办法将这一系列事件称之为‘天意’,但我相信,这是我二十八年来经历过的最浪漫的巧合。”说着,他伸手环住先寇布的脖子,吻了吻他的右脸颊,说:“我们开始吧。”

先寇布仔细地将杨威利浴袍上的腰带解开,手指指尖滑过他因缺乏锻炼而略显单薄的腹肌,一路往上,蜻蜓点水似地落在他的双臂上,轻巧地将留在肩膀上的浴衣脱下。他的指尖还残留着温泉水的热度,电流一般在他的肌肤上游走。杨威利觉得有些痒,但很舒服,于是他往下滑了一些,将头枕在沙发靠垫上,幸好这沙发足够宽,先寇布得以将双膝都跪上来。他半躺在沙发上,看正跪坐在自己身前的先寇布脱下自己的浴衣,露出他紧实的肌肉,不知不觉间,脸上的红晕又大了一圈。先寇布见状,俯下身又吻了他的嘴唇。

“你真的很美。”他说,然后依次吻遍他的唇角、侧颈、喉结和锁骨,再顺势而上,将他不薄也不厚的耳垂含在唇间,一只手撑住他的后背,另一只手抚上他的左胸口。杨威利咬住下嘴唇,也没能阻止呻吟声从嘴角溢出。而先寇布彷佛被这声音激励了,他有意地俯下身,若有似无地摩擦身下人的胯部。这下杨威利实在忍不住,叫出了声来。

“不用憋着,我喜欢你的声音。”先寇布从沙发上下来,半跪在沙发前的地毯上,一面爱抚着杨威利的前胸,一面顺着他的肚脐一路往下亲吻,这下杨威利干脆弓起了身体,一只手紧紧攥住先寇布的手腕。

“这个……真的可以吗?”杨威利的话里夹杂着急促的呼吸。

“我当然可以,我很愿意。”先寇布再次吻了他的嘴唇,“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不做这个。”

“噢,不,别误会。我是说,你是不是太照顾我了点儿?说起来有点难为情,但……我现在真的感到很舒服……太舒服了……”说着,杨威利用双手蒙住了自己的脸。

先寇布笑了,他温柔地掰下他的一只手,将五指塞进他的指缝,说:“我保证,接下来会更舒服。”说罢,他再一次一路吻下去,每一个吻都像一个诚挚的脚步,坚实有力、郑重其事、绝不含糊,当他终于吻到目的地时,杨威利的心脏彷佛爆开了烟花,流光溢彩,不绝如缕,快乐如涨潮般一浪高过一浪,他死死扣住他的手指,而他看向他的眼神彷佛在鼓励他喊出自己的快乐。在那一刻,语言、声音、眼前的世界都消失了,只留下此起彼伏的呼吸、细细密密的汗珠、他口腔里和他身体里的炽热,和最后一刻天旋地转的白色光芒。

顺过气来后,杨威利终于从沙发上坐起来,亲吻先寇布的三角肌,将滚烫的脸贴上他的臂膀,说:“换你了。”

“你确定要?”先寇布关切地看着他。

“嗯。”杨威利确认道,“我虽然没有实践过,但电影总是看过,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噢,好,好的。”先寇布的眼睛里甚至起了水光,他将杨威利揽进自己的胸膛,说:“如果你觉得不舒服,我们就随时停下来。”

杨威利微笑着向他点头应允。

先寇布自忖自己虽然不像杨威利那样理性,但至少也称得上是一个克制的成年人,然而此刻的他却感到自己即将失控了——因为眼前的这个人,他柔软的肌肤、蓬乱的黑发、细密的睫毛上凝结的水珠、搭在自己背上的双腿、嵌进自己皮肤中的指尖、闪着水光的双唇,和不断从嘴里淌出的声音……这一切如梦似幻,他一次次将手指插进他乌黑的头发中,又担心用力过度拽疼了他而一次次松手。他想说点什么,却只能在喘息的间隙挤出一些俗套的台词——爱呀,美呀,永远呀……诸如此类。而即使这样俗套的台词,杨威利也宽容地收下了,他抱住他,把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哎呀呀,爱呀,就是这样,翻来覆去,起起伏伏,泪水与汗水、快乐与痛楚、纠缠不清、难分难舍。他最后还是用力过度了,扯下杨威利三根头发。

他们在沙发上又换了一个姿势,这回是先寇布的肩膀上留下了半截牙印。然后是在温泉池里,然后到了床上……最后,天边露出了鱼肚白,两个人终于用光了所有力气,四脚交缠地睡在一起。


“华尔特,醒醒……华尔特……先寇布,快醒醒,你在做梦吗!”

先寇布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只见杨威利正用食指顽皮地戳着自己的脸,见他终于醒了,才开口说:“已经九点半了。别忘了十点钟我们还要去录口供。”

“噢……对,录口供……”先寇布用手肘支起半个身子,又跌回到床单上,“连再多睡一会儿都不行,成年人的世界太残酷了。”

“我想,你也应该为我们的睡眠缺失负一半的责任。”杨威利用戏谑的语气说,惹得先寇布起身吻他,然后对他说:“睡眠缺失归缺失,但我必须承认——过去的五小时是我有生以来最幸福的五小时。”

“我也是。我建议我们以后可以不定期地多安排一些这样的五小时。”杨威利的笑容又带上了他独有的神秘,他接着说:“在这一切之前,我得完成一个仪式。”

“什么仪式?”先寇布好奇地看着杨威利,后者则温柔而庄重地注视着他的眼睛说:

“早安。”

“噢,对!”先寇布想起十三年前在图书馆的对话,凑上前去亲吻杨威利的额头,郑重地回应:

“早安。”

-The End-

2021.02.19

银英丨先杨丨有求必应 5


铺垫了三万字,终于来到了R-18的门口…… 丨“好玩吗?”先寇布把坐在地上的杨威利拉起来。 “嗯。”杨威利依然在笑,他用力地点点头,“高峰体验。” “先别下结论,我向你保证,这绝不是今天最刺激的事。”说罢,先寇布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心脏。

前四章

5.

“想和我一起来场大冒险吗?”

杨威利看着眼前的先寇布,上扬的剑眉掩饰不住的兴奋,彷佛一个在愚人节兴致勃勃要给老师挖陷阱的调皮学生。

“来都来了,还能中途退出吗?”杨威利也露出同样调皮的表情,“我们去哪儿?”

“别问,跟我来。”先寇布拉起他的手,两人的身影“咻”的一声从霍克的办公室里消失了。一番时空扭转后,两人重新回到魔法部正厅。杨威利跟随走在自己前方半个身子的先寇布迈进通往二楼的电梯,随后走进傲罗办公室最深处的一个房间。进门前,杨威利瞥了一眼办公室门口的名牌,身着巫师袍的先寇布的半身像抱着手,意味深长地凝视着他的眼睛。

杨威利坐在傲罗主任办公室的棕褐色牛皮沙发上,看先寇布蹲在一盆护法树前,对着乳白色罗马式花盆的边缘敲了三下,一只护树罗锅轻巧地跳了出来。紧接着,他握住护法树的根部将其连着土块拔起,另一只手从花盆底取出一个黑色布袋掷给杨威利。杨威利接住布袋,解开袋口的抽绳,一件泛着神秘光泽的黑色丝绒斗篷出现在眼前。他用手摩挲斗篷的布料,带着不敢相信的兴奋说:“这是——”

“隐形衣,上一届主任在他的倒霉小儿子闹出一系列事件后,自愿秘密捐赠给魔法部傲罗办公室。”先寇布朝墙上相框中那个有着闪电伤疤的中年男子颔首行礼,“感谢大公无私的波特。”杨威利显然被他逗乐了,眼神更加明亮起来,像个刚拿到生日礼物的小孩一样问:“我可以试试吗?”

“当然。”

先寇布刚说完,沙发上的杨威利就消失了,只听沙发上空传来一个声音:“你看得到我吗?”先寇布觉得此情此景十分有趣,强忍住笑意说:“当然看不见,但是沙发上有你的屁股印。”

话音刚落,皮沙发上凹陷的印记不见了,过了一会儿,从左前方传来一个声音。

“这样呢?还知道我在哪里吗?”

“我是个傲罗,可以听声辩位。”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了,房间里看上去就像从来没有来过第二个人,先寇布环顾四周,像一只丛林中狩猎的豹,不动声色地嗅了嗅周围的空气,梧桐、湖水和羊皮纸,他在心里默念,然后朝房间的东北角走去,谁知伸出手却扑了空,他又循着气味移动的方向走去,又只抓住空气。如此三番,连续失利让先寇布更加来劲,他从猎豹变成了狮子,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次一定要抓住!先寇布暗下决心,忽然,他猛地回过身,朝右后方扑去。

“找到了!”先寇布用身体压着一团透明的物体,得意地扯开隐形衣的布料,正努力憋笑的杨威利终于忍不住,抱起肚子在地板上咯咯地笑出声来,先寇布见状也笑起来,两个人就这么在地板上互相笑了一会儿,直到先寇布意识到——自己自始自终都坐在杨威利的大腿上,才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但愿没暴露,先寇布想,考虑到此刻的杨威利也正笑得满脸通红,应该不会想太多。

“好玩吗?”先寇布把坐在地上的杨威利拉起来。

“嗯。”杨威利依然在笑,他用力地点点头,“高峰体验。”

“先别下结论,我向你保证,这绝不是今天最刺激的事。”说罢,先寇布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心脏。


“我进来了噢——感觉怎么样?”

“等等——别——别那么急,我还没准备好。”

“没关系,你慢慢来……现在呢?”

“我——我弄好了,进来吧……不,不用担心我,我能适应,再进来一点……”

“准备好了吗?”先寇布掌住杨威利的腰。

“准备好了,动吧。”杨威利确定地回复。

“一、二、三——”

一团透明的物体缓慢地从楼梯间挪到霍格沃茨教师公寓的走廊上,再缓慢地移动到一扇镶金条红木门边。
“东西准备好了吗?”先寇布朝杨威利的耳朵里悄悄吐着气。

杨威利点点头,右手亮出一张便利贴大小的透明软塑料片,根据先寇布半小时前紧急开设的傲罗专业技能入门讲座,杨威利需要在安德鲁·霍克下午出门上课的瞬间,将软塑料片卡在锁片上。“冷静、勇气、细心、毅力,最后——绝对的信任。”先寇布双手用力地捏住杨威利的手臂。

两个人身体重叠地挤在隐形衣里,贴着墙静静等着,杨威利乱糟糟的头发挠得先寇布的鼻头有些痒,他试着在打喷嚏的欲望变成现实前将脸挪开一点。斗篷内留给他活动的空间并不大,他只好尽量将自己和杨威利的脑袋错开,却不小心将嘴唇贴上了他的耳廓。虽然只是一瞬间,先寇布仍感到身前的杨威利倒吸了一口气,他刚想道歉,却听见了门锁打开的声音——安德鲁·霍克身穿黑色戗驳领米白色西服套装,手提黑色压纹皮包走了出来,正当红木门即将合上的间隙,杨威利用见缝插针的敏捷将塑料片卡进锁舌与锁片之间。更幸运的是,霍克顺手带上门后便没有回头,径直走向走廊的尽头。待他的脚步声在楼道中渐渐消失,先寇布伸手将门打开一条缝,两人一前一后迅速地闪进霍克的家中。

不出二人所料,安德鲁·霍克的家就是他的另一个个人博物馆,先寇布省下对客厅中的霍克镀金半身像评论的时间,和杨威利分工合作,杨威利去书房,他则去卧室寻找线索。先寇布把衣柜翻了个底朝天,除了再沾上一身金粉亮片一无所获。他又打开床底的几个抽屉,里面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杂物和一个小坩埚,先寇布拿起干锅,一股介乎于草药和氨气之间的味道冲进他的鼻腔,他被呛得捂住鼻子干呕了几声。等他恢复过来拉开另一个抽屉,伸手在一堆说不上名字的药草中摸索,忽然触到了一个冰凉的金属物件,他拿起来一看,是一个银制便携酒壶。先寇布拧开瓶盖,一股复方汤剂的残留气味扑鼻而来。他的嘴角露出胜利的笑意,起身准备将新发现的证物和杨威利分享。

当他转过身来时,眼前的景象却像摄魂怪一般扼住了他呼吸——安德鲁·霍克一只手捂住杨威利的嘴,另一只手握住魔杖对准他的脖子,狭长的眼睛发出危险的光,直直盯着先寇布。

“还好我今天忘带笔记本折了回来,不然我可就错过了最重要的访客——把魔杖交出来。”

“什么?我没明白,什么魔杖?”先寇布试图拖延时间,却激起了霍克更多的愤怒,他青筋毕露地朝先寇布吼道:“你的魔杖,交出来!别想耍花招,夺命咒是没有反咒的!”

霍克握住魔杖的手激动地一抖,几束白光从魔杖头部迸出,其中一束擦过杨威利的侧颈,划出一条血痕,他抿住嘴唇,双眼紧闭——看上去真的很疼。

“别冲动,有话好好说。”先寇布举起双手,刻意将魔杖以水平方向夹在右手手指间,“你不过来我怎么交给你?”

“你以为我傻吗!当然是你扔过来!”霍克此时的表情狰狞而扭曲,为了不激怒他,先寇布只得将手中的魔杖扔到霍克脚边。杨威利锁紧眉头,睁大眼睛看着他,彷佛想说什么,但已经来不及了。

“哈哈,像你这样的人,傻就傻在总要坚持什么正义和人道。”霍克的笑变得愈发狰狞,然后,他将手中的魔杖对准了先寇布。

一束红光闪过,先寇布失去了知觉。


五百英里外的伦敦市区,太阳正准备落山,街上的路灯尚未亮起,整个城市显得灰蒙蒙的。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片深红色砖墙之中,嵌着一家白绿相间招牌的小咖啡馆。在落地玻璃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林兹和布鲁姆哈特凑在一起的头在现代风格的窗花下若隐若现。

“我还是有点担心……”布鲁姆哈特双手握住马克杯,“还有十分钟才下班……”

“放心吧,我们的主任虽然喜欢从背后突然出现,但还没有道德堕落到在这个点查岗。”林兹说着,伸出右手覆上布鲁姆哈特的左手背,见对方没有拒绝,他便伸出食指轻轻挠了挠他的手腕内侧,只见布鲁姆哈特的手突然颤抖了起来。

“怎么,不喜欢?”林兹有些担心地问,布鲁姆哈特依然没有回话,而是闪着膨胀的瞳孔,指向自己斜前方的落地玻璃窗。林兹疑惑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后看去,继而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出现在眼前的是此时此刻的他最不想见到的画面。

“你怎么来了?!”


先寇布足足努力了三次才将彷佛灌了铅的眼睛完全睁开,有几缕额前的头发失去了本来的造型,正戳在他的睫毛根部,他想用手拨开,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他的手被手铐铐住了。更绝望的是,身后紧贴着自己的,还有一张同样的折叠座椅,和用同样方法铐住的杨威利——准确来说,他俩的手被两副手铐交叉着拷在了一起。

“你醒了?”杨威利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比平时的音量小了很多,像是刻意压低了声音。

“我们在哪儿?”先寇布四下张望,只看到一扇被关上的窗户,从窗外的景观来看,他推测自己应该在一处很高的地方。当终于回忆起醒来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后,他连忙问:“霍克呢?”

“天文塔,你应该没来过这里——这是给nerd和失恋之人准备的地方。”杨威利说,“我醒来时就没见到霍克。”

“我很抱歉……”先寇布懊恼地说,“我应该走在你后面,这样我就会记得反锁房间门——这是我查案的习惯动作。”

“别说这些,明明就是我太粗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别人搞到了头发,还从没有关门的习惯。”杨威利诚恳地说道。

“这不怪你,你本来就不应该被要求做这些,而我——明明向你保证了要保护你的安全……”

先寇布还没说完,杨威利却打断了他。

“别这么说,别,如果有得选,我最不愿意是你陪我困在这里。其实我在拘留所的时候就想过会不会见到你,但我又觉得不会这么巧,可偏偏就是那么巧,真的是你,我……”杨威利停了下来,听声音好像是喉头哽咽了一下,他被反剪着的手摸到先寇布的,勾住其中几根手指,先寇布的心脏彷佛被车轮碾了一下,他也用力地勾住那几根细瘦的手指。

“你什么?”先寇布小心翼翼地问,虽然他的理智告诉他,此时此刻他的心脏不应该因为这样的原因扑通狂跳,但——去他的理智,为了他别说做罗密欧,做卡西莫多他也愿意。

“我……其实……那个……我——”

杨威利的话被木门的开门声打断,安德鲁·霍克带着一脸扭曲的笑,提着一桶液体走了进来。是煤油。先寇布堪比警犬的鼻子立刻拉响了警报,他扭头看了杨威利一眼,对方显然也嗅到了这股极其危险的气味。

“看来你们俩都醒了,正好,我还担心你们直到谢幕都还在睡,那就太遗憾了。”霍克将煤油桶放在门边,对着两人说。

“手铐加煤油,你很聪明嘛,不愧是全优生。”先寇布讽刺地说,霍克彷佛只听进了最后三个字,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说:“你以为我会这么傻,用全身束缚咒,然后再让你施破解咒吗?”

“你的目标是我,放了他吧。袭击魔法部官员的量刑比袭击学校教师重多了,何必呢?”杨威利的语气一如既往地不带一丝波澜。

“你以为我会袭击他?”霍克突然爆发出一连串笑声,“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可是拉文克劳学院理事,我怎么会做这样自毁前途的事?要袭击魔法部官员的人当然是你杨威利了!”霍克从怀中摸出杨威利的雪松木魔杖在二人面前挥舞,“为了让你们死得明白,我就大致说明一下你们的结局吧——傲罗先寇布将畏罪潜逃的杨威利追到了天文塔,被困兽犹斗的杨威利残忍杀害,当杨威利点燃煤油准备毁尸灭迹时被我发现并阻拦,在打斗中,杨威利不慎跌进火场死亡。而我,将作为和罪犯英勇对抗的楷模在散学典礼上接受学校的表彰。”

“非常完美的计划,要不是我的手被铐住,我都想为你鼓掌。”杨威利继续用淡然的语气说。

“那——等等,” 先寇布插进两人的对话,“既然我都要因公殉职了,可以让我最后说几句话吗?”

“说吧。看在巫师世家先寇布家族只剩下你这么一个后人的份上,有什么遗言尽管讲,只是,别想在我眼皮底下耍花招。”霍克的眼神冷酷而凶狠。

“没什么花招,我只是想坦白一个放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先寇布清了清喉咙,开始说:“杨威利——其实,我还在霍格沃茨当学生的时候就被你深深吸引住了。痴迷、爱慕、敬佩,我无法将自己的目光从你身上挪开。毕业以后,我以为距离和时间会冲淡这份感情,但是我错了,在重新见到你的这两天里,我对你的感情甚至比从前更强烈,我想亲你的额头,想吻你的嘴唇,想和你在傲罗办公室的沙发上来一次痛快又刺激的办公室性爱。”先寇布一面说,一面伸手握住杨威利颤抖的手,“噢对了,天知道在你家的那天晚上我有多煎熬,我好想抚摸你贴在枕头上的头发,把你的手贴在我的胸口上,听一听我的心脏跳得有多厉害。也许现在不是讲这句话最好的时机,还可能显得有些变态,但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所以,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

“啧——啧——啧——”霍克一边从嘴角发出不屑的声音,一边拖长节拍地鼓着掌,“多么感人的爱意,如果我用这个情节写一部爱情悲剧,说不定能在科利瑟姆剧院上演呢。谢谢了学长,为此我就特别为你默哀一分钟吧。”说着,安德鲁·霍克戏剧性地以哀悼的姿势闭上了眼睛。

“别怕,记得我的话。”先寇布捏了捏杨威利的手指,轻声说,后者同样柔和地“嗯”了一声。

一分钟过去了,霍克重新睁开眼睛。

“时间已经耗得差不多了,我还得回去准备明天的早课呢——你那么痴情,我就不让你立刻死吧。”说罢,霍克将杨威利的魔杖对准先寇布。

“crucio!”

不,不要是现在!杨威利绝望地闭上眼睛,一滴水珠滑落他低垂的下颌。

尽管霍克的声音尖细又响亮,然而,那支雪松木魔杖却没有任何动静,连半点火花都没有冒出来。霍克显然也对当下的状况不明就里,他举起魔杖,又施了一遍钻心咒,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应。

“我以为你早就知道了,谁知道你竟然这么迟钝。”先寇布终于忍不住开口了,“你难道没有疑惑过,为什么11月1号的晚上,在黑魔法防御术教室,你击昏了杨威利,用早些时候偷走的他的魔杖准备伪造现场时,却没有办法放出黑魔王标志?或者,我这么说吧,你难道没有疑惑过,以你的魔法和这根属于当代最优秀巫师之一的魔杖使出的神锋无影,怎么竟然不能让一个十三岁少女当场死亡?”

“你在说什么!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杨威利根本就不是什么优秀巫师,也不配在学生和学校里享受这样的声誉!”霍克的脸上青筋暴起,先寇布想,现在不需要膨胀咒他也能飞起来了。

“因为我的魔杖杖芯是独角兽尾毛。”杨威利插话道。

“什么?!”

“独角兽尾毛,睿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魔法稳定,受到很多研究型巫师的钟爱。但能被独角兽尾毛的魔杖选中的巫师却并不多,因为这类魔杖会抵抗黑魔法。因此,在你用杨威利的魔杖向安妮·威廉姆斯发射神锋无影时,魔杖主动减弱了魔法的效力,后来更是拒绝放出黑魔王标志,于是你不得不用自己的魔杖放出黑魔王标志——所以,如果检查你的魔杖,我想一定会出现相应的咒语。《巫师宪章》第379条修正案明文规定,不允许任何个人、团体、政治组织释放出黑魔王标志。安德鲁·霍克,你将面临故意杀人未遂罪和反巫师和平罪的起诉,你将在阿兹卡班安度晚年——你的职业生涯、你的人生都将永远与荣耀和光明无缘。”
“闭嘴,你给我闭嘴!”霍克的双眼放出血腥的红光,他的五官挤成一团——这副模样,已经难以称得上像一张人脸了。他一把掏出自己的魔杖,朝先寇布嚷道:“只要你们死了,就没有人想到来检查我的魔杖,我——”

话音未完,窗外忽然闪过一只半透明的物体,甩下一束耀眼的白光,一个声音通过扩音咒传上塔楼。

“安德鲁·霍克,我们都知道是你干的了——噢,‘我们’指的是霍格沃茨和魔法部,放下魔杖出来吧,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林兹到了!”先寇布的神情振奋起来,与此同时,身后的杨威利轻轻喊了一声:“总算好了!”

急急忙忙站在窗边打探地面情况的霍克还没看到地面,就被从座椅上一跃而起的先寇布扑倒在地,一把抢过他手上的两根魔杖扔向不远处左手腕上还挂着一只没来得及开锁的手铐的杨威利,后者以空前的敏捷接住这两根魔杖。

“带着魔杖去找林兹,快!”

杨威利向先寇布投去确认的眼神,拔腿就往门边跑。

“谁都别想走!”

一把闪着寒光的小刀刺向先寇布的脸部,后者躲开了偷袭,却失去了平衡,身体在地板上翻滚了一圈。霍克趁此空隙取出身上的第三根魔杖,向先寇布施了一个障碍咒,紧接着,又用火焰咒点燃了煤油桶,火势迅速封死了天文塔唯一的出口。杨威利见势,迅速转身将霍克的魔杖准确地抛向窗外,说:“无论如何,起码魔法部会知道究竟是谁放出了黑魔王标志,人要学会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

霍克四顾眼前的景象,熊熊燃烧的火焰四下窜升,短暂失去行动力的先寇布仍在艰难地挣扎,只有他和杨威利,一人一根魔杖,面对面地站立着。

“真是决斗的好地方。”霍克发出几声狞笑,“现在这样,更好。”

“我热爱生命,并没有什么兴趣要抛弃生命和你决斗。”杨威利诚实地回应道,“况且,如你所见,我手上的魔杖使不出什么高深的黑魔法。”

“你没有选择,杀了你,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我得让这个世界恢复正常!”

说罢,安德鲁·霍克举起魔杖,一句令所有巫师胆寒的咒语挟着阴森的绿光射向杨威利。

“Avada Kedavra!”

下一章

银英丨先杨丨Ordinary Love


全文约12800字,阅读时间约40分钟。丨成人级。未满十八周岁请勿点击全文链接。丨《柏林,1961。》外篇,一个挥之不去的脑内妄想。两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柏林,1961。》正篇

1.

无论在哪一种时空,酒吧都是先寇布三十六年生命里最不陌生的场所之一。酒精饮料——这样一种专为成年人而生的液体,在地球上每一座规模不同风情各异的城市中,都被公认为点染夜色不可或缺的颜料。在写字楼和办公桌上疲于奔命的都市人,白天在胸中堆积起如山的愤懑、忧郁和伤怀,要是不及时把它们淹没在酒里,第二天又怎么打得起精神来面对这个混沌而疯狂的世界?

此时站在酒吧里的先寇布,既没有摄入一克酒精,也没有需要掩藏在酒精里的情绪,他十二分清醒地从身后的酒柜里拿出一瓶Smirnoff,倒进吧台上的酒杯中,少顷,先寇布将装满鲜红色液体的高球杯放在吧台另一侧的一个女人面前。

“Bloody Mary。”先寇布用优雅的微笑向眼前的女性报出酒名,对方端起酒杯小小地吸了一口,朝先寇布夸奖道:“这是今年我在这里喝过最好喝的Bloody Mary,能有机会听你讲讲调酒的经验吗?”

无论是在吧台的哪一侧,先寇布对这类对话背后的意涵都早已习以为常,然而他却继续保持优雅的微笑说:“抱歉,我是工读生,一会儿下了晚班还得回家写论文。”

“哎呀,真是辛苦。”女人带着遗憾的表情盯着先寇布的脸说,后者只是朝她礼貌地笑,便转身去接待另一位刚坐上吧台凳的客人,这段短暂的对话彷佛一朵小小浪花,没入了周围鼎沸的人声海洋之中。

吧台水池边的小钟时针指向晚上十点,先寇布离开了吧台。他走进员工储物间,再走出来时,身上的酒保服装已经换成了白天的黑底暗红格西装和毛呢大衣。“走了啊。”先寇布对自己的对班——一个土耳其裔男青年说,对方开朗地朝他做了一个告别的手势,说:“圣诞节后见,帅哥大学生!”

先寇布朝他笑笑,夹起公文包,走进西柏林的夜色中。

                      ※                             ※

先寇布走在渐渐沉睡的西柏林街头,距离他进入西德的领土已经过去了四个月。这四个月里,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昏迷,用了两周的时间来恢复下地走动,用了两小时的时间从医院走进柏林自由大学的门,最后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走到杨威利面前。当八月十七日凌晨的他油门到底冲过C检查哨的铁丝网时,他并没有想到未来的自己真能有机会在晚上十点半走在海德曼街的人行道上,走进杨威利的公寓——也是他现在的临时住所中。那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大胆的一次豪赌,他押上了所有的人生,奖励是右边裤兜里一把带点铁锈的旧钥匙。

在一扇深棕色的木门前,先寇布掏出裤兜里的钥匙打开门,走进房间中。客厅里没有开灯,只有位于西面的房间门缝里透出一线灯光。先寇布顺着灯光的方向走过去推开房门,杨威利果然还伏在书桌前。先寇布走近他,却发现杨威利单手托腮地睡了,一支只剩半截的铅笔还握在他的右手中。正当先寇布小心翼翼地从杨威利的手中抽出铅笔时,他感到身旁的人身体一颤,失去左手支撑的脑袋在空中猛地一晃。

“你回来了?”杨威利揉了揉眼睛,从先寇布的斜下方看着他。

“回来有一会儿了。”先寇布把铅笔放回桌面上,将身体倚在书桌边上,说:“困了就睡吧,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看也来得及。”

“多看一行是一行。”杨威利一边说一边挠了挠在自己脑袋上翘起几个角的黑头发,“再说了,这样你回来也比较容易摸着光。”

先寇布的心中升上一股热流,他混杂着感激和惭愧对杨威利说:“抱歉让你这么辛苦,明明我才是借住在这里的人。”

“别这么说。”杨威利停顿了一下,又说:“家里多一个说话的人其实挺好的。”

两个月前,杨威利租了一辆车,托尤里安开车把先寇布从医院接到这里来。杨威利领着他走进自己的房间,说:“要是你不嫌挤,可以和我睡这张床——或者我去睡沙发。”先寇布不愿意反客为主独占一张主卧室里的大床,提出自己才应该睡沙发,却被杨威利以避免腿部的二次伤害为由拒绝了。先寇布只好答应,并向杨威利保证,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自己就去找新住处。而当时正背对着他趴在衣柜里找备用被褥的杨威利只是轻轻说了一声“好”。

“对了,今天下午去看房子了,怎么样?”杨威利把一张写着标注的纸片夹进书页里,合上面前的书,重新拿起先寇布放在桌面上的铅笔,在手中转起来。

“比之前看的两家好一些,房子在西郊,离学校比较近,平时去上课比较方便。”先寇布照实回答,“对方是个大学生,学建筑的。”

“那是挺好的。”杨威利将手中的铅笔又转了一圈,“你答复他了吗?”

“还没有,我自己也还没有想好,所以我答应圣诞节后再给他答复。而且——”先寇布停顿了一下,左手掌住杨威利身后的座椅靠背,“离学校近就离市中心远了。”

“也是,市中心离你上班的酒吧近一些。”杨威利又转了一圈铅笔,这一回稍稍用力了一些,铅笔离开他的手指飞到了桌上,弹起“啪”的一声。

“离你家也近一些。”先寇布不愿让杨威利误解,连忙解释道。杨威利没有伸手捡弹出去的铅笔,而是扭头对先寇布微笑,说:“慢慢来,安家是一件大事。”

洗漱完毕后,先寇布回到卧室,床的一侧,杨威利已经钻进被窝里。先寇布望向玻璃窗外,雪又簌簌飒飒地下了起来。他走到窗边,把尚有一条缝的窗帘合上,又走到杨威利跟前,替他把脚边看上去有些漏风的被子掖得更严实一些,再走回床的另一侧,掀起自己的被子躺进去。

“谢谢。”杨威利的声音从被子里传来。

“我以为你睡着了。”先寇布裹着被子朝杨威利的方向稍稍靠近了一些,接着说:“不用谢我,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现在有的一切都有你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别这么说,我只是在安全的地方做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杨威利平躺在床上,淡淡地说道。过了一会儿,先寇布听见杨威利转身朝向自己,换上轻松的语气说:“真要谢的话,就请我吃好吃的吧。”

先寇布也将身体转向杨威利,爽快地说:“小事一桩!明天我给你做西伯利亚饺子!”

“真的吗?”杨威利的眼睛在夜里发光,“我现在就开始期待了。”

“期待吧,我可是有家传秘方的。”先寇布笑着应道,“现在你闭上眼睛睡觉,十小时以后就能尝到让你欲罢不能的西伯利亚饺子了。”

“我马上就睡。”杨威利迅速将头埋进被子里,用愉快的朦胧声音说:“为了饺子。”

“睡吧,晚安。”先寇布说。

“晚安。”杨威利说。

                      ※                             ※

2.

没有闹钟声响起的日子,杨威利总是要赖很久的床。“我要是选上议员,就一定要提交禁止周末十二点前叫人起床的议案”,杨威利曾用开玩笑的语气这样对先寇布说。“那你可能会因为睡过头而错过选举”,先寇布则用调侃的语气这样回应他。杨威利听完捧腹大笑,并表示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先寇布进入西柏林后便彻底告别了军人身份,成为西柏林普通市民中的一员。然而二十年的军队作息却让他的睡眠很难超过早上8点。好在杨威利睡得足够沉,先寇布起床时的动作又足够轻,才让他从杨威利的周末睡眠法案中幸存下来。当杨威利从无梦的充分睡眠中醒来时,上午的阳光已经在窗帘上打出薄薄一层光雾。他侧身瞥向床的另一边,掀起一角的被子定格了先寇布下床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杨威利凑过去,吸了吸从干燥温暖的蓝白方格棉被中隐隐透出的气味,像盛开的鲜花,也像茂盛的树木。五分钟后,他终于找回了大部分意识,离开了床。

杨威利叼着牙刷循着香气走进厨房,先寇布正掌着一个敞口大玻璃碗揉肉馅,一旁的置物台上,放着已经制好的面团和土豆泥。杨威利走过去,包着满嘴的泡沫朝先寇布挤眉弄眼,先寇布似乎听懂了他无声的表达,用轻松的语气说:“就差最后包馅了,你洗完澡出来就可以下锅了。”

杨威利连忙兴奋地点头,伸手拍拍先寇布的背,三两步跳进浴室里。先寇布扭头朝正在关上的浴室门快乐地笑,接着继续手上的动作。他揉好馅,将面团擀成一张张圆形的面皮,再细心地将饺子馅团成小球分别填进面皮中。二十分钟过去,杨威利穿着浅灰色棉睡衣从浴室中走出来,先寇布面前排了好几行饺子。

“哇!”杨威利走近先寇布,一边嗅着厨房里面粉、鲜肉与胡椒的香味,一边快乐地拍手道:“看来我今天有口福了!”

先寇布笑笑,说:“还有最后五个就全包好了,你去客厅等一下。”

“不用,我在这儿看你做就很有意思。”

听杨威利这么说,先寇布尝试着问:“你要不要来试试?”

“可以吗?”杨威利的黑眼睛亮起来,“我不会包俄国饺子。”

“很简单,像这样——”先寇布将一颗肉馅放在面皮中心,将面皮对折捏实,最后拈起面皮的两个尖角压在一起,一个鼓囊囊的饺子就成形了。接着,先寇布拿起一张面皮摊在杨威利的手掌中,说:“你来。”

杨威利接过面皮,很快便按照先寇布的办法包好了一个饺子。他将饺子举到先寇布面前,问:“怎么样?”先寇布凑近了看,向杨威利竖起大拇指说:“非常棒!”杨威利像一个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一样笑了起来,说:“以前过年,我也会和我爸爸一起做饺子,他拌馅,我包饺皮。”杨威利盯着案板上一个个团成圆球的饺子,垂下眼角轻声说:“没想到,一转眼都十六年了。”

杨威利的表情让先寇布有些不知所措,他把面皮在手中对折,却迟迟没有办法捏出一个饺子的成品来。他的双手沾满了面粉,只好用手肘轻轻碰上杨威利的手臂。杨威利朝先寇布努力地笑,说:“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看,只要走下去,不就能再吃到饺子吗?”

“是,人总是要走下去的。”先寇布点点头,忽然,他又想到了什么,开口说:“说一件你现在特别想做的事吧。”

“什么?”杨威利有些疑惑地看着先寇布。

“特别想做又一直没做成的,或者一直很好奇想体验的事——就像愿望清单一类的。”

“让我想想……”杨威利用拇指和食指撑起下巴思索起来,“一直都没有做过又很好奇的……过圣诞节?”

“什么?”这回轮到先寇布惊讶地看着杨威利了,“我之前听你说和尤里安去过圣诞集市,以为你是过这里的圣诞节的。”

“没有,那次就真的只是去逛了逛。圣诞节是属于家人的节日,即使是尤里安也要回加州,所以——”杨威利抬起眉毛耸了耸肩。

先寇布的眼珠转了转,然后说:“正巧我也没有过过新教的圣诞节,我们可以一起过。”

杨威利看着先寇布的瞳孔放大了,一些光点从他的眼睛里流过,他撑着厨房水池边缘的手微微晃动,然后,他说:“好,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你把剩下的三个饺子包完,我来煮饺子。等我们吃饱了,就去搞一棵圣诞树回来。”先寇迎上杨威利的视线兴奋地说。

                      ※                             ※

先寇布和杨威利吃掉了一半的饺子,杨威利一边大口咀嚼,一边对先寇布的自制酸奶酱连发三次赞叹。两人吃饱后,把剩下的一半饺子放进了冰箱冷冻室。“冻过的西伯利亚饺子更好吃”,先寇布向杨威利解释道。然后,他和杨威利拿起衣帽架上各自的大衣走出房间,十五分钟后,他们站在离家最近的一家超市里,双双叉腰望着卖场里大大小小的圣诞树。

“你觉得哪一种好?”先寇布拐了拐杨威利的手臂。

“我没什么意见,这些冷杉看上去都差不多。”杨威利的视线在这些树木之间游荡,一时间难以决定,“不要太大吧,家里地方不大,而且公寓的楼梯也不宽敞——我们一会儿还得自己搬上楼呢。”

先寇布在一堆树木中挑了一会儿,指着一棵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冷杉,问:“这棵怎么样?”

杨威利努努嘴,说:“再小一点?”

“这棵?”先寇布又将食指指向稍矮一些的另一棵。

“挺好。”杨威利点点头,说,“就这棵吧。”

选好圣诞树,杨威利和先寇布又在附近的货架上挑了几袋装饰品。走出超市后,杨威利提议自己拿圣诞树先寇布提装饰品,却被先寇布坚决拒绝了。“我只是跑不快了,扛一棵树的力气总还是有的。”杨威利只好接受先寇布的安排,和他一起回到家中。

先寇布将圣诞树摆在客厅的西北角,杨威利拆开装饰品的包装,准备往圣诞树上挂饰品。“挂件的布局,你喜欢螺旋型的还是星空型的?”杨威利举起一颗金色的星星问先寇布。

“螺旋的,有固定上升的轨道挺好。”先寇布回答。

“我猜也是。”杨威利笑了,把一颗颗星星系在一条细绳上,再将这条金色星星的链条一圈一圈环绕在圣诞树上。先寇布拿起一袋红色小圆球,将它们挨个插进金色的星星之间。杨威利家的客厅并不大,以先寇布和杨威利的身材,沙发与墙的空间显得有些狭小,先寇布总是能感受到杨威利的手臂在不经意间擦过自己的手臂,或是他开口说话时从嘴里吐出的阵阵暖热,以及他摇头晃脑开玩笑时不小心撞上自己侧脸的脑袋。被杨威利碰过的每一处地方像被点燃了一样,这让先寇布感到一丝紧张。

“完成了!”杨威利得意地欣赏眼前装饰完毕的圣诞树,说:“看上去我俩的构图能力还不错!”

“那是当然。”先寇布自信地看向杨威利,忽然,他的视线移到了杨威利的头发上,说:“你的头发上沾了金粉。”

“是吗,在哪里?”杨威利伸手去挠,却将手上更多的金粉擦在了头发上。先寇布见状说:“别动,我来。”

杨威利安静地站在先寇布面前,听任他的左手掌着自己的右肩,用右手手指仔细地将一粒粒金粉从发丝中挑出,再轻轻地拈掉。来自先寇布掌心的热辐射让杨威利的血液温度陡然升高,他挺拔的鼻尖与自己的额头之间只隔了薄薄一层空气,彷佛只要再轻轻向前倾一个角度,先寇布的嘴唇就能碰上他的鼻梁。杨威利感到自己的喉咙有一点干燥,他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个吞咽动作。先寇布站着挑了好一会儿,似乎有些累了,他掌住杨威利的左手力度变得大起来。

“一粒一粒地挑太费眼了,干脆我去洗个头好了。”

“好。”先寇布松开杨威利,想了想,干脆又加上一句:“我帮你——这样冲水比较方便。”

“好。”杨威利竟然答应了,先寇布心跳的频率显然又上升了一个量级,他随杨威利走进浴室,看杨威利脱下身上的麻花纹羊毛衫挂在一旁的衣服挂钩上,只留下一件白色的棉衬衫。他快速思考一番,拿起浴室角落里一张小矮凳放在杨威利面前,说:“你坐这个。”

杨威利把矮凳挪到靠近花洒的位置坐下来,将下巴枕在浴缸边缘。先寇布扯下水池旁的毛巾叠成长条形,掖进杨威利后颈的衣领中。然后,他将自己的衣袖和裤腿挽起来,光着的一只脚跨进浴缸里,坐在浴缸和墙壁连接的平台上,打开了水龙头,冒着热气的水流从花洒头部喷出来。先寇布用自己的手背试了试水温,再小心地润湿杨威利的头发。水流一经过,那些平时在空气中显得蓬乱的黑发便柔顺地贴在先寇布的手指上,任他在自己的表面揉起白色泡沫。乌黑的发丝在他白皙瘦长的指间如水一般缠绕,先寇布用拇指轻轻摩挲杨威利的头皮,感到一种着陆的安稳。忽然,他听见杨威利发出了极其短暂的一声轻哼。

“怎么了?”先寇布担心自己用力过度,停下手上的动作问道。

“没事,你继续。”说完杨威利又补充了一句,“是我觉得太舒服了,像小时候听摇篮曲一样。”

先寇布笑了,说:“你过奖了。来,把眼睛闭上,我要冲水了。”

杨威利闭上了眼睛,先寇布手上的动作在他的意识世界里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他似乎能在脑海里清楚地看见先寇布的指尖从自己的侧耳抚向后颈时的路径,看见他的动作中携带的温柔。他不得不咬住自己的下嘴唇,以防自己再发出刚才那样的声音——那危险的、载满心事的、充满渴望又生怕一触即破的声音。

“好了,抬头吧。”先寇布拍拍杨威利的背,后者直起身来。先寇布从洗漱镜旁的小柜子里拿出电吹风,示意杨威利到自己跟前来,从脖颈处往上,耐心又细致地将杨威利的头发一点点吹干。他小心地将杨威利额前的刘海分向两边,用细齿梳挑起一缕,将吹风抵在梳齿的另一侧,从里往外、从上往下移动着电吹风。他的眼睛一边盯着杨威利的前额,一边说:“像这样吹,你看书的时候刘海就不会老挡着眼睛了。”

杨威利的双手撑在水池边缘,他的双眼注视着镜子里先寇布专注地为他摆弄电吹风的模样。电吹风嘴里吐出的风是热的,却远远热不过先寇布轻轻扑在他脸颊上的呼吸。还有那此刻正悬在自己的耳旁,不时抚过自己耳廓的无名指和小指——如电流一般刺痛,却又比刚才的水流还温暖。杨威利的心揪了起来,这一切令他眷恋,又令他惶遽。

                      ※                             ※

3.

三十几岁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三十几岁的假期更是如此。先寇布并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却发现杨威利书桌上的台式日历已经翻到了24号,今晚就是新教的平安夜了。先寇布洗漱完毕后便出门去了超市,两小时后,先寇布双手提着两个大布袋走进家中,听到开门的声音,杨威利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朝他笑。

“你回来了。”

“回来了。超市人真多。”先寇布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说:“怎么不多睡会儿?”

“今天有大事要做嘛。”杨威利用手指了指厨房的灶台说:“我也不知道应该先干什么,但是我想,先烧一壶水总是有用的。”

先寇布用宽容的语气说:“没关系,我来就好。”

“那就没有意义了。”杨威利叉着腰,撅嘴坚持道:“我也一个人养活了自己这么多年,不能说一点生活技能也没有呀。让我帮你吧,做点什么都可以。”

在杨威利的坚持面前,先寇布只好让步,他想了想,从一个布袋中选出几个鸡蛋说:“那就从打蛋开始吧。”
杨威利和先寇布在厨房中一直忙到下午五点,一顿最基本的圣诞节大餐终于准备停当。两人一起将一道道菜在餐桌上摆好——烤火鸡、姜饼、热红酒、布丁和小面包,面对面坐在正方形的小餐桌前。

“圣诞快乐。”先寇布将红酒杯向杨威利的方向倾斜。

“圣诞快乐。”杨威利将自己酒杯的边缘碰上先寇布的,鲜红色的液体在杯中荡起一圈小小的波澜。

                      ※                             ※

晚餐结束后,杨威利没有像平时那样回房间看书,而是坐在沙发前和先寇布一同看起了电视里的平安夜节目。胃里的红酒和伏特加开始发挥效力,杨威利慵懒地将整个身子陷进沙发里,略显随意地歪着头,枕在先寇布近旁的沙发靠枕上,说话的声音也显得有些不着边际。

“知道吗?我从来没有完整地看完过平安夜的电视节目。”杨威利的身体又向先寇布的方向倾斜了几个角度,他翘起的黑头发已经碰到了先寇布的三角肌,“我其实一直很想看完所有的节目,想看看狂欢的人们到零点是怎么庆祝新年的,但每次都坚持不到那个时候。”

先寇布扑哧一声笑出来,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和每次party结尾一样,所有人都抢着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人——或者渴望已久的单恋对象接吻,然后找个房间,或者别的什么私密空间,就像你平时常见到的那些一样。”

“我……没见过。”杨威利离开沙发靠背,眨着眼睛看向先寇布,“我没有完整地参加过任何一次party,也没有跟谁去过任何一个私密空间——连接吻也没有过。”

“你……没有跟人接过吻?”先寇布有些惊讶,又有些紧张,他直起身,想在杨威利的神情里寻找答案的蛛丝马迹。

“没有。接吻、恋爱和性关系,都没有。”杨威利耸耸肩,伸手挠了挠略显凌乱的黑头发,“说起来——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但八月和你在楼下的那一次,是第一次有人吻我。”

他知道!被揭穿心事的先寇布按住猛烈跳动的心脏,故作镇定地说:“不过,那个吻并不完整。”

“对。”杨威利笑了笑,把身体往沙发里埋得更深,“所以严格来说那也不算。”

杨威利歪了歪头,将脸侧向先寇布的左肩,合上的眼皮微微跳动,好像是结束了刚才的对话准备休息,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开始。这一局轮盘的奖励太诱人,先寇布无法抑制地想要伸手去够那颗星星。那么不可能的事都已经被自己押中过一次,再赌一把又会如何呢?于是,他转头直视杨威利的眼睛,问:“那么,你想要有一次完整的接吻体验吗?”

杨威利睁开眼睛,直直地看着先寇布说:“说不想也未免太假正经了。是的,我是想要的。”说罢,他正过身子,将头枕在交叉的两只手臂下,盯着斜上方的天花板。

“那——如果你不嫌弃,我可以做你的接吻对象。”

电视机里,上一个节目刚结束,下一个节目还没来得及开始,房间里的空气顿时安静下来。杨威利扭过头,睁大眼睛看着先寇布,他的两张嘴皮微微张开,似乎想说什么,又迟迟开不了口。先寇布见状连忙补充道:“你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只是一个吻,一个试验——就像单身的高中生私下偷摸着练习那样,不用非看成什么亲密关系的契约——”

“好。”杨威利打断了先寇布连珠炮似的解释,“好的。不会嫌弃。我——很愿意。”

“我吻你?”先寇布恨不得把自己正因狂喜而狂跳的心脏一掌拍扁在地,“我是说——这样你会容易一点。”

“不,不用。对你的话——我想我可以做到。”杨威利的黑眼睛里盈满了光,像浮在角膜上的微型银河,“不过,你得让我准备一下,我……有一点紧张。”

“好。”先寇布极力不要让自己的表情道破心事,“如果你需要,我可以闭上眼睛。”

“好的。”

先寇布闭着眼,静静地等着。他感到杨威利的手指在沙发坐垫上攥紧又松开,然后又攥紧。终于,杨威利慢慢地凑了过来,轻轻地、迅速地在他的左唇角上点了一点,他感到心里的平原上掀起一阵飓风,强劲的风力将他送向那颗梦寐以求的星星。他睁开眼睛,刚刚完成了半个吻的杨威利正在自己面前羞涩地低着头,额前卷曲的刘海也没能挡住他脸颊上泛起的红晕。

“抱歉,还是有一点紧张。”杨威利的声线在抖动,“紧张得我睁不开眼睛。”

先寇布将修长的手指滑进杨威利的五指缝中,身体前倾,望进杨威利的棕色瞳孔里,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试一次。”

杨威利点点头,说:“如果你愿意的话。”

“非常愿意。”

杨威利感到先寇布的嘴唇谨慎地、温柔地降落在自己的脸颊上、嘴角上,最后覆盖到嘴唇上,像一个手执画笔的画家,小心翼翼又满怀热忱地创作一幅稀世珍品。先寇布吻得那样细密,彷佛要把自己每一缕气息都渗入杨威利的细胞中和血液里。红糖的甜、伏特加的烈和柑橘的浓同他的呼吸一道滑进杨威利的胸腔,打乱了他规律的呼吸,情急之下,他用空闲的一只手紧抓住先寇布的后背。

先寇布扣住杨威利的指尖微微颤抖,他从未感到如此剧烈的紧张和热忱。他细细地吮吸杨威利干燥而柔软的嘴唇,一丝一缕,像一个朝圣的旅人,也像品尝圣水的信徒。他的舌尖轻轻流过杨威利双唇的缝隙,进入他的口腔,他终于尝到了他的味道,是参天的松柏、深邃的海洋,和广袤的星空。他紧紧扣住杨威利细瘦的手指,像一只插进河床中的锚。从杨威利嵌入自己后背皮肤的指尖传来一股灼热的充盈,先寇布难以自持地将停留在杨威利腰间的左手掌滑向更深处。

正当先寇布的两根手指即将扯开杨威利的裤带时,杨威利猛地抓住了他的手掌。

先寇布连忙停了下来,说:“抱歉,我太着急了。”

“不,该道歉的人是我。”杨威利换了一个姿势,转而握住先寇布的手,“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

“噢,不。你不用勉强自己,这是你的自由。”先寇布想了想,又用手掌轻柔地抚摸杨威利的脸颊,吻了吻他的额头,说:“我已经很满足了。”

杨威利把头轻轻枕在先寇布的肩膀上,说:“我可以靠一会儿吗?”

“多久都可以。”先寇布伸手绕过杨威利的肩膀,将他的身体揽得更近些。杨威利双手轻轻环住先寇布的腰,说:“一会儿睡觉时也可以这样吗?”

“当然。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我都不会反对。”先寇布温柔地对着杨威利的耳朵说道。

                      ※                             ※

4.

先寇布原本以为,1961年下半年的他不会再有比与杨威利重逢更幸福快乐的经历,然而这一年最后六天发生的事告诉他——自己的判断失误了,先寇布甚至需要在每晚睡前杨威利吻过他以后掐自己的大腿,才能相信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并不是自己单恋过头产生的幻觉。第一天晚上,杨威利还显得有一些笨拙,但到了第三天,学习能力超群的杨威利就已经会在吮咬他下唇的同时抚摸他的侧颈了。还好厚实的棉被很好地遮掩了先寇布身体的变化,否则他实在不知道当时当刻应如何收场。

两人的相处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令人心生期待的变化——杨威利开始在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握住自己的手,在帮自己看法条时抵上自己的侧面额头,即使在无法表现亲密的公共场合,他也会在走路时不动声色地用手臂贴上自己的臂膀。先寇布感到莫大的快乐,又不敢喜形于色——他生怕得意忘形会惊动赐福于他的神明,又残忍地将这些快乐收回。

今天是1961年的最后一晚,杨威利和自己在商场完成新年大采购后,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走在街头。一些兴致勃勃准备参加新年庆祝活动的市民们开始在西柏林街头聚集,而杨威利和先寇布一致认为,用香甜的朗姆酒和优质的睡眠迎接新年是更舒适的一种跨年方式。

马路对面就是海德曼街,人行道的红灯让杨威利和先寇布停了下来。一阵风吹来,将杨威利左边的刘海吹向另一边,先寇布腾出一只手来,努力将这缕刘海恢复原位。杨威利朝先寇布弯起眼睛笑,随后继续看向街对面发出橘黄色暖光的一扇扇窗户。

“我以前实习时,每天晚上也是这样站在这里等红灯,等的时间长了便会不由自主地盯着对面楼看,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那些居民楼上的灯光。我总是有一个一厢情愿的想法,每一盏在夜里亮起的灯都是在等待一个人归来。能有一个可以等待的人,不管等不等得到,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风还在吹,杨威利额前的发丝又开始不安分地跳动起来。先寇布抚上杨威利的背,轻声说:“能够被你这样真诚正直的人等待,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是吗?”杨威利盯着先寇布的眼睛,然后,他腼腆地笑了,说:“谢谢你。”

                      ※                             ※

晚饭是从平安夜吃到新年前夕的烤火鸡和饺子,杨威利贡献了尤里安的独家蛋奶酒做法,并被先寇布再次调侃为“只要是有酒精的菜谱都记得很清楚”。杨威利听了,笑着用手指着先寇布见底的酒杯反击道:“你不也是,只要有酒精的饮料都喝得很干净?”

结束晚饭后,两人将餐具转移到厨房。先寇布在厨房洗碗,杨威利则坐到沙发上,拿起茶几前的一本推理小说开始看。不一会儿,厨房的水声停止了,先寇布走进客厅,坐到杨威利身边。

“看到结局了吗?”先寇布问。

“还没,不过这一本的凶手很好猜,又是一次障眼法。”杨威利将书合上,放在自己手旁,又朝先寇布的方向挪了挪,将自己的半个身体靠在他的手臂上。

“还有三个小时1961年就结束了。”杨威利说。

“是,时间过得真快。”先寇布附和道。

“也有很漫长的时候。”杨威利的黑眼睛闪烁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谢天谢地,你活着,我们还能再见面。”

“我们以后会一直见面,直到我走不动了。”先寇布的右手越过杨威利的肩,用手指轻轻卷起他的一缕头发,“那我就派我的狗来见你。”

杨威利把头抵在先寇布的右胸膛上咯咯直笑,说:“你真傻,不用一直是你来见我,我也可以去见你。”

“噢……噢,好,那很好。不瞒你说,我现在打心底里觉得活着真好。”先寇布吸进肺里的空气有一些灼热,“只有活着才能听到你说这些。”

“是的,只有活着才有期待,或者被人期待。”

杨威利说完便翻起身来吻了先寇布,一反常态地,这是一个极其热烈的吻,似乎嫌侧着的身体姿势别扭,杨威利干脆跨出一条腿,把先寇布围在自己的两个膝盖之间,分别用两只手掌住先寇布的双肩,一口口地尝着他的嘴唇。先寇布没料到杨威利竟然有这样的力气,一时间失去平衡向后倒去,幸好沙发靠背撑住了他们二人。他的两个手掌伸进杨威利的衬衣下方,抚摸他光滑而清瘦的后腰。他享受着来自杨威利的热情,任他标记自己的嘴唇、下颌、侧颈。忽然,他感到杨威利一只手的五指从后颈插进了自己的头发里,然后,杨威利含住了自己的耳垂。一阵强电流穿过先寇布的身体,他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了一下。

“那里……不行。”先寇布感到自己的脸颊一阵滚烫。

“怎么了?”杨威利眨眨眼,不解地看着先寇布,后者足足深吸三口气,才有些犹豫地开口说:“会有反应。”
出乎他的意料,杨威利似乎露出了了然的笑容,将本就坐在先寇布大腿上的身体贴得更近一些,说:“那么——你想不想到床上去?”

                      ※                             ※

先寇布跟在杨威利身后走进了卧室。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揣着一颗疯狂跳动的心脏,被一个人勾着手指领进卧室,坐上松软的床。之前那些在人声鼎沸的酒吧、萍水相逢的床上的经历对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帮助——他不能、也绝不愿用对待一叶浮萍的态度去对待一座神殿中的神祇。

“我是不是应该先把衣服脱下来?”杨威利盘腿坐在被子上,认真地向先寇布发问。先寇布这才清醒过来,帮助杨威利将上身的毛衣和衬衫脱下来,接着也脱掉了自己的。他伸出手抚上杨威利的侧脸,开始吻他。杨威利的双手轻轻摩挲上他的两个肩胛骨的边缘,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进他的身体内。他的右手抚上杨威利的左胸口,触到了他紧张而剧烈的心跳。

忽然,先寇布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停下来,盯着身下的杨威利说:“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杨威利问。

“尤里安——有没有可能在他的房间里放安全套?”

“不知道。我没有就这个问题和他聊过。”

“那楼下的商店现在还有没有可能开着让我去买一盒安全套?”

“应该没开了——”杨威利还没有说完就被先寇布摇着头抢过话头,他彷佛一只耷拉着耳朵的金毛犬,皱着眉头说:“那我们今天不能做——”

和先寇布认识九个月来,杨威利第一次用手势打断了先寇布的话,说:“我有。”

“什么?”先寇布又惊讶又欣喜地看着杨威利,如果他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现在一定摇得像一台开到最大转速的电风扇。

“在床头柜的第二个抽屉里。”杨威利用眼神指向自己的斜后方,“前几天楼下便利店开门后我去买的,我想,也许总会有能和你用上的那一天。”

杨威利还想说什么,他的声音却立刻被先寇布的嘴唇堵住了。他感到先寇布的吻如一汩清泉,流经自己的唇齿、鼻尖、睫毛、侧颈、喉结和锁骨,最终在自己的胸前回旋流淌,这是一个他从未涉足的世界,他感到细雨的缠绵和烈日的激昂,滚烫的血液从左胸口泵向全身,就连最细的那根毛细血管也在熊熊燃烧。他的右手摸索着握住抚在自己右胸口的先寇布的手掌,任他领着自己数过自己的肋骨,沿着腹外斜肌滑向更深处。
当先寇布的手指即将插进杨威利的裤子和小腹皮肤之间的缝隙时,他停下了所有的动作,抬头看着杨威利,说:“你确定要继续吗?”

杨威利点点头,双手环住先寇布的后颈将他拉近一些,吻上他的额头,说:“做你想做的吧。”

先寇布轻轻扶住杨威利的头,将他重新放回到松软的枕头和床单之中。他抽出床头上一个空闲的枕头垫在杨威利的腰下,说:“这样你会轻松一点。”在他身下,杨威利半弯着眼睛看他,说:“你总是那么温柔。”

“是你让我温柔。”先寇布俯下身,让自己的胸膛贴上杨威利的胸膛,在他耳边轻声说:“痛就告诉我。”

“我相信你。”杨威利握住先寇布的手。

杨威利终于明白,接受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是同样的感觉,一样的热烈、一样的兴奋、一样的羞怯又欣喜、一样的疼痛又充实。他扣住先寇布肌理紧实的后背,他的眼前是先寇布,他的身体里、心里、脑海里也都是他——他在餐桌前说笑时爽朗的笑,他在红绿灯交换时关切地揽住自己的手,他坐在教室角落笃定地看向自己的眼,还有,还有他朝南边飞驰而来时抛在身后的两声枪响。杨威利抬眼看着先寇布,他的力量如此熟悉又如此新鲜,他接受了这股力量,任其在自己的体内冲撞,他感到十分幸运,同时又对命运的馈赠感到惭愧。

先寇布觉得眼前的杨威利彷佛一轮太阳,他细腻的皮肤上泛起的光芒是日冕,他起伏的胸膛中吐出的气息是太阳风,他红润的嘴角里溢出的声音是闪焰。自己这一颗漂泊已久的行星终于被电磁场的引力拉上了一条最完美的轨道,他甘愿绕着这样一颗恒星运动、向前,一同在绚丽的银河中穿梭,再奔向不可预知无法避免的终结。整个宇宙的感情涌进先寇布的心房,他的心脏因迅速膨胀而疼痛不已,他弯下身,深切地拥抱属于自己的太阳,一滴泪从他的眼角坠落,滑过杨威利的侧脸,渗进他乌黑的发丝之中。先寇布微颤的双手捧起杨威利的脸,说:“你美得耀眼。”

杨威利双手使力,揽着先寇布的后背坐起来。他轻轻地擦去先寇布残留在眼睑上的泪水,说:“好好的一团焰火,怎么倒流泪了呢?”然后,他将下巴枕在先寇布的肩上,清晰又迷离的声音抚摸过先寇布的耳膜,说:“点燃我,可以吗?”

先寇布无需用语言回答,他紧紧抱住杨威利,不让一丝空气阻隔他和他的身体。他一寸一寸地攀升,一寸一寸地扩张,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玫瑰色的星云,他在这玫瑰色的浩瀚银河中与他交换所有的热烈和力量。他愿意交付,他愿意容纳,这是最完美的圆环,这是最完整的宇宙。

                      ※                             ※

先寇布从不做梦,在那些无事发生的夜晚,他总是拥有沉浸而高效的睡眠。然而昨夜的先寇布,却在无数个绮丽的梦境中迎来了1962年的第一天,当他被逐渐清醒的意识拉开眼皮时,他还能感到自己脸上挂起的笑。

“你醒了?”一旁的杨威利半撑着身子,深邃的黑眼睛弯成两个浅浅的月牙,温和地注视着他。

先寇布起身看了一眼床头闹钟上的时间,有些意外地问:“才7点半,你今天怎么醒得这么早?”

“因为我有问题想问你。”杨威利的笑容越发神秘而腼腆起来,先寇布轻柔地伸手抚过他的脸颊,帮他把头发捋到耳后,问:“什么问题?”

“你在东柏林的公寓有多大?”

“77平方。”

“卧室呢?”

“不清楚……大概二十多平方吧。”先寇布有些不解,“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我有一个自私的想法——我想,”杨威利侧过身子,看着先寇布,说:“你要是不嫌弃两个人住二十平方的卧室挤的话,也可以省下租房的钱。再过几年,加上我的那一部分,也许我们可以去伊谢尔伦路看看房子?”

先寇布看着杨威利满足地笑了,他相信即使自己不说,对方也一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End-

2020.4.28

银英丨卡琳/I.高尼夫丨图书馆里的男人


PG-13丨现代大学AU。丨超短篇。其实和大学没什么关系,只是一个脑内废料。

卡琳注视着眼前这个男人,金色微卷的头发,一缕刘海耷在额前,停在他微微下坠的眉尖。比起挺拔的鼻尖上泛起的光,他的眼窝显得有点暗——可能是因为他的眼睛太蓝,像北欧雪山之中深邃的湖水,金色的睫毛柔顺地点缀在碧蓝的瞳孔上,像天穹中闪动的两帘极光,比两个眉头贴得还要近的是他的两片嘴唇,从他面前竖着的一本机械原理教材来看,他应该在解决一道技术难题。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图书馆,卡琳注意到,只要自己在星期四下午到图书馆的这个位置,就一定能遇到他——这已经是他坐在自己对面的第八次了。他看上去比自己大一点儿,也许已经过完二十二岁的生日,或许是研究生也说不定。毕竟他看上去和围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咋呼呼的同龄男同学不太一样——更内敛一点,也显得更成熟一点。想到这一点,卡琳的脸上就浮起了一层薄薄的绯红。

                                          *

卡琳深吸一口气,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金发男子的桌前坐下来,对方礼节性地抬头朝她望了一眼,卡琳敏捷地抓住这缕目光,开口做自我介绍:“卡特罗洁·克罗歇尔,大家都叫我卡琳。”

对面的人显然被这类直截了当的搭讪不太习惯,脸上露出一些惊愕的表情,但很快便恢复了寻常的冷静,回应道:“伊万·高尼夫。”

“我知道。”卡琳用食指指着他桌上写着姓名的笔记本封面,“字写得蛮好看。”

“谢谢。”高尼夫抬头看她,眼眶里的笑意稍纵即逝。

“知道吗?”卡琳终于失去耐心,她站起来,用手撑着木制桌面,直直盯住高尼夫的蓝眼睛,“如果你的嘴能再巧那么一点点,也许今晚我就会把我的餐桌分一半给你。”

“噢,”高尼夫将手中的专业书倒扣在桌面,不甘示弱地回击,“我为我配不上你的餐桌的嘴深深抱歉。”

说话间,卡琳三两下就蹬上了桌子,居高临下地瞪着高尼夫,“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来这里了,枉你长了一张我喜欢的脸。”

高尼夫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他皱着眉说:“这位小姐,你不喜欢我的嘴,却喜欢我的脸,可我的嘴就是我的脸的一部分——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当然可以说得通。”卡琳从书桌上一跃而下,掀翻了高尼夫坐着的椅子,一把将他撂倒在地。她双膝着地跨在高尼夫身上,将试图重新坐起来的高尼夫按回地板上。

“只要你闭嘴。”

卡琳俯下身,将嘴唇贴上了高尼夫的嘴唇。他的嘴唇干燥而柔软,尝起来相当饱满,像一粒被细心刨去果核的车厘子。高尼夫显然仍处在震惊中,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果然,这张脸只要不说话还是很可爱。证实了自己想法的卡琳得意洋洋地吮了一口高尼夫的下嘴唇,用轻巧的吻在高尼夫的脖颈间开拓领地。她像一只金丝雀一般,伶俐地在他肌理紧致的皮肤上留下一连串足迹。他的锁骨反射着点点阳光,如奶油蛋糕上撒的一层薄糖霜,卡琳调皮地舔了一口,身下的男人被她惹得攥紧了五指。

卡琳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扩张,她用纤长的食指指尖挑起高尼夫领口处的纽孔,一个狡猾的笑容后,他露出了更多的皮肤——实际上,并不用把这些因久不见光而显得更加白皙的皮肤放出来,卡琳的右手隔着一层衬衫布料就已经轻而易举地让高尼夫颤抖的手指陷进了自己后腰那富有弹性的肌肤之中。

“我说过,男人要是知道该什么时候闭嘴,就能有意料不到的收获。”卡琳绞着高尼夫衬衫上那颗摇摇欲坠的纽扣,扬起凤眼问被吻得满脸通红的青年:“你可以说话了,有什么要说的吗?”

终于喘顺气来的高尼夫从地板上站起来,签起卡琳的手往书架的深处走去。

“跟我来,我们去哲学区。”

“为什么是那里?”

“因为这个学校里没人会看哲学的书。”高尼夫的拇指摩挲着卡琳的掌心,“并且,我要向你坦白,从你坐到我对面那一刻开始,我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

“卡琳,你在想什么!”

卡琳坐直的身子猛地一晃,她回过神来,同一个讨论组的女同学正叉腰看着她说:“我们准备去吃晚饭了,你走吗?”

“抱歉,我走神了,等我一下。”卡琳连忙将桌上的文具和笔记本塞进书包里,用一个潇洒的姿势将书包往背上一甩,头也不回地和同学一起离开了图书馆。

当卡琳的身影从图书馆里彻底消失,金发青年才收回视线,合上了手中的书。

21.01.31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8


他看到了波布兰的微笑,那双望向他的绿眼睛此刻不是燃烧的火焰,也不是遥远的恒星,而是静谧的海洋。

上一章

8.

790年11月1日,在自由行星同盟的首都海尼森·波利斯市市区,人群开始聚集。

第七区的主干道塞萨尔大街已经聚集了上万人——学生、工人、职员、母亲、父亲、青年、老人——海尼森市民肩踵相接地站立着。在一个立着红色消防栓的路边,高尼夫没有背背包,只是身着米黄色风衣,头戴深色毛呢扁帽,正和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交谈。

高尼夫抬手看表,7点55分。再过五分钟,海尼森市民反对同盟政府增加军费开支的集会游行就要开始,而在5分钟前,高尼夫的高等飞行理论课就应该开始了。飞行学校的每一节课前都需要学生指纹签到,高尼夫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旷课。

如果今天早上他起床后不是右转走出校门搭地铁来到第七区的鲜花广场,而是左转走向第12教学楼三楼,他应该就会坐到第一排靠门的双人连排座位上听穆勒教授讲课,或许波布兰还会坐在其中一个座位上向他招手,从书包里掏出一些高尼夫没见过的玩意儿和他分享,在忍不住睡着时将橘红色卷发蹭在自己正在打字的手臂上,或许他们还能——

高尼夫禁止自己再往下想,这太危险了,他甚至觉得这个念头比自己正在做的事还要危险,还能更轻易地让自己化为灰烬。他摇摇头,想甩掉脑海里波布兰的模样,但他那双锐利的绿眼睛一直残留在自己的视网膜上,像热线枪一样在他的心里打出洞来。高尼夫明白,他爱波布兰,如果爱是甜蜜,那他爱波布兰,如果爱是痛苦,他也爱波布兰。7点59分,一阵风钻进高尼夫的脖颈,他扣上风衣的扣子。他想起前天波布兰冷得在街头乱跳的样子,当时的他很想拥抱他,他想念波布兰。

上午八点整,人群开始缓缓移动。

                                     *                                                     *

波布兰叼着牙刷站在镜子前,看着因为熬夜而无可救药地加重了的黑眼圈,橘色的卷发因为八小时的辗转反侧暴躁地向四面张开,他用双手接住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拍在脸上,水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的室友早早就起床晨跑去了,房间里唯一发出声音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关掉的第五遍闹钟——现在已经是早上7点30分,还有20分钟,波布兰上课就要迟到了。

不过波布兰并不在乎迟到。鉴于过去的几个月他的课堂出勤率之高,一次小小的迟到应该不会引起年级长的注意。波布兰突然想起来,他上一次迟到还是认识高尼夫之前的事,想到自己竟然有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都在按时出勤,波布兰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波布兰继续想下去,过去八个月,不仅是考勤,他还在和高尼夫一起泡图书馆时只靠自己做完了70%的课程作业,他现在甚至能给同班同学解释大部分飞行理论问题,他终于回了自己三年来都不敢回的家,后来还和自己的母亲通了两次电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在酒吧里喝到烂醉如泥,他还坐了很长时间的教室第一排——
Oh my god oh my god oh my god!波布兰低声哀嚎着捂住自己的脸,他竟然自觉自愿地在教室第一排的座位上坐了大半年的时间。一个念头在他的脑袋里逐渐清晰起来——能让他这么做的,除了掌握意识介入技术的外星异形生物以外,就只可能是那一个原因——那个把一切的一切都拆解重组的唯一原因。
波布兰一只手撑住卫生间的墙砖,对着镜子愁眉苦脸地笑起来。

高尼夫,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波布兰以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麻烦,谁知道这个人才是自己最大的麻烦。波布兰关上门,在心里抱怨道。

                                     *                                                     *

高尼夫并不知道在50公里外的早晨,自己的同班同学正在抱怨自己,他静默地和举着反对扩大战争标语的人群一起缓慢进行在街道中,这样的安静让他有一些紧张,早上的风胡乱地吹着,高尼夫揉了揉自己因睡眠缺失而干涩的眼睛,当他把手放下时,他感到有人握住了他的手腕。

“你今天为什么要穿一件这么难看的衣服?真的让我很难找。”高尼夫猛地转头,波布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正用讽刺的语气对他说:“还有,扁帽?你认真的吗?”

高尼夫表情复杂地看着波布兰,楞了好半天才开口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啊我想想……”波布兰仰起头眨眨眼,思考了一会儿说:“因为我查了导航软件,它告诉我乘地铁5号线到鲜花广场站下车走D出口,我就来了。”

“你……”高尼夫低垂下来的双眼闪烁着温柔又惶遽的光,“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校董事会和审讯委员会加起来一共有12个人,只靠你一个人怎么说得过那些老油条们?”波布兰的手滑下高尼夫的手腕,紧握住他的手,说:“走吧——哦对,我们要去哪里?”

高尼夫强忍住眼眶里的热流,他的声音在海尼森寒冷的空气中颤动。他抬起头看向前方,温柔地说:“去市政厅。”

高尼夫和波布兰手拉着手,在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肤色和不同身份的人构成的浪潮中前行,人潮将这颗蓝色星球的街道填充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广河流。

                                     *                                                     *

人群在行进至市政厅前时停下了,二十米外,身着深灰色制服的警察排成一个方阵,拦住了市民们的去路,双方紧张地对望,静静地对峙着。二十分钟后,警察队伍在一个队长模样的人的指挥下,从中间分成两列,给人群让出一条道,刚才还在极度紧张情绪中的市民们欣喜地穿过通道,走向海尼森市的第一主干道自由大道。到目前为止,事情一切顺利。

当人群走到波利斯街时,骚动发生了。随着一声嚎叫,一个中年模样的男市民被石块打中了头部,鲜血立刻从他的额头流了下来。周围人望向石块飞来的方向,只见一队手持棍棒的白衣青年们气势汹汹地朝人群袭来,无差别地殴打游行的市民。又有一群市民愤怒地还击,将持械的青年们赶出主街,就在这时,伴随人群中爆发出的一声巨响,黄色烟雾在人群中迅速散开。

“是催泪瓦斯!”有人在黄色的空气中大喊,很快就被咳嗽声打断。在被催泪弹直接击中的区域,有一些无从防备的市民已经倒在地上,其他人一边捂住口鼻一边设法将他们带离催泪瓦斯的直接攻击范围,原本整齐的人群开始惊叫着四散。正在这时,三声同样的响声在人群中相继爆开,整个波利斯街立刻被黄色烟雾笼罩。

“快走!”波布兰拉起高尼夫就往最近的街巷中飞奔而去,在他们身后,咳嗽声、尖叫声和哭声混成一团。两人跑过几条街,却发现不只是波利斯街,还有好些街道也遭到了同样的催泪弹袭击。当两人终于跑进一条没有催泪瓦斯的窄巷时,四个手持着折叠棍,身着白色外套的青年人正在围攻两个已被打倒在地的市民。

“住手!”波布兰朝四个持械者大声喝道。四人停下手上的动作,循声直起身,恶狠狠地盯住波布兰和高尼夫,手握折叠棍向两人走来。

“高尼夫,”波布兰放开拉住高尼夫的手,活动起自己的手腕和脖颈,“我解决左边的三个,你对付右边那一个。”

“少开玩笑了。”高尼夫盯着渐渐逼近两人的持械者,把扁帽摘下来又重新在头上戴好,“就算再来四个,我解决完他们都还能再去跑个三千米。”

“那就让我见识见识同盟第二击坠王的肉搏能力吧。”波布兰说。

“是因为同盟第一击坠王还没有出生吗?”高尼夫露出自信的笑反问道。

波布兰在一个青年举着折叠棍砸向自己时抓住他的手臂往反方向狠狠一折,后者因骨折的疼痛松开折叠棍躺在地上哀嚎。波布兰迅速捡起掉在地上的折叠棍挡住另一个持械者的攻击,他借棍子的力量将攻击者逼退,准确地一拳打在对方的下肋骨上。波布兰解决完自己的对手时,高尼夫已经将一个人打趴下,正在和另一个人对抗,波布兰跑过去,用一个扫堂腿和高尼夫完美地配合出最后一击。三个尚能迈开腿的持械者不顾自己的武器,往巷子深处逃走了。

“没本事的怂货。”波布兰啐了一口,拍拍衣服上的灰尘说:“这都什么人!”

“你看,这是什么?”高尼夫在一个因为晕过去没来得及逃跑的持械者身前蹲下,指着他外套袖口处一个不起眼的圆形标志——苍白的背景色上,一个红色的骷髅头正注视着两人。

“忧国骑士团!”波布兰走上前来,惊讶地盯着血红的骷髅标志,“这帮混蛋!他们想要把市民和平示威变成暴徒攻击的恶性事件,这样同盟政府就能合理镇压了。”

“这里面难说没有国防部长的动作。”高尼夫气愤地咬住下嘴唇,又看了看一旁受伤的市民,说:“我们得给他们找个安全的地方。”

“哼,今天先放过你。” 波布兰对着地上的忧国骑士团成员咬牙切齿地说。

波布兰在离开前抬脚又狠踹了忧国骑士的肋骨两下,和高尼夫一人扶起一位受伤的市民,寻找安全的通道。他们绕了两个小巷,找到一家正在帮助受伤游行者的便利店,进入店铺后,两人把扶着的伤者放到一张木制长椅上,便利店的店员拿来了急救箱替伤者包扎伤口。

“我们得赶快离开这里。”高尼夫对波布兰说,波布兰点点头表示同意。

两人匍匐在便利店的货架后,等到街道上的声音渐渐小一些,高尼夫转移到门边往外查看了一番,回头对波布兰说:“我们走。”

两人出了便利店,迅速向冲突区域的反方向跑。街道上还残留着尚未完全散去的催泪瓦斯,浑浊的空气多多少少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掩护。当他们即将跑出塞萨尔大街时,一阵整齐的靴子声从街道转角处传来。

是警察!高尼夫紧张地望向波布兰,后者二话不说一把将高尼夫拽进路边两栋房屋间的一处空隙,两人匆忙藏进房屋主人堆放的杂物后方。波布兰用力太猛,高尼夫在被拽进两堵砖墙之间时差点被砖石刮了脸,这个狭小的空间长宽目测不过一米,以高尼夫和波布兰的身材实在无法动弹,两人紧贴着对方,屏息等待警察队经过。

高尼夫能感到波布兰的胸膛紧贴着自己的胸膛,两颗心脏隔着两个人的皮肤剧烈地跳动,他们双腿交错以保持身体平衡,波布兰的下巴贴在高尼夫的右肩,他的气息每一次拂过高尼夫的右脸颊,都让后者浑身上下如触电一般微微颤动,高尼夫不由自主地加大了握住波布兰手的力度。

十分万幸,经过的警察没有发现他们。他们一直呆到周围听不到警靴声时,才从狭窄的空间里出来,迅速离开了塞萨尔大街。

                                     *                                                     *

两人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考虑到两人的外衣和裤子因为阻止忧国骑士团和扶受伤市民时沾上了泥和血,以这样一副模样走进学校无疑是自投罗网,对此,波布兰提出了最具建设性的意见——翻墙。

“就是这儿。”波布兰带着高尼夫摸到校园西北角的一处围墙外,两团茂密的梧桐树叶覆盖在围墙上方,“监控的死角,又有树叶掩护,据我所知是全校最安全的一个翻墙点。你先上去,我给你做技术指导。”

高尼夫白了波布兰一眼,两三下就翻进了墙内。十五秒后,波布兰也跳到了墙内的草坪上。

“第一次翻墙身手就这么好,你的未来很可期嘛。”波布兰快乐地朝高尼夫眨眼,后者正躺在草地上,闭着眼,胸口剧烈起伏。一束阳光正打在他的脸上,从波布兰的角度看去,他的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略显干燥的嘴唇紧闭,几缕浅金色的刘海和着汗水贴在额头,也许是受催泪瓦斯的影响,他卷曲的长睫毛被泪水粘成小小的几缕,这让波布兰的心中升起了一股温热的冲动。他咬住下嘴唇又放开,对高尼夫说:“你知道吗,我上一次翻这面墙时差点被退学。”

“你这一回也一样。”高尼夫躺在草地上一边喘气,一边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

“但是有一位好心的天使救了我。”波布兰坐在草地上,用食指绞起一根草又放开,“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高尼夫睁开他的蓝眼睛,躺在地上看向波布兰。

“你当时明明已经发现了我,为什么又放过了我?”

终于来了!高尼夫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开始猛烈撞击胸腔,他比三小时前面对擦身而过的警察队时还要紧张上万倍,他感到他的脸变得通红,而他对此无计可施。他唯一能做的只是闭上眼睛,假装这个世界与自己无关——虽然就在刚才,他还差点为这个世界赔上了自己的未来。“我不知道。我……呃……也许……可能……是本能?你知道,有些事,你就是那么做了,你就是无法控制它。”

“为什么?”波布兰眨了眨眼睛,将头转向高尼夫的方向,“你当时根本不认识我。”

“不,不。我当时认识你。”高尼夫平躺在草地上,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摊在命运祭台上待宰的羔羊。为了尽对抗命运的最后一丝努力,他挣扎着睁开眼睛,坐了起来,只是仍然不敢看波布兰,“我当时已经认识你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当然……你并不知道。在汤姆森教授的基础机械理论课上,你扭过头来朝玛丽安·克莱因扔了一张纸条,她看了以后说‘波布兰,别闹!’,我那天就坐在克莱因的旁边,因为那几天教室门在维修,我经常坐的那个靠门的座位被维修工人围了起来……说实话,想不认识你实在太难了,波布兰,你就像一颗恒星,天狼星、南门二、织女一——不管在哪里,什么时候,只要出现就一定会被人看到。”

“我……我当时写了什么?”

“准确来说,你不是写,你画了一个拿着酒瓶和酒杯的发动机人,头上还戴着一顶棒球帽……”高尼夫紧张得用双手捂住了脸,“我当然认识你……我从看见你的第一眼起就开始喜欢你了……”

“你喜欢我?!我的天……你……我……”波布兰先是像在晴朗的海滩上遭遇突如其来的海啸一般惊讶,当内心的冲击波渐渐平息后,柔和的光芒从他睁大的眼睛里缓缓流出,他轻声说:“可你从来都没有告诉我,或者,暗示我?”

“对……是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表白,或与任何人在一起的经验,我真的很喜欢你,我害怕做错了什么毁掉这一切。一开始,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可能喜欢男性,后来,我不确定你是不是喜欢我……”

高尼夫感到原本就安静的校园更安静了,波布兰的方向没有任何动静,他甚至不敢睁开眼去确认波布兰到底是不是还在。他的心脏还在持续撞击胸腔,一定是自己出现了幻觉,这撞击竟然真的产生了疼痛,有眼泪从眼角里流出,挤过高尼夫手掌与脸颊之间的缝隙,划过他的手腕。一定是催泪瓦斯的缘故。高尼夫这样想。然而,即使是催泪瓦斯,自己的这副模样在别人看来也一定蠢上天了。

忽然,他感到有一只手小心地将自己的左手掌掰开,尚留在高尼夫颧骨上的泪迹被拇指轻柔地擦去,其余四个手指和手掌一起温柔且有力地支撑着他。高尼夫将自己的右手掌也放下来,睁开眼睛,他看到了波布兰的微笑,那双望向他的绿眼睛此刻不是燃烧的火焰,也不是遥远的恒星,而是静谧的海洋。

“我喜欢你。我当然喜欢你!”波布兰几乎是喊了出来。

“真的?”高尼夫睁着眼看着波布兰的绿眼睛。

“我喜欢你,真的,我非常喜欢你。你要我说多少遍都行,写下来也行——站在海尼森大道中间拿着扩音喇叭向全市的人广播也行。你是我见过的最奇怪、最有趣、最善良、最勇敢、最炫酷的人。”波布兰的右手掌温柔而兴奋地捧起高尼夫的脸颊,“伊旺·高尼夫,my dear honey sugar,你愿意做我的男朋友吗?”

“噢!”高尼夫的蓝眼睛里流出泪水,他满脸欣喜地点头,“Yes,我愿意。过去、现在、未来我都愿意!”

“那我可以吻你了吗?”波布兰温柔地问高尼夫,“我想这么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高尼夫没有用语言回答,而是凑近波布兰,将自己的嘴唇覆在波布兰的嘴唇上。波布兰的右手从高尼夫的脸颊滑向他的后颈,轻轻插进他的浅金色发丝中,另一只手有力地支撑着高尼夫的后背。波布兰温柔地吮咬高尼夫的下嘴唇,狡猾地引诱他交出自己的舌头,高尼夫被这突如其来的快感击中,他的手指紧紧掐住了波布兰的腰部,波布兰感受到高尼夫的回应,挺直了腰,用更大的热情延长两人的吻。直到校园广播里下午课程结束的钟声响起,高尼夫才不情愿地离开波布兰的嘴唇。

“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地方?”高尼夫提醒波布兰,后者正试图再次亲吻高尼夫的耳垂,“如果你不希望全校学生在下课时看见自己的同学正满身沾血地跪在草地上亲热——这样一幅诡异的画面的话?”

“那——要不要来我宿舍?”波布兰愉快地眨眼,“有椒盐饼干、偷藏的啤酒,还有一个不到宵禁时间绝不会回来的室友。”

高尼夫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                                                     *

波布兰的嘴唇是糖,让高尼夫止不住地要去品尝。波布兰的手指是火,点燃了高尼夫每一寸被触碰过的皮肤。高尼夫紧紧揽住波布兰的后背,将自己的心脏贴上他的心脏,两个人的肌肤在接触的一刻就已融化,只剩下两颗彼此相连的心频率一致地跳动。波布兰未干的头发里的水珠滴进高尼夫散在枕头上的头发里,他温柔又不失力量地在高尼夫裸露的皮肤上印下一连串的吻,快乐和满足的声音从两个人的嘴角溢出,在空气中交织缠绕成一曲明丽的乐章。

下一章

https://write.allships.run/%7E/The9thPlanet/%E9%93%B6-%E8%8B%B1-%E4%B8%A8-%E5%8F%8C-%E5%87%BB-%E5%9D%A0-%E4%B8%A8-trouble-7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9 (完结)


上一章

9.

第二天上午的课结束,波布兰和高尼夫走进食堂,在取餐处拿到午饭后,端着餐盘在一张四人方桌前并排坐下开始大口咀嚼食物,餐桌下,两人的膝盖靠在一起。

“嗨!奥利!伊旺!”谢克利和休兹也端着午饭走近方桌,谢克利依然保持他标志性的笑容同两人打招呼,而一旁的休兹则看上去有一点走神。

“上午的模拟飞行训练结束了?”波布兰朝自己的嘴里扔了一颗草莓,向谢克利问道。

“对。”谢克利猛灌下大半瓶矿泉水才接着说下去,“下午还有三个小时。快到最终考核的日期了,这次考核成绩可能会影响最终被分配去的部队,所以大家都很拼命。”

“噢,所以休兹才这么愁眉苦脸的?”听到波布兰提起自己的名字,休兹才终于放过面前那块已经被自己用叉子戳出密密麻麻好几排小洞的牛排。波布兰问:“怎么了学长?今天训练时被谁杀死了?”

“那倒没有。”休兹摇摇头后又低下头盯着那块快被戳烂的牛排,“是丽卡,她的腿骨骨裂了,昨天晚上才被送进医院,我收到消息时已经宵禁了,今天又是飞行训练,我得等到下午四点才能去医院见她。”

“怎么弄的?”高尼夫想起丽卡健美的模样,她不像是一个会让自己轻易受伤的人。

“昨天的游行,她和她的同学们去了,在躲催泪弹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脚下有一根木棍就踩了上去,当时没有发现,等她回到学校时右脚踝已经肿得穿不下鞋了。”休兹难过地说:“那条新闻是我和她一起看的,她知道我也反对政府扩军,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也是为了我去游行的,她是全宇宙最好的女孩。”

波布兰和高尼夫对视了一眼,昨天骚乱发生时的种种场面闪现在两人的脑海里,在暴力下流血受伤的市民的哭喊声让他们愈发愤怒。波布兰握拳捶向桌面,幸亏食堂里人声嘈杂,没有人注意到这团燃烧在食堂北角方桌上的怒火。高尼夫伸手握住波布兰的拳头,无声地提醒他不要过于激动。

休兹嚼了一口牛排,又接着说:“我听在学生处做助理的同学说,昨天学校接到空军司令部通知,让学生处清查所有学生昨天的考勤。”

“司令部亲自查考勤?!”波布兰和高尼夫又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睛里闪过一缕恐慌,波布兰在桌下用小腿紧张地蹭了蹭高尼夫,后者几乎是深吸了一口气才保持住镇定,“然后呢?”

“摩根女士上交的报告是无旷课学生。”

刚才还万分紧张的波布兰和高尼夫的脸上此刻满是意外和感激,除非必要,波布兰和高尼夫几乎从不和学校行政人员打交道,就算休兹说出这个名字,此刻的他们也不知道这位学生处处长的全名和样貌——对方也绝对不认识他俩,两人在心里为这位女士的义举默念出一百句感激的话。

“所以——“谢克利抬头望向波布兰和高尼夫,“你们俩是安全的。”

波布兰的表情刹那间转为惊讶,他提高了音量问:“你怎么知道——”

“我乱猜的,不过你刚才已经帮我证实了。”谢克利露出狡猾的笑,“我昨天中午在修飞行摩托,忽然想问伊旺一个发动机的问题,但是他关通讯器了——除非是在做非常重要的事,伊旺·高尼夫的通讯器平时可是连勿扰模式都不会开,我觉得不对劲就又打了你的电话,你也关机了。我就猜你俩说不定正凑在一块儿做点什么事,能让波布兰和高尼夫都同时关机的,一定是既正义又刺激的事情。”

波布兰和高尼夫第三次对视,意味深长地笑起来。正在这时,他们感到周围的人声忽然小了下来,四人向周围张望,只见食堂的师生们都纷纷停下手里的进食动作,望向食堂中心的显示屏。屏幕上,最高评议会议长身着黑色西装,就因军费预算引发的民众恐慌和游行抗议向全体同盟公民致歉,并宣布议会将驳回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要求重新制定军费预算。

新闻播报结束,高尼夫似乎感到食堂里的每一个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昨天不止海尼森有游行,还有硅留那克鲁、卡法、尼普里斯和香普尔,都爆发了大规模游行。好歹是民选政府,还得向人民和选票负责。”休兹放下手中的叉子,对坐在方桌对面的两人竖起大拇指说,“波布兰,高尼夫,你们做了对的事,你们真的很棒,我打心底佩服你俩。”

高尼夫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波布兰则高兴地将杯中的牛奶一饮而尽。

四人快速地解决完午饭,一同走出食堂。还有半小时,下午的训练就要开始了,谢克利和休兹要回到训练场做准备。

“我最讨厌在陨石带飞行了。”谢克利说道,“又要击落敌机又要防止撞上陨石,真是累死我了。”

“听上去很刺激嘛!”波布兰两眼放光地拍手说道,“一边在陨石带中穿梭一边和敌机周旋,我都有点期待三年级了!”

“要是帝国也有你这样热衷刺激和捣乱的战斗机飞行员,那同盟空军就危险了。”谢克利无奈地看向波布兰。

“放心吧学长,波布兰这一级的恶魔可不是哪里都找得到的。”高尼夫带着笑,用讽刺的语气说。

“Hey!你的嘴真是越来越毒了。”波布兰一面说着一面搂住高尼夫的手臂向前走去。

在两人身后,谢克利和休兹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                                        *

“哇,好大的雪!”

刚下公共汽车的波布兰伸出右手截住一团正在旋转下落的雪花,冰凉的晶体被黑色毛线手套托住,显得更加洁白。高尼夫用一只手戴上羽绒服的帽子,另一只手拉起波布兰说:“走吧,谢克利和休兹已经到了。”

距离圣诞节只有五天了,海尼森街头的店铺纷纷在橱窗里摆出圣诞树,挂上彩灯和装饰,温馨的灯光和不时在店铺自动门打开时溜出的音乐声使傍晚七点的海尼森市中心显得比平时更加明亮和热闹。波布兰和高尼夫穿过主街,走进一家门口摆着橘黄色灯箱招牌的餐馆,身着传统圣诞节服装的服务员将二人领到谢克利和休兹的桌前,波布兰还没坐定就开始滔滔不绝,四个人热络地聊着天,主菜上齐后,谢克利举起酒杯说:“下次见面就是毕业典礼了,为我和休兹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次聚会干杯!”

“为两位击坠王干杯!”高尼夫举起酒杯。

“也为两位新击坠王干杯!”休兹快乐地说。

“干杯!”波布兰将这一句唱了出来。

四人放下空了的酒杯,休兹和谢克利忽然笑着看了对方一眼,彷佛完成了一次神秘的情报交换。接着,休兹拿起酒瓶往四个人的酒杯里再次倒满白兰地。

“这杯酒是为了祝贺你们俩。”休兹一边倒酒一边开朗地说。

“祝贺我们什么?”高尼夫的眼神里充满疑问,他实在想不起最近这平静而快乐的一个多月里发生过什么大事。

“祝贺你俩终于搞清楚在一起了!”谢克利的眼睛笑成半圆形,快乐地看高尼夫的脸刷地变得通红,而波布兰则将半个身子满足地靠在高尼夫的肩膀上。

“我早就说过,他俩肯定能在今年内成功在一起!当时真应该和你打个赌。”休兹端起酒杯,扭过头对谢克利说。

“别跟着波布兰学坏了好吗?”谢克利回休兹道。

“怎么又成是我教的了?”波布兰朝谢克利撅嘴,“没有一个讲道义的朋友,我真是交友不慎。”

四个人哈哈大笑,将酒杯再次在空中碰撞出热情而清脆的声音。接着,四人拿起手里的餐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继续聊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餐盘里的食物就被一扫而空,四个人的脸上也因为白兰地浮上了淡淡的红色。在酒精的催化下,聊天的内容变得更加不着边际起来。

“等你们被正式编进军队,你们就能有属于自己的斯巴达尼恩了。”波布兰将见底的酒杯放在桌上,好奇地说:“你们准备在飞机上面涂什么图案?”

“我的还没想好。不过我敢肯定我的恋爱狂魔室友一定会涂上自己女朋友的画像。”谢克利打趣地说,不出所料手臂上又挨了休兹一拳。

“我有个主意!”波布兰闪着绿眼睛建议道,“如果一年后我们四个能被编到同一支舰队里,我们就给自己的飞机涂上我们四人专用的标志。”

“波布兰十九年的人生中终于难得地有了一次建设性意见。”高尼夫摇晃着只有三分之一液体的酒杯快乐地说,立马收到了波布兰的撅嘴抗议。

“四个击坠王——”休兹用手肘支撑着桌面,双手托腮,认真地思索起来。

“就是四个王牌——” 谢克利打了个响指。

“Four Aces——”高尼夫接着说。

“那就是四张A!”波布兰猛地击掌,几乎要从座位上跳起来,“黑桃、红砖、红心、梅花,正好四张!”

“这个主意好!要在空战中活下来,就要有豪赌的气魄!”谢克利拍手表示赞同,“那就这么说定了!”

正当四人打算为此再干一杯时,高尼夫的通讯器响了,他放下酒杯,从挂在衣帽架上的羽绒服口袋里掏出通讯器,是一条全息投影信息,发件人栏显示着一串陌生数字,高尼夫有些疑惑地按下播放键。当屏幕上出现一个拥有浅金色头发和蓝眼睛的小女孩半身像时,高尼夫握住通讯器的手颤抖起来,其余三人见状,都停下手上的动作,仔细听这一条信息。

投影里的小女孩身穿米白色开襟毛衣,领口处系了一个红色蝴蝶结,浅金色的头发扎成一束高高的马尾,她用清亮的声音对高尼夫说,自从他去年平安夜离开家以后,她一直试图和他联系,但是爸爸妈妈坚持不把任何通讯工具借给她用。她只好软磨硬泡,终于说服爸爸妈妈在她8岁生日时送给她一个通讯器和通讯号码。虽然她的生日要等到明年1月,但她借圣诞节特卖为理由向爸爸妈妈预支了这份礼物,因为她想赶在自己的哥哥十九岁生日时给他送上生日祝福。

“但我实在不想再等五天才给你发信息——但愿我抄在笔记本上的号码是正确的,亲爱的伊旺哥哥,我想提前祝你生日快乐,25号当天我还会再给你发信息。希望你看到信息后能回复我,过去的360天,我每一天都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再和我玩拼字游戏呢?我知道你和爸爸妈妈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不过,不管你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你都永远是我哥哥,我永远爱你。”

小女孩的投影从屏幕上消失了,刚才还热火朝天的一桌人此刻异常安静,谢克利和休兹关切地看着将脸深埋进双手中的高尼夫,波布兰的右手轻抚他剧烈颤抖的后背。

“她说……没能祝我十八岁生日快乐,她很遗憾……她还说,她会永远爱我……”高尼夫喉头哽咽,从指缝间传出的说话声断断续续,“我没有想到……她依然爱我……”

“伊旺,dear,”波布兰将身体凑近高尼夫,用双臂环住他,“也许你现在没有肯理解你的父母,可是你还有你的小妹妹。还有我。”波布兰说罢轻轻吻了高尼夫的侧颈。

“还有我。”谢克利也噙着泪水激动地站起来走到餐桌对面,张开双臂环抱住高尼夫和波布兰,说:“你看,现在你的爱人、朋友、亲人、都在你身边了。你是蒙恩的人!”

“噢,别想丢下我。”休兹大步冲过来,在最外面围住三人喊道:“我爱你们!”

四个青年不顾因激动而产生的大动静,在餐馆里抱作一团,眼泪、笑声和温暖空气中欢快的圣诞节音乐交融协奏,窗外,一簇簇雪花静静融入海尼森的土地。

                                *                                        *

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高尼夫脱下外套,在衣柜自带的穿衣镜前换好空军礼服,正当他准备戴上军帽时,身后的房间门被猛地撞开,波布兰披着没扣好的礼服,手上抓了一条白色领巾跳到高尼夫面前嚷道:“伊旺,帮帮我!我不会系领巾。”

高尼夫接过领巾绕过波布兰的后颈,一边为他在领口处打好一个标准的结一边问:“那之前的典礼你怎么解决的?”

“乱系咯。”波布兰轻松地答道,“不过这次不一样,这次是谢克利和休兹的毕业典礼兼授衔仪式嘛。”

“万万没想到,六无主义的波布兰也有难得认真的时刻。”高尼夫看波布兰扣好礼服纽扣,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波布兰的胸口,和他并肩走出宿舍。

毕业典礼是海尼森空军飞行学院每年最盛大的仪式,波布兰和高尼夫到达礼堂时,偌大的礼堂已经坐满了身着白色礼服的学生和军官们,两人十分艰难地找到了自己班级的位置,又连说了二十句“抱歉”才终于挤到自己的座位上。二十分钟后,飞行学校的齐格勒校长走上台发言,宣读本届毕业学生名单。之后,则由海尼森空军司令部司令对毕业学生授予军衔。谢克利站在休兹前一排,两人都在毕业学生队伍靠前的位置,当空军司令将军衔别在谢克利的军服领口后,谢克利向司令官回敬以军礼。

“谢克利少尉终于放弃折腾染发剂了。”波布兰望向台上谢克利一头乌黑的卷发,小声地说。高尼夫倾斜身体,对着波布兰的耳朵说:“我觉得他现在这个发型很适合选黑桃。”

在谢克利之后,休兹也获得了少尉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人群开始向礼堂的四个出口散去。波布兰和高尼夫没有立刻去找谢克利和休兹,他们知道,此刻的谢克利和休兹一定有很多话要和教授们、教练们,还有即将成为搭档或就此分散在巴拉特星域两端的战友们讲。他们后天才会随军队出发,因此,今天和明天的晚餐时间,波布兰和高尼夫将有充足的时间和两位学长痛饮畅谈。

刚走出礼堂,波布兰就迫不及待地解开了领巾和礼服最上方的几粒纽扣,发出如释重负的呼吸声。

“果然不良青年的形象才符合奥利比·波布兰这个名字。”高尼夫在一旁,盯着波布兰敞开的领口说。

“那你可冤枉我了风纪委员,论违反校规的严重程度,你今年可远在我之上。”波布兰的绿眼睛里装满了笑,他用食指摸摸自己的脸颊,思考了一秒钟然后说:“我想好了,等我退役以后,我就当一个畅销书作家,专写问题青少年的题材。我的第一部小说内容就是:因为家庭问题一蹶不振的问题青年高尼夫因不良行为触犯校规即将遭到退学处分时被风纪委员波布兰放过一马的感人故事!”

高尼夫侧过身来,眼睁睁看着波布兰不带逗号地说完这一长串句子,爆发出连续的笑声。高尼夫笑得难以保持平衡,只好抓住波布兰的肩膀接着笑。波布兰保持住无辜的模样,用手掌一边轻拍高尼夫的背一边说:“严肃点,我可是拯救了你——也顺便拯救了同盟空战队的超级英雄。”

高尼夫的笑声渐渐停止,他抬起头,用温柔的目光和波布兰对视:“你说得对。奥利,谢谢你。在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竟然可以有那么多颜色,那么多快乐和那么多温柔。奥利,你救赎了我。”

“你为什么把我想对你说的话都说了?”波布兰凑上前去亲吻高尼夫,然后笑盈盈地朝高尼夫眨眼,“那么大侦探,猜猜看接下来我要对你说什么?”

高尼夫的蓝眼睛里此刻充满了快乐,他说:“那你得先猜中我接下来要说什么。”

“不如我们一起说。”波布兰面对高尼夫又凑近了一点,他的双手环在高尼夫的腰间,两个人的鼻尖碰在一起,“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zero。”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三个字——那是爱人之间最珍贵、最庄严的承诺,是连接两个灵魂的通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使人心驰神往、奋不顾身的语言。两人用有生以来最灿烂的笑容望向彼此,随之而来的,是两人更加热情深切的拥吻。

“对了,还有一件事。”波布兰在两人吻到不得不停下来呼吸空气时说,“昨晚谢克利给我说,他和休兹离校后,我可以申请搬到他们的宿舍去。他们的宿舍在7楼,客厅更大些,采光更好,还有一台老冰箱——所以我在想,你是不是也愿意搬过来……”

“只要你不在宿舍里养恐龙,或者做核爆炸实验,我都很乐意搬进来。”高尼夫温柔地说,“不仅是未来的一年,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能尽可能长久地在一起。”

“会的。一定会的。” 波布兰转过身来,满怀柔情的绿眼睛对上高尼夫的蓝眼睛,“虽然这个时代依然那么操蛋,但我相信我俩的运气加起来,一定能遇上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舰队司令官。伊旺·亚历山大·高尼夫,我想要和你一直走下去,直到我们都变成宇宙的灰尘。”

高尼夫微笑着握紧波布兰的手,两人迎着正午眩目的阳光,步调一致地向道路远方的地平线走去。

-The End-

2019.8.18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9 (完结)


“严肃点,我可是拯救了你——也顺便拯救了同盟空战队的超级英雄。”

上一章

9.

第二天上午的课结束,波布兰和高尼夫走进食堂,在取餐处拿到午饭后,端着餐盘在一张四人方桌前并排坐下开始大口咀嚼食物,餐桌下,两人的膝盖靠在一起。

“嗨!奥利!伊旺!”谢克利和休兹也端着午饭走近方桌,谢克利依然保持他标志性的笑容同两人打招呼,而一旁的休兹则看上去有一点走神。

“上午的模拟飞行训练结束了?”波布兰朝自己的嘴里扔了一颗草莓,向谢克利问道。

“对。”谢克利猛灌下大半瓶矿泉水才接着说下去,“下午还有三个小时。快到最终考核的日期了,这次考核成绩可能会影响最终被分配去的部队,所以大家都很拼命。”

“噢,所以休兹才这么愁眉苦脸的?”听到波布兰提起自己的名字,休兹才终于放过面前那块已经被自己用叉子戳出密密麻麻好几排小洞的牛排。波布兰问:“怎么了学长?今天训练时被谁杀死了?”

“那倒没有。”休兹摇摇头后又低下头盯着那块快被戳烂的牛排,“是丽卡,她的腿骨骨裂了,昨天晚上才被送进医院,我收到消息时已经宵禁了,今天又是飞行训练,我得等到下午四点才能去医院见她。”

“怎么弄的?”高尼夫想起丽卡健美的模样,她不像是一个会让自己轻易受伤的人。

“昨天的游行,她和她的同学们去了,在躲催泪弹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脚下有一根木棍就踩了上去,当时没有发现,等她回到学校时右脚踝已经肿得穿不下鞋了。”休兹难过地说:“那条新闻是我和她一起看的,她知道我也反对政府扩军,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也是为了我去游行的,她是全宇宙最好的女孩。”

波布兰和高尼夫对视了一眼,昨天骚乱发生时的种种场面闪现在两人的脑海里,在暴力下流血受伤的市民的哭喊声让他们愈发愤怒。波布兰握拳捶向桌面,幸亏食堂里人声嘈杂,没有人注意到这团燃烧在食堂北角方桌上的怒火。高尼夫伸手握住波布兰的拳头,无声地提醒他不要过于激动。

休兹嚼了一口牛排,又接着说:“我听在学生处做助理的同学说,昨天学校接到空军司令部通知,让学生处清查所有学生昨天的考勤。”

“司令部亲自查考勤?!”波布兰和高尼夫又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眼睛里闪过一缕恐慌,波布兰在桌下用小腿紧张地蹭了蹭高尼夫,后者几乎是深吸了一口气才保持住镇定,“然后呢?”

“摩根女士上交的报告是无旷课学生。”

刚才还万分紧张的波布兰和高尼夫的脸上此刻满是意外和感激,除非必要,波布兰和高尼夫几乎从不和学校行政人员打交道,就算休兹说出这个名字,此刻的他们也不知道这位学生处处长的全名和样貌——对方也绝对不认识他俩,两人在心里为这位女士的义举默念出一百句感激的话。

“所以——“谢克利抬头望向波布兰和高尼夫,“你们俩是安全的。”

波布兰的表情刹那间转为惊讶,他提高了音量问:“你怎么知道——”

“我乱猜的,不过你刚才已经帮我证实了。”谢克利露出狡猾的笑,“我昨天中午在修飞行摩托,忽然想问伊旺一个发动机的问题,但是他关通讯器了——除非是在做非常重要的事,伊旺·高尼夫的通讯器平时可是连勿扰模式都不会开,我觉得不对劲就又打了你的电话,你也关机了。我就猜你俩说不定正凑在一块儿做点什么事,能让波布兰和高尼夫都同时关机的,一定是既正义又刺激的事情。”

波布兰和高尼夫第三次对视,意味深长地笑起来。正在这时,他们感到周围的人声忽然小了下来,四人向周围张望,只见食堂的师生们都纷纷停下手里的进食动作,望向食堂中心的显示屏。屏幕上,最高评议会议长身着黑色西装,就因军费预算引发的民众恐慌和游行抗议向全体同盟公民致歉,并宣布议会将驳回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要求重新制定军费预算。

新闻播报结束,高尼夫似乎感到食堂里的每一个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昨天不止海尼森有游行,还有硅留那克鲁、卡法、尼普里斯和香普尔,都爆发了大规模游行。好歹是民选政府,还得向人民和选票负责。”休兹放下手中的叉子,对坐在方桌对面的两人竖起大拇指说,“波布兰,高尼夫,你们做了对的事,你们真的很棒,我打心底佩服你俩。”

高尼夫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波布兰则高兴地将杯中的牛奶一饮而尽。

四人快速地解决完午饭,一同走出食堂。还有半小时,下午的训练就要开始了,谢克利和休兹要回到训练场做准备。

“我最讨厌在陨石带飞行了。”谢克利说道,“又要击落敌机又要防止撞上陨石,真是累死我了。”

“听上去很刺激嘛!”波布兰两眼放光地拍手说道,“一边在陨石带中穿梭一边和敌机周旋,我都有点期待三年级了!”

“要是帝国也有你这样热衷刺激和捣乱的战斗机飞行员,那同盟空军就危险了。”谢克利无奈地看向波布兰。

“放心吧学长,波布兰这一级的恶魔可不是哪里都找得到的。”高尼夫带着笑,用讽刺的语气说。

“Hey!你的嘴真是越来越毒了。”波布兰一面说着一面搂住高尼夫的手臂向前走去。

在两人身后,谢克利和休兹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                                        *

“哇,好大的雪!”

刚下公共汽车的波布兰伸出右手截住一团正在旋转下落的雪花,冰凉的晶体被黑色毛线手套托住,显得更加洁白。高尼夫用一只手戴上羽绒服的帽子,另一只手拉起波布兰说:“走吧,谢克利和休兹已经到了。”

距离圣诞节只有五天了,海尼森街头的店铺纷纷在橱窗里摆出圣诞树,挂上彩灯和装饰,温馨的灯光和不时在店铺自动门打开时溜出的音乐声使傍晚七点的海尼森市中心显得比平时更加明亮和热闹。波布兰和高尼夫穿过主街,走进一家门口摆着橘黄色灯箱招牌的餐馆,身着传统圣诞节服装的服务员将二人领到谢克利和休兹的桌前,波布兰还没坐定就开始滔滔不绝,四个人热络地聊着天,主菜上齐后,谢克利举起酒杯说:“下次见面就是毕业典礼了,为我和休兹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次聚会干杯!”

“为两位击坠王干杯!”高尼夫举起酒杯。

“也为两位新击坠王干杯!”休兹快乐地说。

“干杯!”波布兰将这一句唱了出来。

四人放下空了的酒杯,休兹和谢克利忽然笑着看了对方一眼,彷佛完成了一次神秘的情报交换。接着,休兹拿起酒瓶往四个人的酒杯里再次倒满白兰地。

“这杯酒是为了祝贺你们俩。”休兹一边倒酒一边开朗地说。

“祝贺我们什么?”高尼夫的眼神里充满疑问,他实在想不起最近这平静而快乐的一个多月里发生过什么大事。

“祝贺你俩终于搞清楚在一起了!”谢克利的眼睛笑成半圆形,快乐地看高尼夫的脸刷地变得通红,而波布兰则将半个身子满足地靠在高尼夫的肩膀上。

“我早就说过,他俩肯定能在今年内成功在一起!当时真应该和你打个赌。”休兹端起酒杯,扭过头对谢克利说。

“别跟着波布兰学坏了好吗?”谢克利回休兹道。

“怎么又成是我教的了?”波布兰朝谢克利撅嘴,“没有一个讲道义的朋友,我真是交友不慎。”

四个人哈哈大笑,将酒杯再次在空中碰撞出热情而清脆的声音。接着,四人拿起手里的餐具,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继续聊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餐盘里的食物就被一扫而空,四个人的脸上也因为白兰地浮上了淡淡的红色。在酒精的催化下,聊天的内容变得更加不着边际起来。

“等你们被正式编进军队,你们就能有属于自己的斯巴达尼恩了。”波布兰将见底的酒杯放在桌上,好奇地说:“你们准备在飞机上面涂什么图案?”

“我的还没想好。不过我敢肯定我的恋爱狂魔室友一定会涂上自己女朋友的画像。”谢克利打趣地说,不出所料手臂上又挨了休兹一拳。

“我有个主意!”波布兰闪着绿眼睛建议道,“如果一年后我们四个能被编到同一支舰队里,我们就给自己的飞机涂上我们四人专用的标志。”

“波布兰十九年的人生中终于难得地有了一次建设性意见。”高尼夫摇晃着只有三分之一液体的酒杯快乐地说,立马收到了波布兰的撅嘴抗议。

“四个击坠王——”休兹用手肘支撑着桌面,双手托腮,认真地思索起来。

“就是四个王牌——” 谢克利打了个响指。

“Four Aces——”高尼夫接着说。

“那就是四张A!”波布兰猛地击掌,几乎要从座位上跳起来,“黑桃、红砖、红心、梅花,正好四张!”

“这个主意好!要在空战中活下来,就要有豪赌的气魄!”谢克利拍手表示赞同,“那就这么说定了!”

正当四人打算为此再干一杯时,高尼夫的通讯器响了,他放下酒杯,从挂在衣帽架上的羽绒服口袋里掏出通讯器,是一条全息投影信息,发件人栏显示着一串陌生数字,高尼夫有些疑惑地按下播放键。当屏幕上出现一个拥有浅金色头发和蓝眼睛的小女孩半身像时,高尼夫握住通讯器的手颤抖起来,其余三人见状,都停下手上的动作,仔细听这一条信息。

投影里的小女孩身穿米白色开襟毛衣,领口处系了一个红色蝴蝶结,浅金色的头发扎成一束高高的马尾,她用清亮的声音对高尼夫说,自从他去年平安夜离开家以后,她一直试图和他联系,但是爸爸妈妈坚持不把任何通讯工具借给她用。她只好软磨硬泡,终于说服爸爸妈妈在她8岁生日时送给她一个通讯器和通讯号码。虽然她的生日要等到明年1月,但她借圣诞节特卖为理由向爸爸妈妈预支了这份礼物,因为她想赶在自己的哥哥十九岁生日时给他送上生日祝福。

“但我实在不想再等五天才给你发信息——但愿我抄在笔记本上的号码是正确的,亲爱的伊旺哥哥,我想提前祝你生日快乐,25号当天我还会再给你发信息。希望你看到信息后能回复我,过去的360天,我每一天都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再和我玩拼字游戏呢?我知道你和爸爸妈妈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不过,不管你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你都永远是我哥哥,我永远爱你。”

小女孩的投影从屏幕上消失了,刚才还热火朝天的一桌人此刻异常安静,谢克利和休兹关切地看着将脸深埋进双手中的高尼夫,波布兰的右手轻抚他剧烈颤抖的后背。

“她说……没能祝我十八岁生日快乐,她很遗憾……她还说,她会永远爱我……”高尼夫喉头哽咽,从指缝间传出的说话声断断续续,“我没有想到……她依然爱我……”

“伊旺,dear,”波布兰将身体凑近高尼夫,用双臂环住他,“也许你现在没有肯理解你的父母,可是你还有你的小妹妹。还有我。”波布兰说罢轻轻吻了高尼夫的侧颈。

“还有我。”谢克利也噙着泪水激动地站起来走到餐桌对面,张开双臂环抱住高尼夫和波布兰,说:“你看,现在你的爱人、朋友、亲人、都在你身边了。你是蒙恩的人!”

“噢,别想丢下我。”休兹大步冲过来,在最外面围住三人喊道:“我爱你们!”

四个青年不顾因激动而产生的大动静,在餐馆里抱作一团,眼泪、笑声和温暖空气中欢快的圣诞节音乐交融协奏,窗外,一簇簇雪花静静融入海尼森的土地。

                                *                                        *

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高尼夫脱下外套,在衣柜自带的穿衣镜前换好空军礼服,正当他准备戴上军帽时,身后的房间门被猛地撞开,波布兰披着没扣好的礼服,手上抓了一条白色领巾跳到高尼夫面前嚷道:“伊旺,帮帮我!我不会系领巾。”

高尼夫接过领巾绕过波布兰的后颈,一边为他在领口处打好一个标准的结一边问:“那之前的典礼你怎么解决的?”

“乱系咯。”波布兰轻松地答道,“不过这次不一样,这次是谢克利和休兹的毕业典礼兼授衔仪式嘛。”

“万万没想到,六无主义的波布兰也有难得认真的时刻。”高尼夫看波布兰扣好礼服纽扣,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波布兰的胸口,和他并肩走出宿舍。

毕业典礼是海尼森空军飞行学院每年最盛大的仪式,波布兰和高尼夫到达礼堂时,偌大的礼堂已经坐满了身着白色礼服的学生和军官们,两人十分艰难地找到了自己班级的位置,又连说了二十句“抱歉”才终于挤到自己的座位上。二十分钟后,飞行学校的齐格勒校长走上台发言,宣读本届毕业学生名单。之后,则由海尼森空军司令部司令对毕业学生授予军衔。谢克利站在休兹前一排,两人都在毕业学生队伍靠前的位置,当空军司令将军衔别在谢克利的军服领口后,谢克利向司令官回敬以军礼。

“谢克利少尉终于放弃折腾染发剂了。”波布兰望向台上谢克利一头乌黑的卷发,小声地说。高尼夫倾斜身体,对着波布兰的耳朵说:“我觉得他现在这个发型很适合选黑桃。”

在谢克利之后,休兹也获得了少尉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人群开始向礼堂的四个出口散去。波布兰和高尼夫没有立刻去找谢克利和休兹,他们知道,此刻的谢克利和休兹一定有很多话要和教授们、教练们,还有即将成为搭档或就此分散在巴拉特星域两端的战友们讲。他们后天才会随军队出发,因此,今天和明天的晚餐时间,波布兰和高尼夫将有充足的时间和两位学长痛饮畅谈。

刚走出礼堂,波布兰就迫不及待地解开了领巾和礼服最上方的几粒纽扣,发出如释重负的呼吸声。

“果然不良青年的形象才符合奥利比·波布兰这个名字。”高尼夫在一旁,盯着波布兰敞开的领口说。

“那你可冤枉我了风纪委员,论违反校规的严重程度,你今年可远在我之上。”波布兰的绿眼睛里装满了笑,他用食指摸摸自己的脸颊,思考了一秒钟然后说:“我想好了,等我退役以后,我就当一个畅销书作家,专写问题青少年的题材。我的第一部小说内容就是:因为家庭问题一蹶不振的问题青年高尼夫因不良行为触犯校规即将遭到退学处分时被风纪委员波布兰放过一马的感人故事!”

高尼夫侧过身来,眼睁睁看着波布兰不带逗号地说完这一长串句子,爆发出连续的笑声。高尼夫笑得难以保持平衡,只好抓住波布兰的肩膀接着笑。波布兰保持住无辜的模样,用手掌一边轻拍高尼夫的背一边说:“严肃点,我可是拯救了你——也顺便拯救了同盟空战队的超级英雄。”

高尼夫的笑声渐渐停止,他抬起头,用温柔的目光和波布兰对视:“你说得对。奥利,谢谢你。在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竟然可以有那么多颜色,那么多快乐和那么多温柔。奥利,你救赎了我。”

“你为什么把我想对你说的话都说了?”波布兰凑上前去亲吻高尼夫,然后笑盈盈地朝高尼夫眨眼,“那么大侦探,猜猜看接下来我要对你说什么?”

高尼夫的蓝眼睛里此刻充满了快乐,他说:“那你得先猜中我接下来要说什么。”

“不如我们一起说。”波布兰面对高尼夫又凑近了一点,他的双手环在高尼夫的腰间,两个人的鼻尖碰在一起,“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zero。”

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三个字——那是爱人之间最珍贵、最庄严的承诺,是连接两个灵魂的通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使人心驰神往、奋不顾身的语言。两人用有生以来最灿烂的笑容望向彼此,随之而来的,是两人更加热情深切的拥吻。

“对了,还有一件事。”波布兰在两人吻到不得不停下来呼吸空气时说,“昨晚谢克利给我说,他和休兹离校后,我可以申请搬到他们的宿舍去。他们的宿舍在7楼,客厅更大些,采光更好,还有一台老冰箱——所以我在想,你是不是也愿意搬过来……”

“只要你不在宿舍里养恐龙,或者做核爆炸实验,我都很乐意搬进来。”高尼夫温柔地说,“不仅是未来的一年,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能尽可能长久地在一起。”

“会的。一定会的。” 波布兰转过身来,满怀柔情的绿眼睛对上高尼夫的蓝眼睛,“虽然这个时代依然那么操蛋,但我相信我俩的运气加起来,一定能遇上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舰队司令官。伊旺·亚历山大·高尼夫,我想要和你一直走下去,直到我们都变成宇宙的灰尘。”

高尼夫微笑着握紧波布兰的手,两人迎着正午眩目的阳光,步调一致地向道路远方的地平线走去。

-The End-

2019.8.18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7


“奥利,我讨厌战争,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我对自己承诺,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的人。如果我忘记了这一点,那我就不再是我了。”

上一章

7.

“Mayday! Mayday! Mayday!”

高尼夫的中枢神经还没来得及对这条信息做出处理意见,屏幕上又弹出一条新信息——

“1500,老地方。”

这是社团的暗号,收到消息的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往他们事先约好的地点。高尼夫把通讯器往背包里一扔,拔腿就往校门口跑去。他跑得非常快,十五分钟不到就出了校门,当意识到身后的车喇叭声是在针对自己时,他差点在减速时撞上一棵法国梧桐。他回头,波布兰正从一辆迷你面包车的车窗里探出头来。

“这么急着要去约会吗?”波布兰打趣地问。

“不去约会。”高尼夫气喘吁吁地回答道,“我现在很忙,改天聊好吗?”

“你要去哪儿?”波布兰眨着疑惑的眼睛盯着高尼夫。

“第二区。”

“你准备……就这样跑着去?”波布兰现在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高尼夫问道:“你确实知道我们现在在第九区吧?”

“我坐地铁去。”高尼夫没好气地说。

“走吧,上车。”波布兰用眼神示意副驾驶的位置,“我载你去。”

高尼夫想也没想,大步绕到车的另一边,拉开车门坐了上去。

                                        ※                                             ※

“我们去第二区的哪里?”波布兰开着面包车行驶在海尼森的主干道上。

“中央公园,杉木湖。”高尼夫终于把气喘顺,抬头看了一眼汽车仪表盘,焦急地说:“不能再快点吗?”

“限速120,dude,这是谢克利的车,我可不敢坑他。”波布兰眼睛的余光瞥见高尼夫正不耐烦地用手翻转胸前的安全带,他有些担忧地问:“发生什么事了,可以分享一下吗?”

“现在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我收到了社团成员的紧急信息。”高尼夫用不安的眼神看向车窗外,窗外的景物以120的时速飞速后退。

“所以,你现在是要去救人?”波布兰的眼睛看着前方的道路,用余光瞥向高尼夫。

“不是救人,是去见人。我得先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高尼夫没有明说,但在心底已经猜到,很大可能是和今天迟迟没有收到的法院立案结果有关。

“不会是你们的拯救海洋计划出什么问题了吧?”波布兰从一块路牌下驶过,路牌边缘反射的阳光让他皱起眉头。

听到自己的担忧从波布兰口中说出来,高尼夫心中的发条又拧紧了一转,他的大脑开始运算每一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波布兰似乎还说了句什么,但此刻精神高度紧张的高尼夫已经听不清楚了。

下午2点51分,波布兰在距中央公园的杉木湖一百米外的小路边停了车。高尼夫解开安全带就要冲出车外,波布兰却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

“什么?”高尼夫紧张又疑惑地瞪着波布兰。

“你穿着军服去见一个极有可能被恶魔政客盯上的朋友,会不会太扎眼了?”波布兰停顿了一秒,又说:“我是很赞赏叛逆的行为,但也没必要在游戏第一关就主动去送死嘛。”

高尼夫这才意识到,因为参加学生代表会议,自己是穿着全套空军礼服冲出学校的。自己竟然大意到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他的脸因为懊恼、后悔和焦急刷地一下变得通红。波布兰跳出驾驶室,打开面包车的后备箱,里面除了三个全新的沙袋外,就只有两瓶玻璃水和一个三角标。回到驾驶室的波布兰朝高尼夫摇摇头,说:“谢克利也没有放衣服在车上。”

“那怎么办?她只会在那里等我十分钟,如果3点10分以后我还不出现,她就会认为我也遇到了紧急情况。”

“穿我的吧!” 波布兰双手猛地一击掌,高尼夫吓了一跳。

“什么?”

“穿我的衣服。”波布兰又重复了一遍。今天他因为要去校外,穿的是自己的便服——深绿色卫衣和牛仔裤。波布兰继续说:“我和你换,你穿我的衣服去见你朋友,反正我就坐在车里,没有谁会去注意一个路边的面包车司机穿的到底是什么衣服。我今天这一身都是早上新换的,绝对干净!而且,你还能有什么办法在十分钟内弄到一套合身的衣服吗?”说罢,波布兰脱下上身的卫衣递给高尼夫。

高尼夫接过波布兰的卫衣放在膝上,解开礼服和衬衫的纽扣,一并脱下来和波布兰交换。“只要衬衣就行。”波布兰套上衬衣,反身把礼服放到后座。“还有裤子,啊,还有鞋。”波布兰把驾驶座的座位往后调出更多空间,弯腰脱下牛仔裤和鞋。高尼夫套上波布兰的卫衣,衣长正合适,只是肩膀的位置稍宽了一些,卫衣的内里面料还留有一点波布兰的体温和气味——像是某一种树木的味道。接着,他穿上波布兰的牛仔裤和运动鞋,一边打开车门一边说:“时间可能会有点长。”

“没关系,我替你们盯梢。”波布兰朝高尼夫比了一个“V”字的手势,高尼夫对他报以感激的微笑,然后走出面包车,向湖边走去。

波布兰将面包车拐进小路旁的一条岔道,摇下半截车窗,头枕着双手趴在方向盘上,透过挡风玻璃看着远处湖边的高尼夫和他的朋友。因为距离太远,波布兰只能看出那是一个比高尼夫矮小半个头,留着深色披肩卷发的女孩。至于她和高尼夫说了什么,事态结果到底怎样,从两人背对波布兰站立不动的姿势实在判断不出来,波布兰只好将视线转移到周围的自然景观上去。狭窄的岔路两边长满了参天的笔直树木,是海尼森的中纬度地区最常见的一种树木,但此刻的波布兰却死活想不起这种树的名字。风从湖的方向吹过来,茂密的树叶飒飒作响,一只松鼠从两棵树之间窜出来,停在面包车前方好奇地张望,波布兰朝松鼠挤眉弄眼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他只好又重新趴回到方向盘上。

高尼夫比波布兰瘦一些,为了在高尼夫的衬衣里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他只扣上了胸前的一颗纽扣,任由衬衣袖口打开着。高尼夫衬衣袖口的纽扣贴在波布兰的脸颊上,有一点冰凉,波布兰换了一个姿势,把脸在手臂中埋得更深些,一阵附在衬衣布料上的清香钻进波布兰的鼻腔,像午后的阵雨,又像傍晚时分的海洋,他忍不住又深深嗅了几口。

远处长时间静立的高尼夫终于有了动静,他和长发女孩简短地拥抱后,转身朝波布兰的方向走来,女孩则向湖对岸走去。波布兰发动了引擎,待高尼夫坐上车后,迅速地倒车驶离了杉木湖。

高尼夫从上车后就一言不发,只低头用右手来回勒着安全带。波布兰内心有些不安地问:“你还好吗?”

“不好。”从高尼夫的语气中,波布兰更确定了“不好”这个事实。

“能告诉我具体情况吗?”前方有一个急弯,波布兰加大了握住方向盘的力度,表情仍极力做到尽可能的平静,“到底发生了什么?”

“吉尔——就是刚才和我见面的那个女生,是我之前在民航学校的学姐,她告诉我,今天早上她去海尼森大学找我们的社团负责人加西亚,等了一个上午都没等到他,中午时加西亚终于联系了她——他被系主任以退学为威胁,要求他停止在社团的所有活动。他还告诉吉尔,替我们提交材料的律师所在的律所今早突然接到司法局停止执业一年的处罚决定。媒体暂时还没有联系上,但现在如果顶着风头公开信息,加西亚就极有可能被勒令退学。”

“妈的!”波布兰大骂一声,他握住方向盘的指关节因用力过度而颤抖,“《同盟宪章》到底还有没有用?每一个公民都享有集会、结社、出版、言论和思想自由,这不是初中历史老师教的内容吗?”

“自由……”高尼夫咬住下嘴唇,咬牙切齿地说道,他平放在双膝上的手攥成拳头,嘴角和肩膀止不住地颤抖,“自由之旗,自由之民……我知道同盟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国家,同盟的制度也算不上是最有效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但在今天以前,我是真心以为在这个国家绝对不会有人敢公然无视《同盟宪章》,肆意玩弄政治、煽动人民、践踏公民的自由权利!一想到军队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竟然要由这样的人来决定,我就怀疑《同盟宪章》到底给了谁自由,我们又是为什么一定要为这样的国家作战!”

盛怒之下的高尼夫已经无法控制地浑身乱战。去他的,去他妈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世界!高尼夫满脸涨红,在心中一通乱骂,直到一旁的波布兰因为他反常的暴怒切换了汽车的自动驾驶模式,伸出双臂从侧面抱住了他。

“我明白,我能明白。”波布兰把头靠在高尼夫的左肩上,橘红色卷发轻轻摩擦过高尼夫的脸颊和耳朵。高尼夫的胸口仍在剧烈起伏,他伸出手环住波布兰的肩膀,说:“我太生气了。我现在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那就不要控制它。”波布兰的下巴枕着高尼夫的肩膀,高尼夫能感受到他开口说话时在肩膀上引起的小小震动。“伊旺,我对你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意见——好吧,有那么一点,呃,几点,但你确实太压抑自己了——当然大部分时候你的自律挺性感的,但就今天,就在车里,在我面前,你可以不用控制自己。”

高尼夫放在膝上的手颤抖得更加明显,波布兰则紧张得更加用力地抱住高尼夫。过了好一会儿,高尼夫终于开口朝空气中蹦出一个单词。“操。”

波布兰抬起头,看向高尼夫,后者继续一字一顿地说:“操。Fuck。去他妈的世界。”

高尼夫的语言如同开闸的水坝,顷刻间喷涌而出,他的声音不大,但语速却很快。波布兰在一旁静静地听他对世界的控诉,直到高尼夫的声音最终停下来。

“好受点儿了吗?”波布兰问。

“好一点。”高尼夫说完,将头轻轻倾斜,倚在波布兰的头上。“谢谢你。有你在真好。”

“那当然。”波布兰咧开嘴笑了。两个人在匀速行驶的面包车中保持相互拥抱的姿势沉默了一段时间。

“那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波布兰问。

“首先得让加西亚顺利毕业,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吉尔和我们的另一个朋友会接管社团的所有事务,加西亚的名字不能再出现在和社团有关的任何地方,我们在联系他时会非常小心。至于律所方面,只能和律师协会联系,争取说服他们对司法局的处罚决定提出质疑——也许最后还是会停止执业一段时间,但能少一天是一天。” 高尼夫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们不会放弃。”

“我想你也不会。”波布兰又笑了。

“我想睡一会儿。”过去的十小时里,高尼夫先是在会场听了五小时的发言,又提心吊胆到现在,他的眼皮已经沉得像灌了铅一样。

“睡吧。”波布兰轻声说。

筋疲力尽的高尼夫几乎在波布兰开口的同时就睡着了,因此,他没有听清楚波布兰后来又用温柔的声音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                                             ※

海尼森的秋天渐渐近了,几次冷锋过境后,路上的厚外套开始多了起来。被刚登陆海尼森的寒潮冻得瑟瑟发抖的波布兰此时站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双手交叉抱住自己的身体,对突然降温的天气大为不满。

“从不看天气预报的人就只适合抱紧自己取暖。”高尼夫啃了一口手中只剩半截的三明治,幸灾乐祸地对波布兰说。

“哎,高尼夫先生,我发觉你最近真是越来越不可爱了。”波布兰朝高尼夫撅起嘴。

“近墨者黑嘛,波布兰先生。”高尼夫带着得意的表情对波布兰做了个鬼脸,把最后一点三明治塞进嘴里。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走进地铁站,7分钟后,通往飞行学院方向的地铁进站了,车厢里人不多,两个人找了一个并排的座位坐下。从市中心回学校大概需要四十分钟,高尼夫戴上耳机,打开立体填字游戏开始冥思苦想,一旁的波布兰则在打他的宇宙探险游戏。

地铁开过第三站时,波布兰和高尼夫的通讯器同时发出了响声。两人打开消息,休兹在四人的群组里发送了一条视频信息,紧跟着视频的下一条是一个愤怒的表情符号。

“什么情况?”波布兰嘟囔了一声,拿下高尼夫的一只耳机戴在自己的耳朵上,点开通讯器屏幕上的视频播放键。

视频是休兹即时录下的海尼森公共广播公司的新闻,视频中,新闻播报员用标准的同盟语宣布,提交给议会的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已基本获得认可,这份财政预算通过后,同盟军费开支将提高至30%。

“‘届时将会有更多优秀人才和更多资源支持我国军事发展’——你听他说的都是什么屁话!”波布兰的绿眼睛里此刻似乎真能喷火,“这种国家的寄生虫只会自己躲在安全的后方,让真正优秀的人去送死!”

“主战派正在控制议会和政府。”高尼夫眉头紧蹙,“即使在疯狂殖民的银河联邦时代,军费开支最高也只有18%——同盟在五十年前就超过这个比例了。再这样下去,同盟社会迟早会瘫痪。”

“这不是一个民选政府吗?议会里的议员到底是被什么样的人选出来的!”车厢里有几个塞着耳机打盹的乘客,波布兰极力压低声音,但还是失败了。

“想靠与权力结合为自己牟利的人,懒于运用理性而容易被政客煽动的人。”高尼夫长叹一口气,“就像特留尼西特,长了一张堪比明星的俊脸,还有一条如簧巧舌,不管他说什么,总有不愿思考的人去附和他。他的竞选团队竟然还像经营明星事务一样给他安排大型粉丝见面会,把政治活动低智化、娱乐化——可就是有人吃这一套。”

“这他妈到底是个什么操蛋时代!”波布兰气愤地说。

“这就是我们所在的时代。”高尼夫说完便陷入沉思之中,直到波布兰在宿舍前和他分别时,他仍显得心事重重。

                                        ※                                             ※

第二天是星期天,凌晨两点才打完游戏的波布兰睡到中午1点才醒来。他拿起通讯器准备给高尼夫发信息,却发现高尼夫在五十分钟前就给自己发了一条信息。

[高尼夫]:抱歉,我今天有事情要做,下午就不和你们去打飞球了。

切,没意思。波布兰有些失落,撅着嘴回复高尼夫:“行吧,晚点再找你玩。”

波布兰和谢克利打了一下午飞球,在体育馆附近的餐馆吃了快餐,考虑到高尼夫周日独自一人出门觅食的概率,波布兰又给高尼夫外带了一份食物。谢克利盯着波布兰手上的外带食物好奇地问“带给谁的?”,在得到答案后用愉快又欲言又止的黑眼睛看着波布兰。

“干嘛这样看我,我不可以偶尔善良一回啊?”波布兰错开视线,假装专心地观察贴在快餐店玻璃上的招贴海报。

“你自己知道。”谢克利喝了一口手上的可乐,“来读军校的学生,除了被爱国主义洗脑的那部分人,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无奈。大部分人都只是为了以后能混口饭吃,或者想靠参军拿到政府的政策优惠,所以也都是随波逐流地活着,但伊旺是个非常好的人,正直、善良、有思想、认真——虽然有时候显得有些较真——我的意思是,你千万不要像对你那些前女友一样对他。”

“那不会,他是不一样的——”波布兰话说到一半,突然反应过来,朝谢克利一拳打去,“傻列!”

“别那么激动嘛年轻人。”谢克利恢复平时轻松的神情,跳着躲开了波布兰的攻击。后者狠狠地白了谢克利一眼,过了一会儿脸上也不由得挂上笑,两人结伴走回了学校。

波布兰猫身走进高尼夫宿舍,客厅里没有人,高尼夫的房间门开着,另一头的浴室传来水流声。波布兰想起,高尼夫在周日晚上八点一定会去洗澡,于是他走进高尼夫的房间,走到书桌前把装食物的口袋放在桌面上。在转身时,波布兰的视线不经意扫过高尼夫还亮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打开的电子邮件里的一个词攫住了波布兰的目光,波布兰紧皱眉头看向这封署名为“海尼森大学生联盟”的邮件。

高尼夫用毛巾擦着半干的头发走进房间时,波布兰正低着头坐在自己的床上。从高尼夫的视线看过去,橘红色的卷刘海盖住了他的眼睛。

“我不知道你要来。”高尼夫快乐地走近波布兰,却发现他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兴。高尼夫在波布兰身旁坐下来,问:“怎么了?”

“那个……我确实不是故意要侵犯你的隐私,但你的电脑屏幕没有关。”波布兰的声音听上去有一些虚弱。

高尼夫扭头看向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那封详细写着反对同盟政府增加军费开支的集会安排的邮件正朝自己闪着白光,高尼夫有些后悔地闭上眼。

“你明天要去参加集会吗?”波布兰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

高尼夫没有说话,只点了点头。

“你知道你不再是普通大学生了吧?”波布兰双手支撑着床沿,扭头看着高尼夫,“现役军人没有参加针对政府政策的游行的权利,一旦被发现,你就完了。”

“我知道。”高尼夫迎上波布兰的视线,蓝色眼眸里水波涌动,“但我做不到坐在这里假装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奥利,我讨厌战争,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我对自己承诺,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的人。如果我忘记了这一点,那我就不再是我了。”

“你会被退学。”

“我知道。”

“更糟糕的情况,你会被审讯。”

“我知道。”高尼夫移开视线,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可是我不想。”波布兰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绿眼睛不安地闪烁,气氛变得愈发沉重。

高尼夫不知道该回答什么,波布兰也不知道该再说什么,两个人就这么一动不动地并排坐在床边,直到宵禁时间,管理员拉下宿舍的电闸,黑暗充满了两人之间的空气。

又过了一会儿,高尼夫感到波布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说:“我走了。”

“好。”高尼夫回答。

房间门被轻轻关上,几秒之后,又是一声关门声。波布兰走了。高尼夫伸出手覆盖上波布兰的手掌停留过的地方,柔软的棉布上还留有人体的温度。过去八个月与波布兰的所有画面在高尼夫的脑海里层叠出现,波布兰的声音,波布兰的笑话,波布兰试图呛他又反被他呛后撅起的嘴……这是他十八年来最快乐的八个月,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真实和欣喜。现在一切都要结束了。高尼夫静静坐在黑暗里,一滴水滴落到他的T恤领口。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6


“Mayday! Mayday! Mayday!”

上一章

6.

波布兰和高尼夫一起清理了后院的垃圾,合作打扫了家里所有的房间,用白布将暂时用不上的房间家具盖上。在主卧室里,高尼夫在波布兰的解说下看完了他从小到大的所有平面和立体照片,一度笑得被波布兰用手肘推倒在地板上。在探索完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后,波布兰带高尼夫去了街道附近的学校、公园、湖边……每一个15岁前的波布兰曾经出没过的地方,两人都重游了一遍,波布兰甚至在附近的河里钓上来一条三公斤的鲫鱼。在没有时间限制的睡眠、即兴游戏或运动、高尼夫的填字游戏与波布兰的爆米花电视剧,和无边无际的闲聊中,一个月零二十天的暑假很快就要过去了。当两人回到学校时,距离新学期开学只剩下不到一个星期。

和波布兰告别后,高尼夫上楼回到自己的宿舍,他的室友法兰克·伍德正坐在客厅的小沙发上打游戏,见高尼夫回来,亲切又多话的伍德热情地向他分享了假期兼职时遇到的奇人逸事。一小时后,结束了与伍德闲聊的高尼夫洗完澡,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关上房门,坐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藏蓝色封面的笔记本,翻到中间的位置开始写起来。随着高尼夫手中的笔在纸上来来回回,一丝笑意开始浮现在他的嘴角,这笑意越来越强烈,最终他不得不咬住下嘴唇才能阻止自己笑出声音来。一小时后,高尼夫手中的笔停了下来,他合上笔记本,将它放回到抽屉中。他从书桌前站起来,随手拿起一本填字游戏,靠在床头开始解谜。高尼夫填了一会儿,忽然咬住铅笔头,咯咯笑了起来。今天的填字游戏实在太好玩了。高尼夫在心里想着,当他最终敌不过睡意滑进被窝时,铅笔和填字册掉到了床下。

高尼夫睡得很沉,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半的闹钟把自己从专注的睡眠中拉出来。高尼夫从床上坐起来,拿过放在床头柜上的通讯器,打开查看未读消息——这是他最近几个月来新养成的习惯,因为习惯性熬夜的波布兰总会在凌晨给他发信息——搞怪图片、动物视频、有趣的段子,或者干脆只是一些表情符号——即使当高尼夫在波布兰家,正和他只隔着一床被子呼呼大睡时,波布兰仍不时给他发送一些无头无脑的信息。在被问及这些深夜短信的用意时,波布兰开心地回答:“如果你睡了,那我的意思就是祝你晚安好梦。如果你还没睡,那我的意思就是祝你熬夜愉快。”高尼夫一方面屈服于波布兰理直气壮的无厘头,一方面又确实十分享受每天早上起来打开通讯器那一刻的小小悬念和惊喜。

今早波布兰的信息却十分正常——以波布兰的标准来说的确是这样。

[波布兰]:高尼夫小可爱,明天休兹回学校,来聚餐噢!p.s.他的女朋友也会来。

高尼夫微笑着打开键盘,迅速回复了“Okay”。

                       ※                                              ※

餐厅仍选在四人上一次聚餐的地点,高尼夫在第一次来时便记住了它的名字——EVE,一家装修风格简洁清爽,菜肴风味、份量和价格都对年轻人十分友好的餐厅。高尼夫走进餐厅,撞响了门楣上的风铃,同时,波布兰熟悉的声音在餐厅的西南角响起,他和谢克利两人守着一张小圆桌,正在朝自己招手。

高尼夫走近圆桌,坐进波布兰右侧的扶手椅里,对面的谢克利睁着黑色眼睛对着他笑。

“哇,你换了个非常酷的发色!”

高尼夫说完,谢克利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亮蓝色短发,回答道:“‘暑假回来后大家都会变样’——俗话就是这么说的。”

“他就是想趁着还不用天天带呼吸罩的时候把染色卡上每一种颜色都试个遍。”波布兰在一旁打趣道。

“及时行乐嘛。”谢克利爽朗地笑起来,然后问高尼夫:“怎么样,伊旺,波布兰家好玩吗?”

“嗯,很好玩。”高尼夫极力不要让自己的笑容过于可疑,他不得不用放在桌子下的右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要是奥利把你当免费家政使,我可饶不了他。”谢克利举起桌上的柠檬水喝了一口,在喝水的间隙向波布兰投过去一瞥眼神。

“我可是来自亮闪闪星的高等生物,怎么会做这种丑陋的人类才做得出来的事情!”波布兰撅起嘴反驳谢克利,又用右手拐了拐高尼夫说,“你倒是帮我说句话呀,还有没有朋友的道义了!”

高尼夫饶有兴味地用吸管搅动着玻璃杯里的冰块回道:“朋友?是谁啊?”

波布兰的嘴撅得更高了,他嘴里发出不满的嘟囔声,伸出手准备偷袭正在喝水的高尼夫。波布兰的右手掌刚碰到高尼夫的后颈,休兹和丽卡就到了,波布兰只好悻悻收回手。

休兹向谢克利、波布兰和高尼夫介绍了丽卡,她是海尼森第二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中等身高,身材健美,一头粉紫色的齐耳短发在它的主人说话时热情活泼地跳动。据丽卡说,她和休兹是打网络游戏时认识的,“当时他在中立区艰难地PVP,我就顺手救了他一把。”休兹一边听,一边笑着揽过丽卡的肩膀,吻了吻她的右肩,“幸好我的真人还算靠谱,不然那个游戏里连个战斧都使不好的菜鸟绝对没法找到这么棒的女朋友。”

休兹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五个人开始聊一些关于各自学校生活的话题,同学、老师、24天后的击坠比赛决赛,以及新学期的安排。这是休兹和谢克利在飞行学院的最后一个学期,因为学制压缩,接下来的四个月他们将要完成最后的课程考核,寒假结束后所有三年级毕业生将被编进空军各部队执行试飞任务。

“也就是说,寒假之后我们就见不到你们咯?”波布兰咬着吃冰淇淋的小勺,眼神里带着遗憾看向谢克利和休兹。

“也不是完全看不到,毕业典礼我们还会回来。”休兹说。

波布兰的绿眼睛转了转,突然狡猾地笑起来,说:“你们三年级要是不在学校,风纪部的那些学长们也不会天天来烦我了,啊,我自由了!”

“你想得美,学生会改选11月就会完成,到时候高尼夫肯定会被选进学生会主席团,可不愁没人管你。”谢克利说完,抓起一根薯条扔进嘴里。

“说到这个,高尼夫,”休兹抬头看向高尼夫,“今天回学校的路上,我遇到几个二年级的学生会成员,他们告诉我,他们准备提名你作为二年级学生代表候选人。”

“实至名归嘛,我们高尼夫可是在年级击坠比赛之后人气直线上升。”波布兰用右手勾住高尼夫的右肩,“打破校最快击坠记录,又能掩护队友,他现在被称为二年级的良心王牌——我是没良心王牌。”

“你对自己的定位倒是挺准确。”谢克利白了波布兰一眼,“谁不想要一个伊旺这样的金牌队友呢?你知道吗,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那两个女生对你赞不绝口,还想要找你合影,可惜你比赛结束后一转眼就不见了。”
紧接着,谢克利又朝高尼夫眨了眨眼说:“伊旺,你可得保持你的良心,我们不在的时候,约束不良少年奥利比·波布兰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为了不让其他人看出自己的心虚,高尼夫笑着低下头,试图将心底的秘密埋得更深一点。一旁的波布兰正在喝酒杯里最后一口波本,大概是因为头仰得太厉害被呛了一喉管的酒,高尼夫足足拍了波布兰的后背长达五分钟,才把波布兰从从剧烈的咳嗽中解救出来,五个人又开始了新的话题。

                       ※                                              ※

新学期开始,对于海尼森空军飞行学院的全体学生来说,再没有比8月15日的校模拟击坠比赛决赛更重要的事了。决赛由三个年级的三位代表进行淘汰赛,波布兰在抽签时抽中了轮空,直接晋级决赛,休兹则在第一天的比赛中击败了一年级选手乔治·李,在一年后再次和波布兰在校决赛相遇。

决赛当天,高尼夫和谢克利在看台上注视着休兹和波布兰的操作,休兹非常沉稳,但锁定敌机时却异常迅速准确,波布兰则更加大胆,操作的难度和危险程度也随之升高。两人驾驶着斯巴达尼恩在军舰和王尔古雷中来回穿梭,白色激光不断从炮口中射出,引发全场一次又一次的惊叹声。最终,波布兰在最后时刻引诱两架王尔古雷撞上敌方驱逐舰左舷,以多击坠一架战机的优势蝉联冠军。

波布兰从驾驶舱里出来,大步走向迎面而来的休兹,两人强而有力地拥抱了彼此。“恭喜你,击坠王!”休兹在波布兰耳边的声音夹杂着遗憾和激动,他结结实实地拍了拍波布兰的后背,“去年和今年,我都心服口服!”波布兰同样坚实地捏了捏休兹的肩膀,表达对他的感谢。正在两人勾着肩膀交谈作战体验时,谢克利和高尼夫出现在赛场的出入口通道。

“嗨!奥利!沃连!”谢克利兴高采烈地走近两人,“刚才真是激烈又精彩,我们都看呆了!”在他身后,高尼夫笑着向两人竖起大拇指。

四个人在赛场中聊了一会儿,波布兰和休兹去更衣室换下了飞行服。谢克利要去见搏击社团的一个新成员,而休兹则要去找终于从实验室中解放出来的丽卡。四人在赛场门口简单地道别后,剩下波布兰和高尼夫站在原地不动。

“你一会儿要去干嘛?”波布兰扭头问高尼夫。

高尼夫低头看了一眼身侧被撑得鼓囊囊的背包,说:“你还记得我有一个校外社团吗?”

“当然记得,致力于银河公共事务的地球超人社团,我对唱反调的事物的记忆力可是过目不忘级别的。”波布兰反应迅速地回答。

高尼夫笑着白了波布兰一眼,说:“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已经收集好了,今天我要做最后一次校对和整理。”

“我来帮你,这种炫酷又刺激的事我可不能假装看不见!”波布兰两眼激动地闪光,见高尼夫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绿眼睛又转了转,说道:“这么重要的资料,你总不能大摇大摆走进图书馆然后开始整理吧?你要是在宿舍房间里一连呆六七个小时不出来,你那随时都在关心别人的室友肯定要来问你是不是病了要不要给你去拿药。而我的室友是一个运动狂魔,不到宵禁时间绝不会回寝室,回来了也只会倒头大睡,绝对保证安全。怎么样,考虑一下?”

高尼夫思考了足有三分钟,最终点了点头。

                       ※                                              ※

“我现在要写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你就来校对文件吧。这是模板,所有文件和证据材料的格式和要求都在上面,你就照着它来校对,如果有出错的地方就用红色铅笔划出来,你读了觉得逻辑不通的地方也划出来。”在波布兰的宿舍房间里,高尼夫将一沓文件交到波布兰手中,又对着模板为波布兰做了示范,在波布兰表示了解以后,高尼夫坐到波布兰的书桌前,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写报告。

由于高尼夫占用了房间里唯一一张单人书桌,波布兰把需要校对的文件移到自己的床上,趴在枕头上开始看起来。这是一份内容十分详实的调查报告,卢克-汉诺威公司海上开采平台的建筑结构,平台产生垃圾的具体排放走向和污染情况,运沙船对周围海洋大陆架及海洋生物的破坏,海上开采项目计划书的复印文件,以及最重要的——卢克-汉诺威公司、哥伦布集团与现任国防部长特留尼西特之间的资金联系。

“Wow!写得出这样的报告真是了不起!”波布兰叼着红色铅笔,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高尼夫背对着波布兰在书桌前飞速打字,头也不回地答道:“12个人轮流写了四个月,更不要提那些冒了风险才找到的证据。如果我们能在下周一将所有证据交给记者和律师,就能赶在九月大选开始之前对特留尼西特立案调查,到时候媒体也一定会跟进。”

波布兰扭过头看向高尼夫,下午的阳光斜穿过窗户落在他的后背,浅金色头发的弯曲处生出一个个光点,他的肩膀随着手指在键盘上的操作细微地抖动,紧贴着白色棉布的背部肌肉将衬衣塑成健美的形状。

“sweetheart,你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性感了。”波布兰用手在空气中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背对他的高尼夫并没有看到。

“别瞎夸。”高尼夫依然没有回头,只是抬起左手回了一个致谢的手势。波布兰咧嘴笑了笑,继续埋头校对文件。

波布兰在校对完文件后,又和高尼夫一起再次整理了证据和文件的顺序,当这些全部做完时,已经是晚上9点30分。大脑停止高速运转后,肚子的抗议声终于大起来,两人这才意识到,他们没来得及去吃晚饭。

“等一下,我想到了!”波布兰打开衣柜门,在一件夹克的口袋里找到一包椒盐饼干,又爬到床上,把手伸进床垫和墙的空隙中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了两罐啤酒。

“你是松鼠吗?”高尼夫惊喜地撕开椒盐饼干的包装袋,往嘴里塞了一块饼干咀嚼起来。

“你今晚不用饿着肚子睡觉还不得靠我这只全宇宙最可爱的松鼠?”波布兰单手打开一听啤酒递给高尼夫,自己又打开另一听,做出干杯的姿势,说道:“祝地球超人打败布兰特博士!”

高尼夫哈哈大笑起来,两个啤酒罐在空气中碰出欢乐的声响。

                       ※                                              ※

二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比第一学期难了不少,加上周六还有几门补修课程要修,高尼夫越发忙碌起来,然而他见到波布兰的频率却并未随着减少,甚至越来越高起来——不管是在教室、模拟飞行训练场,还是在图书馆、宿舍,或者去食堂的路上,波布兰总是会从天而降,笑眯眯地问他需不需要同行——当然,每一种情况下高尼夫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他并不是喜欢与人结伴的性格,但如果对方是波布兰,高尼夫甚至愿意不问理由地和他一起走完整个海尼森·波利斯市。

今天波布兰没有和高尼夫同行。搏击社团的沙袋坏了几个,订货的商店因为缺少人手没办法送货,只好让波布兰去提货。“看在我今天突发善心的份上,我就义务跑一趟吧。”波布兰嘴上这么说,事实却是——他在飞行学院三个最好的朋友都要去参加今天的学生代表会议,而公开宣布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的波布兰,也顺便宣布了自己绝不会出现在会场方圆三公里以内的任何地方。

根据学生代表会议的惯例,第一次会议先由各位年级长发言,因此,今天的会议对仅仅是听众的高尼夫来说并没有太多压力,此刻占据他内心的几乎全是他的社团。早在两个星期前,所有的证据和报告就被社团负责人分别交给了一位报社编辑和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律师,按照同盟《诉讼法》的规定,所有立案申请必须在十个工作日之内向申请人作出答复,今天是就是该期限的最后一天,不出意外,中午以后高尼夫就能从他的伙伴那里收到法院的反馈信息。高尼夫踌躇满志地踏进会场,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十分钟后,会议开始了。
会议的首位发言人是校长齐格勒上将——一位头发花白,面颊瘦削,身材瘦长的老人。在战争年代,鲜有能幸存并晋升到将官级别的空军飞行员,他是靠着在空军后勤部门熬资历升上的上将,去年初调任空军飞行学院校长。和对这所学校里的绝大部分行政人员一样,高尼夫对这位校长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和厌恶。

按齐格勒校长以往的习惯,他的发言不超过五十分钟便绝不会结束,而这一次他的发言时间却短得惊人,当他结束发言时,学生代表们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会场安静了足有一分钟才响起掌声。

掌声弱下去之后,齐格勒校长再次开口:“同学们,青年们,战友们,你们是同盟未来的期望,是民主主义的守护者,国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你们的成长。今天,我们万分荣幸地请到了国防部部长——特留尼西特先生来到会议现场,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国防部部长特留尼西特先生为我们讲话!”

高尼夫瞪大了眼睛看着二十米外,一个身材高挑,穿着妥帖的昂贵西装的中年男子姿态优雅地走上讲台,开始发表他的演讲——特留尼西特式的演员腔调,特留尼西特式的演讲手势,特留尼西特式的国家主义宣传,每一句话都让高尼夫发自内心地厌恶这个花哨又虚伪的政治寄生虫。特留尼西特的讲话结束后,会场按例响起了整齐的掌声。享受这最后一次掌声吧,你做国防部长的日子快到头了。高尼夫双手交叉在胸前,在心里狠狠地想着。

特留尼西特的发言结束后,学生代表会议正式开始,年级长们按顺序上台提出议案,这些议案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被讨论是否通过或修正。高尼夫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记录会议内容,一边想着社团的事,他的通讯器一直安静地躺在他的军裤口袋里,这让他多少有一些分心。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中午一点,这高尼夫第一次在会场里连续坐上五个小时,当他迈着几乎僵硬的腿走出会场,接触到室外的阳光时,差点被光线刺得睁不开眼睛。他从口袋里拿出通讯器,想再检查一遍是否有未读信息,正在这时,一条信息冲进他的视网膜——

“Mayday! Mayday! Mayday!”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5


“离开在地面上纠缠不休的人类,一个人带着未知的命运在未知的宇宙中冒险,是我能想到的最快乐的事。”

上一章

5.

天已经全暗下来,淡黄色的路灯灯光洒在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梧桐树树叶上,一阵风吹过,温暖的光点在绿色的树叶上跳跃。街上的行人已经十分稀少,只有一两个人从街道另一侧经过,高尼夫看了一眼手表,21:07。

波布兰显然没有在欣赏这自然与人类合作的景观,他的嘴唇紧闭,握着通讯器的手有些颤抖,他的声音也是——虽然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让自己那么失控。

“嗨,妈妈。最近好吗?”最近好吗?这是什么烂问题?波布兰刚说完就后悔了,鉴于他上一次和自己母亲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时还只有15岁,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的无厘头。

“我……现在很好。在香普尔呆了一年,然后到了费沙,现在在做私人园艺设计,一年前找到的工作。”

“噢,那很好。我现在在空军飞行学院。”

“恭喜你,你从小就喜欢飞机……”电话那头的声音停顿了几秒钟,有那么一瞬间波布兰甚至以为是信号断了,他听到自己的母亲在电话那头似乎深吸了一口气,说:“奥利,你爸爸去世了。”

波布兰感到有一团巨大的棉絮塞进了自己的胸腔,堵住了咽喉、气管、心脏、血管。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无法形容自己的确切感受。他意外地发现,听到这个消息的他,既不感到悲伤,也不感到高兴,也没有曾经以为会有的解脱感,他只是觉得紧握住通讯器的手有一些酸痛。他问:“什么时候?”

“具体时间不清楚,5月29日下午,管理员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他在哪儿……算了,这不重要。”波布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那么,需要我做什么?参加葬礼?”

“不……社工一开始没有在你爸爸的通讯录里找到我和你的号码,邮件发给了我原来的地址,等我看到时,葬礼已经结束了。而且……你爸爸在亚斯提——他已经在了好几个月了。”

“噢,好吧。”波布兰感到有一些刺痛,但他也确实想象不出来,如果自己真出席父亲的葬礼,究竟会是怎样的场面。

“律师和我联系之后,他告诉我,你爸爸的财产与负债相抵后剩得不多,他的房产也只剩下海尼森郊区的那栋房子,现在——”

“不。那栋房子应该是你的。”波布兰几乎立刻说了出来,“你曾经是他的妻子。尤其是在他对你做了那些事之后,你应该得到补偿。我现在过得很好,不缺钱也不缺住处,我不需要一栋在地上不动的房子。”

“奥利,你听我说……”波布兰母亲的声音显得有些迟疑,最终还是说了下去,“我已经再结婚了,在一年前……他开了一家动物医院,在费沙。”

“噢,好吧。听上去是个温柔的人。”波布兰记不清这是今天第几次说“噢,好吧”,但他实在忍不住,也想不到自己还能说点别的什么。

“我……我应该不会再回同盟了。”电话那头又安静了下去,波布兰现在能明显感到自己从心脏到手指的每一根神经产生的疼痛了。冷静下来,奥利比·波布兰,冷静一点。即便如此,波布兰还是觉得自己的喉咙被人打了一个结,他的声带无法发出声音,只能静静地听母亲说,“奥利,我知道,那个家给你,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无法抹去的痛苦,但它也曾给过我们快乐,还记得吗?我、你、还有电眼,还有……你爸爸偶尔正常的时候,我们在客厅里看电影,在后院建树屋,和电眼追松鼠……就算不为了办理继承手续,你也可以回去看看。”

“我……我需要再想一想。”波布兰感到有些呼吸困难,他在人行道上蹲了下来。“我晚点再联系你,再见,妈妈。”波布兰说完,迅速按下了挂断键。

波布兰感到整个宇宙的重量在向自己袭来,他的大脑像被扔进了搅拌机里,除了天旋地转就是一片浑沌,疼痛感从他的心脏发出,随着血液流遍全身,他即将被这充满每一根毛细血管的疼痛切割成细胞碎片。

“波布兰……波布兰,你还好吗?”当波布兰的理智稍微从这股痛感中挣扎出来时,他终于看到高尼夫惊慌的脸在自己面前晃动。不知道什么时候,高尼夫已经蹲到波布兰面前,他的一只手搭在波布兰的右肩上,另一只手正轻拍波布兰的后颈。

“不是太好。”波布兰喘了口气,又补充道,“但没关系,反正又不会死。”

高尼夫向波布兰投去一个严肃的眼神,波布兰倒吸了半口冷风,伴随脸上水汽蒸发的凉意和膝盖的酸痛,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正蹲在地上哭,这解释了为什么高尼夫的神情看起来像一只受惊的鹿。

“抱歉让你看到这一幕。”波布兰揉了揉眼睛,用手掌擦去脸上的泪迹。“我平时并没有这么容易失控……只是……我妈妈她让我回去,回我们之前的家……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去,我不知道之后我爸爸有没有回去过,他带走了多少东西,或者说,他砸坏了多少东西……”

“没关系的,有些事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它的发生,至少还可以哭出来 。”高尼夫的左手仍在有节奏地轻拍波布兰的后颈,他能感受到高尼夫掌心中持续传来的温度,这让他感到温暖和安宁。他抬起头,和高尼夫四目相对,高尼夫的眼睛是浅蓝色的,这和他浅金色的头发很搭。波布兰在心里这么想,同时,他听到高尼夫说:“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确实想回去看看,又担心一个人太难面对,我……可以和你一起去。”

“我……”波布兰看着高尼夫,路灯的灯光像一颗钻石一样映在他蓝色的瞳孔上,他的眼睛看起来异常明亮。
高尼夫移开了视线,咳了一声,说:“我只是建议……如果你不想去,或者……你想和别人去,比如谢克利或者休兹,或其他什么人,都可以,没关系……”

“好的。”波布兰很快反应过来这句回答的歧义,连忙补充道:“好的,我和你一起去。”

高尼夫轻轻点头表示确认,接着抬起手腕指着手表上的时间说:“21:45,我们回去吧。”

因为蹲的时间过长,波布兰的两条腿已经完全麻木了,他暂时没法只靠自己站起来。已经起来的高尼夫意识到了这点,他微微俯下身,向波布兰伸出右手,波布兰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借着高尼夫的臂力站起来,两人一同向学校的方向走去。

                              ※                                                         ※

波布兰和高尼夫把出发的时间定在6月21日,暑假开始的第一天。早上8点,波布兰和高尼夫背着行李站在校门口,一辆公共飞行出租车停在两人面前。高尼夫将两人的背包放进后备箱,正要拉开后排车门,听到波布兰对他说:“不用自动驾驶,我来开。”

“你确实知道你要在空中高速上连续开四小时不能换人吧?”高尼夫坐上副驾驶,扭头问一旁的波布兰。

“我知道啊,我爱驾驶,任何交通工具都爱。”波布兰扣好安全带,启动飞行出租车的引擎,汽车开始跳跃上升。“回程你可以来开。”

“谢了,有人给我做司机我是从来不会拒绝的。况且——”高尼夫晃了晃手中的填字游戏本,“我有好玩的事要做。”

“好吧,祝你玩得开心。填字小精灵,不介意填字时听歌吧?”

“不介意。”

波布兰伸手打开了出租车播放器的开关,鼓点、吉他和贝斯的声音立马充满车内。

在播放器里的歌手开始演唱之前,高尼夫突然如被闪电击中一般脱口而出:“噢对,Rind!‘789年同盟年度销量最高的摇滚乐队’!”

“哇,没想到你也听摇滚乐!”正在低空飞行的波布兰双眼直视前方,他猜测高尼夫此刻应该正在为想出答案而欢欣鼓舞。

“没有人不爱摇滚乐。”高尼夫快乐地用铅笔将四个字母写在填字图册上。

波布兰哈哈大笑起来,要不是他的安全驾驶意识提醒他他可能会因为笑得过于投入而影响驾驶视线,他还能至少再笑三十秒。“完全同意,傻瓜才不爱摇滚乐。”波布兰将播放器的音量调大了一些,向第三十三区的方向驶去。

                              ※                                                         ※

第三十三区位于海尼森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是海尼森人口居住密度第二高的郊区。进入第三十三区后,波布兰将飞行出租车切换成陆上行驶模式,转进一条街道,在道路中段的车位上停了车。

“我们到了。”波布兰说。

高尼夫面对着车窗半侧坐的身子颤动了一下,他将身体正过来,左手摸索着座椅侧边按钮解开安全带,嘴里有些含糊不清地说:“我睡着了。”

“四小时的车程,除了驾驶员很难有人保持清醒。”波布兰的双手停在方向盘的10点和2点方向,盯着前车车顶的上的一个装饰物,一只灰白相间的英短猫。

高尼夫的视力完全恢复了,他透过车窗看向四周,一条整洁的四车道,两侧是米白色和深褐色组合的三层联排别墅,正午的阳光映在房屋的窗户上,反射的光有一些耀眼。高尼夫揉了揉眼睛,问:“你家是哪一栋?”
波布兰的视线仍然停在半躺的英短猫上,说:“就是你右边那一栋。”

高尼夫将头转向右侧,一栋乍看与周围没有什么差别的房屋,但仍能从黯淡的窗玻璃和门廊处一排已经枯死的盆栽看出,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进出了。高尼夫盯着波布兰家一楼餐厅的窗户,透过尚未完全被灰尘遮住的玻璃,还能看到里面隐约可见的餐桌,和桌上零散放置的几副餐具。高尼夫想象着这餐厅曾经整洁、热闹,甚至温馨的时刻,小小的波布兰在餐厅里去了又来,一天一天长大……高尼夫的心觉得有些刺痛。

“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我们也可以先坐一会儿,或者,去别的地方。”高尼夫说。

“不,不用。”波布兰摇了摇头,橘红色的卷发搅动起周围的空气。“我们进去吧。”

两人下了车,从后备箱拿出行李,走过门前一段草坪,走上门廊,波布兰在门锁处按下自己的指纹,门开了。

                              ※                                                         ※

刚一开门,波布兰就被一堆信件埋住了脚,他蹲下捡起一封查看寄件人,“都是银行寄来的信用卡账单。”波布兰注意到,最上面一封信的邮戳盖的是今年1月的日期,“看来我爸爸也很久没有回来过了。”

高尼夫跟着波布兰跨过堆成小山的信件,经过走廊,走进客厅。纯白暗纹的木茶几上倒着几个啤酒罐,烟灰缸里的烟头已经堆满,几个溢出的烟头掉落在茶几表层。棕黄色的真皮沙发和靠枕的表层蒙上了一层肉眼可见的灰尘,波布兰用手指在满是灰尘的沙发扶手上抹出三条线段。

“我们可以之后慢慢打扫,毕竟我们现在应该都不急着看电视。”高尼夫建议道。

“对,先去我房间吧。”波布兰说罢领着高尼夫走出了客厅。

波布兰的房间在二楼,上楼梯后右转第一个房间,位于游戏房和儿童房之间。“我妈妈一直想要第二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成功。所以,严格来讲,儿童房现在就是一个储物室——至少在我走之前是,不过我确定我爸只会把他弄得更乱。”波布兰说着,打开了自己的房间门。

“随便参观,全场免费。”波布兰表情夸张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高尼夫在来之前想象过波布兰的房间,但眼前的景象出乎他的意料。房间保留了15岁前的波布兰的模样——墙壁和天花板被星空图案的深蓝色壁纸铺满,顶灯是一颗木星形状的白光灯,浅色木地板上的圆毯印着卡通的飞机图案。书架上没有书,取而代之的是满满一展柜的飞机模型,从地球时代到银河时代,从客机到战斗机,每一架飞机模型都被放在一个透明盒子里,与房间里的灰尘隔绝。

高尼夫两眼放光地走向波布兰的展柜,彷佛一只打开坚果库房门的松鼠,他的眼睛扫过展柜中间的一架飞机模型,激动得几乎要叫出来,“F4U?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你是怎么弄到的?”

“400元的存款,三次在餐厅和客厅的哭泣式演讲换得的800元,加一个能上暗网的大学生网友。”波布兰从刚坐上去的单人沙发上起来,走到展柜前,指着上一层的一架模型说:“这才是我最来之不易的一架飞机。”

高尼夫将视线往上抬,Demeter V1,人类制造的第一架双引擎两用飞机——既可以在星球上做客机使用,又可以跨越星球进行短途星际飞行。

“上一个拥有这架飞机的家伙是个富豪,中年,富有,但是手残——我是指打游戏上,所以——”波布兰摆了摆手,好像那个回忆和眼前的灰尘一样令人厌烦,“他的要价是,把他的游戏账号的级别和技能升到全服顶级。”

“你答应了?”高尼夫睁大眼睛看波布兰。

“你说呢?不然这架飞机怎么来的?”波布兰眼神看向天花板,眉头紧皱:“你不知道我刚登上他的号时,他的号有多烂。我打了整整三个月,还为此逃了两次课——累积三次旷课记录就可以得到一张停课通知书,我就会被我爸爸关上一周的禁闭。”

“波布兰,你真是全心全意地爱着飞行。”高尼夫望着一整个藏满故事的展柜感叹道。

“从小学三年级在市区看了一场人类航空飞行展览起,一直没有变。离开在地面上纠缠不休的人类,一个人带着未知的命运在未知的宇宙中冒险,是我能想到的最快乐的事。”波布兰微笑着说道,同时又感到一丝苦涩随血液流向他的心脏。

“我能理解。我也曾希望可以进入一个只有自己和星星的宇宙,永远向前行驶,永远不返航。”高尼夫将左手搭上波布兰的左肩,捏了捏他的肩膀,“不过,人不会一直孤单地走下去的。”

波布兰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轻轻用手肘碰了碰高尼夫的手臂,说:“希望你是对的。”

高尼夫笑了,说:“我有点饿了,我们可以去吃点什么吗?”

“当然可以。不过冰箱里的东西应该都不能吃了,我们需要走出去。”

“那就走吧。”

                              ※                                                         ※

波布兰和高尼夫在附近找到了一家便利商店,买了方便食品和啤酒,以及一次性电卡、水卡和电视卡。他们在厨房碗柜的角落找到一台还能用的清洁机器人,高尼夫戴上围裙和手套,把客厅的沙发、电视柜和茶几擦干净,波布兰把客厅里的垃圾装进垃圾袋,扔进路边的垃圾桶,又将加热好的方便食品端到茶几上。两人一边咀嚼食物,一边看最近大热的推理剧,在即兴猜凶手游戏中,高尼夫猜对4次,猜错1次,波布兰猜对的次数比高尼夫猜错的次数少一次。

“为什么!”波布兰狠狠向后倒在沙发上发出一声咆哮。

“什么为什么?”高尼夫正拆开一包荷兰豆往嘴里塞。

“为什么你永远能知道凶手是谁?”波布兰一脸幽怨地看着高尼夫,“你是不是之前看过?”

“我没有。”高尼夫冷静地否定道,“动动你脑内的灰色小细胞啊波布兰,每一个凶手出现时的细节都和其他人不一样。”

“什么鬼,为什么我看个电视剧娱乐一下也要动我脑内的灰色小细胞?”波布兰朝高尼夫做了个鬼脸,“你其实是什么自律的哲学家转世吗?”

“所以你活该输给我四顿饭。”高尼夫快乐地往嘴里又塞进一颗荷兰豆。

“You’ve broken my heart.”波布兰捂住心脏,假装痛苦地倒向沙发的另一侧。

“艺术家都是在痛苦中产生的,加油波布兰,假以时日,你一定可以成为当代戏剧之王。”高尼夫朝波布兰眨眨眼,笑得十分开心。

“好吧,我在客厅里毫无成就感,我要去睡觉了。”波布兰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晚安,凶手检测仪。”

“晚安,逻辑终结者。哦对了,”高尼夫倒出包装袋里最后几颗荷兰豆,摊在掌心,“我睡哪个房间?”

                              ※                                                         ※

在这之前,波布兰和高尼夫甚至都没有考虑过,在一栋三层的房屋里,竟然存在找不出两张床的可能。
“我很抱歉……”波布兰站在主卧室的门口,盯着一张上面空无一物的地毯,喃喃自语道:“我没想到主卧的床竟然会消失……我本来想让你在主卧和我的房间里挑一个的。”

高尼夫显然也十分意外,尽管意外,他还是尽量冷静地推测道:“会不会被搬到别的房间去了?”

高尼夫和波布兰开始打开每一个房间的门,游戏房、一直在预备状态的儿童房、厨房隔间……甚至阁楼都被波布兰爬上去用手电扫了一遍,一无所获。波布兰和高尼夫回到主卧室的中间,盯着一张古地球欧式风格图案的大地毯出神——曾经在它的上方有一张纯白木质双人床,但现在,它消失了。

“大侦探高尼夫,现在可以动动你脑内的灰色小细胞,告诉我,这张床它去哪里了吗?”

高尼夫白了波布兰一眼,开始在地毯前蹲下来。

“把房间全部的灯都打开。”高尼夫说道,波布兰走回到门口,按下了卧室所有灯的开关,卧室的亮度立刻提高了至少两倍。

高尼夫趴下来,整个右脸几乎贴在地板上,过了一会儿,他站起来,向卧室的窗户走去。

“我找到床了。”高尼夫背对着波布兰,眼睛盯着窗外。波布兰走过去,从二楼窗外看向地面——后院的草地上,散落着一张白色的床的残骸,床的主体被摔成了两半,其他的部分分散在杂草从中,只能隐约看到一些局部。

“好吧,现在称呼它得用过去时了。”波布兰语气里带着遗憾。

“我可以去睡沙发。”高尼夫认真地说。

“你是认真的吗?”波布兰的眉毛抬了起来,“地铺、睡袋、我的床分你一半,那么多选择,你竟然选了最差的那个。我现在开始怀疑你脑内的灰色小细胞到底还管不管用了。”

高尼夫认真地思考了三秒钟,说:“我选睡袋。”

波布兰的眼珠又转了转,说:“其实,我房间里还有一张折叠床。”

两人回到波布兰的房间,波布兰取出自己房间里单人沙发的坐垫,按下沙发一侧的按钮,一张目测80厘米宽的小床支架弹了出来。

“小时候觉得好玩缠着我妈给我买的,实际上并没有派上过几次用场。”波布兰打开储物间,拿出床垫、枕头和被子,高尼夫帮着他把床铺好。

高尼夫换上睡衣,钻进折叠床上的被子里,对波布兰说了声“晚安”,便睡着了。

                              ※                                                         ※

波布兰听见一米之外的高尼夫的呼吸声渐渐均匀起来,他睡着了。但闭上眼睛的波布兰却感觉自己比睁眼时还要清醒,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规律的跳动声,窗外树叶被风刮过的飒飒声,室外水管内的水流声……这些平时不会引起他丝毫注意的声音此刻在波布兰的脑内交织奏鸣,让波布兰难以入睡。他干脆睁开眼,借助从窗帘缝隙处透出的一丝光线观察天花板上的星座图:牧夫座,顺着它的大角,可以到达室女座的主星角宿一……找到大熊座,附近有猎犬座,其中有一个叫M51的漩涡星云,就是有名的河外星系……

波布兰睁着因失眠而刺痛的眼睛,努力地在天花板上细数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宇宙星辰,当他终于数到狮子座时,他右侧的地板上传来一声闷响。波布兰急忙从床上翻起来,打开床头灯,高尼夫半裹在被子里,正在用一只手支撑着自己从地板上坐起来。

“我翻了个身……”高尼夫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恢复,话也说得不太清楚。

“然后意识到这是一张不能自由翻滚的少儿折叠床?”波布兰将自己和被子往床边挪了挪,在身体和墙之间留出了一个人的空隙,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床,对高尼夫说,“来吧,我的床分你一半。”

“什么?”高尼夫揉了揉眼睛,他现在几乎完全清醒了。

“我说,你可以和我分享同一张床。”波布兰尽量把每一个音节说得更清晰一些,“就像中学时去同学家玩得太晚干脆寄宿在同学家那样,躺在一张床上闲聊,然后慢慢睡着,只是我们没有爸爸妈妈端来的零食和碳酸饮料。”

“我没有在同学家寄宿过。”高尼夫回答道。

“噢……”波布兰能从现在的高尼夫身上想象出他所受过的严格的家教,“那今天你可以体验下?我可以让智能厨房语音助手假扮成我的爸爸妈妈,给你热个三明治什么的。”

高尼夫被逗笑了,他用一只手臂抱住被子,另一只手拿起折叠床上的枕头,从床尾爬进波布兰与墙的缝隙中。“聊天?还是你已经困了?”高尼夫问。

“我的睡眠被外星人夺走了。”波布兰答道,顺手将枕头当作靠枕半躺在床头,“我选聊天。”

高尼夫也坐起来一点,两人开始了新一轮漫无边际的对话。从星座开始,聊到宇宙大爆炸,再到宇宙生物,再回到陆地上,继续聊人类。

“人的天性是个奇怪的东西。”波布兰发出一声叹息,“比如我爸爸就是一个天性暴躁,做事从不考虑后果的人——也难怪他的生意伙伴总是没法和他长期合作,之所以能支撑下去全靠我爷爷生前留下的一些人脉。他和我妈妈刚结婚那会儿,还能听听她的意见,后来事情就变得越来越糟糕。最后一次,他在厨房朝她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一巴掌打破了我妈妈的耳膜。在那之后,我就再没见过我妈妈。”

“那个夏天发生了很多事,妈妈走了,第二天爸爸也被警察带走了,我的临时监护权被转到姨妈名下,但我拒绝和她同住,她也没有勉强我。我和电眼在家里继续住了三个月,然后电眼也病了,肾衰竭。我最后拉着他的前爪,他已经没有力气抬头看我,却还是拼命把头往我的手里靠。我说‘再见,电眼’时,他流泪了,眼睛已经睁不开,但还却一个劲地流泪。他现在就在我的后院里,那丛唯一还没有枯死的玫瑰花下面。”

“电眼走了以后我也离开了家,转去了附近一所寄宿高中。我爸爸一直不支持我去开飞机,因为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一旦出了意外就什么也没有了。于是我想,‘你不让我去开飞机,我就去开更危险的飞机’,于是就申请了空军飞行学院。我妈妈让我回来时,我就想,我的家庭,我以前的生活都已经分崩离析了,我要这一座纪念碑来做什么呢?”

波布兰皱着眉头笑了,高尼夫觉得这个笑比哭还令人难受。波布兰这样一个勇敢、正直、有原则的人,他应该有更好的人生。命运真是不公平。高尼夫心想。

高尼夫低下头,抿紧嘴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深吸一口气,说:“如果这可以安慰你一点点的话——我父母自从知道我是个同性恋后就再没和我联系过,所以,不管从感情、法律还是经济上讲,我现在也是彻彻底底的一个人。”

在此之前,除了父母之外,高尼夫从来没有向第三个人提起过自己的性取向,他有些紧张地盯着前方墙壁上的一颗星星,思考着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立刻原地昏迷。

“什么?!”波布兰扭过头来看着高尼夫,声调比刚才高了一倍。他介意,他介意这个。伊旺·高尼夫,你简直是全银河系最傻的傻瓜。高尼夫石化的心从高空坠地,他感觉有无数碎片在心中飞舞,他要哭了,房间里还开着灯,波布兰还能看到自己现在这副蠢样。高尼夫觉得自己完了,各种意义上,彻彻底底地完了。

“《婚姻法》修正案已经通过两个多世纪了,这个国家竟然还有父母就因为自己的孩子喜欢同性就把他从家里赶出去?!”波布兰的眼睛睁得像一只瞪羚,“你爸爸妈妈是从中世纪乘时空机过来的吗?”

高尼夫摇摇头,说:“他们其他时候都很宽容,除了在这件事上。”

“噢不,伊旺,不不不。”波布兰的头摇得像一台被调到八分音符档位上的节拍器,“在这件事上对孩子不宽容的父母,就不能被称为宽容。”波布兰停顿片刻,又接着说:“这没什么的,高尼夫——也许你父母觉得这是大事,但这真的没什么。我第一次察觉我是个双性恋时也被吓到了,但很快我就想,为什么要在意呢?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爱就是爱。人生需要烦恼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为什么还要去计较到底该爱哪一种性别才是正确?你不应该因为父母的成见就放弃追求你自己的人生。”

高尼夫终于放弃观察墙面上那颗星星,转而看着波布兰,他的侧脸轮廓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出一条金色的线条。高尼夫感到有一股暖流从胃部冲上咽喉,他终于还是流泪了。

之后两人的话题又渐渐轻松起来,哺乳动物、飞球比赛、航空飞船……夜越来越深,声音慢慢带上了睡意的两人从靠着床头半躺滑到平躺在床上,波布兰抬手关掉了床头灯。

“我想好了。”波布兰闭上眼睛,半个脑袋陷进枕头里,“我会回复我妈妈,我接受继承这栋房子……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去费沙看看,或者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

“那得等到你服役结束了。”高尼夫平躺在床上,看着已经是深黑色的天花板。

波布兰侧过身来,面对高尼夫,说:“我已经决定了,服役到三十岁,我就退役。”

高尼夫也把头偏向右侧看了波布兰一眼,又转头继续盯着深黑色的天花板,说:“你知道吗,在地球时代最惨烈的空战时期,一个战斗机飞行员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两个月,如果从飞行学校毕业就上前线,很少有飞行员能活过三十岁。”

“那么就是说,我们现在还能以年来计算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是人类军事科技的巨大进步了?”

“你要这么想也可以。”

“我们在空中活得越长,飞得越久,就意味着帝国军队里有越多的飞行员活不到三十岁。”波布兰停顿片刻,说,“战争真是丑陋的行为。”

“对,人类有时候是很丑陋的。”

“希望我能顺利活到三十岁。”

“希望那个时候仗已经打完了。”

“希望我们都能活着看到战争结束。”

“会的,会看到的。”高尼夫把露在被子外的两只手臂收回到被窝里,说:“睡吧,已经很晚了。”

高尼夫也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感到波布兰的身体在朝自己靠近,两秒钟后,波布兰的左手跨过两床被子的分界线,经过自己右手臂和身体间的缝隙,握住了自己的右手。然后,波布兰的脑袋轻轻地靠上他的右肩,他感受到那些在白天飞扬跳脱的橘红色发丝此刻正隔着一层布料柔和地附在自己的三角肌上。高尼夫将头转向右侧,他闻到了波布兰头发里的香味,扁柏和松木的混合,加一点柑橘,清新又香甜,他还想再闻一下,纯棉的床单和被子的舒适感却最终将他拖进了睡眠的国度。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4


“伊旺,你是个善良的人。”波布兰叹了口气,看向高尼夫,“可是这个世界并没有为善良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

上一章

4.

15岁的高尼夫正在上高中二年级,每天花二十分钟步行到学校,上八小时的课,再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交通方式回家。他的书包里整整齐齐地装满了好几本高阶课程课本和写得起了毛边的厚笔记本,课堂违规次数长期保持在零。他的在校测试成绩也可想而知的非常优秀,因此,他那热情似火的政府学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询问他有没有兴趣申请海尼森大学的政治学系,而高尼夫礼貌地拒绝了她,并表示自己已经决定要成为一个飞行员了。

从教师办公室出来后,高尼夫朝校门外走去。放学时间的校园周边非常喧嚣,而满脑子都在想着飞行专业的高尼夫充耳不闻,他在脑海里描绘着两三年后自己穿上飞行服跨进驾驶舱的场景,那画面让高尼夫过于向往,以至于他沉醉于为这个目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增添各种各样的细节,这使他无法分出多余的精力去意识到自己正走在人行道的最外沿,也根本没有注意到背后那辆朝他驶来的摩托车。当他回过神来时,自己已经因为闪避驶过的摩托车而失去平衡,摔倒在人行道上。紧接着,四五辆同样装扮的摩托车驶过高尼夫身边,车尾的红色反光骷髅标志映在他的视网膜里,显得十分刺眼。

高尼夫意识到,这列车队正是几天前父亲在晚饭时提到的激进民族主义团体——忧国骑士团。他的父亲在谈及忧国骑士团“打倒反国家、打倒反战争”的口号时,脸上闪过一丝不安的神情,高尼夫想继续追问,却被妹妹不小心打翻的一碗豆汤岔开了话题。

高尼夫看着忧国骑士团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消失在路的尽头,他知道那条路的方向只有一个目的地。

                        ※                                           ※

“第十一区,大部分居民都是大学教授和学者。”高尼夫说道,眉头在前额拧成结,“今晚有人要遭殃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他们还只是在网上发布一些极端言论,大家也都把他们当成一群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们的言论不以为然。”波布兰说,绿眼睛闪烁着怒火,像黑夜里的火把,“现在他们竟然能够在现实中活动,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公开宣传‘打倒反政府、反战人士’的口号。要是海尼森还活着,给他一个浴缸也不够他流泪的。”

“最可怕的难道不是,”高尼夫转过头来,看向波布兰瞳孔的深处,他感觉被夜晚的凉风吹过后,胃里的半瓶纯伏特加蒸发了一半,此刻他的大脑清醒得犹如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国度,一个公开宣传‘打倒反政府、反战人士’的极端政治团体,却能堂而皇之地存在至今,规模还扩大了不少吗?”

波布兰看向高尼夫的眼神里携带了大量信息,混合了惊讶、欣喜,和——乐观点讲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欣赏的成分,但高尼夫却移开了视线,他不愿也不敢去解读它,他害怕一旦过度解读了波布兰眼神中的信息,会将自己全速推向一条无法回头的极度危险的道路。永远无法跟迷人可爱的英俊男孩波布兰有超过普通朋友的任何关系这一事实已经令他足够心碎,他不想因为大脑过于活跃的记忆改造能力把自己的心从碎片碾成粉尘。
“你说得对,这才是最可怕的。”

两人突然默契地陷入了沉默,并排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波布兰咬着下嘴唇,彷佛是在思考,又好像是欲言又止。高尼夫专注地盯着自己的脚尖,为缓解突如其来的沉默带来的尴尬——抑或是紧张,抑或是心跳过快带来的窒息感——他开始在心里默数走过的步数,还好从这里到宿舍的距离并不长,当高尼夫数到四位数时,两人已经走到了波布兰宿舍的楼层前。

“那么,就,再见了!”波布兰恢复了一贯的开朗的语气,高尼夫心里那块高悬的石头和地面的距离缩短了一截。

“再见。”高尼夫说完,往上一层的楼梯走去。正当他即将踏上第一级阶梯时,波布兰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

“哦对了,还有,很高兴认识你。”

高尼夫转身,看见波布兰的眼睛弯成两个半圆形。他也笑了,回答道:“我也是,很高兴认识你。”

高尼夫再次踏上通往楼上的第一级阶梯,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暂时落到了地上,这使得他上楼的步伐变得轻盈起来。

                        ※                                           ※

自从和波布兰开始熟络起来,高尼夫一直在小心寻找他和波布兰之间关系的边界。鉴于波布兰已经和他打过好几次游戏,去过一次酒吧还聊得挺投机——并且在那以后,波布兰甚至开始在上课时主动坐到他身边,也许高尼夫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波布兰的朋友了。每每想到这点,高尼夫的心底便悄悄涌上一丝细细的暖流,每天跨进教室时能看到波布兰的笑容,并且这个笑容还针对自己,正在成为高尼夫早起的最大动力。
然而此时此刻,看见波布兰一脸笑意地走近自己,却让高尼夫感到一丝惊慌,他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手中厚厚的一沓文件。

“哟,大学者,大家都在休闲娱乐的星期五下午,又只有你一个人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波布兰最后几步是连蹦带跳过来的,这让高尼夫的本就惊慌乱蹦的心脏原地发生了一次微型核爆炸。

“猜错了,大侦探。”高尼夫故作镇定地回答,“我要出去。”

“去干嘛?”波布兰扑闪着两只眼睛,看上去像一只好奇的吉娃娃。

“不告诉你。”高尼夫努力地将这句话的严肃程度用尽可能戏谑的语气稀释掉,但他忘记了,波布兰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个非常慷慨热情的男孩,但在某些时刻,他的慷慨热情也会显得非常八卦。

“我可以猜。”波布兰盯着高尼夫手中厚达10厘米的资料看了一秒钟,然后把脸凑近高尼夫,故作神秘地问道:“你——不会是长相年轻其实已经35岁的国家情报局工作人员,今天正好要回总部汇报工作吧?”

高尼夫的眼珠转了转,用同样神秘的语气回答道:“其实——我是只有18岁但因天赋异禀已经被国家情报局招入麾下五年的资深情报工作人员。”

波布兰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用手肘推了推高尼夫的手臂,“那我真是看走了眼,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人。”

“人以群分咯。”高尼夫向波布兰露出了一个狡猾的笑容,接着,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高尼夫将手中的一小本文件递给波布兰,说:“我今天要去参加原来学校社团的会议。”

波布兰接过资料,A4纸的页眉部分印着社团的会标——一束从枪口中盛开的玫瑰花,位于橄榄枝绕成的圆环中心。波布兰接着看文件的内容,卢克-汉诺威公司的海上开采项目对哈德森海海域的生态影响,文件用加粗的字体列举了至少5项卢克-汉诺威公司的海上钻井平台对周围海域的生态破坏。“喔噢,从字面上看,这好像不是一个填字游戏爱好者俱乐部嘛。”

“只要是公共事务,我们都愿意去关注。”高尼夫似乎自动过滤了波布兰的最后一句话,继续往下说,“我们有一个成员在报社实习,他帮我们调查到了卢克-汉诺威公司的幕后资金来源是哥伦布集团,而哥伦布集团的大股东中,有一位叫做优布·特留尼西特。”

“你是说,现任国防部长?”波布兰的眼睛看向远处一只停留在树枝上的棕色麻雀,“你们怀疑这是一起政府腐败案件?”

高尼夫点点头,说:“我们还在收集证据,等证据足够之后,我们会同时将证据发给报社和律所,再在我们的公共网站上呼吁人们追踪这个事件。”

“哇,听上去比填字游戏俱乐部炫酷多了!”突然,波布兰像想起了什么,说:“以防万一你是个只会在国家广场扯着嗓子喊打倒政府却不会保护自己的天真小可爱,或者是转校手续太多耽误了你阅读海尼森空军飞行学院学生手册,我必须提醒你——”波布兰把声音压低了一些,接着说,“自由行星同盟的名字里虽然有自由,但军校学生没有参加校外政治团体的自由,你知道的吧?”

“我知道。我进校第一天就读完了学生手册。”高尼夫用理所当然的语气答道,接着,他模仿波布兰压低声音说,“所以,希望你能为我保密。”

“噢,伊旺·高尼夫,你迎风奔跑的姿态就像是拔剑出鞘的堂吉诃德。”波布兰一边故作姿态地念着戏剧腔,一边将左手搭上高尼夫的肩膀,“我开始喜欢上你了。”

高尼夫想,这样程度的喜欢名单,波布兰能足足开上一个星期。因此他将这句话和波布兰的“sweetheart”一起放进了大脑里那个标着“波布兰一天能对一百个人说一百遍”的文件夹里。

波布兰终于停止了他的戏剧表演,又把他长着橘红色卷发的脑袋凑近高尼夫说:“再以防万一,我得提醒你,不要把你注册在学籍系统里的名字贴在你们的网站上。”

“我知道,我有笔名。”

“不要用学校图书馆的打印机打印资料,校方和学生会会定期检查电脑的文件缓存记录。”

“我知道,我就是学生会的。”高尼夫歪了歪脑袋,眼神看上去有些无辜,“所以,可以不要把我想成只会在国家广场上喊打倒政府的天真小可爱了吗?”

“我不太明白你到底对你的哪一部分不满意,是打倒政府还是小可爱?”波布兰说,“你的词库中关于赞美人的那部分需要更新了。”

高尼夫终于忍无可忍,朝波布兰翻了一个白眼,后者向他吐了吐舌头。高尼夫决定切换一个轻松一些的话题,于是问波布兰:“别光说我,你为什么要在星期五下午的校园里闲逛?”

“哦,这个!我差点忘了,我要去报名参加今年的模拟击坠大赛。”看着高尼夫一头雾水的表情,波布兰意识到应该为这位朋友再做进一步的解释。“5月24日开始进行年级内部淘汰赛,6月2日决出各年级击坠纪录第一名,参加下半学期的总决赛。所有参赛者都可以体验军方开发的战争实景体验系统——是目前全国真实度最高的实景体验系统,就算不为2000元的冠军奖金,就为那个模拟战斗飞行系统也是相当值得的。怎么样,有兴趣吗?”

“报名截止日期是多久?”高尼夫有些心动地问。

“5月19日。”

“19日……”那不就是今天下午?高尼夫看着手上的文件又犹豫起来:“可今天的会议我不能缺席……”

“没关系,报名不用本人到场,只需要填写姓名和学生证号码。”波布兰用右手拍了拍心脏的位置,“只要你同意参加,把你的学生证号码告诉我,报名的事包在我身上,你今天就放心去做一个关心海洋生态的地球超人吧。”

高尼夫笑着点点头,毕竟,飞行游戏、冠军奖金,和波布兰的狗狗眼,哪一样是他能拒绝的呢?

                        ※                                           ※

“听说你也报名参加了模拟击坠比赛?”在动物之家,谢克利一边轻捏Pluto前爪的肉垫,一边抬头问高尼夫。

“对。今天收到了赛程表,我在上半区。”高尼夫把一袋已经被毛茸茸的“小偷”们洗劫一空的猫粮口袋扔进垃圾箱。

“波布兰在下半区……哇噢,这就意味着今年击坠比赛最精彩的对决即将发生在二年级决赛上了——你和波布兰在实景体验系统中驾驶斯巴达尼恩比赛轰炸王尔古雷,那画面光想想就够激烈。”

“那得我们俩都能进入年级的决赛。”高尼夫看向墙上以一对猫狗为主角的公益海报,他的视线在艺术化的小狗小猫线条上徘徊。

“对你们俩有点信心好吗?我不记得还认识别的比你们俩还飞得好的二年级生。而且,你能参加这次比赛,波布兰一定很高兴。在你转来前的整整一个学期里,他总是在向我抱怨他在年级里找不到对手,或朋友,或其他什么——具体的词我忘记了,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谢克利拿起一把梳子,轻轻地给Pluto梳毛,“怎么说呢,自从认识你以后,他好像比以前快乐了不少。”

“他之前有什么不快乐的吗?”高尼夫有些疑惑,他很难想象在自己所在的这个宇宙里,有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将“波布兰”和“不快乐”两个词放进同一个句子里。

“我不太清楚,很多事他也不愿对我们说,大部分时候我们也就是练练搏击,然后去宿舍打打游戏。虽然他挺擅长社交,人也很好的,但一些重要的节日他却总是一个人,放假从不回家,不跟父母联系,也没听他提起过自己有兄弟姐妹。”谢克利停下梳毛的动作,摆了摆手,“也许是青春期后遗症什么的吧,但我挺担心他的。”

高尼夫的心彷佛被拧紧了一转,他坐进谢克利附近的一把扶手椅里,视线停留在双膝上。谢克利继续专心地给Pluto梳了十分钟的毛,之后,他站起来,将梳子放回到动物之家的工具柜里,转过头来对高尼夫说:“我们走吧。”高尼夫站起来,和谢克利走出动物之家。

自动门的另一头,Pluto蹲坐在地上,尾巴将身后的空气扫出一个扇形,圆圆的大眼睛依然望着两人离开的方向。

                        ※                                           ※

在参加模拟击坠比赛之前,高尼夫从未体验过实景飞行系统。民航学校对培养飞行员的态度要谨慎得多,获得的科研经费也少得多,通常情况下要读到三年级才能有机会进行模拟飞行。高尼夫在一个高年级志愿者的指导下进入驾驶舱——这是一台由真实的斯巴达尼恩改造而成的游戏体验舱,每一个按钮、仪表盘操纵杆都和真正的战斗机一模一样。“除了紧急供氧系统,如果你不小心按下紧急供氧的按钮,你只能被从天而降的氧气罩呼上一巴掌。通讯系统已经连通组委会办公室和比赛现场,所以哪怕再紧张也千万别像之前的几个可怜新生一样打开通讯线路大喊‘救命’——除非你想接下来的一年都活在同学的同情和笑声中。每组比赛时间为30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击落王尔古雷数量多的一方胜出,如果双方记录都是零则两人一起淘汰。系统会在你和你的对手之间自动分配NPC战机,注意不要击中任何一架斯巴达尼恩,也不要试图在你的对手击坠王尔古雷时进行阻挠,否则现场技术裁判会立即判你出局。”高年级志愿者快速地向高尼夫再次强调重要的比赛规则,得到高尼夫的确认后,志愿者在机舱门即将关闭前最后提示:“第一次进斯巴达尼恩——哪怕你并没有在战争现场,总是会非常紧张。不过,当宇宙的全息投影出现时,你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好好享受它吧。”

高尼夫朝志愿者报以微笑,随后,机舱门关闭了。

高尼夫不得不承认,在实景飞行系统面前,目前市面上所有贴着“百分百真实体验”标签的飞行游戏都难以望其项背。在全息投影的宇宙中,斯巴达尼恩和王尔古雷互相闪烁着无声的死亡白光,光芒盖过他在天文望远镜中见过的任何一颗星星。高尼夫能感受到握住操纵杆的右手在手套中冒汗,他的心脏因为看到这银河别样的风、沙、星辰而颤抖。这里就是罗德岛,就在这里跳吧。高尼夫闭上眼又睁开,推动操纵杆,驶进宇宙深处。

事实证明谢克利说得没错,在高尼夫还在准备年级半决赛时,波布兰的全息投影短信就发到了高尼夫跟前。在高尼夫手掌中,波布兰的半身全息图像兴高采烈地说:“亲爱的高尼夫,我在决赛等你!”

高尼夫笑着把通讯器放回到背包里,他决定在半小时后用事实回复波布兰,他也确实做到了。

二年级的决赛在第二天下午三点举行,走进会场后高尼夫发现,前来观战的人数起码是半决赛的一倍多——鉴于今天是星期五下午,很多人都没有课,其他两个年级的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总决赛中将会遇上怎样的对手,而大部分学生们也都不想错过这场几乎代表同龄人最高水平的击坠比赛。谢克利在第一排看台处朝高尼夫大喊加油,他身旁的休兹——三年级的总决赛代表——笑着向高尼夫挥手致意,高尼夫也挥手向两人回应。他在驾驶舱里坐定,才看见波布兰一溜小跑跃进驾驶舱,在注意到高尼夫已经就位之后,波布兰朝他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总控绿灯亮起,高尼夫和波布兰同时被黑暗的宇宙笼罩。高尼夫不需要去寻找波布兰的位置,他只要在30分钟内比波布兰多击中一架敌方战机就可以获得进入校总决赛的资格。在仪表盘前加装的一小块指示屏上,高尼夫和波布兰都能看见对方此时的击坠记录,目前双方的数字还都是零。

经过之前几场比赛,高尼夫发现,虽然除了自己和对手以外所有的斯巴达尼恩都由电脑制作而成,但汇集了前线斯巴达尼恩黑匣子中大量数据而制成的电脑战机有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只要找准时机,高尼夫就可以和其他两架电脑战机形成一个小型的斯巴达尼恩战队,高尼夫用这个办法很快就击毁了两架王尔古雷,现场爆发出一阵惊呼声(当然,高尼夫听不到)。

“2分26秒,两架王尔古雷,高尼夫打破了飞行学院最快击坠记录!”谢克利朝休兹嚷道。后者的视线黏在虚拟战场上,激动地回答:“他显然是个战斗飞行天才!”

不久之后,波布兰也追上了高尼夫的记录,现场的气氛随着两人之间的追赶变得紧张起来。波布兰3架,高尼夫2架。说话间,高尼夫又击中一架,将两人的分数扳平。波布兰甩开一架王尔古雷的追击,朝右翼连发两组激光炮,又是两架。大屏幕的计时器显示比赛还有一分钟结束,此时两人的击坠记录是波布兰6架,高尼夫5架。

高尼夫的激光炮已经锁定了一架王尔古雷,根据他对引力场的判断,这架王尔古雷爆炸后会撞向它左侧的另一架王尔古雷——而这样的附带伤害也将记入高尼夫的击坠记录里。除非波布兰是空战之神,否则他在一分钟之内击中两架敌机的可能性就只有1%。只要高尼夫按下发射按钮,他赢得这场比赛——或至少将比赛拖进加时的概率就将提升到99%。高尼夫兴奋地想着,朝波布兰战机的方向投去一瞥。

波布兰正在专注地与一架敌机周旋,他的移动速度很快,敏捷地躲过一束来自敌机的攻击。波布兰想绕到它的背后攻击机尾,很聪明的做法。高尼夫想。与此同时,高尼夫的余光中出现了一抹白色,在波布兰引诱敌方之时,另一架王尔古雷悄然出现在波布兰的后方。如果波布兰被击中,高尼夫就将以唯一幸存者的条件成为胜者。

高尼夫的脸色变得有些复杂,他盯着仪表盘上的比赛指示屏看了0.5秒——而在高尼夫的时间轴上,这0.5秒漫长得足有自己过往的十八年人生那么长。他深吸一口气,调转机身,改变了激光炮的射击范围。

两束白光同时在波布兰战机的前后方爆开,同时,计时器发出比赛终止的提示,最终两人的击坠记录是高尼夫6架,波布兰7架。奥利比·波布兰连续两年成为本年级击坠比赛的第一名,也理所当然成为本届击坠比赛最强有力的冠军追逐者。

高尼夫从驾驶舱中走出来,摘下呼吸罩——虽然在地面上并不需要供氧,但为了仿真度,组委会要求每一个选手都必须全程戴上——迎面撞上他视网膜的是波布兰混合了快乐、激动、惊讶、感激和愧疚的脸,他绿色的瞳孔此刻显得格外的大,刚从呼吸罩中被解放出来的橘红色的卷发在空气中跳动。高尼夫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的大脑在30分钟的高速运转后暂时进入了休眠冷却状态,他疲惫地朝波布兰笑了笑,离开了赛场。身后的欢呼声和喧闹声他都没有听见,他甚至也没有意识到,有一部分掌声是送给自己的。

                        ※                                           ※

高尼夫实在太累了,回到宿舍后,他倒在床上足足睡了三个小时才醒来。他从床上坐起,望向窗外,此时天色已经渐暗,整个天幕是被稀释后的藏青色,在与地平线相接处泛着紫红色的光。他盯着窗外发了一会儿呆,随后,他的视线在经过床角时发现自己的通讯器指示灯在有节奏的闪烁——有错过的来电。高尼夫打开通讯器,一个未接来电,两条短信。高尼夫先打开未读短信,一条是谢克利发来的视频,他和休兹两人对高尼夫在比赛中的表现大大赞扬了一番,还用视频编辑工具贴上了许多大拇指和红心——配合两人的鬼脸出境,高尼夫自认为受之有愧,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露出了感激又感动的笑容。他调出键盘,迅速地回复了谢克利,感谢他和休兹的关心和夸奖。

下一条的发件人是波布兰,只是一条文字信息,高尼夫打开时心跳有些急促。

[波布兰]:Hi,一起出来吃饭吗?:D

发信时间是四十分钟前,现在回大概已经来不及了。高尼夫有些失落地准备回绝波布兰,他刚调出键盘,屏幕上就亮起了波布兰的来电信息。高尼夫按下了接听键。

“嗨,高尼夫。”电话那头波布兰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爽朗,“你看到了我的信息了吗,来和我们一起吃饭?”

“和谁?”

“我、谢克利、休兹,四个人正好坐满一张方桌。”

“可我现在来已经来不及了。”

“没关系,”高尼夫感觉波布兰在电话那头笑了一声,说“休兹刚才和女朋友打了半小时的电话,谢克利等了休兹半小时,我等了谢克利半小时,所以——我们现在才从学校出发。怎么样,来吗?”

“好吧。等我去洗个脸。”高尼夫也笑了,说:“五分钟后校门口见。”

四人去的餐厅是休兹介绍的,从飞行学院出发需要步行20分钟。“这个距离,既可以避开大部分的同学,又不至于在到达之前就被饿死。”休兹显然十分开心,说:“我和丽卡有时候会来。”

“好了好了,我们都知道你女朋友的名字了。”谢克利朝休兹扮了个鬼脸,又向高尼夫解释道,“自从他交上了女朋友,这两个多星期十五天里,我每天都能听他直播他的恋爱故事,真想在校电视台给他开一个自说自话类感情栏目。”谢克利刚说完,手臂上就挨了休兹一拳。

高尼夫和波布兰大笑起来。

晚饭时间过得非常轻松愉快,热恋中的休兹仍然忍不住和大家分享“我和丽卡”的故事,正在吃扁豆的谢克利装出呕吐的样子,被休兹差点一肘击倒在地。波布兰一边拍桌子一边哈哈大笑,失手打翻了水杯,柠檬水溅到高尼夫的胸前,高尼夫用手一掸,水又跑到了波布兰的右手臂上。场面一度失控——好吧,失控,且快乐。

晚饭后,休兹要去和女友一起去卖场选游戏机和游戏卡——鉴于休兹是一个游戏机白痴,因此他决定带上游戏专家谢克利。“为什么你选傻列不选我?”波布兰不服气地问道。“因为你只懂飞行游戏,在RPG游戏上,显然沙列要比你靠谱很多。”休兹理所当然地答道。

四人互相道了别,高尼夫和波布兰走在回学校的路上。一开始,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并肩走着,直到大概四五分钟后,波布兰先开了口。

“今天下午……你为什么……”

“不为什么,”高尼夫说,他的视线径直望向路尽头的地平线,“不,我是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做了,大概是本能吧。”

“你知道吗,之前的比赛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大多数选手都选择假装没有看到。毕竟这只是一场游戏,你的队友并不会真的死亡。”

“我知道。”高尼夫收回视线,盯着自己的脚尖,说:“但我就是没有办法假装没有看到。”

“伊旺,你是个善良的人。”波布兰叹了口气,看向高尼夫,“可是这个世界并没有为善良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

“我知道。”高尼夫依然低着头。

波布兰还想说点什么,却被裤兜里突然响起的通讯器铃声打断了,波布兰掏出通讯器,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通讯IP地址,疑惑地说:“奇怪,我不认识什么费沙的人啊。”尽管如此,波布兰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晚上的街道十分安静,高尼夫清楚地听到波布兰的通讯器里,一个中年女性的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奥利,是我。妈妈。”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3


“伊旺·高尼夫,你真是我见过的最奇怪又最有趣的人!”

上一章

3.

波布兰在哭。

他一个人站在漆黑的路口,昏暗的月光落在他的肩上和背上。天空陆续落下雨滴,,浸湿了他的外套,滑进他的后颈。他低下头,昏暗的灯光在橘红色的头发上反射出阴郁的光,他的刘海紧贴额头,往下滴着水。他尝试往前走,却迈不开步子,雨越下越大,水滴打在他背上,彷佛累积出了无形的重量,为对抗这份沉重,他只好弯曲着身体蹲在地上,雨水划过他的眼角,推着泪水流经他的脸颊。

一个身影从路的另一头走向波布兰,走很很慢,却很平稳,当身影走近时,落在波布兰身上的雨也停了——来者在头顶为他撑了一把伞。波布兰抬头想看清楚对方的模样,高大的身影却正好挡住了月光。波布兰看不清这副身躯的样貌,只看见对方向自己伸出的右手,没有言语,只有一只在微弱的光亮中显得坚实可靠的右手,像一个召唤,又像是一份邀请。波布兰也抽出自己的右手,将它覆在这只手掌上。他感到对方的手掌有力地弯曲,紧紧握住了他的右手,波布兰借着这份力量站起来,两人一同向街道深处走去……

波布兰突然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宿舍雪白的天花板。紧接着,他意识到:他做了一个梦。可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回想,依然不知道在梦中他究竟是在哪里,和谁,要往哪里去。

管他呢。波布兰在床上翻了个身,十分钟后,波布兰下了床,走到洗手池前,梦醒之初的疑惑和不安随水龙头里的水流渐渐消散,无神论者波布兰很快就将这个梦的成因归为周五晚上玩得太嗨所导致的大脑细胞过度活跃。周末终于开始了。波布兰正愉快地想着,宿舍的门铃响了起来。

                   ※                                                           ※

军校规律而紧张的作息加速了时间的流动,等高尼夫反应过来时,已经是周六的早晨了。高尼夫的智能助手没有跳出来提示他今日的行程,今天高尼夫不去动物之家,也不去参加他在原民航学校加入的社团,但他今天确实有一个行程——他要去波布兰宿舍和他一起打飞行游戏——这件事不用交给智能助手来提醒。高尼夫换上一件白色的衬衫,套上棕色的飞行夹克,走出了自己的宿舍。

波布兰的宿舍在13楼,高尼夫下了四层楼梯,往东北方向走过了几个房间,来到了波布兰前一天给的房间号前。他在门外等了一段时间,波布兰才来开门。通过简单的判断,高尼夫确定波布兰还没有起床——他的橘红色的头发乱糟糟地立在脑袋上,浑身上下只穿了一条夏威夷风格的四角短裤,高尼夫有些不自然地将视线转移到门框上。

“高尼夫,你真是准时!但……不好意思,我昨晚睡得有点晚……”波布兰半睁着他的绿眼睛说。

“没关系,”高尼夫停留在门框上的视线开始游离,“要不我等会儿再来。”

“进来吧,等我一下。”波布兰打开门,让高尼夫进来,自己则钻进了卫生间里,一秒钟后,波布兰又从卫生间探出头来:“电脑是打开的,你可以先登陆游戏玩一会儿。”

高尼夫坐到波布兰的桌前,电脑屏幕立刻亮了起来,波布兰没有设置锁屏验证。高尼夫点击了游戏图标,进入游戏,登上自己的账号。

高尼夫喜欢并且擅长任何形式的飞行,游戏开始不到五分钟,他驾驶的飞机就甩开了敌方两架飞机的合围,并击落了其中一架。波布兰叼着牙刷站到高尼夫身后时,他正穿行在敌军舰列之中,朝一艘驱逐舰的引擎位置发射出三束激光炮。

“你很不错嘛!”驱逐舰舰身爆炸的同时,波布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来,高尼夫吓得肩膀一抖。他扭过头来,波布兰满嘴泡沫朝他笑道:“我们来PVP。”

波布兰跑回水池吐掉嘴里的牙膏泡沫,迅速漱完口。高尼夫退回到游戏登入界面,切换成玩家对战模式。

波布兰的战机率先提升高度,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他调整了自己机身的角度,开始寻找高尼夫的战机。波布兰悬浮在真空的宇宙中,周围没有任何声音,他只能靠仪表盘上的雷达探测高尼夫的来向。很快,雷达发出遇敌警报——高尼夫的战机正在接近自己的射程范围。波布兰再次调整机身,将自己的战机面向高尼夫,在高尼夫驶进射程范围的瞬间,波布兰迅速按下了激光炮发射按钮。

忽然,波布兰的挡风玻璃前出现了一束白光,波布兰猛拉操纵杆迅速上升,机身的核心部分躲过了激光炮的打击。虽然不影响关键操作,但波布兰仍能感觉到他的战机机身外壳有一部分被破坏了。

“你真行啊!”波布兰激动地喊了出来,眼睛仍紧张地盯着电脑屏幕,因此,他错过了高尼夫脸上略显害羞的微笑,只听见他平静地回答:“借助宇宙电场而已。”

波布兰和高尼夫双方都拉开了一些距离,准备下一轮进攻。波布兰战机的左侧翼外壳被破坏,他需要保证这个位置不再受到打击。仪表盘上的雷达急促地响起来,高尼夫的战机正在快速接近,波布兰灵活地往左旋转30度,朝高尼夫所在的方向发射出光束,远处高尼夫的战机摇晃了一下。同时,波布兰也听到身旁握着游戏手柄的高尼夫倒吸了一口气,波布兰从心底升起一阵新鲜的快感,他操纵着战机快速向前,想要给高尼夫最后的致命一击。

忽然,波布兰的右后侧翼剧烈晃动起来,他大叫一声“不好!”,高尼夫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绕到波布兰的侧后方,炸毁了波布兰的引擎,波布兰的战机失去推进动力,静止地漂浮在宇宙的真空中,从高尼夫的游戏视窗中看去,波布兰的战机尾部已经开始燃烧。

“30秒后,我和我的飞机就将成为宇宙的灰尘。”波布兰的语气里夹杂着震惊和兴奋,“你赢了。”

高尼夫笑了笑,说:“运气好。”

波布兰也笑了:“再来一局?说不定这一回胜利女神就看上我了。”

高尼夫点点头,愉快地再次点击了“开始游戏”的选项。

                   ※                                                           ※

4月很快就要到底了。

距高尼夫第一次和波布兰在宿舍玩飞行游戏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之后波布兰又邀请了高尼夫两次,两次高尼夫都玩得很开心。波布兰与高尼夫想象中的有一点不同,真实的波布兰更多一点热情,却没有那么放纵——也许是波布兰闪亮得放光的绿眼睛和之前的晚归事件误导了高尼夫,但据波布兰声称,自己去酒吧的次数远远低于高尼夫的想象。“我们上的是军校好吗,要从休息时间里拨出一个可以嗨超过四小时的夜晚比同时交两个女朋友还困难!”波布兰一边笑得在椅子上打滚,一边朝高尼夫说道。

他们在游戏的间隙会聊天,话题大部分与飞行相关,偶尔也聊聊近期发生的趣事,高尼夫没有想到他和波布兰的聊天会如此轻松,波布兰见缝插针的幽默消除了高尼夫的不安全感,两人逐渐熟络了起来。半个月过后,高尼夫已经能够接住波布兰的玩笑并偶尔做出反击了。但两人都有一种默契,从不提开学初的晚归事件。这也让高尼夫稍稍松了一口气,他至今没有想好如果波布兰问起他那天的反常行为,究竟该给出怎样的答案才能不显得那么可疑或者诡异。

高尼夫收到波布兰消息时是下午两点十八分,他正在图书馆的社会学层找一本古地球时代的论著。高尼夫打开通讯器,将波布兰的语音转成文字。

[波布兰]:你看到教学系统的通知了吗?

高尼夫调出虚拟键盘,飞快地打字:

[高尼夫]:看到了。

[波布兰]:拉米劳教授明天的课程临时取消了!!!:D

[高尼夫]:……所以?

[波布兰]:所以明天一天都没有课啊Sweetheart!

[高尼夫]:噢。I see.

[波布兰]:我们准备今晚去酒吧,你来吗?

[波布兰]:谢克利也来噢!

[波布兰]:来吧dude!

[波布兰]:让我们拥抱酒精和美人,歌颂我们的短暂而美好的青春!

[高尼夫]:……我的手被震麻了!

[波布兰]:那是为了让你更直接感受到我的热情。答应我来喝酒吧!

[高尼夫]:………………

[高尼夫]:好吧。

[波布兰]:非常好!今晚八点,史密斯路的Club 9,到时见!

收起通讯器,高尼夫打开手中的书,心想,这本今天大概只能读到一半了,没关系,明天一天应该可以读完。只是……

只是,高尼夫实在是不希望波布兰再对自己说sweetheart了。

                   ※                                                           ※

史密斯路在距飞行学院三个街区的位置,海尼森大学的第二校区也在附近,因此,这一带酒吧的常客大多是军校学生和大学生。Club 9位于史密斯路的中段,门口立体招牌的led灯缓慢地变换着颜色。高尼夫推开酒吧的门,强劲的音乐声和喧闹的人声立刻扑面而来。

高尼夫向酒吧深处走去,寻找朋友们的位置。波布兰先发现了他,朝他挥手示意。高尼夫走近波布兰,谢克利坐在波布兰左侧同高尼夫打招呼,他左侧有一个高尼夫没见过的棕色卷发的青年,身材不高但却很结实,似乎是谢克利的朋友。

“这是沃连·休兹,我的室友。”谢克利向高尼夫介绍,说完又扭头对休兹说道:“这是高尼夫,刚从民航学校转来的。”

“动物保护人士,银河第一记笔记能手,恋人是图书馆。”波布兰在背后补充道,惹得高尼夫和谢克利同时大笑起来。

感受了休兹热情而有力的问好后,高尼夫坐到高脚椅上,向酒保点了一杯纯伏特加。休兹正在和谢克利愉快地讨论着什么,不一会儿,休兹和谢克利站起来,朝自己2点钟方向坐着两个女孩的圆桌走去,十分钟后,两人分别拉着一位女孩走进了舞池中。

波布兰饶有兴致地看着舞池中的四人,用手肘拐了高尼夫一下,说:“你不去吗?”

高尼夫笑着摇头,说:“不了。没什么兴趣。”

波布兰笑着说:“哦对,我忘记了你的恋人是图书馆,即使不在恋人身边也要保证对她的忠诚。”

高尼夫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着答道:“你非要这么说我也不拦你。”

波布兰向高尼夫的酒杯瞥了一眼,说:“那真是白白浪费了你的好酒量。”停顿了一秒钟,波布兰又问:“你平时还有别的爱好吗?”

“有啊,开飞机。”

“除了这个。”

“嗯……”高尼夫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说:“填字游戏吧。”

“什么?”

“填字游戏。”

“就是那个印在《海尼森日报》生活版副刊右下角的,有横竖空格的,填字游戏?!”

“……是的。”

波布兰楞了一下,随即发出一阵笑声,手里的酒杯也随着他的身体一起微微抖动起来。

没关系,很多人听到都是这个反应。我习惯了。高尼夫,你就是一个怪人。高尼夫低下头,开始用手在桌面上旋转手中的酒杯,直到他听到波布兰清楚地说:“伊旺·高尼夫,你真是我见过的最奇怪又最有趣的人!”
“有趣?我有趣吗?”高尼夫抬头,对上波布兰的视线。

“当然,你浑身上下都写着有趣啊。”波布兰的绿眼睛里发出光来,那不是高尼夫平时在教室里不经意间瞄见的锐利的光,是一种更为柔和、更有力量的光芒。高尼夫的眼角有些发烫,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似乎真的感受到了这道光的温度。

过了一会儿,高尼夫笑了起来,说:“你也是我见过的最奇怪又最有趣的人。”

波布兰眨眨眼,说:“是吗?我哪里奇怪?”

“你竟然在酒吧里和我讨论填字游戏,这还不奇怪吗?”

两人手握酒杯,几乎同时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酒吧的音响里持续发出震破心脏的音乐,因此,这一阵笑声只有他们两人能够听见。

                   ※                                                           ※

之后的两小时里,两人的谈话变得愈发轻松起来。波布兰甚至向高尼夫展示了他高中时剃过的最张扬(最中二)的发型,高尼夫笑得差点从高脚椅子上滑下去。直到走出酒吧时,高尼夫还在捧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波布兰见状干脆用手肘顺势拐了高尼夫一下,高尼夫失去重心,身体向马路一侧倾斜。

“小心!”

忽然,高尼夫感觉有一只手将他往回猛地拽回人行道,几乎同时,一列摩托车队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要不是波布兰及时抓住他,他就撞上去了。

高尼夫这才清醒了一点,他望向尚未驶远的摩托车队,大概有十几辆车,以双排的队列行驶而过,每一个驾驶员都头戴白色头盔,身着由古地球时代条顿骑士铠甲改造而来的制服,在橘黄色的路灯之下,像高速飘过的冥界使者。

“忧国骑士团。”波布兰开口说道,“一个披着爱国主义羊皮的法西斯组织。”
“今晚有人要遭殃了。”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六个梦


摘要:奥利比·波布兰最后的六个梦。 [ Open relationship ]

传说结束后,费沙成了名符其实的宇宙中心。

在全银河吞吐量最大的费沙宇宙港,起飞或降落的飞船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天空中的航线纵横交错,地上的候机楼人流攒动,惟有当夜幕降临,黎明到来前的两三个小时,费沙港才会进入短暂的安眠,享受一天之中难得的宁静。宇宙港外的街道,一列列拥有五颜六色屋顶的两层楼房排列在马路两边,沉浸在已延续数十年之久的和平、静谧与茫茫夜色之中。

忽然,一棵梧桐树的树叶晃动出飒飒的动静,一只猫头鹰从茂密的树叶中跃起,降落在一片桃红色的屋顶,少顷,又向路的更深处飞去。当它的棕色翅膀扬起的薄薄雪雾撒过屋檐下的玻璃窗时,一扇挂着浅蓝色窗帘的窗户亮起了灯。

窗外的天还没有亮,波布兰却自然醒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曙色未至时就早早醒来,人上了年纪,就自然而然地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皱纹和越来越少的睡眠,以他的年龄,每天还能拥有完整的八小时睡眠,已经是福气的证明——睡眠与食欲,这几乎是人生进入晚年后最珍贵的两样东西。

波布兰睁开眼睛,用手支撑自己坐起来,他的手背上布满了长寿的皱纹,手臂却依然刚劲有力。他很庆幸自己还有一双不颤抖的手,让他得以握稳酒杯,虽然柯林斯医生已经在上上上一次体检时用十二分认真的神情要求他戒酒,但厨房里冰箱中仅存三分之一液体的伏特加酒瓶证明他根本没有把医生的话听进去。酒精和玩笑是他的命,而没有酒精也开不成玩笑,四舍五入,酒就是他的生命之泉。

看着床头柜上的酒杯,波布兰才想起来,昨夜,自己好像在拉开冰箱门时倒了半杯酒,还没喝完就睡着了,所以才带着对酒精的记忆走入了梦中。

他很久没有做这样的梦了。在梦里,他恢复了年轻时的模样,鲜艳明亮的卷发,匀称健美的身材,紧实的肌肤,锋利的剑眉,和祖母绿一般的眼睛。他举起手中的酒杯,一只脚踏在酒吧的小圆桌上,潇洒地喊着干杯。在强劲的音乐声中,风华正茂的伙伴们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又摇摆着身体投入到律动的电子乐浪之中,身旁一个明眸似水的女孩朝他抛去一个眼波,示意他走向人群的更深处……

青春的肉体,不竭的体力,永不干涸的酒杯,永不停止的乐章。年轻时的自己,一度深信——酒精和美人,这就将是他人生的全部。如今,时光的浪潮退去,只留下床头柜上一只装着残酒的玻璃杯。

波布兰的手指滑过柔软的棉布床单,他的指尖感到一丝冰凉,他望向窗外的皑皑白雪,今年冬天格外寒冷,室内的暖气似乎也没有往年足了。他将目光收回,视线在床的另一侧徘徊,这张床上,也有好几年没有别人来过了。

波布兰的酒杯里有过多少酒,他的床上就来过多少人,在毕业舞会上,在飞船中,在宇宙港,他出入一个个房间,也为一个个女人打开自己的卧室门。各种味道的香水,各种颜色的发丝掺杂着酒气萦绕在他的周围,构成他一生的基调。他曾经听人说起,在人类文明的幼年时代,酒是奉献给神的礼物——因人在酒中获得了愉悦,便期望与神共享。只是波布兰迷上酒精的最初原因并不是因为愉悦,而是因为紧张。

他记得那是自己的第一次实战飞行,在即将爬进驾驶舱前,中队长沃连·休兹大步走来,朝他扔来一个酒瓶,说:“喝了就不怕了。”波布兰仰头灌了一大口,用手背抹了一把嘴,顺手把酒瓶递给身旁的伊凡·高尼夫,高尼夫接过来喝了一口,又递给一旁的沙列·谢克利。然后,四个人分别奔向属于自己的飞机,等待母舰将他们这些宇宙战场中的星星发射向未知的命运。每一次顺利返航,他都会带上酒,在餐厅等待自己的战友们,庆祝这一次的生命奇迹。一开始,总是四个人一起干杯,后来变成了他和高尼夫对饮,最后,餐厅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后来那些只能与影子对酌的日子里,波布兰想,也许生命就像这酒杯里的酒,喝完了就不再有,也不知道自己这杯酒,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被饮尽。

无论如何,趁自己的生命酒杯里还残留着几滴,还是得打起精神来生活。床头的电子时钟跳到了7点,波布兰决定出门去吃早餐。

出门时,他顺手拿起门边的手杖,低头凝视自己的右手,这只手握过战斗机的操纵杆,抚过战友的灵柩,揉过幼儿的脑袋,端过餐厅的瓷盘,如今,它的朋友变成了手心里这根牛角木拐杖。
脚步声和拐杖声缓慢而有节奏地在人行道的石板路面上盘旋,宇宙港尚未完全苏醒,惟有挂在行道树上的圣诞节装饰灯闪着橘黄色的微光,像一双双眼睛注视着他。

噢,今天晚上就是平安夜了。波布兰看了一眼挂在路边仓库门口的时间牌,又若无其事地往前走去。
这是奥利比·波布兰过的第92个平安夜。然而是第几个又有什么关系?潇洒、传奇又古怪的费沙宇宙港餐厅前老板奥利比·波布兰不过圣诞节。

波布兰走进路边一家装潢风格鲜艳明亮的餐厅,服务员见到是他后快步走上前来,将他领到落地窗边一处可以尽览沿街风景的座位前,波布兰今天的选择是意式浓缩咖啡和夹心奶酪千层酥,服务员记下后,收起菜单,向他微微鞠躬然后离开。如果一个人光顾了这家餐厅三次以上又观察得够仔细,他就能发现,这里的服务员在对波布兰鞠躬时,身体前倾的角度会比对别的顾客微妙地大一些。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因为波布兰是这家餐厅的主要持股人。

这家餐厅是他在四十岁那年开的,在那之前,他辞去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在宇宙港旁开了这家意大利餐厅。在坚持过最艰难的前三个月后,他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很快,“港口那家帅气大叔开的意大利餐厅”的名声就在费沙上空传起来。随着盈利的增加,开始有人劝他拓展产业,“至少在其他区开几家分店嘛”,店员偶尔开玩笑时也会这么说,但波布兰依然坚持这一个店面,一做就是四十几年。即使将餐厅交给经理人托管后,他仍会作为顾客走进餐厅,只为再尝一尝菜单上曾属于自己的菜品。他喜欢坐在有落地窗的座位上,端着咖啡杯,看沿街的行人络绎不绝,为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设计跌宕起伏的真实故事。

餐厅的空气中漂浮着节奏舒缓的爵士乐,萨克斯发出婉转而沉郁的曲调。波布兰就着饱餐后的充实,背靠软皮沙发椅闭上眼睛,很快就随着音乐走入了梦境。梦里,他站在吧台里,为另一侧的客人的酒杯里斟酒,客人举起酒杯却没有喝,而是将杯口向他倾斜,问,你有故事要讲吗?

波布兰睁开眼,才发现原来自己短暂地打了个盹儿,他喝掉酒杯里已经不热的热红酒,脑海里却一直回响梦中人的话。我难道有什么故事要讲吗?波布兰在心底问自己。

波布兰喜欢听陌生人的故事,整个餐厅里他最喜欢的位置就是吧台,在那里他总能听到各种故事——爱恨情仇、都市传奇、青年困境、中年危机……只需要一杯烈酒,就能让人打开紧锁的心扉,让那些沉闷的心事一见天日。每到这时,波布兰便一改活跃的常态,静静地听对方倾诉,他很少插话,他知道——对于在吧台上述说心事的人,他们想要的惟有聆听。直到有一天,一个远道而来的旅人问他,你有故事要讲吗?

波布兰愣住了,他开了七八年的餐厅,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们只是兀自倾述,又黯然离开——所有人都急切地做好了交心的准备,而无论他们得到怎样的回应,都只会是新的孤独和伤害。波布兰不想这样,因此,他不准备再与任何人交心。于是,他苦笑着叹气,说:“我的故事里只有死亡,恐怕没有人想要听这样的故事。”

此话不假,在波布兰的前半生,他经历了太多死亡。先是父亲,然后是母亲,再然后是战友、挚友、爱人……他向命运愤怒地挥拳,却无力阻止它把那些珍贵的东西一点点从自己身边带走。他灌下越来越多的酒,能够聆听他的人却越来越少。在被酒精麻痹到神志不清的时刻,他闭上眼心想,如果能就此醉死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他想起在很年轻的时候,有人问他理想的死法,他的回答是“被十二个敌军女飞行员驾驶王尔古雷围攻而死”,顺理成章地收到对方“果然如此”的白眼。那时的他,全身心地相信着,在自己心爱的战机中战死,满载战友的哀思踏入地狱之门,一定是属于自己的最终结局。他一面潇洒地安排自己的死亡,一面对高尼夫故作神秘地叮嘱道:“我床底下的抽屉里有很多好东西,等我死了就都归你了”。他没想到的是,最终要用一生来承受失去战友的悲痛的却是自己。那些年,他总爱把下地狱挂在嘴边,却没想到真正的地狱要由活着的人来背负。

波布兰想了各种办法去死,他成了一个积极的寻死者,哪里最容易发生意外他就去哪里——从塔杨汗基地,到地球教地堡,再到伯伦希尔皇帝御前,他一次次为自己写好墓志铭,又一次次被可笑的命运擦去。最后一次,他在伊谢尔伦的医疗舱里醒来,失望地想,自己到底是犯下了怎样的罪孽,连死神都拒他于地狱门外,还不如不良中年华尔特·冯·先寇布,昂首挺胸,在最后一场战役里死于最后一颗子弹,不用怀抱对旧时代的怀念在新世界谋生,不用忍受经年累月的哀思和煎熬。不想死的死了,不想活的却还活着,多么弄人的造化!

终于,波布兰向命运屈服了。他无法拒绝命运一再塞入他怀中的生命,也难以接受物是人非的故国故地,他只能选择离开,去未知的宇宙空间,做一个孤独而自由的人。他透过宇宙港的落地玻璃目送尤里安、卡琳、亚典波罗等旧友乘坐宇宙飞船返回巴拉特星域,飞船在天穹中越来越小,最后化成一个小小的光点,像一颗小小的星星。时光无法倒流,他的一部分生命永远地埋葬在天边那颗已遥不可及的星星之上。

走出餐厅,波布兰朝街道的另一边走去,他被马路上的几辆车超过,经过了几个公共通讯亭,穿过一群结伴同行的儿童,小孩们挥舞着小手用稚嫩的声音向他问好,然后,他在社区公园绿地前的长椅上坐了下来。尚未融化的雪地上,几只黑褐色白斑点的小黑雁轻快地蹦到波布兰脚边,见状,他将手伸进大衣口袋,摸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用玉米和麦麸磨成的粉末,他抓了一把自制的鸟类营养套餐,撒在石板小路上,小黑雁们立即一拥而上,围在他的脚边一顿饱餐。波布兰十分珍惜这人与鸟的平静时刻,他知道,这些黑雁只有在冬天才会来到这里,春天到了,它们便会排列成V字队形,飞回属于自己的故乡。

故乡?那是个只存在于遥远的青年时代的东西了。回到家中的波布兰,坐在沙发上,用右手枕着自己的脑袋,带着一丝倦意懒懒地想。时至中午,气温回升了一些,室内暖气散发的热量又更明显了一些,波布兰的半个身体靠在松软的绒毛布靠枕上,他又睡着了。

他梦见了地球和波布兰家的祖先们,红头发,绿眼睛,梦中的波布兰甚至扳起手指开始算自己和他们的辈分隔了多少代。他想起父母尚在的童年时代,他听大人说,波布兰家是离开地球飞向宇宙的第一批人类,历经进取的开拓时代、残酷的殖民时代、文明的联邦时代、黑暗的帝制时代,最终又跟随亚雷·海尼森的飞船走向民主时代。少不更事的波布兰听完,眨着绿色的大眼睛问:“那哪个时代是最好的?”他的父亲母亲半弯着眉眼,异口同声地说:“自由的时代。”
为了自由,守护自由。后来的波布兰抱着这样的心情穿上了同盟空军的飞行服,“波布兰家的人从不眷恋土地,不怀念故乡,也不害怕死”,他对高尼夫这样说,然后潇洒而用力地拍了拍好友的肩,说:“但你有家人,你得活着回去。”
高尼夫的家在海尼森郊区,家里父母健在,还有四个弟弟妹妹。每一次军队在海尼森入港,他的行程便只会是回家,美酒、美人、美景,没有任何事物能改变他的决定。波布兰奋力引诱无果,只好朝他钻进计程车的背影瘪嘴道:“没情趣,活该单身。”

没情趣归没情趣,波布兰却在被布兰达放鸽子后鬼使神差游荡到了高尼夫家门口,正当他将食指悬在门铃上犹豫要不要按下去之际,身穿圣诞毛衣,头戴生日寿星王冠的伊万·高尼夫提着一袋垃圾将实木门一把推开,结结实实撞在波布兰挺拔的鼻头。波布兰捂住鼻子蹲在地上一通乱叫,高尼夫只好放弃手中的垃圾袋,将他领进屋里急救。他的父母热情地将他按在餐桌前,邀他品尝高尼夫家的圣诞晚餐,他的弟弟妹妹们怀着好奇又热切的眼神追着他问,你是哥哥的战友?你也开舰载机?你的飞机开得有哥哥好吗?哥哥在军队里有女朋友吗?那你有女朋友吗?……波布兰顶着鼻梁传来的剧痛,一一回答少年们的问题,斜眼看见身旁的伊万·高尼夫正因为努力憋笑,将原本清新柔和的五官弯成奇怪的形状。他在心里恶狠狠地想,太过分了,毫无朋友间的道义,早知道就不该为了伊万·高尼夫在家人中的形象和今天是他的生日就把他说得跟宇宙最厉害的飞行员似的。

伊万·高尼夫真是一个可恨的人,他冷静、理性,没有荷尔蒙还拒绝接受别人的荷尔蒙,既听不懂女孩们的邀约,又看不懂眼下的气氛。他总是在自己或野心勃勃违反校规或怒火中烧难以控制之时,带着一脸正经的温和泼自己冷水,无论自己砸向他的是拳头、扁帽,抑或是威士忌酒瓶,他只会一脸苦笑地接住,再默默地朝自己摇头。
波布兰在沙发上换了个姿势,也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早已没有了故乡,而想回家的人也成为宇宙的灰尘,永远无法归航入港。

后来,第十三舰队的所有人都陆续失去了故乡,祖国成了故国,友人成了故人,杨舰队成了银河中的流浪儿。当波利斯·高尼夫一从海尼森到达伊谢尔伦,波布兰便向他打听伊万·高尼夫家人的安危,他一边听波利斯·高尼夫说,一边在心里暗骂,伊万·高尼夫,我一定是上辈子欠了这个人的钱。可恨,真是太可恨了。

一艘飞船起航,从屋顶上空飞过,留下引擎的轰鸣声,中午一点半,正值港口最忙碌的时段。很多人介意宇宙港飞船起飞的引擎声,不愿住在港口附近,但波布兰却很钟意这里。港口既是启程,也是归航,没有人知道他身在何处,没有人了解他去向何方,仿佛只要永远等待,便能拥有期待。

波布兰凝视着窗外飞过的飞船,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沙发上起身,沿着木楼梯走上二楼,打开位于中间的房间门,房间内的装饰和所有普通书房没什么差别,唯一的不同是,在书架上陈列的并不是大部头的书籍,而是一个个文件袋。千万别误会,奥利比·波布兰才没有患上什么无聊的行政工作妄想症——在这一个个外表毫无个性的文件袋中,装有波布兰另一个更酷的身份——单数工作日,他是帅气的意大利餐厅老板;双数工作日,他就是费沙著名的城市猎人。
Cœurs是他的代号,委托的案件小到寻找失踪的猫、确认配偶的外遇对象,大到商业集团的恶意竞争、著名政要的竞选舞弊,只要他点头就一查到底,服务周到,童叟无欺。委托费不重要,有危险也不要紧,有没有意思、够不够刺激才是波布兰下决定的最重要原因。

战争结束后,波布兰疯狂地渴望未知和冒险。他怀念自己还是个舰载机飞行员的时候,每一次从母舰中被弹进真空宇宙,那遍布每一根毛细血管的血脉偾张。战火燃过,谁胜谁负,谁生谁死,斯巴达尼恩和王尔古雷在无垠星海间翻腾,阿特罗波斯手执剪刀,无言地挑选着眼前交织成网的一根根金线。当脑神经里一旦被注射进这剂惟有在死亡和炮火面前才能尝到的兴奋剂后,人就永远改变了。在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日子里,波布兰想念那些肾上腺素急剧增加的时刻,那些将生死淹没在酒瓶中的岁月。他的司令官杨威利曾说,唯有能够忍耐和平之无为的人,才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波布兰输得彻彻底底。他惟有继续出入那些刺激危险的场合,坚持把冒险烙进自己的血液中,才有维持生活的力气。

波布兰在工作台前坐下来,他从城市猎人界退休的时间比从餐厅退休还要早九年,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案件资料却留在了他的房间里,成为一座微型都市传奇博物馆。每当波布兰来了兴致,便走进这座属于他的小小博物馆,随机打开一个文件袋,品尝一段随机的人生旅程。

他现在从工作台左侧抽屉里拿出的文件袋里,是一份复印件,标题处写着“关于伊谢尔伦要塞幽灵的调查报告”,落款处签了三个人的名字,其中两个是他和高尼夫,另一个是尤里安·敏兹。

那是第十三舰队刚占领伊谢尔伦要塞后不久的事,风传要塞中出现了一个只在夜里游荡的幽灵,华尔特·冯·先寇布提出调查的提案,唯恐天下不乱的波布兰带着高尼夫一起主动请缨,又拉上了当时还是个少年的尤里安·敏兹。三人一番好找,终于在地下一四一层中找到了传说中的“幽灵”——一位因犯错而藏匿起来的同盟下级军官。事后,三人联名向司令部提交了这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当天晚上,波布兰在宿舍对正在埋头填字游戏的高尼夫宣布,第一次成立侦探团就旗开得胜,退役以后一定做一个城市猎人。

高尼夫盘腿坐在沙发上,衔着铅笔抬头看他,认真地说:“去吧,我支持你。”当被问及战争结束后的打算,高尼夫思索了一番,说:“去航空公司做飞行员。”

波布兰咂咂嘴,凑近高尼夫,抽走他两片嘴唇之间的铅笔,说:“啧啧,伊万·高尼夫,我早就知道你是个没创意的人,谁知道你真能这么没创意。”高尼夫完全不为波布兰的嘲讽所动,从他手里拿回被抢走的铅笔,继续一边填字一边回击道:“怎么了?奥利比·波布兰的人生已经失败到要嫉妒一个没创意的男人了吗?”

波布兰盯着白纸上圆圆的字体,抿嘴笑了起来。这份文件是巴米利恩会战结束后,在高尼夫的房间里发现的,那个房间自从4月29日它的主人匆忙离开后便再没有人进去过——事实上,那天以后,波布兰也再没有回过他们的宿舍,直到自由行星同盟和新银河帝国签订停战协议,自己坚决要求同梅尔卡兹一同前往塔杨汗基地,为了收拾必要的行装,他才从美琳的床上爬下来,回到这个在门上涂有红心和梅花标志的房间。房间内还保持着两人离开时的痕迹,高尼夫在喝水时不慎摔碎了一个玻璃杯,波布兰的右上眼睑因为过度疲劳发生了痉挛,高尼夫弯腰捡起地上的玻璃碴,打了个呵欠,说:“返航后一定好好睡一觉。”

高尼夫的床头还摊着没有完成的填字游戏本和一支自动铅笔,房间里依旧纤尘不染,波布兰总怀疑他会趁自己不在时为宿舍做大扫除,否则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从不洗衣服,可每一件T恤都会在一定时间后干干净净地挂回自己的衣柜里,当然,高尼夫对此又是另一种解释:“因为我也会穿。”因为高尼夫不愿意赤脚踩有灰的地板,不愿意躺超过一个月不换的床单,所以他的房间也总是被他打扫得纤尘不染。

波布兰从高尼夫的衣柜中拿走了大部分衬衫和T恤,又在他的写字台抽屉里发现了他的日记,和夹在日记里的幽灵调查报告,这些现在都归波布兰了,伊万·高尼夫留在人间的所有痕迹,现在都交由波布兰全权处理。报应,这绝对是报应。自己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才被命运女神惩罚来收拾最亲密的好友的遗物。波布兰颤抖着翻看高尼夫的日记本,那些文字、那些笔迹,就像它们的主人一样朴实凝练。这样的本子还有另外五本,都放在同一个抽屉里,像为高尼夫的灵魂搭建的棺椁。他想起来,有一次高尼夫对自己说,以后有机会,就把这些年的经历整理整理,出版一本舰载机飞行笔记。现在,世人永远看不到这本书了。波布兰一边将六本日记塞进背包中,一边恨恨地想。

宇宙历799年,是同盟宇宙空战队遭受致命打击的一年,第一、第二宇宙作战队队长的姓名并排出现在同盟军的阵亡名单上——就像他们在世时那样形影不离。无意中应了高尼夫初见尤里安时的那句话——同盟最厉害的飞行员,已经躺进坟墓里了。休兹、谢克利,还有伊万·高尼夫,都化作碎片葬身真空海洋,而此刻的波布兰,则通过同盟政府的死亡证明抹去了自己的祖国和故乡,获得了一种纯粹的孤独的自由。

波布兰趴在工作台上,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在梦里,他又踏上了伊谢尔伦要塞的金属地板。

波布兰起码有三十年没有流过眼泪,可这一次从梦里醒来,他的眼角竟挂上了水珠。不,他并没有因为刚才的梦而难过,而是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他回到了伊谢尔伦共和政府成立的现场。

宇宙历800年和801年,是充满着血光和失落的年份,无论他和亚典波罗用多少振奋人心的狂傲和豪情去鼓舞自己和战友,但夜里躺在单人宿舍的单人床上,波布兰仍能感到巨大的未知的空虚朝自己袭来。他并不想活,他恨不得巴米利恩会战的阵亡名单真能在事实上宣告自己的死亡,可他的心脏仍在跳动,他的中枢神经仍在操纵自己想这一堆操蛋的事情,他还有一群连操纵杆都握不稳的青少年飞行员要训练,总而言之,他还活着,就不能死。

可是杨威利却死了,奇迹的杨、不败的杨、魔术师杨,死在前往和谈的路上,死于一束无名之辈射出的普通激光。波布兰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口灌着酒——是什么酒已经不重要,能醉就行。他瘫在冰冷的地板上,心想,太残忍了,命运太残忍了,为什么单单留下自己来见证这个颓败的时局,见证历史对一个自由时代的火刑。他记不起时间,时间已经不重要了,他也不期待未来,未来也已经不重要了。一切都结束了,民主体制、同盟、杨舰队、空战队,他和他的伙伴们付出了所有能尽的努力,牺牲了所有不能承受的牺牲,最终还是结束了。

回想到这里,波布兰靠着座椅的后背,惭愧地想,自己当时虽说已经年近三十,却还不如一个十八岁的尤里安——事情发生后,他和菲列特利加才是最悲痛的人,然而他还是在亚典波罗的陪同下闯进自己酒气熏天的宿舍,把自己的一颗臭头严严实实地按进装满水的浴缸里。还没有结束——革命、理想、空战队,和自己的人生,都还没有画上休止符。他还得豪情万丈,还要放声高唱,然后喊着“去死吧,皇帝!”将扁帽狠狠甩上会场上空。

如今的尤里安他们在干什么呢?波布兰走出房间,下到一楼的厨房,从冰箱里拿出食材,开始准备晚餐。肯定也和自己一样,柴米油盐,生活琐事,忍受着和平年代带来的日复一日的平淡和平凡。

后来又过了很多年,尤里安来看过他,和卡琳一起——噢,这时候的他们早已和他们的孩子们共用一个姓氏了。女儿考上了费沙的大学,于是全家借送她去大学报道之机来费沙旅游。波布兰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两位少年少女,女儿有着浅色的卷发和古希腊人一般优美的脸庞,和尤里安很像;儿子的头发则是灰褐色,松软又优雅地覆盖着他的漂亮脑袋,和他妈妈几乎一模一样——或者说,根本就是那个不良中年先寇布的少年版。哎呀呀,波布兰有些好奇地想,要是先寇布活到现在,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该是怎样的反应?

晚饭后,尤里安和卡琳向波布兰告别。我们还会再来见你的,你也多来见见我们。尤里安不舍地说。波布兰用力捏了捏他的手臂,说,只要我们都好好生活,见和不见都是幸福的。波布兰站在门口目送尤里安和卡琳离开,卡琳似乎在抹眼泪,尤里安的眼眶里也水波涌动,他伸出手臂揽住她的左臂,另一只手朝波布兰用力地挥舞。波布兰朝他俩笑,说:“走吧,只要我们都还活着,就一定会再见面的。”

想到这里,波布兰觉得自己的眼眶也有些发烫,可能是红酒太热,也可能是人到了晚年总是容易感伤。人生总是这样,相聚很短,分离却很长;盛筵大多意犹未尽,怀念却总绵延不绝。

窗外传来细细簌簌的声音,波布兰看向窗外,雪又下起来了,晶莹洁白。波布兰半躺在壁炉旁的沙发上,梦见了一件陈年小事。

宇宙历798年的平安夜,第十三舰队准备弃守伊谢尔伦,他和挚友伊万·高尼夫在市区的酒吧里喝光了最后一口伊谢尔伦的威士忌,他对高尼夫说,等下次再回来,自己一定要喝干酒柜里的每一瓶酒。

“然后向在场的每一个姑娘告白,又被在场的每一个姑娘拒绝吗?”高尼夫半个身子倚在吧台上,盯着手里摇晃的酒杯,说话时拉长了尾音,号称千杯不倒的他好像也醉了,说完这句话后,就趴在吧台上睡了过去。紧接着,波布兰也枕在他的背上呼呼大睡,他嘴里还嘟囔着一些话,可高尼夫并没有听到他在说什么。

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波布兰没有醉倒,更没有睡着,他清醒地看着趴在吧台上的伊万·高尼夫,肌肉紧实的背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伸手将他摇醒,捧起他因醉酒而泛红的脸,一字一顿地对他说:“伊万·高尼夫,我有话要对你说——”

话音未落,波布兰的身体忽然一颤,他醒了。他怀着深深的遗憾注视着眼前的电子钟,遗憾地意识到现在仍是宇宙历863年。

当他还在经营餐厅时,曾听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说,梦是潜意识对现实的补偿,所有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偿所愿的遗憾,总是会以梦境的形式补完。波布兰听完,两个手肘撑在吧台上,用手掌托着自己的脸说,真好啊,我也想得偿所愿。

可怎么单单就这一件事,无论在哪一个宇宙次元,留给自己的永远是阴差阳错与欲说还休呢?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波布兰记得好像是在一次飞球比赛后,那场比赛,波布兰因为前一场吃了红牌领到禁赛一场的惩罚,留在场上的高尼夫拿到了本场MVP,在球员通道被几个隔壁大学的女生团团围住,波布兰在走廊尽头足足等了二十分钟,才见高尼夫走出来。波布兰上前搂着他的手臂,故意扭曲了声调问他,刚才的女生里有中意的吗?还是全都想约约看?都和你做了三年室友了,你连一次夜不归宿也没有,可把我给愁坏了。”

高尼夫拖着搂住自己的波布兰,以奇怪的姿势继续往前走。在一阵令波布兰发酸发苦发狂的沉默后,高尼夫终于开口说:“我对她们说,我暂时不想和人约会。”

噢,这样啊。波布兰的绿眼睛勉强地眨了眨,继续问,谁都不想?女人?男人?都不想?你肯定是因为从没约过会比较紧张,看在你我三年军校室友的份上,我陪你来一个梦幻型约会套餐怎么样?

高尼夫又沉默了,这一回的沉默更漫长,更彻底,比上一轮还要让波布兰发酸发苦发狂。波布兰,舞会天王、性事老手,却在自己的性冷淡室友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终于,当他俩回到宿舍,高尼夫关上房间门,对正在鞋柜边蹬掉一只运动鞋的波布兰说:“我是一个无性恋,你能忍受和一个无性恋约会吗?”

波布兰脱鞋的动作停下了,他一屁股跌坐在地板上,用双手掩住脸,发出一连串意味不明的呻吟。这是在开什么玩笑?奥利比·波布兰,风流浪子、派对巨星,在星海和花丛中穿梭的潇洒飞行员,却连和他二十一年人生中唯一爱的人一起使用传教士式姿势的机会也没有。波布兰的额头抵着地板,他感到高尼夫俯下身来抱住了自己。你真的好冷。波布兰将脸颊贴上他的脸颊,闷声闷气地说。对不起,我没法选择。高尼夫说完,又说了一遍,对不起。

波布兰想,命运真是一点没放弃折腾自己,性欲亢进波布兰爱上了无性恋高尼夫,这简直比罗密欧爱上朱丽叶还要惨烈。然而,命运如此,波布兰无从改变——他不能,高尼夫也不能。波布兰甚至看起了地球时代的古诗,可是那单腿,跨不过一汪海洋,波布兰只得收拾起被命运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心,继续和高尼夫做全宇宙最亲密的好朋友好同志。高尼夫是个钢铁一般坚韧的男人,他依然在沉迷他的填字游戏,在波布兰出门时对他挥挥手说,玩得开心啊,后者也开朗地朝他点头,嗯,今天是米兰达,她很活泼噢。然而,波布兰却渐渐绝望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偏爱和金头发的人上床,长短曲直都可以,浅金色最好,有蓝色的眼睛更好。浅金色发丝从他的指缝中滑过,透过那些浅蓝色的瞳孔、摇曳的玫瑰碎片,和若有似无的欢情之中,他的心飞快旋转、旋转,最后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黑洞,他走神了,差点在最关键的时刻叫错对方的名字。

终于,他坚持不住了,在扫荡完毕业舞会上所有能找到的酒精液体后,波布兰不顾高尼夫的终极洁癖,带着一身熏天酒气钻进了早早回宿舍睡觉的他的被窝,将额头抵上他坚实的背,左手抚上他柔韧的腰。也许是感受到了穿过纯棉T恤渗进后背的湿润,高尼夫抬起左手,覆盖在波布兰颤抖的左手掌上,轻轻地问:“哎呀,是哪个姑娘小伙那么有能耐,竟然把身经百战的波布兰给弄哭了?”

“闭嘴,高尼夫。”波布兰把头埋在高尼夫的后背里闷闷地说,出人意料地,这回高尼夫真闭嘴了。他静静地握着他的手,指尖连着他的指尖,几分钟后,他旋转身体,改为和波布兰面对面的姿势,双手环住他的腰,将脸颊贴上他的脸颊。

“波布兰,你的脸好烫。”他的唇角一开一合,轻抚过波布兰残留在脸上的泪痕。

波布兰深吸一口气,凑上高尼夫耳边说:“我有话对你说,我——”

波布兰话音未落就睡了过去,第二天,他们便随军队开赴前线,而战争改变了一切。他们用睡眠舱保证最基本的睡眠,在基地里百无聊赖地讲着荤段子等待出击命令,在死亡的白光和炮火中极力寻找欺骗死神的办法。在无数次朝不保夕的飞行的间隙,惟有用酒精代替语言,用玩笑代替关怀。爱?战争年代,爱是一种过于奢侈的语言。

高尼夫最后一次跳进舰载机驾驶舱前,和波布兰打了个照面,两人隔着头盔用手臂打了个招呼——就像他们之前做过的无数次一样,然后高尼夫便被弹进了星海之中,最终被一艘巡航舰击中。波布兰将威士忌酒瓶徒劳地掷出,却无法抛开心中挥之不去的虚空,他明白,他的心灵有一部分永远地失去了。

后来的波布兰不敢再轻易回想年轻时代,因为他年轻时的每一个记忆碎片里都有伊万·高尼夫,而他不想主动想起他。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爱与思念。

在壁炉的火光映照下,波布兰的脸颊水斑点点,他不会主动想起他,他却无处不在——就像他俩一同度过的十一年时光一样。他花了六十几年的时间,只证明了古地球时代的一首诗所言不假——爱太短,而遗忘太长。

波布兰又闭上了眼睛,他决定赌一把,看看能不能继续刚才的梦。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真能再见到他,他无论如何都要对他说出那句话。

壁炉里的火苗渐渐熄灭,窗外的雪花回旋纷飞,宇宙港瞬时被一块洁白的巨幕覆盖得严严实实。在鹅毛般的漫天风雪中,一辆救护车闪着急救爆闪灯驶向港口方向。

“我终于来了。”波布兰朝眼前英姿勃发的金发青年兴奋地说,“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在这之前,我还有一句最重要的话要对你说。”波布兰刚准备开口,却被高尼夫用久违而温柔的声音打断了。

“不用说,我知道。”

白光中,伊万·高尼夫微笑着牵起奥利比·波布兰的手。

-The End-

2020.12.25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2


“他那么英俊、迷人,有那么多朋友,他永远也不会注意到我。”

上一章

2.

波布兰在自己的房间里过完了周末。他吃掉了一整盘披萨和半只土耳其烤鸡,喝光了五瓶啤酒,刷新了三个格斗游戏的最高分。以至于在星期一早晨的闹钟响起之前,他还困在被成堆的头顶披萨的僵尸鸡追杀的梦境里。

波布兰几乎是打着饱嗝走进教室的,还好他在离开宿舍前迅速洗了个澡,否则他将在另一种意义上吸引全班同学的目光。今天状态不太好,还是离群索居一点。波布兰一边想一边搜寻教室里剩余的座位,前门边第一排的那个双人连排座位挺好,靠近门边比较方便溜走。波布兰把书包扔进靠墙的座位,自己坐到靠走道的一边。还有十分钟才上课,波布兰准备趁教授来之前先打个盹儿。

正当波布兰准备把头埋进双臂中时,一个最近令他印象颇为深刻的身影走进了教室。

高尼夫背着帆布单肩垮包走了进来,站在前排张望着空位——显然,飞行学院有一批十分勤奋的学生,早早就来到教室抢占了前排的座位。现在,前三排中唯一空着的座位上,放着波布兰的书包。高尼夫也许是没有注意到那个靠墙的座位,他有些沮丧地向后排走去。

波布兰看见了高尼夫,也看出了高尼夫此刻在烦恼什么——高尼夫的眉头皱得也实在太明显了。他举起手向高尼夫示意:“高尼夫!来这里!”

高尼夫听到声音后看向波布兰的方向,迟疑片刻后,高尼夫走向波布兰的座位。波布兰提起书包,自己挪到靠墙的座位上。

“谢谢。”高尼夫在他身旁的座位坐下来,客气地向波布兰道谢,然后便将视线转向桌面。

“平时上课都没怎么见过你。”波布兰尝试和高尼夫聊天。

“因为我一直坐在第一排。”高尼夫说话时,视线依然在桌面上游离。

“那你一定很喜欢这门课了?”

“并不是很喜欢,但毕竟是必须拿到学分的课程。”

噢,果然是一本正经的模范学生。波布兰不免有些失望地想。虽然这个一本正经的模范学生两天前无意间放走了违反学校最严重的一条校规的自己,仍然不影响他是一个一本正经的模范学生。波布兰从书包里一通摸索,掏出一个封面印有空军部队徽章的笔记本——他把所有课的笔记都记在这一个笔记本上。当波布兰好不容易从书包底部摸出他的圆珠笔时,高尼夫正打开了他笔记本电脑里的笔记软件,波布兰好奇地朝电脑屏幕上瞥去,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的笔记在目录里整整齐齐,笔记上的重要内容用粗体和底色标注,还有高尼夫自己的一些思考——显然是在课后复习时写上去的。

“哇!你简直像个学者,你应该去读海尼森大学!”波布兰话刚出口,高尼夫几乎垂到桌面的眼睛突然抬起来,用波布兰一时解读不出来的表情盯着他,波布兰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看你的电脑屏幕的。”

“没关系,真的。”高尼夫再次把视线移回桌面,“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单纯喜欢整理笔记而已。”

“别谦虚了,我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能把课堂笔记记成这样的人。”

面对波布兰的夸赞,高尼夫轻轻笑了笑,这个笑容过于细微和谨慎,使得高尼夫看上去甚至有点像在哭。
波布兰突然想起来什么,说:“哦对了,上节课我忘记来了,穆勒教授讲了什么?”

“极端环境下迫降的应急措施。”高尼夫用手指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点开一个文件,说:“笔记都在这里。”

波布兰盯着高尼夫兼具实用和美观的笔记看了好一会儿,揉了揉眼睛说:“我一看文字就走神,以后有机会你讲给我听吧。”

高尼夫点点头,说:“好。”

教室里的扩音设备响了一声,身穿深灰色格子西装的穆勒教授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今天的课开始了。

                     ※                                  ※

上午的课结束后,高尼夫一个人走在校园中。他有一点呼吸困难,刚才发生的事让他的心脏持续高强度跳动,他反复确认自己确实没有喝酒,没有在无意间吸入致幻剂,他真的和波布兰在同一排座位上坐了两个小时,波布兰真的夸了他的笔记,还让他有时间给他讲上节课的内容,也真的在下课时邀请了他这个周末来宿舍打飞行游戏。高尼夫自觉活了18年加起来的好运也没有这一个上午的多,这让他在兴奋之余甚至感到恐慌,他害怕命运之神发现他的快乐和期待,便把它们迅速收回——他已经有些年没有过任何心想事成的感觉了。

高尼夫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和大部分人不同是在15岁,那个春天,他发现自己总是想着班里一个可爱的男孩子,想他一头在太阳下亮橘色的卷发,蝴蝶翅膀一般闪动的睫毛,水蜜桃似的脸颊,想他用舌头给樱桃梗打结后哈哈大笑的样子,想他看向他时欲言又止的碧蓝眼眸。在他们认识后的第100天,高尼夫收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封情书。他兴高采烈地回家,准备在晚饭时间向父母宣布,他即将开始人生中第一段恋情。他兴奋地打开家门,回房间放下书包,激动又快乐地坐上餐桌,今天有他最喜欢的奶油牛肉和土豆培根沙拉。当他放下手中的餐具,准备向父母开口时,电视屏幕上的晚间新闻开始报道海尼森中心广场的Pride Parade纪念活动——为了纪念地球时代被称为“Pride Parade”的LGBTQ+人群平权运动。

在地球核战争爆发前,Pride Parade所宣传的人权平等理念一度几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22世纪到26世纪,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每一个人都舒畅地呼吸着自由、平等、友爱的空气。但当人类将手伸向银河之后,文明之光却黯淡下来。银河联邦时代,长期的战争、动荡和种族对立瓦解了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以来建立的文明共识,“重归兽性,争取生存”的新纳粹思想抬头,重建君主制的呼声逐渐高涨。鲁道夫建立银河帝国后,更是颁布《恶劣遗传因子排除法》,公开迫害所有不在政府公布的“合格基因标准”以外的人群,其中也包含了所有性少数群体。直到宇宙历528年 ,成立第二年的自由行星同盟颁布《同盟人权宣言》,时隔五个世纪后重申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可追求幸福的原则,文明的种子才得以在人类宇宙的边陲地区复萌。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巴拉特星域经济腾飞,人权问题再次被提出。宇宙历579年6月15日,海尼森的大学生、学者和性少数群体聚集在海尼森中心广场,手持鲜花和彩虹旗,呼吁恢复已中断五个多世纪的Pride Parade,并要求同盟政府修改法律,承认多元化的婚姻形式。集会和游行在同盟各星域展开,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第二年春季,议会通过《婚姻法》修正案,正式承认性少数人群的婚姻合法性,这也是人类进入银河时代后,首个承认性少数人群的婚姻法修正案。之后的每一年,人们都会在6月15日举行Pride Parade纪念活动,向行人发放鲜花,在街头挂上彩虹旗——或用彩虹把自己装扮起来,歌颂自由和平等。

与帝国军队的战争再次阻滞了文明。尤其是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大捷后,胜利让一直处于守势的同盟大为振奋。议会中的主战派为扩充兵源,多次向议会提交鼓励生育的议案。随着战争逐渐白热化,极端保守派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宇宙历786年的巴拉特星域第7行星的Pride Parade纪念活动中,参加纪念活动的民众在行进路线上遭到极端保守派的阻挠,最终第7行星警察厅不得不出动军警才结束冲突。高尼夫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浏览了相关新闻报道,现场照片中,一朵掉落在街头血迹上的玫瑰花令高尼夫久久难忘。接下来的一周里,高尼夫一直梦见这朵玫瑰,风卷过地面,沾血的玫瑰花瓣朝他扑来,在他的脸颊上划出一道道血痕。重归文明,拥抱自由——这句近几年来在游行中频繁出现的口号在高尼夫的心里反复跳动。

高尼夫鼓起勇气,开口说道:“明年夏天我也想去参加纪念活动——”

“为什么!”高尼夫的父母猛地抬头,手里握着餐刀,他们望向高尼夫的眼神惊讶又冷漠,令他恐惧。

“什么为什么?”

“你不是那种特殊人群,为什么要去参加那种活动?”高尼夫的母亲说。

“妈妈,不是所有参加纪念活动的都是LGBTQ人群,”高尼夫此刻彷佛真的被母亲手中的餐刀扎了一刀,他尽力保持镇定,说:“况且,我为什么就不能是——”

没等高尼夫把话说完,他的父亲先开了口:“你当然不能!高尼夫家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存在!什么个性解放,重归文明,都是不肯为社会负责任的想法。军队在前线作战,城市劳动力匮乏,不想着如何报答国家,还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社会有用处!”

高尼夫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异性恋是普通人,同性恋是普通人,LGBTQ是普通人,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一万句话涌上高尼夫的喉咙,他咬紧牙关,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安静地吃完剩下的饭菜,一言不发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那一夜,高尼夫躺在床上,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他是一个反同性恋家庭中的同性恋儿子。

高尼夫没有给那个男孩回信,也没有再和他说过话。不久后,男孩和另一个高年级的运动男孩手牵手出现在学校篮球赛的看台上。高尼夫把男孩给他的信装进罐子里,埋在了学校的一棵树下。

高尼夫再没有恋爱过,他只喜欢男孩子,可是他的父母绝不允许他喜欢男孩子。他最终也没有去参加Pride Parade纪念活动——因为那一天正好是他父母所在实验室的冷餐会,他必须穿上得体的西装,同作为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的父母一同出席。他需要做一个精英知识分子家庭中完美的一部分,温柔而富有爱心地牵着4岁小妹妹的手(他确实很爱她,可一旦要在记者的镜头前表现这份爱,就让高尼夫生不如死),安静地、耐心地等待父母与高教司司长握手、交谈,不时露出标准的公共社交式笑容,以继续保持政府对实验室的赞助。高尼夫知道,等父母把重要的部分谈妥,就会自然地走向高尼夫和妹妹所在的方向,向司长介绍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司长会夸他优秀、聪明,未来一定是同盟的栋梁,夸他的妹妹美丽、伶俐,更重要的是——称赞他的父母育儿有方,这段最多只会持续三分钟的对话就是高尼夫今晚出现在冷餐会上的唯一意义。整个晚上,他都非常难过,但没有人看得出来他的难过——他总能掩藏自己的真实心情,做一个让周围所有人都感到温暖、舒适的人。

整个高中,他都尽力避免和哪怕稍微有一点好感的男孩交往、交谈,甚至交换眼神,这让原本就内向的他更加压抑。白天,他依然是一个温暖、亲切的模范学生,而当夜晚来临,他坐在窗边闭上双眼,晚风吹乱他浅金色的头发,他幻想自己长出一对翅膀,远离地面,远离人群,在风、沙、星辰中穿行。

高尼夫以为选择了飞行专业后,对飞翔的热忱能分散他内心翻腾的热情,然而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后,他的自由意志如野生藤曼一般疯狂生长。他比以前更加确定,他喜欢男人,只喜欢男人,他只想找到一个心爱的男人然后共度余生。无论这会给他或他的父母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决定去承受它。

宇宙历789年的12月24日,是高尼夫上大一以来第一次回家。他的父亲同以往一样,严肃又得体地同他聊了聊大学的生活,倒是他的母亲因为许久没有见到儿子显得比平时更加激动,忙里忙外准备平安夜大餐。最激动的是他的妹妹,把高尼夫连拉带拽地拖进房间,要他陪她玩拼字游戏,这稍稍缓解了高尼夫紧张的心情,他在妹妹的房间里一直呆到晚饭开始时才下楼。

高尼夫已经不记得自己到底是如何开口的,但他无法忘记父母那夹杂着恐惧、痛苦、不安和愤怒的神情。他的父亲冷静地(在高尼夫眼里则是冷酷地)让他母亲把妹妹送回房间,继而愤怒地朝高尼夫一字一顿地说:“伊旺·亚历山大·高尼夫,你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他站起来在餐厅里来回踱步,最终在高尼夫对面的一幅装饰画前停下来,叉着腰,背对他,一言不发。他的母亲则哭得浑身颤抖,拉着他的手不停确认:“这是真的吗?求求你,不要跟妈妈开玩笑。”高尼夫盯着餐桌上花瓶里放的百合花,实在不知道下一步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高尼夫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高尼夫的父亲才转过身来,朝他说:“如果你一定坚持这样,我只好解除我们和你的所有法律关系,同时不再负责你的任何经济开支。”

高尼夫的母亲扭过头,惊恐地看着丈夫,又扭过头,悲伤地用眼神恳求儿子。

高尼夫轻轻地将双手从母亲的手里抽出,安静地离开了餐厅。一小时后,他同样安静地离开了家。又过了两个小时,他的通讯器里弹出一条消息,他的智能助手在屏幕上又唱又跳,祝他18岁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伊旺。”高尼夫轻声对自己说。

高尼夫回到了学校,整个寒假他都呆在学校,但很快,他也不能再呆在学校了。他的父母——主要应该是父亲——没有再替他交下一学年的学费,他自己的银行卡里还有一些钱,但比起民航学院的一年5万的学费来说,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奖学金必须提前半年申请,而高尼夫已经错过了申请期限。在高尼夫即将被迫退学之际,他在学校广场屏幕上看到了海尼森飞行学院的招生广告:战斗机飞行员专业,限年龄19岁以下,入学后免除学杂费,每月提供基本生活补贴,可认定已修基础课程学分,名额3人。

高尼夫在屏幕前站了三十分钟,回到宿舍后便打开电脑填写了申请表。宇宙历790年3月1日,高尼夫穿上同盟空军军服,成为一名准斯巴达尼恩飞行员。

高尼夫回到自己的房间,将军服外套挂在门后的挂钩上,视线停留在军服的空军标志上,这是新的开始吗?高尼夫不知道答案。两个星期前,他在动物之家认识了谢克利——一个热心肠的学长,告诉了他很多关于在飞行学院的注意事项。两天前,谢克利又把他介绍给了波布兰。今天,波布兰更是向他发出了友好的邀请。高尼夫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抹了一把脸,可他的脸颊依然红得发烫,心脏跳得停不下来,他闭上眼睛,波布兰橘红色的头发就在眼前飘动,还有他绿宝石一样的眼睛,每次踩点走进教室时假装抱歉的坏笑,与人交谈时潇洒的神态……15岁之后,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如此吸引高尼夫的目光,他用眼睛描下了波布兰的所有样子,以至于周六凌晨,他刚走到灌木丛边上就一眼认出了波布兰。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他进入学生会以来第一次深夜值班,他不想第一个报告的名字竟然是奥利比·波布兰,可他的搭档一旦走过来,他将不得不亲手把波布兰送到校董事会面前。

谢天谢地,他的搭档最终并没有走过来。高尼夫在回去的路上感激地看了搭档一眼——感谢他放过了波布兰,也救了自己。他不奢望自己能和波布兰有什么发展,他只希望他以后依然能有机会在上下课的间隙,偷偷向波布兰所在的方位投去不经意的一瞥。即使在今天的事情发生之后,高尼夫依然不认为自己和波布兰会有可能。他那么英俊、迷人,有那么多朋友,他永远也不会注意到我的。

高尼夫倒在自己的床上,睁开眼睛,波布兰的绿眼睛在纯白的天花板上慢慢褪去,他不希望自己再去想他,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不去想他。

下一章

银英丨双击坠丨Trouble 1


看《尤里安的伊谢尔伦日记》写道:有一次尤里安问这两个人到底怎么凑到一起的,然后两个人的说法都是高尼夫是一个差点被退学的失足青年被波布兰拯救了。这个说法深深吸引了我。 于是,本文是尝试写这个思路的某一种可能。

@LoGH@gup.pe

1

“我跟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有美丽的天使守护着我。”

这是波布兰的人生格言。每当有人试图对他放荡不羁的人生进行指导,他就会甩出这句话进行还击。而巧的是,每次说过这句话后,波布兰总能逢凶化吉。这使得无神论者奥利比·波布兰越发嚣张起来,反正青春不就是由酒精、爱人和叛逆兑成的吗?

而此时此刻,波布兰遇到了出生18年来最大的麻烦。

现在是凌晨1点,海尼森飞行学院的校园内已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树叶时发出的飒飒声——和一分钟前一根树枝因重压被折断的声音。波布兰站在树枝前,心脏跳得直要蹦出胸膛——并不是为在翻越学校围墙落地时折断了一只百年梧桐树枝而感到愧疚,而是为他即将面对的命运而感到恐慌——一个别着校学生会徽章的值班学生朝他所在的方向走来,而理论上,他现在应该在三十米外的宿舍的床上呼呼大睡。

18年的人生在他脑海里如走马灯般迅速闪现,被酒精模糊的5小时前的记忆突然变得无比鲜活。今天,啊不,昨天是星期五,他在走出教室后即刻离开了学校,钻进离学校三个街区的酒吧,今天上班的酒保是个有着火红长卷发的活泼女孩,他和她聊得非常开心,她甚至请了他一杯酒。当他意识到时间仍在流动时,通讯器上的数字显示已经是次日凌晨12点半——距飞行学院关闭宿舍大门的时间已过去两个半小时。

波布兰无法赶走此刻在脑海里反复出现的酒吧的场景,如果运气够差的话,这将是他尚未真正开始的战斗机飞行员生涯的最后五小时。

不过,一个优秀的准战斗机飞行员不到成为宇宙的灰尘之前决不放弃,波布兰扫视四周,迅速俯卧在一排灌木丛边,期望今天值班的是一个心不在焉的低年级学生。

波布兰脸朝下趴在泥土上,只听见节奏均匀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直到在灌木丛的另一边停了下来,波布兰用眼睛的余光甚至能瞥见这人光洁如新的鞋面和整整齐齐扎进军靴里的裤脚。假正经,绝对是风纪部的。波布兰心中暗叫不好,难道今天真的就是海尼森飞行学院模拟击坠纪录保持者奥利比·波布兰战斗飞行生涯的终结了吗?美丽的天使,如果能保佑我波布兰这一回,我愿意一个月再不沾一滴酒。

彷佛上天听到了波布兰内心的呼喊,那双整洁军靴的主人并没有再命令自己的双脚前进,而是静立在灌木丛前。他的靴子目测有42码,这个人应该不低于180厘米,而灌木丛只有70厘米高,以他的身高一定能看见我。波布兰的鼻尖接触着海尼森的土地,绝望地想着。他强忍着抬头的冲动,靠数着秒数度过这几乎令人窒息的安静。一秒、两秒、三秒、四秒、五秒……直到波布兰数到第十二秒,突然从大约十米处传来另一个人的声音。

“高尼夫,回去了。”

“好,就来了。”整洁的军靴开始移动——朝着远离波布兰的方向。直到确认二人已经走远,波布兰才小心翼翼地从灌木丛底部爬起来,试图拍掉衣服裤子上的泥土,往自己所在宿舍楼的方向走去。

“真是有惊无险,”波布兰自言自语。“要不是这人放我一马,我击坠王波布兰就要有大麻烦了。”

不过,有一件事却困扰着波布兰——自己从来不认识什么姓高尼夫的朋友,他难道是把自己错认成了他的朋友才网开一面的吗?

   ※                                              ※

波布兰终于睁开了双眼,迎接他的是苍白的天花板,他迅速环顾四周,没有一本书的书桌,被睡梦中踢落到地板上的军服和军裤,窗台上半堆显然是被鸟类啄剩下的面包屑——他确实是在自己的寝室,而不是在失去意识后被扔进了禁闭室。谢天谢地,我还是一个准战斗机飞行员!波布兰心有余悸地想。

忽然,一阵剧烈的头痛朝劫后余生的波布兰袭来,昨晚醉酒的记忆慢慢回到波布兰的脑海里,与此一起恢复的还有他的视力。当他扫过床头显示屏上的时间时,波布兰爆发出一声掺杂着愧疚与惊恐的咆哮——不仅因为昨天摄入过多的酒精和差点因此断送的斯巴达尼恩飞行员生涯,更因为一小时后就是搏击社团的例行活动时间,而此刻的波布兰因为头疼欲裂的宿醉甚至无法直线走洗漱台前——作为教练组成员的波布兰站立不稳地和初学成员进行对抗练习——那画面波布兰简直不敢想象。

波布兰绿色的眼珠转了转,将右手从被子中抽出,艰难地在床头柜上摸到自己的通讯器,朝通讯器说:“呼叫傻列。” 通讯器屏幕上出现正在呼叫的图标,十秒后,一个有着棕色卷发的强壮男孩的半身全息像出现在波布兰眼前。

“什么事,奥利?”棕发男孩明显也没有完全睡醒,但精神状态比波布兰好了太多。

“I need you,sweetheart。”波布兰眨着他亮晶晶的绿眼睛,一字一顿地用古英语说道。

“我要吐了,”棕发男孩做了一个假装呕吐的姿势,“最近并没有课程作业需要我替你提交,收起你的sweetheart可以吗?”

“不,我是认真的,我真的需要你。”波布兰再次投出恳求的眼神。

棕发男孩犹豫了几秒,最终做出决定,“说吧,这回又是要我干什么。”

“是这样的,我昨晚喝到了凌晨1点……”

棕发男孩的叫声打断了波布兰:“凌晨1点!你难道整夜都没有回宿舍吗?天哪,我需要做什么才能把你从校学生处带回来?他们上报空军总部了吗?他们会开除你吗……”

“等等——你冷静下来——沙列·谢克利,你听我说!”棕发男孩显得过于慌张,波布兰不得不提高音量才让他停止叫喊。“我不在学生处,空军总部的官员还在搂着美人睡大觉没空理我,学院也不会开除我,确切地说吗,他们没有发现我。”

“你怎么做到的?宿舍门口难道没有学生会值勤吗?”

“我说过了,我有美丽的天使守护我……我们以后再说这事好吗?现在有一件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我今天本该是要去搏击社团给初学学生上课的,然而为了惩罚我昨天一个人干掉了一整瓶威士忌,酒神掳走了我所有体力,真的,我现在拿通讯器的手都在发抖,所以……”波布兰再次扑闪他的绿眼睛,“你可以这个星期替我再去给他们上一次训练课吗,亲爱的沙列?”

谢克利露出早早猜中结局却无力改变的无奈表情:“我就知道。我发誓,我这学期一定要找到女朋友,让你永远在周末找不到我。”

“那就说定了!一小时后在搏击社团第2活动室。我爱你!”波布兰把右手手掌覆盖在心脏上说。

谢克利无视了波布兰戏剧化的——也当然是开玩笑的示爱,说:“你欠我一个人情。我本来今天要去参加第三区动物之家的志愿活动的。”

“我会补偿你的。”波布兰说,“我可以和你分享我最炫酷的空战游戏账号。”

“我不要。”谢克利拒绝。

“下次那只蓝耳翠鸟在窗台吃食时,我录全程全息影像给你。”

“你上次找我帮你逃学院的学习沙龙时就这么说了,并且你也没有录!”

“我深表歉意,但这次你真的得帮我,不然我,还有我们的搏击社团就完了。”

谢克利突然转了转眼珠,说:“我想到一个条件——”

波布兰突然有不祥的预感。

“你下星期六和我去动物之家,帮我召唤来全动物之家最可爱的约克夏——他叫Pluto,但他老躲着我,我就答应代你去搏击社团。”

“就不能换一个要求吗?”

“不能。”

“为什么?”

“因为我牺牲了我最宝贵的与动物共处的时光来替你补篓子,并且我已经数不清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多少次了!”

“……”

波布兰英俊的眉头皱了起来,彷佛谢克利是在要求他写十篇文学论文。几分钟后,波布兰像做出了重大决定一样,说:“好吧,我答应你。但就这一次,你知道的,我不太爱和狗在一起。”

“好吧,那你可要记得。”谢克利的表情缓和了一些,“我现在就添加备忘录,下周六早上九点他会准时打你电话提醒你陪我去动物之家。”

说完,谢克利结束了对话,全息图像在屏幕前消失。波布兰长长叹了一口气,把头深深埋进枕头里,不到三十秒后,波布兰再度沉入睡神的国度。

   ※                                              ※

飞行学院的生活规律而繁忙,自从宇宙历767年银河帝国建成伊谢尔伦要塞后,自由行星同盟先是通过公投将公民成年年龄从18岁降至17岁,之后又由同盟议会颁布了《军事教育推进法》,将战斗机飞行员的学制从4年缩短至3年。这就意味着波布兰需要在3年时间里学完以前的战斗机飞行员4年才学完的内容,他的课表非常满,最忙的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都在上课。上午是理论课程,下午则是模拟飞行课程。波布兰热爱每一节模拟飞行课,他在模拟飞行课上的表现非常优异。在第一学年期末,他甚至代表一年级学生在模拟击坠比赛中击败了二年级的学长,打破了五年没有人打破的校击坠纪录,这也让波布兰收获了不少崇拜者。而上午的理论课对波布兰就没那么友好,他痛恨坐在教室里看一张又一张文字投影,分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细微区别,这让他的脑袋里彷佛充满了杰夫粒子,随时可能会爆炸。好在这学期他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比起一年级时难熬又枯燥的飞行员入门理论课程,现在的课程内容大多是空战战术和斯巴达尼恩的机械知识,波布兰很喜欢机械工程这门课,他可以钻进斯巴达尼恩驾驶舱以外的地方,拆卸和组装飞机部件,校准激光炮角度——正式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后,他将不再需要亲自做这些事,但空战队在技术人员紧缺时,也会让一些因伤无法再驾驶斯巴达尼恩的飞行员承担技师的工作。非常时期,必用非常之策,为了自由,让我们流干自己的最后一滴血!校长曾在学生代表会议上这样喊道。

这是谢克利告诉他的。在新学年学生代表第一轮选举中,波布兰主动放弃了一年级学生会对他的提名,自然没能参加学生代表会议。“我对政治没兴趣,选举是偏执狂的游戏,我是拥有健全人格的公民,我只想和美人过夜,不想和选票结婚。”波布兰一边大口嚼着白香肠一边说,坐在对面的谢克利哈哈大笑,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波布兰就算要做学生代表,也只可能做叛逆学生代表。如果波布兰在现场听到校长说样的话,大概一定会冲上讲台对他说:“那就请您先流干自己的血吧。”谢克利是个善良的人,他不愿意看到波布兰说完这句话后的悲惨命运,况且,要是波布兰离开了飞行学院,谁来和他管理他和波布兰都热爱的搏击社团呢?

波布兰并不知道善良的学长谢克利还担心过自己的前途,18岁的他还不相信在自由的同盟,会有人因为个人言论受到任何惩罚,他依然以波布兰式的乐观潇洒过着波布兰式的生活。有课的时候上课,没课的时候就去搏击社团,训练一年级的初学学生,或者和谢克利练对抗,逮住机会跑出去喝酒,再若无其事地回来。

不过,自波布兰从上星期六凌晨的事件中脱险之后,他至少在按时回宿舍这件事上表现得好了不少。整整七天,每当谢克利晚上十点准时和波布兰的视讯通话时,他不是已经到了自己的房间,就是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虽然波布兰回房间后仍然会打游戏到凌晨2点,但已经让谢克利颇为满意。

周六上午9点,波布兰的通讯器突然发出吵闹的音乐声,紧接着音乐的,是谢克利的声音:“我就知道你还在睡觉,十分钟后我要是看不到你出现在宿舍楼下,我就冲进你房间折断你限量版古地球飞机模型的机翼……”

“沙列·亚吉斯·谢克利!我要把你从我通讯勿扰白名单里删除!”波布兰的头在枕头里发出一阵吼叫,一个挺身从床上坐起。通讯屏幕上,谢克利保持着坏笑的表情看着他。这是语音留言,谢克利听不到波布兰的咆哮。

十一分钟后,波布兰出现在宿舍楼下,一脸怒气看着坐在公共出租车驾驶室里的谢克利:“我恨你。我要收回我对你的爱。全部。”

“只要你帮我招来Pluto,你想收回多少对我的爱我都没意见。”谢克利一边笑一边打开了副驾驶的自动门,波布兰气鼓鼓地坐了上去。

二十分钟后,波布兰和谢克利来到了海尼森第三区的动物之家门口,在完成了简单的登记和消毒之后,两人来到了犬科动物活动区。谢克利拍了拍波布兰的肩,说:“万人迷,考验你魅力的时刻到了。”

“说好了,我只负责把他引过来,之后你能不能和他和睦相处我就不管了。”

“没问题!”

波布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往犬类活动区走去,谢克利开心地跟在他身后。

谢克利曾经目睹过好几次波布兰和狗狗没有任何的互动,也能让狗狗乖乖跟在波布兰身边的样子——波布兰绝对是一块天然的狗狗磁铁,然而他却公开宣称他对狗没有一点兴趣。每次谢克利邀请波布兰来流浪动物之家,他都坚决拒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怪癖,我的怪癖就是我不喜欢狗。”波布兰说。

波布兰不喜欢狗,却很会和狗交流。谢克利见波布兰走近Pluto,先是静立让他嗅了嗅自己的右腿,又将右手摊到他的鼻子前,当Pluto开始舔波布兰的手时,波布兰蹲了下来,用左手有节奏地轻轻抚摸他的头,一分钟后,Pluto卧倒在波布兰面前,前爪弯曲,将自己的腹部完全露了出来。波布兰一边继续用手抚摸小狗的头,一边扭头轻声对身旁的谢克利说,你可以把手也给他嗅了。谢克利照做了,不出意外,Pluto也舔了谢克利的手,谢克利兴奋地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狗零食递到Pluto嘴边,小狗一口一口咀嚼着狗零食,不时舔舔谢克利的手,露出了舒适的表情。

“嗨,沙列,你终于和Pluto成为朋友了!”一个男中音在波布兰身后响起,他扭过头去,一个身材同自己差不多的金发青年低头朝蹲在地上的他微笑。

“嗨,伊旺!”谢克利终于收回了挠着Pluto肚子的手,跳起来同金发青年问好,“你也来了!”

“补修课程的作业做完了,终于有空来看他们。”起身之后,波布兰才注意到,金发青年背了一个鼓囊囊的挎包,金发青年轻拍自己的挎包,说:“给他们带了肉罐头和鱼干。”

谢克利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把拉过波布兰,说:“奥利,这是伊旺·高尼夫。伊旺,这是奥利比·波布兰。”

波布兰心里如被巨浪击中,高尼夫?那个高尼夫?波布兰低下头看高尼夫的双脚,虽然金发青年今天换上了运动鞋,但目测他的鞋码和那天那双军靴的主人一样都是42码,更重要的是,面前这位高尼夫的鞋面也同样是纤尘不染。真的就是那个高尼夫!波布兰心想。

然而高尼夫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认识波布兰的样子,只是客气地向波布兰问了声好。连握手也没有。
谢克利非常兴奋,继续向波布兰介绍高尼夫:“伊旺是今年从民航学院转来的,他在民航学院的成绩非常优秀,校董事会才决定同意他转校。”

“感谢《同盟高等教育法》,学校认定了我在民航学院的飞行基础课程学分,我只需要补修两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就能够直接上二年级。”高尼夫说话的语速不快不慢,用词也十分礼貌,波布兰确定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无趣的书呆子。

可就算他是个无趣的书呆子,也是一个冒险拯救了自己空战生涯的无趣的书呆子——虽然他多半是把自己错认成了别人。奥利比,多行善事吧。波布兰心底的善良劝说道。

波布兰从内心涌起一股对高尼夫的感激,他主动朝高尼夫微笑,说:“不如一会儿一起去喝酒吧,我知道附近有一家物美价廉的店。”

高尼夫腼腆地摇了摇头,脸上依然带着客气的微笑:“今天不行,我已经答应我的室友今晚要和他一起修他的飞行摩托了。”高尼夫似乎还有话想说,但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那下次吧,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谢克利说。

高尼夫和谢克利简单地聊了几句后,便走向了猫科动物活动区。谢克利继续蹲下来揉Pluto的头和肚子,当他们离开时,Pluto已经可以叼回谢克利扔出去的飞盘了。

   ※                                              ※

晚饭后,波布兰没有和谢克利去酒吧,而是早早回了房间,今天发生的一切都让他难以平静。不仅因为他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自己的救命(对,斯巴达尼恩就是他现在生命的全部意义)恩人,而且这位恩人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帮错了人;更因为,他今天竟然在时隔三年后再次抚摸了一只狗。

Pluto的眼睛是亮晶晶的棕色,电眼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棕色。

在15岁离开家以前,波布兰养过一只边境牧羊犬,他叫他电眼(Electric-eyes),是母亲在他两岁生日时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波布兰捧着装小狗的箱子咯咯直笑,绿眼睛里满是快乐,缠着母亲给他和小狗照一张照片。他每天都和电眼在一起,连睡觉也要搂着他,他甚至请求自己的小学校长允许他把他带进教室一起上课,校长在拒绝他后为了安慰伤心的他不得不给了他一整块巧克力。波布兰和电眼一起生活了13年,在波布兰15岁的夏天,电眼肾衰竭去世,波布兰在安葬了他以后也离开了家。那张照片现在还留在海尼森第33区的老房子里,一定已经布满了灰尘,毕竟那栋房子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人回去过了。

波布兰似乎想起了一些事,他的绿眼睛开始湿润起来,接着,他操纵游戏手柄的手开始颤抖,然后是嘴唇、肩膀,他扔下游戏手柄,把头埋进双膝之间,一颗颗眼泪滴落在地板上。

下一章

【银英】危险关系 10-13【完】


1、校园背景。 2、复习DNT第24集时,看到那句,“这一年,莱因哈特21岁,杨威利30岁。”立刻开了这个杨威利21岁,莱因哈特30岁的脑洞。

10、

杨文里侧躺在床上,视线越过面对他侧躺的莱因哈特,打量着他身后的家具,这间卧室里摆放的家具不多,但全都很有品位。

他们刚刚做完,莱因哈特伸出手,手指缠绕着一缕杨文里的黑发打圈,他白皙的脸庞泛着红晕,若有所思地问,你为什么喜欢历史,也喜欢读小说呢?

莱因哈特的声音稍显嘶哑,杨也觉得有点口渴,不过刚才激情的余韵还没有完全消退,此时两人都懒得爬起来去倒水。他收回视线,注视着面前的蓝眼睛。他喜欢这种明艳清澈的瞳色,会因为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尤其是此刻染着熠熠的思考光芒。不过,他没有理解莱因哈特的问题,索性反问了一句,嗯,这样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我只是有点好奇,一种是非虚构,一种是虚构,感觉这两种之间会有点冲突,我以为人们通常只会偏好其中一种。

杨文里非常享受和莱因哈特在床上的聊天,莱因哈特会问出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他平时几乎不会去思考的问题,这能促使他迅速思考,甚至会表达出一些之前在脑中不怎么成形的观点,这种灵光乍现为两人的激情时刻增添了别样的风味,更令他事后回味无穷。

好问题,我还从没想过,嗯,你有没有觉得,有一些人物,在诗歌和小说中出现的形象,跟历史书里的形象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可能完全不会出现在历史书里。

莱因哈特下床,走到桌旁倒了两杯酒,又走回来,递给杨一杯,摇着头说,比如?

杨在床上坐了起来,背靠着床头,大喝了一口酒才开口,比如女性,地球古代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还有小说,里面的女性形象可以说千姿百态,光芒四射,然而在史书里,甚至找不到她们存在过的痕迹,就算偶有提及,也是千篇一律,黯然失色。

你打算研究这些东西吗?

不,我想不会,你刚才的问题我想到了这些,好像也没说清楚,不知道你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莱因哈特盯着杯里的酒水,似乎在思考,好一会没有回答。

杨文里不在乎莱因哈特有没有明白刚才的问题,老实说,他也不知道刚才的想法是否有文献来支持,但他喜欢他俩独处时候的莱因哈特,有其他人在场时,莱因哈特就仿佛是另一个人,尽管姿态一如既往的优雅,但那张漂亮的脸似乎总流露出焦虑与疏离。此时,莱因哈特在他身边,靠在床头,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平静,对两人天马行空的话题感觉好奇,充满兴趣。杨文里喜欢自己带给莱因哈特的改变,至少是他能看到的改变。

杨喝完杯子里的酒,把空酒杯放到床边的柜子上,身体倒向旁边,下巴搁在莱因哈特的肩头,说,想不想再来一次?

好啊!

做爱的时候,莱因哈特体贴入微,总是轻声询问他感觉如何,杨文里感觉两人越来越熟悉对方的身体,他比最初的几次更加激动。他感受着莱因哈特身体的紧绷,感受着他对他的渴望,感受着他跟随他在自己的热血里游弋。

我快到了。莱因哈特呼吸急促。

等一下。杨几乎发不出声音。

好。

杨文里平躺着,心满意足地盯着天花板,随后他听见搁在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不是他的手机。莱因哈特从床上起来,走过去拿起手机,对着杨做了个抱歉的表情,走出去关上了房门。

莱因哈特打电话的时长,轻松将杨拉回到了现实,刚才那段时间积累起来的满足感瞬间粉碎,就好像是外带饮料杯上封口的薄膜,哪怕是纸质吸管也能轻松将其扎破。

莱因哈特回到卧室的时候,杨已经喝了两杯葡萄酒,还拿起莱因哈特最近阅读的书正在翻看,他抬头,盯着金发男人的脸,突然感觉有些陌生。

你们经常这样分开吗,我是说,你和你的伴侣?

以前在费沙的时候很少,来海尼森的这两年,他倒是经常出差。莱因哈特把手机搁到桌上。

那……他知道我们的事吗?

莱因哈特摇摇头,身体稍微前倾,好像是想走回床边,但他的脚没有动。

我不明白,我以为你说的那种开放式关系,发生了什么事情,会告诉对方。

是的,他告诉过我。

杨文里大吃一惊,这也就是说那个叫奥斯卡的男人也有过情人,他脑中腾起一阵嗡鸣,怒气上涌,为什么莱因哈特要忍受这种事情,他诧异地问,你为什么……为什么要答应这种莫名其妙的关系,你不爱他吗?

莱因哈特愣着没有说话。

杨文里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语无伦次,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说什么,他下床,开始穿衣服,他想立刻离开这个地方。

你怎么了?要走吗?现在已经很晚了。

嗯。

杨文里走到门口,莱因哈特拉住了他的胳膊,低声说,明早再走吧。

莱因哈特,你真的想跟我待在一起吗?我感觉不到……我不知道,你什么都没说过。这句话脱口而出后,杨突然感觉到了平静,想到在这段关系里,从一开始就是他主动,也只有他主动,他甚至对莱因哈特说过喜欢他,但莱因哈特没有回应,什么都没有表示过。他纠正自己在激情时产生的错觉,他感觉不到莱因哈特对他的渴求,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顺从和配合。那么,莱因哈特跟他伴侣之间,也是这样吗?他摇摇头,不想继续这无谓的思考。

你会离开他吗?

什么?

我们的事,你会告诉他吗?

你想要我告诉他吗?

不……杨文里的声音轻不可闻,他轻轻抽出胳膊,打开卧室房门,转头说,我不想破坏你的家庭。

走上空无一人的街道,杨文里这才发现时间真的挺晚了,他立刻后悔刚才匆忙跑了出来,不过他实在不想继续留在莱因哈特家里,迷糊混沌的大脑,搞不好还会说出怎样离谱的话。然而,他这一时冲动,看似脱离了一个困境,不过只是进入了一个新困境。这地方离他家很远,公汽得等到天亮才会有,他又不愿意浪费钱打车,附近有什么地方能打发深夜的几个小时呢。

他走过的街道寂静无声,显然附近没有那种噪音漏到很远的酒吧。这一片大多是高档住宅区,路边偶有店铺,也全都关门歇业。他朝着有更多光亮的方向走去,走过了三个街区后,终于看见一家还在营业的店铺,更令他惊喜的是这是一家书店,招牌上写着通宵营业。

杨文里顿时来了精神,他刚把店门推开一点,却发现门被人从里面挡住了,一张脸出现在门缝里,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我们关门了。

杨竖起大拇冲着招牌指了指,疑惑地问,这上面不是写着通宵营业吗?

啊,是的,通宵营业,没错,通常都是,不过,今晚店里出了点状况……年轻的店员欲言又止,有些急切地想关上门。杨估计这个不知所措的家伙是兼职员工,经验不足。

嗯,您现在需要买书吗?店员注意到杨文里没有要走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又问了一句。

我不买书,我想找个地方待一会儿,噢,当然,如果有喜欢的书,我会买的。嗯,你们店里出了什么状况?杨伸长脖子,朝着门缝里望去,可惜什么都看不到。

店员咬着嘴唇,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他把门拉开,说,请进,进来再说。

杨文里走进去,刚刚关上店门,又一个身穿书店围裙的店员大步走过来,个子比刚才开门的人高一点,两人年龄相仿,他拉着同事的胳膊,凑到耳边说,不过说话的声音一点都没有降低,我不是叫你把店门锁上吗,这里的麻烦还不够多吗,你怎么还放了个客人进来?

杨文里环顾了一圈,不大的休息区里拥挤地摆着桌椅,每张桌面上都堆满了空酒瓶空酒杯和小碟子,书架上挂着几张海报,看起来这地方晚上举办过活动。

你们……店里有什么麻烦,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忙?杨文里问。

给杨开门的那个店员询问的目光看向同事,高个店员眉头紧锁,最终点了点头,于是他说,我们书店一直都是通宵营业的,只不过,今晚这里刚刚举办过一个诗歌朗读会,过了活动结束时间后,来参加活动的读者们情绪高涨,诗人更是兴致勃勃,他们一群人就留在这里聊天,我们也不好意思劝他们离开。闹到半夜,他们都走了后,我们准备收拾一下后好继续营业,结果发现,有位老先生还待在卫生间里。

个头稍高的店员接着说,我们赶紧去询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谁知道,他听不懂海尼森的通用语,他说的话我们也听不懂。店员转头朝店内看了一眼,接着说,现在他就躺在里面的沙发上,看起来情况不怎么好。

生病了吗?

很有可能。高个子店员愁眉苦脸,继续说,他还带着行李。

我记得他是朗读会开始前进来的,我想他应该是来参加活动的。

怎么可能,谁会参加一个自己听不懂的活动啊?我看他一直朝门口张望,像是在等人。

杨文里听着两位店员没什么头绪的争论,得不出任何有效的信息,于是他问,可以让我去问问他吗?

杨跟着店员来到靠里面的一张长沙发旁,他在沙发前蹲下,躺着的老人看起来六十出头,双目紧闭,额头上布满细细密密的汗水,看起来十分难受。他试着用奥丁语喊了一声“老先生”。老人眼皮翕动,杨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老人声音虚弱含糊地也说了一句,可惜杨没有听清楚,他估计老先生恐怕也没有听清他的名字,不过眼下这事无关紧要。

经过艰难的沟通过后,杨了解到,老人来这家书店的确是来找人的,可惜他等的人直到活动结束也没有出现,他大概是来书店之前吃的晚饭吃坏了肚子。杨对老人说了一句“失礼了”,随后手背轻轻贴上老人的额头,感觉到有点发烧。

他站起来,对身后的两位店员简单说了情况,建议说,这位老先生有点发烧,你们最好送他去医院。

矮个店员迟疑地问杨,你能跟我一起去吗,我担心万一路上有什么情况,你可以跟他沟通。

杨文里想了想,反正他也就是找地方等待天亮,已经折腾到了现在,也没什么困意了,索性答应了。他跟店员一起把老先生扶到书店的车上,高个店员留在了书店里。

帮忙办理好了各种手续之后,杨文里坐在急症室外的长椅上,终于开始感觉到了疲惫。他想着在书店里等人的老先生,只身一人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突然生了病,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找到他想找的人,是否还能顺利回家,他感觉一阵莫名的慌张,不过他摇摇头,打消如此悲观的念头,人家不过只是吃坏了肚子,而他怎么就扯到了生与死呢。

兴许是时间的缘故,杨文里极少在天亮之前这段时间还醒着,又有几个医生护士推着一张移动病床,快速进了急诊室。他心想,一成不变的生活,人很容易陷入一种不自知的局限之中,以为每天接触的那些事情,就是世界上的一切,时间久了,人们更愿意舒适地待在原地不动,哪怕是令人心碎的爱情,以为那片会塌下来的天空,其实不过只是头顶的一小片,突然感受到的生与死,冲刷了之前的也许不值一提的烦心事。

店员走过来坐到他身边,他恍然惊醒,刚才好像打了个盹,店员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说,这是老先生想要找的人,嗯,能不能麻烦你给他打个电话?

听着店员犹豫的口气,杨文里想起自己最初打工时的情形,他掏出手机,发现已经将近六点了,于是拍了拍店员的肩膀,说,我现在要去上班了,你放心打电话吧,既然老先生要找的是这里的人,他肯定能听懂你说的话。说完,杨文里离开了医院,直接去了报社。

杨文里趴在沙滩上,面前摊开一本书,午后的阳光照得纸张泛白,令他昏昏欲睡,安妮躺在遮阳伞的边缘下面,戴着墨镜晒太阳,华尔特和齐格飞在海里游泳。

这是暑假的最后一周,最初是缪拉找华尔特来他的工作室录音,因为工作室正好在海边,安妮于是建议大家一起过来度假。杨文里本来不想来的,一是报社的事情比较多,二是他不希望遇到莱因哈特,结果反倒是达斯提先提出,想趁着暑假结束前出去玩几天,叫杨也不用去报社坐班了。于是杨文里和华尔特来到了这里,庆幸的是,莱因哈特一直没有出现。

这三天来,杨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就回到自己的房间,远程处理报社的事情,还跟洁西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交换着不同来源的消息,得知艾尔法西尔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前几天,游行人群甚至冲击了宇宙港,导致进出的飞船受到了影响,目前是否恢复正常,还不得而知。洁西卡建议,他们的同好会,开学后的第一个活动,可以考虑声援艾尔法西尔。杨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尽管还在假期当中,不过他们同好会论坛上的注册成员,正在缓慢地增长。

没事的时候他就看书,可惜的是,缪拉工作室里的藏书不多,不像安妮家的书房里,书架上各种题材的书籍一应俱全,这里的书全是音乐方面的,他有点后悔自己没有带些书过来。

下午,他跟大家一起来到海边,但他只在第一天下海游了泳,没游一会就感觉到海水十分凉,他赶紧回到滚烫的沙子上躺着。他羡慕华尔特整天都充沛的精力,整个上午持续的录音过后,他还可以游上几个小时,等晚饭过后,他们还会接着录音。

嗨,安妮!

杨文里听见一个陌生的声音,抬头看到莱因哈特伴侣两人走了过来,他对着沙滩叹了口气,有一些沙子跑到了书页上。

嗨,奥斯卡!安妮在毯子上坐了起来。

莱因哈特走到遮阳伞底下,对安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奥斯卡则俯身凑近安妮的脸颊亲了一下。他似乎在等着莱因哈特给他介绍遮阳伞底下的另一个人,不过,莱因哈特没有开口的意思。安妮说,我来介绍一下,奥斯卡,这位是杨文里。杨,这位是奥斯卡,莱因哈特的伴侣。

奥斯卡伸出了手,杨赶紧从毯子上爬起来,跟对方握了手。奥斯卡异色的双眼微微眯起,突然问,我们是不是见过?

是的,梅克林格的画展。

噢,是的,在洗手间里。

莱因哈特疑惑地转头看了一眼伴侣,他接过姐姐递来的毯子,铺到遮阳伞底下,然后坐了下来。奥斯卡轻轻把莱因哈特往安妮身边挤了一下,也在毯子上坐了下来。他又转头看着杨,你后来还去听过讲座吗?

听过一次。

杨文里脑中的迷雾仿佛被突如其来的海风吹散,他有点明白上次见面时那种不对劲的感觉了,当时他过于惊讶奥斯卡两只异色的眼睛,现在听到这个问题,显然奥斯卡当时出现在那个展馆的洗手间里并非意外,恐怕这人知道讲座的事情,搞不好跟组织者还有关系。

你在看什么书?奥斯卡突然伸手,从毯子上拿起书,合起来,念出了封面的书名,编曲的艺术。

莱因哈特转头对伴侣说,你不要打扰人家看书。

亲爱的,我可不像你,冷着一张脸,谁都不想搭理。莱因哈特轻轻哼了一声。奥斯卡把书递给杨,问,你喜欢看这种书?

不,我看不懂,可惜缪拉这里只有这类书。

那你喜欢看什么?

能看懂的都喜欢。

你有没有看过莱因哈特的诗集?

没有,我不太能看懂诗歌那种文学形式。

你可以读读看,相信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文学。

杨文里注意到奥斯卡挑起一边嘴角,他两腿打开,把莱因哈特搂在怀里,一只手轻轻摩挲着伴侣的胳膊。杨低头把书翻到之前的页码,轻轻抹掉纸页上的沙子,他不明白,奥斯卡为什么要当着陌生人的面贬低自己伴侣的作品呢。他盯着书页一会,一个字都没看进去,然后轻声说,也许……是你没有体会到。

奥斯卡笑了起来,下巴搁在莱因哈特肩上,贴在伴侣的耳边说,他说的对吗?宝贝儿,我也没看过,你要不要给我讲一讲。

莱因哈特用肩膀轻轻推着奥斯卡,想推开他,可惜他没动。安妮伸手拿起一瓶防晒霜递给弟弟,莱因哈特接过去准备顺手放到身边,却被奥斯卡半路拦截了,他说,我来帮你擦。

你不去游泳吗?来的时候,你在车上念了一路。

一起去吧。

我现在不想游。

奥斯卡往手掌上了挤了些乳白色的防晒霜,开始往莱因哈特的后颈上擦拭,他撩起金色的发尾,说,你的头发有点长了,找时间去剪一下。

好。

奥斯卡擦完,站起身脱掉衣服,低头对着伴侣,你真的不来?莱因哈特摇摇头。奥斯卡耸了耸肩,独自朝海边走去。

杨文里合上书,也站了起来,对安妮说,我回去换本书。说完他就走了,迈出几步,转头看着躺在沙滩上的莱因哈特,那双冰蓝色的眼睛正看着他,他加快了步伐。

11、

从沙滩上回来后,剩下的下午时间杨文里一直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手边没有想读的书,他只好打开电脑,机械地整理达斯提扔给他的工作,可惜没什么效率,于是干脆反复阅读洁西卡发来的资料。

晚餐前他就饿了,错过了下午茶实在令人遗憾,这几天安妮精心准备的甜点清爽可口,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夏季补充体力恢复精神,更可惜的是她泡的红茶香醇无比。但他没有下楼,他清楚那段时间,缪拉和华尔特会留在录音室里继续录音,那么只剩下两对伴侣,他实在不想跟奥斯卡说话,更别提看到他跟莱因哈特待在一起。

晚餐时,杨文里埋头吃饭。这几日录音的进度格外顺利,缪拉估计,照此进行下去的话,甚至有望在预定的时间内录完。他其实想过,请洁西卡过来帮忙录一下伴奏,哪怕只有间奏也不错。不过缪拉思考过后,决定暂时不考虑杨的这个提议,因为小提琴的录音比较麻烦。

杨后来庆幸缪拉否定了这个建议,他仔细一想,也觉得不好意思去找洁西卡,她演奏的全都是古典名曲,不知道她会如何看待杨写的这种歌曲,就算不会当面鄙视,肯定也懒得演奏这种简单的音乐吧。

餐桌上,缪拉和安妮一直在讨论编曲的风格问题。安妮听过了已经录好的几首歌,她建议最好按照她最初听过的那种风格来编曲,缪拉则希望进行大幅度的改编,融入更多时下的流行元素。华尔特的想法介于他们两人之间。

你呢,杨,你喜欢什么风格的编曲?安妮问。

杨文里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些歌无论怎么折腾,恐怕都无法成为流行之作,当然,更不具备成为拥有艺术价值的佳品的潜质,因此他觉得,不如交给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来判断或许更好。

我没什么特殊偏好,反正华尔特不少曲风都可以轻松驾驭。

这样的话,我想……缪拉的话被人打断了。

你们两个,奥斯卡拿起手边的酒杯,依次指了指华尔特和杨文里,好奇地问,是一对吗?

不是,我们以前是。华尔特回答。

你们为什么分手?

杨文里愣住了,他没想到奥斯卡如此直截了当,这个问题连他都不知道答案,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当着这些人谈论自己的私事,好在安妮抢先开口了。

你们别理奥斯卡,如果不想说的话,不用回答这种问题。她转头看向奥斯卡,接下来的语气略带嗔责,拜托,奥斯卡,能别问叫人尴尬的问题吗?好不容易有年轻人乐意跟我们一起玩,我可不希望因为你,他们开始讨厌我们这些年长者。

安妮,没你说的这么夸张吧,你这么年轻,怎么能用年长者这种词呢,哪怕是我,也没那么老吧。

安妮扭头哼笑了一声,挑起眉毛跟齐格飞对视了一眼。

奥斯卡凑近身边的伴侣,压低声音说,宝贝儿,你有没有跟你你姐姐一样,嫌我年龄太大了,更喜欢跟这些小朋友在一起玩呢?

莱因哈特舀起一勺餐后甜点的冰淇淋送进口中,伸出舌头舔了一下金属勺子,没有说话。

你们现在多大?奥斯卡盯着华尔特。

二十一。

真巧啊,你们知道吗,我刚认识莱因哈特的时候,他就是二十一岁,跟你们现在一样,也在读大学。奥斯卡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边伴侣的胳膊,对吧,莱因哈特,你没忘记吧。

没有。

我呢,比他大九岁,其实真的没多老,对吧,当然,跟你们比起来还是大多了,哈哈,大概都可以当你们父亲了。

杨文里搅动着勺子,捣烂了冰淇淋里的草莓粒,混在有些融化的乳白色当中,变成了倒胃口的暗红色。他轻声说,恐怕还不行,我父亲很晚有的我。

好了好了,年龄的话题可以到此为止吗?安妮说。

亲爱的,去给大家冲点咖啡吧。奥斯卡伸手抚摸着伴侣的后背。

好。莱因哈特起身走向厨房。

杨文里开始觉得今天的晚餐没完没了了,他迫不及待想回房间,摆脱这里的一切,于是他站了起来。齐格飞对着他投来询问的眼神。

我好像有点晒伤了,现在想去洗个澡。

别着急走,再坐一会,莱因哈特冲咖啡的手艺很不错,你要是错过了,会遗憾的。奥斯卡说。

严重吗?安妮问,晚一点我让齐格飞给你拿点药膏过去。

只是有点脱皮,谢谢。杨轻轻拍了拍华尔特的肩膀,离开了。

杨文里洗完澡,躺在床上,等到楼下完全安静无声后,他悄悄溜出了门,走到海边。他走过下午的遮阳伞,夜晚的海滩跟白天截然不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沙子此时潮湿冰凉,他坐在海水刚刚打不到的位置,谛听着反复轻柔拍打的海浪声,手指插在沙子里轻轻搓揉,手感犹如莱因哈特刚洗完澡的光滑微凉的肌肤。

怎么会如此巧合,他跟莱因哈特之间年龄差,正好跟莱因哈特与奥斯卡的年龄差一样。他一直努力把莱因哈特赶出脑海,结果有点适得其反。

杨文里对自己的侥幸心理感觉有些恼火,他根本就不该答应来这里度假,明知道来这里可能会碰到莱因哈特,最坏的情况就像现在,莱因哈特和他的伴侣在一起。但他还是来了,他忍不住想见莱因哈特,甚至希望莱因哈特是因为他而来这里的,当然,最好是单独一个人过来。

有人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杨文里转头看到了齐格飞,尽管对方低着头面容模糊不清,但他还是感觉到了温柔的笑意。杨拉着齐格飞伸出的手,站了起来。

齐格飞递给他一个小瓶子,然后转身就往回走,杨文里想起安妮说过,会给他送药膏,他跟了上去。

你知道我一直在做的植物绘本,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齐格飞说。

杨文里愣了一下,刚才的一阵沉默,他以为齐格飞会问他为什么一个人跑到海边来,听到这个话题,他松了口气。

绘本怎么了?

现在每一页上面只有绘画和简短的介绍,页面看起来有些单调。

听起来是有一点。

你觉得呢,增加一点什么内容,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让页面看起来丰富呢?

我想想……也许可以在植物旁边加上几句诗,不用很多,简短的几句就好,跟植物相关,嗯,我想不相关其实也没关系,估计大多数读者都会直接忽略。

你跟我想到一起了,其实,上个月我问过莱因哈特,看他有没有兴趣写一点,他当时答应了,不过……

嗯?

他最近情绪很不好,酒喝得太多了,杨,你要是有空的话,可以找他聊聊天吗?莱因哈特说过,他喜欢和你聊天。还有,我和安妮都觉得,他跟你相处过后,情绪会稳定很多。

杨文里不可思议地偷偷瞟了一眼齐格飞,心跳有些加快,他说他和安妮都觉得,杨有些紧张,他俩是否清楚他和莱因哈特之间的关系。

齐格飞继续说,他遇到你之后,甚至开始对一些事情燃起了兴趣,好久以来,都没有过这种情况了。

杨没有说话,暗自舒了口气,看起来他们只知道这些表象的东西。不过,叫他难以理解的是,这两个人,一个是莱因哈特的亲姐姐,一个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究竟把莱因哈特当成了什么,累赘吗?如果他们知道莱因哈特一直情绪不好,为什么不多陪陪他,非要把一个陌生人牵扯进来呢?

杨文里此刻恍然大悟,难怪他总能收到叫他不可思议的邀请,难怪他总能出席一些某明奇妙的场合,见到一些少有机会认识的人,到头来,这一切都是有人在暗中安排的吗?那么,他算什么,一种实用又廉价的工具吗,用来稳定他们所爱之人的情绪。

杨停在门口台阶上,平静地对着手已经握着门把手的齐格飞说,如果莱因哈特的情况真的挺严重的话,你们最好送他去看医生。

齐格飞张开嘴,但什么都没说,迟疑了片刻后,他拉开了房门。杨文里看到莱因哈特就站在门内,打算伸向门把手的胳膊垂了下来,冰蓝色的眼睛先看向红发朋友,又望向杨。

杨文里飞速避开了莱因哈特的视线,他不知道刚才自己在门外说的那句话,莱因哈特有没有听见。他对着齐格飞生硬地倒了一声晚安,就侧身从莱因哈特身边走了过去。他听见身后莱因哈特说,吉尔,我……

第二天清早,他只跟安妮道别后,独自回家去了。

开学后,杨文里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几乎全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写论文、还有报社的工作。虽然他没有时间去报社坐班,不过社长亚典波罗先生希望他继续承担一些新闻的编辑工作。他答应了,如此一来,他就不用费心去找其它的兼职工作,还能维持暑假时不错的收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可以继续使用报社的笔记本电脑。暑假攒下的钱,或许可以调整计划先买一部手机,这样他就能把莱因哈特的旧手机还回去了。他掏出手机,打开相册,看了一眼莱因哈特留在手机里唯一的一张照片。他叹了口气,把手机屏幕朝下放到手边的一摞书上。还手机就意味着又要见面,不算在海边缪拉工作室那次两人毫无交流的见面,他差不多有六周没见过莱因哈特了。

他收回思绪,继续阅读洁西卡发来的资料,选择报社的兼职工作还有一个好处,通过报社的渠道获取新闻,速度更快更详细,有利于他们的同好会开展活动。洁西卡不仅经常给他发资料,有空他们还会见面交流。

正如洁西卡之前的预料,同好会的新会员申请人数比暑假期间增加了不少,新申请的审核与通过的管理工作通常都是由达斯提和约翰来做的。达斯提对此颇有怨言,尽管杨解释过,看到后台那些复杂的操作他就头疼,学弟却不依不饶,并因此理直气壮地甩给杨更多的报社工作。

洁西卡坚持每周去听霍克的讲座,每次都会详实地记录下讲座上分享的资料与他们共享。杨文里想过对他们提一下,大使了解霍克的那些讲座,甚至有可能是讲座的幕后举办者,不过他又觉得这种猜测成分居多,没有更多事实支撑的信息,似乎意义不大。

艾尔法西尔的诉求一直没有松口,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自治权,还要通过新的立法,游行的规模有大有小,游行人群跟维持秩序的警察偶有冲突发生,有人受伤,有人被捕入狱。洁西卡对这些诉求十分支持,一直希望他们的同好会在海尼森也申请游行活动来进行声援。

只是,最近艾尔法西尔的情况似乎进入到了一种旷日持久的状态,不像之前那般激烈,又没有彻底平息下来。再有就是,因为这边新闻报道的管制,关注的人不多,加上同好会虽然涌入了不少新鲜血液,不过人数依然太少,所以支援活动暂时搁置,他们都同意继续观望。

杨文里非常佩服洁西卡的热情与执着,但他也有自己的担心,目前,他们的消息来源有些单一,假如消息从源头就受到了污染呢?毕竟,霍克那个家伙,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他留下好的印象。

图书馆闭馆前他开始收拾东西,手机发出了新邮件的提醒音,他拿起来一看,是莱因哈特发来的,他点开邮件,“好久不见,我好想你。”他背着包离开了座位,把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

杨走在路上,有些恍惚,这是莱因哈特第一次对他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此之前,他从没说过类似的话。杨几乎都以为两人已经彻底结束了。他一直把手机抓在手里,但是没有回复邮件,他不确定想要怎样。

走到半路,手机又响起了新邮件的提醒,“你说过要给我发书单,但是你一直都没发。”紧接着又一封,“杨,我非常想你。”

杨文里低着头,反复读着那几句短短的邮件,他懒得再想什么了,于是输入了回复,叫莱因哈特来他家。

杨文里坐在沙发上,莱因哈特头枕着杨的膝盖躺在沙发上,正在用奥丁通用语读书。莱因哈特的声音跟他说海尼森通用语时有些差异,说奥丁通用语时声音更为低沉一点,每当他偶尔发出喉音,杨都忍不住笑起来。

你一直在笑,我不读了。莱因哈特抬手把书压到杨的脸上。

杨把书拿过去,快速翻到做过记号的段落,然后平举到莱因哈特面前,说,再读一段吧。

为什么要我读这些东西?

你读过的段落,我就不会忘了,你看,我划了一些段落。

莱因哈特把书夺过去,摊开搁在自己胸口,说,你在这本书上划了好多段落,我们读一夜都读不完。

其实用不了那么久,对了,你是不是渴了,想不想喝酒?话刚出口杨就后悔了,他想起上次齐格飞的话,不知道这一个月来,莱因哈特还有没有那么嗜酒,不过今晚看起来他心情挺不错。但他还是决定打消喝酒的念头,于是说,我去泡点茶吧。

莱因哈特没说话,抬手摸着杨的脸,杨俯身凑近,刚吻上嘴唇,就听见敲门声。他直起身子,侧耳倾听,熟悉的节奏声,他知道门外只可能是华尔特。

杨文里起身走过去,把房门打开一条缝,果然看到华尔特站在门口,他刚准备抬脚往里走,却被挡在门外。

华尔特保持着咧开嘴露出洁白牙齿的微笑,但是随即微微皱起了眉头,瞪大眼睛盯着他。杨很熟悉华尔特面部表情的变化,这意思就是在问,你怎么不开门让我进去?

现在时间不早了,杨估计华尔特肯定是过来借宿的,他快速地思考着如何若无其事的拒绝。

开门啊!华尔特最终开口了。

今晚我不能留你过夜。

什么,为什么,你家里有人吗?

嗯。

什么人啊,我不认识的吗,就不能让我先进去坐坐吗?

杨还是没有开门,这时候莱因哈特走到他身后,握着他的手,把门打开了一点,对着门缝外面说,嗨,华尔特。

华尔特惊讶地松开了门,他脸上挤出微笑,对着莱因哈特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杨,冲着楼上偏了偏头,走开了。

杨转头对莱因哈特说,我很快回来。说完他换上鞋子出去了。

他上到平台,华尔特坐在围墙上,点燃了一根烟。往常华尔特抽烟都是缓慢地吸一口,缓慢地吐出烟雾,但此时不一样,他深深地吸气,黑暗之中丁点火光迅速移动,他随手将烟灰掸在了平台地上。杨站在他身边,盯着地上的烟灰。

抱歉,我走之前会打扫的。

没事,我明天再清理吧。

安妮的弟弟,他怎么在这里?

杨文里转身,背靠上护墙,没有回答。

你俩什么时候搞到一起的?

在安妮家过夜的那天晚上。

那么早吗?你这个混蛋,居然一直瞒着我。

我……

华尔特从矮墙上跳下来,站在他面前,直视着他的双眼,再次开口时语气急躁,你是不是疯了,跟一个结了婚的人搞在一起,他比你大那么多,还有,上次在缪拉那里,我们都见过他的伴侣,那个男人看起来就不好惹。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我记得你还问过我关于破坏人家家庭的事,为什么你要做这种事情?

莱因哈特的情况有些特殊。

我不管他们,管他们有多特殊,我只知道他现在有伴侣,我问你,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杨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轻声说,我什么都没想。

你是在找刺激吗?

不是。

那你是真的爱上他了?

杨文里没有回答。

他是不是威胁你了?

我有什么好被威胁的,不,其实,这事……是我主动的。

华尔特张大嘴,但是又合上了,好一会才说话,你是想要莱因哈特离开他伴侣,然后跟你在一起吗?

我没这么想。

杨文里!

不要这样喊我。

啊?华尔特愣住了。

你不要用这种语气喊我的全名,每次我爸用这种语气喊我的全名,肯定是要骂我。

对不起。

嗯。

华尔特叹了口气,转身走到杨的身边,靠墙站着,过了一会才开口,你看中他哪一点了,漂亮脸蛋?

杨没有说话。

华尔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CD,拍到杨的胸口,说,这是录音,你听听看,有什么想法就告诉我,我先走了。

杨文里留在平台上待了一会儿,转动着手里的CD盒子,思索着华尔特最后提到的问题。他其实说不出到底喜欢莱因哈特什么,肯定不光是他的容貌,他很喜欢跟莱因哈特在一起的感觉,他喜欢莱因哈特的顺从,他觉得就好像他叫莱因哈特做任何事情,莱因哈特都会做,当然,这也许只是错觉,但他喜欢这种感觉。

然后,他下楼去了。

12、

杨文里刚下课,正打算去食堂吃午饭,达斯提就跑过来找到他,二话不说拉着他来到食堂后面的草地上。这一大片地势起伏不平的草坪微微有些泛黄,点缀其上的几颗大树,茂密的树叶或金黄或深红,深秋的中午,不少学生饭后会来这里休息晒太阳,不过此时刚到午餐时间,草坪上的人还不多。

约翰坐在靠近草坪尽头的一条长椅上,笔记本电脑搁在膝盖上,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操作着,洁西卡站在他背后,胳膊肘撑着椅背,俯身凑近盯着电脑屏幕。达斯提走过去,坐到了约翰身边,也探头望着电脑屏幕。

杨文里站在他们面前,不明就里。开学后他们几个人经常见面,不过因为洁西卡不在这个校区,所以通常都是晚上,他和达斯提去洁西卡学校附近的酒吧找他们,中午的时候她就来这边,还是头一次。

洁西卡直起身子,一脸严肃地盯着杨,说,我们的同好会论坛,昨晚突然涌进来一千多人。

今早还在继续增加。约翰说话时盯着屏幕,没有抬头。

啊,这怎么可能,一晚上增加了这么多人!杨文里惊讶地合不拢嘴,他清楚同好会的论坛搭建以来新用户的增长速度,暑假期间好几天才有一两个,开学之后虽然增加了不少,但速度依然缓慢,毕竟他们没有大肆宣传,仅仅只是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小范围传播。

新会员的来源呢?达斯提问。

数量太大了,我没法一下查清楚,我查了后台的管理日志,约翰说着抬起头,注视着杨的眼睛继续说,昨晚所有的新会员,全是同一个管理员账号操作的,杨,是你的账号。

杨文里思索着昨晚,莱因哈特在他家里,他完全没有看过同好会的论坛,再说,一直以来他从没有管理过论坛,一千多个新用户,完全手动操作的话,他不知道一整夜的时间能不能通过全部的申请。

我没有……

我知道。约翰打断了他的话,他已经低下头继续操作电脑,双手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接着说,我查看了“阿里阿德涅”这个账号所有的记录,昨晚之前,这个账号从没有过后台管理的痕迹,但昨晚的操作又全都是这个账号。杨,你有没有把账号密码交给别人?

没有。

我们的论坛是不是被黑了?洁西卡问。

学长,会不会是你的手机被人黑了?

不会吧……杨文里突然没了声音,虽然他对论坛这种东西一窍不通,但眼下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他的账号,学弟的话让他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很有可能这根本不是手机被黑的问题,他现在使用的这台手机不是他自己的,是莱因哈特借给他的,他拿到手后就直接使用了。他的心跳突然加速,伸进口袋里抓着手机的手开始发抖。

杨,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吗?洁西卡关切地看着他。

我……他盯着洁西卡,犹豫着要不要现在就说出他对手机的疑虑,但这个怀疑牵扯到了别的问题,他不相信,准确地说,是他不愿意相信这事是莱因哈特所为,他宁可相信幕后的黑手另有他人,他迫切想去弄清楚究竟是谁。

他低头看着约翰说,我的手机大概率有问题,约翰,关闭我的账号的管理权限。

我已经设置了,也打算禁止新用户的注册……

很好。

遗憾的是,我们的论坛从早上开始就已经失控了。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我正在想办法设置,但是,一直都有新用户涌进来,而且不再需要我们几个管理员的权限来审批,现在有了更高级的权限……

洁西卡插嘴道,约翰,技术问题先放一放,杨,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昨晚新进来的会员已经在论坛里发布了消息,计划下周举行大规模的游行集会活动,声援艾尔法西尔,新会员全都在响应,游行的计划正在快速扩散到其它的社交网络上。

有那么多社交网络可以使用,为什么这些人偏要涌到几个大学生创立的同好会里来呢?杨文里按捺着心中越来越多的疑惑,回到最关键的问题,这事绝对跟他的手机有关系,他的手机应该从他拿到手就被人监控了,能够远端控制,也许还不止,甚至是他拿到手之前。

关闭论坛,约翰。

我知道,我知道,但我需要时间。

我……嗯,我现在要去处理一些事情,回头联系你们。杨说完便转身走开。

等等,学长,你要去做什么?达斯提在他身后喊。

杨文里还没想好,他一只手紧抓着口袋里的手机,空着手抬起来挥了挥,没有驻足也没有回头。

杨文里路过食堂,没有进去,他早已没有胃口吃饭了,他放慢脚步,开始整理纷乱的思绪。他想立刻给莱因哈特打电话,希望听到莱因哈特说他对此事不知情,可是杨害怕,万一莱因哈特知情呢?假如这事从一开始就是个陷阱,莱因哈特对他别有所图呢?

他赶走了这个念头,他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怀疑莱因哈特感到羞愧。他想也许可以打电话问问安妮,不过如此一来,也许他就不得不透露他和莱因哈特之间的关系,这实在难以启齿。他站在岔路口,不知道现在是回家去还是留在学校里,准备下午的课。

抓在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他吓了一跳,发现是收到了一条短信,莱因哈特发来的,“我在你学校门口等你。”

他立刻朝校门口走去,然而心中疑窦重重,莱因哈特倒不是没有开车来学校接过他,只是,一直以来他俩都是通过邮件联系,最开始莱因哈特发过两条短信,杨都没有回复,还有,这条短信的语气有点奇怪。杨来不及思考更多,就在学校门口路边看到了莱因哈特的车。

他走上前,拉开副驾驶的车门,刚准备上车,发现驾驶座上的人并不是莱因哈特,而是奥斯卡。

上车!

杨文里犹豫了,他此刻只想关上车门跑回学校里,可是既然奥斯卡能用莱因哈特的手机号给他发短信,说明他已经知道了,就算不是所有的事,至少也有一些事情,他就算能躲开一时,迟早还是会被找到,倒不如趁此机会,解决掉内心的疑惑。

上车!

杨文里紧咬牙关,坐进了副驾驶,他刚刚关上车门,就听见车门锁上了,汽车快速启动。

系上安全带!

他讨厌这个男人命令的语气,不过还是照做了。你要带我去哪里?

不去哪里,只是找你聊聊,其实,我早就想找你聊了,可惜我一直都太忙。

车速很快,杨文里感觉有点反胃,他无暇留意汽车驶往何方,等车停在一个僻静之处时,他认出了这个地方,这里离学校不远,但周围少有人来。莱因哈特开车带他来过这里,此时停车的位置几乎跟上次丝毫不差。

那天,莱因哈特把车停在这里,两人在后座上做爱,那是他第一次在室外做这种事,他既紧张又激动,虽然他清楚路过的行人透过车窗玻璃看不到车内的情况,但他依然担心汽车随着他们的动作晃动。此时,他坐在同一辆汽车里,几乎在同样的时间,停在同一个位置,身旁这个异色双瞳的男人却令他直冒冷汗,恶心想吐。

我经常不在家,你的公寓也很方便,为什么你们还要在外面做,是你想找刺激吗?奥斯卡调整了一下座椅的位置,松开安全带,从手边的杯托里拿起一个纸杯,对着吸管喝着杯里的饮料,纸杯里的冰块哐啷作响,他把纸杯递到杨的面前问,来点吗?

杨文里的恶心感还没有平息,他现在不想喝任何东西,尤其是这个人喝过的,他摇摇头。奥斯卡收回纸杯,又喝了一大口。

你不准再跟莱因哈特见面了。

杨文里咽了口口水,是他告诉你的吗,我们的事?

很遗憾并不是,他什么都没告诉我,你很失望吧。你是不是以为他会为了你离开我?

奥斯卡坐在座椅上侧过身子,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坐姿。杨文里强迫自己转头,注视着那双异色的眼睛,他现在知道了自己的恶心感并不是因为晕车,而是因为此刻跟他共处一个狭小封闭空间里的男人。

奥斯卡自顾自地接着说,老实说,一开始我并不反感他跟你见面,我发现他认识你之后,情绪变得稳定多了,甚至找到了一些小爱好,我非常乐意纵容他,我想看看他能走到哪一步。莱因哈特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只要有外人在场,他就装作不认识你,我怎么忍心去戳破他的那点小心思。

杨文里的胃开始平静下来,原来从一开始,奥斯卡就知道他和莱因哈特之间的事,他想到画展时他们在洗手间的相遇,后来在缪拉的工作室里,奥斯卡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装作一无所知,故意说一些激怒他的话。杨暗自哼笑一声,这感觉就像是小学生在考试时候自以为高明的作弊,其实讲台上的监考老师尽收眼底。

你居然监控你伴侣的手机。

你应该知道我的职业吧,你知道,收集情报是我的本职工作。奥斯卡的语气格外真诚。

也包括监控你的伴侣吗?

顺手而已,手机是我给他买的,谁知道他把手机给你了,省了我太多事情。

杨文里听到这里稍微有点安心,如此说来,莱因哈特对这些事并不知情。他说,我不会答应你的,我有我的自由,我想,莱因哈特也有自由。

你觉得,我刚才的话是在征求你的意见吗?

那你打算如何阻止我呢?

奥斯卡连连摇头,一脸不耐烦,叹了口气说,看来我高估你了,你没我想象得那么聪明,我有时候挺烦跟你这样毫无社会经验的人打交道,什么事都需要解释清楚。你该不会以为我毫无准备就来找你吧,说到如何阻止,比如说,你俩上床的视频。

杨文里差点笑了出来,但他觉得这种场合,还是严肃一点好,你居然在你家里装了监控,请随意吧,我无所谓,我想了一下,假如视频上传到色情网站,恐怕会不少人会羡慕我,恐怕会有更多人愿意为莱因哈特付费,有收入的话,你是不是应该分我一些。

奥斯卡轻笑了一声,你的脸皮比我想象得更厚,我开始有点欣赏你了。我只是吓唬一下你,我没有你俩的录像,就算有,我也不愿意把莱因哈特的视频发出来。

杨文里其实分不清他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不过应该也无关紧要了。

奥斯卡又一次拿起纸杯咬住吸管,杯中的饮料听起来见底了,他从冰块的缝隙之间吸取液体的吮吸声,在密闭的车内空间里听起来格外刺耳。我挺好奇,你喜欢莱因哈特什么呢?

他没有等杨回答,接着说了下去,我认识莱因哈特的时候,他就跟你现在一样大,我说过的,你还记得吧,但他跟你完全不一样,他从小就非常迷茫,毫无主见,不知道生活应该怎么过,不知道他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所以呢,从我们认识开始,就是我帮他决定一切,他早已习惯了这样,他是不会离开我的,因为他离开我之后,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生活。

杨文里想起了安妮曾经说过的话,“我弟弟这个人啊,对任何事情都没什么主见,最讨厌做选择。”

你知不知他父亲酗酒,最后喝得连命都丢了。莱因哈特特别讨厌他父亲,讨厌他毫无担当,软弱无能,结果呢,他却越来越像他父亲了。莱因哈特对任何事情都缺乏长久的兴趣,也许你已经看出了这其中的原因,他缺乏耐心,需要有人引导,他认识我之后,我就为他安排好了一切,他只用乖乖去做就好了。你和他才刚刚开始,等时间长一点,你就会发现,莱因哈特在床上顺从得令人厌烦。

杨文里喜欢莱因哈特的顺从,而且,莱因哈特给他的感觉根本不像奥斯卡的描述,诚然,莱因哈特对于一些事情的确显得有些迷茫,可是,迷茫不过很多人都会经历的状态,有的人也许经历的时间短,有的人也许会持续一生。他觉得,莱因哈特不过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那你为什么还要跟他在一起呢?

奥斯卡耸了耸肩,我的工作需要我保持合适的形象,美满的家庭。莱因哈特是不错的伴侣人选,漂亮听话,我不在这里的时候,我需要他帮我出席一些场合,你知道,你们海尼森的政客和富商非常喜欢他。

杨文里双手紧握捏成拳头,他记得在安妮家过夜的那次,莱因哈特烦躁了一下午,不愿意去参加宴会,后来半夜才醉醺醺地回来了。

你真的爱上他了吗?奥斯卡惊讶地问。

说起来,你们不是开放式的关系吗?杨文里松开了双手,他知道奥斯卡肯定发现了如何激怒他,他驱散了怒火,现在他需要保持理智。

噢,他对你说了这个,没错,这是我提出来的,我刚才说过了他太顺从了,我喜欢在床上更有挑战的,所以提出了开放关系,但我从来不希望他背叛我。

只想要自己受益,你还真是卑鄙啊。

任何人都会想要在各种关系当中获利更多,难道你不想吗?

不想。我承认的确很多人都如此,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会轻轻松松地剥削其他人,但我并不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杨文里顿了一下,接着说,我让你感觉到危险了吗?

少自以为是了,我已经看够莱因哈特的改变了,这是他第一次背叛我,我希望到此为止。不过,我挺欣赏你,要不你毕业后跟着我干吧,或者现在直接开始,我也欢迎。

跟着你干什么,干莱因哈特吗?

奥斯卡大笑起来,好了好了,逞口舌之快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我们说点正经事吧,我挺喜欢你弄的那个东西,我现在需要你,跟你的那几个同学一起,壮大你们的小读书会,让下周的事情顺利发生。

杨文里脑中的迷雾迅速消散,他现在知道了他们为何要借用他的同好会,这群人当然不会主动出面,从来都是躲在背后推波助澜。然而他没有证据,奥斯卡肯定不会承认。利用同好会,由一群充满理想的学生来发动的游行活动,人群只要聚集起来,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假如能出现伤亡,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觉得你的邀请缺乏诚意,毕竟,在你的计划当中,我死了比我活着,用处大多了。

奥斯卡挑起一边嘴角笑了,那双异色的眼睛微微睁大,带着几分惊讶,他说,我开始有点了解,莱因哈特为什么喜欢你了。

很遗憾,你看错我了,我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人。

我不需要你去冲锋陷锐,有的事情,让别人去做就好了。你喜欢历史,何必一直躲在书本里面,不如回到现实当中,做点会被写进历史的事情吧。还有,要是你答应了,你以后还可以见到莱因哈特,当然,你俩不能单独见面,我们三人一起就可以了。

三人一起?

是啊,我不介意。

他跟莱因哈特相处的所有回忆,一下子被这个人的暗中监视污染了,现在他居然还想污染他们的未来,杨文里突然想到,也许,根本就没有未来了。他疲惫地说,我对这种行为没有兴趣。

汽车停在杨文里的公寓楼下,奥斯卡转头盯着沉默不语的杨,你考虑的怎么样了?真的不想再见到莱因哈特了吗?我想他恐怕会把你当成提上裤子就翻脸的人吧。

杨不在乎莱因哈特会怎样误会,只是替他不值,跟这样的伴侣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他叹了口气,松开安全带,下车前掏出手机递给奥斯卡。

这样的结果,真令人遗憾。他听见奥斯卡打开了车窗,在他身后说。他快步走进公寓楼,一屁股坐在楼梯的台阶上,抑制不住地浑身发抖。他痛恨自己临走时想不出什么聪明的话语来反击,也遗憾自己对眼下的状况一筹莫展,只觉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找出旧手机,往浴缸里放了水,泡了好一会,才觉得大脑又恢复了运转。他想要给莱因哈特打电话,但他担心直接打到奥斯卡那里,发邮件恐怕也会被拦截,看来一时半会是无法联系了。然后,他拨通了学弟的电话。

学长,你是不是不舒服,声音听起来好奇怪。

达斯提,你还记得那个叫舒奈德的作家吗,就是我们采访过的那个,你帮我查一下,他最近有没有签售会?

好,等我查一下,学长,你怎么想起他了,上次的采访你临时跑掉了,你找他有事吗?我们同好会的论坛怎么办?约翰一直在弄,不过还没弄好。

论坛的事情,我再想想。

查到了,今晚就有一个见面会,我把地址发给你。啊,等一下,等一下,这个是需要预约才能参加的见面会。

没关系,把地址发给我吧。

杨文里带着从安妮家借来的那本《维斯塔朗特之春》,找到了达斯提发给他的地址。

这里是个小书店,杨文里站在店外,透过落地窗看进去,活动正在进行。讲座结束后,读者全都涌到作家桌前,舒奈德耐心地给每位读者签名,还会简单聊上几句,等到桌前的队伍只剩下两个人时,杨文里走进了书店,这时候已经没人找他查看预约了,他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杨文里到了桌前,把自己带来的书打开,翻到扉页,在桌上推了过去,作家刚准备落笔签名时,握笔的手骤然悬在纸页上,脸上那种招牌式的微笑凝固了,略显惊慌地抬头,等他看清了面前的人,惊讶的表情又换成了微笑。

嗨,好久不见,杨文里!

嗨。舒奈德脸上快速的表情变化,杨已经确定,这本书就是他写的。

你从哪儿弄到这本书的?

意外收获。

舒奈德快速把书收进了他的包里,站起来跟书店的工作人员简单聊了几句后,就带了杨文里离开了书店,来到附近一家酒吧,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舒奈德买了两杯啤酒端过来。

那天早上你走后,我以为你很快就会联系我,可惜一直没等到。谁能想到,今晚你突然出现,还拿着那个,舒奈德指了指搁在桌下的包,我想,你应该不是来找我过夜的吧?

维斯塔朗特是你的家乡,对吧?

舒奈德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你想了解些什么?

最近艾尔法西尔的局势,你听说了一些新闻吧。

当然。

可以给我讲讲你的事吗?

舒奈德大喝了一口啤酒,才开口,正如你的猜测,我出生在维斯塔朗特,后来去了奥丁读大学,就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年龄,从一个小地方到了从小就梦寐的首都,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在学校里开始关心一些事情,你可以理解,对吧。

杨文里点点头。

我非常看不惯我家乡的那些统治者,贪婪腐败,司法不公,暴政,诸如此类的。后来,家乡爆发了革命,我积极参与其中……

舒奈德低下头,手指摩挲着酒杯杯壁,把挂在上面的水珠赶到木头桌面上。杨文里没有催他,静静地等待他继续说。

我以为,我们以为,革命爆发后,海尼森这边会出手帮助我们,当时,我们全都是这样相信的,结果呢,海尼森除了口头的谴责之外,就没有任何实际动作了,到头来,一切都是我们的错觉。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杨文里其实只知道大概,这边关于维斯塔朗特的书籍很少。

那次事件过后,维斯塔朗特脱离了帝国,独立了,实际情况却是,落到了势力更强大的贵族手里,我没法留在那里,也不能去奥丁,只能来这里。最叫我痛苦的是,家乡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加不如了,那里成了著名的农场,舒奈德苦笑了一声,婴儿农场。

你当时为什么会相信呢?

我说我是为了理想,你会相信我吗?

我会。杨文里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你听说安德烈·霍克吗?

这名字有点耳熟,我肯定听过,但是具体是谁我想不起来了。

杨思索了片刻,对作家说了同好会的一些事情,详细的细节没有说。

我们只见过一面,也没聊过多少,你不了解我。

那可不一定,别忘了,我大学学的是心理学,有时候看人,直觉比深入了解更重要。

好吧。嗯,总之,下周,海尼森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机会游行活动,声援艾尔法西尔,我很担心……

多么熟悉的套路啊,去参与集会游行的人们,至少有一部分,都对自己的行动毫无怀疑,其实呢,所有的这些,全都是信息诱导。

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作家喝干了杯里的酒,抬起手背轻轻擦了一下嘴唇。好了,你用不着这么担心,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当年在我家乡,我以为革命根本爆发不起来,可是就那样突然爆发了,现在呢,你也许以为这里的局势会一触即发,可能到了最后什么都不会发生。这就好像你倾尽毕生所学,写一本书,结果反响平平,而当你随随便便耍点投机取巧的小花招,却能吸引读者无数。

是吗?杨文里疑惑地看着作家。

我当然只是在安慰你,我现在已经很少关注这种事情了,不过写点畅销书赚点钱。舒奈德俯身从包里掏出那本书,递给杨文里。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想在这种历史的阴霾当中度过这个夜晚,去我家吧……再喝几杯。

我很喜欢跟你聊天,不过,别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作家耸了耸肩膀,毕业后你有什么打算?

我有点想去奥丁读书。

你学的什么专业?

历史。

我在奥丁读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位历史教授,我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你,你可以把你的论文发给他,看看他愿不愿意收你。当然,他非常严厉,千万别以为我给你介绍了,他就会降低标准。

谢谢你。

说起来挺巧的,他暑假期间才来过海尼森出差,那个老家伙不让我去接他,说是想给我一个惊喜,结果给了我一个惊吓,大半夜食物中毒被人送到了医院。

杨文里心里一惊,不会就是上次他半夜在书店里帮忙送去的那个奥丁老人吧,不过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他拿上舒奈德的书,离开了酒吧。

杨文里回到家里,躺在床上,脑海里塞满了各种事情,疲惫不堪却怎么都睡不着,半梦半醒之间,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13、

杨文里躺在床上,想要入睡,然而白天的各种事情挤在脑子里,一刻都不让他安宁。大脑昏沉,他想不明白,是怎样的命运之手在半天之内将他的平静生活撕碎。

今天早晨,是昨天早晨,此时零点已过,闹钟响过后,他像往常一样又躺了几分钟,等他睁开眼睛,看到莱因哈特睡在身边,他们恢复联系的那阵子,只要有机会,莱因哈特就会留在他的公寓里,用这里少得可怜的厨具做饭,他们一起吃饭,洗澡,看书,做爱,睡觉。

莱因哈特也被闹钟叫醒了,他坐起来靠着床头,杨文里爬起来,没有下床,翻身跨坐在莱因哈特身上。

我下午回来,你还会在这里吗?

今天我要回家。

啊……杨文里双手捧着莱因哈特的脸,说,真希望你只属于我一个人!他凑上去亲吻莱因哈特,直到床边柜子上的手机又一次发出急促的滴滴声,他大喊着,哎呀,我真的要迟到了。

你就不能提前一点起床吗?

不能,多睡一分钟都是幸福,不过呢,也许等我到了你这个年龄,就可以顺利早起了吧,现在完全不行。

我对此深表怀疑。

半梦半醒之间,手机响起急促的铃声,他眼睛不想睁开,然而闹钟不像往常那样饶过他,响过之后会安静几分钟,铃声一直响个不停,他抓起手机接听了电话,瞬间睡意全无。

他父亲的商船在返回海尼森的途中核聚变炉突发了意外事故,飞船上有好几个人受伤,幸运的是他们立即得到了附近飞船的救援,现在他父亲伤势稳定,但是亟需手术。联系他的人说了这些后,就匆忙挂断了电话,他无从得知更多的信息。

杨文里起床穿衣时,开始怀疑父亲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他知道,通知坏消息的人往往不会对那些不在身边的亲属据实已告,也许只是为了让亲属还有力气赶到亡者身边,也许仅仅不想亲口说出噩耗。他想再次联系来电的人问问更多的情况,无奈电话怎么都打不通。他只好给华尔特他们打了电话,请他们立刻去学校食堂碰面,他随便抓了一些东西收进包里,就出门了。

他赶到时,达斯提、洁西卡和约翰已经到了,他对他们说了父亲的情况,还简要讲述了跟舒奈德见面时获取的一些信息。此刻,他不仅担心父亲,还担心同好会已经失控的论坛。他现在无从得知何时才能赶回来,尽管他对于一周后的游行集会活动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去阻止这事的发生,但又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只要他能留在这里,也许就会有办法解决此事。

杨,你放心吧,我们会处理好。洁西卡语气坚定,充满力量。

洁西卡,你不能说得如此肯定,我们什么都不确定……约翰皱起眉头,不安地看着洁西卡。

当然不确定,我想过了,光凭我们几个学生的力量肯定无法阻止,我们需要找人帮忙……

没错,没错,我会去找找我爸的关系。达斯提说。

杨,你就安心陪你父亲做手术吧,别着急赶回来。对了,你一个人去吗?洁西卡担忧地问。

杨文里看到不远处华尔特正大步朝他们走来,他快速说,华尔特会陪我去,我先走了,那些事就拜托你们了。

两个多月前的暑假,他也曾站在家乡这间医院的阳台上,那时他是陪华尔特回来看望住院的祖父。此刻,杨文里眺望底下这个宁静的小镇,时间在此地犹如凝固了一般,街道和房屋一如他从前的记忆,然而,如今在他眼中,却又显得如此陌生。

这究竟是他的疏忽还是排斥?他说不清楚。他打包起儿时与青春的回忆,将它们扔在原地,两手空空地远离家乡,走向下一个目的地,等他不得不回到原地的时候,所有封存的记忆,却飘散在家乡熟悉的气味当中,叫他无处可逃。

我想下午就回学校去。

他没有回头看向身后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也没有看身边的华尔特,华尔特搬了一把椅子来到阳台上,双脚搁在阳台栏杆上,椅背往后倾斜靠着墙壁。

你不等你爸醒过来?

不等了,医生说了,他身体状况稳定,今晚就能醒了,最迟明早。

可是,何必急这一时半会?你爸做的手术也不算小了,飞船上突然发生意外,估计他也受了不小的惊吓,等他醒的时候看着你守在他身边,他也安心。

就让他以为我恨他吧。杨文里含糊地说,声音几不可闻。

出发接父亲回到家乡,等待做完手术的这一周来,杨文里心中始终忐忑不安,如今父亲好容易即将醒来,他终于放下心来的时候,却坐不住了,他不想留在这里。他一直避免思考暑假见面的不欢而散,他其实这些年来,都在回避跟父亲之间的问题。

他很清楚他们父子之间,因为缺乏沟通早已变得疏远,他记住的只有父亲对他的诸多要求,父亲对他的认识也只是不肯听话的叛逆孩子,然而,却没有人愿意迈出一步,问问对方究竟为何如此。假如现在要来直面这些问题,必然免不了回溯到好些年前。他心怀希望,清楚他与父亲之间一定有机会和解,但不是现在,不是今天,他还没有做好准备。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始翻找身上的口袋,一无所获,他轻手轻脚走进病房里,把包提到阳台上,蹲在地上翻找。

你有没有见过我的吊坠,华尔特?

什么吊坠?噢,你从家里偷出来的那个,就上次在火车上看过。

对,就是那个,我找不到了。

华尔特笑了起来,怎么,你现在打算把你偷出来的东西还给你爸吗?

是啊。

你确定出发的时候带了吗?那天早上慌慌张张的,也许你根本就没带来。

我没印象了,我好像一直带在身上,不过也可能放在公寓里,算了,回去再找吧。

他晚上一回到公寓就给洁西卡打了电话,得知在他离开海尼森的第二天,费沙突然宣布关闭海尼森驻费沙的大使馆,次日,海尼森立刻做出了回应,关闭了费沙驻海尼森的大使馆,要求工作人员于限期之内离境。正是因为这个事情,约翰收回了论坛的管理权,并顺利关闭了论坛,此前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迅速蔓延开去的号召信息,也迅速冷却消失,游行集会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杨文里打开电脑,浏览了这一周的新闻,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他在新闻上看到奥斯卡的图片时,发现莱因哈特他们,就在今天白天离开了海尼森,启程返回费沙。

他想起一周前用回了旧手机,旧手机无法及时收取邮件,在飞船上的时间,也接不到电话,他慌忙打开邮箱,里面果然躺着莱因哈特发来的好几封邮件。

“我需要马上见你。”

“收到邮件请立刻联系我。”

“杨,我有急事找你,你的电话打不通,快点联系我。”

“快联系我,求你了!”

“杨,你在哪里?没有收到邮件吗?快联系我!”

“我没时间了,你为什么突然不理我了?给我打一个电话吧!”

“我回费沙了,再见!”

杨文里盯着屏幕看了好一会,随后起身去厨房烧水,泡了一杯茶,他端着茶杯回到电脑前,反复把那几封邮件标记成未读状态,又再次一封一封点开,喝完茶,他合上了电脑盖子。

入冬前,阴雨绵绵,气温骤降。杨文里在奥丁大学的网站上找到了舒奈德给他介绍的那位梅尔卡兹教授,看到介绍页面上的照片时,他吓了一跳,居然真的就是他半夜帮忙送去医院的那位老人,不禁感慨着奇妙的缘分。

他又一次恢复了泡在图书馆里的生活,还借了一堆书回家,开始准备论文。他尽量不让自己闲下来,他不想想起莱因哈特,但又忍不住想在网上搜索费沙和罗严塔尔之类的关键词,最后他决定不再自寻烦恼,对于报社的兼职工作,他也请达斯提替他筛选,学弟对此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何某些新闻成了他的敏感词,但为了保住这个劳动力,依然照做了。

他的论文完成后,没有立即发给梅尔卡兹教授,他继续阅读资料,希望做出一些修改,其实他很清楚,此举不过是他举棋不定,犹豫是否真的要远离家乡,去那么遥远的地方读书。

不管他打算远离还是留下,时间依然有条不紊地走着,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夜晚,他和华尔特一起,跟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的酒吧里跨年。

华尔特后来去过安妮的酒吧,那里依然关门歇业。安妮和齐格飞也在同一天跟莱因哈特他们一起离开了,尽管他们离开时相当仓促,不过华尔特回来后查账户,竟然收到未结的费用。

你驻唱过又关门的酒吧名单又加长了。杨文里说。

这家不算,我去的时候看到门口贴着告示,那里已经换了新老板,内部调整一段时间就会重新营业。华尔特耸了耸肩膀,迟疑了片刻才又开口,你联系过安妮的弟弟吗?

没有。最近他和华尔特经常见面,但从没有谈起过莱因哈特。

为什么?

杨文里端着酒杯,没有喝酒也没有说话,眼睛盯着杯子里的酒水,他想过跟莱因哈特之间的关系,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如今他们距离遥远,再联系又有什么意义呢?不知为何,他相信奥斯卡说过的一句话,莱因哈特是不会离开他的伴侣的。

反正以后也不会见面了。杨文里轻声说。

酒吧里的人越来越多,又嘈杂又闷热,时不时,吧台那边就有人冲着他们挥手致意,大多都是跟华尔特打招呼。临近午夜,酒吧里所有人一起,齐声高喊着倒计时,然后高举酒杯,跟周围的人们拥抱,祝福新年快乐。杨文里很高兴在这样时刻,身处这样热闹的地方,他举起酒杯,说,华尔特,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今年你有什么打算,等到暑假你会去你爷爷的律所实习吧。

华尔特点点头,你呢,还是不想回家吗?

杨文里摇摇头。他一直都知道,其实华尔特似乎并不在乎待在什么地方,留在家乡或是来到大城市读书,他总能迅速融入周围的环境,杨却不一样,至少现在,他还没有找到令他有归属感的地方。

两人面前的小桌上已经摆满了空酒杯,不过他们都毫无醉意,酒吧里嘈杂声渐渐平息,喜悦的气氛依然洋溢,正是打开心结的好时机。

华尔特,你为什么跟我分手?

华尔特深吸一口气,肌肉饱满的胸部高高耸起,缓慢落下,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说,真希望早点跟你好好聊聊。

是啊。

嗯,我不想伤害你,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许不该这样,我,当时觉得,怎么说呢……

好了,华尔特,不要再字斟句酌了。杨文里虽说语气轻松,却也暗暗深吸了一口气。

好吧,我觉得,以前觉得,我们亲热的时候……你有点太霸道了,好像……想要操控我。

杨文里缓缓放下手里的酒杯,他设想过无数次华尔特跟他分手的原因,不论如何,都想不到会是这样。

我应该早点跟你谈的,真的,华尔特遗憾地摇摇头,接着说,我以为,我们分开一阵子,也许情况会有好转,结果呢,拖得越久我就越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杨文里张着嘴,却不知道要说点什么。

华尔特伸手抓着杨搁在桌上的胳膊,喂,你没事吧,也许我们不该谈这些。

不!杨清了清嗓子,我……对不起,华尔特,我不知道我是这样的,我伤害了你吗?

没有,你没有伤害我。

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告诉我。

我,以前不知道怎么说,我担心……我担心你接受不了。

杨无奈地笑了一声,也许吧,华尔特,你的确了解我,几年前我大概真的接受不了。

杨文里躺在床上,隐隐听到外面庆祝新年的焰火声,还有街上喝醉人群的欢声笑语,辗转反侧。他觉得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一直以来他痛恨父亲的苛责要求,不由分说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的头上,他以为自己从青春期开始的反抗,可以避免父亲对他的影响。

结果呢,华尔特的话叫他不可思议,更难以置信的是,他对此毫无知觉,两人亲密的事情,他却令对方感觉不舒服。他突然怨恨起华尔特,居然使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过当时两人都太年轻了,真要说破的话,恐怕会闹到老死不相往来吧。

杨文里又开始痛恨自己,他痛恨自己怨恨华尔特,他非常清楚这种不平等的感觉,华尔特一直耐心地陪在他身边,希望两人的关系得到改善,而他却一无所知,一直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人为何如此容易迷路呢?稍不留神,就会走上最不想走的道路。他想起了莱因哈特,身上冒出一身冷汗,他希望自己没有伤害到莱因哈特。

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杨文里早早就起床了,他把完成的论文放到附件里面,发给了梅尔卡兹教授。

海尼森宇宙港,出发大厅一隅。华尔特拎着达斯提的衣领,把他从杨文里的身上拽开,达斯提转头怨恨地看了华尔特一眼,然后掏出手帕擤鼻涕。

你哭什么,好像杨不打算回来了似的。洁西卡对着达斯提翻了个白眼。

是啊,达斯提,我只是去一年而已。杨文里说。

哎,什么?达斯提突然止住了抽泣声,把手帕塞进口袋,学长,你去奥丁读书只去一年吗?

是啊,我收到录取的时候,不就告诉过你了。

啊,我没注意,我还以为你要在那边读完博士呢。

杨文里跟学弟,洁西卡和约翰道别后,开始朝安检口走去,华尔特陪着他,帮他拉着随身的行李。

两人默默地走着,杨文里看到前方的指示牌上标识着不远处有洗手间,他想起暑假时的一次午休,回报社的路上遇到了两个高中同学,此时他想起的不是那两个人,而是他们当时对他说过的话。

曾经,在高中狭小的厕所隔间里,短暂的课间休息,华尔特手指插进他头发,指腹紧紧按着他的头皮,他在口中体会华尔特的激情勃发,青春的气息萦绕在鼻翼似乎永远不会散去,那是他们恣意挥霍的时间与精力,真的只过去了三年吗?他偏头看着路过的洗手间,此时他想进去吗,把华尔特拉到最里面一个隔间,再一次感受他鲜血的涌动,记住他的味道。

你来送我,没有东西给我吗?杨文里抬起胳膊肘,轻轻推了一下身边的人。

没有,我不想把这事弄得太有仪式感,我觉得越是不在意,这一年时间就会过得越快,你就能越早回来。

杨文里笑了,打消了刚才的念头,现在他俩这样的关系挺好。他说,我带了你的CD。

华尔特空着的手按住杨的肩膀,让他停下,随后取下挂在脖子上的耳机,挂到杨的脖子上,说,我这个的效果肯定比你的耳机好。

杨文里独自进了安检口,他转头跟华尔特挥手道别,登上飞船前,他路过一家便利店,看到门口的小书架上摆放着莱因哈特几个月前出版的那本写真集,他买了一本,带上了飞船。

途中,杨文里几乎一直待在自己的船舱里,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这不是报社借用的那台,这是一台全新的。他出发前,父亲寄给他一大箱东西,包括这台配置超好的最新款电脑,还有功能齐全外观漂亮的手机。这些昂贵的电子产品,奢侈地令他产生了罪恶感。

还有一台电子书阅读器,里面的内容令他咋舌,父亲肯定为电子书里大量的古籍花了不菲的价钱,杨文里始料不及的是,里面还有很多文物古董的图鉴,他连连摇头,想到上一次回家时看到父亲书房里添置的新玩意,怀疑父亲该不会认为他要去学习的是鉴赏文物古董吧。他心疼父亲花的冤枉钱,后悔出发前没有回家一趟,等他回海尼森,一定会跟父亲好好谈谈。

他躺到小床上,翻看着莱因哈特的写真集,回想他们相处的短暂时光,他想给莱因哈特写一封信,虽说他不确定莱因哈特的邮箱是否还被伴侣监控着,不确定莱因哈特是否能收到邮件看到邮件,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他就是想写。

他们两人在安妮酒吧的走廊上不期而遇,又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告别后,就再也没有见面了,写一封信,会给这段关系画上一个句号吗?这样的句号究竟是能填平杨文里内心的缺失,还是会圈出一片遗憾呢?

他写得很慢,写好了很长一段又删掉了,删掉后又重新再写,他写信的时候时间飞速流过,他感觉不到。他始终无法厘清自己想要写些什么,有时候觉得,他和莱因哈特最初就不该开始,有时候他又感觉,他俩非常适合对方,他跟莱因哈特在一起的时候,轻松自在,充满自信。

他删掉了那些读起来像是大道理的句子,也删掉了对于他消失那一周的解释,他调整字词,改掉太长的从句,不希望出现写论文时的用语,他希望这封信读起来就像是跟莱因哈特聊天一样。

记忆这东西相当奇怪,他发现跟莱因哈特的聊天,大多内容都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跟奥斯卡的谈话,却记忆犹新。他想起跟莱因哈特分开前的那个清晨,他说过的话,现在想来,他觉得自己不该那样说,于是他写道:

“……我,那个在酒吧里迷路的人,在跟你相处不长的时间里,我也许找到了方向,愿你也更勇敢地前行。莱因哈特,你不属于任何人,你属于你自己。”

等他写完,他花掉了一天半的餐费,使用飞船上的网络,把这封邮件发了出去,信的结尾,他没有写“期待你的回信”,飞船上昂贵的网络不能指望,也许莱因哈特根本就收不到这封邮件,他不想抱有任何希望,毕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没有计划去费沙。

奥丁的这家商场富丽堂皇,奢华宽敞,暖意融融,杨文里坐在中庭的长沙发上,皮质沙发软硬适中,然而他靠着舒适的沙发靠背,垂头丧气,盯着手里的购物卡,热得快要流汗了。

杨文里来到奥丁已经一个月了,这段时间他一直待在学校里,他甚至已经开始怀疑,在这为期一年的学习时间内,是否有时间出去看看,多了解一点这个陌生的地方。然而,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却叫他后悔之前的选择。

他刚到学校报道,跟梅尔卡兹教授见面的时候,教授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大喜过望。教授说他次日出院后特地返回书店,希望找到当晚帮忙的人,遗憾的是,值夜班的两个店员慌乱之中,没有留下杨的联系方式。

他现在课余,帮助教授整理和翻译书稿,就不需出去打工了,所以,每天除了上课,一直泡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关门后他就直接回学校宿舍,这种生活,他偶尔会恍然以为自己还在海尼森的学校里,就跟他离开前的几个月的生活模式一样。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周围的语言变了,他上课时听到的语言,日常生活时说的语言,阅读时看到的语言,书写时使用的语言,完全是另外一种。语言并非唯一的不同。

杨的同学们富有,对待他这样的外来者,他们不会欺负他,但同时也不会接纳他,交流时候,他们的言语之间总是不经意流露出来高高在上的语气,似乎总对他表达同情。

杨文里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有什么地方需要得到这些人的同情。他最初怀疑是因为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即思维方式,也许他只是还没有理解这里人们的思维方式。后来,他逐渐明白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的同学们,还有跟他有过交集的所有人,大多都对海尼森一无所知,他们无从去了解,也懒得去了解。

他就这样孤独地学习生活,也许融入同学们之间的契机,只需要从受邀参加一次聚会开始,可惜,他暂时还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在新的环境里,他就像一块被人遗忘在餐桌上的面包片,失去水分,慢慢爬上绿色的小斑点。

他有空就会给华尔特写信,详细讲述他在此地的学习和生活,偶尔也会打开他在飞船上给莱因哈特写的信,只是点开看一眼,并不会重读,邮件发出后他其实重读过,只觉得信里的措辞幼稚可笑。他一直都没有收到回信,本来,他也没有任何期待。

虽说杨文里还没有交到朋友,但因为他在讨论课上的出色表现,课下作业的优异成绩,很多人都知道他了。上周,一位毕业生找到他,希望能帮忙翻译毕业论文,毕业生打算用来申请海尼森的学校。

毕业生报出的酬劳可观,杨文里就接下了这个工作,他花了一整周时间熬夜终于把论文翻完了,对方对他的工作相当满意,支付报酬时,给了他一个选择,可以按照事先说好的现金,也可以给他一张商场的购物卡,购物卡里的金额是现金的两倍还不止,杨文里犹豫了几分钟,最后选择了购物卡。正是他此刻手里拿的这张购物卡。

他刚刚在商场里逛了一圈,标签上的金额令他瞠目结舌,在此之前,他完全没有想过这家商场里卖的东西他根本买不起,仔细找的话,也许能找到卡里金额买得起的东西,比如内裤,但他不想把钱浪费在完全不需要的地方,早知道就直接拿现金了,好歹够一个月的生活费。

贫穷会影响智商,现在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杨文里!

他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皮鞋踩过大理石地板,脚步声停在了他面前,但他没有抬头,他突然想到,自己坐的地方是不是收费区域,他是否需要消费点什么才能坐在这里,但他什么都不想消费,这个商场根本就不是他应该进来的地方。然后他反应过来,的确有人叫了他的名字。

杨文里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两个人,他坐在沙发上挺直了脊背,直愣愣地盯着他们。站在他面前的人居然是莱因哈特和齐格飞,刚才叫他的人是齐格飞。奥丁的初春,轻寒料峭,莱因哈特身穿一件纯黑色大衣,腰带系得很松,衣服一看就非常昂贵,就跟刚才他在商场里看到的那些衣服一样,他想伸手摸一下,手感肯定很好。

他立刻把手里的购物卡塞进口袋,站了起来,他感觉喉咙发紧,咳了一下,才挤出声音,莱因哈特,你怎么在这里?

这里是我家乡,我在这里不是很正常吗,倒是你,怎么在这里?

我过来读书。他说完转向齐格飞,嗨,齐格飞,好久不见。

齐格飞对着他微微一笑,又转头询问的眼神看着好友,莱因哈特略一点头,齐格飞说,真巧啊,竟然在这里碰到你,我们现在去吃晚饭,你也一起来吧。

他跟着两人走过两条街,来到一家高档的餐厅,果然正如他预料,安妮坐在一张桌旁,不过再就没有其他人了。安妮看到他时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不过立刻笑着跟他问好,齐格飞放下手里拎着的一堆购物袋,叫来了侍者,增加了椅子和餐具。

大家举起酒杯时,杨文里才知道了今天是莱因哈特的生日,刚才齐格飞陪莱因哈特去商场,就是买礼物了去了。杨文里放下酒杯,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购物卡,递到莱因哈特面前,说,生日快乐!

莱因哈特没有伸手,他盯着看了一会,才看出杨递过来的是什么东西,困惑地皱起了眉头。

杨文里只是突发奇想,毕竟他刚刚得知今天是莱因哈特的生日,没有准备礼物也是合情合理,但是他想要送点礼物,身上只有这张购物卡,再说,刚才在商场里逛了一圈,他发现什么都买不起,倒不如作为礼物送了,莱因哈特想买什么就自己去买吧,卡内的金额不够他就自己补上好了。看到莱因哈特的反应,他开始怀疑,这样的礼物是不是不妥呢。

安妮捂着嘴笑起来,她从杨手里接过了购物卡,塞到了弟弟手里。莱因哈特才匆忙说了一声,谢谢。

晚饭后,他们跟安妮和齐格飞道别,莱因哈特带着杨文里去取车。莱因哈特把一堆购物袋放进后备箱里,杨文里坐进了副驾驶,直到汽车开动,奥丁璀璨的街景在窗外一晃而过时,他都不想相信,自己真的又一次碰到莱因哈特了。他转头打量着莱因哈特,那头金黄色的头发长长了一些,跟夏天时候的发型有些改变,他喜欢莱因哈特的头发留长一些。

莱因哈特目视着前方的道路,问,购物卡是怎么回事?

莱因哈特听完杨文里讲的来龙去脉,轻笑着问,难怪会在那个商场里遇到你呢。你没有把商场逛完吗?

只看了一楼和二楼,我不喜欢逛商场,在海尼森的时候也不逛的。

真遗憾,不巧你逛的楼层都是卖奢侈品的,其实你要是转到三楼半层,那里有一个专门卖茶叶小厅,还有,顶楼有书店,你的卡也是够买一些东西的。

真的吗?那你把卡还给我,我买了礼物再送你吧。

喂,你已经送出去的礼物,怎么好意思找我要回去?莱因哈特快速瞟了杨文里一眼,接着说,一说起钱,你就显得如此……

俗气?杨文里替莱因哈特说完了,他耸了耸肩膀,接着说,是啊,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我是商人的儿子,虽然我完全不想这样,却也难以避免。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其实呢,我们都是我们父亲的儿子,不过,我们都能一步一步摆脱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接下来的一阵沉默,杨文里开始感觉不安,他想问莱因哈特离开海尼森后的情况,但他又不想触及到某些话题,于是他说,嗯,莱因哈特,麻烦你送我回学校吧。

噢,你晚上有课吗?我还准备带你去我家坐坐。

我晚上没课,只是……你的伴侣不在家吗?

我跟奥斯卡分手了,就和安妮他们一起回奥丁了。

真的吗?

是啊,你好像很意外似的,也许吧,这毕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做出重要的决定。

杨文里简直不敢相信,他犹豫地问,可是,为什么……

因为你的信。你先别得意,你的那封信,写得就像你再也不不打算见我了。我收到信后,就有了离开他的想法,但我还是不确定,你知道的,我很难做决定,最后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奥斯卡把那封信彻底删除了。莱因哈特哼了一声,接着说,他竟然嫉妒了,这在以前从没有过,你让他有了这种反应,我很高兴你的信激怒了他,于是我就决定了,当然,这让我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杨文里没有追问具体是什么代价,他感觉到莱因哈特不想说,至少现在不想说。停红灯的时候,莱因哈特抬手松开了大衣扣子,杨文里瞥见他脖子上挂着一条项链,项链上的吊坠十分眼熟。

啊,那个……那个好像是我的吊坠。

莱因哈特拉起响亮快速晃动了一下,随后松手,汽车又一次行驶起来,他说,这是我在汽车的后座上捡到的,海尼森开的那辆车,原来是你的啊。

杨文里脸红了,他想到肯定是他俩在汽车后座上做爱的那一次,吊坠掉到了后座上。他说,是我的,里面有我的照片。

原来里面那个两只眼睛像黑洞一样的小家伙是你呀!莱因哈特强忍着笑意。好了,我不会白收你送我的礼物,那么,我管你一个月的饭,怎么样?你也不会再想把购物卡拿回去了吧。

那你能不能管我一个月的住宿呢?

杨文里,你不要得寸进尺!

莱因哈特,开快点!杨文里心旌荡漾,迫不及待,接着说,我们去你家!

细雪/The Last Snow 第四章


04.宴席

虽然说名叫高尼夫的高大男人之前开玩笑说,波布兰会拖后腿保护杨文里,所以才需要先寇布的协助。先寇布当然不会真的以为一个有相当实力的华人街帮派的首领身边,会有两个1+1<1的贴身护卫。所以在这种关键时刻突然选入一个陌生的贴身护卫在身边,先寇布明白,除了波布兰和比克古局长的一些运作,肯定也有其它的特殊原因。

真正的答案,很快就在去新年晚宴的路途上揭晓了。

“我们需要一个各大帮派都不熟悉的,呃……”坐在汽车后座上,年轻的帮派头目难得地在说话时迟疑了一下,“英俊面孔。因为……”

坐在旁边的先寇布愣了愣,不知道这件事和自己的脸有什么关系。

“咳!是这样的!”副驾驶座的波布兰,清了清嗓子,转身探出头,有些用力过度地瞪着先寇布,“每年的新年晚宴,那些长辈都会因为杨还单身,所以大力推荐自己的女儿和孙女。我并不反感这些可爱迷人的女士将杨包围——”

”因为每次你都会获得和一位可爱迷人的女士共度良宵的机会。“高尼夫从驾驶座冷静地插话,不知道为什么,先寇布觉得这话说得有些意味深长。

”不不虽然这也很美好但重点不在我。“波布兰继续解释,依然是那用力过度的眼神,看得先寇布有些感觉奇怪,“今年我们收到消息,说和‘蓝火’的研发有相当大关系的一个男人也受邀参加了晚宴,所以我和高尼夫需要找机会在会场做一些调查。因此就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回绝这些可爱的女士们,让这些女士们不再围绕着杨,同时又能保护杨的安全。而我和高尼夫也有机会从她们受挫的芳心那里获得一些消息。”

先寇布终于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唔,所以我是以杨先生的,男友,或是未婚夫身份,进入会场的?主要是用于挫败各大帮派中消息十分灵活的女性们的芳心?”

他明白为什么比克古局长在分派任务之前,要特意和他确认警局中传言他有过男友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以及他和这位传说中的男友关系究竟如何了,因为要确保他并不恐同。他也知道这几天的“培养感情”,究竟是在试图培养什么感情了——至少他和杨要看起来是熟悉的。

”拉肯先生,不要听波布兰胡说。“驾驶中的高尼夫腾出一只手,将波布兰的探出来的头按了回去,”您的确要在晚宴上以杨的未婚夫身份出现,但为的是吸引会场所有人的讨论和注意力,让人们不再注意我和波布兰。因为我们有了偷偷给杨下药的人的线索,也听说一个和‘蓝火’关系密切的男人会出现。这些都需要调查。但如果其它帮派的人很快注意到,我和波布兰由于某种无法确定的原因不在杨身边,肯定会提高警觉。我们也需要给新的护卫一个能够吸引大量注意力,同时又非常合理的身份。所以您会以一位十分英俊迷人的未婚夫的身份出现,而我和波布兰会装作安慰几位女士心情的样子,借此离开人们的视线。由于你是外来的‘未婚夫’,还是帮派中许多首领并不认同的同性恋者,你和杨会吸引大量的注意力,你在他的身边也不会被觉得奇怪。能给我和波布兰充足的时间。你出色的身手又能保证杨的安全,让我们可以更放心地去调查。”

高尼夫的解释的确听起来比波布兰的合理。但无论什么解释,这个晚宴中,他是肯定要扮演这个“未婚夫”的角色了。

“真的很抱歉,没有提前告诉你这个安排,拉肯先生。由于你认同同性恋者的身份,而默认你会同意这个计划,其实是非常冒犯的。”即使隔着眼罩和墨镜有些难以分辨表情,先寇布也从杨文里的声音中听出诚恳而严肃的歉意,“这只是临时的工作扮演,我也不会对你有任何的骚扰行为,晚宴上的那些长辈也都知道我并不是个热情的人,所以即使我们保持一定的肢体距离也没有关系。只要我承认我们的关系,吸引大部分的注意力就可以了,你的工作内容依然会是贴身保护我。”

听一个帮派的头目,认真地表达对于性和亲密的界限尊重,保证自己不会性骚扰部下,先寇布的确感觉非常不真实。这样的尊重,甚至在警局中都是罕见的。但这种不真实又过于的诚恳,甚至于让他感到了宝贵。

“没关系,我想我的英俊面孔,一定能够说服其它人我们是真心相爱,吸引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的。”他很有信心地保证。


银色的轿车驶入举办晚宴的庄园。半路上下起了雪,这个庄园似乎也在雪云的覆盖范围内,庄园的大门布置的红色的装饰物和红色的灯笼上,透过车窗已经能看到上面落得格外醒目的白色。门口的保安似乎认识高尼夫。高尼夫只是摇下车窗露出了脸,对方就笑着说了什么先寇布听不懂的话,打了个电话,然后庄园的门向两侧滑开了。

“拉肯先生,这是在祝我们‘过年好’。”黑发的男人侧过头,朝向先寇布,笑着解释,“就是祝福新年快乐的意思。”

先寇布一愣,他知道参加华人帮派的新年晚宴。大约会遇到许多听不懂的情况,也已经做好了只在晚宴上展示自己的英俊面孔,必要的时候展现一下武力的机会,并不期待什么特别愉快的经验。

各大帮派首脑群聚的地方本来就是充满权力斗争的,公开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在本来就歧视的国度,出现在更加歧视同性恋的帮派场所中,更谈不上什么愉快,甚至要做好可能当场被挑衅或者殴打的准备——当然他也准备好了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痛殴对方。而且说实话,比起自己遭遇什么危险,他更担心无法使用视力的杨文里因为这个身份会被针对,出现什么危险。

但他没想到境地更加危险的杨文里,会注意到这一点语言的壁垒,反而尽力让他感到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一点掌控和安全。

“我开始知道杨先生为什么能作为泰隆楼的头领这么久了。”他感叹。

杨文里对于这样感叹式的称赞似乎不太好意思,挠了挠头,转换了话题:“会场本身是一座庄园式的酒店,今年也会遵循往年的传统,在举办新年晚宴的地方给所有人准备三天入住的房间过新年。虽然很少有人真的会在这里住那么久。但也有一些人会利用这个机会谈生意拉联盟谈地盘之类的。偶尔也会有一些不涉及帮派核心活动的孩子愿意在这里玩耍。这三天我们也会默认不会对这些孩子做什么。因为毕竟是过年。”

先寇布对于这样似乎能带来一点特殊和平的新年还是有一些惊讶。他好像有一点模糊的印象,听从前的某位同事说过什么类似的事情。

“不过这次因为我们参加宴会是以订婚伴侣的身份出席,所以酒店的房间安排是,高尼夫和波布兰一间,在旁边的房间。我和拉肯先生一间,而且是,嗯,新婚套房……”杨文里说话的声音逐渐变小,头也说着说着转向了另一边。先寇布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也有点不太好意思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咳……订婚之后的伴侣住在一起才是正常的。杨先生放心,我也不会有什么骚扰行为的。到时候睡沙发就可以了。我们也快到了。不如杨先生简单介绍一下晚宴中需要我具体做什么,注意什么。”


这个庄园有着相当广阔的面积。即使是开车驶入之后,也开了一段时间才到达真正举办宴席的会场。先寇布差不多也听完了杨文里临时的华人帮派势力小课堂。大概知道自己做为临时的未婚夫演员需要做些什么:虽然并不至于到了要当场表演亲吻的地步,但可能还是需要表现得像是一对恋人。亲昵的说话态度,超越普通朋友的肢体距离,微妙的一点别人无法打破的默契。而且越是表现得超过那么一点点周围人的期待,让人稍微惊讶和注目,高尼夫和波布兰偷偷离开就会越顺利。

”是这样吧?杨先生……不,杨。“先寇布为黑发的男人拉开车门,撑起雨伞,并且伸出一只手握住对方的手,引导对方走下车。用态度的转换来证明自己确实明白了任务的核心。

”是的。“杨扶着他的手走下车,在伞下站定,拿出风衣口袋里的一截小金属管。先寇布正疑惑那是什么,就看到他在上面用力握了一下,这一截金属管迅速展开,变成了一根银灰色,裹着黑色皮革的盲杖。”您确实很有演技,或许以后退出帮派可以作为演员谋生。“

”到那时候的话我和高尼夫一定会去捧场的!“波布兰的雀跃让这件事好像真的有了可能。

”那我到时一定诚邀各位前排欣赏。“先寇布以演员谢幕的姿势鞠躬,”现在还请各位欣赏我接下来的表演。“


“冯·拉肯”的英俊面孔,以及泰隆楼的当家人是同性恋者的消息,似乎达到了相当理想的效果。全场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一对新的订婚伴侣身上。许多人都来试探杨文里和冯·拉肯,确实没人探查高尼夫和波布兰。倒不如说高尼夫和波布兰反而多了被芳心似乎没怎么受挫,反而以奇妙的方式挂更加燃烧起来的女性们拉到一旁的机会。

“什么时候同性订婚这类消息不会吸引这么多注意力就好了。虽然作为黑帮考虑这种社会公义问题似乎有些可笑。”杨叹着气坐在会场角落的沙发里,手里拿着先寇布以未婚夫的殷勤姿态端给他的白兰地,“如果不是这次必须要高尼夫和波布兰去调查,我又临时找不到一位能够同时保护我和她自己,并且愿意涉及帮派事件的女性来颁布这种假的订婚消息……”

“如果您不是这样的人,或许也没有办法十六岁的时候就从上一代头目那里接过泰隆楼,并且维持它这么久。”先寇布望着窗外正穿得红通通圆滚滚的几个孩子在打雪仗。其中一个孩子对他做了个鬼脸,有点笨拙地跑开了。

他将目光重新落到杨身上。身旁这个人在这个孩子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因为投毒事件而无法这样玩耍了吧。

“可能是吧。”杨苦笑,“失去视力的年轻帮派首领,听着更像是父亲从前给我买的小说中的情节。小说中这类人物都有着其它方面的过人天赋。我没有什么天赋,或许在帮派中做个不怎么聪明的好人,稀有一点,作为小说会有些卖点。”

先寇布想给杨一些更中肯的评价。这个人当然不仅仅是“不怎么聪明的好人”这么简单。他刚想张口,却注意到附近的连着某个阳台的大落地窗被推开了,一个面色苍白的陌生男人从外面走进来,收起伞,四处张望着,最终发现了他和杨,露出微笑,握着伞走了过来。

先寇布站起来,挡在陌生男人和杨之间。这个人露出笑容或许是一种社交礼仪的示好,但那让他感觉像是某种爬行类。

“杨先生,打扰你和……你的朋友说话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霍克博士,或许这个名字让你感到熟悉?”

自称霍克博士的男人慢悠悠地抬着腔调,以一种傲慢的姿态直接对杨开启对话。

——博士。帮派中的人几乎不可能这样称呼自己。

先寇布想起波布兰说过有消息宣称有和”蓝火“的关系密切的人物会出现在晚宴上。几个人都猜测可能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帮派想要开始加入蓝火的贩卖,可能找到了蓝火目前的贩卖商。但是“博士”……

“霍克博士。这是我的未婚夫,不是我的,‘朋友’。”先寇布听到杨用往常一样温文的声音平静地回复。

“另外,我记得当年那位给我投毒的‘霍克博士’是一位女性。从年龄上推算。想必你就是她的儿子了。”

这消息实在过于令人惊讶,先寇布猛地转过头,看到杨举起了手中的白兰地,朝面前的这位霍克博士致意:“幸会。”

“母亲已经去世了。她一直到死前都十分……喜爱你。杨先生。十分喜爱你。是我这个儿子都没有得到的喜爱。”

先寇布忍着没有上去给这个男人一拳。爬虫类的气息,还有好像杨被“喜爱”是多么荣幸的语气。如果不是知道杨应对这个男人可能是为了获得更多有用的情报,他现在就想把对方手里的伞折断用来塞住那张嘴。

“霍克博士听起来似乎有些嫉妒啊。您的母亲喜爱到弄瞎我的双眼,我实在是承受不起。可以的话,我愿意把这份喜爱双手奉还。只可惜我们都做不到这一点。而且,我曾听说她不太喜爱您,是因为您‘只是普通的聪明和会考试的书呆子而已,却真的以为继承了我独一无二的头脑’。如果是这样,恐怕我们对此都爱莫能助。”

苍白男人更加扭曲的表情。证实杨平缓而辛辣的发言确实戳到了他的痛处。先寇布眯起眼。如果对方有什么异动,他就真的把那把伞掰断塞进那张嘴里。

身后的杨还在继续:“而且,即使根据您母亲的研究,做出了市面上目前正在销售的蓝火第二代,您也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蓝火的风险。否则就不会还在扩大蓝火的贩卖范围,而是早就去做梦寐以求的军用兴奋剂项目了。不是吗?但说实话,当前军方的鹰派并不怎么需要这种东西来巩固地位,现在是鸽派弱势。鹰派那群人更乐意把钱花在杀人机器,或者是更有效的吐真药剂的开发上,而鸽派,鸽派更不可能支持这种东西了。”

“杨先生对我的家庭故事了解得有点侵犯隐私了!”霍克那已经高得有些过头的声音又高了几度,此时听起来已经有些刺耳。先寇布本能地向前一步挡住,一脚踢开了突然举起雨伞刺向杨的霍克。

他知道伞也可以改造成注射毒药的装置。如果霍克真的这么做而且成功了,以这个人扭曲的程度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来不及了这位未婚夫先生!”就被先寇布用力踢飞并且躺在地上,而且开始吐血的人来说,霍克这种体格还能大声喊出来已经是个人体奇迹。

确实来不及了。先寇布听到装着白兰地的玻璃杯落地碎裂的声音。他只来得及过去抱住杨,让他不要一头栽倒在地上。

“是蓝火……我又看见了……蓝火……”

陷阱/Love is a Trap 第二章


02.黑色和彩虹

在让先寇布踹了霍克最后一脚,再以一拳把他打得倒退好几步,并且吐出一颗牙之后,卡介伦和尤里安才慢悠悠地走到两人身边,“十分吃力”地拉开了先寇布和霍克。之后又应付过学校的保安,卡介伦和这位叫做先寇布的英俊学生都被杨邀请到家中喝一杯。

路上先寇布问起了杨的腿是如何受伤的,于是杨将过去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学长的手和我的腿。这就是糟糕的歧视在我们这些人身上留下的伤啊。霍克拿走我的拐杖的行为,大约也是类似的思想的产物吧。希望这次从我家门口附近出发的彩虹骄傲游行,不要再被这样的思想所干扰。”

让卡介伦和先寇布坐定后,杨从储物柜里拿出白兰地和酒杯,给每个人都满上了一杯。

“那位狂热的求爱者,和他糟糕的父母,还有那位霍克教授,恐怕也需要负上一定的责任吧。尤其是那对父母和这位霍克教授。抵抗社会的偏见的确需要相当的意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开阔的视野。但滑向偏见和狭隘的惯性,并不常常像人们声称的那么大。生活优渥衣食无忧的人,就这样滑向偏见和狭隘,甚至让人替TA感到害臊。”英俊的退役军官举着酒杯向卡介伦隔空致意后,满杯饮下,“当然,我并不认为社会系统就能免责。”

——说不定这次的确是一位可靠的追求者。卡介伦向对方隔空碰杯,同样满杯饮下,却忽然想起尤里安的话。

“卡介伦教授认为呢?”

对桌的先寇布突然问到,灰褐色的眼睛向卡介伦看过来。

卡介伦呛了一口酒,狼狈地摸过纸巾擦干脸上和身上的液体。不知道为什么,被那双灰褐色的眼睛带着笑意凝视,仿佛被什么东西撞开了人和人之间天然的间隔,强行拉进了对方的世界。

“我……”“——!!!!!!!!”

他刚要回答,却感觉身体突然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真的撞到了,而且力量之大,将他直接掀飞到了地上。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看着天花板上闪烁的厨房灯,眼前阵阵发黑。

他想要站起来,却感觉大脑徒劳地在喊着指令,身体的其它部位毫无回应。

到底……

不对。

杨!

杨!

他躺在地上,拼命叫着杨,想要确认他是否安全。想要透过破碎镜片中模糊的世界看到杨。

可是他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发出了声音。因为他只能听见两个耳朵里灌满了啸叫声,脑袋也在嗡嗡做响。这声音好像来自耳朵内,又好像来自外部。

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尖锐的声音,几乎已经到了高到了听觉的边缘,它们像是异界怪物才能发出的声音,撕裂了耳膜,用力扎进了他的大脑。

那声音层层刺进来,刺进来——!

他痛得抽搐起来。

杨!

还是听不见,还是听不见!

卡介伦依然没有办法确定自己是否成功叫出了杨。在快要撕裂大脑的疼痛中,卡介伦猛然抓住了一丝清明的思想。

——希望这次从我家门口附近出发的彩虹骄傲游行,不要再被这样的思想所干扰。

想起杨在倒酒时说的话。他终于意识到将自己撞飞在地的东西是什么。

是爆炸的气浪。

是有人在彩虹骄傲游行的起点设置了炸弹,并且刚刚爆炸了。

“!!!!!!”身体又剧烈地疼痛起来,疼痛太激烈,卡介伦甚至无法分辨到底是哪里在疼。

他眼前发黑又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了。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昏过去了。

有人过来了,这个身影拦住了他头顶的厨房灯。不是杨。杨没有这么高大健壮。

卡介伦拼命挥拳过去,却意识到自己只是动了动手指。他想要压下脑中的啸叫和嗡嗡声,重新和身体建立联系,却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在他身边蹲下。透过还没有完全破碎的右眼镜片,他终于发现,这个人是先寇布。

不 要 乱 动,你 受 伤 了。

通过对方刻意放缓的口型,他勉强读懂了对方的话。

但是杨呢。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说出了疑问。但他看到先寇布特意放缓做出口型:他 没 事。不 要 动,等 医 生。

一双灰褐色的眼睛,这是卡介伦最后看到的。

细雪/The Last Snow 第三章


03.熄灭

在比克古局长的熟人,叫做波布兰的青年人的介绍下,先寇布作为“老家的亲戚,从陆军特战队退役后因为被人骗光了钱找不到工作所以来投奔亲戚的倒霉老兵”,加入了泰隆楼。并且获得了“你看起来并不像是波布兰的亲戚啊”这种,大约是赞美的评价。

和杨文里握手彼此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发现26年前有着亮闪闪深棕色眼睛的孩子,除了在深冬寒夜里还带着一副墨镜之外,离近了看,墨镜下面还绑着一条又宽又厚的黑色布条。布条从眉毛盖到了鼻尖,还根据脸型做了调整和裁剪,应该是为了在尽量舒适的前提下不透进光线,同时又能够架上墨镜。

在之前的好奇和意识到不对劲后,先寇布猜到了可能的原因——当年由于药物导致的高度光敏感,很可能还在持续影响杨文里的生活。

泰隆楼里的摆设也证明了这一点:所有的桌椅全部被固定在地面上,并且边角全部包上了防止撞伤的海绵条。

杨文里恐怕在26年前的投毒事件之后,就一直维持着严格隔绝外界光线的生活,来应对视觉过度敏感可能造成的疼痛,过着近乎完全失去视觉的生活。


“拉肯先生。”波布兰热情地介绍叫做高尼夫的高大男人,而高尼夫则以先寇布的化名称呼着。先寇布走过去和高尼夫握手。

“我和波布兰在之后这次晚宴中恐怕还不够护卫杨的安全,所以还是需要你这样身手不凡的特战队高手的协助。毕竟有波布兰在拖后腿,我大约只能发挥1/2不到的实力了!”高尼夫笑着用力拍了拍先寇布的肩膀,波布兰不满地在边上喊着“到底是谁拖谁的后腿!”

先寇布配合着玩笑氛围也笑出来。


在泰隆楼吃了晚饭,先寇布被叫做“火锅”的菜品辣得喝了两大壶牛奶。泰隆楼的成员们热热闹闹地收拾起了餐具。然后,大家摆起了新年的红色装饰,只有杨因为视力不便,以及先寇布因为还是新来的客人,所以没有参与新年装饰活动。他们被要求一起坐在墙角“培养感情”,方便先寇布在之后几天的晚宴上保护杨的安全。

先寇布难得的感觉自己拿不准要先说什么。自我介绍已经做过了,还有什么能说呢。难道要谈在陆军特战队的当年勇吗,这也太像已经开始被孙辈讨厌、只能在安乐椅上回忆当年的状态了……还是等到八十岁以后并且无话可说了,再考虑这个社交策略吧。

“之后的晚宴要麻烦拉肯先生贴身护卫了。”坐在旁边的年轻人突然开口,先寇布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拉肯”是在叫自己。

“啊……这毕竟是工作,我也会努力的。”

“这次的晚宴恐怕会特别凶险……拉肯先生听说过叫做“蓝火’的新型药品吧?”

杨文里叹了口气,右手来回摩挲着先寇布之前看到的那本书的书脊。

“嗯。听说过。最近在各个街区都卖的很火的,据说能够提高性快感的新药吧?”

先寇布有点惊讶对方主动提到了蓝火,但还是沿着话题继续。他的视线忍不住顺着杨文里的手指移动。在杨文里的指尖摸过的顺序下,书脊上用英文和盲文分别写着一行字,英文写的是“古董及美术品的收藏和鉴赏 1”,作者的署名是“Yang Tai-Long”。盲文……虽然不认识,但先寇布猜测大约也是写的相同意思。

“其它华人帮派都认为泰隆楼有最新的违禁药物‘蓝火’的配方,甚至就是我们在秘密生产。因为大家都怀疑我的眼睛。觉得当年我是被父亲作为‘蓝火’的实验品服用了药物,结果除了意外才导致眼睛变成这样的。”杨文里指了指自己的墨镜和布条,“所以我如果参加新年晚宴的话,被威胁或者被绑架,大约都会有可能发生吧。这也是为什么波布兰介绍说你是陆军特战队退役的时候,我们会这么快就查完你的背景,并且允许你入帮。”

先寇布看到年轻人露出了苦笑。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能够成瘾的东西,总是会为了其高昂的暴利而开始作为商品推行啊……”

“这其中其实有好几个帮派之前都严禁在地盘上进行非法的药物买卖。我也还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介绍那几个帮派的朋友时,总是特别自豪。”

杨文里的手指停在了书脊上的作者名字上,先寇布记得那下面印着的是“Yang Tai-Long”。

“可是‘蓝火’实在是卖的太好了,终于好到因此死掉了或者精神崩溃了多少人,也可以不在乎的地步。”

在一片热闹的新年准备中,年轻人低落而沉郁的声音在先寇布耳中格外清晰。

“是啊。有时候原则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可改变。只是价格够不够而已。”

先寇布有些喜欢这个人语调中的嘲讽,忍不住也出言跟随,不过他马上意识到在新老板面前说出这样的话也许并不合适。

“当然,保护您这个任务原则,是没有价格可以达到能让我改变的地步的。”

“啊,没事的。拉肯先生不用担心,波布兰的推荐加上严密的背景调查,而且您也没有背叛我的理由,我信任您。而且波布兰和高尼夫因为有别的事情在身,到时候也只能靠您贴身保护我了。”

“这样真的没问题吗?如果我到时候叛变了,真的是别的势力派来绑架您的呢?”

“那可就头疼了啊……”杨文里抓了抓头,似乎真的有些苦恼的样子。

“您能够以33岁的年纪就在唐人街保持泰隆楼的地盘和话语权,想必也有其对策吧。”

这是先寇布的真心话。从16岁开始就能够一直维持着泰隆楼明面经营和帮派地位到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可能面对帮派成员的背叛而毫无对策。

“不。我确实没有任何对策。目前泰隆楼光是面对各种对于‘蓝火’的打探和频繁的地盘争斗,就已经筋疲力竭了。如果您叛变了,我也就只能认输了。只是即使您叛变,我也无法为背后的势力提供任何的药物配方,因为‘蓝火’真的不是我们生产的。”杨文里耸耸肩。

“只是……”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只是?”

“导致我的眼睛变成这样的药物,我认为确实是和‘蓝火’有关的。因为我自从眼睛变成这样以来,总是能看到眼前出现或多或少的蓝色火焰。但最近突然看不到任何的蓝色火焰了。而这是‘蓝火’服用过量导致精神崩溃前许多患者的症状之一。除了体内药物含量变化导致的原因,我想不到别的了。”

“我怀疑,最近一直有人在我的食物中投入低剂量的‘蓝火’,因为我总是能闻到和让我中毒的那桶水一样类似的味道,只是更淡。”

“如果到时候我在晚宴上精神崩溃了,也请拉肯先生务必想办法,哪怕是强行,也要将我带回泰隆楼。”

一片欢庆新年的气氛里,杨文里平静地摩挲着手里那本书,像是在谈论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

先寇布意识到,这确实是从16岁开始就成为帮派头目的人。

陷阱/Love is a Trap 第一章


01.追求者和公正

卡介伦是从学生那里听说的先寇布。

退役的英俊军官,报了历史课,每次下课都饶有兴致地和杨探讨,还在杨的拐杖被霍克教授恶意偷走之后找到并且把对方痛打了一顿。

说不定这次是一位可靠的追求者!

正在围观先寇布痛打霍克教授的曲棍球队队长尤里安,一边拍手一边快乐地告诉匆匆赶来的卡介伦。他的声音几乎快被其他快乐围观鼓掌叫好的学生的呼哨和掌声淹没了。

卡介伦觉得自己胃又痛了。


杨的父亲去世之后,卡介伦几乎是为这个学弟操碎了心。

当然,杨其实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一个太需要人照顾的人。他有敏锐的头脑和一种神奇的魅力,总是有许多人愿意聚集在他周围,听他谈论历史和政治。

他待人真诚又不怀有偏见,对于人们的不同,他总是欣然又懒散地接受。只有压迫性和侵略性的保守态度,才会令他义愤:曾被体育老师恨不得打负分的杨,在高三的时候,约上卡介伦和亚典波罗,将学校歧视同性恋的某位老师罩上头拖去了gay吧,让他听了一整晚酒保诉说同性恋平权历史。

当然卡介伦知道,这位老师完全没有听进去,他全程都在害怕自己会被爆菊。

杨在那之后成为了学校颇受欢迎的人物。不是说他之前不受欢迎。而是这样的行动使他在爱情上多了许多追求者。而不论男女,杨都会挠挠头说,不好意思,我现在还没有恋爱的打算。

但之后杨遇到了恶意跟踪。疯狂示爱的信件甚至放到了枕头底下。亚典波罗和卡介伦出于担心,陪着他上下学。可是还是出了事。

杨被疯狂的示爱者绑架,并且在拘禁过程中打断了左腿。

虽然因为亚典波罗及时报警,还是赶在事态更加恶化之前救出了杨。但杨的伤腿还是因为示爱者糟糕的急救技术,以及没有及时就医,最终留下了长久的伤害。

杨拒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

“我被绑架和骚扰这件事被采访和发表,并不会对于这个社会有任何的贡献。媒体很可能会不断强调犯罪者的男同性恋身份,甚至还要再编写一些我被绑架时候的色情桥段。即使没有强调,现在的社会氛围也一定会不断强调。真是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我的公正会从法律那里得到。”

“还有我那一拳里也饱含公正。”在病床边上削苹果的亚典波罗补充。他抢在警察押走绑架者之前,冲上去对着对方的鼻梁来了个加上助跑的一拳。他很肯定地告诉卡介伦和杨,对方的鼻梁绝对断掉了。

“是啊。感谢你那公正的一拳,对方的家长还要反诉你。”卡介伦捏着鼻梁头痛地说。他毫不意外这样的家长对于一个高中生发展出恶性跟踪和骚扰行为能有多大的帮助。

“所以前辈这样的公义的伙伴是多么地重要!我决定分给你一小块正义的苹果,以示嘉奖!”

卡介伦接过那一小块原本用于慰问病患的苹果,心想如果正义是如此易于获得就好了。


正义的获得当然又几经波折。卡介伦带着亚典波罗,又处理了好几次来自对方家长的起诉威胁。当对方居然开始怪罪是杨改变了自己儿子的性向,是杨刻意勾引自己宝贵的,“原来明明那么正常,会去追求漂亮女孩子”的儿子后。卡介伦忍不住在谈判的咖啡馆捏碎了右手握着的杯子。

一旁的亚典波罗大呼小叫地让服务员拿来应急处理伤口的药品和纱布,谈判桌对面的这一对家长此刻终于安静了。

以一只手包了两星期纱布,以及右手偶尔会有点隐痛的代价,卡介伦终于结束了和这一对家长的拉锯战。那两人离开咖啡馆前还在窃窃私语,他看到两人频频回头打量他的身体。

也许在体育馆里锻炼出来的肌肉总归还是有点用处,可以假装自己擅于使用暴力。看着那一对爱着自己心目中完美孩子,却看不到真正孩子的家长,他自嘲地想。

细雪/The Last Snow 第二章


02.蓝火

新的违禁药物叫蓝色火焰。大约一个月前在这座城市出现,烧过一个又一个街区和角落。

最早发现的使用者是一名半夜在街上游荡的年轻男人,说游荡并不准确,他的行为其实非常安静:蜷缩着身体抱着头哭泣,裸着全身,并且是在冬天零下的天气里。

路过的好心人报了警,并且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年轻男人却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并且开始不断叫骂。半个街区的窗户都被他喊亮了。好心人可能吓得不轻,没等警察来就离开了。

警察到场后想要给他披上毛巾保暖,但最后发现任何的身体接触都会令他尖叫失控,非常难以靠近,最后联系了当地的精神科专科医院,强行注射了镇定剂,将他带走。

进入医院后,年轻男人仍然拒绝任何的身体接触,也不愿意穿衣服,些微的皮肤触碰都会令他尖叫和暴走。三天后,他才开始愿意穿上衣服,并且逐渐恢复语言能力和人进行交流。在这时警方才得知,男人是一名来自隔壁城市的流浪汉,上周三,他在吃过庇护所的一顿饭之后失去了意识。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绑住,眼睛也被蒙住,只听到一个明显粗糙变音过的声音对他说,给他吃了一种药,能够让他的身体感受到的皮肤触感放大许多倍,大大提升他的性快感,要他好好珍惜接下来的体验。

之后的事情男人就记得不清楚了,只记得眼前好像有很多蓝色的火焰,还有灭顶的快感和同样灭顶的痛意。当他恢复完整意识的时候,已经是在医院的病床上。

服用眼前能看到蓝色火焰,快感和痛感都被放大的药物的人,之后陆续增多。先寇布所在的13局因为正好管辖这种药物最开始出现,并且贩卖量急剧增多的地区,为此人人伤透了脑筋。

因为传说能放大性快感,所以新型药物在各个流通渠道都大受追捧。但许多人在服用前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药物放大性快感的原理是皮肤触觉的急剧放大,也就是说,随着感触灵敏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第一名案例中年轻男人出现过的痛感增加。

而且由于服药人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药物代谢差异,也导致每个人的感官会被放大的程度,以及彻底代谢掉药物所需的时长不同。随着偷偷购买这种药品的人逐渐增多,药物的依赖和滥用开始出现,之前没有发现的,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开始显现。

先是从第一名被迫使用药物的那名年轻男人开始的。

在13局和医院的帮助下,名叫埃利埃托的年轻人开始在收容他的精神专科医院做一些勤杂工作,并且开始学习一些精神科的相关知识,打算为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但就在距离他入院10天后,在和一位医生坐在湖边聊天时,埃利埃托突然尖叫着撕开了自己身上的衣物,一头扎进了医院旁边的湖中,溺水身亡。

据旁边目睹一切,十分后悔没有能够救回他的医生说,埃利埃托在撕掉自己衣服的时候,神情狂乱,并且非常痛苦,似乎那些衣服就是他痛苦的来源,她怀疑埃利埃托可能体会到了之前相同的激烈感触提升,因此对于接触皮肤的衣物感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很有可能达到了他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令其停止的地步,于是在剧痛的折磨下跳进了旁边的湖中。

从医院接到这个消息的先寇布有了不祥的预感。

之后果然在13局辖区以及城市的其它地区,开始出现类似的情况。全国也陆续出现类似撕碎衣服并且进行自杀式行为的受害人的报道。由于第一名受害者出现在13局辖区,因此警方怀疑13局辖区内可能能够找到蓝色火焰的相关线索。

——或者先寇布在进入比克古局长办公室,拿到那个卷宗之前,是这么以为的。

“26年前,在辖区内的一所小学,曾经发生过一起投毒案件,至今没有找到凶手。”比克古局长从抽屉里拿出案件卷宗的时候,对先寇布这么说,“当时在一个班级内就读的许多孩子,在午饭后开始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尖叫和哭闹,还有孩子戳伤了自己的眼睛。在老师报警后,当时全班一片哭闹,只有一个孩子忍着疼痛对老师说,‘老师,光刺得眼睛好痛’。就是因为这个孩子,我们最终基本确定,投毒的药物能够导致视觉的过度敏感,敏感到人能够为了少一点刺激,会伤害自己的地步。”

先寇布接过卷宗,翻开后的第一页,是一名7岁的黑发小男孩的照片,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着镜头笑着,手里捏着一枚贝雷帽,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壶,深棕色的眼睛闪闪发光。

“这次的药物虽然并不涉及视觉,而是和触觉有关,但由于药物作用的思路有些类似,并且在辖区内曾经出现过这个投毒案件,所以我怀疑,蓝色火焰的制造者,就是当年投毒的凶手。所以也许和当年这个孩子的接触,能够找到新的线索。”

先寇布看到当年那个有着亮闪闪的眼睛,忍痛说出了药物机制的孩子的名字。

他的名字叫Yang Wen-Li。

细雪/The Last Snow 第一章


01.冬夜

先寇布走进唐人街的时候,已经下了一会儿雪。

并不是普通的雪绒。是失去颜色,只是因为在暖黄色夜灯下粼粼闪烁才能被发现的,一匹绵绵降下的透明雪纱。

雪纱一层一层,罩得破旧的唐人街也有些光辉。先寇布走在一片幽幽的雪光里,按照中间人给的指示转过街角,见到了这片唐人街最大的酒楼,也见到了目标人物。唐人街泰隆楼的老板,杨文里。

黑发的年轻人穿着红色的风衣,裹着围巾,有点缩着身体,靠在雕花的酒楼大门上,手里还提着一个先寇布想大约是中国灯笼的东西,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本翻到一半没有合上的书。正手忙脚乱地合上书放到一旁,接过门口一位老人递过去的一样东西。

这与其说是唐人街不大不小帮派的头目,不如说是唐人街里上了年纪的餐馆老板正在读大学的儿子。

比起他周身毫无帮派氛围的气质,更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冬夜里,他居然还带着一副墨镜。

刚见面当然是不太好问这个问题的。

先寇布还是忍不住有些好奇地想,过去搭话。

但也许之后在泰隆楼里混开了可以问问。

倒不仅仅是为了好奇心。而是他怀疑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年轻人,和他有些奇怪的墨镜,都和他要卧底调查的新型违禁药物有关。

【银英】危险关系


1-9章

1、校园背景。

2、复习DNT第24集时,看到那句,“这一年,莱因哈特21岁,杨威利30岁。”立刻开了这个杨威利21岁,莱因哈特30岁的脑洞。

3、起名无能星人,觉得这个名字稍微有点过激了,不过暂时想不出更好的了。

1、

杨文里走到酒吧门口,稍一驻足,抬头瞧了一眼酒吧招牌,木板上色彩明艳的英雄屠龙图案有几分超现实主义,他点点头仿佛在告诉自己是这个地方没错,然后拉开大门走了进去。

大厅内装修精致复古,光亮明暗适中,温度舒适,气氛平和,此刻已过晚餐时间,桌边几乎满座,客人们低沉的谈笑声和音乐声形成的静谧噪音,令他感觉放松。他去过的酒吧不多,大多都是跟着华尔特去的,这家酒吧跟华尔特以前驻唱的那些地方不大一样,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此处没有经营不善的迹象。

吧台顶头靠着墙有一块不大的舞台,一位女歌手正在台上演唱。他快速扫视大厅,在舞台对面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看到了华尔特的同学,他准备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走了过去。杨来到桌边,先把吉他靠墙放好,看了看桌上空酒杯摆放的位置,他拉开一把椅子坐下来。

嗨,杨文里,晚上好!难得在酒吧看到你,你也是来听华尔特表演的吗?

问话的是卡斯帕,坐在他对面的莱纳也对着杨点头问好。他们都是一个学校的,这两人跟华尔特一个专业。

算是吧。杨文里回答,他转头查看大厅里面,问,华尔特呢?

他买酒去了,莱纳回答。

没过一会儿,华尔特端着几杯酒来到了桌边。莱纳把空酒杯推到桌子中间,华尔特把酒依次摆在大家面前,然后把托盘放到几步之外的回收台上,再回来坐下,他接过两个同学递来的酒钱,直接塞进裤子口袋,对着坐在对面的杨文里眨了眨右眼,说,你要是再不来,我就准备给你打电话了。

杨文里端起桌上的淡啤酒抿了一口,伸出舌头舔掉沾在上嘴唇的细腻泡沫,他喜欢两人之间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小的心照不宣,华尔特会估摸着他来的时间,提前帮他买酒,他也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当场掏酒钱给华尔特。

杨文里对着华尔特抬了抬下巴,说,换形象了?前两天见面时,华尔特还是一头耀武扬威的脏辫,现在是清爽的棕色短发。

白天刚拆的,还不是为了跟你搭一点。华尔特说。

什么?卡斯帕惊讶地转向华尔特,音调都提高了。今晚的表演,你跟杨文里搭档?

杨,你也能唱?真看不出来啊!莱纳笑着说。

喂,你们别小看他,我的乐队唱的歌都是他写的。

昨晚凌晨两点多,杨文里被华尔特发来的短信吵醒了,要杨今晚陪他表演一次。杨可以想象,华尔特跟朋友们喝完酒,突然想起次日有一个酒吧的驻唱试演,接着他想起来自己最新的一个乐队上周刚刚解散。

杨文里都数不清华尔特组过多少个乐队了,乐队的名字和成员走马灯一样地更换,解散的原因无非就是键盘手不喜欢主唱的风格之类的,或者干脆相处不来,还有,华尔特对于音乐的风格根本没有固定喜好,心血来潮说换就换。

卡斯帕对杨文里举了举酒杯问,那你为什么不加入华尔特的乐队呢?

因为他从来没有问过我啊。杨心里想,但他没说出口,只是低头盯着酒杯,说,大概,我跟他的风格不搭吧。他手插进外套口袋,摸到了一个东西,是个变调夹,他不记得为什么把这东西塞进了口袋,好像是出门前顺手从桌上抓起来的。

杨文里的表演经历屈指可数,他不喜欢在人前唱歌,尤其是他自己写的歌,他不喜欢自己的歌,也不喜欢自己的声音,每次写完一首歌,录一个小样扔给华尔特,就好像扔掉一件垃圾,从此这首歌跟他再无半点瓜葛。华尔特会随心所欲地改编,跟乐队一起排练时、表演时经常录音。杨文里听着华尔特的录音,仿佛听的不是自己的创作,大多数时候,他喜欢华尔特的改编,喜欢华尔特的声音,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华尔特对歌曲的理解比他更深,他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华尔特的表现力更好。好像只要不是杨自己演唱,他就从来不在乎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歌。

我完全可以配合你啊,华尔特对杨文里说,幸亏你今天愿意过来,我挺喜欢这个酒吧,希望能有机会驻唱。

卡斯帕憋着笑说,你喜欢这里,要我说,对这里的老板来说不是好事,你驻唱过的酒吧,已经关门好几家了。

卡斯帕,酒吧关门只能怪他们经营不善,跟我去表演有什么关系?

的确,杨心里想,酒吧关门这事确实跟驻唱表演的人没关系,更多是因为酒吧的生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老板才会请便宜的乐队表演吧。杨文里也挺喜欢这家酒吧,他希望能帮华尔特争取到这个机会。

时间差不多了,两人去洗手间里稍作准备。华尔特对着镜子,整理发型。杨文里坐到盥洗台上,侧着头盯着他,在杨看来,华尔特的发型已经非常完美了,根本不需要继续整理,他那张帅气的脸,什么样的发型都好看。

糟了,我忘记带变调夹了。

杨文里摸出口袋里的变调夹,递给他。他很清楚,华尔特一向对表演不怎么上心,很多时候可以说敷衍得很,他的乐队成员经常更换,平常缺乏磨合练习的机会,不过好在华尔特到哪里都容易跟人打成一片,大家都喜欢他,所以哪怕他不认真表演,也从不缺乏机会。

你不用吗?

杨文里摇摇头。

你是不是有点紧张?

杨转身注视镜子里自己的脸,发现表情有些僵硬,于是他起手揉了揉脸,放松下来。他不喜欢照镜子,不喜欢看自己的脸,感觉总是控制不好表情,盯得久了,甚至会觉得陌生。

我不紧张。他转开头说,又一次盯着华尔特。杨的确不紧张,他只是不喜欢表演,但他并不害怕,他知道上台以后,根本不会去注意底下的观众,他会关注自己的演奏和演唱,甚至有一点享受其中。表演起来,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事情正如他所想,这晚两人的试唱效果出奇得好,演唱结束后,在场的客人都给予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杨文里有些意外,他坐着喝酒的时候,以为那些客人完全没有去注意小舞台上的表演。

华尔特兴奋地邀请大家换个地方继续喝酒,杨文里说困了,就先回去了。坐在公汽上,杨回味着刚才的表演,感觉,偶尔和华尔特合作一次,也挺不错的,他想起表演的途中,好像有过几次刺眼的闪光,晃得他睁不开眼。

三份浓缩咖啡,脱脂奶,焦糖糖浆一泵,四块冰,加奶油。周末傍晚,华尔特站在杨文里打工的咖啡馆的柜台前,一口气说报出一连串的要求,然后冲着杨眨了眨右眼。

我都记得,你干吗每次都要重复一次?

是不是我的需求,你都记得这么清楚?华尔特胳膊搁在柜台上,身子微微前倾,咧开嘴微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反正,就算我做错了,你也会喝的。杨从围裙口袋里掏出连着挂绳的员工卡,在收银机上刷了一下,然后转身去做饮品了。华尔特站在取饮料的柜台旁,跟那边的一个女服务员聊天,他总能轻松跟人聊起来,没说几句,女服务员捂着嘴笑起来。杨做好了咖啡递给他。

你还有半小时下班,对吧?我等你。

杨文里透过落地玻璃墙,看着坐在店外的华尔特,正跟两个路过的女生聊天。去酒吧试唱的第二天,华尔特就高兴地告诉他,酒吧对试唱的效果非常满意,已经决定让他们驻演,今晚他们去酒吧就是谈定这个事。杨文里当时就告诉华尔特,最好抓紧时间找人凑个新乐队,他才不会去酒吧驻唱。

我不喜欢晚上打工。杨当时这样对华尔特说。这话不假,他找的每一份兼职都是白天,晚上他喜欢看书,写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周末陪华尔特再去一次酒吧,既然帮了忙,还是帮到底,确保这一次机会,那个地方看起来,华尔特可以唱挺久。

杨文里下班后,两人步行到汽车站,坐上了公汽,杨坐在靠窗的位置,华尔特坐在他身边。

你都不喜欢喝咖啡,员工饮料从来不喝,为什么总在咖啡店打工?华尔特低着头,滑动着手机屏幕。

我正是因为不喜欢喝咖啡,才在咖啡店打工的。

华尔特抬起头,斜睨了他一眼,杨侧着头看着车窗外。这算什么,探究自己行为的实验吗?

没这么复杂,我只是觉得我更擅长做这种不怎么需要用脑的体力劳动,还有,我说了,我不喜欢晚上打工。

你就这么确定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吗?

嗯,差不多吧,我不擅长做大多数事情。

华尔特虽然还盯着手机屏幕,不过他连连摇头。要我说,你最不擅长就是理性的自我评价。

你对我的评价就足够理性吗?

反正比你自己的理性多了。华尔特的手机响起了提示音,他看了一眼,把手机举到杨的面前。

杨文里抓着华尔特的手腕,往外拉了一点,才看清屏幕上的东西。屏幕上是他俩前几天试唱时候的照片,照片上他正侧着头,看着身边的华尔特,笑容自然。他记得当时的情况,华尔特忘词了,于是杨的弹奏就即兴加了一点花,把这一句糊弄了过去,好在下一句华尔特又接上来了。

他们拍照片做什么?

谁知道,我猜,可能是要放到酒吧网站上吧,驻唱歌手介绍之类的。华尔特收回手机,双击屏幕,放大照片仔细查看。

那他们需要重新拍了,我是不会去表演的。杨又一次转头看向车窗外。

你再考虑一下吧,我现在一时很难找到人。啊对了!华尔特突然兴致高涨,我听说酒吧的老板娘是个大美女,今晚她会露面,我一定要得到这个机会。他侧身,胳膊肘搁在椅背上,凑到杨文里面前,继续说,噢,我忘了,你不喜欢女人。

杨转头,盯着他含着戏谑笑意的眼睛,耸了耸肩。谁说我不喜欢女人,只是目前我还没碰到喜欢的。

是吗?华尔特一脸半信半疑。啊,我相信她见了我们之后,肯定会更喜欢我。

当然是这样,人人都喜欢你,不过,你什么时候把我当成过竞争对手?

华尔特和杨文里从小就是同学,都住在距离现在就读大学两三小时火车车程外的小镇上。杨高中的那几年非常难熬,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好像在从某一个时间过后,全世界都开始针对他,他整夜整夜失眠,白天在学校里过得昏昏欲睡。这种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学校里受众人欢迎的华尔特,居然主动跟他表白了,在此之前,杨从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性取向,突然间有了男朋友,杨彻底跟父亲关系闹僵了。

交往最初,杨文里问过华尔特,是不是因为跟兄弟打赌输了,或者玩无聊的大冒险游戏,才会来找他。华尔特笑着说,你想象力太丰富了,另外,你对交往这种事情毫无经验。没错,杨回答说,不像你这么有经验,不正面回答问题。华尔特露出招牌式魅力四射的微笑,杨文里也不再纠缠这事。无论怎么说,有华尔特这样的人当男朋友,杨的日子好过多了。

杨当时经常想,华尔特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课余时间,不仅要去运动,还跟那些形影不离的跟屁虫们鬼混,居然还能抽出不少的时间跟他相处,他实在是佩服华尔特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毕业时两人申请了同一所大学,杨文里当时以为他们会一直在一起,只不过,进了大学后,两人就分手了,准确说是华尔特提出的分手。杨似乎也没觉得什么,两人还跟以前一样,一起玩,唯一不同的就是华尔特会去找其他人谈恋爱,杨一直是一个人。

当然,这也是杨文里自己的原因,进大学后他太忙了,跟父亲闹翻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需要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所以,他总是打着几份工,好在后来申请到了奖学金,学费算是有了着落,不过生活费依然需要。

你暑假回家吗?华尔特换了个话题。

不回。你呢?

也许会回去几天吧,先看看酒吧的情况再说。

他们又来到上次的酒吧,华尔特带着杨文里穿过大厅,从洗手间走廊的侧门出去,外边三排茂密的绿植在墙边圈出了一小片区域,这地方不对酒吧的普通客人开放,站在绿墙外几乎看不见里面的情况。

他们走进一个隐蔽的入口,杨文里一眼就看到了华尔特在车上说起过的老板娘了,金黄色的头发松散地盘在脑后,冰蓝色的眼睛,笑容温暖,大约三十出头的年龄,给她白皙完美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成熟的美感。他觉得大美女三个字完全无法形容她的美貌,这张脸绝对算得上他见过的最美的容貌。

过来坐,我们刚刚说起你们。老板娘一看到他们走进来,立刻笑着对两人说,她指着面前矮圆桌对面的一张双人沙发,请他们就坐,接着简单介绍了一下。

老板娘安妮姿态随意地靠着沙发背,双腿舒适地搁在地上,身边坐着的红头发的男人齐格,是她丈夫,看起来比她年轻几岁。另一边两把椅子上的两个男人也是酒吧的工作人员。

安妮给华尔特和杨文里各倒了一杯红葡萄酒,杨端起酒杯,心里稍微有点替华尔特感到遗憾,这个绝美的女人已经结婚了,他不知道华尔特在这里驻唱的意愿是否跟之前一样强烈,华尔特会去勾搭已婚人士吗?他突然心生好奇。

安妮随口问了几句,两人的学校,专业,住宿之类的问题后,就继续聊起了酒吧经营的话题,华尔特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聊天。杨文里对这些话题,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他只是安静地听着,手指无聊地把玩着酒杯杯茎。

杨很少有机会跟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天,时间少朋友也少,他好像总是跟同龄人缺乏话题,男孩子们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时,他偶尔会觉得他的同学们实在是太蠢了。眼下,这些成年人们聊着他完全不熟悉的话题,他又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当然,杨文里已经成年了,但他总觉得,大学是一段极其尴尬的时期,按照年龄来说已经成年,却还没有正式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依然会被人当成小孩子,就好像他们只是偷穿着家长外套的小孩。

他一边听着他们的聊天,一边胡思乱想,突然发现自己几乎不停地在喝酒。安妮跟身边的人有说有笑,却总能及时注意到杨的酒杯空了,立刻拿起酒瓶若无其事地为他加满,还对着他微微一笑,杨对视上那双冰蓝色的眼睛,便立刻垂下头,仿佛他的视线接触到底额不是一双美丽的眼睛,而是灼人的火焰。

他站起来,轻声嘀咕了一句去洗手间,安妮身边的齐格,好心地指了指外面洗手间的方向。杨文里进来的时候路过了洗手间,他顺利地找到了,出来后却走反了方向,迈出几步,发现方向错了,他转身,看到了安妮那头耀眼的金发。然而,他面前的却是一个男人,有着安妮同样的金发,同样的面容,同样的瞳孔颜色,比杨要高出几厘米。

杨文里此刻犹豫了,毕竟他进去的时候安妮一直坐着,他其实并不清楚她的身高,也许安妮就是短发,他只是误以为是长发盘起来了,当然,衣服完全不一样,安妮穿着裙子,眼前这个男人穿着修身的西装,一看就很贵。

金发男人露出疑惑的表情,轻声问,你有什么事吗?

听到声音,杨文里感觉自己心脏漏跳了一拍,他终于确定了这人不是安妮,于是立刻说,抱歉,我认错人了,我以为你是……

金发男人轻声笑着,你把我当成安妮了?

杨点点头又摇摇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化解这个尴尬的局面,现在甚至不想回去那边,最好马上转头离开,他不用管华尔特,华尔特从来都能好好照顾自己。但他没有走,金发男人说他现在也要去找安妮,于是杨跟着过去了。

金发男人一走进去,就笑着对安妮说,这位迷路的小朋友把我认成你了,安妮。

大家笑了起来,杨坐回沙发上,抓起又一次被加满的酒杯,盯着暗红色的酒水,没有说话。

现在我们两人待在一起,你应该不会认错了吧?莱因哈特比我小五岁呢。

杨文里抬起头,对着安妮摇了摇头,他感觉自己现在面红耳赤。

安妮,你知道的,我俩的年龄差一点都看不出来。莱因哈特说,他脱下外套,稍微叠了一下,搭在椅背上,然后坐下来。

安妮倒了一杯酒,递给弟弟。莱因哈特,他俩准备来酒吧驻唱,前几天的试唱反响非常好。你有空来听听他俩的表演吧。

好啊,我有空会来的。莱因哈特一手端着酒杯,掏出手机,搁在右腿膝盖上,手指滑动着屏幕。杨听到他的声音敷衍冷淡。他更加确定自己不会来这里表演了,就让华尔特自己去组新乐队吧,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点都不想让莱因哈特看到他的演唱。

回去的汽车上,杨文里困了,他靠着华尔特的肩头打盹。

你真的不想唱吗?

嗯。

赚的比你在咖啡馆打工要多,时间也短。

我说了,我不喜欢晚上打工。有几本书快到期了,你帮我续借一下。杨文里一直用华尔特的借书卡在图书馆里借书,这样,他一次就可以多借几本书。

好,你明天再提醒我一下。哦对,新闻网站我已经续费了,你自己用。

好。

视频网站的会员你需要吗?

不用,我都在图书馆里用电脑,也没空看视频。

说真的,你需要一台电脑,每次都去图书馆收邮件,太耽误事了。

是啊,他真的需要电脑了。杨希望暑假打工能攒钱买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或着换一台智能手机,他思考了一下,电脑用处会更大一点,还是优先买电脑吧。

也许是回程的车上睡了一会,杨文里回到公寓,睡意全无,他泡了个澡,然后,泡了一杯茶,坐在床上,随手抓起桌上的书,翻开看了一会,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他从床边的架子上拿起吉他,几秒钟后又放下。然后,他走到窗前,公寓的窗外是旧城区一排街边老建筑的屋顶,杨文里喜欢窗外的景色,固定的风景,只有光线流动。然后他打开了笔记本,也许,他感觉,可以写点什么。

2、

杨文里坐在街角公园的长椅上,头顶树荫遮挡了夏季正午明晃晃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舒适宁静,他很高兴找到了这个绝佳的午休场所,达斯提坐在他身边,正从纸袋里拿出三明治。

半个月前,学弟达斯提在图书馆里碰到了杨文里。我听华尔特说你在找暑假兼职,考完试就来我爸的报社吧,我也准备去实习。当时达斯提这样说。杨文里跟这个学弟在几次课上见过,虽然没有多深的交情,不过简单聊过几次,还算合得来,杨觉得,报社的工作时间稳定,都是白天,工作期间兴许还有机会看看书,于是他就答应了。

一周来,他发现这比咖啡馆的工作轻松多了,每天参加编辑部的会议,学习工作流程,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收收邮件,将其分类转发给相关负责人,阅读收到的投稿,看看是否可用,简单写一下可用或不可用的理由。

杨文里跟达斯提吐槽,收到的投稿质量都太差了,根本选不出能用的。结果,报社老板,达斯提的父亲,亚典波罗先生提醒他,那些只是报纸的投稿,不是文学大奖的入选作品,有可取之处的稿件,编辑会做进一步处理,或是指导作者修改,或是编辑直接操刀。那之后,杨调整了自己的标准,不过他觉得,与其费神去修改,还不如他自己写呢。

杨文里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打开搁在腿上,他喜欢随手记录一些东西,记录的时候也不清楚以后是否用得上,但他想要先记下那些转瞬即逝的想法,或随处见到的景象,比如说此时不远处的人行道上,阳光直射一棵小树落下的圆形阴影。他视线转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其实什么都没看。

你不吃午饭吗?达斯提咬了一口三明治。

不吃。

省钱?

我不饿。杨文里中午不觉得饿,现在他的工作差不多都坐在电脑前,如果不是午休时来这里一趟,几乎整天走不了几步,他感觉如果吃了午饭,下午会困倦,他一点都不想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当然,省钱也算是很小一部分理由。

三明治分你一半吧,这可是我老妈做的哦!达斯提得意地说。

不用了,谢谢,我真的不饿。杨文里看着达斯提细嚼慢咽地吃着,不由得心生羡慕。他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记事以后,他就没机会享受母亲做的食物了。

不过对此他有自己的思考,如若说母亲厨艺高超,做出来的美食风味独特自然另当别论,只不过,他觉得每次说起母亲亲手做的食物,更多的是一种强加其上的情感因素。人们习惯地认为家庭中的女性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于是就赋予这种食物额外的含义,实际上是在为这种无偿的劳动冠以好听的说法,使其变成一种匿名的事实,看不见的压迫实施起来更为心安理得。现在社会上有太多人受困于那些难以察觉的限制,既然无法识别,就更别提突破界限了。杨收回了思绪,心想好在自己从来都不介意食物的味道,便利店的三明治已经足够满足他了。

达斯提,我可以用报社的打印机打印一些文稿出来吗?我想带回公寓看。

当然可以,等会回去我教你用。

好啊。

学长,你直接带文件回去在电脑上看,不是更方便吗?

我没有电脑。

啊,这样,我想想,待会我去找一台笔记本电脑给你,你下班后可以带回家用。

这样……好吗?

有什么不好的,正式的记者和编辑都可以使用。

可我只是实习生,而且我现在都不用出去采访。

哼,实习生怎么了?你以为我老爸给咱们开的工资很多吗?我告诉你,学长,他根本就是压榨我们的劳动,我给你领一台电脑,也算是合理利用公司的资源。老实说,要不是他威胁说不给我出学费,我才不会浪费好好的假期,跑来给他打工呢,他给我们的那点钱,我应该罢工抗议。

我很抱歉,我想你的罢工抗议恐怕不会奏效,毕竟,像我这样缺钱的人还是会来兼职的,也就为了你说的那点工资。所以,我想消极的抗议不会有用,你应该多要求你父亲给你提高工资。

啊抱歉,学长,我说了些任性的话,我忘了你都是自己打工挣学费。

杨文里笑着说,我打工挣学费这事并不需要你道歉啊。他知道,现在情况已经好多了,他拿到了奖学金,以后只需要攒生活费,他终于可以为自己添置一些急需的东西了。

达斯提吃完了三明治,把空纸袋稍作整理,立在身边的长凳上,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先递给杨文里。

不了,谢谢。

那你介不介意?

不介意,你随意。

学长,你以后打算做什么啊?达斯提吐出一口烟,拿起身边的纸袋,轻轻把烟灰掸在里面。

杨文里坐在长椅上伸了个懒腰,他目前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继续读书,虽然现在他对历史很有兴趣,不过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耐得住性子挑选一个方向深入研究。至于说以后从事的工作,他一向认为自己擅长不怎么需要用脑的工作,于是他回答,我想,也许会去工厂吧。

不错啊,学长!

达斯提这个反应倒叫杨文里大吃一惊,以前华尔特听到他说这样的话,从来都是嗤之以鼻。

达斯提兴致高涨地说,你肯定是想去调查工厂里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吧,社会学调查之类的。

杨文里暗自感慨,这个学弟不愧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任何事情都能扯到自己的专业上面,他耸耸肩说,我没你说的这份责任感,我只是真的想去工作而已。

啊,为什么?那些工作毫无技术含量,简直就是把人当成机器。

一点没错,杨文里心想,那种工作只会让人变得愚蠢,应该早一点被淘汰,就连同我一起淘汰掉吧。

达斯提抽完了烟,将烟蒂扔进纸袋里熄灭,再把纸袋揉成一团,捏在手里揉成了一个纸球。

杨文里从长椅上站起来,绕到椅子背后来回踱步,他看到一个路过的女生,单手拿着一本平装书,边走边看,想起了一些事,于是换了个话题。达斯提,你有没有觉得,图书馆里的书变少了?

没什么感觉,学长,我很少去图书馆借书,除了上课的教材,就算是老师指定的阅读清单,我也未必会读。

杨文里很清楚,达斯提说的这种情况在大学里相当普遍,不过杨喜欢读书,图书馆是他重要的免费资源,他读书涉猎广泛,所以对于图书馆的书目也算得上熟悉。上学期他就发现了,因为每次借阅的本数有限,好几次他打算下回借阅的书籍,结果等他借阅时,发现书名彻底从目录里消失不见了。

一开始,他以为只是自己的记忆出了偏差,后来他特地记录下书名,他去找管理员,得到的回答只是,那些书送去定期清洁了,请他以后再来借。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问题,所谓的清洁恐怕并不是字面意义那么简单。杨对学弟简单说了图书馆的情况。

达斯提思索了片刻,然后说,你倒是提醒我了,这两年我经常听老爸提起,新闻报道的管理更加严格了。

噢?杨文里来了兴致。

是的,一开始不容易察觉,最初只是频繁调整一些词语的使用规范,然后是内容,再后来禁止报道的内容越来越多。达斯提侧过身体,杨文里停在他身后,学弟继续说,我告诉你,很多禁止的内容,根本没有书面通知,只有口头的,你想查都查不到。

杨快速思考着,他感觉两件事情之间其实有联系,他也放低了声音说,我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我是说图书馆的书和报社的事。既然图书馆将那些不良书籍下架了,杨说“不良”的时候,两只手各伸出食指和中指,举到耳朵旁边弯曲了两下。那么,我们最好重视起来,也许应该呼吁一下,嗯,我想,就是引起人们对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的重视,诸如此类的主题吧。

好主意!达斯提吹了一声口哨。

我们成立一个组织,嗯,不良书籍同好会,你觉得怎么样?

很不错啊,就用他们判定的不良来作为我们的名字。

不过,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杨文里对于这类事情毫无经验。

我们可以从学校的论坛上开始,再在SNS上,试试看,看看能得到什么回应。学弟回答。达斯提虽然才入校一年,不过已经在一些社团里崭露头角了。

你说的这些,我都不太懂啊。

那就交给我吧,学长,我先来试试看。

午休时间差不多了,两人返回报社,达斯提捏着被他搓圆的废纸袋,远远地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大拇指冲着不远处的一个饮食车指了指,随后快步走了过去,杨对着他点点头,继续慢慢往前走。

杨文里指腹摩挲着手里的笔记本封皮,低着头思索,刚刚跟学弟商量的事情令他感觉有趣,如果顺利从报社借到了笔记本电脑,那么晚上回家他就方便多收集一些资料。突然,他察觉到前面有人影,于是赶紧停步,还好没有撞到,他抬头瞟了一眼,准备从停在前面的两人身边绕过去。

哟,瞧啊,这不是杨文里吗,嘿,好久不见!

杨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抬头,打量面前的两个人,发现是他的高中同学,以前总是跟着华尔特的,他想不起来这两人的名字了,其中一个人好像是姓迪肯什么的。杨文里有些意外,这两个人居然还记得他的名字,也许讨厌一个人比喜欢一个人更容易记住人家的名字。遗憾的是,杨从来就不喜欢他们,也说不上讨厌,他根本就懒得理会那些人。进了大学后,他很少回家,回家也从不跟以前的同学联系,他现在也不想停下来跟他们闲聊。

嘿。杨随便哼了一句,抬脚准备从两人身边绕开,结果大概是姓迪肯的那个家伙往侧边挪了半步,杨文里只好收回脚,又一次站住了。

两个人脸上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迪肯说,我们现在要去找华尔特吃饭,你要不要一起来啊?

我会跟华尔特一起吃饭,你们俩个,就算了吧。

另一个跟迪肯对望了一眼,笑得更欢了,说,杨文里,你还跟以前一样啊,一点都没变。

和华尔特也跟以前一样吗?迪肯说。

两人说话的语气令杨感觉恶心,他突然冒出不好的感觉,但他不想当着这两个家伙的面转身逃走。

另一个人满脸坏笑,身体前倾凑近杨,说,他下课时还会射在你嘴里吗?

杨文里没注意到自己后退了一步,脚踩到地上的时候感觉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他以为自己会摔倒,结果一只胳膊扶住他的后背,他赶紧借力调整了重心,转头看到了达斯提。

哟,这是你的新男朋友吗?迪肯问。

嗨,你们有什么事吗?达斯提说话了。

杨文里拉着学弟,绕开两人走了,他往前走了好几步,才稍微转头快速瞟了一眼,那两人没有跟上来。

达斯提递给杨文里一杯红茶,他接过来抓在手里,尽管纸杯非常烫,但他抓得很紧,他轻声说,嗯,刚才那两个人是我的高中同学。

哦。达斯提只说了一个字。

杨文里很庆幸学弟没有多问什么。

下午的工作时间开始后,杨有些难以集中精神,午休时不错的心情被突然出现的两个老同学搅乱了,他几次抓起手机又放下,他想给华尔特打电话,但他克制着冲动,他相信那些绝不是华尔特对同学说的,他,一直都相信华尔特,他也不希望华尔特因此对他产生什么不好的感觉。

还有,他不允许自己在情绪如此不稳定的时候给华尔特打电话,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脱口问出“你为什么跟我分手?”这样的问题。他不想在华尔特面前表现成这样,他担心搞砸两人现在的关系,再说,一直以来,华尔特想要怎样,他都愿意满足,哪怕他一点都不想分手。

杨文里还在心烦意乱,达斯提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走了过来,他把电脑放到杨的办公桌上,说,好了,借用的手续我已经替你办好了,这一台你可以带回公寓用了。还有,现在不需要有心理负担,下午我们有机会出去采访。

杨文里转动椅子,看到达斯提正在摆弄着借来的相机。什么新闻,派我们实习生出去?

当然是最无聊的娱乐新闻,不过,今天天气挺好,能出去透透气也算不错,估计很快就能弄完,完事咱们直接闪人,不用再回报社了。

杨文里笑了,他觉得这个学弟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干劲,又明显对规则格外排斥。能突然得到这个机会,杨觉得也挺不错,至少能找点事情做,他不用整个下午坐在这里胡思乱想。

达斯提一边调试相机一边说,我们下午的任务是采访一个模特,他正在拍摄夏日写真,算不上特别出名,名字叫莱因哈特。

莱因哈特?杨文里惊讶地重复了一遍。

达斯提放下了相机,怎么,你认识他吗?我还以为他没什么名气呢。

有他的照片吗?

你打开电脑,我已经把他的资料发到你电脑上了。

杨文里打开达斯提给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页面就是莱因哈特的资料,看到照片,正是杨在酒吧走错路时遇到的那个男人,差点混淆了他和他姐姐的那个。杨对学弟说,我想,也不算认识吧,我见过他一次,他是华尔特驻唱的酒吧老板娘的弟弟。

突然,杨想起来了,他抓起扔在桌上的手机,搜索短信。上周他收到过一条短信,陌生的电话号码,还没有署名,短信的内容是,“嗨,我去了酒吧两次,都没有看到你来唱歌,你最近还好吗?是安妮给我你的电话号码!”他当时想不出是谁发的短信,打算等下班后再回复,问问对方是谁,结果后来彻底忘了这事。

现在想起来,难道是莱因哈特发的吗?那晚安妮的确说过要他去酒吧听听他们的表演,但是,莱因哈特当时的回答非常客套,听不出一点真的会去的意思。万一短信真是他发的,现在两人又要见面了,假如他问起来,杨想着找点借口,比如手机过滤掉了未知号码发来的短信,随便糊弄过去吧。

达斯提凑到屏幕前,看着莱因哈特的资料,他惊讶地说,哇哦,他还出过一两本诗集啊。

是吗?这还真是没想到啊。杨说。

要我说啊,肯定就是那种往一大堆照片当中随便夹几行字,就敢号称诗集的,哼,出版社的耻辱!学长你说,冲着他的照片买诗集的人,真的会去读他的诗吗?

杨文里无奈地笑了笑,至于读者会不会读莱因哈特的诗,他说不好,但是学弟对出版社的说法,他挺赞同,现在的出版社,总是恨不得多弄一些吸引眼球的噱头出来。他继续看着屏幕上的资料,小声说,咦,他已经结婚了啊。

是啊,他都三十岁了,结婚不是很正常吗,他的伴侣来头不小呢,是费沙驻咱们这里的大人物。

他们来到一栋有些偏远的豪宅,两人走到室外游泳池,看到了一群人正在拍摄,就远远站在泳池边,没有走近打扰他们的工作。

杨文里一眼就看到那头金发,莱因哈特这时坐在泳池旁的一张躺椅上,他全身只穿了一条泳裤,杨的视线从他温暖的金发,往下看到宽阔的肩膀,修长的四肢,身上肌肉线条清晰。杨感觉,跟华尔特比起来,他身上的肌肉不算饱满,尤其是大腿,显得有点细,当然,大腿相当紧实。

莱因哈特太过白皙的皮肤,在整个场景里显得有些脱离,杨文里看得出来,工作人员已经努力将环境布置得富有生活气息,但莱因哈特却让他想起了大理石雕像,冰蓝色的双眸,无可挑剔的面容,杨文里心想,他就像是天使,但不是来给世人传递福报的天使,而是带来战争消息的。杨文里站在炎热的阳光下,突然打了个激灵。

这时,莱因哈特的拍摄结束了,他从躺椅上站起来,接过工作人员递过去的一条大浴巾,裹在身上,光着脚朝别墅里面走去。

杨文里和达斯提站在泳池旁等了一会才走进别墅客厅,莱因哈特已经穿好了衣服。

学长,刚才人家拍照时,你一直盯着他看,等会采访时别盯得那么直接了,我们是来工作的,别忘了。走进别墅的路上,达斯提说。

抱歉,我……,杨文里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好含糊地继续说,嗯,好的。

达斯提自报家门后,三人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坐下来。

杨文里,我们又见面了。莱因哈特说。

嗨!杨很高兴莱因哈特记得他的名字。

虽说是采访,很快就结束了,达斯提的提问相当敷衍,相比起来,莱因哈特的回答就认真多了,杨文里感觉,这一次莱因哈特比上次在酒吧里说话热情一些,大概是因为这是工作场合吧。不过他除了最开始跟杨打招呼之外,后来一直都没有再看他了。最后,莱因哈特拒绝了达斯提的拍照要求,他说会把今天拍摄的照片挑选几张发给报社,以供报纸的刊登。

结束后,两人离开了别墅,达斯提准备打出租车离开,说可以带杨文里一段,杨决定还是自己坐公汽回去。他站在只有一块站牌的小车站等车,附近没有阴凉的地方,杨文里热得开始流汗了。他想起最后,莱因哈特说要给他们发照片,他很好奇,会是最后泳池边的那一组吗?然后,他想起了莱因哈特的泳裤。

突然,一辆车停在他身边,有人对着他说了一声,嗨!

杨文里抬头,看到莱因哈特坐在驾驶座,面朝窗外,他摘下墨镜,挂在衬衫领口。这时候那双冰蓝色的眼睛看起来有些温度,正望着他。

嗨!杨文里说。

采访啊,这么说,你暑假在报社实习?

是的。

我给你发过一条短信,你一直没回复,很高兴又见到你。

短信我收到了,抱歉,我忘记回了。杨本来想好找个理由糊弄过去,结果还是说了实话。

安妮最近会在酒吧开个派对,有空你也过来玩吧,具体情况再联系。

杨文里点点头,他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去。

莱因哈特对着他挥挥手,开车走了,杨文里独自站在车站里,继续等车。

3、

公寓楼顶的平台上,杨文里靠着齐腰高的砖砌围墙,远眺楼下灯火通明的街道,车灯流动,行人步伐悠闲。他到家时天已经黑了,他从快要空了的冰箱里找了点东西随便填饱了肚子,洗了个澡,就上来了这个平台。

他喜欢这块不大的地方,少有其他住户上来,绝对算得上这栋破旧公寓楼的加分项。对面墙角,藤茎顺着外墙已经爬到了楼顶,深绿色开始朝两边吞没矮墙,夜晚光线昏暗,密集的大叶片层层堆叠犹如幻想中的生物盘踞墙上,夜风扫过,瑟瑟作响。

如果是白天,他会带本书上来,独享这一片露天的客厅,此刻已经入夜,底下城市灯火璀璨,夏夜天空繁星点点,只是光亮不足够读书了。其实,也是可以看书的,如今的电子设备非常方便,几乎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看书,不过,杨文里始终喜欢纸书的手感,手指翻过书页的触感,印刷在书页上的字迹对眼睛的刺激恰到好处,他不清楚别人是怎样的感受,电子屏幕带给他的视觉刺激过于强烈了,纸质书总能令他更快进入状态。

杨文里虽然喜欢纸质书,不过书籍于他只是知识的载体,他没有兴趣收藏书籍,楼下公寓里的书桌上,枕头旁都堆着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二手书店他也时常光顾,不过只要读完,做了笔记,他会迅速将书卖掉,重新换回一批,真正长时间保留的书籍仅有几本。

他听见平台入口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用看清楚来人就知道是华尔特。他了解华尔特一向如此,来找他之前从不会提前给他打个电话或是发条短信。

华尔特走到他身边,把手里提的一大袋东西放到地上,再滑下背上的包,也扔到地上,他蹲下从提袋里拿出两盒冰淇淋,伸手递给杨文里一盒,他起身把自己的那盒放到矮墙上,转身双手扶着矮墙,轻轻一撑,坐了上去。

杨文里打开冰淇淋盖子,他不用看标签就知道华尔特给他买的是开心果味的,他舀起一大勺送到口中,又满足地吃了几口后才说话,你就知道我肯定在家吗?

你不是不喜欢晚上打工吗?再说,我知道你家备用钥匙放在那里,我自己开门进去等你不就好了。

如果我不在家,冰淇淋你会给我留着吧。

想得美!

杨文里含着小木头勺子,抬头对着华尔特微笑,华尔特对着他眨了眨一只眼睛。

今晚借你家沙发睡一晚。

嗯,你又把公寓借给朋友住了吧。

喂,你是不是在我的公寓里安装了摄像头?

杨文里就算中午没有碰到那两个去找华尔特吃饭的同学,以前类似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他耸耸肩说,你要是害怕,最好回去把房间里仔仔细细检查一遍吧。

哼,我又不怕你看,再说,我才不信你还有这种能耐。华尔特用胳膊肘轻轻推了推杨的肩膀。

两人吃完冰淇淋下楼回到公寓,华尔特放下包就直接去洗澡,杨把他带来的食物塞进冰箱,按照杨文里每天最低限度的生存用量,这些食物够他吃一周了。然后,杨文里趴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下午采访的稿子。杨一点都不介意达斯提把工作扔给他,反正刊登在报纸上的也只有很小一个版块,写一篇报道花不了多长时间,他甚至都不用回顾录音,本来也不是多重要的新闻。

杨文里眼角瞥见新邮件提醒,打开邮箱一看,收到的居然是莱因哈特发来的照片,附件里有三张照片,邮件里说报纸可以挑选其中一张刊登。杨忍不住暗自感叹,他们的工作效率未免也太高了吧,下午才刚刚拍摄完,晚上居然就可以把照片发来了,看起来这本写真集是希望在夏季尽早出版吧。

他点开照片,发现果然就是泳池边莱因哈特只穿着泳裤的那一组照片。杨文里觉得这三张照片上的姿势都差不多,他挺奇怪,为什么莱因哈特自己不挑选一张呢?他放大屏幕上的照片仔细观察,下午他在现场远远地观望时,觉得莱因哈特摆出来的每个姿势都非常别扭,不过此时在照片上看,却显得格外舒展自然,然而,他注意到照片里,莱因哈特的表情有些微妙,眉目之间带着点愤怒,又隐约有些委屈。他很少看写真集,对模特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无可恋性冷淡的表情。

你在看什么?

华尔特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杨文里吓了一跳,他刚才看照片太专注了,完全没注意华尔特已经洗完澡出来了。他慌忙合上笔记本电脑,在床上坐起来,看到站在床边的华尔特只穿着一条运动短裤,湿漉漉的头发冒着热气,他咽了口唾沫后说,我在工作。

工作?华尔特模仿着杨的语气,眯起眼睛,审视地打量着杨文里乌黑的眼睛,突然,他伸手从床上拿过笔记本电脑,速度快得叫杨措手不及,打开盖子,看着屏幕上的照片说,哈,你就是你所谓的工作?

华尔特,把电脑给我!杨文里在床上站起来,伸手想拿回电脑,然而,华尔特端着电脑的那只手伸长,杨只抓住了华尔特的肩膀,却够不到电脑。

你们报社还有看裸照的工作吗?咦,这人不是安妮的弟弟吗?

杨低头盯着华尔特,大概是他脸上的表情有点严肃又有些急躁,华尔特把电脑递给他,杨接过来又一次合上盖子,扔到床上,他盘腿在床上坐下。我说了我是在工作,下午我和达斯提一起出去采访了。

采访安妮的弟弟?华尔特走到床边坐下,一脸难以置信。

他是模特,最近在拍摄一本写真集,你洗澡的时候我收到了他发过来的照片,这是准备刊登在报纸上的。

那你干吗紧张兮兮的,还不让我看,刚才你的反应也太奇怪了吧,我还以为你在自慰呢!

杨文里对着他翻了个白眼。

华尔特突然严肃起来,他眯起眼睛盯着杨的双眼,右手拇指和食指摩挲着下巴,过了好几秒后才再次开口说话,杨,你是不是喜欢他啊?

他已经结婚了好不好。你在酒吧也唱了一阵子,你有机会吗,跟他姐姐?

他姐姐也结婚了好不好,你觉得我会是那种人吗?

哪种人?

破坏人家家庭。

那你也别再问我了。

好吧!华尔特耸耸肩,起身走向厨房。

杨文里垂下眼帘,盯着床单。片刻过后,华尔特端着一杯酒回到床边坐下,又一次打开了电脑,端详着照片,杨文里这次没有去关上电脑,只是在心里叹了口气,他不想继续跟华尔特聊莱因哈特了。

仔细看看,我还是觉得他姐姐可比他好看多了,你喜欢这样的吗?我还以为你更喜欢我这种强壮的。华尔特喝了口酒,接着又说,你盯着这种不穿衣服的照片看了半天,你要不要我的裸照?

要!你现在就拍一张给我吧。

华尔特笑着一口喝干了杯子里的酒,岔开了话题,你在达斯提那里做的怎么样?

还不错,事情越来越多了,达斯提丢给我不少奥丁的新闻,需要翻译,估计都是他老爸给他布置的任务。

杨,你不用这么认真吧,也就是一份暑期工,达斯提那家伙倒是会偷懒,自己跑出去玩,把工作扔给你,你加班也没加班费拿吧?

还好啦,我感觉这些工作还挺有意思的。

对了,过几天安妮要在酒吧举办一个派对,到时候有不少乐队过去,还有一些作家诗人之类的,据说会很热闹,这已经不是酒吧第一次举办这种派对了,到时候你也去玩玩吧,放松一下。

这就是下午莱因哈特提到的那个派对吗?杨文里好奇,他从不喜欢那种场合,去参加派对对他而言根本不算放松,简直是煎熬,环境嘈杂拥挤,没人跟他一起玩,他感觉无聊,不过,他以前知道的都是学生开的派对,也许酒吧的聚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回答,好啊,如果到时候没有特别着急的事情,我就去看看。

就算有特别着急的事情,你就丢给达斯提去做吧。

杨文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他感觉有点口渴,于是从床上坐起来,点点头,仿佛是在说服自己去厨房喝一杯水。他站在水槽前,打开底下的柜子,低头盯着排成一排的酒瓶看了好一会,酒瓶在微光中闪烁着别样的诱惑力,似乎全都在引诱他喝上一杯,他最终关上了柜门,从架子上取下一个杯子,打开水龙头接了一杯水,一口灌下。

他轻手轻脚走回房间,在客厅门口停住,看着华尔特蜷缩在沙发上努力想要舒展的身体,房间里弥漫着华尔特身上好闻的气味,当然,杨知道这只是自己的错觉,此刻,他多么想要将几步之遥的人拥入怀中亲吻,冲动在杨文里内心如潮水般一次又一次淹没他的理智,他知道,如今华尔特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了他的位置,他拖着沉重的双腿,倒回床上,怅然若失。

下班时,达斯提跑过来,跟杨文里交换了一下两人各自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达斯提通过他老爸的特殊关系,拿到了一些奥丁和费沙的资料,杨兴奋地留在报社看了一会,等他想起酒吧的派对,匆匆忙忙跑去坐车,晚饭都没顾上吃,到达酒吧的时间也已经不早了。

杨文里走进酒吧大厅,发现这里跟前两次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中间的桌椅全都被搬走了,

宽敞了不少的大厅此时几乎挤满了人,所有人都站着,台上正在表演的乐队相当卖力,重低音令他感觉浑身都在震动。他在人群中找了一会,最后在靠墙的卡座里面看到了华尔特,他走了过去。

你怎么才来?华尔特问,卡座里居然只有他一个人,他往里面挪了一点,让出一点位置让杨文里坐在他身边。

下班时临时有点事,我弄完了就赶紧过来了。

华尔特抬手示意了一下,说,那几个家伙出去抽烟了,我新乐队的成员,等他们回来,给你介绍一下。

你的新乐队叫什么?

蓝色无花果。

杨文里摇了摇头说,你都已经沦落到用如此无聊的方式给乐队起名了吗?杨在网上看过,通常都是什么“身上衣服的颜色加最后吃过的食物”就是乐队的名字。

反正很快也会换,不然我怎么起得出那么多乐队名字,要不你帮我想一个。

杨挠了挠后脑勺的头发,突然灵光一闪,说,不如就叫忒修斯之船吧。

哈哈,真好笑,华尔特说,他揽着杨文里的肩膀,只要乐队一直有我在,忒修斯之船就还是原来的船。

杨文里站起来。

你刚来就要走吗?

我去洗手间。

等他们回来,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你再去吧。

反正都是你船上随时会更换的木板,我也懒得记住那么多名字了。

他贴着墙边挤过人群从走廊去了洗手间后,杨文里突发奇想,想去上次那个顾客止步的隐蔽空间里去待一会儿,至少那地方没有里面如此吵闹,于是他走了过去,结果一到入口,发现里面并非空着。他看到安妮坐在长沙发的扶手上,齐格飞坐在旁边一张椅子上,莱因哈特躺在安妮坐着的那张长沙发上。安妮抬头看到了他,他准备道个歉,离开这里,毕竟上次是安妮邀请他们过来的,这次他确是不请自来。

嗨,杨文里,欢迎过来参加派对,进来,过来坐坐。安妮热情地说。

杨迟疑了片刻,他想开口解释自己只是过来转一转,不过只是轻声说了一句谢谢,走了进去。

安妮对着一旁的齐格飞说,齐格,麻烦你给杨倒了一杯酒吧!她又转头面对杨,问,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

红葡萄酒,谢谢!杨文里站在原地,接过齐格飞递过来的酒杯后,才走到他们对面的一张长沙发上坐下。

莱因哈特一直躺在沙发上,只看着他说了一声“嗨”,就再没有看他了。

试演那晚过后,你就再没来唱了,杨文里,你这算不算作弊呀?

安妮故意装作严肃的表情,但语气又听不出任何的斥责,杨一时间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上次没有主动告知自己不会过来唱,是不是太失礼了,还是现在华尔特的表现太过敷衍,安妮已经不满意了呢?他手指摩挲着手中的酒杯,目光犹豫地望向安妮,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安妮,你的玩笑吓到他了。齐格飞解围道,他声音轻柔,脸上的笑容令人放松。

哦,是吗?安妮继续问,语气有着不符合她年龄的调皮。

杨刚刚因为齐格飞的话放松的心又一次揪起,他紧张地说,我很抱歉,上次我应该说的,暑假我去了报社打工,事情很多,所以没时间过来……嗯,华尔特,他的表演不好吗?

安妮又一次露出了温暖的微笑,不,你不用道歉,正如齐格所说,我是开玩笑的。试演的时候我看了,我很喜欢你们俩的合作,而且听华尔特说,这些歌都是你写的,我欢迎你有空的时候过来表演。

杨文里点点头,垂下视线,偷偷瞟了一眼莱因哈特,不知道他是不是睡着了。

我是听莱因哈特说,你去采访了他拍写真,原来你是去了报社打工。齐格飞说。

杨又一次点头。

真巧,我们刚刚正在看莱因哈特拍的照片,帮他挑选放在写真集里的照片。安妮轻轻摇晃了一下手里的平板电脑,另一只手按着莱因哈特屈起来的膝盖,接下来的语气有些嗔责,我弟弟这个人啊,对任何事情都没什么主见,最讨厌做选择,所以总是让我们帮他挑选。

我这是相信你们的审美。莱因哈特说。

安妮转头对着红发的男人说,齐格,我们进去看看。她从沙发扶手上站起来,把手里的平板电脑塞到杨文里手里,说,杨,你也帮他看看吧。然后两人走了出去。

杨文里盯着入口看了一会,视线滑到墙边桌上的一堆酒瓶上,他飞速瞟了一眼,发现莱因哈特还躺在沙发上没动,最后目光回到手里的平板电脑上,结果发现屏幕上锁了,他盯着输入密码的数字键盘,犹豫着要不要开口问莱因哈特密码,还是马上起身离开呢。

莱因哈特从沙发上坐了起来,伸展了一下身体,说,我发给报社的照片,你收到了吧,会用哪一张呢?

这个要由主编来定。

如果你来选的话呢?

我选的话,我会选第三张。

为什么?莱因哈特好像对杨的回答有了兴致。

嗯……杨文里稍停片刻,组织了一下措辞,然后接着说,我觉得,第三张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一些。

自然。莱因哈特若有所思地重复着。

杨文里听出了他语气里的疑惑,于是立刻解释,抱歉,我不是质疑你模特的专业,我想说的是,嗯……另外两张照片上,表情看起来……有些愤怒又有点委屈。

莱因哈特听完笑了起来,旋即又收起了笑意,好像是仔细思索了片刻,然后又一次露出了微笑,但什么都没说。杨文里把玩着手里无法解锁的平板电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说的没错,真没想到你居然能看出这些。莱因哈特靠着沙发背,把脚搁在中间的矮桌上,他接着说,刚才我想了一会儿当时拍照时的情景,拍最后一组照片之前,我接了个电话,那天晚上有个推不掉的宴会,刚接完电话继续拍摄的时候,我想,我还真有点愤怒,委屈,也许有点吧。被一个业余人士看出来了,看来我以后工作时需要更专业一点。

杨文里盯着矮桌上莱因哈特纤细白皙的脚腕,轻声问,你不喜欢参加宴会吗?

这得看什么样的聚会了,你不也不喜欢参加派对,我没说错吧。

没错,里面太吵了。

莱因哈特伸出手,说,把平板电脑递给我,我帮你解锁屏幕。

杨文里本来想递过去手里的电脑,却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再次坐下的动作显得傻乎乎的,于是他干脆硬着头皮绕过中间的矮桌,来到莱因哈特坐着的沙发前,金发的男人抬起头愣了一下,随即往旁边挪了一点,杨坐了下来,递出手里的平板电脑。

莱因哈特接了过去,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输入了几个数字,然后递给了杨文里。杨开始翻看那些照片,前面的几套是他没有看过的。

他手指轻轻在屏幕上滑动,莱因哈特的也凑过来一起看,杨有点不好意思把照片放大,每张照片也不敢停留太长时间,突然,他感觉莱因哈特胳膊裸露在外的肌肤碰到了他的胳膊,他想起几天前在池边观看莱因哈特拍照时,他冒出了伸手抚摸的冲动,当时,他好奇那个大理石雕像般白皙的身体,触感是否也跟雕像一般冰冷。刚才两人的接触,他感觉到了莱因哈特肌肤的温暖,想要伸手抚摸那张完美脸庞的冲动又一次涌起。

杨的手指加快了翻动的速度,照片数量很多,不少照片在他看起来差异不大,他突然发现,难怪莱因哈特拿不定注意,挑选照片这种事情一点都不轻松。

杨文里感觉到热气喷在他耳朵下面,他转头,盯着近在咫尺的莱因哈特的脸,就跟刚刚看到照片上的一样,但这张脸是活生生的,此刻,冰蓝色眼眸隐隐有些迷离,金色的长睫毛浓密,杨放任视线在这张绝美的面孔上流连,接着,他想都没想就直接凑了上去,嘴唇轻轻吻上莱因哈特的嘴唇,莱因哈特没有躲开,反而闭上眼睛回吻了他。

杨文里深深地亲吻着,他感觉酒吧大厅里溢出来的声音已经完全消失,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在耳边重响,他开始感觉缺氧,于是退开了。他不清楚两人纠缠了多久,也许有几分钟,也许还不到一秒钟。

莱因哈特缓缓把搁在矮桌上的双角放到地上,姿态优雅地站起来,低头对着杨微微一笑,我去洗手间。说完,他走了出去。

杨文里注意到自己拿着平板电脑的手在颤抖,他把电脑放在身边沙发上,伸手从桌上拿起齐格飞给他倒的酒,一饮而尽,喝完立刻就后悔了,他舔着自己的嘴唇,努力回味着刚才的味道。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种事情,而莱因哈特居然回应了他的吻。

他坐了一会,等身体不再发抖了,站起来,回到大厅,看向之前的卡座那边,华尔特不在那边了,大厅里此时人比之前更多了,声音也越发嘈杂。他打算离开,走之前,准备去外面的吸烟区看看,如果能找到华尔特,就跟他说一声。

4、

杨文里迟到了。他来到报社的时候,每天早晨的例会已经结束,他垂着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整个人趴在了电脑屏幕前。他来报社实习的这段时间从没有迟到过,实际上,杨每次打工都没有迟到过,这是头一次,惭愧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头疼得厉害。没一会儿,他后背被人拍了一下,杨一下子直起身子,转头看到达斯提站在椅子旁。

学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嬉皮笑脸地说,哇哦,学长,还穿着昨天的衣服,昨晚没回家吧,看样子,你这是嗨了一夜啊!

杨文里叹了口气,又一次趴在桌子上,含糊不清地咕哝着,我迟到了!

这个不用担心,我说你去图书馆找资料了,报社里大家迟到都是常有的事情。例会的内容,我给你说说就好了。

谢谢,等我一下。杨站起来对学弟说,他从桌上拿起杯子,转身走向茶水间,等他回来,达斯提靠坐在他桌边,他把椅子往外拖了一点,面对学弟坐下来。

先说我们需要跟进的事情,达斯提直接进入了正题,原定于下周开始的费沙独立电影周昨晚突然宣布取消。

杨文里端着茶杯,将杯子里的两个茶包拎出水面,又放手让它们落回杯底,他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可惜热茶完全无法缓解他的头痛,好在多少平息了一点恶心感,他努力让自己濒临罢工的大脑运转起来,不过也无济于事。他很少看电影,更是没有关心过电影周这类东西,于是疑惑地重复着学弟的话,电影周?突然宣布取消?

达斯提双眼瞪大了一些,仿佛难以理解杨的反应,他说,昨晚刚得知消息时,我相当意外,这个活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举办了,我有两个同学很快就来跟我抱怨这事,还有,他身子稍微俯低,凑近了杨一些,低声说,咱们同好会的帖子底下,就是我发在学校论坛上的,也很快有人提到了这个。然后他又直起身子,继续说,报纸上可能也就提一句“电影周取消”,不过我觉得我们最好能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反正我自己是挺好奇的。

这个影响大吗?那些电影在视频网站上看不到吗?

达斯提靠坐着的身体扭动了一下,调整着重心,然后说,通常独立电影周上展映的电影,全都是没在海尼森上映过的,视频网站上当然看不到,只有在这种特殊机会,大家才能看到这类电影上映。至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影院看电影,学长,下次你跟我一起去看一场,然后我们再谈。

杨文里根本懒得深究这个问题,不过他注意到学弟突然认真起来的语气,于是耸耸肩说,没问题,你买电影票就好。

学长,用不着这么抠门吧,你不喜欢看电影吗?

看的很少,谈不上喜不喜欢。

谈恋爱的时候呢,也不看吗?

杨文里摇摇头,他回忆和华尔特在一起的时候,两人独处的时间不算多,几乎全都在做爱,分手后相处的时间也不算少,两人一起做过不少别的事情,不过从没有一起看过电影。他想到现在有了笔记本电脑可以在家里使用,回头记得可以找华尔特要视频网站的会员账号来看看。随即,他想起刚才达斯提的话,不良书籍同好会的帖子底下也有人关心电影周的取消,于是他问学弟,电影周跟同好会有关系吗?

嗯……达斯提斟酌了片刻才回答,要说的话也是有关系的。我们同好会的名字虽然只提到了书籍,不过,我们的主旨是提醒人们关注一些问题。电影周放映的电影因为没有正式引进上映,大多以学术交流的形式放映,为了规避一些问题,举办的场地也比较微妙,通常选择在大使馆内举行。

杨文里有点明白了,原来人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几部电影的放映问题,更重要的是电影的审查和引进的问题。

学弟接着说,费沙独立电影周已经举办过两次了,前两次都正常举行,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突然临时取消,你来之前,我询问了使馆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只有“电影周确实取消了,退票方式将于近期公布。”除此之外,就再不肯透露任何情况。

那么,这事挖不下去了?

不,我想可能还有一个办法,记得我们去采访莱因哈特之前,一起看过他的资料吗?

突然听见莱因哈特的名字,杨文里在椅子上挺直了脊背,昨晚酒吧里的那一幕浮现在了脑海里,他端起茶杯大喝了一口,放松身体,尽量若无其事地问,他怎么了?

我当时说他的伴侣来头不小,奥斯卡·罗严塔尔,是费沙驻海尼森的大使。

杨文里仰头盯着学弟,等着对方继续。

莱因哈特之前给报社的邮箱发过照片,我想也许我们可以给他发一封邮件问问情况,不过我没想好怎么措词,不知道怎么写会显得不那么失礼,又能套出一点有用的信息,学长,你帮我写吧。

杨文里心想,这事如果是发邮件来问,无论怎样的措词恐怕都套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假如有机会碰到莱因哈特,当面直接问,也许会问出一些信息吧。于是他对达斯提说,嗯,我想我们先别发邮件,这几天我抽空去一趟他姐姐的酒吧,看看有没有机会碰到他,当面问问,或许有收获。

老实说,杨文里觉得在酒吧偶遇的几率太小了,他有莱因哈特的手机号,不过,他想不出什么借口约莱因哈特见面。

午休时,杨文里独自一人坐在街角公园的长椅上,天色阴沉,但气温没降,低沉的气压令人喘不过气。早上,达斯提转达了例会的内容后,他处理了几件紧急的工作,这时候他感觉头疼终于缓解了一些,恶心感也随之消退了,这才想起自己从昨晚就没吃过东西了。

早上他发现手机没电关机了,到了报社后才充电,这时候一开机就收到了一大堆短信,他快速翻了一下,全是华尔特发来的,大多都是“你在哪里?”“收到短信就给我回电话!”“快回电话!”“我很担心你!”

杨文里想在长椅上躺下,但他环顾周围,虽说路人不多,但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他靠着椅背长叹一声,把手机屏幕朝下放在身边的长椅上,几秒钟后他拿起手机开始输入,写了几行字又删掉了。每次碰到一时不知如何回复的短信,他总是不断拖延,就仿佛晚一点他就能想好如何回复,结果经常彻底忘记了回复。眼下的情况,一两句话解释不清,长篇大论又显得太奇怪,他又一次打算暂时放弃回复,心想晚上再说吧,到时候打个电话也好。

这时他察觉身边长椅有人坐了下来,他转头,看到华尔特正盯着他,眉毛之间有一道褶皱,他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去了报社,达斯提让我过来看看。

杨文里收起手机,松了口气,至少不用再纠结回复短信的问题。

华尔特没等杨文里开口,继续说,昨晚我听说你跟一个金发男人离开了酒吧,我立刻给你发信息,打电话,结果你的手机关机了,你看到了我的短信,都不打算回复一下吗?

我刚刚开机……杨看到华尔特一边胳膊肘放在椅背上,整个身体转过来面对他,就没了声音。杨文里听见华尔特提到了金发男人,只觉得刚刚平息的头疼怕是又要卷土重来了,太阳穴突突地悸动起来。他一直不愿意回忆昨晚到今早的事情,沉默了好一会,华尔特倒也没有催促,只是一只瞪着他,最终,他开口了,声音几不可闻,我昨晚断片了……

什么?喝酒喝多了?

不是,杨文里摇着头说,他的酒量不错,而且昨晚只喝了一杯,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昨晚我准备走了,在大厅没找到你,就想去吸烟区看看,然后,在那里碰到了一个人,就是你刚提到的金发的那个,他递给我一支烟……

杨文里陷入了沉默,极不情愿地回忆着早上惊心动魄的一幕。他是闻到食物的香气醒来的,伸手没有摸到手机,感觉怎么都睁不开眼,于是放任自己多睡了几分钟后,随即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如果他还躺在床上,怎么可能闻到烹饪食物的香气,他的公寓里会有谁在做饭?他努力睁开眼睛,视野终于清晰后,他发现这里不是他的公寓,身下的双人床宽敞柔软,卧室的百叶窗虽然关着,但日光已经完全照亮了房间。

他惊得坐了起来,顿时感觉头痛欲裂,一个男人出现在卧室门口,杨文里盯着一张完全陌生的脸,拼命在脑子里搜集昨晚的记忆。

早啊,你醒了!

杨文里看到问好的金发男人系着围裙,估计就是这个人在做早餐,他脸上的微笑看起来像是训练过无数次,倒不是说不真诚,只是,杨觉得有点过于商务了。他努力思索着自己为什么会在陌生人的床上醒来,昨晚他到底干了什么,接着他想起离开酒吧前,去吸烟区寻找华尔特,对了,就是那个时候遇见了这个男人。

杨文里拉起毯子低头看了一眼,还好,身上穿着T恤和短裤,除了头疼,身体似乎没有其它异样的感觉。

我……怎么在这里?杨文里的声音有些嘶哑。

啊,你不记得了吗?我们在吸烟区聊了一会,你抽了一支烟,然后说你要走,我问你要不要来我家,你说好。

回忆一点一滴回来了,杨文里想起昨晚他急匆匆走进去吸烟区,发现只有这一个人在,他立刻准备转身离开,这人跟他打了招呼,说了几句话,杨想不起来了内容了,然后,顺手递给他一支烟,说他应该放松一下。

杨文里接了过去,他有些犹豫,不过想起之前华尔特劝他来派对玩的时候,也说让他放松一下,他闻了一下发现接到手里的是大麻,杨从来没试过,华尔特偶尔会抽,他认识这个气味。

我们昨晚……嗯……有没有……?杨文里抬起手掌按着自己额头,就好像这个动作能缓解头痛。

没有做,昨晚回来的路上你好热情,一直在亲我,不过到家后,我问你要不要做,你就睡着了。金发男人回答。

杨文里暗自舒了口气,不过自己居然抱着这个陌生人乱亲,他简直不敢想象那是种怎样的画面。我……嗯……杨不知道要说什么,他感觉现在快要吐出来了。

你是第一次抽吧?

杨点点头。

金发男人举起手里的夹子,指着杨说,你的头发好可爱,乱糟糟,非常可爱,你现在想做吗?

什么?不,你可以出去一下吗?杨文里指了指地上的衣服。

噢,当然。男人有些遗憾,不过离开时顺手带上了卧室的门。

杨下床时差点没有站稳,他从地毯上捡起散落的衣服,手忙脚乱地穿上,一直忍耐着强烈的恶心感。他穿好衣服,走出卧室,在玄关找到了自己的包。

杨,你要不要去洗个澡,吃完早餐再走,我快做好了。

杨文里一边摇头一边穿鞋。

好吧,有时间联系我,别忘了!

杨拉开房门跑了出去,他感觉自己就像是逃离凶杀现场,步伐飞快地走了两条街,随便转了个弯才停下,看了看周围的建筑终于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了,这地方距离昨晚的酒吧不远,他搭上了公汽,发现已经没时间回家换衣服了。他到了报社附近,在便利店买了牙刷和剃须刀,找了个公共洗手间,他一进去就吐了,然后清洗了一番,去了报社。

华尔特从背包里拿出半瓶矿泉水递给杨,杨拧开瓶盖喝了。

那人是谁?

杨想了一会,对方肯定说过名字,恐怕不止一次,但是杨文里想不起来了,他从屁股口袋摸出一张名片,结果华尔特一把抽了过去。

华尔特看了一眼就笑起来,念出名片上的名字,贝伦哈特·舒奈德,畅销书作家,心灵导师……华尔特笑得念不下去了。

杨文里双手捧着脸,他感觉头又疼了,他没想到那人居然是写他最讨厌的那种书的,他最讨那种充斥市面的心灵鸡汤畅销书,所谓的心灵导师在各个地方开讲座卖书,杨文里要是在书店里碰到,总是迫不及待地走开,他忍受不了那些降智的口号,更受不了底下听众们痴迷的表情。现在,最叫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昨晚竟然跟着这样一个人回家去了。

华尔特显然很清楚他的想法,笑着把名片还给他,说,我还以为你喜欢莱因哈特呢,所以,昨晚你就是想找个人上床?

我不是想找人上床。杨文里差点脱口而出,但他觉得这样回答太傻了,他不希望华尔特觉得他好像还坚持着什么,于是他说,参加这种派对不就是放松一下,找个人上床,你不就是这样的吗?

你就是这样看我的?华尔特转头,注视着杨文里的眼睛。

杨文里也直视着华尔特的眼睛,他本来只是陈述一个他以为的事实,也许他的语气太过尖刻,华尔特可能听出了其它的东西,但他此刻不想继续克制,不想跟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躲避着那个问题。你为什么跟我分手?

你为什么现在才问我?

杨愣住了,他设想过很多华尔特的回答,但是从没想会听到这样一句,他感觉憋屈,长久以来积压在胸中的气团,就好像被此刻的低气压变成了液体,他觉得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了,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即将流下来。他想站起来就跑,想要扭过头悄悄擦去泪水,想要捧起华尔特的脸狠狠地吻他。他什么都没做。

华尔特站起来,一只手揽着杨文里的后脑勺,把他的脸贴在自己胸前,平静地说,有些事情我是想跟你谈谈,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现在显然不是好的时机,看到你没事我就放心了,我先走了。他说完松开手,从长凳底下提起背包,转身准备走。

华尔特!杨拉住了他的衣服。华尔特回过身,手掌轻轻摸着杨的脸颊,然后走开了。华尔特!杨文里又喊了一声,这一次他没有停下,杨的声音太小了,他没有听见。

杨文里一直盯着华尔特远去的背影,等完全看不见了,他拿起手机,仔细看华尔特发来的那些短信,他发现其中有一条是莱因哈特发来的,“你还在酒吧里吗,想再喝一杯吗?”杨文里叹了口气,打算晚一点再回复。

周六上午,杨文里和华尔特一起搭车去安妮的家。两人有几天没联系,华尔特来找他时,两人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杨松了口气。华尔特说安妮为了庆祝莱因哈特的写真集出版,请他们去家里吃饭,小范围庆祝一下。

杨文里知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他能见到莱因哈特,可以问问电影周的事情,但他有些迟疑,他不知道安妮会请多少人,也许会有酒吧里驻唱的歌手,甚至还有上次派对上乱七八糟的人,他实在不想碰到那个畅销书作家。

华尔特接下来的话立刻打消了他的疑虑,他说人不多,非常小的范围。这下杨又有了新的疑惑,安妮究竟为什么要请他俩,准确地说是为什么要请他,他根本就没在酒吧里驻唱,难道安妮喜欢华尔特吗?但是不方便只喊一个人,所以才每次都两个人一起叫上,掩人耳目吗?

两人在车上有说有笑,杨很快就忘了这些。下车后,他们在车站等人来接,来的是齐格飞,杨文里这一次才注意到这人的个子非常高,红色的头发在日光下看起来鲜艳夺目。

华尔特很快就跟齐格飞聊开了,杨文里清楚华尔特很擅长开启稍微有点隐私的话题,丝毫不会叫人感觉尴尬,杨就不一样了,他通常不会触及这种话题,当然,他也不希望自己被人问起这样的话题。

一路上齐格飞有问必答,语气轻松自在,仿佛大家相识已久。他和安妮姐弟都是奥丁人,小学时候,姐弟俩搬家过来,他们成了邻居,他和莱因哈特同龄,一直一起上学,他大学毕业后就跟安妮结婚了,几乎差不多时间,莱因哈特跟奥斯卡在一起了,没过多久,奥斯卡因为工作需要去了费沙,莱因哈特也跟着去了,安妮不放心弟弟也到了费沙,齐格飞自然也跟他们一起,来到海尼森是这两年的事情。

齐格飞介绍自己是学植物学的,他兴高采烈地说家里的一间玻璃花房,里面有他精心种植的各种珍稀的花卉,待会要带他们参观,还有,酒吧里那一块用绿色植物围起来空间也是他的杰作。

杨挺喜欢这个男人,他说起自己专业头头是道,杨羡慕他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一直为之努力,他也羡慕齐格飞和安妮之间美满的关系,至少看起来非常美满。

哦对了,莱因哈特听说安妮是为庆祝他的写真出版举办这个聚会,就生气了,所以待会你们就别提这事,就当成普通的酒吧聚会好了。

华尔特谨慎地问,如果他不喜欢的话,我们不去也没关系。

不,没事的,安妮都准备好了!齐格飞说。

他不会赶我们出去吧?杨文里突然说了一句。

齐格飞愣了一下,他身子稍稍往前探了一点,隔着华尔特对杨说,莱因哈特就是那样,有点任性,累了就不怎么愿意搭理人,上次他不理你,是因为他心情不大好,别误会,他不是讨厌你。

讨厌我也没关系,我也没什么讨人喜欢的地方。杨文里说。

齐格飞伸手轻轻拍了一下杨文里的肩膀,然后侧过头问华尔特,他总是这样吗?

华尔特随意地点点头,然后凑到杨文里耳边,飞快地说,你果然喜欢他!

杨转头看着华尔特,不过华尔特已经不看他了,继续跟齐格飞聊天。他听齐格飞说安妮非常喜欢他们的歌,今天有个音乐制作人也会去,大家聊聊看,合适的话可以给他们录一个专辑,当然,如果他们有其它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把歌卖给他们。

原来是这样,杨文里内心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

5、

转过弯,杨文里从打开的大门看到了别墅,石头外观看起来很有些年头,从大门外一路延伸进去的灌木丛布局别致,夹着弯弯曲曲的碎石道,尽管时值炎夏,但这里所有的植物既看不出过度的繁茂,也毫无高温下的蔫态,盛放的花朵色彩搭配清雅悦目,为古老的宅子增添了时尚的气息。杨文里判断,齐格飞肯定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心思。

齐格飞没有带他们直接走进房门,而是绕到后面来到一个露天游泳池。杨文里看到莱因哈特在泳池里停在池边,安妮蹲在岸上正跟他说话,手里拿着一个瓶子。安妮看到他们三人后站了起来。她笑着欢迎他们,华尔特递给她一瓶酒,感谢她的邀请,莱因哈特对着两人说了声“嗨”,就准备继续去游泳,安妮叫住了他,他只好停下。

安妮转头对齐格飞求助,请他叫弟弟起来擦一下防晒霜再继续游泳,齐格飞温柔地揽过妻子的肩膀,从她手里抽走了防晒霜的瓶子,告诉她,他要先带两位第一次来家里的客人去参观他的花房,过一会儿他会过来督促莱因哈特擦防晒霜,他转头对莱因哈特使了个眼色,莱因哈特立刻游开了,他紧紧把安妮搂在怀里,不让她转身喊住莱因哈特。

安妮面带微笑,轻轻摇了摇头,看来她非常清楚丈夫跟弟弟之间的小心思,她对杨文里和华尔特说,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展示他的那些漂亮花儿。齐格飞却说,没有任何一朵花比得上你的美,亲爱的。然后他在安妮脸颊上吻了一下。杨文里笑着跟华尔特对视了一眼。

齐格飞松开了安妮,带着两人绕到泳池另一边,路过一张躺椅时,他顺手把防晒霜扔到上面。离开泳池前,杨飞快转头朝泳池里看了一眼,看到莱因哈特露出水面的后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肌肉线条优美,动作舒展。

玻璃花房的面积之大出乎了杨文里的意料,里面那些他从未见过的花草数量之多更是叫他惊讶不已。齐格飞详细地给他们讲解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珍稀品种,名字,花期,可能出现的花色,养护的基本事项等等。杨文里喜欢听齐格飞说话,这个人虽然进了花房后就一直没有停嘴,但他的讲解绝非那种痴迷之人不管不顾的乏味内容,而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这些珍稀的植物。

杨文里留意到入口旁摆放有桌椅,不过他估计,现在这种天气很难在里面享受一顿下午茶,玻璃房内的空气太过潮湿闷热了。齐格飞带两人看完了每一个角落后,就出了花房。

安妮将午餐安排在院子里一棵大树的树荫底下,长方形木桌新近重新刷过漆,表面光滑干净,桌上还三位客人,应该是他们去参观花房的时候到的。梅克林格,画家,四十出头的样子,上唇的胡须精心修理,坐在他对面的是他的妻子西尔维亚,看起来比他年轻不少,也是一位画家,专门画植物,最近一直在跟齐格飞合作,准备出版一本稀有花卉的绘本。还有灰色头发的缪拉,看起来比他大个几岁,杨文里估计这位就是齐格飞在路上提到的那个音乐人了。

吃饭的时候,安妮询问梅克林格的画展什么时候开始,画家谨慎地抱怨近期合适的展馆不容易找到,安妮对着长桌另一端的弟弟说,有空就帮忙问问吧,莱因哈特点点头。安妮体贴地为身边的人倒酒,不时挑起轻松的话题,华尔特也讲了几件酒吧里的趣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杨文里在这样的场合总是听得多说得少,杨身边的缪拉偶尔问他几个问题,两人就稍微聊上几句。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桌上的每个人,坐在他对面中间的齐格飞也跟安妮一样,为大家倒酒递东西。他左手边的莱因哈特不怎么说话,拿着叉子拨弄着盘子里不多的食物,看似准备送进口中,其实明显毫无食欲。

莱因哈特不断端起酒杯自饮,每次喝完就会拿起酒瓶给自己的杯子倒满。他又一次拿起酒瓶发现已经空了,于是对着桌子另一头的安妮说了句,我去拿酒,就起身了。安妮犹豫了片刻,也起身快步跟上去。等两人回来的时候,莱因哈特手里拿着两瓶酒,安妮端了一大碗切碎的水果。

午餐过后,有的人想要休息,缪拉和华尔特来到客厅的钢琴旁,谈论着他们的歌。杨文里有点犹豫,但他还是问了一下安妮,安妮立刻带他去了书房,告诉他这里面书架上的书他尽可随意取阅,如果有感兴趣的想要带回去看也没问题,跟齐格飞说一声就好了,安妮出去时带上了房门。

杨文里注意到,这间书房大概是安妮他们搬进来后唯一没有翻新过的房间,几乎每面墙边都摆放着上至天花板的书柜,木头书柜非常陈旧,但书架上的书有不少都是后来摆放上去的,这印证了杨的猜测,这其中不少书应该是他们从费沙带过来的。

他顺着书架往里走,靠近顶头墙壁的左手边,有一扇大落地窗,透过半开的百叶窗看出去,窗外就是他们早上参观过的玻璃花房,背对着落地窗,有一张单人沙发,面对着顶头墙壁的书架前摆着一张长沙发,沙发底下铺有一张陈旧的长绒地毯,地毯跟这个房间里其它的家具一样,打理得非常干净。

长沙发远离窗户的另一边,有一个角度稍显古怪的拐角,将一片块空间隐在拐角之后,这里面还放着一张单人沙发。他有些好奇,这一小片地方,站在书房门口,不走到长沙发这边是看不到的,这是否意味着书柜里藏有暗室,比如转动书架上的某一本假书就可以打开。他开始浏览书架上的藏书,很快就忘记这些胡思乱想。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银河帝国战争史》,拿着书走到那张隐蔽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来翻看。杨文里喜欢读历史书,对战争史还算熟悉,但他知道这一本的内容肯定有所不同,因为这本书是奥丁出版的。他先浏览了一下目录,然后翻到第二次提亚马特会战,一边看书,一边在脑中跟比自己熟悉的海尼森的版本做出对比。

杨看到了帝国军的总兵力,果然跟他记忆中的数字有着不小的差距,毕竟这边的版本里对于对方的兵力数是估算的。突然听见书房的门打开,有人冲了进来,重重地甩手关门,木门却没有哐啷一声关上,显然后面还有人跟着进来拉住了门,轻轻将其关上。

从杨坐着的沙发这边,看不到门口书桌那边的情况,他打算起身走出去,好让进来的人看到他,可惜迟疑之间已经听到了齐格飞的声音。

莱尼!

你出去,吉尔,让我一个人待一会。

进来的两个人是莱因哈特和齐格飞,杨文里知道齐格飞姓吉尔菲艾斯,不过他没想到,莱因哈特不像他姐姐那样喊他齐格,还有这两人此时说的是奥丁的通用语。

好,我马上就走,但你别再喝了!

为什么?

你中午已经喝得够多了,安妮说……

哼,安妮说……

莱因哈特嘲弄地模仿着齐格飞,杨听见酒瓶和酒杯碰撞的叮当声。

你们怕我喝醉了下午没法出席宴会对吧?吉尔,我说过了,我不想去。

你答应要去的。

噢,是吗?好吧,就算我答应过,我现在不想去了,不行吗?

杨开始坐立不安了,他这时候走过去恐怕已经无济于事了,只好希望两人别再继续说了,最好一起快点离开。

莱尼,你现在回房间去休息一会好吗?等你清醒后我们再谈。

我不想跟你谈,也不想跟安妮谈,你出去,吉尔。

莱尼……

出去,你可以把酒瓶和酒杯都拿走,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杨文里听见齐格飞轻轻嗯了一声,接着打开门走了出去,房门又一次咔嗒着关闭。他在心里叹了口气,现在不出去是不行了,他听见莱因哈特朝房间里面走了几步,他从沙发上站起来往亮处走了几步,轻轻咳嗽一下,对着莱因哈特说,嗨……是我,你……千万别拿什么东西砸过来。

莱因哈特猛然转头,盯着他看了片刻,然后挤出了微笑,说,噢,我真应该庆幸,我进来这里不是跟情人表白的。

杨文里很高兴莱因哈特明白他的意思,至少他读过同一本书,他问,你需要我出去吗?

莱因哈特沉默了片刻,摇摇头,绕到沙发前,躺下了,看着还站在原地的杨文里说,麻烦你帮我把窗帘关上,好吗?

杨走到落地窗前,把两扇窗帘都拉上,他走到床边的那张单人沙发上坐下,看着莱因哈特从腿边拿起一个靠垫,垫在了自己头下,他问,你和齐格飞,你们没事吧?

没事,你能听懂奥丁通用语吗?

很少。杨撒谎了,他希望尽量缓解这尴尬的偷听场景。他接着说,我以为你俩在吵架。这是实话,他一向觉得奥丁通用语,只要语速一块,声音一大,听起来就特别像吵架。

没有。

又一阵沉默,杨文里轻声说,下周的费沙电影周最近突然取消了。

是啊,取消了。你喜欢看电影吗?

嗯,我有同学非常失望,也不知道这次是怎么回事,都说前两次很顺利,这一次实在太突然了。

突然取消是因为奥斯卡还没回来,奥斯卡·罗严塔尔,我的伴侣,每次这类事情都是他去谈的,这次他有事回费沙了,时间有点长,这边就把电影周取消了。

杨文里想问,他怎么谈的?但他觉得这个问题太露骨了,于是沉默了好一会才说,你结婚了。

是啊,我结婚了。

我好像几次见你,都没有看到你戴戒指。

莱因哈特把左手伸到空中,盯着修长的手指看了一会,说,因为经常要拍照,摘下来容易丢,所以就不戴了。莱因哈特放下手,手背盖住了自己的眼睛。

真遗憾啊。

什么?莱因哈特转头,看了杨文里一眼。

我说电影周,取消了实在太遗憾了,那些电影我就没机会看了,毕竟视频网站上都看不到。

视频网站上其实有的,只不过你这边的账号看不到,如果你想看,我可以把我的账号借给你用,嗯,有机会去我家看也可以。你在看什么书?

听到莱因哈特问,杨文里这才注意到自己一直把书捏在手里,他把封面举起来给莱因哈特看。

你刚才还说自己不懂奥丁通用语。

你刚才问我的是能不能听懂,杨文里不好意思地说,抬手挠了挠头发。

莱因哈特笑了,他从沙发上坐起来,再把双脚踩到地毯上,手撑着沙发站起来,说,你继续看书吧。说完他朝房门走去。

莱因哈特离开后,杨文里又一次在书架上翻找,他看到一本名为《威斯塔朗特之春》的书,这地方的名字他有点印象,好像几年前发生过什么事,不过吸引他注意的是作者的名字,舒奈德,跟他之前遇见的那个畅销书作者一个姓,他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于是他打算看看这本书。

齐格飞来书房里找杨出去喝下午茶的时候,杨文里跟他说想借走这两本书,齐格飞说没问题。杨想了一下,决定暂时把书留在书房里,免得出去喝茶时其他人看到了,又要引起不必要的问题。

大家围坐在客厅里有说有笑,安妮泡的红茶香醇,杏仁蛋糕松软可口。杨注意到莱因哈特一直没有出现,估计他是去参加那个他非常不想去的晚宴了吧。下午茶过后,安妮拜托缪拉去附近的超市买些东西,华尔特主动提出一起去帮忙。杨文里跟齐格飞还有梅克林格的夫人去了玻璃花房。

西尔维亚拿着画稿,齐格飞找到对应的花朵对照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有些意见,女画家会立刻在画稿上做出调整,但对于有些意见她会反驳,解释说继续增加元素的话,画面会太过复杂,不够简洁明了。

晚餐前,缪拉在客厅的钢琴弹奏了几首欢快的曲子。晚餐非常丰盛,吃完后大家继续坐在客厅里喝酒抽烟聊天。杨文里有点担心,这地方的公汽收班应该挺早的,如果继续待下去,时间晚了恐怕没车回去,不过他注意到华尔特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跟大家聊得非常快活,安妮听华尔特说话是很喜欢笑,她笑起来样子更美了。杨想起华尔特曾经评价说,安妮比她弟弟好看。杨文里觉得,笑起来的安妮的确比莱因哈特好看,只不过,他从没见过莱因哈特这样笑过。

他帮着齐格飞把餐具收拾到厨房,杨有些不确定齐格飞是否需要他帮忙,他没有问,只是站在水槽旁,看着齐格飞把餐盘依次放到水槽里稍微冲洗一下,然后将餐盘整齐地放进了洗碗机,接着清理了铁锅,最后把杯子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然后他仔仔细细地清洗了双手,拉起橱柜上挂着毛巾擦干。做完了这一切后,他好像才注意到杨还站在厨房里,他转身笑着说,谢谢你过来帮忙,不过你看,我完全可以搞定这些。

杨文里笑着点点头,齐格飞总能不露痕迹地消除他的尴尬感觉,让人忍不住想亲近。

正好你在这里,现在晚上车站已经没有车了,安妮想让你们在这里住一夜,明早再走。

啊……杨文里大吃一惊,他来之前完全没想到会被主人留宿,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心想要是华尔特在身边就好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不麻烦,客房已经收拾好了,只不过我需要问一下,你们是一对吗?当然,我们已经安排了两个房间。

我们不是。杨文里回答是感觉自己脸红了。

噢。

杨注意到了齐格飞微妙的表情,他问,那么,你们谁赢了?

齐格飞笑着说,安妮赢了。

差不多过了零点,梅克林格带着夫人离开了,缪拉也一起走了,他们都开了车。

杨文里回到房间洗了个澡,想起他打算借走的两本书还留在书房里,一想到齐格飞爽快地答应他把书借走,杨就感觉有点遗憾,要是再多借几本就好了,不过他转念一想,第一次受邀来人家家里做客,离开时抱着一大堆书,怎么看都不大合适,但他又不确定自己以后是否还有机会再来,遗憾的感觉挥之不去,于是他又一次来到书房。

他从书架上又找出了几本书,搁在长沙发旁边的地毯上,然后躺到长沙发上读起来,不知道看了多久,突然书房的门打开了,这一次杨文里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来,他看到莱因哈特才往里面走了一步,立刻驻足,稍显迷惑地看了一下,然后莱因哈特看到他了。

你怎么回来了?杨文里脱口而出,他以为莱因哈特去参加了宴会,肯定不会再回来这里了。

莱因哈特轻轻关上房门,径直走到沙发前,双手撑着沙发靠背,身体微微前倾,说,这里是我姐姐家,我回来不是很正常吗?倒是你,怎么还在这里?

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嗯,时间挺晚了,安妮留我们住一晚,明早再走。

莱因哈特点点头,绕过沙发,他脱掉外套,叠好,搁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然后跟下午一样,整个人倒下去躺在了长沙发上。杨文里还在站旁边。

帮我看一眼,门口的书桌上有酒吗?

杨文里伸长脖子看了一眼,说,没有,需要我出去帮你拿吗?

不用了。

莱因哈特躺在沙发上,好一会没有说话,杨文里不知所措地站着,他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该回房间去了,迟疑了几秒钟,他打算弯腰拿起搁在地毯上的书,结果他发现自己坐了下来。他满脑子都是问题,想问问莱因哈特,早上游泳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意擦防晒霜,下午为什么不想去参加晚宴,宴会上一切都顺利吗?他甚至想问问,这间书房里是否有隐蔽的暗室。他注视了莱因哈特的眼睛,那双蓝色的眼睛,在房间昏暗的灯光下,也注视着他,但是杨感觉这双眼睛其实没有看他,也许盯着两人之间的什么东西,杨看不见的什么东西。

恭喜你的写真集出版。

莱因哈特的蓝眼睛突然对视上了杨的视线,眉头微微皱起,他说,我敢打赌,齐格飞那家伙一定叮嘱过你们,别跟我提写真集的事情。

杨文里点点头,犹豫地说,我可以看看吗?

说起来,我还没听过你唱歌呢。

没什么值得听的。

是吗?这个好像应该交给我来判断,再说,我相信安妮的审美。

你会送我一本你的写真集吗?

不会。

我可以吻你吗?

莱因哈特轻笑一声,说,你这么问,就好像从没有吻过我一样。

酒吧里的那一幕立刻出现在了杨文里的脑中,他俯身凑近莱因哈特,轻轻吻上嘴唇,他右手插进莱因哈特柔软的金发里,托起了他的后脑勺,然后他听见莱因哈特哼了一声,杨立刻退开了。

怎么了?

莱因哈特眉头紧锁,舌头把嘴唇顶了起来,好像在舔着什么,好一会他才说话,好像破了,有点出血。

抱歉,我……

莱因哈特笑着说,没关系,我想去洗个澡。他说完站了起来,拿起自己的外套,开始往门口走去。

杨文里坐在地上,抬头看着他离开,他开始后悔自己刚才的举动,也许本来他俩可以多聊几句。

莱因哈特走到书桌旁停下,转头说,过来,我房间就在旁边。

6、

进了房间,杨文里站在关闭的房门前,看着莱因哈特把外套挂了起来,就去洗澡了,他站了片刻,将手里的书搁到门旁的书桌上,然后走到床边坐下。他想象着这栋别墅的布局,他使用的那间客房正好位于这个卧室楼上,此刻,别墅里面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动静,一股憋闷的静谧令他感觉耳鸣。哗啦啦的水流声从浴室门里传出来,犹如遥远的雨滴稳定地敲打着屋顶,压过了他耳边重响的心跳声,他感觉稍微放松了一些,于是站起来,开始在房间里走动。

这间卧室看起来最近经常使用,从家具上摆放的日常物品,床上的寝具来看,大概只有莱因哈特一个人住,不过房间内的装饰风格并没有使用者的个人特征,整体跟杨使用的那间客房并无二致。杨文里走了一圈后,又回到床尾坐下,盯着拉上的窗帘,被夜风吹得轻轻鼓动,后面的窗户肯定开着。

他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不间断的水声使他对时间失去了概念,莱因哈特好像洗的有点太久了。杨文里想到了他自己,如果有时间泡澡,一般都会拿一本书,在浴缸里边泡边看,如果只是冲澡,则是大脑和身体分头行动,脑子里思索着什么事情,身体自顾自地完成一套习惯动作,很快便完事了。他有点想要打开浴室的门看看,莱因哈特是不是拥有很多瓶瓶罐罐,洗澡就如同某种秘密仪式,需要每个步骤依次完成。这是他为维持自己的美貌,献祭了时间吗?水声突然减弱,最后几滴砸在地上,然后彻底安静了。

杨文里从水流声中获得的平静旋即瓦解,他的心跳又一次急促,担心莱因哈特刚才会不会是因为喝醉了才叫他来这里。之前在书房里接吻的时候他尝到了酒味,万一,莱因哈特洗完澡,酒醒了几分,看到他在房间里,是否会赶他走呢?他犹豫不决,想在莱因哈特出来之前主动离开,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但他不想走,刚才那个吻,他意犹未尽。

莱因哈特终于打开了浴室的门,光着脚踩过地毯,他站在床边,把一个靠垫竖起来靠在床头,然后爬上床,背靠着靠垫坐下,双膝微微曲起,他又从床上拉起另一个小一点的靠垫,抱在怀里。杨文里坐在床尾,侧着身子,看着他左右挪动后背,想找一个最舒适的姿势。

你想他吗?杨文里的声音很轻,莱因哈特的沉默和房间里的安静,让他有些不敢开口说话。

谁?

你的伴侣,你说他回费沙有段时间了。

我们在一起有很多年了,不像你们学生谈恋爱,恨不得整天都腻在一起。

杨文里暗自感觉有点好笑,莱因哈特显然不愿意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于是换个了说法,听起来就好像回答了一样,实际上完全没有。他其实也不想问这种问题,只不过,眼下的状况,他无法决定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说点什么。

那他……

杨文里,你这么晚来我的房间,是想跟我谈论我的伴侣吗?是不是我误会了,你真正感兴趣的人是他吗?莱因哈特打断了他的话。

杨抬手挠了挠后脑勺的头发,莱因哈特的音调虽然提高了一点,不过声音里并没有怒气,于是他转身爬上床,跪坐在莱因哈特腿边,盯着对方白皙纤细的脚踝,脑中努力组织着语言,怎么说才能随意又准确,或者说,怎样的措辞他才能说得出口,结果,他叹了口气,说,我……不想破坏你们的关系。

我以为你对这种事情无所谓。

我之前没有想过。杨文里的声音很轻,他两次亲吻莱因哈特之后,不是没有想过更进一步,只是没有想过真的会有机会。

我们是开放式关系。

什么意思?杨文里抬头,注视着莱因哈特的蓝眼睛,疑惑地问。

你没有听说过吗?

杨文里摇头。

就是,我俩都不干涉对方。

不干涉什么?杨对于这个含糊的解释,一时难以理解,但他没开口问。他以前从没有听说过这个,他此时依然不明白,如果互不干涉,那一开始为什么要结婚呢?

莱因哈特伸直左腿,轻轻蹬了一下杨文里的膝盖,问,你有过经验吗?我是说,跟男人的经验。

有过。

杨伸手轻轻抚摸莱因哈特的脚踝,然后爬过去坐在他身边,莱因哈特把怀里的小靠垫搁到杨的背后。杨文里转头,那张漂亮的脸庞近在咫尺,刚刚洗完澡的清爽香气叫人感觉眩晕,然后他抱住了莱因哈特,吻上了他的嘴唇。杨感觉莱因哈特的皮肤有点凉,也许是刚才洗澡时候用的水温很低。

莱因哈特含糊地说了句什么,抽开身子,伸手从床头柜拿出了避孕套。

做完后,杨文里胳膊肘撑着头侧躺着,看着莱因哈特泛红的脸庞,手指轻轻摩挲着他的嘴唇。杨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但他知道自己该回房间去了,万一不小心睡着了,天亮后被人看到他从这个房间出去,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起来之前,他又一次亲吻莱因哈特,舌头流连着不愿离开。他起身下床,拿起桌上的书,打开门走出去又关上门,蹑手蹑脚地走过漆黑的走廊和楼梯,一路上心惊胆战,还好,所有的人都在沉睡。

杨文里躺在床上,快感的余韵还没有消退,他还能闻到莱因哈特洗发水的香味,然而当他试图回味刚才发生的一切,发现事情发生得太慌乱,画面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他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脱掉的衣服,想不起来两人的身体如何纠缠在一起,只记得他一直担心发出太大的响动,结果好像还是发出了一些奇怪的声音。

睡意迟迟不来,于是他索性拿起来书,继续阅读第二次提亚马特会战,杨文里盯着天花板,对比着两个版本对同一场战争的描述,他突然想到,假如他有机会去奥丁,是否可以读到更多不同角度的历史书呢?

次日清晨,杨文里醒来时发现已经不早了,他冲了个澡,华尔特就过来喊他一起下楼去厨房,安妮他们已经坐在餐桌前吃早餐了。餐桌上摆着好几种新鲜的面包和不同口味的果酱。安妮询问他们睡得怎样,华尔特回答说这地方非常安静。

莱因哈特跟他们两人打了个招呼,就继续专注地吃了起来,齐格飞对安妮说,好久没看到莱因哈特有这么好的胃口了。莱因哈特哼了一声,说他们居然没有给他留一块昨天下午茶时候的杏仁蛋糕,害他晚上回来,饿着肚子就睡了。杨文里注意到齐格飞对着安妮轻轻抬了抬眉毛,安妮摇摇头笑着说,昨天的蛋糕只分了六块,就算你留下来喝下午茶,蛋糕也没你的份。莱因哈特又哼了一声,他端起杯子,慢慢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咬下一口牛角包,仔细地咀嚼着。坐在对面的莱因哈特一直没有看杨,不过他的好胃口让杨很开心。

安妮给杨倒了一杯热咖啡,他从桌上的糖罐里拿出两块方糖,扔进了咖啡杯,拿着勺子缓慢地搅动着,但他一口都没喝。

早餐过后,安妮请莱因哈特送两位客人去车站,顺便活动活动,莱因哈特遗憾地对两人道歉,说他约了瑜伽教练,恐怕没有时间送他们了。华尔特对安妮说,不需要送了,他们完全记得来时的路。不过,最后还是齐格飞坚持送他们去了车站。齐格飞告诉杨文里,书看完后,拿去酒吧给他就可以了。

坐上公汽,华尔特给杨文里讲了他头天跟缪拉聊的事情,准备录一些歌的小样给缪拉听听看,他问杨有没有什么意见。杨表示没有任何意见,怎么样都好。

你有什么收获?

杨突然抬头盯着华尔特,重复了一遍,什么收获?

你昨天不是在人家书房里待了一下午吗,有什么收获?华尔特注意到他的紧张反应,意味深长地盯着他。

杨文里暗自松了口气,说,他们家的书真多,不过我没好意思,只借了两本。

我还以为你会觉得安妮大方好说话,就背走人家一堆书。

我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一开始就借这么多,肯定没有下次了。

你还在想着下次吗?对了,下个月艾尔法西尔有个音乐节,我准备去玩玩,你要不要一起去玩几天?

杨文里快速计算了一下大概需要的花费,长叹一口气,说,我不去了,暑假打工的钱我得攒起来买电脑。

你不是已经有电脑了吗?

那一台是找报社借的,打工结束就要还的。

我有个办法,你也许可以免费去。华尔特一脸得意的笑容。

说来听听。

你跟报社申请去做音乐节的报道,不就可以免费出差了吗?

这种事情……通常都会找驻当地的记者来做吧,不过,我可以问问。

你让达斯提去问,万一他也想去玩,你能去的机会就比较大了。

杨文里有点犹豫,他从没有想过利用报社来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他感觉这样做不好,不过也许报社本来就有计划派人过去,总之先问一下也没坏处。想到私人需求,他突然想到了莱因哈特提到的开放式关系,他似乎有点明白这个的意义所在了。假如当时华尔特跟他提分手的时候,他知道这个,如果他提出两人保持开放式的关系,他和华尔特是否就能继续在一起了呢?

华尔特。杨文里下意识地喊了一句。

但他没有继续说,现在他还不完全理解这个问题,他想起莱因哈特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语气虽然平静随意,但似乎带着点什么,不过他当时完全没有注意。在他想清楚之前,他最好别跟华尔特谈论这个。毕竟,他不大确定,如果真的处在这种关系里,会是怎样的心情。

嗯?华尔特看他半天没说话,哼了一声。

你知道我们学校有交换生的项目吗?

应该有吧,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突然想到了,就想了解一下。

晚上,他打开电脑,收到了莱因哈特的邮件,发现是早上发过来的。他点开,只有短短几个字,“嗨,你感觉怎么样?”他的手机不能收发邮件,他不明白莱因哈特为什么不发短信,隔了这么长时间,他担心莱因哈特会以为他不愿意回复,他立刻写了回信发送,“我感觉不错,你呢?”很快他又收到了回复,“听你的意思,好像感觉不算好?”杨思索了片刻,莱因哈特对海尼森的通用语的理解大概跟他存在着某种偏差,他回复,“可能是我们对某个词的理解不一样,我的意思是感觉很好。”莱因哈特又发来了回复,“我也是。”

周三下班时,达斯提来到杨文里的桌旁,通知他晚上临时有个采访,让他马上收拾东西出发。杨这天晚上没有什么安排,他并不介意突如其来的加班,不过他问了学弟一句,那么今天的晚餐是不是可以算工作餐呢?达斯提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说,学长,你省钱有点太过分了吧。两人在路上的便利店随便买了点吃的,随后达斯提带着他来到他们学校音乐学院旁的一个演奏厅。音乐学院不在主校区里,不过距离不算远,这是杨文里第一次来这边。

达斯提掏出手机,对门口的检票员出示了两张电子票,然后两人走进了一个相当陈旧的演出厅,半圆型的舞台很小,上面摆放了四把椅子,每把椅子前放着一个乐谱架,观众席的座位也不多。他们找到票上的位置坐下,杨发现座椅意外的舒适。

杨文里看着陆续入场的观众,发现普遍年龄偏大,大多穿着正式,仪态高雅,他觉得这些观众跟这个地方非常契合,演出厅表面上勉强维持的金碧辉煌,已经难掩其下的破旧。他自己身上格外随便的装束,在观众席里显得格格不入,他对学弟说,达斯提,要来这种地方,你应该提前提醒我穿正式一点。

达斯提对着他耸耸肩说,我也是下午才拿到票的。

报社还能拿到位置这么好的赠票啊。杨文里感叹道,他们的位置在第四排正中间,算得上最好的座位了。

达斯提得意地笑着说,门票是这场演出的第一小提琴演奏者送我们的哦。

杨文里翻开在门口拿的演出宣传单,找到了第一小提琴演奏者,她的名字是洁西卡,杨文里胳膊肘推了推达斯提,指着印刷有些粗糙的照片说,就是她吗?很漂亮啊,她是你女朋友,还是说你打算追求她?

都不是啦!学长,你是不是有点过于颜控了?你别否认,我们第一次出去采访,你盯着人家模特看得都出神了,你有没有听说,人对于自己缺乏的东西会特别在意。

杨文里笑着说,谁能拒绝欣赏美好的事物啊?然后他继续看介绍,今晚的演出是弦乐四重奏,他兴味索然地哀叹着,原来是古典音乐演奏会啊。

达斯提惊讶地看着他,问,你不喜欢古典音乐吗?

倒也说不上喜不喜欢,基本就没听过。

我还以为学长会喜欢呢,毕竟你也玩音乐嘛。

我又不需要喜欢听每一种类型的音乐了,再说了,艺术都是相通的,创作这种事情……

前排一位年长的观众转头对两人投来了相当不悦的责备目光,杨文里赶紧闭嘴了,他对着达斯提偷偷吐了吐舌头。现在演出还没有开始,等开始后他肯定不会这样聊天,他难以理解在等待开演的时间里,已经入场的观众们全都安安静静,难道是在酝酿某种虔诚的情绪吗?

到了时间,四个女生走上台,杨文里看到那个叫洁西卡的女生坐在左数第二把椅子上,她身上面料闪亮的长裙顺着双腿流泻而下,她只坐了一半的椅面,脊背挺得笔直,将小提琴夹到颌下,开始演奏后,她拉动琴弓的胳膊架出极为优雅的弧度,高高束起的浅棕色头发,随着音乐和她的情绪左右摇晃。

杨注意到前排的观众们全都正襟危坐,专注地侧耳聆听。这是杨文里第一次在现场听古典音乐,他以往只在广播里听过,感觉当成某种背景音乐也不错,今晚的表演,让他觉得有机会更多了解古典音乐的美妙也是相当不错。

演出结束后,演奏者们站起来,绕过椅子,走到小小的舞台边缘,准备鞠躬谢幕。洁西卡身边的一个女孩,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她们的表演虽说算不上完美,但绝对算得上成功,她显得有点犹豫,洁西卡伸出胳膊,揽了一下她的肩膀,然后四个女孩,一起面对观众鞠躬,她们单手提着乐器,另一只手扶着裙子胸口,面对经久的掌声,四位年轻的乐手,彼此兴奋地对望着。杨文里欣赏她们演出时的全神贯注,每一位都像是独奏,却又共同演绎出默契的配合。

杨文里和达斯提在演奏厅门口等洁西卡,达斯提说,学长,看你听得这么入迷,今晚演出的新闻就交给你来写吧。

达斯提,你对实习是不是有点太敷衍了,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出去采访的每一篇新闻,都是我写的,这还没算你扔给我的那一大堆需要翻译的资料。

谁让你的娱乐活动比较少呢。

我现在看书的时间都减少了好多,你经常抱怨你父亲压榨员工,我看啊,你也完美学会了那一套,等你毕业后进了报社,搞不好比他还要变本加厉。杨文里突然想起来,于是接着说,这篇我写没问题,不过你去问问看,报社能不能派我们去采访艾尔法西尔的音乐节。

啊,是下个月的音乐节吧,我之前还想起这事的,没问题,我去问问。

杨文里注意到还有几位观众跟他们一样,留在门厅里,估计也是等待演奏者。洁西卡出来时已经换下的演出的长裙,换成了一条短裙,她提着小提琴盒子,跟等候的观众们简单地交谈了几句,不过对于一位一直提问的年长女士,她礼貌地道歉,希望下次有机会再继续聊。

洁西卡带他们来到演奏厅旁的一家酒吧,他们各自买了一杯啤酒,找了一张靠墙的空桌子坐下来,洁西卡小心地把小提琴放在墙边地上。她询问他俩对今晚演出的感受,不等两人回答,她就兴奋地介绍说,这是她和同学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演出,上台之前特别紧张,好在表演还算顺利,她飞快地补充道,大体上顺利。她的声音如同她演奏的琴声一般,时而悠扬平缓时而急促紧张,介绍曲目时说了太多的专业术语,达斯提很快就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了,但杨听得很开心,尽管专业术语他听不懂,但他被洁西卡的成功的喜悦感染了。

之前等待期间,杨文里稍有些担心,自己不熟悉古典音乐,也没时间提前做功课,不知道该问些什么,因为有时候,采访者需要不断引导,才能让被采访者顺利地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好在洁西卡不一样,她有太多东西想说。后来杨文里在整理的时候,发现洁西卡的叙述乍一听有些杂乱无章,实际上就像练习乐器时的音阶与琶音,重复之中蕴含着自身的逻辑。

洁西卡说自己读于音乐学院,跟杨同年级,毕业后做打算当音乐老师,不过同时也希望,以后经常能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同台表演。她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抽出酒杯底下的杯垫,问谁有笔,杨文里从包里摸出一支笔递给她,她立刻埋头写写画画,还拿着笔还在空中挥舞了几下,仿佛是拉动一把看不见的琴弓。她把杯垫正反都都写满了,才开口对他们说,我突然想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必须马上记下来,不然很快就会忘记,我们四个人在一起排练过很长时间了,不过登台表演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表演过后,才会发现还有太多需要继续磨合的地方。

这时候,一个男生来到桌边,他在洁西卡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杨文里见过这人,他们一起上过一些课,名字是约翰·拉普,他是洁西卡的男朋友。洁西卡对两人说,语气是装出来的嗔责,这家伙,连我第一次登台表演都没时间看。约翰满脸歉意地说,今晚实在是有事走不开,真的非常遗憾。洁西卡笑着对他说,下一次,我的表演会更完美,你可不能再错过了。

约翰给大家买了一轮酒过来,洁西卡对杨文里说,我在学校论坛上看到了达斯提发布的帖子,对你们的不良书籍同好会很有兴趣,所以正好趁今天这个机会找你们出来见面。我想,也许除了在网上,我们还可以做点实质性的活动。

杨文里跟达斯提对望了一眼后,他对洁西卡说,比如呢?

我还没想好。洁西卡说。

现在是暑假期间,学校也没什么人,我看啊,实质性的活动,也可以等到开学后再开始。约翰说。

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话题再一次回到了洁西卡的演出上,四人一起举杯,庆祝她的精彩表演。

7、

上午忙完报社的工作,杨文里趁着午休时间,来到老城区的一家展览馆,这里正在举办新书博览会,他在地下一层的餐吧里找到了达斯提,路过自助饮水机,他取出一个纸杯接了一杯水,端着杯子来到学弟的餐桌,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

学长,下午我们只需要采访一个新书的作家见面会,完事后可以闪人了,在此之前你还可以逛逛书展,怎么样?给你安排了一个轻松的周五下午,感谢我吧。

杨文里的视线一直跟随着学弟手里挥舞的叉子,上头插着一块西兰花,他有点担心那块蔬菜飞了出去,故作抱怨的语气说,感谢你,我一上午忙完了整整一天的工作。

达斯提笑嘻嘻地把西兰花送进嘴里,随便嚼了几下,皱着眉头放下叉子,杨估计他盘子里剩的那几块是不打算继续吃了。

见面会是哪个作家,什么新书?

我看看。达斯提拿起纸巾擦嘴擦手,掏出手机,翻找了一会,然后读了出来,舒奈德,新书叫……

杨文里差点被一口水呛到,惊讶地提高了音量,是那个所谓的心灵导师吗?

就是他,怎么,学长认识他吗?

不!我不认识,大概是最近在什么地方看过新书的广告吧。杨文里看到学弟点了点头,他一想到要再次见到上次那个人,感觉头就快要疼起来了,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啊,达斯提,我突然想起来下午有点事,需要提前走,采访就拜托你一个人了,还有,新闻你也顺手写了吧。

喂,学长,你这是想翘班吧,这可不像你啊,见面会四点开始,耗时不会很久,弄完你再走吧。对了,我看那个作家很帅啊,你不想看看吗?达斯提把手机递到他面前,杨快速瞟了一眼就把他的手机推开了。宣传照片上那个家伙果然露出练习过很多次的招牌微笑。

我喜欢看书,又不喜欢看作家。嗯,其实呢,杨文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我晚上要去约会。

是吗?难得听你说要去约会,跟谁啊?

杨文里故作神秘,抿着嘴没有回答,学弟倒也没有逼问,接着说,那好吧,这次就由我来写,下次,学长也要帮我啊。

你倒是说说看,我哪一次没有帮你?

达斯提咧开嘴笑了起来,不过旋即收敛了笑容,他把面前的餐盘往前推了一点,把手机放到桌上,身体贴近桌边,严肃地说,学长,关于艾尔法西尔音乐节的事情,我有新消息。

杨文里听到他放低的声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靠近了桌子。

我跟驻那边的记者稍微聊了一下,他说,那边已经有过几次游行了,虽然目前的规模都很小,但这不是好兆头,根据他的经验判断,搞不好局势很快就会更加激烈,所以,音乐节的事,我想现在恐怕需要画上一个大问号。

为什么事情游行?

学弟环顾四周,此刻已经过了午餐时间,餐吧里他们周围没什么人了。达斯提再次开口的时候,声音更低了,具体的诉求我还不清楚,不过听说艾尔法西尔想要独立。

杨文里抬起手捂着嘴,无声地重复了一遍,独立?他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盯着学弟,达斯提只是耸了耸肩膀。好一会儿,他才说,可是,我们什么消息都没看到。

是啊,一丁点消息都没看到。你知道的,我们从报纸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已经说不好是转手几次的了,就算我们报社能弄到第一手资料,其中很多也没法报道。

杨文里理解地点点头,他如今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那些敏感的新闻,很多都是经过精心加工,以幕后操控者所希望的姿态示人。普通民众非常容易被激起某种情绪,却难以分辨其中的真伪,甚至连如何去考证都无从下手。

两人沉默地坐了好一会,最终达斯提开口了,学长,我们坐在这里想再多也没用,那边的记者我会保持联系,你要是有什么渠道,也试着联系看看吧,不过具体的情况别透露太多。

我知道。

好了,我们去逛逛书展吧,你晚上还有约会,别想这些烦心事了。

杨文里仔细看了一下书展上展出的新书,记下了好几本书的名字,但他没打算现场买,等过一阵子,学校图书馆进了这些书后,他就可以去借阅了。

将近四点时,达斯提独自去了见面会,提前占了个不错的前排位置,杨文里感觉时间尚早,不想立即回家,他突发奇想,也许真的可以找个人约会。他来到休息区,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展览馆里的网络,给莱因哈特写了一封邮件,“我今晚可以去你家看电影吗?”他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如果方便的话。”写完按下了发送键。

很快,他就收到了回信,“好啊!”随信发来的还有莱因哈特家地址的地图,杨文里搜索了一下路线,抄下来后,收起笔记本电脑离开了展览馆。

他换了一趟车,顺利找到了地图上的地址。莱因哈特的家没有安妮的家位置那么偏僻,不过同样也是独栋建筑,外面看起来修建的年份不长。他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等了好一会,才有人过来开门,时间久得他差点以为自己被放了鸽子。

莱因哈特打开门,只对他说了一句,我正在煎牛排,就转身往里走,杨文里赶紧进门跟了上去,室内的装修充满艺术气息,不过装饰相对比较少,可惜他来不及仔细看,一路跟到了厨房里。莱因哈特回到炉子前,把炉灶的火稍微开大了一些,没有转头直接说,你随便坐吧。

杨文里走到餐桌旁,把包搁在桌下,拖开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冰箱里有啤酒和饮料,你想喝什么自己拿。

好。杨打量着厨房,里面相当宽敞,墙壁上挂着各种锅,操作台上摆放着的各式厨具,看起来可以制作各种风格的食物,他看到中岛操作台上有一个大玻璃瓶,他走过去从瓶子旁的杯架上取下一个杯子,倒了一杯水。

莱因哈特用夹子翻动了一下锅里的牛排,把夹子放在旁边的盘子里,转身面对他说,你是知道我晚上打算做牛排,才过来蹭饭的吗?

糟了!杨文里背靠着中岛,心中暗暗惊呼了一句,他忘记晚饭这件事了。他在邮件里只说了是“晚上过来”,但他收到回信后就直接出发了,路途上虽说花了一些时间,然而现在正好是晚餐时间,他就这样在如此尴尬的时间冒冒失失地跑到了人家家里,实在太失礼了。他本想撒谎说自己已经吃过了,遗憾的他没吃午饭,此时闻到煎牛排的香味,肚子已经不争气地发出了咕噜声,再说出谎言恐怕毫无说服力了,于是他说,我没打算过来蹭饭的,我……忘了吃饭这事了,我随便吃点什么都可以。

莱因哈特笑了起来,我其实猜到你会过来吃饭的。

怎么?

后来我又给你发了一封邮件,你一直都没有回复,我就估计你已经出发了。

噢!杨文里抬手抓了抓后脑勺的头发,说,在路上我的电脑没有网络收邮件了。

你怎么不用手机收?

我手机没有这个功能。

现在还有功能这么单一的手机吗?

杨文里点点头。

我不久前才换了个最新款的手机,旧的那个还没有处理,要不,你拿去用吧。

不用了!杨文里脱口而出,他不想要跟人扯上金钱上的关系,尤其是跟莱因哈特,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什么交易,他注意到对方的表情有些意外,感觉到刚才自己的语气太过生硬了,立刻接着说,谢谢你,最基础的功能我已经够用了。

莱因哈特微微一笑,说,不用客气,拿出处理也没多少钱,你就当我借给你的好了,等你换了新的再还给我。

牛排鲜嫩多汁,马铃薯和胡萝卜非常入味,莱因哈特切割牛排的动作缓慢优雅,杨文里虽说一再放慢速度,相比之下依然像是狼吞虎咽,这要是在家里吃饭,他父亲一定会教训他要注意吃相,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笑了起来。

什么事这么开心?莱因哈特拿起酒瓶,给两人的杯子里加上了酒。

这些很好吃。

你今天下午提前下班了吗?

今天在外面采访书展,弄完就可以走了。

杨文里的餐盘基本空了,他感觉没怎么吃饱,餐桌中间还有一篮现烤的蒜香面包,香气浓郁,可惜,他讨厌蒜味。幸运的是,甜点居然是上次在安妮家下午茶时候吃过的那种杏仁蛋糕,杨满足地感觉自己吃饱了。

晚饭后,他帮忙把餐盘收到水槽里,本来想提议由他来收拾,但开口前又迟疑,毕竟没有操作过这种洗碗机,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莱因哈特什么都没说,放出水龙头里的热气腾腾的水,冲洗着煎牛排的铁锅,拿起一把刷子用力刮擦,最后把所有东西都放进洗碗机后,完成后,莱因哈特仔细清洗双手,用毛巾擦干,再从抽屉里取出一条护手霜,往手背上挤了一点,然后两只手来回涂抹均匀。他的手真漂亮,杨文里想。

莱因哈特一手拿着一瓶红酒,手指间还挂着两只酒杯,另一只手捏着两只装满坚果和零食的碗的边缘,走到客厅里,他先把两只碗放到沙发前面的茶几上,腾出来的手接过酒杯,酒瓶和酒杯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他坐到沙发上,倒出两杯酒,递给杨文里一杯,然后拿起一个遥控器,把投影投到前面的墙壁上。

你想看什么电影?莱因哈特问。

杨文里终于想起来今晚自己来这里的借口,但他平时几乎不看电影,当然也不会知道被取消的电影节上原本准备放映什么电影,不过他立刻回答,你想看什么?

我来选吗,他们总说我选的电影没意思,你愿意陪我看吗?

当然。杨文里心想,只要不让我来选,什么影片都好。

莱因哈特随便点开了一部电影,然后给自己的杯子里有又加上了红酒,杨文里从大碗里拿出一颗核桃仁,放到嘴里嚼着,他们晚饭时候已经喝掉了一瓶,他觉得莱因哈特喝的有点太多了。

你一般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杨文里问。

莱因哈特靠着沙发背,把腿收上来,膝盖贴在胸前,歪着头看着他,金发有几缕落到了眼睛上,思索了一会后回答,嗯,其实我也没有特别的喜好,随便看看吧。

那你喜好读什么书呢?

跟看电影差不多,看到报纸或网上的广告,或者是一些推荐之类的,如果觉得还算有趣就会看看。

啊,原来真有人会参考那种推荐啊。

怎么了,不好吗?

倒不是不好。杨文里稍微组织了一下措辞,接着说,我一般觉得,报纸上的新书推荐,目的性太强,营销的味道比较重,对于真正的读者,实际可参考的内容不算多。

这样啊。莱因哈特若有所思地说。那你呢?你这么喜欢读书,一般怎么挑选?

杨文里自己的阅读似乎从没有遇到过选择困难,于是他讲了一下自己如何选择,如何是学习类的书籍,通常很容易找到相关学科的阅读清单,如果是娱乐性的就更容易,或顺着题材找,或顺着作家找,总之,他自己的阅读清单是越来越长。

你一直都这么聪明吗?

杨文里对于这个评价笑了起来,他父亲通常会说他不务正业,不过看到莱因哈特真诚的表情,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说,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只是选择一些书籍,这跟聪明关系不大。

你清楚自己想读什么书,想学些什么,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在大学里,几乎不读书,我也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杨文里思索了片刻,感觉大概是自己的表现,带给莱因哈特这样的错觉,他其实也没有想好毕业后打算做什么,不过目前来看,继续读书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

你猜,下午我收到你邮件的时候,在做什么?

锻炼吗?

莱因哈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

我猜的。其实并不完全算猜,他刚进门的时候就发现,莱因哈特身上穿着宽松舒适的T恤,裸露在外的胳膊上的肌肉线条清晰,杨文里熟悉华尔特刚锻炼完的状态,再加上那头金发隐隐有点潮湿。你每天都会锻炼吗?

差不多吧,每周平均会花上十个小时。

十个小时!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健身房?

嗯,我想你需要保持身材,毕竟,你是模特。

这只是其中一点原因,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喜欢我去健身,他们会觉得我有事可做,情绪稳定。

杨文里心生好奇,莱因哈特口中不止一次出现的“他们”是谁,是指安妮和齐格飞呢,还是指他的伴侣,还是这几个人都包括呢?他当然没有直接问,只是说,那你自己喜欢做什么呢?

莱因哈特举起手里的酒杯,白皙的脸庞泛着红色,喝酒吧,你不喜欢喝酒吗?

杨看着自己杯子里满满的红色液体,我刚进大学的那个学期挺爱喝的,整晚整晚喝得不省人事,后来发现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就很少喝酒了。

做什么事又不算浪费时间呢?莱因哈特声音很轻,更像是在问自己,他喝光了杯子里的酒,把酒杯放到茶几上,在沙发上躺下来,头枕着杨文里的大腿,转头看着墙壁上的电影画面。

杨文里不假思索地抬起手,在莱因哈特的头上悬了一会,然后把手指轻轻插进浓密的金色的发卷里,轻轻抚摸,感受头发从指缝间滑过。他看着电影上的画面,电影里的两个主角,正准备开始做一些亲密的举动,他问,费沙的电影,尺度都这么大吗?

会分级的,怎么,你不喜欢看吗?

不是。杨文里说完,低下头,充满渴望地吻了莱因哈特,他急切地把舌头伸进去,感受到对方顺从地张开了柔软的嘴唇。

一吻结束,莱因哈特说,你想去洗澡吗?

你要不要一起洗?

莱因哈特拿来两条干净的大毛巾,搁在浴室里的架子上。杨文里光着脚站在浴室地上,开始脱衣服,他感觉开始紧张了,浑身紧绷,身体摇晃失去了平衡,他咬着下嘴唇,走到已经打开水的淋浴头下面,微凉的水冲到身上,他全身起了鸡皮疙瘩,不过很快就适应了。旁边墙壁上的架子上,果然正如他所想,整齐地摆放着非常多的瓶瓶罐罐。

莱因哈特拿下一瓶,在手心里挤了一些,轻轻搓出了泡沫,说,我帮你洗吧。

好啊。

莱因哈特把泡沫抹在杨文里的头发上,然后手指轻轻摩挲着,杨不由自主地弓着后背。

放松。

好痒啊!杨文里笑着说,他努力放松身体,然后后背贴上莱因哈特的胸,头皮上的刺激传到了他的身体,他突然转过身,捧着莱因哈特的脸,吻上去。

啊,洗发水流进眼睛了,杨使劲挤着眼睛。

你别动,莱因哈特说,取下花洒,轻轻冲洗杨的眼睛。

杨文里闭着眼睛,感觉这里弥漫的洗发水的气味,就是他每次都能在莱因哈特身上闻到的干净好闻的气味。

他们做完后,杨文里躺在床上,好奇这个房间是莱因哈特家里的主卧吗?墙壁上没有挂什么装饰品,看不出来,还是说,莱因哈特把他带到了某一间客卧呢。他感觉很舒服,莱因哈特非常照顾他的感受,他很快就睡着了。

早上,莱因哈特在厨房中岛的台面上,摆开了一排工具和罐子,他用手动磨豆器研磨一些咖啡豆,浓郁的香气飘了出来,莱因哈特问,我这里豆子种类很多,你喜欢喝什么?

嗯,热的就好。杨文里迅速回答,他看着莱因哈特熟练地操作每一个步骤,动作赏心悦目,他完全不好意思直接说自己不爱喝咖啡。

莱因哈特笑着说,你在开玩笑吗?然后突然抬头,不过手里的动作没有停下。啊,你不喜欢喝咖啡,对不对?上次在安妮家吃早餐的时候,你那杯咖啡一口都没动。

你居然注意到了。

还不止这个呢,你还不喜欢蒜香面包,昨晚一块都没吃。

我讨厌蒜味,也不喜欢的咖啡的口感。

那你想喝什么?

红茶,如果有的话。

莱因哈特倒出磨好的咖啡粉,放在桌上,然后打开抽屉,找了一下,拿出一个小盒子,他打开盖子闻了一下,红茶只剩下这些了,不怎么好了。

只要是红茶,我都不挑。

还说你不挑,我看你挺挑食的。

其实也只有这两样了。

莱因哈特关掉炉子上烧开的水壶,缓慢地往铺在滤纸里的咖啡粉上浇上开水,褐色的液体一滴一滴流到底下的杯子,他说,你真的应该尝试一下,我手艺还不错。

我完全不怀疑你的手艺,只是那种口感我不喜欢,不过,咖啡闻起来真的不错。

可以理解。

杨文里往烤过的吐司片上抹上黄油,满足地喝着红茶。

我的伴侣今天要回来了。

噢。杨文里心里一惊,他都快忘了这事了,那我们还能见面吗?

当然。

周日上午,杨文里在家里整理手机,昨天回家后他打开包,发现莱因哈特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旧手机塞到了他的包里。他翻看手机,发现里面清理得就跟新手机一样,不过,相册里还留着一张照片,莱因哈特的照片,他猜想,这应该不是莱因哈特忘记删掉了。

然后,杨文里接到了华尔特的电话,华尔特说他爷爷住院了,准备回家一趟。杨决定陪他一起回去,虽然还不能确定需要在家里待几天,不过报社请假的事情,晚一点再跟达斯提联系好了,杨正好顺便回家拿点东西。

两人下午到了镇上的医院,发现华尔特的爷爷情况还好,只是虚惊一场,不过医生希望他留院几天,做一些全身的检查。华尔特爷爷的助理来到病房,看到了杨文里,她说好久没见他回家了,还有,她今天在路上看到杨的父亲。

杨文里走到医院的阳台上,盯着远处,他没有想这次回来父亲竟然在家,华尔特走到阳台站在他的身边。

我回去了。

要不要我陪你回去。

不用了,你陪着你爷爷吧。

杨文里离开医院,不远的路程他磨蹭了好久,最终回到了有一年都没有回来过的家。

8、

杨文里离家没几步路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夏季的雨点又大又急,他加快步伐跑了几步。从医院回家的路不长,但他一路上磨磨蹭蹭,心神不宁,根本没有注意到迅速不妙的天气,他觉得这场从天而落的骤雨犹如一只无形的手,突然使了一把劲,把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他快速推进了家门。

进了客厅,杨文里惊讶地发现父亲正在招待客人,看到餐桌上丰盛的食物还没怎么动过,他估计晚餐才刚刚开始。他站在客厅门口犹豫不决,一时间不知道是先回房间擦一下头发换一件衣服,还是直接入座吃饭?

听见他走进来,餐桌上所有人或抬头或转头看向他,他注意到坐在长方形餐桌顶头的父亲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显然没有料到他今晚会回家,不过旋即恢复了自然,说,文里,你怎么才回来,愣着干什么,过来坐下吃饭。

看到父亲对他使的眼色,杨文里走到餐桌旁,礼貌地跟三位客人问好,父亲的生意伙伴,费沙的商人高尼夫先生和儿子波利斯,这两人以前来过家里,还有一位身材肥胖,发际线已经退到头顶的中年男人,杨从没见过。

杨走到餐桌旁墙边的碗柜前,取出一套餐具,回到桌边,坐在了波利斯的对面。杨文里刚刚伸手,对面跟他年龄相仿的波利斯已经拿起了酒瓶,为杨的酒杯里倒上了红酒,他微笑着点头表示感谢。

他想起上次两人见面,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当年两个小男孩在后院搞出的恶作剧,等客人走后,杨文里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如今的波利斯丝毫看不出当年的淘气模样,俨然一派成熟的商人形象。桌上的其他客人和父亲全都一样,衣着体面正式,客厅里冷气十足,杨头发上的雨水顺着脖子流到衣服上,坐在这里他感觉有点冷。

窗外的雨势听起来没有减弱的迹象,餐桌上的众人已经恢复了他进门之前兴致高涨的聊天气氛,聊着他们最近的一趟生意,交换各自收集到的消息。从他们的对话中,杨文里得知秃头男人是高尼夫商船的船长马里涅斯克。他期待听到一些关于艾尔法西尔的只言片语,可惜,他们这一趟生意不是去的那边。

杨文里盛了一些他爱吃的炖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抬头准备再盛一些时,看到父亲对他不悦地皱了一下眉头。他挪开了视线,手里的动作没有停下,他有点好奇,父亲会不会当着客人,当着他的生意伙伴的面责骂他呢。不过他还是收敛了一些,尽量放慢了速度。很快他就对桌上的聊天失去了兴趣,不过为了能及时跟客人们一起举杯,他只好不断强迫自己不要走神。

大学的学习很忙吗?放假也不常回家。高尼夫问他。

暑假我在报社实习,一直要上班。

哼!他听见父亲不屑的声音接着说,只会干些没用的事情,报社那种地方,能赚到钱吗?

有的报社大概也可以赚到钱,泰隆老兄不用如此苛责。高尼夫说。

到处跑跑新闻,说不定有机会认识一些政要显贵,嗅到商机,搞不好还能帮他们写写自传,赚钱的方式多的是嘛。马里涅斯克也帮着打圆场。

要是换一个场合,杨文里听到这些话肯定会笑起来,不过这时候,看到这些人一本正经的模样,他都觉得不好笑了。他说不好自己脸上此时挂着什么表情,没有说话。

文里,你瞧瞧波利斯,几年前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生意,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你再看看你,非要去读书,纯属浪费时间,波利斯比你还小一岁,早就结婚了,孩子已经出生了吧?

我儿子快一岁了。波利斯对着杨泰隆说。他说完转头看着杨文里,笑着问,大学虽然挺忙的,不过你肯定还是有时间谈恋爱吧。年轻的商人显然想缓和一下餐桌上的气氛。

嗯,我有男朋友。杨文里轻声说。他听见父亲手里的叉子哐啷一声重重落到餐盘里。

送走客人后,父亲把他叫到了书房。他站了好一会父亲都没有说话,一直背着手面朝着展示柜,他注意到了,展示柜里的东西比他上一次看过的又多出了不少,杨伸长脖子,发现父亲一直盯着的是一个不大的吊坠。

你有什么打算?杨泰隆转身问儿子。

什么的打算?

大学毕业后。

我还没想好。

你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跟以前一样,一点都不懂事呢。

杨文里垂下视线,盯着脚下的长绒地毯,成年以后他就明白了,父亲口中所谓的懂事,就是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他轻声回答,嗯……也许……继续读书吧。

跑出去读了这几年,你还没有玩够吗?

我是去上学,不是去玩。

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这么爱学习,不然,你怎么一直不愿意跟着我学做生意。

我不喜欢。

你学都不学,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欢。我看啊,你现在就退学别读了,省得以后还是要一切重头来。

我不会退学的,这几年学费都是我自己挣的。

那你应该很清楚了,赚钱不容易吧,你就算再多读几年,以后也折腾不出什么名堂。

赚钱又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

没钱你什么都做不了。

从来都是你要我做这做那,为什么不问问我想要什么呢?

有什么好问的,你对自己连个打算都没有,难道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杨文里感觉自己的眼泪快掉下来了,他使劲睁大眼睛,回家的路上,他以为一年多没有见面,父亲也许会改变一些想法,结果到头来只是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你还跟先寇布律师那个不成器的孙子混在一起吗?

杨文里没有回答。

我问你话呢。

嗯。

你不准再和他鬼混了,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听话,别想从我这拿到一分钱。

听到这话,杨文里感觉眼泪不再打圈了,他的视野清晰起来,他清楚父亲把金钱看得很重,遗憾的是,他对钱一点都不在乎,尽管打工真的非常辛苦,但他也没有动过问父亲要钱的心思,更别说觊觎父亲多年经商积攒的财富,但他明白父亲在乎的是什么。

你知道华尔特的爷爷最擅长打什么官司吗?遗产纠纷。如果你什么都不想留给我,那就最好早点立遗嘱,免得到时候我争遗产。

话音未落,杨文里就后悔了,他知道自己这话说的太过份了,刚准备开口道歉,爸爸,对……一直站在展示柜前的父亲开始缓步走向他,他后面两个字含在口中没有发出声音。杨泰隆站在他面前,瞪着他,突然抬手,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杨文里感觉嘴唇嗑在牙齿上破皮了,脸颊火辣辣的,鲜血从嘴角流出来,口中一股铁锈味。

这么多年,你除了学会惹我生气,还学会了什么,一无是处,废物一个。

他注视着父亲的眼睛,头有点晕,就仿佛晚餐时喝多了酒,醉意上头,其实他只喝了一杯,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

然后杨泰隆退开了,又一次走回展示柜前,背对着他说,你气死了你母亲,现在还想气死我吗?你知不知道,你母亲死的时候,肚子里还怀着你弟弟?

杨文里脑子一片空白。

滚,滚出去!

杨泰隆不大的声音砸到杨文里的鼓膜上,他耳边嗡鸣声持续不停。杨文里愣了片刻,然后往外走,走出房门时,他想起展示柜里面那个吊坠好像是母亲戴过的。

雨已经停了,杨文里想不起自己是怎么走到墓地的,暴雨过后草地泥泞,他走得深一脚浅一脚,他不在乎草丛吸饱了雨水,直接坐在墓碑前。

他母亲是在他五岁那年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杨文里从来没有想过,父亲居然把这事怪到了他的头上,他一时难以想清楚,幼年失去母亲和被父亲记恨至今,这两件事情究竟哪一件更令他难过,当然,心痛的程度无需区分高下,从来只会叠加。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不在家,哪怕是他母亲过世后,父亲依然常年在外跑生意,等他上中学的时候,父亲留在家中的时间突然多了起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无休无止地对他提出种种要求,然而无论他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认可,越是如此,杨文里越是渴望得到父亲的承认。

后来,他终于明白了,其实无论自己怎样,父亲都不会满意的,哪怕是他遵从了父亲的意志,跟着去学习做生意。他相当怀疑,那个躺在他面前地下,他的弟弟,也可能是妹妹,才是父亲最想要的孩子吧。

他听见不远处停车的声音,过了一会华尔特来到他身边,伸手揉着他的头发,他没有抬头。华尔特在他身边蹲了下来,伸手捏着他的下巴,把他的脸拧过去一点,对着远处微弱的光亮,他看到华尔特皱起了眉头,大拇指轻轻滑过他嘴唇上血迹已干的伤口,杨忍不住嘶了一声。

怎么回事?

杨文里慢慢地说着,他感觉口干舌燥,牙齿总是刮过伤口,大概嘴唇已经肿了。

华尔特听着,连连摇头,说,你这个混蛋,居然还扯到了我爷爷,我以后要是再碰到你爸,他会不会揍我啊?

不会,他刚才也是第一次对我动手。

华尔特起身,伸手拉杨文里从地上站起来,说,走了,你衣服都湿了,今晚去我家睡。

杨文里点点头。

回到华尔特家里,他洗完澡坐在床上,华尔特倒了两杯苹果白兰地,递给他一杯,杨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酒精刺激着他口中的伤口,疼得他打了个激灵,他长叹一口气,侧着头,盯着坐在他身边的华尔特手里的杯子,小声说,华尔特,我就是废物,一无是处。

华尔特空着的那只手又一次捏起他的下颌,严肃地说,看着我,我不想听你说这样的话。

杨文里对视着那双褐色的眼睛,看到其中隐隐含着怒气,但华尔特眼中的的怒气跟他父亲眼中的怒气完全不一样,他说,可我爸就是这么认为的。

你心里很清楚,你根本不需要得到他的认可。

我知道,可是……

你需要我列举你的优点吗?

杨文里笑了一声,牵动了伤口,他嘶了一声,不用了!

真的不听吗?错过了,就没有下次了。华尔特笑着说。再说了,你就算不相信自己,也应该相信我的眼光,我看上的人会很差吗?

杨文里盯着华尔特的嘴唇,他想说,准确地说,应该是看上过。

华尔特收走了杨文里喝完的空酒杯,站起来说,好了,你早点休息吧,我去客房睡。

华尔特……杨拉住了华尔特的手。

嗯?华尔特眉毛微微抬了一下,好一会没有动,然后低下头凑到他面前,吻上他的嘴唇,体贴地错开他嘴角的伤口,杨文里心里一惊,张开嘴唇探出了舌头,可惜,华尔特的吻很轻,几乎没有停留就分开了。

没事了吧?

杨点点头,看着华尔特走出去带上房门,希望今晚华尔特可以陪自己,还好,他就在这栋房子的另一个房间里。

第三天上午,他们一起去医院接了华尔特的爷爷出院回家后,两人就返程回学校了,去车站的路上,杨文里回家了一趟,发现父亲不在家里,他回房间匆忙收拾了一些东西,离开之前,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走进父亲的书房,打开展示柜的玻璃门,抓起之前父亲一直打量的那个吊坠塞进了口袋。

到了火车上他才掏出吊坠来看,只是一个普通的银质吊坠,表面有一些简单的花纹,还有佩戴过的痕迹,华尔特突然伸手一把抓了过去。

这是什么东西?

可能是我妈戴过的项链吧。杨对于五岁前的记忆非常模糊,他接着说,我偷出来的。

哈哈,你已经开始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你爸的物品了吗?华尔特按了一下吊坠的侧边,咔嗒一声吊坠打开了,哎,这里面有你的照片呢。

杨文里把吊坠拿回来,他叹了口气,原本希望里面是他母亲的照片,他合上盖子,失望地将其塞进口袋里。

你小时候真可爱。华尔特笑着用肩膀撞了撞他的肩膀。

杨悻悻地说,难道我现在就不可爱了吗?

本来他打算下火车后,跟华尔特去安妮的酒吧,结果路上收到了达斯提的消息,说晚上洁西卡约大家聚一聚,他要是回来了就过来。于是下车后,他跟华尔特分道扬镳,他去了上次看完洁西卡的表演后去过的那个酒吧。

他在吧台买了一杯啤酒,端着酒吧靠里面的一个卡座,达斯提一看到他就往里面挪了挪,把靠外的位置让给他,坐在对面的洁西卡抬起头,一脸惊讶,好像打算说点什么,不过中途改了主意,她紧抿着嘴唇,微笑着跟他打了个招呼。杨文里很感激她的体贴,毕竟,如果他们问起来,杨也会撒个谎蒙混过关。

他刚坐下,达斯提就揽着他的肩膀,把他拉过去,凑到他耳边轻声说,华尔特打你了?

他看起来有那么暴力吗?

达斯提耸了耸肩膀,谁知道你们在床上会不会玩得很疯。

杨文里对着他翻了个白眼,我们早就分手了。

不是吧?

杨文里甩开他的胳膊,在长椅上坐正。

达斯提咳了两声,恢复成正常的声音说,约翰帮我们做了一个单独的论坛,以后我们的同好会就可以脱离学校的论坛。

这样就方便更多成员加入,测试的几天,已经有好几个新人加入了。约翰说。

我们需要发展很多成员吗?杨文里问。

人多总是好事,等开学后,我们举办活动,人多更好办事,影响力也更大,到时候,发通知,大家讨论,在自己的论坛也更方便。洁西卡说。

也方便我们对入会成员管理,我建议,你俩担任管理员。约翰说。

把我们四个都设为管理员吧,达斯提说。

我没意见,洁西卡问,杨呢?

我同意。

还有还有,达斯提迫不及待地说,我建议,咱们管理员使用匿名,就我们几个人知道,是不是很有趣。

你这个论坛,可以在手机上登陆吗?杨文里问约翰。

当然可以。

不行,你的破手机不行,太老了。达斯提说。

这个呢?杨文里掏出莱因哈特借给他的那一台,递给约翰。

咦,你换手机了?达斯提问。

借的。

约翰接过去看了一下说,这个没问题,我来帮你安装设置。你想用什么名字,真的要像达斯提说的那样匿名吗?

当然要啊,我就叫银河海盗。达斯提兴奋地说。

嗯,约翰帮我设为阿里阿德涅。杨文里想起,上次去安妮的酒吧时,他给华尔特的乐队起名字叫忒修斯之船,其实,他当时想说的是,他就像是被忒修斯抛弃的阿里阿德涅。

唉,是个女人的名字啊。达斯提说。

都说了要匿名,还分什么男女?

这名字好耳熟,是那个谁来着,名字到嘴边就想不起来了,啊对了,是被忒修斯抛弃的可怜公主。达斯提意味深长地瞟了杨一眼。

但她的线团很管用,能走出迷宫,不是吗?

还有,她还会遇到她的酒神。洁西卡冲着杨会意的一笑。

你们在说什么啊?约翰低着头摆弄着手机,不明所以地问。

杨听了洁西卡的话,愣了一下,但他只是对着约翰说,神话故事而已。

我设置好了,杨,你收到新邮件了。约翰把手机还给杨文里。

杨接过手机,查收邮件,是莱因哈特发来的,“我在酒吧碰到华尔特了,你也回来了吗?晚上来酒吧吗?”他回邮件问莱因哈特愿不愿意去他的家,莱因哈特答应了。

莱因哈特来的时候,他躺在沙发上看书,起身开门之前,他把刚刚枕在头下的靠垫拍了拍。

你家还挺舒适的。

杨递给他一杯酒,莱因哈特闻了一下,惊讶的说,白兰地,你居然喝这个。

你没有见识过我的酒量。

莱因哈特在沙发上坐下,问他的嘴唇是怎么回事,杨文里讲了,省掉了绝大部分细节,只说自己说了很过分的话。

莱因哈特转动着手里的杯子,好一会,他低声说,我爸爸酗酒。

你没跟我说过。

我不想说他的事,我小时候,就记得他从早到晚喝个不停,结果呢,我现在也是。莱因哈特摇晃着手里的酒杯,语气有些自嘲。

其实,我跟他相处的时间不多,没想到,也会受到这么多的影响。

是啊,我都不知道自己会成为怎样的父亲,还好,我目前不用操心这事。

杨文里拿起酒瓶,给两人的酒杯里倒酒。

你会回家继承父亲的公司吗?

不会,我已经尝到了经济独立的甜头,怎么可能再回头呢。

是啊,独立真好。

莱因哈特伸出了手里的空杯子。

杨文里犹豫了,他拿着瓶子的手没有动,莱因哈特,够了,再喝你要喝醉了。

你没有见识过我的酒量。

我不想见识,我可不会让你把我仅有的一点存货全都喝光。

真小气。

那当然,我赚钱可比你辛苦多了。

你觉得我只是靠容貌挣钱?

不,我没这么说。

你就算这样想我也没有生气,也许你说的对,仅仅只说模特的话,的确没错,他们只需要一个漂亮的外壳,没人在乎外壳里面有什么。

我喜欢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容貌。

你喜欢我?

杨看到莱因哈特冰蓝色的眸子里满是惊讶,他也有点意外自己竟然会何会脱口而出,于是挪开了视线,轻声说,是啊。莱因哈特从他手里拿走了酒瓶,往自己杯子里倒了一杯,一直盯着杯子里的酒水,没有喝。杨咽下了“那你喜欢我吗?”这个问题,他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回答,也许哪种他都不想听到吧。

你今晚可以留在我这里吗?

莱因哈特想了一会,说好。

你怎么跟你伴侣说呢?

就说我去安妮家过夜了。

醒醒,杨,醒醒。

杨文里感觉听到莱因哈特的声音,他睁开眼,一片模糊。

你怎么了?

杨伸手摸到了脸上的泪水,在听见莱因哈特叫醒他之前,他好像也听到了自己的哭声,他盯着莱因哈特近在咫尺的脸,愣了一会,然后坐起来,靠着床头,用手背擦去眼泪,说,我做梦了。

莱因哈特也坐了起来,他抬手擦去杨脸上残留的泪痕,又轻轻摸摸着他嘴唇上结痂的伤,说,你经常做梦都会哭吗?

不会。杨笑了一声,声音很干。

他仰着头,回忆刚才的梦,梦境里,他是个小孩,五岁左右,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来回跑着,想要找到母亲,但是每一个房间他都找过了,哪里都找不到,然后他看到父亲推开大门进来,小男孩跑了上去,结果父亲抬手给了他一个耳光,他嘴角鲜血直流。这个梦他不止一次做过,每次做完他都记不住,只不过,这一次回家过后,他开始怀疑,也许梦境不仅仅只是梦境。

9、

周日上午,杨文里和华尔特来到老城区西边的一个艺术园。这地方曾经是一大片工厂,几十年前因为某些原因,工厂陆续搬迁去了更偏远的地方,厂房一时没有拆除,闲置在原地,很快荒废的厂房变成了地下交易的场所,帮派之间为了争抢非法的生意,短短的时间内就闹出了几次严重的冲突,厂区经过彻底整顿后廉价出售,吸引了一两个颇具眼光的投资人,经过十几年的改建开发,这里逐渐成了前卫艺术的聚集地。今早他俩是受安妮邀请过来参加梅克林格的画展开幕,杨文里正好可以顺便写一篇报道。

宽敞的展厅内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来宾,梅克林格站在展厅中央,面对着呈半圆形聚拢的人群,他身边的妻子递给他一杯气泡酒。杨文里和华尔特走到人群的最外围,杨一眼就看到了个头最高的齐格飞那头红发,他和安妮就站在画家的面前两步开外,旁边是莱因哈特,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一头暗褐色的头发,个子比莱因哈特高一点,但没有齐格飞那么高。

梅克林格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他首先感谢大家抽空来赏光他的画展,接下来的话,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希望大家尽情欣赏这次展出的画作,但务必不要掏钱购买。围拢的人群中响起了参差不齐的会意笑声,杨转头看了华尔特一眼,做了个表情,表明自己没有明白好笑之处在哪里,华尔特只是耸了耸肩膀。最后,画家特别感谢罗严塔尔先生的帮忙,多亏了他这次的画展才能这么快就举办。他对着莱因哈特身边的男人举了举香槟杯,正如杨所想,那人就是莱因哈特的伴侣。

人群散开了,华尔特走到大门旁摆放饮食的桌子上拿来两杯酒,递给杨文里一杯,他俩走过去祝贺梅克林格的画展开幕,没说上几句话,就有人过来找画家说话拍照,于是两人就走开了。

好久不见啊,杨文里。安妮迎上前对他说,转头对着华尔特笑了一下,然后还是对着杨说,你看起来有点憔悴,最近过得还好吗?

还不错,就是工作太忙了,昨晚熬夜了。

啊,熬夜,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到了我这个年龄,我可是绝对不会熬夜的。

有可能的话,任何年龄我都不想熬夜。

难得的暑假,你别太拼命了,有时间来酒吧玩玩吧。

好。

华尔特留下来跟安妮说话,杨文里这次过来还有任务在身,于是独自走进展厅去看画,他顺着墙边慢慢走着,一开始站在画前欣赏时,身旁有人突然跟他聊了起来,说着他半懂不懂的术语,他只好随便敷衍了几句就快步走开了。这之后,他会先跳过那些已经有人驻足观赏的画作,一连看了十几幅,他发现自己无法欣赏梅克林格的创作手法,也不明白画作想要表达的内容,但他还是仔细记录了每一幅作品的名称,创作时间和简介等信息。

他转完了全部展厅后,来到角落的休息区坐下来,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下不多的感想,写下了几个问题,打算等梅克林格不那么忙的时候跟他聊聊,假如离开前一直找不到机会,那就回头发邮件联系好了。

他写完,起身走回展厅时,透过落地玻璃看到了莱因哈特和奥斯卡站外面的室外休息区。奥斯卡低头凑到莱因哈特耳边说话,从他这个角度刚好看不到莱因哈特的脸,莱因哈特似乎打算走开,奥斯卡一把拉住了伴侣的手腕。杨文里看到奥斯卡准备转头看向这边,他立刻转身走出了休息区。

回到入口的那个大展厅,他已经没有心思继续看画了,周围的人们,大多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彼此之间愉快地轻声交谈着,他独自一人心神不宁地徘徊着,不想再次看到莱因哈特和伴侣在一起,不想去采访梅克林格,也不想去找华尔特,他感觉自己好像是上课时进错了教室,他只想离开这个叫他不明所以,不知所措的地方。

杨!

突然听见有人喊他,杨文里抬头,看到旁边的齐格飞和梅克林格的夫人,女画家手里拿着画稿,他估计两人正在商量植物绘本的事情。

你不舒服吗?齐格飞问。

杨文里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抬头抓了抓头发,说,我有点饿了。

那边桌上有点心,味道还不错,是安妮推荐给我的店子,你可以去试试。夫人笑着说。

好的。

看起来,你觉得这些画挺无聊的吧。夫人说,是开玩笑的语气。

倒不是无聊,我只是看不太懂。

无所谓懂不懂,纯凭视觉的感受来欣赏也不错。

杨文里很感激女画家的体贴,他说,对艺术品的欣赏,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乐趣自然也就少了不少。他对两人微微一笑,走开了。

他走出展厅大门,站在门口左右张望,这个展馆距离园区的入口不远,那一小段路上不断有人进出,通向园区深处那边的路上则空无一人,杨文里转身朝里面走去。他路过了一连串大门紧闭的建筑,这些经过改建的厂房,仅从外观来看,很难区分哪些正在使用,哪些闲置着。

他走在树荫底下,双手捏成拳头,暗自嗤笑一声,此刻他离开展厅,漫无目的地走在冷清的小道上,模样像极了落荒而逃,逃离他看不懂的艺术品集合地。他讨厌在画展上格格不入的无措感。如此想来,之前跟那些人看似融洽的相处,不过是华尔特身上讨人喜欢的光环波及到了他,而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家伙。

此外,亦是逃离他轻率踏进的泥潭当中。杨的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刚才不小心撞见的一幕,那个叫奥斯卡的男人,成熟英俊,凑到伴侣耳边说话时嘴角上提。就在几天前,他才对莱因哈特说过喜欢他。

他发现之前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虽说,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莱因哈特有伴侣,然而过了这么久才第一见到,对那个叫奥斯卡的男人,杨并不嫉妒他,只是,相比之下,他只是一个埋头读书的大学生。他忍不住想象着莱因哈特和伴侣在一起生活的画面,而他和莱因哈特相处的景象,如今变成了犹如梅克林格笔下的画面,抽象难懂,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了。也许,他不想再见莱因哈特了。

他突然看到,有几个人从他身边跑了过去,他过来的这一路上完全没有看到有人,大概,这个艺术园还有其它的入口。附近的建筑上张贴着一些宣传画,路边还立着一些牌子,所有的画面都非常抽象。杨文里松开了双手,放慢脚步观察周围,那些招牌一定具有某些含义,只不过他现在无法理解。

刚才跑过去的几个人,一眼看上去不像是去参观画展的,之前在画展上看到的那些人,闲庭信步,要么衣着精良奢华颇具买家风范,要么别具一格更显艺术气质。这边的人截然不同,装束普通,步伐匆忙,表情兴奋又不安。

杨文里听到不远处的一栋建筑里传出嘈杂的声音,门口还站着几个人,于是他好奇地踏上了台阶,门口的几个人只顾着大声聊天,没人理他。他进了大门,里面是一间跟画展的展厅类似的空旷大房间,天花板很高,不过这里面窗帘紧闭,尽头的墙壁上播放着投影,有人正在讲话。

房间里光线昏暗,聚集的人不少,全都围在投影那边,杨文里不想贸然挤到人群当中,他只往内走了几步,站在人群的外围。围观人群虽说不少,好歹大家站得不算过分拥挤,他找到了一个缝隙,看到了面对人群正在说话的男人。那人年近三十,脸庞尖瘦,身后投影的光亮映得他的面孔显得有些刻薄。男人说话的声音炙热,投影上播放着一些无声的画面,围拢的人群不断点头赞同,也还夹杂着一些附和,分不清是赞同还是质疑,声音同样热情。

这时候,讲话声停了,墙上的投影突然一黑,接着室内柔和的灯光亮起,人群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不过旋即停止了,相比起鼓掌致意,这里的人们更急迫地想找彼此交谈。有好几个人快步走到演讲者面前急切地提问,那个男人摇摇头笑着说,不,我不会给你们册子或任何文档资料,我需要你们动用聪明的头脑去记住,去思考。

杨文里看着人群自动分成一个个小团体,房间里交头接耳的声音越来越响,他转身朝门口走去,没走几步,有人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

杨文里,好巧啊,你也过来听讲座?

他转身看到了洁西卡,笑着说,不算专门过来的。

那是?

我来这里看画展。

洁西卡光滑的额头微微起了褶皱,欲言又止,她拉着杨文里的胳膊肘往外走,出了展馆大门,绕到建筑背后的一个自助售货机前,她问,咖啡?

我不用了,谢谢!杨说。

洁西卡投了币,从出货口取出一罐,她带着他来到草地上一条晒不到太阳的长椅前,两人坐了下来。她打开罐子喝了一口咖啡,若有所思地说,画展啊,那位画家有争议吗?

这个……我不了解。杨文里茫然地回答,他发现自己不仅对梅克林格的画不了解,对画家本人也不了解。然后问洁西卡,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地方嘛,可以说有些传统了,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那位画家,通常来这里开画展的人,大多都是在国内不见经传,但是在外面有着超高的知名度或者得奖无数的。

他想起来了,之前在安妮家聚会的时候,梅克林格提到了画展的场地不容易找到,在这里顺利举办,对亏了奥斯卡的帮忙。他说,我回去写报道的时候是需要搜索一下。

哈哈,这么说,达斯提又把周末的工作扔给你了。

这倒不是,今天这位画家跟我有过一面之缘,我过来捧场,顺便写篇报道。

杨,你别太宠达斯提了。

啊,我们不是……

洁西卡打断了他的慌忙解释,笑着说,我当然知道你俩不是,你不觉得,你也太宠那个学弟了吗?每次听他喊你“学长”,那种撒娇的语气,我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洁西卡喝完咖啡,起身把空瓶子扔到自助售货机旁的垃圾桶后,又坐下来说,你是第一次来听这个讲座吧。

嗯,不过,我进去的时候差不多已经结束了,这是关于什么的讲座?

时事,你懂的,就是那种我们的新闻报道很短,网上也很少有地方可以讨论,最终不了了之的那种事件。

杨文里理解地点点头,问,那个人是谁?

安德烈·霍克,我关注他有一阵了,他每周都会开办讲座,不过地点不同,暑假期间一直在这里。杨,你应该多来参加这种活动,我们同好会以后组织活动,你可以从中学习到经验。洁西卡说话时脸上熠熠生辉,丝毫不逊色于她在舞台上表演时的热情。

报社里的工作挺忙的。杨犹豫地说,他最近看书的时候都变少了,明明学习是件挺正常的事情,不知何故,他觉得要是说出来,会显得有些虚伪。

你也不要忽略这些事情哦。

人的精力有限嘛。

对了,安德烈今天提到了艾尔法西尔的近况,你有听到风声吗?

杨文里点点头,自从上次达斯提说过的那一点点消息后,就再没有更多消息了,他不由自主地放低了声音,现在情况严重吗?

洁西卡严肃地点头,嗯,这样吧,我回去后把今天讲座的内容整理一下,晚上给你发邮件吧。

好的,麻烦你了。

跟洁西卡道别后,杨文里又一次走进刚才举办讲座的建筑里,他准备去一下洗手间就离开艺术园。此时,他脑子里满是那稍显尖利的音调,尽管他进去的时候讲座已接近尾声,他只听到安德烈不多的几句话,但那热诚的声音,精心组织的语言,萦绕在脑中不散。

杨文里推开洗手间的门走进去,心不在焉地差点跟一个人迎面撞上,他赶紧停下来。站在面前的人是奥斯卡,杨文里抬头,看到对方眼睛的一瞬间,他的身体好像僵住了。

奥斯卡低头对视着他的眼睛,眉头微微皱起,不过旋即换上了微笑,说,我刚才好像在画展里见过你。

是的。杨文里清了清喉咙,奥斯卡的声音低沉悦耳,杨接着说,我刚才去看了画展。

你是专程来画展,顺便听讲座呢,还是相反呢?

嗯,算是吧。杨含糊地说。

奥斯卡轻笑一声,绕开杨文里走出去了。

杨走到洗手台,打开水龙头,掬起清凉的水洗了把脸,他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懊悔刚才自己

失礼的举动,令杨文里惊讶地迈不开脚挪不开眼的是奥斯卡的眼睛,那人的两只眼睛竟然一只蓝色,一只黑色。

晚上,杨文里洗完澡,坐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收邮件,有两封新邮件,一封是洁西卡发来的,一封是莱因哈特。他犹豫了一下,先点开了莱因哈特的邮件,“早上的画展你是不是很早就走了?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他关掉这封邮件,点开了洁西卡的邮件。内容很长,杨读了几段就由衷地赞叹洁西卡强大的记忆力和精准的表达,通过她的文字叙述,他仿佛听见了安德烈演讲的声音。安德烈对于每个事件的切入点都非常普通,紧接着谈到事件对于大家生活可能牵涉的影响,随后再自然而然揭露出关注这些事件的重要意义。接连几个案例看下来,杨感觉到似乎哪里有点不对劲,但他一时又想不清楚,每一次当他感觉接近了真相的边缘,结果又滑了过去。

他听见新邮件提醒的滴滴声,点开,又是莱因哈特发来的,“你在忙吗?今晚想不想来我家?”他依然没有回复,关掉了邮件。

杨文里回忆着听讲座的那些人们,他们自豪的点头,兴奋急切的交谈,他想起,安德烈最后这样说,希望到场的诸位保持理智与独立的思考。然而,此时他读着洁西卡的记录,发现安德烈对事件的讲述有一套自己的模板,每一个事例都是按照这个模板来的,让听众不由自主地接受了他的观点。演讲者在讲述的内容里充满自信,不过杨此刻回忆,感觉那人声音里的自信不像是自然流露,或许演讲者自己从没有发现过。

他又想起在洗手间里,奥斯卡对他说话时,音调有些傲慢,只不过当时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杨文里摇摇头,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了,他忍不住点开莱因哈特的邮件,看了看每一封邮件发送的时间,回复,“你的伴侣不在家吗?”

他再次回到洁西卡的邮件继续读着,果然写了艾尔法西尔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严重得多,那里已经举行了多次游行不说,甚至出现了流血事件。他叹息一声,自己虽然在书中读过不少类似的情形,却对于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甚少,他根本没有参加过,甚至没有近距离看过那些运动。

然而,在他看来,洁西卡,还有听讲座的那些人,他们激情澎湃,甚至跃跃欲试,就好像准备随时投身于那种激烈的运动,甚至冲突当中。他们仿佛不在乎受伤,流血,被捕。而他,如今只是等待着新闻。

滴滴。杨点开莱因哈特发来的新邮件,“他去艾尔法西尔出差了。”

杨文里思索着眼下正在艾尔法西尔斗争着的人们,他羡慕那些人吗?理解他们的理想吗?就如同讲座的大厅内,听众们的情绪被安德烈的演讲点燃,渴望冒险的情绪风暴在高高的天花板之下聚集盘旋。

他输入了回复,“等我过去。”

杨文里收拾了东西出门,来到街道上,夏季的夜晚,凉爽宁静,他觉得,艺术区那间不大的房间里聚集盘旋的能量浪潮,仿佛永远都席卷不到这个城市里其它的地方。

毒书社作品目录


不包括被转载作品。目录按作者名(英文/拼音)字幕顺序排序。因为长度的关系,目录里不显示预警内容,有雷点各位同好点进去以后仔细阅读副标题的预警内容再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蓝盒子图书馆·今日上线!


一些使用指南

蓝盒子图书馆·今日上线。

蓝盒子图书馆为Plume站点中的一员。其他Plume站点包括友站斯拉树等等,均可以使用。

您可以在这里进行博文的写作。Plume支持Markdown语法,具体使用方式请参见Markdown语法参考

您在写作时可以打tag、搜索tag,也可与进行互通。

从Mastodon(长毛象)以及其他支持ActivityPub的站点(比如Writefreely、Misskey、Pleroma等)可以关注Plume站点的账号,并且评论、点赞、和转发(boost)Plume上的内容,也可以直接搜索已知Plume实例的tag。

如果您想关注本站的账号,使用“@用户名@plume.pullopen.xyz”搜索即可。

Plume支持发图,但目前,为了站长的钱包,如果您有许多高清大图需要发表,请尽量使用图床,并使用Markdown语法插入图片。

欢迎有写作需要的朋友进行试用!

Plume中的格式使用:Markdown及HTML


Plume使用Markdown语法,并且支持html格式,虽然在自定义上不如Writefreely可以使用CSS,且暂不支持字体颜色更改,但依然可以在文章中增加很多格式显示。文中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格式设置。

Markdown部分

基础


请使用经典编辑器,新版的RTF编辑器会出现问题。

经典编辑器中,行与行之间需要空一行才能显示换行效果。

字体

*斜体*:两边各一个*
**粗体**:两边各两个*
***斜体加粗***:两边各三个*
*斜体里我要**加粗**显示*
~~删除线~~:两边各两个~
\#tag:前面加#,中间无空格。tag结束后加空格。

效果:

斜体

粗体

斜体加粗

斜体里我要加粗显示

~~删除线~~

#tag

标题

# 一号标题:另起一行,#加空格后跟标题内容
## 二号标题
### 三号标题

效果:

一号标题

二号标题

三号标题

段落

---:分割线,另起一行输入---或者***
> 引用:另起一行,>加空格后跟引用内容。可多层引用,叠加>即可。如:
>> 第二层引用
>>> 第三层引用

效果:
引用
第二层引用
第三层引用


列表

* :无序列表,另起一行后,*或-或+后面跟空格和内容.
可通过空格缩进来显示层级。
* 列表一
    * 列表内内容。
    * 列表内内容2。
1. :有序列表,亦可通过空格缩进显示层级。
具体数字会自动根据你的层级排列好。
你只要设置这个列表的起始数字,之后随便写什么数字都可以。比如:
1. 这是第一条。
    5. 这是第一条里面的第一条,起始数字设为5。
    9. 这是第一条里面的第二条。
4. 这是第二条。

效果:
  • 列表一
    • 列表内内容。
    • 列表内内容2。


  1. 这是第一条。
    1. 这是第一条里面的第一条,起始数字设为5。
    2. 这是第一条里面的第二条。


  2. 这是第二条。


超链接

[链接文字](链接地址),注意为英文括号。

电子邮件

[联系我](mailto:your@email.com)

效果:

联系我

图片

![图片标题](图片地址),注意为英文括号及感叹号。

可使用外部图床,Plume自身亦提供图床,可上传后将代码复制入正文中。

代码

`文内代码`:代码前后加`
代码段落:代码上一行和最后一行加```

效果:

文内代码

代码段落

表格

表头|表头|表头
-|:-:|-:
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

第二行分割表头和内容。
- 每栏有一个就行,为了对齐,可以多加几个
文字默认居左
-两边加:表示文字居中
-右边加:表示文字居右

效果:

表头|表头|表头
|-|:-:|-:|
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

任务列表

- [x] 任务1
- [ ] 任务2
- [ ] 任务3

效果:
- [x] 任务1
- [ ] 任务2
- [ ] 任务3

脚注

正文,[^1] 另一段正文。[^2]

[^1]: 脚注1。

[^2]: 脚注2。

正文,1 另一段正文。2

HTML部分

字体


<small>小字</small>小字

正文<sub>正文下角标</sub>:正文正文下角标

正文<sup>正文上角标</sup>:正文正文上角标

<mark>高亮显示</mark>高亮显示

<ins>下划线</ins>下划线

缩进与换行


Markdown默认将所有2个以上空行视为一次换行,如果需要多空一行,需要在两个空行之间加上<br>

内容

<br>

内容

效果:

内容

内容

另外,段落首行缩进最简单方式是使用全角空格

  缩进

居中:<center>居中</center>

居中

折叠

<details>
  <summary>折叠外警告</summary>
折叠内容
</details>

效果:
折叠外警告折叠内容

插入音频及视频


通过<iframe><video><audio>格式插入:

<iframe>一般在视频网站中可以选择分享-嵌入代码/embed会自动生成代码。如:
<iframe src="//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969577177&bvid=BV1qp4y1e7Vs&cid=235278046&page=1" scrolling="no" border="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allowfullscreen="true"> </iframe>

注意,可以在前一个iframe<>中加入宽度和高度参数:width="100%" height="500px",以求得最佳显示。同时可在src地址最后增加&high_quality=1以调整为默认最高清晰度。

最终插入代码为:
<iframe src="//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32045724&bvid=BV1zW41167K3&cid=56056993&page=1&high_quality=1" scrolling="no" border="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100%" height="500px"> </iframe>
//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32045724&bvid=BV1zW41167K3&cid=56056993&page=1&high_quality=1
<video>和<audio>可直接嵌入视频文件地址,格式如下:
<video src="视频直链" controls></video>
<audio src="音频直链" controls></audio>

但是目前本人没有试出视频宽度如何调整。虽然本站经过主题修改,插入视频的最大宽度均不超过屏幕,但其他Plume站不能保证。所以如果视频宽度过大,可能会影响显示格式。
  1. 脚注1。 ↩︎
  2. 脚注2。 ↩︎

Plume使用常见问题


这是基于几位小白鼠试用以后的Q&A,如果还有问题还会添加进来,大家也可以踊跃发问。

A: 用长毛象账号可以登陆Plume吗?

Q: 不可以,要重新注册。但是如果你没有发表文章的需求,只是要评论/关注,可以通过长毛象和plume账号互动。

A: 怎么用长毛象账号关注Plume账号?

Q: 点击文章作者进入ta的主页,把个人主页的网址 (比如这个账号就是 write.allships.run/@/admin )直接粘贴到长毛象的搜索框,搜索到该账号,然后进行关注。也可以直接在长毛象搜索 @id@实例域名 (比如 @admin@write.allships.run )进行关注。关注之后你就可以在长毛象的个人首页上看到作者的更新啦!

A: 怎么发文章?

Q: 点击首页右上方仪表盘(dashboard)-创建新的部落格(start a new blog),就可以在blog中发文章了。

A: 为什么创建blog的时候一直提示invalid name?

Q: 现在暂时不支持直接创建中文的博客名,建议先用英文博客名,然后改成中文。

A: 如何对文章内容进行预警?

Q: 可以在文章副标题(subtitle)中预警。没打开文章前在plume首页只能看见标题(title)+副标题(subtitle)。

A: 文章发布页面的 License 是什么?

Q: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具体可以参考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C licenses? 以及 不同版权声明的使用范围

默认设置是保留所有权限。

A: 如何给文章打tag?

Q: 在文章编辑页面,内容(content)输入框的下方,有专门的 Tag 输入框。不同的tag之间可以用 , (半角逗号+空格)分开,全角逗号是没有用的。

A:为什么我发布了却没有显示在首页?

Q: 在文章编辑页面最下方,默认勾选了This is a draft, don't publish it yet.(这是草稿,先不要发布)。你可以在文章页面的最下方点击发布(Publish),会再次进入编辑页面,这次不要勾选This is a draft, don't publish it yet.,然后点击update。

A:为什么发出来的文章不换行?

Q: 因为Plume用的是Markdown语言,必须要两个回车才会换行。如果你在编辑页面 New Article 下方找得到 Open the richtext editor,可以开启它来实现一个回车换行。如果看不到这行字,可以换浏览器/机器看看有没有,一般来说电脑firefox是看得到的。如果还是没有,那就只能手动双回车换行。

Markdown语言的用法可以看蓝盒子站长的博文 Plume中的格式使用:Markdown及HTML

A: 如何上传图片?图片上传到相册(Gallery)后会显示在时间线上吗?如何在文章中加入图片?

Q: 点击页面最上方 Dashboard ,进入你的相册(My Gallery)就可以上传图片。图片上传之后不会出现在Plume首页/时间线上。上传后会生成代码(如下图高亮部分),把代码粘贴到你的文章里就可以。
上传图片示范

A: 如何对图片内容进行预警?

Q: 上传图片时,在内容预警(Content warning )栏中输入预警,读者就会先看到你的预警内容,再选择要不要点开浏览图片。
示范:
魔术师杨喵

A: 如何让图片显示在首页?

Q: 编辑文章页面,Illustration(插图)栏,选择你想显示在首页的图片。发布以后再首页看到该文章的效果如图:
示范图片

A: 作者页面为什么只显示六篇文章?如何看作者的所有文章。

Q: 很遗憾,这是开发者的疏漏,不管是你发表了六篇还是六百篇,在个人主页只能显示最近的六篇。我们正在努力联系开发者进行更改。你仍然可以经由作者的博客页面查看该博客里的所有文章。
如果作者有多于一个博客,也可以进入 毒书社作品目录 查看。

A: 如何看文章是属于哪个博客的?

Q: 下图红色高亮部分:
列表页面:
blogshow1
文章页面:
blogshow2

A: 还有什么中文Plume实例可以互动?

Q: 目前只知道 蓝盒子图书馆,和 斯拉树

其他可以参考的文章:
一些使用指南 by蓝盒子站长

in reply to admin

game
The launch of Space Waves revolutionized gaming. This groundbreaking game combined rhythm and space exploration in a stunning cosmic setting. Space waves rapidly attracted viewers with its enchanting melody and straightforward gameplay, bringing them on a celestial trip where every note played and hurdle solved brought them closer to cosmic harmony.

J'ai trouvé un bel oeuf de Pâques sur Mastodon 😉
I found a beautiful Easter egg on Mastodon

#art #détournement #vermeer #pâques #easter #egg #oeuf

mastodon.nl/@bibi098/114369240…

ENOUGH TALK, MR. PRESIDENT! We Need PERP WALKS—Or the Radical Left Walks All Over Us!

old.bitchute.com/video/HyBzeq3…

Let's stop with the hypocrisy. In 2000, Democratic President Bill Clinton used force to return 6-year-old Elian Gonzalez to Cuba against a court ruling for a hearing. AG Janet Reno said the court had no standing or enforcement.

Today some want to have El Salvador return a MS-13 gangbanger to the US. They say he’s not a gangbanger. The court limited his deportation a few years back because his life would be jeopardized by “rival” gangs. Quick note: if you are not in a gang, there are no “Rival “ gangs. Just Gangs. Yet he never applied for asylum to get away from the gangs.

I don't understand why some people want someone brought back to the US who entered this country illegally, was found by a court and an appeals court to be a member of the MS-13 gang, and then ordered by the court to be deported in 2019. He has never applied for asylum or to legally become a US citizen. He is only here because of our very broken immigration system and lack of enforcement of our existing laws. The media makes him out to be a candidate for Father of the Year. He broke our laws, defied our courts. Some people seem to hate our President and his administration more than illegal gang members invading our country.

#Palestine / Israeli education system overlooking non-Jewish Holocaust victims

The Israeli education system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Holocaust experienced by Jewish people, and traditionally minimizes the stories of other victims. While the curriculum does technically include references to non-Jewish victims – such as Roma an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 these references are often minimal and occur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main Holocaust narrative.

A new educational kit developed by “Morasha” aims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non-Jewish victims, but currently, only one of 45 lesson plans offe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ddresses these groups. The Ministry claims the curriculum includes these references, but the article suggests this is a limited and understat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full scope of victim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at the #Nazi regime persecuted numerous groups beyond just #Jewish people, including political opponents, professional criminals, immigrants, Jehovah's Witnesses, homosexuals, and those considered "asocial." These groups were identified with different colored triangles in concentration camps. There's a surprising lack of awareness about these other victims, even among Israelis, despite their significant suffer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often minimizes or omits their stories.

[...] In this regard, Novik says that familiarity with the stories of the non-Jewish populations persecuted during the Holocaust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zi regime and its ideology. 'When you learn about the Holocaust only from the Jewish perspective and describe it as a relatively isolated event historically and socially, it doesn’s provide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how dark and oppressive regimes harm everyone — both within the societies they lead and within the groups of 'others' within them — and of the fact that the very existence of such regimes depends on this suppression, division, and scapegoating,' she says.

[...] The first steps taken against homosexuals in Germany were directed against LGBTQ+ clubs and publications. The Nazis looted the Institute for Sex Research, violently attacked its employees, and subsequently closed it down. Prior to that, the institute’s library was burned during the infamous Berlin book burning. The Nazis also seized the patient records and used them to create the "Pink Lists" managed by the Gestapo, which included names of men suspected of homosexuality.

[...] The assessment also shows that homosexuals were persecuted and murdered in Germany alone, while the regime "encouraged" homosexuality in the countries it conquered, believing it would limit the birth rate. Within Germany, they were the first victims of the Nazi regime's medical experiments. However, unlike other persecuted groups, their suffering did not end with the war, as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continued to be illegal, and prisoners who had served their sentences remained in prison even after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In respect to the rise of extreem forms of Nationalism in #Israel, the #USA and in Europe, it was interesting to read the following:

[...] Through the assessment, which is open for use by teacher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ne can learn, for example, that the first concentration camps in Nazi Germany were established as early as 1933, and they imprisoned political opponents and those suspected of being such, without being brought to trial or convicted in a legal proceeding,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defined as a "security threat." Students are asked to answer questions that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such as why political opponents are the first to be sent to concentration camps, and why the arrests were called “arrests for protection” – whom were they intended to protect and from what.

[...] Furthermore, the assessmen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the compliant cooperation of many citizens with the regime's extreme measures – even when they were directed against their own family members – and the indoctrination they underwent, which caused them to adopt the Nazi worldview."

Hebrew haaretz.co.il/news/magazine/20… or archive.ph/WxYcV

@israel
#GazaGenocide
@histodons #histodons
#LGBTQ

This entry was edited (3 months ago)

Dunkle Wolken am #bluesky
#zensur
[ Bluesky beschränkt aufgrund des Drucks der Regierung den Zugriff auf 72 Konten in der Türkei - Stockholm Center for Freedom ]
stockholmcf.org/bluesky-restri…

Einer von immer mehr werdenden Gründen, diese Plattform nicht mehr zu unterstützen. Auf meiner Node ist das Teil gesperrt.


Kalle Wirsch 🏳️‍🌈🇮🇱 - 2025-04-21 05:36:04 GMT

Dunkle Wolken am #bluesky
#zensur
[ Bluesky beschränkt aufgrund des Drucks der Regierung den Zugriff auf 72 Konten in der Türkei - Stockholm Center for Freedom ]
stockholmcf.org/bluesky-restri…

N. E. Felibata 👽 reshared this.

Speedify VPN Vulnerability on macOS Exposes Users to System Takeover


A major security flaw in the Speedify VPN application for macOS, tracked as CVE-2025-25364, has exposed millions of users to the risk of complete system compromise. Researchers at SecureLayer7 discovered the vulnerability in Speedify’s privileged helper tool. It could potentially allow local attackers to execute arbitrary commands as root and take total control of affected systems. […]

The post Speedify VPN Vulnerability on macOS Exposes Users to System Takeover appeared first on GBHackers Security | #1 Globally Trusted Cyber Security News Platform.
posted by pod_feeder

N. E. Felibata 👽 reshared this.